第四千九百三十七帖 读《瞎骗奇闻》 

字数:3457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2-05 16:55:53 更新时间:2021-02-06 20:27:21

楼主:中国读书达人  时间:2021-02-05 08:55:53
读书破万卷(4937)·《瞎骗奇闻》
《瞎骗奇闻》,近代白话章回小说。8回。茧叟(吴趼人)著。初载光绪三十年十二月至三十一年二月(1905年1月至3月)《绣像小说》(上海)第41期至46期,有插图。光绪三十四年二月(1908年3月)商务印书馆(上海)出版单行本。1915年该馆又收入“小本小说”丛书。阿英收入所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二卷》,1960年5月由中华书局(北京)出版。作者事迹参见《读书破万卷(4935)·<恨海>》。
《瞎骗奇闻》叙述了两个因迷信瞎子算命而家破人亡的故事。山东济南府历城县,有一家赵姓土财主,上代本是卖布商人,因为挖到了窖银,一下子暴富起来。到了赵泽长这一代,更是“田连阡陌,牛马成群”,并且开了一个首饰店,俨然成了本地的首富之家。赵泽长百事如意,唯独年届半百,膝下犹虚,引以为憾。到处求神拜佛,也是无济于事。请来周瞎子算命,说是明年可以得子。然而赵妻钱氏,与赵泽长同庚,早已过了生育之期。钱氏生怕丈夫为生子娶妾,便伪装大肚子,假说已有身孕。计算“怀胎”期满,暗地里将豆腐店老板闵老二的婴儿买了回来,冒充己子。赵泽长因相信周瞎子的算命,所以深信不疑,并给假子取名赵桂森。从此事无巨细,均请周瞎子算卦决定,赵家也就成了周瞎子的衣食父母。周瞎子又算定赵桂森将来“官居极品,禄享千钟”。因此赵泽长夫妇百般娇惯,百依百顺。以致赵桂森既不读书,也不学好,从幼年的打碗砸锅,到长大后吃喝嫖赌,无所不为。结果将一份家产花光荡尽,赵泽长夫妇也相继气死。本家控告赵桂森外姓乱宗,被赶出了赵家之门,而闵家又已经死绝,弄得他走投无路,也只有沦为乞丐一途了。于是,赵家成了大绝户,“从此烟消火灭了。”
同样在历城县里,还有一个洪士仁,家道虽不富有,却也小康。同样是那个周瞎子,也给他算了一命,推断他将来大富大贵,然而在此之前必须“要败到寸草不留,方能发财。”于是,连表哥邀他到上海合开布庄做管帐的好机会也放弃了,只是坐吃山空,等着发财,直到卖了房子,一贫如洗,妻子无钱医治而亡,自己沦为叫化子。洪士仁一气之下,去找周瞎子算帐,又被周唆人来把头打破、腿打断,连讨饭都不方便了。最后,他终于看穿一切,戳死周瞎子,去官府自首。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由于科学极不发达,加之统治者以愚民政策巩固其统治地位,所以封建迷信传统历史悠久,根深蒂固。到了晚清,科学知识逐步从西洋传了进来,于是一部分有识之士,便把破除迷信作为“开通民智”的组成部分,通过各种形式加以宣传。吴趼人利用小说这种传播极广的文学形式,形象具体地说明了迷信的危害性,在当时无疑起过积极的作用。在艺术上,本书摆脱了由许多短篇联缀成书的模式,把赵、洪两家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取得了人物集中、结构严谨的艺术效果。
和晚清许多小说开头发一通议论、再展开故事情节一样,《瞎骗奇闻》也是以议论发端的。它从“穷算命,富烧香”的俗语落笔,揭示了穷、富两种中国 人何以信命的心理:
那些富的人,亦晓得自己的命,是比别人的好,终日里养尊处优,似乎没有别的想头,然而还怕的是美中不足。有的怕寿元不永的,有的怕子嗣空虚的,有的怕疾病纠缠的。有了这些心,心上亦是不十二分满足,所以终日除掉了饱食暖衣而外,没有别事,无非是东庙里烧香,西庙里许愿,总想神道得了他的香火,就象阳间里官府得了打官司的使费一样,必定要偏袒他,保佑得他事事如意。
还有一种穷的,他急急图谋的是衣食两字,每遇到极不堪的时候,便诿之于命,说人家是前世修来的,我的命运不如人罢咧。然而否极思泰,穷极思通的意思,也是人人有的。他又没有别的法子,不过把他生的年月日时,找着一个瞎子,金木水火土的推演一番,……所以这般穷人的钱,也有一大半葬送在这瞎子手里。
无论富者,还是穷者,作为信命者,却往往落个命运不幸的悲惨结局。小说由此而叙写了这样的故事:“一个土财主,极相信算命的话,弄得一败如灰; 又一个穷人,极相信算命的话,弄得身败名裂。”
作者开头指出:“可知这些瞎子,本说的是瞎话,万万靠不住的。”结尾又感叹: “无奈如今的人,该做的不做,听了瞎子的话,就如奉了牛皮文书一样,弄到临时,却是一场空梦,没有一句靠得住的,徒然自己耽误自己。到头来百事无成,就如洪士仁之下街苦况,满腔饮恨; 就如赵奶奶之临没遗言,却也是懊悔嫌迟了。”作者还借小说中人物的口,反复揭穿这“瞎骗”的把戏,如洪士仁说:“都是周瞎子那个王八蛋害我的”,赵泽长应答道:“你上了他的当,我也是上他的当了。”连中毒最深的钱氏,最后也大彻大悟:“这瞎子的话是一个字不可相信。”这些描写,充分体现了作品反对封建迷信的思想倾向。这是一部破除迷信的小说,“也是一部反定命主义的小说” (阿英 《晚清小说史》) 。反对封建迷信,破除宿命论,是变法维新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类小说的兴起,是资产阶级学习西方科学文化、同愚昧落后进行斗争的一种表现。吴趼人虽崇旧道德,但他也热衷自然科学,就在他去世的1910年,李葭荣撰文说他“虚心降志,旁求事理。富有材艺,……在制造军械局时,尝自运机心,构二尺许轮船,驶行数里外,能自往复”(宣统二年《天铎报》所载《我佛山人传》) 。崇科学者,必反迷信,吴趼人写出这类小说是很自然的,而且可以说,这也是他“谴责”当时 “怪现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小说中的算命先生周瞎子,惯于见风使舵,因风吹火,能掌握问命者的心理,依他们的愿望进行欺诈哄骗。他探知赵泽长“求子心切”,就算定他“一定得子”,又因赵已年高,就说“总要晚子才好”。他看出洪士仁急于发财,就说洪“发财的日子近了,”但毕竟不能说发财马上就能发财的,于是,他又说洪士仁虽然“将来是富可敌国,但是现在还早。其中有一个极奇怪的理,乃是要他败到寸草不留,连着寸布尺缕都干净了,方才重行白手成家”。这就给了问命者一个可望而一时又不可及的希望,使其既怀抱着殷殷期待,又为暂时不得遂愿而感到慰藉。
瞎子算命,言多有得,有时竟也会“碰着一两句”,于是就“奉之如神明”,再转口相传,更“恭维得他同半仙一样。”周瞎子自然也免不了如此,他除了掌握问命者的心理和愿望,因势诱导外,还能随口说出似乎实据凿凿而颇显玄奥的行话来。如对老年盼子的赵泽长说:今尊造年上是两重乙、卯食神,食能制煞,七煞有制,主于有子。 现在五十岁,正行财运。到今年九月十八日,交脱财运,交进下一步的煞运,一定得子。并且时聚煞印,将来还是一个大富大贵的儿子,主于功名显达,强爷胜祖。尊造寿元高大,能有九十六岁的寿,将来还要享儿子的福呢。(第一回)
对急切求财的洪士仁说:我算着甲午年,是你的正财流年,又兼与你八字的寅戌合成火局,旺在春夏两季,三月里又有紫薇龙德高照,其中要是没有别的星宿过将破败,大约是不得错的; 万一要是有个把坏星宿在里串宫,难说还要捱过一年半截,也还不定。到了那个时候,你丁财两旺,安享荣华,才晓得我周瞎子的命是不得错的,还要大大的谢我呢。(第二回)
这类推算,既迎合了问命者的心理,又留有可作变通解释的余地,它表现了周瞎子星命知识丰富、巧于权变的个性,也使问命者被迷惑显得自然真实。
小说对周瞎子的描写没有过度夸张、溢恶失实,尽管作者没有掩饰对这类人的憎恶。周瞎子也有“不发市”的时候,有时竟弄到囤里无米,只能喝点青 菜汤的地步。他对跟人说:“你不晓得我们的行业,叫做十日滩头坐,一日过九洲,只要有了大大的主顾,便好吃上几个月了。”算命为了谋生,这是下层迷信职业者的基本特点。他推算失灵,出了不少洋相; 他自称“灯草拐扶不起人”, 借故推诿不肯济人危难;这是他性格的另外一些侧面。作者“滑稽玩世”,作恢 谐语辄令“四座倾倒”,同代人回忆他时,几乎都要说到他这个特点。《瞎骗奇 闻》是“写实”风格比较突出,也较为严肃的作品,但也不失吴趼人所特有的 幽默和滑稽,例如,赵泽长担心桂森不好好读书,科场难以及第时,周先生给他讲了一大通发科发甲要靠“第一是命,第二是运,第三是风水,第四是阴功, 第五是读书”,头“四样都占全了,就是不读书也会中的”的道理,赵仍不信,周说:“要是不灵,你罚我,你罚我瞎子变成亮子。”(第6回)以瞎子复明为输了认罚的“赌注”,这是耍赖,是心虚,当然也是滑稽,可惜赵泽长醉心于“儿 子”功成,竟未察觉,岂不幽默?
评:首富之家赵泽长,半百膝下无儿郎。拜神求佛无济事,请周瞎子算一场。
命相明年可得子,妻子怀胎便假装。私下买回闵家儿,夫妻娇生又惯养。
打碗砸锅不学好,吃喝嫖赌家败光。夫妻二人都气死,假儿被逐沦丐帮。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