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一日游记

字数:2716访问原帖 评论数:4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5-30 21:19:09 更新时间:2021-06-02 00:54:33

楼主:峨嵋吹雪  时间:2021-05-30 13:19:09
一、因为一首诗,去爬一座山
读骆玉明的一本书,就再读了常建的那首诗。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知道了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于是决定去爬虞山。
二、常熟人民好休闲
出高铁常熟站,换公交,接近一个小时,到达虞山公园。高德地图显示虞山国家森林公园站点是言子墓,车上问了当地人,说是虞山公园也可。于是下车,原来是一个城墙景点,远远看去是要收费,于是不登。
问一位戴红袖箍的大姐,说明了两点,第一此山不收费,第二山上有饭吃。于是先信步闲逛。到处都是茶室,到处都是喝茶的人。
真是周末,好休闲的市民。
三、观了一相
行走间被一位女相士望见。她见我一身行者打扮,反复劝说我的相值得一看。先说破一些要害问题,被我再三拒绝。她又再四跟踪。拗她不过,问明一次三十元,那就听她说说吧。
我也没说啥,不少事竟然被她看破,说明真有一点本事。总体而言,符合实际。至于未来,她说我命中有贵人相助,将能够逢凶化吉,可以活过九十,而且还可以圆满幸福。
此前倒真多得贵人相助。自己将坚持修行,阳光向上,与人为善,积德行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至于将来,听天由命。我就这个态度。
四、吊谒言子墓
先看了仲雍墓道,原来仲雍是黄帝的15世孙,陕西岐山周族首领古公亶父的第二子。仲雍和其兄太伯为让父王实现灭商的愿望,让国南奔,落脚于无锡、常熟一带,建立勾吴王国。
兄弟之间这样让来让去,自然让出和谐安宁。让国之风在吴国一度流行,比如后来的季札等人。可惜,未能到底,公子光刺杀了吴王僚,夺位称孤,是为吴王阖庐,再传到了他的儿子夫差。这爷儿俩都穷兵黩武,最后夫差身死国灭。就没了下文。
再看言子墓。原来名偃,字子游,常熟人,曾到鲁国就学于孔子,勤奋好学,以文学见长,学成南归,道启东南,被尊为“南方夫子”。
论语里关于子游的内容有这些。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
内容不少。可见子游并非等闲,能够弘扬儒家文化于一方,可谓功德。
走在山路,想在虞山这里生活过多少豪贵之士,能够像仲雍、子游这样被后人隆重纪念的,还有哪些?古人说“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立德的不朽也许更久些。
五、与当地人聊当地事
见一老人一路同行,于是招呼。问明是本地人,家住此地,平日带孙子,从来未曾登顶。
说起常熟人的休闲。告诉我说和上海人比起来,没有那么大的生活压力,也没有那么强的进取意识。说大概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再具体呢?他说不出。
我倒想起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种活法,难道不是一片生机纯天然吗?
再说这带孙子,原来有满腹牢骚。不仅要带孙子,而且还要做饭。
你们自己不也要做饭吗?
那不一样。我自己吃饭可以随便,一碗面条就可以。哪怕只是生抽、香油一拌就成。给他们做饭哪能随便,总要一荤两素吧。有时爱吃有时不爱吃。他不爱吃也不说,一筷子都不动,让你心里难受吧。
想起来给你菜金,想不起来菜金也不给。辛辛苦苦白忙,还落个不痛快。
不想带就不给他们带呢?
那哪能呢?总不能眼看着就不帮他。
路边有一对摆摊妇女在说话,好大声,听不懂,一句话也听不懂。
问他,原来是在控诉儿子,要做饭,要洗碗……
常熟方言和苏州绝然不同啊,曾闻吴侬软语,听得耳朵麻酥酥的。
六、说好的饭店在哪里
一路只见茶室却不供米面饭食。花三十元门票进到剑门景区,只见卖豆腐的。热心店家相告藏海寺门前那里有面卖。
一问,售罄。
再做呢?没了。
还可以再送备品啊。限量供应!
跟她说理不得。出门向两位驴友女士问别处可有饭卖,相告绝无。
向前还有多远?远着呢。
真麻烦!我感叹。
这时和我搭话的女士就开始翻包,而另一位蒙面女侠则问你真的很饿吗?
我一听就哈哈一笑,你们准备施舍吗?
翻包的女士真的拿了一只包子,裹了两层。肉的,就这一个了。蒙面侠则递上来一颗花生糖。
阿弥陀佛,大慈大悲。
俺要给钱,人家不要。
感动啊!顿觉常熟民风尚善,子游那弦歌之声至今可闻。
七、吊谒柳如是墓
山色并不出奇,山路却很耐走,经宝岩景区出门,寻柳如是墓。沿路顺便吃了午饭,一菜一饭22元。路边买了五元一斤熟杏。
柳如是墓碑后有生平简介。柳如是(1618年~1664年),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
后嫁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的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为侧室。钱谦益娶柳后,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金屋藏娇。两人同居绛云楼,读书论诗相对甚欢。钱谦益戏称柳如是“柳儒士”。柳如是后生有一女。
当崇祯帝自缢,清军占领北京后,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钱谦益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不久清军南下,当兵临城下时,柳如是劝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谦益硬托住了。于是钱谦益便腼颜迎降了。
钱谦益降清去北京,柳如是留在南京不去。钱谦益做了清朝的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由于受柳如是影响,半年后便称病辞归。
钱先生被后人评论,只是一句“水太冷!”便可做一哈哈。改朝换代之际,死也艰难。
钱谦益去世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如是为了保护钱谦益家产业,竟用缕帛结项自尽。恶棍们虽被吓走,一代才女却这样结束了一生。享年四十六岁。
徘徊墓前,为伊叹息。
墓前廊道有一对联:浅深流水琴中听,远近青山画里看。
钱谦益墓相去不远,廊道有两幅对联:遗民老似孤花在,陈迹闲随旧燕寻。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古来圣贤皆寂寞;圣者达节次者守节,自有明哲续春秋。(钱守节了吗?)
八、尚湖景区,过门不入
自军营坐117路公交车到了尚湖风景区前,下车一问,门票价格80元。
爬山已累,时过下午三点,进去的兴致便很索然。想起当年徐霞客到处旅游,并不买票,我也不买。不信围起来收钱的地方比车上所见拂水堤处为佳,于是转身步行一段回头路。
只是日色不佳,拍照效果一般。至望虞台,聆听琴音,心中一畅。进去一看,只是喝茶。
于是返回。
晚上归来,洗漱已罢,好乏好困,一夜好睡。
2021年5月30日


楼主:峨嵋吹雪  时间:2021-05-31 20:48:5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