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盗墓有关的日子》——讲述一段盗墓的故事

字数:350551访问原帖 评论数:3717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0-09-21 18:16:45 更新时间:2020-11-11 11:19:23

楼主:胡诺皋  时间:2010-09-21 10:16:45
本套书的第一部《北邙疑云》已出版上市,所以这次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至少第一部不会坑。第二部《帝国背影》(暂定名)也即将出版,陆续也会在此贴中连载,以及接下来的第三部、第四部……直至本套书的结尾。要说明的一点是,实体版的内容和以前网络版有些不同,所有差异一切以实体版内容为准,特此告知。
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开始一段探险的旅程吧——心跳正在加速,探险即将开始……!
------------------------------------------------------------
第一部 北邙疑云



这是一个故事,故事是不是真实,需要每一个“你”自己体会。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所要讲的这个故事很长,是一个关于盗墓的故事,故事要讲多长时间我不能确定,但只有一个宗旨,讲完为止。然而,我希望在几个月,甚至几年之后,这个故事讲完的时候,每一个“你”在故事中听出的,除了古墓机关、冷暖情仇,还能体会到故事中每一个人物在不羁的外表掩盖下的那份执着,对自己的选择和要肩负的责任的那份执著——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注:盗墓违法,切勿模仿!

第一章 从二平出狱说起……

第一节 从二平出狱说起

“二平”,我脱口而出,“你小子出来了,我还等着看你从大门口出来的经典片段呢,按我的想象应该还有两个狱警送你出来,一边走一边还要嘱咐你出去以后要好好的做人,这样才对呀。”
当我坐在车里愣神的时候,肩头被拍了一下。我转头一看,理着平头的二平已经站在我的车窗边。
他穿着牛仔裤、花衬衣,听着我的调侃,没吱声,只是点了一根烟,抬头白了我一眼,慢吞吞地说道:“哎,我说李晋,这好几年没见了,你怎么还这么贫呢。我还想问你呢,这几年你也不来看看我,光给我写信是怎么回事呀?”


人生,是一个非常随机的过程。你不一定在什么随机的时候遇到什么随机的人或者事情,可能这些人或事会突然的改变你人生的运行轨道,而驶向一个未知的而且是你自己无法控制的方向。正因为有太多的随机和不确定性,每个人的生活才会充满变化和色彩。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会有自己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就比如我现在见到的这位朋友——二平。
在我来省监狱的路上,脑子里一直闪着乱七八糟的念头,即使是早早来到厚重的大门外,仍然想象着我这位老兄走出大门的情景,感觉像是在电影里的桥段。此时,我的表情严肃了好多,“兄弟是不忍心看你在里面悲惨的样子。……不扯这些了,上车,我带你出去转转。”
“别呀,哥们儿,先带我回家吧”,二平说。
“还回什么家呀,你家就一空房子了现在。自从你进去,你爹妈觉得抬不起头,到外地投奔你姐去了。你晚上就住我那里,有空再回去把房子收拾一下吧。你爹妈临走的时候,把钥匙放我那里了”。
“哎,只能这样了。”二平叹了口气。


我们在车上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我先是认真地说:“二平,这次出来就别打架了。你小子从小爆脾气,这次把人家打了个残疾,判你三年算是便宜了。这几年你在里面受了些苦,法治观念应该提高了一些吧,以后遵纪守法,别在这么冲动了。”二平看了我一眼,叹了口气说:“我这人有的时候就是看不过哪些欺负人的,这么做也算是除暴安良了。”
我摆摆手道:“算了吧,你帮了那个卖水果的小贩又怎样,坏人你打得尽吗?没错,你是练过几年功夫,但你练的又不是‘葵花宝典’,就算是鲁提辖干挂了‘镇关西’,还不是成了杀人犯,你说你这么漠视法律能行吗?要不,你就直接把那家伙给打死,现在倒好,暴没除了,良没安了,还把自己弄进去了。拜托你,这种事情以后还是交给警察叔叔干吧。”
二平也不理我,我自己嘟嘟囔囔说了半天。“二平,你这以后准备干点什么?”二平似乎没有听我说什么,也没说话,若有所思地看着车窗外,大口大口地吸着烟。
我们这样闲扯着,很快到了我家。


“二平,你把东西放下,快去洗个澡。晚上刘琨也过来,我们一块吃个饭。”
听到我提起刘琨,二平愤愤地说:“这小子怎么不去接我呀。我在里面的时候,这孙子只来看过我三次,一年一次,靠。”
我笑着说:“他不错了,还去看你,我都没去。估计他去得少也是不忍心见你的样子,本来他今天要去的,可是他们台里临时有个采访任务,就没去成。晚上他请客,你可以点死他,哈哈。”
二平点点头,嘀咕道:“有道理。——现在哪里最贵?”


晚上,我跟二平先到了和刘琨约定的酒楼。刚坐下没多久,就在服务生送茶水的同时,一个大个子跟在身后,晃晃悠悠地溜达进来,一边走,一边冲我们挥手。二平对我眨眨眼,一本正经地说:“这小子今晚一看就是被宰的样儿。”随后,我们俩哈哈大笑。
刘琨拉把椅子坐到我们对面,满脸严肃地对着二平,语重心长地说道:“二平,政府改造了你这么长时间,你怎么看起来还像个不法分子呀。你在里面怎么改造的呀?怎么看也不像个良民嘛。”
“呸,良民你个屁,我还良家呢。”二平愤愤地说:“今天我非吃死你!”
“哈哈哈哈……没问题,紧着你吃。李晋,借我点钱先。”
“滚!你这孩子真不着调,哈哈哈……”我笑着骂了刘琨一句。
我们三个从高中开始就是不折不扣的“死党”,整天在一起总是互相挤兑,见了面如果不挤兑对方两句,感觉浑身不自在,到现在快30了,这个毛病还是改不了。说话间,菜上来了,我们你来我往,很是开心。眼看喝的差不多了,我主动问道:“二平,说正经的,你出来想干点什么。”
二平狠狠地吸了口烟,脸色阴郁,幽幽地说:“我要先去见一个人。”


“见谁,要去见你妈?”我猜测着说。
“还见你妈呢!李晋不待骂人的啊。”二平啐道。
我没好气地说:“二平,你都这把年纪了,有点正经好吧。那你说,你要见谁?”
听我这么问,二平把声音压低对我们说:“你两个凑近一下,我有件事要说给你们听。这件事情必须要你们帮忙才能完成。”
我说:“什么事情这么神秘呀,要是去中美洲颠覆小国家,我可不去。”我一边说,一边往二平跟前欠身,一副认真聆听状。刘琨随口骂道:“别打岔,仔细听着。”
“这件事说来话长”,二平抽了口烟,然后,慢慢的说道:“我尽量说得简单一点,事情要从我刚进去不长时间开始说起。……”


楼主:胡诺皋  时间:2010-09-21 11:20:00
第二节 “贵人”老孙头

“我们号里一共住了八个人。我刚进去的时候,我们屋里正好满号。新人进去总是要受些特殊待遇的,就跟电影上一样,帮别的犯人洗衣服,打饭的时候要把菜拨给有来头的大哥一点,等等。我还是比较会为人的,而且出手大方,再说他们看我也不是太好惹,时间不长,我在里面就混得比较能说得上话。”
二平看了我们一眼,接着说:“可是,我发现我们号里有个老头儿经常受欺负。年纪挺大,人却很低调,从来不多说话。而且判得不轻,据说是个无期,我很奇怪这么大年纪了,干嘛判这么多年,还整天受欺负。有一次,我找机会问另外一个进来时间比较长的犯人,知道了这老头是怎么回事。这人跟我说,老头儿姓孙,别人都叫它老孙头。听说是盗窃进来的,判了无期,估计这辈子就在里面了。我一愣,这么大年纪盗什么窃呀,还判得这么重。我接着问,那你们怎么老是欺负他呀,那人跟我说,你进来时间不长,不知道号里的规矩,犯人也是有地位的,像你这样,打抱不平,跟人干架,进来大家都高看你一眼,要是小偷、强奸犯,那在里面也是被人看不起的。”
二平接着说:“有一次,几个里面的小混混,借着放风的机会又欺负老孙头。我把两个小混混弄走,帮老孙头解了围,然后顺手递给他一支烟。老孙头的眼里闪过一丝感激,另外还有一种奇怪的眼神,但是稍纵即逝。他把烟放到口袋里跟我点了一下头,转身走了。在他的眼神里,我看出这老头和别人不一样,但又说不出有什么不一样,总之是不一般的感觉。
“之后的几年里,我都挺照顾他的。一是他确实挺可怜,另一个是因为给我的那个奇怪的感觉。我总是感觉这个老头跟别的犯人有些不同,一副心事很重的样子。因为我在里面混的还行,别人也就给我面子,他的日子也好过很多,但他还是跟我的话很少,直到我出狱前的一天。”


二平扫视了我们一眼说道:“就在我出狱的前一天下午,我们重体力劳动,晚上大家睡得都很沉,说跟死猪一样也差不多了。可是睡到半夜的时候,我感觉有人推我,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刚想骂人,却看到老孙头站在我的床边。恍惚间,老孙头对我做了个噤声的动作,然后把我拉到一边。
“我们两个蹲在墙边,就看到老孙头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然后看着我,对我说:‘老弟,这几年多亏你照顾,我过了这几年的安稳日子,我很感激你。你可能也知道我判了多少年了吧。我是出不去了,只剩下安安静静等死。为了报答你的照顾,也算是了结我自己的一个心愿,我决定给你一场富贵,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楼主:胡诺皋  时间:2010-09-21 11:23:00
1#作者:苏京 回复日期:2010-9-21 10:22:00
天字号沙发呀,我爱坐
------------------------------------------------
热烈欢迎苏姐坐沙发 ^-^
楼主:胡诺皋  时间:2010-09-21 11:38:00
热烈欢迎老大前排就座
----------------------------------------------------
蝶舞mm上来就打击我,唉,首发其实就是在天涯啊,我泪奔~~~~

楼主:胡诺皋  时间:2010-09-21 14:05:00
8#作者:zhangxun412 回复日期:2010-9-21 11:46:00
哥终于坐在第一页了!
------------------------------------------------------
恭喜,呵呵
------------------------------------------------------
guoxinkun、最爱瓶瓶 欢迎二位
楼主:胡诺皋  时间:2010-09-21 14:10:00
“我一直注视着老孙头,让我吃惊的是,老孙头的眼神里除了那种奇怪眼神,还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激动。他也目不转睛地看着我。这三年来,我从来没有见过老孙头这样子,仿佛是非常期待着我的答复。……
“我压住内心的好奇说:‘呵呵,老孙头,你给我卖什么官子,你个老小子不会是偷了什么好东让我帮你销赃吧。’老孙头叹口气说:‘老弟,你说对了一半。你听说我是盗窃进来的,但你知道我盗的什么吗?’我不屑地问:‘盗的什么?’
“‘古墓!’老孙头认真地说道。我当时心里一下释然,明白了他为什么会被判重刑,也不知道是挖了什么重要的古墓。想到这里,转念之间,不免心里激动啊。”


我和刘琨对二平的故事本来没当回事,可是不知不觉间,逐渐有了浓厚的兴趣。
看着我俩聚精会神的专注样子,二平很得意,不失时机地低语道:“哥们儿,你们是没听到那老小子讲的盗墓故事,真他妈的过瘾。当时,我可是真动心啊。我还磨着他要给我什么样的富贵呢,这老孙头却好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微微一笑,神秘地对我说:‘怎么样,老弟想知道什么富贵吗?’
“我没说话,只是点了一下头。老孙头接着说:‘事情是这样的。刚才你也知道了,在进来之前我们这伙人是挖斗的,也就是盗墓的。我的资历比较老,是这伙人当中领头的。一般我们都是在山东的地面上活动,这个地面上的货不少,齐国和西汉的很多诸侯王的墓都在这里。当然我也不是太懂,你也知道我们这帮人大多是些大老粗,干这行不需要知道太多的理论,只要手艺好就行,也就是平常说的‘艺压当行人,钱压奴婢手’。
“老孙头干笑两声,接着说道:‘山东这地方是比较安全的,买卖也相对好做,这里不但货多而且比陕西、河南地界上隐蔽,没有那些地方显眼。济南就有古玩市场,出货很方便,所以我们一般不去外省做买卖,直到有一天……’。”

楼主:胡诺皋  时间:2010-09-23 17:24:00
第三节 意外的合作

这天,老孙头正在家里休息,一个叫秦爷的人托朋友联系到他,这令他一愣,很是吃惊。对这个秦爷,老孙头可是久闻其大名。此人在这一行里可谓是一等一的高人,对机关术非常有研究,做过很多大买卖,无数大墓都倒在了他的手里,道上对于他简直传得有些神乎其神了。
第二天,这个叫秦爷的人来到老孙头家。大家落座,彼此间说了些客套话。寒暄中,老孙头心里盘算,“无事不登三宝殿”,此人大老远从北京赶过来找他,必有重要的事情。于是,也没有多绕圈子,就直接问道:“如果没有猜错的话,秦爷大老远的到小老儿这里,必定有所指教,不知是什么事情?”
只见秦爷微微一笑,起身抱拳,回答道:“不瞒孙老爷子说,秦某人这次登门拜访,确有一事相求。”
老孙头听到秦爷这么说,心理也是咯噔一下。心想,秦爷这种人物,竟然也有事要来求他,看来此事非同小可。老孙头疑惑地看着秦爷,就听秦爷不紧不慢的说道:“这件事情,在下也是受人所托。此事说来也简单,其实就是我们的老本行,有朋友要一件东西,让在下去取。可是做起来,却不这么简单,单凭在下的本事,是绝对完成不了的,因为这需要一项特殊的本领,必须要孙老爷子出马才能解决。”
老孙头更是好奇,什么样的大墓巨斗能难住名震京城的秦爷呢?于是赶忙问:“秦爷,您这般的英雄人物,什么买卖能难得住您,竟还需要小老儿助阵?”
秦爷看老孙头如此问,急忙说道:“不瞒孙老爷子说,这次还真需要您老出马,才能一举做成这笔买卖。咱们不绕圈子了,这次,有位朋友托我去挖邯郸附近的北齐兰陵王陵!”
老孙头听秦爷这么一说,马上面露难色,说道:“秦爷,不是我推托,这桩买卖确实比较困难。北齐的墓我也曾经下过几个,本身没有什么特殊的,但是这兰陵王墓就例外了,墓里面有什么样的难度我不敢说,最困难的是我们如何下到墓中。
“这兰陵王墓呢,地处河北平原,一马平川,目极千里,没有深山密林的掩护,而且周围就是村庄,非常不容易下手。况且,现在兰陵王陵是当地的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我们别说盗墓了,就算是拿着盗墓工具靠近那里都非常的困难。”
秦爷边听老孙头讲述边频频点头,一直等到老孙头说完,回应道:“老爷子说得没错,不过这也正是我来相求的主要原因。老爷子你也不要谦虚,大家都是道上的,彼此的能耐都很清楚,在咱们北方的盗墓圈里,如果要说您老爷子打盗洞的本事是第二的话,那估计就没人敢称第一了。至少到目前为止,能在复杂环境里迅速打好盗洞进入墓室的,我能想到的一等一的高手,也只有您了。”秦爷说到这里,自己还得意的笑了笑。
老孙头赶紧接过话茬,说道:“秦爷,承蒙你这么抬爱,小老儿可不敢当。不过秦爷是道上响当当的人物,应该知道咱们道上有句俗话叫‘挖坟掘墓不串门’。咱们两伙人平时井水不犯河水,贸然间合伙去做这桩买卖,合适吗?”

楼主:胡诺皋  时间:2010-09-23 17:49:00
秦爷笑了笑,说道:“老爷子,大家都是聪明人。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大活人还能让规矩给框死吗?你看这样行不行,道上有这样的规矩,无非是为了两件事——第一是怕自己吃饭的本事被别人学去,第二就是怕两方面分赃不均而引起争端。对于第一点,您和您的人在打盗洞的时候,我带着我的人负责外围警戒,绝对不会打扰孙老爷子;至于第二点嘛,就更好说了,倒出来的货,我们四六开,孙老爷子是六,我们是四。除了朋友所托的那样东西,其他的货,孙老爷子先挑出六成自己喜欢的,剩下的归我,而且,这次我还会付给孙老爷子一定的佣金以表示答谢。”


人就是这样,在利益面前往往只看到了好处,而没有看到利益背后隐藏的东西。
老孙头最终还是答应了与秦爷合作。他们对这件事情都非常地重视,做了周密的计划和详细分工。老孙头负责在规定的时间内打好盗洞,然后突破墓墙,而进入墓室之后所有的工作由秦爷的人来做,退出后,再由老孙头把盗洞封好。
动手的那个晚上是个雨夜。之所以选择这么个时间,是因为下雨天时,周围的人会更少,行动会方便些。之前,他们早已经踩好点,老孙头一到,便直奔选好的地段,稍作准备之后对秦爷说:“我们的时间紧迫,只有打个‘竖井’直接进入墓室。取到东西后,马上返回来,其间,一点儿不能耽搁,否则,天亮之前我们不可能弄完。”秦爷点头,表示明白。
老孙头和自己的伙计换上老鼠衣,先打了一个几米深的竖直盗洞,然后在洞壁两侧挖出两个小洞,足够一个人的两脚踩在小洞里。这样,老孙头和伙计一上一下,老孙头挖洞,伙计负责提土,挖出来的土按先后顺序,在地面上分别摆放,以便回填的时候不漏出马脚。两个人动作麻利,不一会儿,盗洞就打下去很深了。秦爷则和自己的两个手下在四下把风,以防不测。
雨夜的旷野,四下无人。雨虽然不大,雨水落地的声音,也掩盖了一部分老孙头他们挖土的动静,这真是一个天赐的绝佳机会。可不一会儿,老孙头竟然满脸沮丧地从盗洞中露出头来,招呼秦爷道:“秦爷,有情况,过来一下。”
秦爷赶忙来到盗洞跟前,蹲下身子,问道:“孙老爷子,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楼主:胡诺皋  时间:2010-09-23 23:07:00
第四节 疑冢

“奶奶个熊,这个墓恐怕已经被别的师兄弟动过手了,而且也绝对是高手。”
听了老孙头有些丧气的话,秦爷急问:“老爷子,此话怎讲?”
老孙头连忙解释道:“刚才我往下打的时侯,竟然也发现了一个盗洞。盗洞是从远处斜着打下来的,看来这伙人在这里不是一天半天了,像这样的盗洞,没有两个月的时间是打不出来的。而且,这伙人的手艺相当好,打的是方洞,为了防止塌陷,洞的四周都有木板支撑,这种技巧非常难,估计动手的也是些前辈高人,看来我们这次掏到东西的机会很小了,能拾上个干鱼儿就算是不错”。
“不可能啊”,秦爷有些错愕,“之前雇主已经交代,这座墓应该是个完璧,没有被盗过的迹象,所以才会让我来张罗这件事情。而且之前我们来踩点的时候也看了,确定没有人先于我们染指这里呀,这是怎么回事?”
老孙头摆摆手,道:“秦爷有所不知,这次我们遇到了高手,这盗洞是从远处打过来的,就是为了隐蔽。而且,他们临撤出的时候,把盗洞口封的很好,盗洞口离我们比较远,我们也无从察觉,封盗洞之前,这伙人用火烧毁了支撑的木板,这样盗洞就会塌陷,相当于自动把盗洞填好了,这种手艺,现在已经不多见了。我们发现的这段盗洞,是盗洞里比较深的一部分,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被火焚毁,故此才残存下来。刚才我观察了一下木板的腐蚀程度,估计是民国之前的人干的。”
秦爷也很郁闷,忙活了半天竟然被别人占先了。本来这种事情也正常,毕竟这坟是“公共财产”,先到先得,一座这么大的墓在这里杵着,无数人都惦记着呢。所以干这行也讲究个先来后到,最早下到墓中的那批人,一般都不把东西拿尽,总要给后来人留口饭吃。至于之后进来的人也没得话说,能捡到一点半点就算是不错了。
老孙头看秦爷不说话,忙问道:“如何,我们下一步怎样进行?”
秦爷紧咬牙关,恨恨的嘣出一个字:“挖!”


老孙头也不答话,转身回到盗洞里。
这回行动起来可是方便多了。之前的“地下工作者”已经给铺好了路,而且工艺相当精湛。对于常年跟盗洞打交道的人来说,这么高质量的工程,已经算是高速公路级别的了。但对在外面把风的秦爷来说,这不是什么好事。也许,这意味着白忙一场。
还没等秦爷从这个意外打击中缓过劲来,老孙头再一次从盗洞里钻了出来。这次的表情除了疑惑,还有些纠结,总而言之十分复杂。这让秦爷紧张得有些不知所措,他赶忙问道:“孙老爷子,又怎么了?”
只听老孙头略带泄气地说道:“看来不止我们扑了空,估计之前那帮人也白忙了!”
秦爷听老孙头这么说,端的是一头雾水,“什么意思,这次又发现什么了?”
老孙头喘了几口气说道:“大家不用下去了。这里不是真正的兰陵王陵,之前那些人也扑了个空。奶奶个熊,看来这几天真是不顺。天天打雁,今天也被雁鹐了眼。之前竟然没有发现这里只是个疑冢。”

楼主:胡诺皋  时间:2010-09-24 21:39:00
秦爷听老孙头这样一说,急忙打听下面的情况。老孙头答道:“那盗洞一直打到了墓墙,砖石的穹顶也已经被这帮人掏了个大口子。我拿手电往下一照就明白了,这里仅仅是个疑冢,里面基本没有什么东西,而且摆放相当整齐。估计那伙人也没有下到墓室,一看是个假的,马上就撤了。”
听老孙头这么说,秦爷还有些半信半疑。毕竟之前没共过事,担心这姓孙的黑吃黑——先撒个谎,然后来个回马枪。于是秦爷找个理由,派了个伙计下到墓里看了看。没多大工夫,那伙计从竖井里爬上来,凑到秦爷跟前耳语了一番。秦爷一直不住地点头,面色上,却没有任何异常。随后,秦爷对老孙头一抱拳,说道:“孙老爷子别介意,我是担心万一有疏漏。我要的那件东西如果真的在这里面,被我们大意了,就可惜了。”
老孙头在道上混了半辈子,当然明白秦爷的意思,笑了笑说:“秦爷办事认真,是应该的。那你看,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秦爷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地说道:“既然我接了这桩生意,就要尽全力负责到底。就算是最后不成功,也要做到问心无愧,何况这位雇主也是个爽快人,提前就先支付了50%的费用,而且是用美元直接支付的。所以,孙老爷子,你也不用担心,虽然这次我们白忙一场,你的佣金是一分钱也不会少的。‘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我们这次也算交个朋友。”
“秦爷太客气了。不过,小老儿有一事不明,不知当问不当问。”老孙头试探了一句。
秦爷诡异地一笑,“孙老爷子,有话请讲。”
老孙头略微迟疑了下,问道:“虽然这不符合道上的规矩,但是我还是想问,你的雇主到底是什么人,他到底让你弄什么东西?”
秦爷想了想,说道:“不瞒您说,这次的雇主非常神秘,我也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我们之间是通过电话联系的,谈妥后他会直接往我的户头上打启动资金,我们之间的约定就算生效了。至于他让我弄的东西,请孙老爷子见谅,恕秦某人不方便透露。”
老孙头一时也难辨秦爷所说的是真是假,既然他这么说,也就不方便追问,继续留在这里已经毫无意义,众人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当老孙头和伙计把盗洞都回填好了之后,雨也基本上停了。众人找了个隐蔽处,把昨晚被雨水淋湿的衣服换了下来,各自休息了一会儿。不知不觉,天光已经大亮,老孙头问秦爷:“您下一步准备怎么办?”

楼主:胡诺皋  时间:2010-09-25 17:26:00
“你们村怎么叫这么奇怪的名字,有人追究过这个来历吗?”
中年农民摇头,“这名字叫了不知道多长时间了,反正有年头,好像这个村子的祖辈上就这么叫,可也没见村子里有过什么坟。不过这不奇怪,乡下乱七八糟的地名有的是。”
秦爷听后默默点头,也没往下再深问。马车在乡间小路上缓缓地行进着,一路上,秦爷仔细观察着周围地形。这一带虽然地处平原,但还是有一些二三百米的丘陵分布在这片地区,而司戊坟村就在这一片丘陵地带的中心。路程不远,但不太好走,加之又多了老孙头和秦爷他们几个,所以,马车走得很慢,直到中午,才七拐八拐地到了司戊坟村。
经过一路上的闲谈,他们知道这个农夫姓张,为了方便,大家一直叫他老张。
老张很是热情,把秦爷和老孙头他们邀请到自己家里。这个时候已经到了中午,众人全都饥肠辘辘,老张宰了两只鸡,给大伙弄了一桌农家菜。
秦爷表现得很大方,又给了老张几百块钱,还跟他说要在这里住上几天,好搜集一些当地有价值的资料,然后回去编修地方志。老张很是激动,这一早上出去就赚了将近一千块钱,所以格外的热情。听秦爷说还要搜集一些资料和信息,当即就跟客人们聊了起来。
原来,老张的祖上也是从外地迁来的,是为避兵灾逃到的这里,在村子里也有好几代了。这村子虽然叫司戊坟村,但是连本村里的死人都不埋在这里,基本上都是埋在后山以南。至于说为什么会是这样,他也不知道,只是听本村的老人们讲,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
竟然还有这么奇怪的规矩,大家随之也都来了兴致。秦爷不动声色,煞有介事地问:“你再仔细回忆一下,这个村子最早能够追溯到什么时候?”
老张摇了摇头,回答道:“这位先生,这我就真的不知道了。我是大老粗,知道的年代就两个,一个是民国,一个是新中国。你看这样行不行,各位先吃饭,吃完饭我带你们去村里高爷爷那里问问吧。老爷子今年九十多了,听说他的祖上一直就住在这个村子里。我估计,他知道得肯定很多。”
秦爷闻听,连忙点头:“那也好,我们先吃饭,吃完饭我们再去高老爷子那里打听一下。噢,对了。还有,老张,你给我们收拾出几间屋子。你们村儿的情况,对我们整理当地的文史资料很有帮助。这几天,食宿方面烦劳你照顾一下,我们不会亏待你的。”
老张听后,急忙谢过秦爷,高高兴兴地收拾屋子去了。
这会儿,屋里就剩下了老孙头和秦爷他们。虽然几个人都明白秦爷好像是发现了什么,但又不太清楚他到底有什么线索。所有人全都眼巴巴地望着秦爷,等他给出答案。

楼主:胡诺皋  时间:2010-09-26 15:32:00
第六节 司戊坟村(二)

秦爷当然明白大家的意思。老张一走,他马上把众人召集起来,压低了声音说:“现在,我们的身份是省里的‘地方志’编纂小组,对这里的村民一定要统一口径。我们可能要在这个村子里干件大事。”秦爷说得相当严肃,大家马上都紧张起来。
“秦爷,你到底发现了什么,不妨给我们大家交个底,我们也好见机行事”。
听到老孙头的疑问,秦爷点点头:“其实,我正要跟大家交代这件事情。不错,我确实有些发现——我现在怀疑真正的兰陵王墓就在这个村里。”
众人听秦爷这么说,既兴奋又有些迷惑,似乎都有些不敢相信,急忙催问:“真的吗?你如何发现的!能有这么巧的事吗,我们的运气也太好了吧?!”
“起先我是从这个村子的名字上发现了端倪。”秦爷看上去是胸有成竹,“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个村子的名字,很怪——司戊坟!可其中的‘司戊’却又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但它具有很强的暗示性。大家把‘司戊’这两个字连起来念一下,看看发的是什么音?”
老孙头连忙跟着嘟囔了两句,随后说道:“好像是发‘肃’的音。我没有什么文化,不知道这个发音对不对?”
秦爷点点头,“没错,就是这个音。加上后面的‘坟’字,很明显,这个村子其实叫做‘肃坟’!另外,刚才听老张讲,此地有一个九十多岁的老爷子姓高,祖辈上就在这个村子里居住。也就是说,很可能村子当初的居住者,至少有相当一部分是姓高的。古代奴随主姓,家奴家将世代为主子守墓是很常见的事情。”说到这里,秦爷神秘地看了大家一眼,说道:“诸位,你们把我上面提到的这些线索连起来想一下,看看能推出什么结论?”
老孙头思考了一下,率先回答:“奴随主姓‘高’,两字连读之后为‘肃’字,也就是高肃……是高肃的坟。可这高肃是……?”
秦爷频频点头,“说得没错,就是高肃。可是,你们知不知道这高肃是什么人吗?”
此言一出,对面四个人动作整齐,连摇头的频率都一样。秦爷一看,很无奈,知道眼前的这一帮人都是大老粗,没必要打哑谜。随即说道:“北齐兰陵王,姓高名肃,字长恭!”


秦爷话音刚落,大家马上七嘴八舌的议论了起来,“原来兰陵王被秘密的葬在了这里!”还有“我们的运气真是太好了!”之类的话。但是,老孙头毕竟见多识广,马上意识到一个重要问题,“秦爷,你的推论虽然严谨,而且看上去似乎没什么偏差。可是,从一进入这个村子我就一直在留意,依照我几十年的经验来看,这里不像有什么大型墓葬的样子啊。”
秦爷马上表示赞同:“没错,我也一直在观察,同样也没有发现蛛丝马迹。这一点,我们可以缓缓,下面几天可以好好调查一下。不过,我倒有一事还要请教孙老爷子。请不吝赐教。依您看,此地的风水如何?”

楼主:胡诺皋  时间:2010-09-26 16:41:00
老孙头思索片刻,回答道:“绝佳,可似乎……”秦爷连忙一摆手,低声说:“嘘!这事草率不得,还要细看看。下午我们还是先去姓高的那老爷子那里打听打听,之后再作定夺。”
吃完午饭,老张给大家整理出三间大房。大伙忙了一晚,也都累了,一觉睡到傍晚。秦爷先起来,叫上老孙头和老张,要去拜访高老爷子。
高老爷子住的地方离老张的住处并不太远,三个人走了不长的时间就到了。这是一个大院子,但是略有些年久失修。听老张说,老爷子没有孩子,村里只有他的一个侄子。老爷子的脾气很有些古怪,和侄子的关系也不是太好。秦爷和老孙头跟在老张身后走进高老爷子的院里,找了一圈也没发现老头的影子,想来是没在家。正在大家准备转身离开之际,就见一个驼了背的老者从门外走了进来。老张赶忙走过去,接过老者手里拿的东西,说道:“高爷爷,您这是干嘛去了?这不,有几个文化人来咱们村,要调查一些老年间的事情,知道了您,就特意来找您打听打听。”
老者斜着眼看了一下秦爷和老孙头,冷冷地说道:“哼!别欺负我老了,不知道你们是干什么的。你们别想在我这里打听到什么消息,趁我还没发火,快滚!”说罢,老者进了屋,一摔门,关了个紧紧的。秦爷和老孙头一下子被晾到了院里,很尴尬,老张还想过去敲敲门,被秦爷一把拦住,“算了,没用。在老爷子这里问不出什么东西的,我们还是先回去吧。”


老张很是不好意思,“你们千万别介意,这老爷子年纪大了,估计是老糊涂了,可能又赶上今天心情不好,脾气大了些。这样,我们就先回去,明天我来跟他说说,等老头气消了,我们再来。”听罢,秦爷微笑地点头,说道:“也好。”
一路上无话。吃了这么大个闭门羹,任谁都很郁闷。晚上草草地吃了点东西,秦爷和老孙头就坐在院里跟老张闲聊。
看似无意之间,秦爷问道:“对了,老张,这村里有什么古迹或者遗址之类的地方吗?”老张本来聊得正起劲,听秦爷这么一问,表情马上变得有些紧张,神神秘秘地看了秦爷一眼,反问道:“老兄,你怎么突然想起来问这个?”
众人都是在江湖上摸爬滚打多年的人,眼里哪能容得住沙子,一看老张的表情就知道,此事必有蹊跷。秦爷不动声色,追问道:“老张,怎么了,有什么不方便说的吗?你有什么事,尽管跟我们说,不要有顾虑。”
老张看了看四周,眼神里明显带着几分紧张,对秦爷说道:“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我还以为村里有人跟你说过什么呢。实话跟你说,这个村子虽然不大,还确实有一处古迹,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老孙头抢过话头,有些迫不及待,“老张,你别吞吞吐吐的,有话就直说,你这些资料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
“只不过……那个地方……不干净!”老张的神色愈发地紧张起来。

楼主:胡诺皋  时间:2010-09-26 16:42:00
leonaleon 欢迎 ^-^
楼主:胡诺皋  时间:2010-09-27 14:24:00
第七节 司戊坟村(三)

“老张,这些都是你们乡下的封建迷信,我们不信这个。”老孙头呵呵笑着。
秦爷听老孙头这么说,摆了摆手,说道:“还是听他说说吧,说不定对我们有些价值,老张,你但说无妨。”
老张清了清嗓子,往众人跟前凑了一点,认真地说:“刚才你们不是问起村里的古迹吗?你们不知道,我们村里确实还真有一处古迹,就在这村子的深处,是一座道观。”
“道观?!”秦爷很是疑惑,“你们村子虽然不算小,但似乎没什么大户人家。既然没有多余的财力,怎么会在村里修一座道观呢,这道观里现在是否还有修道的人?”
老张摇了摇头,“这道观叫做‘清风观’,里面供奉着一个叫“清风真人”的神仙。虽说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不过,道观早就荒废了,打我记事开始,就没见有人住在里面,偶尔看见高爷爷还去打扫一下。‘文革’还有‘破四旧’的时候给砸了几次,就更加破败,后来高爷爷的年岁越来越老,也不再去打扫了。加上那里总是阴森森的,而且有的时候还能听到里面发出的怪声,所以大家都挺忌讳那地方的,路过的时候都不敢停留,要快走两步。”
老张的话音刚落,老孙头赶紧接过话茬,说道:“不对呀。这道观应该是镇邪的地方啊!就算闹鬼也应该在别的地方呀,怎么会在那里?”
老张叹了口气,“刚才我不说了嘛,道观里的神仙‘文革’时候早就被毁了,什么妖魔鬼怪的,也都镇不住了。”秦爷一怔,“你的意思是,闹鬼的事情是从‘文革’以后才出现的?”
老张点头道:“是呀,没错啊。”
秦爷不再说话,好像心事重重,老孙头又跟老张东拉西扯,聊了不少。天色渐晚,大家也都困了。乡下人睡得早,不一会儿,老张坚持不住,跟大家打个招呼,就去睡觉了。
秦爷见老张走了,赶紧凑到老孙头身边,神秘地说:“看来这个村子还真是不简单啊。明天一早,我们找个高处,好好看看这个村子的地形吧。”
老孙头会意,点点头,说道:“我也正有此意。”


第二天一大早,秦爷把大家都叫起来。秦爷问老张这村子周围哪座山较高一点,老张一指北面的一座小山丘,说道:“这山不高,但好爬,从上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村子全貌。”秦爷顺着老张所指的方向一看,点头赞许,“好吧,我看这个山头就可以。老张,你来带路,我们爬上山头,看看村里的情况。”
老张所指的这个山头并不高,没过多长时间,秦爷他们就爬到了山顶。老孙头跟手下使了个眼色,手下便借机将老张引到了一边,几个人驻足观察。虽然叫山,其实只是丘陵,高度也就在一百多米,不过视野很好,站在上面,放眼望去,司戊坟村及其周边的形貌尽收眼底。瞭望了一会儿,老孙头侧身向一直聚精会神的秦爷请教,“秦爷,跟我进村时观察到的一样。这里的风水确实非常好,如果要是让你点‘穴’,你会把‘穴’点到什么位置呢?”

楼主:胡诺皋  时间:2010-09-27 16:32:00
秦爷一听,嘿嘿笑了,“孙老爷子是要考考我呀!所谓‘三年寻龙,十年点穴’,这堪舆风水里‘点穴’是最难的,而且流派众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眼下这个局,依在下看来,把‘穴’点在那里应是最好不过。”说着,秦爷用手一指。老孙头顺着秦爷所指的方向看去,哈哈大笑,夸道:“秦爷果然眼力不凡,我也是这么判断的。”几个伙计也都往他们说的方向看去,原来他们所点之“穴”竟然是之前老张所说的那个“不干净”的道观。大家一时不明就里,茫茫然看着秦爷和老孙头,等着他们的下文。
就看老孙头皱着眉,往道观方向继续端详了一会儿,对秦爷道:“不过,你有没有发现其中似乎有个很大的问题?”
秦爷微笑,“在下倒也发觉其中似乎有些不妥。这次请孙老爷子先赐教,看看我们是不是又不谋而合。”
老孙头明白秦爷的意思,也要试试他的深浅,并不推辞,“这个村子的风水局相当的完整,‘来龙’走势磅礴,‘案山朝山’绵延深远,青龙位和白虎位,有‘沙’有‘护’。而且村边还有水源,风水上讲究‘得水为上’,这个地方得天独厚,从自然情况看,确实是好局一个。不过,刚才我看了一下‘山向’,感觉有很大不妥。”
秦爷马上接问:“噢,孙老爷子感觉有何不妥?”
“刚才我看了一下方位,感觉这村子的方位……问题很大。再好的风水局,在这个方位上,也会完全的‘破功’。”接下来,老孙头很有把握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个村子的朝向和我们方才看的道观朝向,完全一致。特别是相对于道观来说,应该的朝向是‘坐北朝南’。但同样是南北朝向,细分起来又有区别。按说,正常的朝向应该是‘子山午向’,这样才能招来正神,而这个道观的朝向虽然也是南北朝向,但是却是‘癸山丁向’,癸代表的是阴气,这样的道观只能聚阴。所以,就算抛开道观,这村子的朝向在这个方位上也是非常不妥的。”
老孙头说出这番见解,秦爷才真正地见识到了老孙头的实力,心下不由得暗挑大指,暗道:“这老爷子果真名不虚传,这二十四山的方位竟然烂熟于胸,不用罗盘就能信手拈来。这个人没有什么文化,能到这种境界完全是熟能生巧,锻炼出来的感觉。没有个几十年的经验,再加上天赋异禀,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境界的。”不由得点了点头,说道:“孙老爷子果然见解过人,秦某人佩服。刚才孙老爷子所言不错,在下也观察到村子和道观的方位存在很大问题。如果村子和道观是这么个方位的话,看来只能是吸收负磁场,也就是我们说的阴气。按理说,若把‘穴’点在道观的位置,那也没必要把整个村子的朝向也弄成这个样子,除非……一种可能!”

楼主:胡诺皋  时间:2010-09-28 11:20:00
第八节 “阴村”

“难道……!你是说……?”老孙头难以置信地看着秦爷。
“没错!除非这里是个‘阴村’!”秦爷缓缓地说。
“真的是‘阴村’啊!”老孙头有些兴奋,两眼冒光,“刚才我也想到了,但不敢确定。如果真的是‘阴村’的话,我们可发大财了!”
旁边的伙计不明白,插嘴问:“老爷子,怎么就发大财了?”
老孙头得意地解释道:“这种村子我只听说过,却从没见过。传说,古代的很多帝王贵胄怕自己的墓被盗,在墓之上并不设封土,即古代所谓的‘只墓不坟’,但为进一步防盗,还会迁徙众多亲兵守墓,守墓之人就在墓之上建立村庄,这就是‘阴村’。既可以起到伪装作用,又可以加强守卫。一般这种村子大小不一,但是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村子的大小一定要达到正好覆盖墓葬的面积。依这个村子的规模来看,尽管后来村里又迁入了一些像老张这样的外来户,使得布局有所扩充,但仍然可以看出,这里的地下墓葬规模相当大,所以说,哈哈,这次我们可发大财啦!”
众人一听,都来了兴致,个个摩拳擦掌,纷纷问道:“老大,那咱们什么时候动手?”秦爷一摆手,“不忙。这里的情况有些复杂,咱们首先要弄清那个‘清风观’是怎么回事!”大家听秦爷这么一说,也都冷静下来,其中一个耐不住性子的伙计悄声问道:“那下一步,我们要怎么做?”
秦爷跟一个伙计耳语了几句,似乎在嘱咐什么事情,然后他下令:“你们回去好好休息,听候调遣。我和孙老爷子今晚要夜探道观。”此言一出,大家也都想跟着,毕竟这是发财的事情。秦爷连忙劝道:“探道观这事儿,人不能多,我和孙老爷子足够了,何况只是探个虚实。本来很偶然发现这里,咱们的大多数装备都埋在了疑冢附近的荒地里,如果真要在这里下地,还必须回去取回工具。现在只是第一步,大伙一定要耐心。切记,‘小不忍则乱大谋’。”这番话入情入理,众人信服。秦爷让老孙头唤回老张和陪他闲谈的伙计,一起下了山。


到了村口,秦爷让大家先回去休息,然后对老张一本正经地说道:“刚才我们从山上看了看,隐约发觉那个道观是有一定的文物价值的,决定考察一下。回省城后,我们会跟上面打个报告。麻烦你,带我们去一趟,我们要到实地再看看。”
老张一听,吓得直摇头,“两位先生,这个可真是不敢。那个地方太瘆人,平时路过那里都是一溜儿小跑,更别说带你们进去了。”
老孙头听他推三阻四,着实有些生气,绿林道上的狠劲顿时就上来了。刚想吓唬他几句,秦爷急忙跟他使眼色,老孙头这才往下压了压火气,不再说话。却见秦爷一脸的严肃,像个领导干部似的,说道:“老张,你看这样吧,我们初来乍到,冒冒然过去,也不太像话。你看这样行不行,你带我们过去,远远的等着我们,我和老孙同志进去看看就出来。”老张一听,秦爷说得在理,再看老孙头在旁边气色不善,也只好答应。三人动身往道观走去。
这个村子虽然不大,但是小路交错。从山上看,到道观的距离并不远,几个人却走了好一会儿才到了道观外面。老张有些害怕地伸手指了一下,“就是这里了,我在那边等着你们。两位同志,千万别耽搁太长时间,里面着实阴森得很。”秦爷微笑一下,点头示意。等老张走远了,两个人便绕着这道观走了一圈。
这道观可谓相当破败,四周的围墙都倒塌了一半多。老孙头边走边问:“秦爷,你说我们怎么不趁着天亮进去查看一下,非要弄到半夜里黑灯瞎火的,多不方便呀。”
秦爷微笑,回答道:“孙老爷子请看,这道观已经破落不堪,院墙都倒塌半壁。我们如果现在大张旗鼓地在这里翻来翻去,如果有人路过,肯定一眼就能看到,必将引起怀疑。尽管村里人平时不来这里,但是为防万一,我们还是谨慎为上。”老孙头一挑大指,“秦爷想得周全,我老孙佩服。”说着,二人跨过一片倒塌的院墙,来到院里。
道观虽不大,却有两进院落。前面院落很小,秦爷和老孙头很快就从二道门进了后院。后院稍大一些,宝殿在院子最后,里面的神像也已损毁。
道观就这么巴掌大的空间,二人看似漫不经心地随便溜达,整个道观中的地形便已烂熟于胸。白天不能放开手脚,过多停留也无益,二人于是从正门走了出来。
刚一出来,就见老张紧张地躲在远处。一看他俩出来,也不敢过来,紧张地跟他俩招手,秦爷跟老孙头大摇大摆地走了过去。老张看他俩安然无恙,顿时松了口气,“我还道你们两个怎么样了呢,进去这么长时间不出来,我又不敢进去,可把我给吓死了。你们要是再不出来,我就要去喊人救你们两个了。”秦爷跟老孙头相顾莞尔。秦爷拍了拍老张的肩头,“老张,你不用紧张。我们整天接触的都是一些奇闻怪事,没什么可怕的。再说,里面也没什么奇怪的东西,很正常,不用担心。走,回你家吃点饭去。”老张虽有些将信将疑,但还是放松了很多,赶忙说道:“好,好,大家累了一上午,我回去弄点可口的。”
一路无话,秦爷和老孙头回到老张家跟众人汇合。吃完饭后,大伙就休息了,一来是早上起得太早,这会儿都很困,另外也是因为晚上还有行动,必须要养足精神。这一觉一直睡到晚上,秦爷和老孙头随便吃了点东西,商量了一下行动方案,各自把应用物品收拾利落。时间到了半夜,两个人换上夜行装束,翻墙溜出了老张的院子,直奔道观而去。

楼主:胡诺皋  时间:2010-09-30 14:18:00
第九节 夜探清风观

白天已经踩好了点,不多时,二人就到了道观的墙外。老孙头刚想跨过断墙,跃到院中,秦爷忽然一把拦下,做了个噤声的手势,随后递给老孙头一个眼神。老孙头顺着秦爷的眼神往道观大门看去,就看到一个人影一闪,进了道观。
老孙头疑惑地问道:“秦爷,你看到了吗,这深更半夜的,一个小孩到这传说中闹鬼的道观来干嘛?”秦爷一直注视着人影晃动的方向,答道:“你看错了,不是小孩,是驼背。”
“驼背?”老孙头差点喊出来。这个村子里,他所见到这种程度的驼背只有那姓高的老爷子了。不过他都九十多岁了,深更半夜跑到这里来能做什么,难道他真的与这兰陵王墓有关系不成?秦爷一挥手,“先跟上他,看看他到底要做些什么,然后再做计较。”
月光不是很好,但两人已在这里呆过一段时间,适应了周围的黑暗环境。二人都是老手,不用手电也基本能看清楚,就见前面这人步履矫健,一点也不像九十多岁的样子。而当这人进到院子中央,竟然直起身子,快步往后院奔去。秦爷和老孙头交换了一下眼神,放轻脚步,一猫腰,紧跟了上去。
在二道门的前面,二人并没有贸然往里走,而是站在门框旁边往里观望。后院并不大,如果没有宝殿,就是一个栽着几棵树的普通院落。奇怪的是,他们紧跟过来,却没有发现刚才那人的行踪。秦爷跟老孙头扫视了一圈,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院子角落的一口古井上。白天他们两人倒也注意到了这口井,知道像这种古井很多都有问题,里面可能有密道机关一类的东西。不过他们也仔细观察了这口古井,虽然透着股阴气,但也没看出有什么问题——水面离井口不远,井壁上也没发现有暗道。当时老孙头还往水下看了看,想观察水底下是否有暗道,可井水浑浊,能见度不高,而根据经验分析,从现在这口井的水面高度来说,下面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便没有把过多注意力放到这口井上。不过现在看来,情况倒有些变化。二人注意到,井的本身并没什么变化,但现在,井沿上搭着一件衣服。
秦爷和老孙头相互看了一眼。秦爷刚想过去,老孙头一把拉住他,悄声道:“我感觉怪怪的,我看这样吧……”


工夫不大,就看老孙头悄无声息地来到井边,拿起衣服看了看,又探头往井里瞧了一会儿,伸手从百宝囊里掏出一捆登山索,捆到旁边的一颗老树上,用力拉了几下试探一下力道,然后翻身顺井口滑了下去。
时间不长,院子西南角的树后窜出一个人,快步来到井边的厢房后面,费力地搬起一块井口大小的石头,一步一步往井边挪去。当这人正想将大石往井口上压,就见人影一晃,一柄白晃晃的匕首顶在了这人的咽喉。事发突然,这人受惊不小,石头也撒了手,“哐”的一声掉在地上。
“我们应该不只是第一次见面了吧!”秦爷手拿匕首,从他身后转出,此人顿时吓得面如土色。秦爷笑道:“别怕,按我说的做,留你性命。”
这时,老孙头也从井里翻了上来,笑道:“秦爷,小老儿说的对吧。这刀头上舔血的买卖,我老孙都做了半辈子了,什么人没见过,这种小伎俩还敢拿出来现。”
看到老孙头从井里出来,这人知道着了两人的道。他知道这俩人并非什么善男信女,都是些杀人不眨眼的人,自己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做了刀下鬼。想到这里,赶忙“扑通”一声,跪在二人面前,磕头如捣蒜,“二位爷爷,小人再也不敢了。这里的机关,小人略知一二,留下我对二位肯定有用,千万别杀我。”
秦爷一笑,客气地说:“你自己知道就好,这里四下无人,我们想杀你个蟊贼,比碾死个臭虫还容易。你老实说吧,真正的高老爷子呢?”
这人没想到秦爷会问这个,当下稍一迟疑。秦爷一看他眼珠乱转,就知道小子不想说实话,立时把眼一瞪,匕首往脖子上一压,这小子马上就怂了,“好汉饶命!好汉饶命!我说,我说,叔叔他几年前就死了。”
“叔叔?”秦爷一怔,“你就是高老爷子的侄子?”秦爷心下高兴,如果此人就是高老爷子的侄子,这次可真是逮到大鱼了。这村里的高氏一族,肯定跟兰陵王墓有着重大的关系。如果此人肯开口,对于进入这“阴村”下面的墓室,必有极大的帮助。于是,秦爷按捺住内心的兴奋,冷冷地说:“下面,我问你什么,你就回答什么。如果不老实,我马上结果了你。你先告诉我,这墓你进去过吗?”
“进去过。但凭我的本事,进不了太深。”
这是秦爷最想要的答案。如此一来,众人可以很轻松地找到陵墓入口,而且陵墓主体也没有被盗,正好一举两得。一旁的老孙头这时厉声喝问道:“你叫什么名字?看你也就三十冒头,你果真是高老爷子的侄子还是认的干亲?”
这人赶忙答道:“小人我叫高权,是高老爷子的亲侄子。他是家里的老大,而我父亲是家里的老幺,两个人之间相差了三十岁。我们这里穷,娶媳妇晚,我父亲生我的时候岁数也不小了,所以我们叔侄之间的年龄才会这么悬殊。”
秦爷点头,又问:“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们这一族应该是拱卫陵墓的。你为什么要进入这墓中,还有你叔叔是怎么死的,刚才你为什么要设计加害我们?把你知道的关于这座大墓的事情全说出来。”听秦爷这么问,高权有些慌神,秦爷见他心里有鬼,威胁道:“你小子要想编瞎话,最好编圆了。要是能骗过我,算你本事,要是让我听出一点儿破绽,哼哼……”
高权怕死。这种人得势时候手最黑,一旦陷了,胆最小的也是他。被秦爷一吓唬,忙告饶道:“二位好汉,别动怒,我一个字也不敢乱说。这事说来话长……”

楼主:胡诺皋  时间:2010-09-30 14:29:00
34#作者:nvgkfkeswcrahn 回复日期:2010-9-30 4:01:00
看的激动。。。 谢谢楼主了
35#作者:xpitteajnys 回复日期:2010-9-30 7:43:00
看的激动。。。 谢谢楼主了
----------------------------------------------------------
二位,连回复都复制粘贴呀,呵呵
楼主:胡诺皋  时间:2010-10-02 03:59:00
第十节 高老爷子之死

“我们这个村子名叫‘司戊坟’。虽然叫这个名字,但是我们村里反而没有一座坟,就算村里人死了,也都埋到别的地方,这个规矩和村子的名字一样,都是祖辈传下来的。各位好汉也看到了,我们这村子在山沟里,周围这些山虽然都不高,但出入非常不方便,村里人基本上都是在这里穷混。这地方也怪,挺好的地连庄稼也长不好,更别说养猪养羊养鸡养鸭了,村里也请风水先生看过,都说风水很好,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年轻人都耐不住寂寞,能出去的都出去了,留在村里的多数是些老弱妇孺。前些年,我劝我叔搬到邻村去,可他死活不搬,还说,就算村里只剩下一户人家,那也应该是他。我拗不过他,就自己出去闯,结果到了外面才发现,城里虽然好,但像我这样一没文化二没手艺的人很难混出来。无奈,在几个朋友介绍下。我开始干起了盗墓营生。二位好汉一定都是行家,这河北河南,有很多买卖可做,不过我也就是跟着打打下手、拎拎包什么的,时间一长,我也有了一些经验,赚了些钱。后来风声紧了,大伙没办法,各自奔了前程,我也只能又回了村子。可有了这些经历,我对古物便有了很大兴趣,在我眼里,它们就是一叠一叠钞票。自从回村,我就对这座道观有了兴趣。当时我很奇怪,为什么村里会修这么一座道观,很不协调。我平时没事,就喜欢去那里逛逛,心想万一有什么发现,就算捡到个香炉子、破瓷碗,也算是收获呀。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来二去,我没事就去那个道观转悠的事情就传开了,大家都认为我被鬼迷了,当然,这事也传到了我叔耳朵里。一天,我没事在家,我叔突然叫我去他那里,说要给我讲些事情,我没多想,去了。谁知道一到,我叔就神秘兮兮地把我拽进屋里,问我这些天怎么老去道观转悠,我随口敷衍他说,自己没什么事做,心情不好,那里清静,去散散心。老爷子听我这么说,没多心,长出一口气说:‘看来真是天意呀!’于是抬头对我讲:‘孩儿啊,你年纪不小了,你叔这个岁数,有些话是要跟你交代下。咱们这一支传到你这里,就剩下你一个血脉了。家族的重任看来是要落在你肩上了。’当时我一听,马上就来了精神,本以为就是普通农民,没想到还有什么家族,还有什么重任?我赶忙催促老爷子快些说。结果老爷子一开口,我立刻震惊了。我叔告诉我:‘我们家族不是一般的家族,我们肩负着一个隐藏了一千多年的惊天秘密。这个秘密就在我们的村子底下。’”


高权继续说:“当时听我叔说完,真有种发蒙的感觉,等我缓过劲,马上意识到这是个发财机会,所以我不动声色,认真地听我叔往下说。他讲:‘一千多年前的北齐王朝有一个很有名的王爷——兰陵王高肃,战功卓著,但是最后不知为何,年纪轻轻就被皇帝赐死,据说死时才30多岁。这位兰陵王非常有先见之明,提前好多年就在此地为自己秘密修建陵墓,听祖辈传说,兰陵王是带着一个极大秘密死去的,而这个秘密就埋藏在我们脚下的大墓中。’我还听我叔提到,兰陵王为把自己的秘密彻底隐藏在自己的墓中,死前特意嘱托自己的心腹家将率领一支部队迁居到此,世代为其守灵,这就是我们村子的由来。而这支部队的首领,就是我们家族的祖先。迁徙到此的同时,还建造了一个道观,有个中年道士隐居在这里。这个道士有一道兰陵王的密令,让我们每月分三次从密道进入墓道正门处,献祭两头活羊,世代罔替,绝不间断,而这个可以进入墓道正门的秘密通道,就在这道观之中。这绝对是天上掉馅饼,正好砸到我身上,心里那个高兴就别提了。我追问我叔,这个祭祀仪式现在还有吗?叔叔摇头说:‘前些年连人都吃不上饭,去哪里弄羊供奉呀,而且很早以前那个道观也荒废了,咱们家族跟道士之间的祭祀约定也就没了。可那密道还在,尽管非常隐蔽,但我仍然不放心,所以放出风说道观闹鬼,有时候还在半夜去造点动静。农村人迷信,平时没事喜欢把一些鬼怪事情添油加醋当谈资,一传十、十传百,道观闹鬼的事情不胫而走。所以这些年来,这秘密一直保存得很好。眼看我是就要入土的人了,看来是天意,正好你回来。你是我们高氏一族唯一的血脉,守卫这个秘密的责任只能落在你肩上了。’我当时一听,心里跟开了花一样,高兴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一个劲点头。我叔看我有积极性,也很高兴。我有积极性是真的,可老头却不知道我是为什么,就把进入墓道的方法一五一十给我交了底。”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