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下克上---日本菊花纹的凋落》

字数:450019访问原帖 评论数:46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5-07-02 00:42:00 更新时间:2020-11-12 05:35:47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5-07-01 16:42:00
1,一个故事

那么文章便要从一个小趣谈故事开始说起,这个故事牵扯到了三个人他们分别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与德川家康。

故事是这样的:三个日本战国时代有名的人物和一些陪同者聚在一个庭院里正闲聊着,这时候有一只鸟飞到了庭院当中,于是有一个家臣便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才能让这只鸟叫出声来?”

织田信长首先回答:“如果这只鸟不叫我便杀了它。”丰臣秀吉回答:“如果这只鸟不叫我便逗它叫。”最后德川家康回答:“如果这只鸟不叫我便等它叫。”这个小故事似乎应征了三个人的一生。

虽然只是一个趣谈故事却也写出来三个人的不同,织田信长被日本人称为“第六天魔王”一生征战无数取得了辉煌的成功,但是被视作残忍好杀而且性情乖张,火烧了日本的佛教圣山。对丰臣秀吉来说从一个下层的仆人一跃成为日本统一者,完成了织田信长没有完成的基业,但是丰臣秀吉也背地里被人偷笑出身低贱,外号叫他猴子或者老鼠,似乎一切的成功都是通过左右逢源得来的。

而被人叫做老狐狸或者老乌龟的德川家康一生都在隐忍,从一个被人推来赶去棋子人质最终成为彻底统一日本的统治者,并且开创了持续数百年的德川幕府。

那么对于三个人的身份和经历做了简单的介绍后要如何看待这个故事呢?这个故事虽然只是一个趣谈,却也说出了三个人对于时局的三种判断。

三个人通过三种方式完成了自己的成功,那么这三种态度是什么又是如何发生与作用于他们人生的需要慢慢推导。但是围绕在这三个人之中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虽然丰臣秀吉是以一个贫民身份出身完成自己成功大业的,可织田信长与德川家康恰恰也是都是从小人物逐渐发展壮大的,通过谋略与属于自己的战略不断积累胜利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事业。

那么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们是使用自己的策略成功,却也最终因为自己的策略限制了自己的发展。想要看明白这个过程就要必须看清楚日本的一个时代。

这个时代被称作日本的战国时代,从旧幕府将军的衰落到诸侯烽起乱世。诞生了一大批的英雄豪杰,然而从一个大局的视角看过去,局势也已经混乱到了几百个人就能自立一国的程度。

那个时代也正是一个以下克上的时代,公家朝廷与贵族的衰落为身处社会中下层的小人物们纷纷得到了机会,从而调转了命运开始登上日本的舞台。

那么这三个人又是如何成功的呢?自然就要从三人的中心人物织田信长说起,这个人从被人称呼为一个傻瓜到被所有人惧怕,最终再到被属下重臣背叛消失于本能寺的火海之中成为了日本的传奇。

就以织田信长的一生来看待他是如何引领和改变整个日本的战国时代吧。




2,尾张国的傻瓜(1)

织田信长出生在日本的尾张地区(日本爱知县的西部),从小便性格乖张经常做一些出格的事情,被人说成是尾张的大傻瓜。那么由这个傻瓜称呼就引出来几个问题。

首先织田信长智力上绝对没有问题,不然他也不能开创如此辉煌的事业,既然不傻为什么被叫傻瓜?因为他的行为举止并不符合他的身份。

织田信长是武家势力的嫡长子,所以顽劣的性格和胡闹的举动都违反了一个字,这便是“礼”。这是看待日本文化最重要的一个字,那么什么是“礼”?

“礼”不是简单的“礼仪”,而是一种在日本区分阶级的关键凭证。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人对“礼”和日本对“礼”的解释和运用是完全不同的,这一点要留到后面慢慢推导,这里只是先把这个概念引导出来。

所以对于织田信长来说别人为什么叫他傻瓜?指的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是他并不按照武家势力的规范去做,在很多问题上因为他的性格顽劣和胡闹造成了无“礼”的举动。那么说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从小性格野一点有什么的呢?

对于普通人来说没什么,但对于织田家的继承人来说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在日本的战国时代来临以后继承制出现了很大的混乱,叛乱、放逐、暗杀等等事情频繁发生,逐父弑兄的事情一再上演,所以当一个混乱和失序的继承年代来临的时候,如何才能确保在之后继承家主之位就成了很多人的问题。

这就是第二层意思,对一个普通孩子来说野一些没问题,但是作为一个继承人的织田信长则看起来需要通过遵守“礼”来达成维护自己阶级的作用。也就是“礼”是一种契约关系,通过维护和遵守“礼”来确保上下有序的关系。

只有当遵守了“礼”才能维护与家臣与仆人与领地民众的多重关系,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所管辖领地的其他人明白当织田信长出任家主之后依然会遵守与其他人的旧有关系。这样家臣和领民才会选择继续支持织田信长。

但是织田信长顽劣的性格却违反了这一点,所以被认为是傻瓜。这个傻瓜并不是指的他的智力有问题,而是指向了认为织田信长是一个没有家主之才的庸才,不热衷于学习家主之道,相反厮混于市井之间和地痞小厮胡闹为乐。

这样一来就引出了第三层意思,织田信长如此的举动动摇了他与家臣的关系,当时的环境是家主需要与家臣保持密切的关系,这是对织田信长来说重要的功课。如何维系与贵族武士和豪族武士之间的关系成为能否被视作家主的关键。

那么换一种说法就是织田信长应该和贵族与豪族的孩子玩,通过学习礼仪、兵法、武术、射艺等等诸多的功课并且保持与他们的关系来确保关系的稳定,为将来的统治铺路。可织田信长并不是如此。织田信长喜欢跑到市井去玩。

这一点恰恰使得武士与贵族产生了对于他的厌恶,他的母亲也开始亲近他的弟弟,织田信行。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5-07-01 16:42:50
3,尾张国的傻瓜(2)

说织田信长是傻瓜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说织田信长不懂得维系与贵族的关系,那么就要谈一谈围绕在织田信长周围的亲族关系了。

首先织田信长并不是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因为在尾张这块地方真正的主人并不是织田家而是斯波氏,那么可以理解为斯波氏族是尾张真正的国主,在这个国主之下存在着织田家,而织田信长也不是织田家的唯一代表。

当时的尾张分为上下尾张,织田信长家族属于尾张下四郡的势力之中的势力,可是这还没有完,织田信长家族是属于下四郡之中的三奉行之中的一员。也就是说织田信长不过是尾张国的一个小小势力。

所以看到这里便能知晓织田信长的成功,他把一个小豪族身份的小国一跃打造成为控制日本走向的风云人物确实足够成功。

那么对于织田信长来说当他还是那个小豪族继承人身份的时候,自然面临诸多风险,因为围绕在周围的势力皆不是亲友,相反可能是仇敌。

对于当时的环境来看虽然织田信长属于织田家族的一支,但这并不代表作为更高等级的织田势力会同情或者包容织田信长,这也是最后一层说他是傻瓜的意思。

也就是说织田信长不服从“礼”便动摇了与自己上层织田势力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如果借助机会织田家可能发动对于织田信长的讨伐活动,而这个推动者很有可能就是信长的上级织田信友。

所以综合来看表面上织田信长奇特的性格和举动只是一个孩子在成长之中的现象罢了,不过这牵扯到了织田信长家族要如何走下去的问题,可以说是内忧外患。这就是为什么就连织田信长的母亲都逐渐开始亲近织田信长的弟弟信行的原因。

在日本战国时代如果想要维持自己的地位通常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得到上级的承认,成为守护代,通过任命书或者契约书一类的礼仪来颁发合法的统治地位。第二种就是豪夺,利用武力强行占领土地。

而看起来织田信长并不拥有通向这两种情况的道路,在政治上织田信长乖张的性格无法得到贵族的认可,在武力之上织田信长也不过是尾张国的一个豪族罢了。

那么凭什么织田信长走向了争霸之路呢?

因为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织田信长有两个父亲,第一个父亲就是织田信长的生父织田信秀,第二个父亲就是织田信长的岳父斋藤道三。

另一个过人之处就是敢于打破常规任贤举能,这是织田信长最为关键的特点,在织田信长一生之中便任用了一个贱民之子。

这个人便是日后宣称自己是太阳之子的丰臣秀吉。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5-07-01 16:43:11
4,尾张国的傻瓜(3)

对于织田信长来说麻烦还不只内部,在北面的斋藤家正在兴起,东面的今川家也迎来自己最强势的家主今川义元,并正有走向顶峰之势。那么在如此复杂又困难的局面之下织田信长要如何才能成功呢?

答案在他的父亲织田信秀,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先要明白日本战国时代的运作,当时的日本正处在逐渐走向变化的时代。走在这个变化最前端的便是织田信秀与信长父子。日本在那个时候是一个封建制度的国家,然而这个国家也存在着分离的问题,他同时存在着两个朝廷。

第一个朝廷自然是以日本皇室为首天皇系统,日本的天皇系统经历了四个重要时期:(平清盛出现前,平清盛出现至德川幕府瓦解期,明治维新至二战战败前,二战后)。那么每个时期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先不急推导,织田信长所处的时期是第二个时期,时间走到了足利幕府衰落的最后阶段。

第二个朝廷便是足利幕府系统,就像尾张国的关系网一样,天皇授予足利幕府(征夷大将军)的任命与契约关系,再由足利幕府组建与高层大名(诸侯国)之间的从属关系。

然后再从大名到小诸侯、豪族、职业武士、直至普通士兵的层级关系维持了阶级的分配,这便是日本的旧封建系统。

大名通过从公家与幕府获得的封地权控制地位和分配权利构成了属于自己的家臣势力网,通常以土地的产出的价值来换算成货币单位(贯)或者禄米的价值(石)从而细化分封。家臣再以可控制的封地权进行更为细化的分配来雇佣底层武士和普通士兵参与战争。

那么在继承制度上日本使用二元继承制,在家主位置以及重要的家族地位继承上实行嫡子继承制,在财产上实行诸子继承制。这就是为什么战国逐父弑兄的事件大量发生,因为嫡子有权利继承一部分财产,比如织田信长的弟弟织田信行便继承了森末城。(在我看来日本的城是需要区别对待的,只有区域的中心城或者地缘关键点的城能被叫做城,不仅规模大并且非常坚固,其他的小城和豪族的城大多可称呼为寨,而且日本有很多所谓的城实际就是修建在山峦隘口的防御山寨。)

那么原本稳定的分封制度为什么会导致日本出现战国时代呢?

这就在于足利幕府衰落和诸侯国兴起了,类似于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三家分晋,作为天皇系统之中的足利幕府通过自身的发展超越了天皇的权利形成了自己霸主地位控制了公家,然而随着足利的衰落诸侯大名们开始争夺封地权来发展自己的势力。

对于封建势力来说封地权是核心之中的核心,因为得到了土地不仅扩张了势力还可以构成更庞大的家臣团体从而增强自己的实力。这也是进入日本战国时代以后大名们都非常热衷的事情。

但是对于织田信秀来说事情则完全不同,需要看到的是织田信秀本身是尾张国下四郡之下的下层豪族,那么想要通过对于封地权的争夺来增强自己的势力,显然难以与控制更多封地权的上层织田家族和周边国家相抗衡。

所以从织田信秀开始,就选择了与日本的商人众进行联盟。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5-07-01 16:43:27
5,尾张国的傻瓜(4)

织田信长之所以可以成就巨大的成功,关键就在于他引发了旧制度上的变化,之中最关键的就是与商人们的交往关系。对于封建时代来说封地权是横亘在阶级之间的墙壁。

所以对织田信秀来说自己并不占优势,因为他所能获得的封地产出不仅少而且很恒定,请注意在封建制度之下恒定的产出是非常重要的关系。

土地所产出的价值是难以快速膨胀或者快速瓦解的,虽然有丰年与贫年的区分。但是通过一个长期的时间段看来土地的产出依然很恒定。

那么恒定的产生就意味着织田信秀所能雇佣的士兵和武士难以快速的上升与下降,除非在大崩溃或者大胜利的条件达成下出现巨大的变动,通常很难出现很大的变动。

于是就自然回到了“礼”的问题之中,“礼”为什么是如此的重要。因为伴随着封地权无法快速上升或者下降所带来的恒定关系构成了一个难以快速胜利或者快速失败的复杂关系网络。

通过一环与另一环的势力之间的联盟与败盟关系维系了相对的平衡与稳定,这样一来想要继续深入封锁阶级的变动就自然需要以“礼”来构成。反之确保自己地位的方式同样需要从“礼”中获得。

而织田信秀改变了这一点,对于尾张地区来说是存在着港口与陆地贸易网络的,这便是尾张的商人众们,日本的商人们通常以团体构成一个紧密的贸易系统。对大名来说依靠与商人众们的交往获得或者贩卖商品得到利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

织田信秀就是这方面的引领者,如果土地无法供应大量资本的话,就依靠商人众网络的关系来促进商业的发展,并且日本的宗教系统也起到了很大作用。通过对于大型神社比如津岛神社与热田神社交好形成了和宗教信众之间的贸易。

从商人众与宗教信众的手中织田信秀开辟了对于日本战国来说更为新型的战争模式,过去的旧模式是以土地和封地权为主的土地战争模式,而织田信秀则推动了以获得商业贸易控制为主的钱的战争模式。

通过对钱的控制实现自己势力的快速增长,从而可以训练组成更为强大的势力与军队,获得了土地所无法供给的大量资本。并通过这些资本的运作完成了自己的扩张获得了尾张之虎的称呼。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织田信秀非常积极改善与公家的关系(天皇系统)和幕府的关系(幕府系统),日本的公家和幕府发展到了那个时代已经衰落到官职几乎是明码标价的程度。

对于织田信秀这样新兴的豪族来说非常需要一个身份上的认定,虽然在势力上的快速上涨是一个事实,但是也许通过公家与幕府的认可来实现身份上的上升。

于是织田信秀依靠金钱来获得了地位的上升,那么对于织田信秀来说想要得到更大的扩张,就必然要面对自己的主要对手斋藤家和今川家。

但是他失败了。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5-07-01 16:43:43
6,尾张国的傻瓜(5)

如果说织田信秀在忙着以钱来推动战争,那其他人也断然不会坐以待毙。挡在织田信秀面前的主要敌人是两个,一个是斋藤家,一个是今川义元。

斋藤的问题后面再谈,因为这关系到了织田信长的婚姻问题。先说一说今川家,假如把织田信秀的改革当作一个模式的话,今川家就引用了另一种方式。

日本战国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所以自然会产生很多的改革者,从总的趋势上看有三个大名改革最为成功:第一位是毛利元就、第二位是武田信玄、第三位自然就是织田信长。

三位优秀人才改革的方向为:强化内部族权关系、使用权谋与法制、展开新型战争模式。虽然就成绩来看第二位的武田信玄较为耀眼。然而首先使用第二种改革的却是号称“东海第一弓取”的今川义元。

东海第一弓取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指今川家善于弓射,第二种是指今川是东海第一强大的大名。我比较喜欢第二个解释,那么今川义元是凭借着什么取得了这个称号呢?

这便是《今川假名名录》,正是凭借着这个今川家扶摇直上成为当时的强者,那么这个东西是什么呢?《今川假名名录》与其说是一种今川家的内部规范和法典,不如说是今川家挑战幕府制度的一种重要尝试。

首先,封建制度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创造族权之间的壁垒,使不同的阶级之间难以产生流动。那么想要创造这样的条件就必须拥有一套完善的制度,而今川家在过去是使用着旧幕府制度为维系关系,到了今川氏亲(今川义元的父亲)首先提出了改革的想法,在这个基础之上今川义元进行了重要的改革与补充,最终完成了今川家的法典。

这个改革就是高举法制的大旗,利用区别于旧关系的新法典来获得更完善的家族内部关系,这就是《今川假名名录》,那么该怎么看待今川家的法制呢?

想要看懂法家治国就先要看清法家的派系,对于法家派系的解释通常被看做是“术”“势”“法”三派,但我并不这样看待,我认为只有两派分别是“法家法派”、“法家非法”。

法家治国思想是依靠于法律与制度对国家进行管理,那么为什么区分为“法家法派”与“法家非法”呢?这就是对于“法家”思想的不同理解与做法。

“法家法派”是依靠于法律来管理的思想,“法家非法”则是利用法律创造对于族权有利的条件进行管理。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待族权思想的态度之上。那么什么是族权思想?这两派又是如何运作的还不急推演。

对于今川家来说推出《今川假名名录》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从守护走向大名的重要变化,过去的今川家是幕府与公家支配之下的封地守护者,虽然拥有了很多权利,但是权利的来源与归属都是受到上级幕府支配的。

但是从这个名录被完善以后,今川家就成为拥有自己内部法典的一方诸侯了,表面上还在支撑与遵守着幕府的支配,实质上与幕府已经形成了相互冲突的关系。

因为幕府并不是不能被替代的。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5-07-01 16:44:04
7,尾张国的傻瓜(6)

足利幕府作为日本战国时代的管理者已经是岌岌可危,与公家不同的是幕府将军更像是一种摄政状态,所以对大名们来说是有资格挑战幕府将军地位的。

对今川家来说就是如此,通过“法家非法”的法制改革今川家出现了最大的改变是法律存在的目标,通过改革内部家臣的义务和权力更加明确,相互之间的契约关系依靠于“法家非法”来巩固,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非法”不是否定法或者否定对方身份的意思。

是指通过利用法律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今川义元的目的就是创造出一个围绕于家主的家臣体系,由家臣、豪族、武士、普通士兵所围绕和效忠的不再是幕府而是今川家。

这与还在依靠于旧幕府制度的其他大名来说形成了差距,这样一来今川义元便可以号令自己的家臣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说这样看起来今川家就是一团和气的么?

答案当然不是的,首先进行改革的今川氏亲并没有彻底的完成改革,作为继任者的今川氏辉在刚刚要大展拳脚的时候就突然死去,这样一来权利就轮到了今川义元来继承。

然而今川义元的接任之路并没有一帆风顺,他随即就陷入到了与今川良真(又名玄广惠探)的花仓之乱中,可以说日本的大名们几乎很少有不通过武力驱父弑兄就安稳成功的人,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最大原因是日本的继承制度。

嫡子与庶子们虽然可能无法继承大位,但是他们都或多或少的拥有一些势力,那么发生叛乱与反叛就极容易,这是造成内部常发混乱的原因。

而在夺位战争之中两个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是今川义元的师傅与军师的太原雪斋和今川义元的母亲寿桂尼。打败了今川良真以后今川义元才算得到了大位。

那么对于今川义元来说创造目录的是什么呢?

不用说自然就是扩张,对于战国大名们来说想要生存就要进行扩张与战争,因为当你安稳度日的时候别人则可能在快速的发展,并且对于当时的优秀人才来说也已经是蠢蠢欲动,通过战争使得自己获得更大的地位和土地是家臣们的想法。

所以如果长期不发动战争同样会造成家臣们的动摇和厌恶,可以说看待整个战国时代大名们都在忙于战争,只是所有人对于战争的理解与改革不同,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对今川义元来说能得到一个优秀的军事帮助是非常幸运的事情,而这位太原雪斋也帮助今川义元走上了巅峰,成功的完成了在日本战国时代非常有名的武田家、北条家、今川家三家会盟。这个问题要留到武田家的视角时候再去谈论。

太原雪斋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利用谋略促成三家会盟为今川家解决了后顾之忧,这样一来今川家向西发展的道路就打开了。

日本战国时代一场关于织田家与今川家的战争就拉开序幕,首当其冲的却是围绕着一个人质进行的攻防战。

这个人质就是日后隐忍一生最终反戈一击成功的德川家康。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5-07-01 16:44:25
8,尾张国的傻瓜(7)

德川家康为什么被称呼为老狐狸或者老乌龟呢?因为他一生都隐忍而后发,等到了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时机出现才一跃成功。但德川家康的一生却也是如履薄冰。德川家康本来姓氏为松平,是松平家的继承人。

日本的武将和大名会有很多名字,总是随着情况变动而改名,比如丰臣秀吉,本名叫木下藤吉郎,这个名字是属于平民阶段。等到他发迹了以后便改名羽柴秀吉,最后称为丰臣秀吉。所以德川家康在之前的姓名是松平元康。

松平家是一个非常倒霉的家族,因为他刚好夹在了织田信秀和今川义元的中间,所以不管是织田信秀的兴起还是今川义元的强大都必然导致的结果是松平家成为双方攻击的对象。

值得说明的是日本战国时代大名之间也是经常调转态度,根据不同的时刻与不同的大名进行联盟与败盟来确保自己的安全或发展,所以对于松平家的选择来说倒向今川家就成了必然选择,那么为什么松平家要依附于今川家呢?

首先从势力上看今川家在改革以后更具实力,虽然织田信秀通过钱的运作获得了大量资本,但是从总的趋势上看今川家更为强大是第一个因素。

第二个因素便是织田信秀并非织田家的真正主人,此时的尾张国既有斯波氏又有织田信秀的上级织田家的存在,所以虽然织田信秀已经不能小视,可今川义元强于织田信秀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且还有一点就是织田信秀向北发展就要与织田家的上层势力敌对,这让织田信秀选择了向东发展。自然就与松平发生了矛盾。

第三点就加的明显,因为织田信秀的问题与隐患非常多。对今川家来说他的后顾之忧是很小的,今川家的前进方向只有一个,那就是向西进军。这导致了松平家的尴尬处境,而首先引发的冲突就是在织田信秀与松平家之间上演的,那么双方交恶是必然的。

那么如果把视角换过来看也是会发展至如此,即便是松平家交好织田信秀也不会有利于松平家的结果,那么最大的结果就是今川家跑到松平家的土地上打仗,即便织田信秀来支援。战争也必然爆发在松平家的土地上。

就算一次无法得手,松平家也会因为战争导致自己的土地被毁坏,如果土地受到了损坏,那么自己在接下来的战争中一方面要面临更大的风险,另一方则可能更多的让出筹码给与织田信秀好处,才能维持自己的存在。何况现在的局势压根不是如此,织田信秀为了能取得更大的扩张,正在渴望吞并松平家,结果自然是松平家依附于今川家。

那么依附于今川家就明显不同了,今川家的目标是向西发展,如果可以依附于今川家,则自己的土地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存,而战争将向西引去,这样一来的结果就是很有可能松平家会因为今川家的扩张得到好处。

一方面是给别人做挡箭牌,另一方面可能会因为进攻别人而获利,夹杂在强大对手之中的小国生存更为艰难,哪怕踏错一步都可能造成失败。选择强大的一方是方便的选择。并且这里面还牵扯着更深层的问题留到后面谈论。

那么既然同意了依附于今川家就要送出人质,这个人质就是德川家康。松平家把他送向了今川家,可出了问题。

对于织田信秀来说同样可以感觉到今川家日益膨胀的强大,所以便展开了钱的战争,花费重金贿赂与拉拢参与此事的武将,于是得到了明确的护送人与行进路线。

抢先在德川家康进入今川家之前把他给抢了过来,这样一来德川家康便开始了自己如履薄冰的一生。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5-07-01 16:44:43
9,尾张国的傻瓜(8)

那么夺走了德川家康的织田信秀完成了局势的扭转么?答案就是没有,那么为什么松平家没有动摇呢?因为动摇了以后结果更差。

对于今川家来说要求松平家送出德川家康作为人质的目的是确保自己在西进的道路上不会被松平家背叛,所以虽然送出了人质但是双方的这种关系并不是一种恶化的关系。

而对织田信秀的行动来说就不是了,松平家之所以没有动摇就是因为局势已经很明显,现在德川家康已经成为织田信秀的人质,如果松平家不在未来与今川家西进时候开战则很可能造成德川家康被杀的结果。假如阻挡今川家不仅可能被灭,更是为织田信秀做了挡箭牌。那么为了松平家的未来只能牺牲掉德川家康。

横竖已经都把不利的因素指向了德川家康,那么松平家放弃这个人质就是必然的选择,这下问题就产生了,失去意义的人质要如何处置呢?如果被杀的话日本历史必然改写,最后结局是德川家康并没有被杀侥幸的活了下来。

但是围绕在松平家的争夺战并没有完结,接下来发生了峰回路转的事情,随后松平家主被杀,织田信秀在与今川义元的战争中自己的儿子织田信广又被抓住,这样一来已经成为弃子的德川家康却又值钱了起来。

今川家便提出了交换人质的要求,要用德川家康与织田信广进行交换。德川家康就这样回到了本应该去今川家的原目标之上。

但是这时候的局势也已经变化,如果一开始德川家康顺利到达今川家,那么很有可能现在松平家主还不会被杀,并且德川家康也可以顺利的成为人质来确保今川家与松平家的关系,通过了一轮颠沛流离后,松平家已经失去了家主。

在这个条件下德川家康返回松平家出任家主,但这时候的松平家也已经不再是一个大名势力,成为了今川家的附庸势力,这样一来今川家就完成了对松平家的攻略打开了西进的道路。

那么当分析完这个过程以后就必然要谈论一个话题了,为什么织田信秀在与今川义元争斗的过程中逐渐落入了下风?对于日本战国时代来说很多战役和战略都是通过拉拢与被拉拢进行的,这是背叛与结盟经常上演的原因,但是这种情况多发于强对弱来说,对强对强来说不管如何使用谋略,最终都必然要直接的交手。

在这个交手的结果上织田信秀并没有取得胜利,相反失败了。想要真正的看明白这个过程就要首先看清楚一个问题,在织田信秀使用钱与今川义元使用法的手段进行改革后,虽然产生了大量的好处,但是也同样伴随着大量的风险。

两者的改革虽然都突破了原有旧制度的封锁,把资本更有效的利用在了扩张之上,但是问题就在于,如果无法扩张的话又会如何呢?

这便是双方的核心问题,扩张成功了自然能带来更大的好处和优势,但是如果无法扩张则会引发内部的弱点爆发,在这个问题上。

织田信秀的改革的弱点和风险都要高于今川义元的改革,所以造成了最终的失败。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5-07-01 16:45:04
10,尾张国的傻瓜(9)

一直以来很多文学和影视剧都在丑化今川义元,把他设计成为一个愚蠢、自负的人。那么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取得东海第一弓取的名号呢?只是因为他在桶狭间中了埋伏造成了自己的被杀和织田信长的胜利,所以才被丑化。

但是在织田信秀的眼里今川义元绝对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之所以被成为东海第一,正是因为打赢了对织田信秀的战争,才获得了这个名号,那么为什么被人称为尾张之虎的织田信秀会战败呢?

这就在于他们改革所造成的隐患不同,而织田信秀首先爆发了出来。才造成了他的失败,围绕在两人之间的战争被称为“两次小豆坂合战”。

有意思的是第一次小豆坂战争产生了叫“小豆坂七本枪”的这么七位武士,当织田信秀即将战败的时候,这七位武士因为自己的武勇改变了战争的局势。那么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影视剧当中战争场面往往是双方混作一团打个够,这是很不对的。

古代战争最讲究军阵,军阵由不同的排列方式和构成方式组成,双方的对攻都以阵对阵的方式展开,比如很多日本小说和文学都喜欢描写的上杉谦信所创造的车悬阵法,战争的方式是由方阵接替上前作战构成的。对于车悬的具体思考要留到武田家与上杉家的分析之中。

由于指挥大量士兵非常困难,唯有方阵保持不散才能进行指挥,依靠对于方阵指挥官的号令来排兵布阵,所以阵脚大乱就是方阵无法维持后造成的崩溃,如果产生了混乱便无法指挥,就会四散奔逃。溃败通常是由指挥官或者方阵指挥官的战死或者逃跑造成的。

之所以七个人就能扭转局势,就是因为他们杀入了对方的方阵之中,打乱了对方阵势造成了对方阵形的瓦解,阵形一旦瓦解就难以再继续指挥,只能是个人顾个人了。

于是今川义元与松平氏的联军在第一次战争中便失败了,那么既然失败了还怎么能在之后成功的打败对方呢?答案在于今川家的改革起了作用。

今川家虽然第一次战败了,但是失败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阵形被打的无法维持,第二个便是织田家本来也要崩溃,今川家即将要进行追杀的时候遭遇了逆转,所以虽然失败并没有把今川家杀得惨败。

今川家没有瓦解的最大原因在于今川家的改革是围绕在今川家的巩固之上的,利用法家非法巩固了今川家作为今川势力的家主地位,又因为战争并未真正打击到今川家的根本,这就使得今川家能够依靠于自己的法制继续巩固自己的地位。

而使用法制来强化了地位的另一个结果就是使得封地在始终不停的提供战争的物资与给养,所以今川家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修养和准备继续发展战争。

这是今川家的优势,那么之后就发生了今川要人质的事件,织田信秀大手一挥金钱攻势就瓦解了计划的参与者,使得德川家康成为织田信秀的人质。

虽然织田信秀取得了胜利,也为他在之后的失败埋下了阴影,因为钱有两面性。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5-07-01 16:45:23
11,尾张国的傻瓜(10)

可以看到的是今川家虽然战败但是并未伤及元气接下来自然可以再战,那么对织田信秀来说能做到这一点么?答案就是不能。

织田信秀凭借什么成为尾张之虎?凭借对于商人与宗教的交易,通过控制贸易通道和善用贸易来获得了大笔钱财,所以对于商人众和神社众来说织田信秀的成功会给他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增加。

因为胜利会使得织田信秀的名望更大,这样商人众和神社众就也变得更为强大,这就让尾张贸易圈和骏河贸易圈之间产生了竞争,资本是寻求强者的,并且会发生资本的聚集现象,这也是族权运作的关键所在。

这是织田信秀强大的理由,使得他从一个尾张下四郡的三人势力中脱颖而出,甚至威胁到了上层织田势力的地位,但是这样的好处背后也是问题,胜利可以带来资本,那么失败了会如何呢?

由于无法控制到更多的封地和更多的土地,这导致了织田信秀的大宗资本依靠与商人和宗教贸易中得来,所以从本质上说织田信秀唯有一战之力。

这即是织田信秀的问题同样也是整个日本的缩影,胜败皆系于一战,胜则黄金万两、败则偃旗息鼓。所以对于今川家来说虽然失败了但是只要没有动摇到根基便能继续再战,而对于织田信秀来唯有胜利可以走,失败便会产生问题。

双方对于战争的要求是不同的,第一次战争后便爆发了第二次小豆坂合战,第二次合战的关键在于双方都设置了伏兵或者预备队,在双方都决定打个胜负之后战况就非常激烈,那么在最关键的时刻今川军从侧翼偷袭织田信秀军。

这样一来就轮到织田信秀的军队引发混乱了,接着就造成了溃败。织田信秀就此战败,而他的儿子织田信广(他是庶子虽然比织田信长更年长,但是织田信长为嫡长子拥有继承顺序的优先权利。)被抓。

结果织田信秀把德川家康做为交换换回了织田信广,而今川家得到了德川家康,之后松平家主被杀,今川完成了对于松平势力的控制。

那么说今川家失败了可以再次兴起,织田信秀就不行了么?答案还真是就不行了,对于今川来说是今川势力的家主,不仅控制着封地的权利,还拥有一些贸易的权利。

而织田信秀最强的便是控制钱的能力,而织田信秀的战败必然跟随的就是随着势力的大降,这样一来在钱的问题上就产生了分歧,商人众与宗教众开始把钱的瞩目转向了今川义元,这就是织田信秀失败的问题。

因为钱可以强大,也因为钱变的暗淡无光,胜利的关键在于武家与商人的交往之上,这也为织田信长之后的改革埋下了火种。

织田信秀最终在郁郁寡欢之中失败,现在尾张的傻瓜终于要出场,而他一出场就干了一件在当时让人无法接受的事情,那就是织田信长拿着抹香扔向了老爹织田信秀的牌位。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5-07-01 16:45:49
12,尾张国的傻瓜(11)

织田信秀因为失败郁郁寡欢而死,留给织田信长的并不是一个安稳太平相反是四面楚歌。那么织田信长有四大对手。

第一个对手不用说就是今川义元,在东面三家联盟稳住了背后,在西面德川家康成为今川家的傀儡,至此今川家完成了西进而出的所有基础准备,不用说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攻打织田信长。

第二个对手是织田家,之所以不称呼织田信秀为织田家理由就在于他并不是织田家的上层实力,现在随着织田信秀的失败,上层织田家也有了要夺取织田信长继承权的问题。

第三个对手是织田信长的弟弟织田信行,虽然信长和信行是兄弟,但是对于织田信秀家的内部,不想要辅助织田信长的家臣也很多,这里面分为两个部分人。

第一个部分是原本就支持织田信行的家臣,支持织田信行是自然的。关键是另一部分人,这些人随着织田信秀不停的征战,那么他们支持谁就成了左右织田信秀家方向的人。对他们来说支持信长的收益并不大,因为织田信长本就是织田信秀的合法继承人,成就家主之位也是顺理成章。

要是如此对这些家臣来说不过是完成了顺理成章的继承罢了,从势力上来说并没有实际的上涨。但是帮助织田信行就不同了,织田信行并没有继承权,如果支持信行就要打败织田信长。这样一来织田信行就能成就家主,帮助织田信行承继家主的功劳就自然要进行封赏。

所以问题来了,对于织田信秀的家臣们来说,是选择信长,还是选择信行就成了未来的第一件大事,而这时候就在织田信秀的葬礼上,织田信长来了个邪的。对着自己老爹扔抹香,如此举动自然引发家臣骚动。

那么说为什么织田信长要如此呢?

在我看来织田信长不但不是大傻瓜,更是一个聪明的人。想要看到这点便要推导出他的第四个敌人,这便是北面的斋藤道三。

那么说这是不是有问题呢?织田信长的正妻便是斋藤道三的女儿,是美浓国的公主浓姬,问题恰恰在这里。斋藤道三有一个称号叫“美浓的蝮蛇”,斋藤道三从一个家臣篡逆成为了美浓的国主,他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织田信长呢?

说到织田信长与斋藤道三的会面,在历史上曾经有一个说法,就是斋藤道三见到信长以后,认为斋藤家以后也许就要为织田信长牵马执鞭了。

但是在我看来,这不过是斋藤道三的说辞。斋藤道三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此,所以故意吹捧织田信长。

他已经看上了织田家的不和,对于织田信秀的强大。织田家自然是不满意,所以围绕在织田家内部的争斗有两个可能,一种可能是织田信秀打败织田家成为真正的家主,一种可能是织田信秀被织田家打败来向斋藤道三求援。

如果是第一种斋藤家可能获利会小一些,但是仍可以以援军的方式吞并尾张的北部,如果是后者,则可以效法今川对松平家的态度从而吞并整个尾张国。

所以斋藤家并不是织田家的盟友,相反是敌人。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5-07-01 16:46:11
13,尾张国的傻瓜(12)

对于织田信长来说在掌管家主之位的那一瞬间开始,就如同是孤家寡人一样,那么为什么织田信长要做那些离经叛道的举动呢?

首先织田信长小时候的离经叛道是正常的,毕竟是一个小孩,对于繁杂的礼仪比起来混迹于市井之中自然是好玩的多,但是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还不但不收敛相反更加性格乖张似乎就说不过去了。

那么织田信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织田信长是一个对于自己能把控的人便大胆任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自己不能把控的人,便要杀之而后快。这也是织田信长在名声上得到残忍好杀的理由。

对他来说已经敏锐的感觉到了身边敌人的存在,所以他有一件事无法确定,那就是在织田信秀失败之后,还有多少家臣会真正的支持他,织田信秀是一个善用钱的战国大名,但钱给了好处的时候也给了隐患,所以在战败以后,还有多少人还真心的支持他,而不是临机变卦或者战时逃跑对于他来说非常需要明确。

所以他就故意的表现出性格乖张起来,性格不羁与胡乱作为的目的就是在于试探自己的家臣,他们在下一步将要如何选择。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两个日后的大人物,和一个人物:一个是被人称作“猴子”的丰臣秀吉,另一个是被叫做“犬”的前田利家,还有一个是日后非常关键的佐久间信盛。那么前两位是非常强大的人物,最后的佐久间信盛似乎作为平平凭什么说重要呢?他在未来起到了左右织田信长局势的关键作用,这一点并不着急推导。

那么很快问题就爆发了,首先爆发的就是织田信长与织田信行的战争,支持双方的家臣则完全不同。支持织田信行的一位是日后被人叫做“鬼柴田”的柴田胜家、另一位是织田信行的老师林通胜,他们佣兵上千人进攻织田信长,当时的织田信长只有数百人进行还击。

正如前面说的一样,对于柴田胜家来说支持织田信长并没有任何的问题,但是这样他得利便最小,相反支持织田信行则好处非常多,一旦打败织田信长便有拥有家主的功勋。

所以形势对于织田信长来说便岌岌可危,那么为什么织田信长获得了胜利呢?这场战争更像是一场赌博,对于家臣与领民们来说想要跟随一个强势的君主是他们的愿望,在信长危难的时候前田利家的前田家倒向了织田信长。

织田信长最终决定与织田信行展开决战,在两三千人的战斗之中,哪一方更加的勇猛,哪一方便更可能的占据优势,所以在最关键的时候织田信长亲自出马参与战争,这一点使得织田信长方面士气大振并赢得了胜利。

那么为什么织田信行一方败的那么快呢?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自然是织田信长在关键时候表现的勇猛,第二个原因是这场战争是决定大位的争夺战,所以当真正的继承人表现的勇猛的时候,家臣和武士便导向了信长。

最为关键的便是不管是织田信长也好,还是家中的重臣也好都并不想拼尽全力,因为他们的敌人远没有被消灭,所以自己先杀个痛快只能是使得他人得利,当织田信长勇猛的时候,他们也就知难而退了,也就是说他们抛弃了织田信行。

不用说,失去支持的织田信行很快就要大祸临头,但我认为他没想到的是他的哥哥要亲自解决他。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5-07-01 16:46:27
14,尾张国的傻瓜(13)

就在织田信长打赢了和自己弟弟的战争以后,北面的斋藤道三出了问题,他的儿子斋藤义龙发动了叛乱,那么有意思的是发动叛乱的原因。

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斋藤义龙认为斋藤道三在之前曾经说过斋藤家可能要为织田信长牵马执鞭了,所以过度的帮助织田信长成为导火索。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一种夸大,对于当时的伦理和日本的传统来说,斋藤义龙作为斋藤道三的亲儿子自然要比女婿织田信长亲近的多。而且即便织田信长比斋藤义龙优秀,作为“蝮蛇”的斋藤道三也只会选择弱化织田信长的举动。

抛弃儿子选择支持女婿的事情不过是一种笑谈罢了,所以真正的原因我认为是第二种说法,斋藤道三想要废长立幼,这一点我认为是非常可能的,斋藤道三随着年龄的增加则不得不考虑继承人的问题,那么作为一个强势又多疑的父亲来说自己的儿子斋藤义龙确实是一个不二的选择,斋藤义龙不仅身材壮硕,而且又是能征善战,还极富智谋。

那么这样的选择按理说应该是不二人选,但是在一个强势父亲的眼里,一个强势的儿子只能是自己的对手,这多少有一点别扭。但这也正是族权思想的必然结果,对于越来越膨胀的儿子来说,老父亲是忌惮的,对于斋藤义龙很多失去君臣父子之道的举动也必然反感。所以选择弱一点的儿子是一种选择。

但是,这就推出来一个问题,斋藤义龙自然不愿意坐以待毙等待着老父亲临阵换将,那么他选择先下手为强,杀掉了弟弟们,然后开始要杀掉斋藤道三。

这里实质上就似乎复制了织田信秀家的模式,只不过双方从兄弟变成了父子,那么问题就在于为什么昔日与斋藤道三站在一起的家臣武士们抛弃了他,反而选择了儿子斋藤义龙呢?答案我想也并不复杂,因为斋藤道三老了。

一个是能给自己带来新希望的新家主,一个是已经两鬓斑白的老家主,谁才能为自己带来新的利益,我想其实非常简单,不用说自然就是新家主。

那么为什么织田信长要去救援自己的岳父呢?其实答案非常明确,斋藤道三为什么要把女儿嫁给织田信长?原本目的就是要通过织田信长来谋图织田家的势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为什么织田信秀死后织田家没有马上的打压织田信长,理由就在于北面的“蝮蛇”正在窥探着时机。

利用家中不和来发动以援军借口的侵略行动在战国时代非常常见,所以维持了这个微妙的平衡,而现在如果斋藤道三一死自己与斋藤家的盟约就很难继续维持。

但是斋藤道三毕竟老了,他已经失去了利用谋略来完成战略的方式,只能无奈的战死,一代“蝮蛇”最终倒在了儿子的背叛之上,也只能说是一个必然,这个必然是什么呢?

那就是斋藤道三没有能力与方式来处理与自己儿子的关系,这一点线索要推导出来,以后要深入分析,因为这件事在日本的战争时代并不是单独事件,而是常态。

当织田信长刚刚松下一口气的时候,自己的弟弟织田信行就又要造反,却没想到的是被自己曾经的盟友柴田胜家出卖,从此走上了灭亡之路。

那么为什么柴田胜家要出卖织田信行呢?

因为织田信行是一个弱者。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5-07-01 16:47:20
14,尾张国的傻瓜(13)

就在织田信长打赢了和自己弟弟的战争以后,北面的斋藤道三出了问题,他的儿子斋藤义龙发动了叛乱,那么有意思的是发动叛乱的原因。

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斋藤义龙认为斋藤道三在之前曾经说过斋藤家可能要为织田信长牵马执鞭了,所以过度的帮助织田信长成为导火索。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一种夸大,对于当时的伦理和日本的传统来说,斋藤义龙作为斋藤道三的亲儿子自然要比女婿织田信长亲近的多。而且即便织田信长比斋藤义龙优秀,作为“蝮蛇”的斋藤道三也只会选择弱化织田信长的举动。

抛弃儿子选择支持女婿的事情不过是一种笑谈罢了,所以真正的原因我认为是第二种说法,斋藤道三想要废长立幼,这一点我认为是非常可能的,斋藤道三随着年龄的增加则不得不考虑继承人的问题,那么作为一个强势又多疑的父亲来说自己的儿子斋藤义龙确实是一个不二的选择,斋藤义龙不仅身材壮硕,而且又是能征善战,还极富智谋。

那么这样的选择按理说应该是不二人选,但是在一个强势父亲的眼里,一个强势的儿子只能是自己的对手,这多少有一点别扭。但这也正是族权思想的必然结果,对于越来越膨胀的儿子来说,老父亲是忌惮的,对于斋藤义龙很多失去君臣父子之道的举动也必然反感。所以选择弱一点的儿子是一种选择。

但是,这就推出来一个问题,斋藤义龙自然不愿意坐以待毙等待着老父亲临阵换将,那么他选择先下手为强,杀掉了弟弟们,然后开始要杀掉斋藤道三。

这里实质上就似乎复制了织田信秀家的模式,只不过双方从兄弟变成了父子,那么问题就在于为什么昔日与斋藤道三站在一起的家臣武士们抛弃了他,反而选择了儿子斋藤义龙呢?答案我想也并不复杂,因为斋藤道三老了。

一个是能给自己带来新希望的新家主,一个是已经两鬓斑白的老家主,谁才能为自己带来新的利益,我想其实非常简单,不用说自然就是新家主。

那么为什么织田信长要去救援自己的岳父呢?其实答案非常明确,斋藤道三为什么要把女儿嫁给织田信长?原本目的就是要通过织田信长来谋图织田家的势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为什么织田信秀死后织田家没有马上的打压织田信长,理由就在于北面的“蝮蛇”正在窥探着时机。

利用家中不和来发动以援军借口的侵略行动在战国时代非常常见,所以维持了这个微妙的平衡,而现在如果斋藤道三一死自己与斋藤家的盟约就很难继续维持。

但是斋藤道三毕竟老了,他已经失去了利用谋略来完成战略的方式,只能无奈的战死,一代“蝮蛇”最终倒在了儿子的背叛之上,也只能说是一个必然,这个必然是什么呢?

那就是斋藤道三没有能力与方式来处理与自己儿子的关系,这一点线索要推导出来,以后要深入分析,因为这件事在日本的战争时代并不是单独事件,而是常态。

当织田信长刚刚松下一口气的时候,自己的弟弟织田信行就又要造反,却没想到的是被自己曾经的盟友柴田胜家出卖,从此走上了灭亡之路。

那么为什么柴田胜家要出卖织田信行呢?

因为织田信行是一个弱者。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5-07-01 16:48:06
15,尾张国的傻瓜(14)

事实上织田信行第一次背叛织田信长和第二次的意义完全不同,那么不同在哪里呢?第一次背叛织田信长是因为织田信行想要争夺织田信秀的家主之位,所以在这个时候家臣们是一种摇摆的态度,并且从事实上看不满于织田信长的人很多。

但是经过战争以后,织田信长获得了胜利从而稳固了家主之位,在织田信秀这个势力之内算是成功的维护了家主的维持,可是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

让我来推导这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织田信长要饶过柴田胜家反而要杀死自己的弟弟呢?这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对于柴田胜家来说第二次织田信行背叛想要造反的时候便出卖了织田信行,这时候的织田信行已经失去了大多的支持。

问题就在于为什么织田信长原谅了柴田胜家?而织田信行知道自己的计划败漏之后仍要单独前往织田信长的城中呢?

对于战国时代来说反叛如同是家常便饭,可以说很多大名都是生活在一次又一次的背叛与平叛过程之中,所以对于织田信长来说第一次柴田胜家没有选择自己是可以原谅的,因为柴田胜家确实有能力,并且自己的乖张没有得到支撑对织田信长来说是一件好事。

在第一次背叛的时候,织田信长是一个弱主,虽然性格乖张和怪诞,但是实际情况就是支持他的人不多,所以那个时候柴田胜家要是服从于他,那么对于织田信长来说则必要在之后杀掉柴田胜家,因为织田信长很难在之后的行动中制衡他,视同权臣在旁不得不除。

但是柴田胜家并没有支持自己,相反是选择了织田信行,这就给织田信长留下了一个机遇,之后织田信长顺利的击败了柴田胜家与织田信行的联军。

这时候的织田信长已经成了一个强主,如此一来织田信长不但不需要杀掉柴田胜家,相反需要拉拢他,因为未来的战争必然决定了之后一场恶战在等待着自己。

但是对于织田信长与柴田胜家来说都需要一个过程和仪式来完成这一转变,这时候织田信行的第二次背叛恰好给他俩带来了机会。

柴田胜家通过背叛织田信行来完成了对于织田信长的盟誓,这样织田信长也可以借用这个事件来完成与柴田胜家关系的转变。

所以双方的关系重新回到了君臣关系之上,而且是主强臣弱,如此调转使得以后柴田胜家再无机会背叛,大胆使用曾经背叛过自己的臣子,织田信长为什么如此安稳呢?

这就是织田信长的性格,对于自己可以掌握的人,便敢大胆任用。并且柴田胜家的背叛使得很多家臣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便是织田信行并没有家主的才能,所以加强了对于织田信长的支持。

那么为什么织田信行要前往织田信长的城池呢?因为此时的织田信行早已经是孤独一人,剩下的选择只有两个,自己束手就擒可能自己的家眷还有存活的机会,而如果反抗到底那么自己一门可能被织田信长杀光。

为什么织田信行要去,其实他早就知道自己此去的目的和结果,而织田信长想要杀掉织田信行也需要一个借口和方式,实际上双方的争斗和暗算早就在之前结束了。

织田信长取得了家主争夺的胜利,接下来挡在他眼前的便是织田家。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5-07-01 16:48:41
16,初为家主(1)

当织田信长平复了弟弟的反叛以后就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但是这时候织田信长也并不能代表织田家,织田信长与上级织田信友就形成了一个相互难以相容的关系。

在这个时候面对织田信长的强势织田信友希望通过另一个方式来确立自己的地位,这便是打垮尾张国的原国主斯波氏来确定织田信友的尾张国主地位。

所以织田信友便杀掉了斯波氏的家主,而他的儿子斯波义银便寻求织田信长的庇护,那么织田信长便迎来人生的一次借助他人的失败成就自己成功的机会。利用斯波义银的庇护获得了讨伐织田信友的机会。

为什么织田信长需要如此去做,而不直接就打败织田信友呢?因为就历史的结果来看织田信长似乎是一帆风顺的打垮了自己的敌人们,但是如果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织田信长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他的对手通常都比他的势力强大。

织田信长从一个尾张下四郡的三奉行之一发展到可以与下四郡家主织田信友对决是一个非常具有风险的事情。需要看到的是日本战国时代最多的并不是依靠直接的打垮对手来获得成功,通常都是以招降或者策反来使得对方的势力削弱,然后打倒对手的结果。

所以通常都需要借口来运作,并且这个时代的封建领主大多为旧式领主,通过取得幕府的承认来获得管理土地的权利,依靠于正统的地位来获得支持,所以即便是已经衰落的斯波义银仍然是尾张国的正统管理者。

那么在一个逐父弑兄的时代里所谓的正统还有什么意义么?表面上看已经失去了意义,因为正统管理者已经是颜面扫地,豪族与强者辈出,但是他们同样有一个问题无法解决,那就是当他们自己强大了以后,如何防止他们手下反叛的办法仍是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越是混乱则越是需要所谓的礼与正统思想来禁锢关系,使得新兴起者防止之后再想兴起的人出现,所以毫无用处的斯波义银仍然有他的作用。

那么为什么织田信长所参与的战争大多都是胜利呢?这主要是由两个主要原因造成的,第一个原因自然是织田信长的眼光毒辣,总在适合的时候走出适合的一步从而获得胜利,第二个原因就是织田信长是一个强主。

这一点非常非常关键,对于当时的战争来说,获胜与战败的结果是否是单纯的呢?答案是未必,对于很多大名来说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获胜未必能给自己带来好处,这就是因为如果是一个弱主,即便获胜,真正得到好处的将是引领战争的家臣。

反之也是同样的,如果输掉战争使得家臣受损大于家主,那么对于家主来说也未必是坏事,所以反映在家主与家臣的复杂关系之上,是一个非常难以调和的关系。

但是织田信长不是这样的,织田信长是一个强主,他敢于任用强大的家臣,理由在于他能够掌控对手的举动,使得这个结果最终将会为自己牟利。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时候的织田家足够渺小。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5-07-01 16:49:25
17,初为家主(2)

作为一个家主不仅要善于文韬武略,更是要掌控与家臣的关系,也就是善于权谋。这是文化上落后的表现,世上有两种谋略:一为阳谋,二为阴谋。

对普通人来说认为阴谋是非常厉害的,善用权谋与诡计可以以弱胜强,可以扭转局势,但是阴谋只能指标不能治本,属于三流之术。

为什么这样说呢?

善于阴谋就好比是在刀刃上跳舞,虽然看起来惊艳无比,实际上每次都是步步惊心,机会稍纵即逝情况也会快速改变,所以最终一定是埋下隐患。

对于阳谋来说则完全不同,阳谋通过对于制度与文化的改革。扭转了旧有的关系创造出新型关系,与闪转腾挪的阴谋比起来,阳谋更像是突破原有屏障来看待新世界一样。

所以阴谋不能改变所处的环境与人的关系,只能使得被封锁或者禁锢的环境与人的关系越来越恶略,最终看似权谋一生不过如梦似幻。

那么既然阳谋这样的好,为什么大多数的大名都以阴谋为主呢?答案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想要进行阳谋的变革需要时间和空间。但是强手如林的时代背景下通常是你争我夺,机会稍纵即逝,往往大名都以抓住机遇为主,所以学习阴谋最为有效。

即便有些大名已经关注到了变法的作用,却也只能是展开名阳谋实为阴谋的改革,改革的目的并不是创造新的制度与文化,而是通过手段来强化自己的利益和环境,然而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局势。

所以遇强主则兴、遇庸主则平、遇昏主则亡,而织田信长便是如此的一个人,对于织田信长来说此时所管理的地位不过沧海一粟,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尾张下四郡三奉行之一。所以行霹雳手段强力改革与攻伐自然可以收到奇效。

也就是说织田信长的改革并不是一种进步,而是一种后退。人们总是对于一句话非常信仰,这便是“落后便要挨打”。假如把落后就视为必然挨打则等于封锁住了50%的可能性,似乎只有进步才能打人。

于是很多问题就难以解释,实质上落后不但有时候不挨打,相反还要打人。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想要看清这个问题便要深入一点看待封建制度是如何运作的。

为什么封地大名们要遵守幕府的任命与命令?一方面是幕府的力量所致,另一方面则是这种命令给于大名们优势。

其中最大的优势莫过于封锁阶级这一项上,比如织田信长生出来便是家主之子,而丰臣秀吉生下来不过贱民之子,在丰臣秀吉兴起的道路之上,最初便是要给织田信长打杂坐下人开始的,在寒冷的时候丰臣秀吉要把织田信长的鞋子放在胸中暖好给织田信长来穿。

为什么那么多大名都倾心情迷于封地制度呢?这就在于封地制度封锁住了不同人群上升的途径,正是依靠于封锁才使得织田信长才会是大名之子,并且似乎丰臣秀吉永远都不能触及到大名的地位。

但是织田信长选择了倒退打开了上升的途径,从而为低贱的丰臣秀吉打开了上升的道路,那么看起来这是一种相互矛盾的关系,但实质上只要看懂一个思想,便能看破这个变化。

这便是族权思想。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5-07-01 16:50:01
18,初为家主(3)

想要看明白日本的诸多复杂变化就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族权思想,族权思想是一种归纳和分析势力关系和构成的一种方式,族权思想他由三个最基本势力组成:分别是王权、公族、旁族。

那么该怎么看待三个势力的关系呢?

核心的点便是控制力,从简单的观点看王权是势力最大的,可未必如此。从尾张国的发展便能看出这一点,尾张国原来的国主是斯波家。在斯波家下面的是织田家,织田信长便是下下层的小家主,但是这个下下层的小家主为何可以一跃上升呢?

这就是因为他的控制力上涨了,从封地的角度上看织田信长并不能与上层的织田家竞争,可问题就在织田信长依旧维持了与商人众和宗教众的关系。使得从商业与贸易上取得的资本价值超过了由封地产出的资产价值。

如此就使得织田信长的势力上升了,所以不能单纯的根据身份来评价相互之间的关系,想要看懂族权思想的兴衰,便要看懂控制力的作用。日本的战国时代便是一个以下克上的时代,小大名打垮大大名,小豪强打败大豪强。而这一切的变化在于公族与旁族的变化。

从织田信长家内部的家臣关系上已经出现了这种变化,以柴田胜家为首的旧家臣势力是公族,而以丰臣秀吉和前田利家为旁族代表。

如果说丰臣秀吉是一个下人身份,那么前田利家为前田家的人为何也被称呼为旁族呢?因为前田利家是前田家的四儿子,也就是说他其实并没有真正的继承权。所以前田利家想要成功,就必须要依靠于自己的努力。前田家真正的继承人是前田利久。

对于族权势力来说,最大的关键便是增强自己的控制力为最优先,而为了确保自己所获得的控制力的合法性,便编制了一套复杂的契约关系来维持,这便是“礼”的作用。

日本战国时代的大名大多以拉拢公族打压旁族的方式来统御家中,对于家主和国主们来说通过把自己的封地赏赐给亲近于自己的族权形成了公族,然后利用公族对自己的效忠关系来维持在国内家主地位。

但是随着使用公族压制旁族或者与外作战,导致的结果就是公族逐渐的强大,因为取得了胜利便要封赏,所以公族的势力便会越来越强,这就是为什么柴田胜家敢于公开的支持织田信行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大名们不敢使用旁族呢?这里面有两个主要的原因,第一点是对大名和公族与旁族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所以“礼”是一种维持关系的宗法制度,而核心在于家主内部的利益是如何分配的。

这便是族权思想的必然作用就是排他性,因为土地和资本都是有限的,所以分配给谁,谁便能获得力量,反过来缺少了资本和土地就无法使得自己的力量上涨。

这就使得所有族权实际上都是在抢夺资源的,但是对于一个复杂和混乱的社会来说,单大独斗是不行的,所以必要依靠于相互的关系之上,这就是为什么要称呼公族和旁族的原因。

对于家主来说,使用公族会给自己带来稳定,而公族效忠于家主是为了能得到好处,所以双方形成了一种契约关系,这种关系促成了家中的团结。

但是织田信长得到了原本不属于他的势力,这便是钱的力量。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5-07-01 16:50:38
19,初为家主(4)

那么围绕在织田信友与织田信长之间的关系之上便出现了裂痕,织田信长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击败了比自己强大的对手,用极少的兵力打赢了支持织田信行的家臣们。

并且拥有斋藤家的庇护,这就使得织田信友非常反感织田信长,因为在信友的眼里织田信长即将失控,为什么最初人们讨厌织田信长。

便在于织田信长不尊礼仪性格乖张,潜在的就是织田信长可能不会继续维持之前的上下级关系,这造成了织田信友的忌惮。

下尾张的织田家到底由谁来执掌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那么说一开始织田信友便任用旁族来制衡作为公族的织田信秀与信长父子不就好了么?

答案是这很难做到,这就是为什么日本战国时代混乱的原因,因为封地权使得掌控者即得到了土地的资源又得到了兵力,使得掌控者支持谁是一个难说的问题,依靠拉拢、背叛、依附等方式来构成的各种计谋是当时人们非常热衷的手段。

所以通常家臣与家主之间都会进行某种契约的加强,这便是婚姻关系,既然联盟容易败盟,那么就通过女儿们的婚姻来打造一个共同的利益网。之所以通常使用公族便不代表不会产生背叛,而是创造出了相互的共同的利益点。

这就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当一个公族与家主的利益关系产生的时候,家中的资本和土地就偏向了公族,这时候如果家主想要任命缺少土地和资本的旁族时候,在家主层面看起来没问题,但是这就触及到了公族的利益。

如果旁族强大起来一旦势力超过了公族,就会发生公族与旁族颠倒的现象,这便是族权思想的特点,他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相互关系,在这个关系之内公族与旁族的关系可以发生调转,甚至公族可以取而代之家主之位。

所以谁能处理好家中的关系,谁便占据了优势,这就使得大名们对于人才的运用总是畏首畏脚,即怕不敢任用人才使得时机错过,又怕人才出现使得公族做大反而威胁到自己。

这导致了日本战国时代早期,各个大名的核心就是维持现有地位,通过联盟方式来构成一个相对制衡关系,对各个大名来说即是人人贪念别人的土地又人人自危,所以进退维谷,这便是为什么说今川家与织田信秀家的改革引发了变化。

但是到了织田信长这里,他采取的办法最简单也最为粗暴,我把他解读为“胜者为王”。想要土地么?想要资本么?

那就去争夺吧。

打胜了便能封赏,打败了便要处罚,这样的关系构成了织田信长最鲜明的特点,而为什么他敢于使用旁族呢?因为他认为自己可以掌控这些人。

通过对于扩张和封地的渴望引导着他们为自己牟利,这便是织田信长的方法,这种方式看起来好,其实拥有巨大隐患,这就在于扩张的空间和可能之上。

于是他对织田信友下了手。
楼主:真的很博通  时间:2015-07-01 16:50:55
20,初为家主(5)

织田信长统一织田家真像是一出荒诞剧,织田信长与织田信友的关系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所以他们就都拉拢织田家的另一个人,也就是织田信秀的弟弟织田信光,我相信双方都给织田信光开出了不错的条件,但是最终的结果是织田信光杀掉了织田信友。

而这并没有结束,就在同一年织田信光突然遭到了家臣的暗杀,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织田信长想要杀掉谁就可以呢?为什么织田信光和他的家臣都会背叛自己的家主呢?

这就是利益。对于织田信光来说家主织田信友并没什么了不起的,虽然斯波家在衰落,织田信友也并未多强,所以未来才是最关键的。织田信长从一个被人们叫的大傻瓜一跃变成了下尾张最耀眼的明星家主,对当时的家臣们来说选择是一个重要的事情。

是选择暮气沉沉的织田信友还是选择旭日升起的织田信长其实并不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那么对于织田信光的家臣来说其实也不难选择。

如此一来织田信长便拿下了尾张的下四郡,那么这个时候局势其实已经非常明朗,作为尾张上四郡首领的织田信安也必然与织田信长开战。

很快织田信安也随即战败被放逐出去,织田信长选择找自己庇护的斯波义银立为守护,斯波家从尾张国的国主沦落到一个地方的小守护,自然感觉不满于是勾结其他反对织田信长的势力想要引发叛乱,但是很快便被挫败也被放逐了出去。

织田信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就统一了尾张国,从此真正的成为了织田家的家主。那么说为什么织田信长就取得了超越自己父亲织田信秀的功绩呢?

织田信秀的改革是善用钱,利用钱的力量来增强自己封地不足的弱点从而强大,但是从本质上说织田信秀对于人才的使用还是忌惮,为什么织田信长如此的有魄力呢?

因为织田信长比谁都看的明白,表面上大名和家主们是地方的守护,但实际上无不是立于薄冰之上。并且织田信长与织田信秀不同的是他没有盟友。

父子两人最大的不同在于对于家臣的态度之上,对于很多大名来说保持所谓的统治和维持是他们的着眼点,利用权谋来“维持”一个较为稳定的关系是他们的选择。

织田信长不是这样,织田信长选择以“掌控”为自己的选择,也就是说织田信长从一开始就根本不相信“维持”可以真的维持家臣与家主的关系,这一点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织田信长厮混于市井之间所看到的,一方面是小时候就从身边看到的。

请注意的是为什么织田信长要混于市井?因为混和混是不一样的,如果混的目的是为了好玩堕落,那么织田信长必被市井之人利用,利用声色犬马来腐化织田信长以榨取他的钱财,这就和大少爷被拉入赌场之中是一样的。

表面上你是人上人,但在市井之徒的眼中,你也不过是一个肥满流油的肉票罢了,如果是这样,那么织田信长必然是绝无出路。

织田信长的混是一种学习,学习什么呢?这便是“掌控”之术。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