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兽实录-讲述津门一位兽语者的诡异传奇经历

字数:259626访问原帖 评论数:14655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2-04-08 20:02:16 更新时间:2020-11-11 08:54:09

楼主:柳林醉客  时间:2012-04-13 11:55:00
@小孩子才懂事 2012-4-13 11:48:00
楼主,中午快到了,想知道那人是谁呀。
-----------------------------
小友莫急,即刻更新
楼主:柳林醉客  时间:2012-04-13 12:00:00
第一章
第十八节
王寿贵的表舅去世十余日后,一位名叫伍连德三省总医官来到傅家甸检视疫情。伍连德到来不久,便下令将小镇全面封锁,镇上民众不得随意进出,又四处张贴告示,告知居民染上疫情的症状以及如何做好防范的各种事项。
不仅如此,伍连德随后又雷厉风行地将小镇所有的旅店,饭馆,浴池,烟馆等场所全部关闭,并命令几个巡长每日逐个检查,防止有人偷偷在暗中营业。几日后,这位总医官还在镇上设立了四处诊病院,收治镇上染上瘟疫或出现疑似病情的患者。并派人对出现疫情的住户以及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处理,一时间傅家甸大街小巷到处迷漫着生硫磺和石碳酸的刺鼻气味。
十二月中旬,伍连德克服各种阻力,通过对多具患者的尸体解剖和病理研究,认定这场瘟疫是通过病鼠传染给人类的,根源就是一些在山中扑杀土拨鼠的人,接触甚至食用了病鼠的肉,使得他们染上了鼠疫,这些感染上鼠疫的狩猎者在来到这里后,又将疫情传染给了这里的居民和其它客商,而且伍连德还做出了一个大胆的结论,这场鼠疫之所以蔓延的如此迅速,是因为这种鼠疫是可以通过人的唾液在空气中直接传播。
伍连德的结论起初遭到了中外一些医生的质疑,不过随着他研制的“伍氏口罩”在阻止鼠疫快速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质疑者不得不承认伍连德的结论是正确的,伍连德也因有效地防御了这场几乎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的鼠疫灾情而享誉中外医学界。
到了转年春节前后,经过伍连德实施的一系列防御措施,傅家甸的疫情虽然得到了极大控制,可由于小镇中几乎家家都有亲人死于这场无情的鼠疫中,许多居民都还沉浸在悲痛中,所以小镇几乎看不出一丝节日的喜庆气氛。
楼主:柳林醉客  时间:2012-04-13 14:17:00
@favorflavor 2012-4-13 13:04:00
醉客,好像写着写着有点乱了哦,原来说的是 王寿贵和表舅是山东籍贯吧,怎么表舅死后留下遗言要回河南老家?还有怎么一会傅神针,一会李神针呢?
不好意思,一点拙劣意见,无批评不恭之意,只是这么好的小说有了这瑕疵未免遗憾呢。忘醉客勿怪小妹唐突哦。
-----------------------------
多谢这位热心看官提醒,我开头只是说过王寿贵的老家是山东,至于他表舅的家乡后文会有交代的。经提示,我刚又重新看了一遍全文,这位看官确实火眼金晴,在十五节时,本人却将傅神针,错写成了李神针,谨在此向你及各位看官致歉,在上传时我会多审几遍稿子,以免在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再次感谢这位看官的友情提示。今日还有两更。
楼主:柳林醉客  时间:2012-04-13 15:31:00
第一章
第十九节
初一一大早,王寿贵刚刚从坟场祭拜罢表舅返回旅店,却听到一个令他无法相信的消息,当地官府奉朝廷旨意,要将停放在坟场的所有因感染鼠疫死去的尸体全部火化。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当即震惊了整个傅家甸。让死去的亲人入土为安,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始终秉持,一成不变的传统观念。
如今朝廷竟然下旨要就自己的亲人火化,这让镇上的居民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
当地官府也深知此举定会遭到镇上居民的强烈反对,当地道台于驷兴还亲自来到傅家甸说服民众。
这位父母官在表情沉重地表达了对众多百姓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之后指出,朝廷这项措施不仅是出于防范鼠疫再度扩散的考虑,更重要的是对当地百姓生命安全的负责。
并告之,哈尔冰多位深明大义的官员,乡绅已经陪同三省总医官-伍连德前往了另一处坟场,将对停放在那里的遇难者进行集中火化,而在这些即将火化的遗体中就有那几位官员,乡绅的亲人。所以他希望镇上的名流也能起个表率作用,带头将自己亲人的遗体火化,为朝廷分忧。
小镇居民虽然听这位于大人说的客气,实则软中带硬,即使就是万般不愿,可胳膊拧不过大腿,谁也没胆量与朝廷对着干。也只得默默随着他与一大群前来焚烧尸体的卫生夫役前往坟场。
王寿贵见如今连表舅的遗体也保留不住,心如刀割般痛楚不已,可又无可奈何,只能含泪看着成殓表舅的棺木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这时想起那日的梦境,不知只是一种巧合,还是表舅在九泉之下,已然知道了这一切,才托梦给他。事后他从灰烬中捡出几块残骨,装入一个坛中,准备带回表舅的老家安葬。
(事实证明。伍连德上书朝廷采取焚烧感染疫情尸体这一有悖于当时国人观念的举措,对防治哈尔冰一带鼠疫的蔓延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晃又是几月过去,到了五月时,傅家甸再没出现过一例因感染鼠疫而死亡的人,小镇的民众终于长长舒了一口气。随着鼠疫的根治,傅家甸也重现了往日的生机,沉寂了半年多的小镇又变得热闹起来。
傅家旅店也重新开张迎客,王寿贵在店中忙活了两个多月,看到旅店已渐渐步入正轨,便向傅神针请辞。傅神针知道他走的目的,并未阻拦,不但给了他一笔钱,还一再叮嘱,若是在家乡无法找到称心的差事,可随时回来这里。
转日一早,王寿贵将成殓表舅遗骨的骨坛小心放入行囊中,再向傅神针道别后,离开了傅家甸,不过他并没有先行南下,而是踏上了前往林场的路途,他至始自终也忘不了可爱的豆豆,虽然他无法确定豆豆如今是否还活着,可他心中至今还存着一丝希望,所以无论如何他也要回去前往那里再看上一眼,这也是他离开这里之前,唯一要了却的心愿。
楼主:柳林醉客  时间:2012-04-13 20:05:00
@圆不了的谎 2012-4-13 18:41:00
抽风了!
-----------------------------
圆兄,你是疯了,
楼主:柳林醉客  时间:2012-04-13 20:12:00
@宝贝你怎么舍得走 2012-4-13 18:51:00
抢楼有奖吗?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
常来坐坐,肯定有奖,稍后更新。
楼主:柳林醉客  时间:2012-04-13 22:16:00
圆兄知道你说的错误了,哈尔滨写成哈尔冰了,汗颜。
楼主:柳林醉客  时间:2012-04-14 08:57:00
@宝贝你怎么舍得走 2012-4-14 7:45:00
应该不会这么悲催吧?那么可爱的豆豆就这么个下场:(好歹让他们见上最后一面呀!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
哎,其实我也希望他们能再见上一面,今日四更。
楼主:柳林醉客  时间:2012-04-14 09:51:00
第二章 1942 —旱灾
第一节
民国三十年春,河南滑县县城内,此时已然年近五旬的王寿贵在自家经营的东北菜馆内,正与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为自己的孙儿王金禄庆贺百日生辰。
酒至中途,心情极佳的王寿贵从一个做工考究的木盒中,取出一只模样精致,玲珑剔透的玉鼠,亲自乐呵呵地戴在孙儿的脖颈上。
儿媳早就听丈夫念叨过,说公公一直珍藏着一件用白玉雕成鼠状的宝物,多年来公公将这玉鼠视为生命般,极为爱惜,从不轻易示人,就是自己的丈夫也仅仅在儿时见过一次。
今夜见到公公不仅为自己的儿子打造了纯银的“长命锁”。还将这么珍贵的礼物曾与了孙子,当即乐的合不拢嘴,急忙托起儿子一双白嫩嫩的小手,连声笑着说:
豆豆,快谢谢爷爷。
王寿贵望着孙儿胖嘟嘟的小脸,哈哈大笑道:
你二人记住了,这玉鼠可保豆豆长命百岁,一世平安,今个既然带上了,就不要轻易摘下来。
坐在一旁的儿子王喜福看到父亲对自己的儿子这般喜爱,心中自是喜悦异常,一直以来,他对这只玉鼠的来历颇为好奇,于是连忙为父亲斟满了一杯酒,乘着酒性问道:
老爸,我曾听娘说过,这只玉鼠是当年一位恩人赠与您老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不防借着今高兴,给我和玉芬念叨念叨。
王寿贵默默饮了口酒,慢慢将目光移向戴在孙儿脖颈的玉鼠上,双眸渐渐变得迷离起来,仿佛穿越了那久远的时光深处,再次回到了那曾经痛并快乐着的少年时代。
听着父亲时而欢笑时而悲伤,洋溢着深挚情感的讲诉,王喜福与媳妇玉芬都不由惊讶的长大了嘴巴。二人做梦也想不到父亲少年时竟然经历过这么多离奇,听来多少有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这事我只与你们过世的母亲讲过一次,我之所以不愿意提起,是因一想到你们那死去的舅爷,心中就难受呀。
王寿贵说到这里轻轻擦拭了下眼中的泪水。
王喜福待父亲稍微平静些,说道:
您给孙儿取了个豆豆的小名,原来是出于这个原因呀。
王寿贵轻叹口气:
人上了年纪,总会有些怀旧,玉芬,你不会怪我怪我吧。
儿媳玉芬笑道:
看爸说的,这是您老疼孙儿,才这么叫的,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会怪您呢。还有呀,爸您日后可别老是口口声声说自己老了,您现在还不到五十呢,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离老还早着呢,喜福,你说是不是?
王寿贵被儿媳说的心中欢喜,笑道:
还是玉芬会说话。
这时王喜福又问道:
听您方才说,那些土拨鼠之所以时常在一起打架,是因为背后有人在指使,儿子见过驯猫,驯狗的,还从未听闻过有人能将土拨鼠和狐狸驯养的这般神乎其神,竟还能驱使它们相互打斗,这是不是有些太过不可思议了。
王寿贵一脸严肃道:
这事咋听来是有些神乎,不过我中华自古本就是卧虎藏龙之地,民间多的是奇人异士。不过这个事我也是过了些年才慢慢琢磨出些事情的真相。
因为那日我被许多马蜂围住时,确实听到了两个人的说话声,后来我猜测,其中一人应该就是那红狐的主人,而另一个便是能驱使马蜂的奇人,如我所料不差,他还是那只黑虎的主人,也是其中最为厉害的角色。
儿媳玉芬笑道:
这几人可真是有趣,干嘛要训练土拨鼠与红狐相互打闹,中途还出来个劝架的,听着可真是够逗的。
王寿贵饮了口酒,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江湖异人在斗法吧。
王喜福恍然大悟道:
这能驱使土拨鼠与红狐的异人极有可能一直在那里相争,只是始终都未能分出高下,所以正准备再来一次最后决斗时,却被一位更有本事的能人阻止,老爸,我说的对不对。
楼主:柳林醉客  时间:2012-04-14 10:14:00
第二章
第二节
王寿贵点点头,
我也是这样猜测的,只是当时我怕的要命,连他们的影子也未看到,至今想来,还是有些遗憾。
王喜福蛮有把握说道:
不对,父亲应该是见过其中一人的,我想赠给您玉鼠的那位恩人,极有可能就是驯养土拨鼠的奇人。
是啊,只可惜当初我却往这方面想,
王寿贵不无遗憾地摇摇头,
想来这位恩人定是看到我对豆豆还不错,所以才起了侠义心肠,不但将玉鼠相赠,还介绍我去傅神针那里工作,后来我想清楚了这点,也就明白了为何豆豆那时怎会知道我迷路了,其实它就是在有灵性,也不会聪明到这般地步,定是当时恩人发现我找不到路了,他又不愿露面,所以才令豆豆给我引路。
儿媳玉芬说道:
那这只可爱的土拨鼠也算是灵性十足,只可惜。
她说到这里,怕引起公公的心伤,便停住了话头。
王寿贵双眸闪过一丝不可抑制的悲伤,喃喃自语道:
有件事我一直想不明白,恩人若真是豆豆的主人,可当时它病成那样,恩人为何却对它弃之不管呢?这点可真是让我弄不懂。
王喜福连忙安慰道:
爸,许是恩人早已将豆豆的病情治好了,只是您去时,它与其它的同类已经随着恩人离开了那里,不然您怎会连一只土拨鼠也未看到呢?
王寿贵慢慢点了点头,脸色也缓和了许多,轻声道:
希望如此吧。
儿媳玉芬也道:
我看喜福说的在理,您那是不是也未见到土拨鼠豆豆的尸体吗。
王寿贵轻叹口气:
哎,其实就算当初它没死,现在也过去了三十余年了,豆豆它,不,是土拔鼠豆豆,也该早已化作一推黄土了。好了,不提那些陈年往事了,喜福,借着这个喜庆的日子,你在陪爹再喝几杯。
王喜福见父亲兴致颇高,连忙点头称是,瞥眼看儿子此刻已在妻子怀中昏昏欲睡,便道:
玉芬,你先带着孩子回去睡吧,我和爸在聊会。
玉芬嗯了一声,起身向公公告辞,轻声哄着豆豆回房休息。
楼主:柳林醉客  时间:2012-04-14 10:20:00
午间还有一更
楼主:柳林醉客  时间:2012-04-14 11:30:00
@圆不了的谎 2012-4-14 11:00:00
老柳呀,是一抔黄土,不是一推黄土,更不会是一堆黄土。嘿嘿。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
刚发现,脸红了,又出现笔误呀。
楼主:柳林醉客  时间:2012-04-14 12:09:00
第二章
第三节
父子二人又接连干了几杯,王寿贵这时已经有些醉意:你知道吗,我还有个心愿,他点燃了一袋旱烟,慢慢吐了一口一浓浓的烟雾说道:
待豆豆在大些,我们一起回趟老家,在你爷爷奶奶坟前烧柱香,好让他二老知道,我们王家的香火没断。
自从您当年离开老家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吗?
王喜福问道
王寿贵慢慢点了点头:
当年我离开东北后,并没有直接返回山东老家,而是到了这里,将你表舅的骨灰埋在了他出生地,杜兴落村的一处坟地,之后我就想着先在县城找个营生,待攒些钱在回去。便到了县城,在你外公当年经营的这家小馆当了一名店小二,那时咱家这饭馆规模比这要小得多,也不叫这个店名,后来时间久了,你外公见我人还老实,又懂点厨艺,就将我招了上门女婿。
我和你母亲成婚后,就一起辛辛苦苦经营这个小饭馆,眼见着饭馆的生意一天天红火,你也渐渐成人,可谁料你母亲却一病不起,竟早早离我们而去。连你的大婚也未赶上,更别提能见上一眼孙儿了。
想起过世的母亲王喜福心中也不由一阵悲痛,强作欢笑劝慰道:
爸,豆豆出生时,我不是已经到母亲坟前告知她老人家了吗,您就不要再伤心难过了。
是啊,今大喜日子,咱不提那些伤心的事,来,我们接着喝酒。
您喝的不少了,王喜福将父亲的酒杯拿到一旁,
我还要跟您商量个事。
我知道你要跟我商量什么,王寿贵吸了两口旱烟,从鼻孔喷出两道青烟,才接着慢慢问道:
你是不是想说饭菜涨价的事。
这事我琢磨了好几天了,爸你也不是不知道知道,自春节过后,各种蔬菜,粮食就一路高涨,可咱们饭店的饭菜价却始终没动,我仔细算了算,这两月,咱不但没赚钱,反倒是赔了一些,现今顾客倒是有增不减,可我们老不能就这么赔本赚吆喝吧,咱家又不是大财主,我看在这么干下去,最多再有两月,我们就得关门大吉了。
你说的这个我心里有数,王寿贵在桌子上磕了磕烟灰说道:
我原先估算着到了这时,东西的价格多少会降下点来,现在看来我失算了,咱这里这几个月可是连个雨丝也没见,老天要是在这么旱下去,这蔬菜粮食的价格还会涨上去。
那咱明天就涨价吧,其实县城大大小小的饭馆的饭菜价早就涨上去了,就咱还在这硬挺着呢。
其实爹这些年倒也攒了点家底,就是在赔上个半年,咱也撑得住,我最担心的是现在天下不太平,明天咱们就是涨了价,恐怕这个饭店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王喜福听父亲说的极为丧气,忙道:
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多不吉利呀。
王寿贵看了他一眼,
你也是念过几年书,有事没事也爱讨论个国家大事,怎么到现在还看不出眼前的局势。
您是害怕日本人打进来?
王喜福试探着问道。
日本人进不进的来,我们说了不算,那待要看国民政府,看我们蒋委员长的什么意思,王寿贵说到这里显得极为气愤,又装了袋旱烟,吧嗒吧嗒,狠命吸了两口,才接着道:
不过我看悬,这里迟早会落入倭寇的手里。
我看不会吧,王喜福怀疑道:
不是已经将日本人挡在黄河北岸山西境内了吗,再说驻守这一带的国军司令-汤恩伯据说可是委员长的亲信,委员长既然派他的得力干将来这里,按理说应该是不会轻易放弃这片土地的。
王寿贵哼了一声:
委员长连东三省,还有南京,上海,天津这些大城市都可以丢下不顾,何况我们这么不起眼的小城镇,估计委员长还是那个老计策,能守就守,守不住就跑,还有你说的那个汤司令,也不是什么好货色,他要真的是一个好将领,河南老百姓又怎会偷偷流传着水,旱,蝗,汤四大害呢?
王喜福听父亲声音越说越大,忙阻止道:
老爸,您小点声,这要是传出去,就是日本人进不来,我们也要蹲上几年大狱。
我说的不对吗?
王寿贵虽是满肚子的怒火,可还是压低了声音。
王福喜其实也知道河南民间流传着这几句谚语,因为种地的农民最怕的就是出现水涝蝗虫等灾害,不过自汤恩伯的三十一集团军驻守河南以来,他自己不但贪污腐败,大捞特捞,他手下的军队还经常盘剥祸害当地百姓,所以河南百姓又在水,旱,蝗三大自然灾害后,又加上了一个汤字,意思是说这位汤司令与他手下的军队给河南百姓带来的苦难如同那三大自然灾害般贻害无穷。
楼主:柳林醉客  时间:2012-04-14 17:39:00
晚间准时更新
楼主:柳林醉客  时间:2012-04-14 20:24:00
@等你等的蛋痛 2012-4-14 20:16:00
一口气赶上大部队,看的过瘾,谢谢老柳奉献这么好的小说
继续等待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
老兄谬赞了,常来坐坐。
楼主:柳林醉客  时间:2012-04-14 20:38:00
第二章
第四节
王喜福低声道:
其实汤恩伯的那些丑事我也常听人偷偷提起,前几日,朱光照村的李大爷,为了交军粮,被村里的保长逼得连自家的耕牛都卖了,哎,你说这可让百姓怎么活呀。
王寿贵也摇头叹气道:
当年大清朝被八国联军打得一塌糊涂,现今大清亡国了,可我堂堂中华又被弹丸小国的倭寇欺辱成这般,真是让人寒心。
王喜福却道:
爸,咱就别在这唉声叹气,瞎操心了,还是想想饭店的生意该如何经营这,这才是正事。
王寿贵一摆手,果断说道:
饭菜暂不涨价,一切照旧。
爸,您还真准备在赔上半年是吗?我坚决不同意。
王喜福站起身表示着自己的反对。
傻儿子,你急什么,王寿贵不慌不忙说道:
先坐下,听我慢慢跟你讲这其中的道理。
您说吧,我听着呢。
王喜福赌气般重新坐回了木椅上。
爹刚也跟你说了,眼下形势紧张,国民政府的那些消息我们是不能相信的,那我们平头百姓怎能才能得到真实的信息呢,只有通过这些南来北往的这些客商,可我们要将他们吸引到我们店中来,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小店的饭菜便宜实惠。
爸,您说了半天,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怎越听越糊涂呢。
你咋还不开窍呢,我只是想从这些来来往往的客商嘴中知道,国军能否守住这一带,万一国军哪天提前撤退了,我们也好能提前做个准备,如果等倭寇打进来了,我们再跑可就来不及了,你爹我可不想受那帮狗日畜生的奴役。
你不涨价原来是出于这个目的呀。王喜福多少显得有些惊讶,
可这些客商又不是军政大员,能知道这么多重要的消息吗?
你在咱店中也呆了几年了,还不清楚这些人的信息灵着呢,
其实你爸我这样做呢还有一个原因,假如说,国军打退了倭寇,县城不再受倭寇的威胁了,县城安宁了,再来几场大雨,这东西的价格肯定会落下去,你想想我们若真的等到了那天,咱店的客源肯定是有增无减,只要有客源,日后还愁赚不到钱呀。
王喜福知道父亲虽然没念过什么书,可多年的历练让他的目光变得极为敏锐,对一些事情往往有着独到的理解和惊人的预判能力,这也是父亲能将原先这个不起眼的小饭店经营的红红火火的原因。
王喜福想了想,一咬牙道:
好,老爸,我就听您的,可您有没有办法让咱店少赔点。
王寿贵不假思索道:
这样吧,你将赔钱多的那些菜,每日实行定量供应,不过那两个招牌菜,还是尽量保证让大多客人能吃到,很多食客可就是冲着它们来的,我们尽量不能让他们扫兴而归。
王喜福觉得这个方法还可以,点点头,又问道:
那您还有什么要嘱咐的吗?
王寿贵琢磨了一会,说道:
过几日,你让玉芬回趟娘家,让她告诉亲家,告诉亲家不要再置办什么值钱的用具了,也不要多存政府的法币,最好都换成保值的真金白银。
王喜福听父亲想的如此周全,不由打心眼里佩服,二人又商议了一阵,这才各自回去休息。
楼主:柳林醉客  时间:2012-04-15 09:47:00
第二章
第五节
民国三十年五月,国民中央军与日军在山西南部的中条山地区,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会战,可这次战役也给地处河南北部的滑县农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为他们要同时向驻扎在河南的三十一集团军,汤恩伯的部队和山西南部中央军供应军粮 ,由于连季的旱灾,当地大多农民几乎没有什么收成,军粮的供给更如雪上加霜般将他们进一步推向了苦难的深渊。
为了完成征粮计划,军队与当地的保长坐在农民家里使出各种手段催粮。许多家无存粮的农民在这些人的逼迫下,无奈中只得不断变卖家中的财产,换成粮食上交。
中央军与日军在中条山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最终以中央军的全面溃败告终,中条山会战也被当时的国民政府视为“最大之错误,亦为抗战中最大之耻辱”。而此次战役的全面失利,也导致河南北部的大部县市完全暴露在日军的铁蹄之下。
到了夏秋交接之时,河南大部地区依旧是骄阳似火,滴雨未下,无情的旱灾已经将河南众多农民逼到了破产绝望的地步。
可此时好大喜功的“中原王”汤恩伯却故意隐瞒灾情,竟然上报中央政府,说河南今年依旧有八成的收成,一切税赋全不免除,这项不顾民众生死的决定更是给河南农民带来了旱灾以外的深重灾难。
北部的滑县更是这场罕见旱灾的重中之重,持续的干旱导致农田变得如同沙土一般松软,根本无法播种。即使这般,颗粒无收的农民也还要按照政府新近制定的“田赋征实”的政策纳粮。
由于担心滑县随时会被日军占领,政府更是下令,农民家中不得存有余粮。天灾人祸,加上沉重的赋税,迫使众多农民为了生存,开始举家逃亡。
而此时县城的粮价已经暴涨到令人昨舌的程度,许多倾家荡产的饥饿农民开始以树叶,树皮,草籽果腹,县城大街小巷到处可见饿的面黄肌瘦的灾民和从沦陷区逃难而来的百姓。
面对着每日轮流不断跪在店前哀求乞食的饥民,生意也已经陷入极度困境的王寿贵只能摇头叹息,狠心相拒。
凭着明锐的洞察和听到的一些消息,王寿贵心知滑县的陷落是迟早的事情。在进过了一番极为痛苦的思想斗争后,他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饭馆转让给了他人,准备举家迁移。
临行前,王寿贵又让儿媳玉芬将此事通知了亲家,玉芬的家人也感觉到了局势的危机,可两家在逃离的方向上却出现了分歧。出于对国民政府的极度不信任,加上他从一位客商得到的信息,王寿贵毅然做出了一个明智大胆的选择,选择北上,前往陕西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边区。
而玉芬父母则认为对边去的情况并不了解,还是先投奔国统区洛阳的亲戚家中,最终两家也未能达成一致,只得各奔东西。王寿贵在精心准备一番后,带着一家人踏上了生死未卜的逃亡生涯。
就在王寿贵举家逃离半月后,河南北部及东南部被日军占领。而到了转年春季,随着旱情的极度恶化,几百万饥饿的灾民以及从沦落区出逃的难民纷纷涌入洛阳大后方,而这时国民政府依旧没有采取必要的赈灾措施,最终演变成了一场空前的大灾难,多达三百余万的河南灾民在这次人间惨剧中失去了生命,这就是被《中国灾荒史》编入重要位置的-1942年河南大旱灾。
玉芬的家人在逃往洛阳后,从此便渺无音讯,直到解放后,也没有见到一人返回故里。
楼主:柳林醉客  时间:2012-04-15 09:54:00
各位看官,今日要去父母家中干活,只能两更,诸位请晚间再来捧场。
楼主:柳林醉客  时间:2012-04-15 20:04:00
让各位久等了,即刻更新。
楼主:柳林醉客  时间:2012-04-15 20:15:00
第二章
第六节
逃亡的艰辛自是不必赘述,一路上那赤地千里的荒凉景象和骨瘦如材的灾民更是随处可见。为防止中途断粮,王寿贵为父子二人制定了严格的饮食计划,唯有还在哺育孩子的儿媳得到了一些特殊照顾。
可风餐露宿式的长途奔波,中途中玉芬还是断了母奶,为了不至于让孙儿挨饿,王寿贵在沿途中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换来了一些高价细粮,熬成粥喂给孙儿王金禄。
所幸的是王金禄虽还不满一岁,可生来体格健壮,尽管条件艰苦,可一路上竟然未生过一次病,这也让在颠沛流离中逃难的一家人颇感欣慰。
这日,王寿贵一家人走到了位于山西西南部的一个小村庄,按照那位客商告知的路线,王寿贵估算再有几日就可到达边去延安。
由于听说常有日本鬼子前来这里扫荡,王寿贵也不敢多做停留,一口气又走了三十余里,见天色已晚,一家人便躲到一处山中过夜。
沿着幽暗的山间小道,王寿贵正四下观望,准备找处安全避风的的地方歇脚做饭,突然一声低沉的断喝打破了山间的宁静:
都给我站住,举起手来。
随着话音,就见从林中噌噌跃出三条黑影。
王寿贵闻声一惊,瞥眼看到身边站着两高一矮三个青年,这三人年纪看去不大,都是一身短打扮,中间一人右手握着一把盒子枪,令外二人手持长枪。
王寿贵望着那黑洞洞的枪口,不由吓得一哆嗦,心想定是遇到了拦路抢劫的土匪,他定了定心神,连忙高举着双手陪着笑脸道:
几位小爷,你们误会了,我们是逃难的灾民,身上可没值钱的东西。
那你们夜晚跑到山里做什么?
中间那青年问道:
我们是怕遇到鬼子才躲到山里来的。
王喜福紧紧护在妻子身边抢先答道。
那人看了他一眼,对身边那高个青年道:
小毛,去搜搜这二人的身上。
你们都给我老实点,听见没有。
那矮个青年一晃手中的长枪,用威胁的口吻命令着王寿贵父子二人。
我们不动,我们不动,小子你们尽管搜好了。
王寿贵连声点头回应着。
那高个青年将长枪背在身上,走上前在二人身上仔仔细细摸了个便,转头对那青年道:
十哥,他们身上没有家伙。说着将目光朝着玉芬望去,
这个女的还要不要搜搜。
玉芬惊的一哆嗦,紧紧抱着孩子,显得有些惊慌失措。
她怀中的王金禄此时却没有哭闹,反而用一双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三人。
王喜福挡在妻子身前,大声道:
她是我媳妇,身上什么也没有。
那青年朝小毛挥了挥手,说道:
看这一家人的模样不像是奸细,可今情形特别,我先将他们带到大哥那里去,你二人在这给我盯好了,把眸子放亮些,一发现情况马上报告。
那二人应了一声,转身躲入林中。
那青年吩咐罢,对王寿贵道:
你们不要害怕,我们不是劫道的土匪,不过今个这里有点特殊的情况,所以我还不能放你们走,先跟我走一趟吧。
小爷,您这是要带我们去哪里?
王寿贵紧张问道
去见我大哥,可你们听清楚了,千万不要想着逃跑,否则可别怪我不客气。
王寿贵心知此刻绝无反抗的余地,忙道:
小爷,您放心,我们绝不跑,您让我们去哪,我们就去哪。
说着朝王喜福眨了眨眼。
王喜福明白父亲的意思,只得硬着头皮扶着还有些战战兢兢的妻子随着那青年往山上走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