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个为什么

字数:5557访问原帖 评论数:15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3-09 17:35:40 更新时间:2021-03-11 17:31:41

楼主:出山sunfei  时间:2021-03-09 09:35:40
亿万个为什么
金山


数年前写完《终极》初稿,就再没看过第二眼。
原因很简单,这本书自始至终由最初的一个理贯穿,是一个对自然完整系统认知。
由于本书知识量过于庞大,走马观花看一遍没大问题,要是理解式的看一遍,很可能会出人命。
自《思维札记》开始,偿试一种一事一说,一理一论的唠嗑方式说事,主观感觉效果还行,起码有闲人看得下去。
这可能是个启示,后面重释《道德经》,发现老子用的就是这种方法,于是断定,这就是一种适用于普及的写作方法。
原来计划,待大功初成时专题修改《终极》初稿,现在看不太现实。
当今社会都由专家型精英统治,就是在中科院也找不到一个全科院士,这样将《终极》再改十稿也没用,所以初稿的修改计划可能有变。
这段时间闲着没事,就按一事一议的唠嗑模式写个《亿万个为什么》以消遣。



楼主:出山sunfei  时间:2021-03-09 09:36:56
亿万个为什么(2)
金山


与西方理论家的奇点论相反,我们老祖宗说自然的起源是从无开始,也就是从无到有的道家学说,具体理论来自丹道。
最近的华为事件炒红了“鸿蒙”一词,这个“鸿蒙”就是丹道理论描述的宇宙原生状态。
“鸿蒙”是相对物质自然形成之前而言的自然。
自然运动的唯一规律就是循环,在循环思维中,只有上一个循环与下一个循环之分,同一循环过程不存在前后概念。
前后概念是循环思维在某一观察点位置形成的意识。
细心人会发现,佛教办公室称之为“庙”,道家办公室称之为“观”,这个“道观”指的就是道理的观察点位置,人的意识都与观察点相关,这就有了“主观”(站在个人主体角度观察自然)和“客观”(站在自然客体角度观察自然)的说法。
丹道所说的“有识之观”指的就是主观,为识神用事(平时生活、工作所使用的观察方法);所说的“真观”指的是“客观”(认识自然真理观察的方法)。
站在自然客体角度观察自然,就要抛弃人类对形、光、色、味、声等所有的感官意识,直取自然的本质,就像道家说的:仿佛千百万亿之灯同照一室,无影无形乃至无相,一体同照,不分彼此。


2021年1月30日于九集
楼主:出山sunfei  时间:2021-03-09 09:37:33
亿万个为什么(3)
金山


老子在《道德经》中对“观”作了另一番精辟论述:故常无欲以观其渺。常有欲以观其徼。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从无限发展的角度思考,就观察自然虚无渺然一面;从有限思维的角度理解,就观察自然有形有色的一面,两种观察方法面对的是同一自然,观察得到的结论(说辞)却不同,说的是同一自然得到是不同的认知,这种观察认知方法玄妙无比,是打开自然的认识大门。
老子这段话是从主观角度论哲理与原理的关系。
“有识之观”与“真观”说的是观察点位置与认识之间的哲理。
这样就清楚:
“鸿蒙”说的是自然运动之始的自然状态;
宇宙大爆炸说的是以假设的一个奇点开始的循环运动。
“鸿蒙”是真正的自然循环运动之始,奇点论是理论家虚拟的爆炸运动的开始。



2021年1月30日于九集
楼主:出山sunfei  时间:2021-03-09 09:38:22
亿万个为什么(4)
金山


由于文明断代的原因,当今社会的理论家已不知道“客观”认识的方法、意义和作用,集体把“主观”、“客观”当成哲学套话,应用于日常生活,把“识神用事”的“有识之观”(主观)当成自然“真观”(客观)。
确切地说,“真观”更像是一种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要求人站在自然客体的角度观察自然,把自己当成自然中的一棵树,一片云,一只鸟,一座山,一块石……
我们“主观”感受到的自然性质都是从人的生理角度获得的自然局部认知,完整的自然认知要包括客体观察点得到的信息。
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天是蓝色的,云是白色的,树叶是绿色的。山是有形的,地是宽广的。
其实自然没有形声光色,这些感观认知都是人的大脑杜撰出来的,站在没有五官和大脑的石头角度,就不存在形声光色的认知。
话到这里有人会问,不是回答亿万个为什么吗,怎么没完没了地扯起“观”?
因为这个“观”太重要,如果“观点”选择不对,就没有办法回答为什么。
就像“鸿蒙”在说宇宙运动之初的自然,奇点论是说虚拟的宇宙大爆炸的起点。

2021年2月1日于九集
楼主:出山sunfei  时间:2021-03-09 09:41:23
长期更新,欢迎读者提出建设性疑问,以做解答。
楼主:出山sunfei  时间:2021-03-10 08:39:31
亿万个为什么(5)
金山


说了这么多“观”的道理,世人应该明白,自然是个循环运动,在一个具体的循环周期,选择一个“观点”位置,可以以“观点”位置为初始,建立一个循环思维认知;
也可以“观点”位置为基础,“观点”以前为初始阶段,“观点”位置为现实阶段,“观点”以后为发展阶段建立一个循环思维认知。
自然运动没有绝对的开始,对自然的运动的认知与“观点”关系密切,在同一循环系统,不存在开始与结束,只存在思维认知的开始与结束。
在自然运动中,我们生活的现实,可以说成是这轮自然循环的开始,也可以说是这轮自然循环的结束,当然,说是这轮自然循环的过程绝对不会错。
说这些废话的意思是,寻找自然运动的开始本身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是个伪命题。
宇宙运动只要不结束,就没有开始一说。



2021年2月1日于九集
楼主:出山sunfei  时间:2021-03-10 08:40:21
亿万个为什么(6)
金山


西方科学理论家以观察到宇宙一直在膨胀的事实,编织了一个宇宙发生过一个耸人听闻的大爆炸学说。
说到爆炸,必须要提一个常识,生活中观察到的所有爆炸,都呈四面八方状扩散,谁也没见过呈碟形扩散的爆炸。
单凭这一常识,就可断宇宙大爆炸的推理不合逻辑,是痴人梦语。
中国人过年,大都玩过一个类似飞蝶的烟花。
把烟花用线绳吊在空中,一点火,烟花尾部喷出火焰,推动烟花旋转,这个旋转的影像,与己知的宇宙模形非常相似。
按这个常识推断,宇宙核心星体应该发生了一次大规模地喷发,造成烟花式旋转,形成现今的宇宙模样。
话到这里可以提前泄密:太极图就是宇宙核心星体喷发呈现出的影像。
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到了这个宇宙核心水平上方位置,拍下了这张宇宙核心的照片,并留传给了他们的子孙后代。
可惜的是,这些子孙后代太不争气,先是弹琴玩诗弄词,后是跪拜洋人,把老祖宗传下的太极真传当成卜卦算命招牌!



2021年2月1日于九集
楼主:出山sunfei  时间:2021-03-10 08:42:18
亿万个为什么(5)
金山


说了这么多“观”的道理,世人应该明白,自然是个循环运动,在一个具体的循环周期,选择一个“观点”位置,可以以“观点”位置为初始,建立一个循环思维认知;
也可以“观点”位置为基础,“观点”以前为初始阶段,“观点”位置为现实阶段,“观点”以后为发展阶段建立一个循环思维认知。
自然运动没有绝对的开始,对自然的运动的认知与“观点”关系密切,在同一循环系统,不存在开始与结束,只存在思维认知的开始与结束。
在自然运动中,我们生活的现实,可以说成是这轮自然循环的开始,也可以说是这轮自然循环的结束,当然,说是这轮自然循环的过程绝对不会错。
说这些废话的意思是,寻找自然运动的开始本身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是个伪命题。
宇宙运动只要不结束,就没有开始一说。



2021年2月1日于九集
楼主:出山sunfei  时间:2021-03-10 16:55:38
亿万个为什么(7)
金山


道理所说的“鸿蒙“是物质世界形成之前自然的状态,这是站在万物存在的“观点”位置对自然进行的认知。
道理把自然分成物质自然世界和非物质自然世界两个阶段,物质世界之前就是“鸿蒙”状态的自然。
丹经云:“时空一体,性命无二,鸿蒙化炁,观化无究,心物始成”。
何谓“鸿蒙”?
万物宇宙未生之前,称之为“鸿蒙”。无形、无相、无动亦无静。或曰:“混沌无极”。
“鸿蒙”化炁,炁无穷变化,最后形成我们心中的物质自然。
道讲的是哲理,是在原理基础上归纳的道理、大理,自然具体从“鸿蒙”怎么到炁,又怎么变化为万物,需要用原理来讲述,而这个原理涉及到国家利益,这里只能说已找到这个原理,但不能随便说。
道理所说的炁,也是哲学概念,跟气是同一个意思。
炁表达的是概念,气表达的是实物。目的是区分实物鸡与概念鸡相混淆的“非常名”问题。

2021年2月1日于九集
楼主:出山sunfei  时间:2021-03-10 16:56:19
亿万个为什么(8)
金山


说“鸿蒙”“炁”是哲理概念,就是说这是心里归纳的自然形态,自然不存在“鸿蒙”和“炁”这样的实体。
具体的自然是由空和实两部分构成。
道理所说的“空”容易理解又特难理解。
空就是什么都不存在。
啥都没有对我们来说是个无法想象的自然。
我们平时所说的距离是物与物之间相隔产生的意识,距离两点之间挤满了同类物质,排除这些物质就不再有距离概念。
平时理解的真空并不是真正的空,里面还存在我们称之为“光”的实体。
这个理就这么简单一说恐怕都会晕车,那就举个例子:
量子纠缠试验发现一个现象,量子从一个点位置到另一个点位置,中间测不到时间间隔,理论家称之为跃级,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之间没有运动过程,这个现象别说普通人理解不了,就连最顶级的理论家也蒙圈。
这就是物质在绝对真空环境下运动的特性。


2021年2月2日于九集
楼主:出山sunfei  时间:2021-03-11 08:42:08
亿万个为什么(10)
金山


科学是无限思维模式,是个线性极端思维,沿发展方向是无穷大,追根溯源就是无穷小。
道理是极限思维模式,是个整体思维,沿发展方向是思考范围越来越大,大到极限就结束,思维起点始终是开始的1。
科学理论是站在物质基础上的思维,科学理论向下思考,就是探讨物质的最小、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不停的往下分,最终要找到所谓的“上帝粒子”才算罢休。
道理是站在物质世界基础上的思维,道理以所认识的现实为基准,基准以前的自然称之为“先天”,现实与现实以后的现实称之为“后天”。
道理所说的“鸿蒙”和“炁”不仅存在于先天自然,同时也存在于后天自然。
现实世界是物质与“鸿蒙”及“炁”相混合的自然。
现实自然的一切运动变化,都是由这个“炁”引起的。
至于这个“炁”到底是什么,现在说不是时候,需要放在《终极》一书中去细说。


2021年2月2日于九集
楼主:出山sunfei  时间:2021-03-11 08:45:05
思维札记(续11)
金山


话到《周髀算经》,心里就有感慨。
这是最早读通的远古理论文章,也是第一篇逐字逐句翻译的文言理论经典。
也就是通过这篇文章,发现了数学的惊天大错;
也就是通过这篇文章,让人真切感受到远古文明及智慧的震憾力量。
本来就《周髀算经》可以大说特说,但自从写了《揭开让人震惊的谜底——周髀算经》一文之后,就懒得再提一个字。
文章说得那么透彻,硬是没遇到一个能竖起耳朵的,说再多也等于放屁。
始终坚信,《周髀算经》是打开现代人类愚昧大脑的黄金钥匙!
一个时代总会存在一两个清醒者,不可能都是迷茫的醉汉。




2021年1月22日于九集
楼主:出山sunfei  时间:2021-03-11 08:45:38
思维札记(续12)
金山


一提《周髀算经》,就忘了其他事。
现在抽空补起来。
有个现象很有趣,《易经》有六十四类卦辞,刚好与六十四个卦象吻合,一个卦象说一类事;
《道德经》的文章结构与之差不多,整篇文章共分八十一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可以单独成文,一个章节一个理。八十一这个数非常熟悉,有两个来源线索,一是乘法口诀九九八十一;二是九宫图。
按照《易经》的文章组织模式,《道德经》应该是依照九宫图设计的宣传版,一个方格一个章节,八十一个方格,八十一个章节。
至于九宫图,在《揭开让人震惊的谜底——周髀算经》一文中已充分阐述,不再赘述。
象图九书十、河图洛书、天圆地方之类的千古之谜,一并省略。
确实没办法,说好不扯《周髀算经》,可几句话下来,又绕回到这里。
这个《周髀算经》实在是太重要了!




2021年1月22日于九集
楼主:出山sunfei  时间:2021-03-11 08:46:07
思维札记(续13)
金山


说《易经》理论,一般人没啥兴趣,但一说《易经》八卦算命,不管信不信,都能竖起耳朵听。
实话实说,八卦确实能算命。
八卦算命的原理很简单,跟数学逻辑设计思路完全相同。
算命先生事先把结果进行分类(如乾卦坤卦),然后把分类信息进行拆分,拆分信息分别按逻辑关系隐藏在各类细分卦像中(初六、九二、九三等)。
八卦算命与数学推算过程相同,只是说起来让人头大,这里就不展示论述,所不同的是:
数学逻辑推算要求所有信息都对应,才能得出结果,计算速度超慢。
计算机改变了数学计算时间慢的缺点,但程序间的呼应反应时间又是个解决不了的难题。
八卦逻辑只需要有三个点的信息量,就能确定是非结果,并能应时做出反应动作,这就是八卦逻辑和技术的先进优势。
具体怎么设计和应用,就不是这里所说的事。



2021年1月22日于九集
楼主:出山sunfei  时间:2021-03-11 08:46:31
思维札记(续14)
金山


其实从“潜龙勿用”开始,就应该接着说“道可道非常道”,但《易经》和《周髀算经》上要说的话太多,话头是压了又压,还是拖到现在。
说翻译一个乾卦,花了足足半年多时间,可谓够辛苦;
为了一句“道可道非常道”,苦苦悟了近七年,可见其理有多深!
举目再看理论界,为这句“道可道非常道”足足争论了上千年,都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说辞,说明“老子”这个至尊真不是随便叫的。
如果不信,可以上网搜索一下“道可道非常道”,解释可能是五花八门,仔细一琢磨,感觉都不是那回事。
原因很简单,老子在《道德经》每一个章节所讲的理都深若大海,都有醍醐灌顶感觉。
比如一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会让人产生五体投地的感觉。
其理之透彻程度、语言的驾驭能力和文字组合的精美结构,都是登峰造极的境界。
平时一说中国传统文化,世人都会提到唐诗宋词。
没人想过,李白、杜甫们都是为了文化而文化,语言中最多寄托有情,感慨而已。
《道德经》是在讲哲理,讲人间最大的道理,能把理讲得如此通透,又能用这么精巧的文字表达,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能力啊!
所以《道德经》开头第一句话,绝对不是简单的绕口令文字游戏,一定是我们没能悟出的人间惊世大理、天理。
反过来说,老子是至尊圣人,凡夫俗子不解其理其意实属正常。
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俗子都读过几本书,背过几首唐诗宋词,画过几笔画,加上学过几套科学理论知识,集体自我膨胀,不仅庸俗化老子,而且肆意妄为,拿老子为己所用,望文生义出万卷夹杂私货的假传《道德经》。
真传《道德经》最终成为文人的饰品。




2021年1月22日于襄阳
楼主:出山sunfei  时间:2021-03-11 08:46:59
思维札记(续15)
金山


判定一个理是否正确,通常需要经过实践检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说的就是这个理。
只有亲身经历,听过、见过,才能有切身体会。
老子的后人悟不出“道可道”的理,是因为没有道可道这样的经历,只能根据自已的精神需求,胡思乱想,胡言乱语。
自2010年掉入科学这个大坑,就在科学实验和科学理论中来回折腾,发现问题又去思考,结果越陷越深。
为求上岸,不得已去乱翻古藉求证,直到看了《周髀算经》,才明白数学确实出了错,心中甚慰,为此写了《揭开让人震惊的谜底——周髀算经》一文。
原以为,揭开这个惊世谜底就能金盆洗手,哪知世人鼾声一遍。
为让世人睁开睡眼,只得复身入坑,一边呐喊,一边觉悟。
谁知这一喊一悟,就是十个春秋。





2021年1月22日于襄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