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浅析浅注之五——前言

字数:1192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5-20 03:53:58 更新时间:2021-05-22 04:48:45

楼主:赵汉煜2009  时间:2021-05-19 19:53:58
《周易》的基础是八卦,八卦是由阳(——)、阴(――)互相组合而成的 。除八卦之外,还有重卦的方式,由此演化为六十四卦。例如《乾》()、《坤》()是八卦中的两卦,把这两卦重叠起来,就是所谓“重卦”。其余各种卦也是这样。这种符号,就是卦象。
卦象是一个卦的基本内容的形象体现。所以《正义》说:“悬卦物象以示于人”。但任何卦象要六画才能成立,二画只象阴阳之气,不能表示万物之象,所以不能成卦。必须三画以象天、地、人三才。如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的象,就可以成为卦了。它们都是由阳或阴和阴阳二者结合而成的。但阴(――)阳(——)虽只八个形式结合而成,而记忆也比较困难,所以前人都用八句口诀来记忆,“乾三连”,“坤六段”,“震仰盂”,“艮复盂”,“离中虚”,“坎下满”,“兑上缺”,“巽下断”。《说文序》追溯文字的起源,也是从八卦开始。又为便于名卦,就叫初、二、三爻为下卦,或称为内卦;四、五、上为上卦,或称外卦。每卦有卦辞,或称“彖辞”。彖是一种有利牙的兽名,是断的意思,亦即每一卦的专断,是解释卦辞的。解释全卦的象的叫“大象”,解释各爻之象的叫“小象”。由此可知:一个卦必备卦象、卦名、卦辞、爻辞四个部分。一个卦是一个整体,全部《易经》也是一个整体。
从性质上说,八卦的卦、爻辞可分为筮辞与非筮辞两类。筮辞是占筮的内容和结果的记录,非筮辞是作者的理论说明,是了解作者哲学思想、政治主张的重要依据,它是全卦的主要部分。其中又可分为三类:
一是贞事辞。这是由于古人的认识水平参差,对于许多事情不理解,难于解决,难于决定,于是通过占筮请示神灵,占筮后,把请示的记录下来,作为后来的参考。这些所记录的事,就是贞事辞。例如《屯》卦的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又如《蒙》卦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等。它们对于研究古代社会有重要意义。而且有的社会情况,在历史上无从稽查,而在贞事辞里有所记录。原始社会的婚姻遗风,有对偶婚、劫夺婚曾有所记载。如《屯》卦的求婚,《睽》卦的订婚,《贲》卦的迎亲。
二是贞兆辞。这是占筮时所得神灵兆辞的记录,如“吉”(福祥)、“凶”(祸殃)、“悔”(困厄)、“吝”(艰难)、“咎”(灾难),这些都是从前易学家的成说。这两种辞有时相连,有时不相连。甚至有时只有贞兆辞而没有贞事辞,例如《兑》卦辞:“亨,利贞”。这是因为旧筮辞里占筮的人只记下贞兆辞,而作者也连同有关的记录,编进了《易》文。再有一种是只有贞事辞而没有贞兆辞的,如《震》九四“震坠泥”。还有一种是作者利用贞兆辞的形式来判断和说明事理的,如《萃》九四:“大吉,无咎”。《小过》初六“飞鸟以凶”等。阅读时须注意分辨。
三是象占辞。古代民智未开,遇事易生狐疑,迷信花样繁多,除了龟占筮之外,还有星占、梦占、五行占等。《汉书.艺文志.数学略》列举的占术有天文、历谱、五行、耄龟、杂占、形法六种之多。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