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史话之三】《边打边谈到停战》

字数:16012访问原帖 评论数:7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5-06 15:38:48 更新时间:2021-06-09 04:46:55

楼主:碧薇萍  时间:2021-05-06 07:38:48
【抗美援朝战争史话之三】《边打边谈到停战》
内容简介:记述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以后,开始谈判到停战协定签字的全过程,描述了志愿军一次次痛击美韩军,迫使美军谈判代表一次次回到谈判桌上来,最终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同时,记述了此期间的志愿军功臣、英雄的感人事迹。
以此书纪念建党100周年。

第一章 开始停战谈判
1、中美都在考虑停战谈判
1951年6月上旬,中朝联军发动的第五次战役结束,把美军阻止在三八线南北地区,战线稳定下来。这时,“联合国军”方面总兵力已经增加到69万人,坦克增加到1130余辆,迫击炮以上火炮增加到3720余门,另有装甲车490佘辆,3.5英寸口径火箭筒7080余具。各种飞机增加到1700余架。海军用于朝鲜海域的舰艇270余艘,包括5艘航空母舰。中朝联军总兵力增加到112万余,其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增加到77万余人,人民军增加到34万余人;志愿军各军没有坦克和装甲车编制,2个坦克团共80辆坦克,刚刚入朝尚未来得及参战,共有迫击炮以上火炮(连同火箭筒)8500余门(具);朝鲜人民军有一个坦克师约100辆坦克,迫击炮以上火炮约2500余门(具)。苏联空军有2个歼击机航空兵师共120架飞机,从1951年第二季度开始,掩护清川江以北地区铁路运输,朝鲜人民军有一个航空兵师约40架飞机参加作战,志愿军只有一个歼击机航空兵师在苏联空军的带领下完成了实战练习,尚未正式参战。中朝联军没有海军参战。
双方经过五次战役的较量,特别是从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6月上旬,在三八线附近至三七线以北地区,进行5个多月、3次战役的反复拉锯的较量,表明双方在战场上的军事力量已趋于均势,旗鼓相当。美国高层认识到,“联合国军”方面虽然占有武器装备方面的绝对优势,但兵力不足.兵员补充困难,步兵战斗力弱,并且士气低落,士兵厌战情绪严重,仅仅依靠战场上的军事力量,根本不可能再打到鸭绿江边。中国高层也认识到,志愿军方面虽然占有兵力优势,步兵作战勇敢,战斗意志顽强,但是武器装备落后,特别是没有空军和海军支援配合,因而难以歼灭美英军重兵集团,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本解决朝鲜问题,想一下打到釜山去也有极大困难。双方均已看到,战场力量势均力敌,谁都难以迅速打败对方结束这场战争。因此,从1951年6月中旬开始,战争双方在三八线南北地区形成战略相持局面。
在朝鲜打了一年仗,美军已伤亡10万余人,支出军费数百亿元,比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年的消耗多一倍。付出这样巨大的消耗和损失,并没有取得战争的胜利,反而连遭失败,无力再向三八线以北推进,只能在三八线地区与中朝联军对峙。这引起了美国人民的强烈不满,也增加了美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这场战争还要打多久?能最后取胜吗?美国还要付出多大的消耗?这些都是无法估量的未知数。双方出现了对峙局面,促使美国高层不得不考虑朝鲜战争的出路。
美国曾经试图再向朝鲜增加部队,以打破双方在战场上的军事平衡。但是,美国兵力已经捉襟见肘,已没有机动的陆军作战部队可再调往朝鲜,海军和空军也无力再往朝鲜增派部队了;美国希望他们的盟国能为“联合国军”提供更多的部队,但是盟国对此反应冷淡。有的盟国还宣称,将已派到朝鲜的部队召回一部分,以加强本国的防务。因为这些盟国已看到,美国在朝鲜没有取胜的希望。虽然韩国尚有充分的人力可以利用,并一再要求美国扩编韩国军队,但李奇微和范佛里特对韩国军队的战斗力一直不满意,况且短时间内不可能提供扩编韩国军队所需的全部装备和完成对其训练。中国台湾的蒋介石国民党集团,曾经多次表示愿派部队参加“联合国军”作战,并做了准备。但是,美国认为蒋介石的军队是中共军队的手下败军,战斗力不强,而且使用国民党军队,可能会引起中共在台湾登陆和在朝鲜更为猛烈的抵抗。英国、韩国等也坚决反对在朝鲜使用蒋介石的军队。
美国高层也考虑过麦克阿瑟提出的各种主张,即轰炸中国东北的军事基地和工业体系,封锁中国海岸和允许蒋介石的军队攻击中国大陆。但是,害怕引起苏联干涉,甚至可能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美国的全球战略重点在欧洲,美国的主要对手是苏联。美国在朝鲜作战的对手,不是苏联而是中国,美国军队被牵制在朝鲜作战,大量消耗军事力量和战略物资,而苏联则养精蓄锐作壁上观。这些与美国以欧洲为重点,以苏联为主要对手的全球战略严重矛盾。因此,美国不愿意长期陷入朝鲜战争的泥潭而拔不出腿。英、法和西德等国更是担心,朝鲜战争会影响美国对欧洲的力量投人,从而使苏联在欧洲有机可乘。更担心美国把战争扩大到朝鲜以外,引起世界大战。战争之初打朝鲜,他们气势汹汹。中国出兵后,“联合国军”连吃败仗,他们就希望停战谈判了。
既然依靠军事手段不可能解决朝鲜问题,既然将主要军事力量长期陷在朝鲜,与美国的全球战略相矛盾,美国高层不得不重新考虑其在朝鲜的政策。经过几番商讨辩论,美国最终决定:在三八线地区建立一条有利的防线,寻求缔结停战协定,结束朝鲜战争。据此,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给李奇微发去了新的训令,规定了“联合国军”的战场行动方针。这个训令的内容是,完成下列几项任务,为解决朝鲜冲突创造有利条件:(1)缔结合理的停战协定,终止敌对行动;(2)在适于行政管理和军事防卫的北部边界线以南地区,建立领导整个朝鲜的韩国政权,而这条边界线不得划在三八线以南;(3)为分阶段从朝鲜撤出所有非朝鲜籍武装部队作好准备;(4)强化韩国武装力量,使之足以阻止或击退北朝鲜的再度侵略。李奇微据此通知他所属的陆、海、空三军指挥官,在停战谈判期间,“不要实施大规模进攻行动,而要力求通过强有力的巡逻和局部进攻来保持主动。局部进攻旨在夺占可以扩大我方观察范围、缩小敌方观察范围的关键地形”。根据这个训令,“联合国军”地面部队除继续以营团规模的兵力,在铁原、金化、平康的“铁三角”地区和杨口以东地区争夺几个要点外,于l951年6月上旬,全线转入战略防御,并进行了各种军事准备。
经过连续五次战役的反复较量,特别是第五次战役的较量,中共中央和志愿军总部更加充分地看到,依靠志愿军现有装备和条件,短时间内不可能迅速歼灭敌军有生力量,根本解决朝鲜问题。志愿军作战困难的核心问题是武器装备落后,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后勤供应困难。当时中国工业基础落后,没有像样的军事工业,志愿军武器装备的改善和加强,主要靠从苏联购买。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举,经济力量非常薄弱,支援战争的财力、物力有限。如果战争长期打下去,国民经济恢复和长远建设均会受到影响。因此,如果美国放弃侵占全朝鲜的企图,停止侵略,中国愿意以三八线为界,通过谈判公平合理地解决朝鲜问题。这样,比长期打下去对中国和朝鲜更有利。

2、中朝确定“边打边淡”的方针
在美国作出愿意通过谈判沿三八线一带实现朝鲜停战的表示后,中共中央开会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会上多数人主张,我军宜停在三八线附近,边打边谈,争取谈判解决问题。他们认为,把敌人赶出北朝鲜的政治目的已经达到,停在三八线,也就是恢复战前状态,这样各方面都好接受。如果战争继续下去,我们有很多困难,对我们和朝鲜都不利。会议在毛泽东 主持下,最后确定了“边打边谈”的方针,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双管齐下。一方面准备和美国方面举行谈判,争取以三八线为界实现停战撤军;另一方面对谈判成功与否不抱幻想,在军事上必须作长期持久的打算,并以坚决的军事行动,打击粉碎“联合国军”的任何进攻,以配合停战谈判的顺利进行。
1951年6月3日, 来到北京,与毛泽东共同分析了战争形势,也同意实行“边打边淡”的方针。毛泽东征求斯大林的意见,斯大林赞同“边打边谈”的方针,认为现在停战是件好事。
谈判期间怎样打?毛泽东确定了“打小歼灭战”的方针:每次作战野心不要太大,只要求我军每一个军在一次作战中,歼灭美英军一个整营,至多两个整营,也就够了。现在志愿军第一线有8个军,每个军歼敌一个整营,共有8个整营,这就给敌以很大的打击了。至于打的地点,只要敌人肯北进,越在北面一些越好,只要不超过平壤、元山线就行了。毛泽东将上述“打小歼灭战”的方针形象地比喻为“零敲牛皮糖”。牛皮糖,是中国南方一种用麦芽做成的圆饼状的糖。卖糖人用小锤一块块地敲下来零卖,顾客买多少卖糖人就敲下来多少。毛泽东的话意味着,今后,中国军队对美军采取的战法将是零打碎敲。这就是抗美援朝战争中著名的“零敲牛皮糖,积小胜为大胜”的战术。彭德怀非常赞赏“零敲牛皮糖”的比喻,坚决拥护这一战术指导思想。
3、停战谈判的序幕

美国当局调整朝鲜战争政策后,就想方设法同中国方面接触,谋求通过谈判实现“体面停战”。但是,谋求的几条接触渠道都没能实现。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想起了曾任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乔治.凯南,他委托凯南以私人身份单独会见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向苏联方面透露美国方面关于在三八线一带停火的意向,探听苏联的看法。经过约定,凯南与马立克于1951年5月31日在纽约长岛马立克的别墅,进行了单独会见。双方寒暄之后,谈话转向了正题。凯南说,美国和苏联在朝鲜问题上,正在走向一场最危险的冲突,这不是美国行动和政策的目的,相信这也不是苏联的愿望。现在,危险的趋势应该得到制止,制止这种趋势的惟一办法,是战场上双方司令官进行停战和停火的谈判。马立克说,苏联并没有军队在朝鲜战场上作战,你要谈判应该去找中国人。凯南说,是的,美国准备在联合国或在任何一个委员会,或是以其他任何方式与中国共产党人会面,讨论结束朝鲜战争的问题。马立克问,能具体说说美国的想法么?凯南表示,只谈判朝鲜战场的停战和停火问题,恢复朝鲜战前的状态。而远东其他问题,包括台湾问题、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朝鲜的前途问题、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问题都不是这次谈判的内容。这些问题准备以后去解决。{1}
凯南与马立克第一次会见后,苏联向中国和朝鲜通报了这一情况。 来北京,同毛泽东等深入地讨论了停战谈判问题; 和高岗又赴苏联与斯大林进行了讨论。中国、朝鲜、苏联三国领导人就谈判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
6月5日,双方再次会面时,马立克告诉凯南:苏联政府希望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越早越好。但是,苏军没有参加在朝鲜的冲突,苏联政府不能参加关于朝鲜停火问题的任何讨论。马立克建议,美国政府应该和朝鲜与中国就此事进行接触。在凯南奉命与马立克会见的同时,美国又通过联合国秘书长赖伊,表示了愿沿着接近三八线地带停火的意向。
6月23日,马立克在联合国举办的广播节目中发表演说,就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提出了建议。他说,朝鲜的武装冲突是能够和平解决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各方有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意愿。苏联认为,第一个步骤是交战双方应该谈判停火与休战,双方把军队撤离三八线。6月25日,中国《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表示中国完全赞同这个建议。也是6月2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称:“我们愿意参加朝鲜和平解决的谈判,但是这必须是一个能使朝鲜人民重新得到和平与安全的真正的解决办法。”{2}同时,美国驻苏联大使与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葛罗米柯会见,询问马立克演说所表达的观点是否是苏联官方的意见,得到了肯定的答复。通过交谈,双方确认了下列问题:停战谈判只是解决朝鲜问题的第一步,在战场司令官之间进行;停战包括停火,应局限于纯军事问题,而不包括任何政治或领土问题;军事代表应讨论保证避免恢复军事行动的问题。
6月29日,经杜鲁门批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将已拟制好的声明发给李奇微,令其以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名义,经广播电台向朝鲜军队司令员发出,并同时向报界发表。6月30日,李奇微奉命发表了声明,主要内容是:如果中朝方面希望举行停战谈判,他在获得中朝的正式答复以后,将派出代表并提出会谈的日期。他提议,谈判在元山港丹麦兵船上举行。
在此之前,中朝方面获取了葛罗米柯与美国驻苏联大使柯克谈话内容的主要精神,也得知美方将马上提出谈判的意向。毛泽东与 、彭德怀就如何回答美方的谈判建议等进行了电报协商。李奇微发表声明后,中朝立即作出答复。7月1日,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 和彭德怀给李奇微的回复,主要内容是:同意举行停战谈判,建议谈判地点在三八线上的开城地区,谈判时间在1951年7月10日至15日。随后,双方又通过几次电文协商,确定了如下事项:(1)谈判地点在开城;(2)谈判日期从7月10开始;(3)为有效安排双方代表第一次会议细节,双方各派联络官3人,翻译2人,于7月8日上午9时在开城举行预备会议;(4)双方代表车队按规定路线行驶,每辆车上均挂白旗一面,以便识别和确保安全;(5)朝中方面负责会议的接待和警卫工作。
朝鲜停战谈判即将开始,中央对志愿军的要求是,在停战谈判期间,“坚决打,争取和”,停战谈判由中央直接掌握,志愿军仍作持久作战的准备。中国国内和志愿军内进行了停战谈判的宣传教育。要充分认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前方部队必须鼓励士气,继续英勇作战,千万不可有丝毫的松懈,不要作此次可以和下来的打算,而应作此次和不下来、还须继续打、还须给敌人以大量的消耗和歼灭,然后才能和下来的打算。经过宣传教育,志愿军部队对停战谈判普遍有了正确认识,树立了长期作战的思想。志愿军总部为配合谈判,争取以三八线为界停战撤军,着手进行了第六次战役的准备。
从1951年6月上旬开始,中朝领导人就对谈判进行了准备,拟定了停战条件:(1)恢复三八线边界;(2)从朝鲜和韩国划出一条不宽的地带作为中立区,绝不允许中立区只从朝鲜领土中划出的情况发生。决定不再把台湾问题、中国进入联合国问题作为条件提出。7月初,中朝领导人商定了这次停战谈判应该包括的内容:(1)建议双方同时发布停火命令;(2)以三八线南北各10公里划为非军事区;(3)双方停止从外部向朝鲜调运装备及调动或补充人员;(4)双方应分批全部交换战俘;(5)在朝鲜所有参战的外国军队应分批全部撤离南北朝鲜;(6)南北朝鲜难民在规定的时间内返回从前居住的地区。这些,都得到了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同意。
为有力地进行谈判斗争,朝中方面建立了三线谈判班子。第一线班子,是朝中方面谈判代表团,在谈判桌上与“联合国军”代表团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为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南日大将,代表为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志愿军参谋长解方、人民军总司令部侦察局局长李相朝、人民军第1军团参谋长张平山。还有1名首席联络官,2名联络官;第二线班子,是停战谈判的前方指挥部,由李克农主持,乔冠华协助(李克农时任中国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兼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乔冠华时任中国外交部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兼国际新闻局局长)。就谈判工作与毛泽东和 、彭德怀联系,报告谈判情况,获得有关指示,制定代表团在谈判桌上的谈判方案等;第三线班子,是最高决策层,由毛泽东、周恩来与 协商,并征求斯大林、彭德怀的意见,确定谈判的总体方案、方针和原则,根据谈判具体进展情况及时发出指示。
美国方面拟定的谈判原则是:停战协议仅限于朝鲜问题,而且严格地限于其中的军事问题,不应该涉及任何政治或领土问题。联合国军停战谈判代表团的首席代表是美国远东海军司令特纳·乔埃中将,代表是美国远东海军副参谋长奥尔林·勃克少将,美国远东空军副司令劳伦斯·克雷奇少将,美第八集团军副参谋长亨利·霍治少将和韩国第1军团军团长白善烨少将,还有3名联络军官。


4、停战谈判开始

1951年7月8日上午9时,双方联络官举行了谈判筹备会议;7月10日上午,停战谈判第1次会议开始,地点在中朝军队控制区内的开城来凤庄。开城是朝鲜的古都,位于三八线南侧,靠近西海岸。来凤庄是开城近郊一所古朴典雅的庭院。在开城东南8公里处的小村庄板门店,设立了接引联络站。10时,谈判开始,“联合国军”代表团首席代表乔埃抢先发言,声明谈判的问题都应该限于朝鲜的军事问题,不讨论任何政治或经济问题,不讨论与朝鲜无关的军事问题。
乔埃发言后,朝中代表团首席代表南日紧接着发言,阐述了朝中方面的原则立场,声明朝鲜战争应该迅速结束,为解决停火而必须讨论双方军队撤离三八线及撤退外国军队问题。然后,提出了三项原则建议:第一,双方同时下令停止一切敌对军事行动;第二,确立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武装部队应同时撤离三八线10公里,并于一定时限内完成。以双方撤离的地区为非军事地带。与此同时,立即商谈交换俘虏的问题;第三,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撤离一切外国军队。南日发言后,志愿军代表邓华接着发言,表示完全支持南日的发言。他说:朝鲜人民军的代表所提出的三项建议,是停止朝鲜战争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前提与基础。中国人民志愿军衷心支持这些建议,并认为应把它们作为谈判的出发点。
听完朝中方面的发言后,“联合国军”首席代表乔埃说,朝中方面的建议含有政治问题,超出了这次谈判讨论的范围。但在南日要他说明哪些是政治问题时,他未予明确说明。接着,乔埃以书面形式向朝中代表团出示了他们事先准备好的包括有9项内容的议程草案,要求通过。美方这份议程草案,既未提三八线问题,也未提撤军问题。朝中代表团研究后,针对美方方案并在南日所提3项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5条内容的议程方案,即:(1)通过议程;(2)以三八线为双方军事分界线并建立非军事区问题;(3)从朝鲜境内撒出一切外国军队问题;(4)在朝鲜境内停火与休战的具体安排问题;(5)关于停战后战俘的安排问题。
在随后关于议程问题的讨论中,美方代表团对他们自己所提的9条方案作了辩解,并同意讨论朝中方面方案中的第1、第4、第5点。他们以属于政治问题为借口,坚决拒绝将撤出外国军队问题列入议程和在议程中出现“三八线”的字样。
7月11日下午,乔埃建议把代表团的服务人员增加到120人,其中包括20名记者。此事朝中方面没有这个安排,遂礼貌地拒绝了。12日上午,美方代表团单方面允许其20名新闻记者,随代表团车队来开城对会议进行采访。因双方对此没有协议,朝中方面派驻板门店的联络人员不同意这些新闻记者通过。“联合国军”代表团以此为借口,竟然拒绝到会,以表示“抗议”,致使刚刚开始两天的停战谈判会议中断。13日,李奇微致函 、彭德怀,要求建立中立区,否则,他建议把会址移到更合适的地点。
毛泽东认为,“记者问题”和李奇微提出的中立区问题,其目的都是有意制造麻烦,为谈判设置障碍。为清除这些障碍,将主动权掌握在手,毛泽东指示李克农:我们可以同意美方提出的“记者问题”和建立中立区。7月14日, 、彭德怀复函李奇微,同意将开城地区划为在会议进行期间的中立区,同意将美方新闻记者20人作为美方代表团工作人员。这样,扫除了美方蓄意设置的障碍。7月15日,中断了3天的停战谈判会议复会,继续讨论议程问题。南日再次指出美方议程方案的主次不分和逻辑混乱,并进一步阐述了朝中方面坚持将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和从朝鲜撤退外国军队问题列人议程的道理。美方首席代表乔埃对他们的议程方案稍作辩解,即同意作修改,将他们议程方案的9项内容改为4项。但仍反对将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和撤退外国军队列人议程。
7月17日下午,双方代表举行第5次会议,朝中代表团在系统驳斥美方拒谈撤军问题后,提出了新的5项议程方案,即同意在议程中只提原则的分界线,而不具体提三八线,待进行军事分界线实质性讨论时再提出三八线问题。但是,美方代表团在撤退外国军队问题上仍不作退让。南日尖锐指出:“你们拒绝讨论和解决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的问题,表明你们还没有真正结束朝鲜战争的和平诚意。战争不是旅行,军队不是游客,火既停了,战也休了,而军队仍然留驻不走,其目的显然不是要他们去观览朝鲜的山光水色。”{3}南日强调,“把朝鲜战争停下来,让一切外国军队回家去,不仅是朝中人民的要求,世界人民的要求,而且也是朝鲜战地官兵的要求。”{4}
然而,美方在这个问题上仍无让步的表示。会内,乔埃蛮不讲理。会外,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和国防部长马歇尔先后发表声明,表示拒绝从朝鲜撤退外国军队。关于议程问题的谈判陷人僵局。21日上午,朝中代表团提出休会3天,要求对方再作考虑。
李克农向毛泽东汇报了谈判情况。7月23日,毛泽东指示李克农并告 、彭德怀,指出:“在谈判过程中,我们已很好地利用了撤兵问题,一方面表明了我们爱好和平,另一方面又揭露了敌人是不愿意促进和平事业的。现在我们可以确定:此次停战谈判,仍以争取从三八线上撤兵停战为中心,来实现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第一步,至于从朝鲜撤退外国军队问题,可以同意留待停战后的另一个会议去解决,而不将其放入此次会议的议程之内。”{5}根据这一指示,朝中代表团于7月25日的谈判会议上,不再坚持将撤出一切外国军队问题列入议程。
7月26日,在谈判第10次会议上,停战谈判议程终于达成协议。其内容包括:(1)通过议程;(2)作为在朝鲜停止敌对行为的基本条件,确定双方军事分界线,以建立非军事地区;(3)在朝鲜境内实现停火与休战的具体安排,包括监察停火休战条款实施机构的组成、权力与职司;(4)关于俘虏的安排问题;(5)向双方有关各国政府建议事项。经过朝中方面的努力,历时半个月,谈判终于达成关于议程问题的协议。
达成关于议程问题协议的同一天,双方即按议程协议进入了关于军事分界线问题的实质性讨论。朝中首席代表南日提出:我们主张以三八线为双方军事分界线,并各从三八线后撤10公里,作为非军事区。接着,他阐述了这样主张的理由。停战谈判开始之前,美国高层无论在其内部制定的48/5号文件,还是国务卿艾奇逊、国防部长马歇尔、参谋长联席会议 布莱德雷等美国政要的公开表示,都是主张在三八线上停火。5月底6月初,凯南同马立克会谈时,也是这样表示。停战谈判所以能开始,正是因为交战双方接受了马立克关于“双方把军队撤离三八线”的倡议。但在停战谈判时,美方则完全背弃所作过的承诺,坚决拒绝朝中方面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的合理建议。美方首席代表乔埃作了长篇发言,提出了“海空军优势补偿论”,其大意是:美方的海空军强,控制了朝鲜的整个领海和领空,其“优势”必须在地面上得到补偿。据此,他事先画好了一份军事分界线的地图,将军事分界线划在中朝军队后方数十公里处,按美方在地图上标定的军事分界线,朝中方面需退出1.2万平方公里的地区。这种军事讹诈,遭到了朝中方面的断然拒绝和有力驳斥。美方在军事分界线问题上无理取闹的同时,又挑衅滋事,致使谈判被迫中断。8月18日,李奇微为配合其代表团关于军事分界线的谈判,对朝中方面施加压力,发动了地面攻势和空中攻势(“绞杀战”)。




楼主:碧薇萍  时间:2021-05-06 18:31:21
5、谈判被迫中断

在谈判期间,美方不断挑衅滋事。开城谈判伊始,美方就曾利用“记者问题”大做所谓“中立区”的文章,自7月15日双方同意开城为谈判期间的中立区后,美方又不断进行破坏中立区的活动,出现了美方武装人员向中立区内的板门店射击,和美机扫射朝中代表团车辆事件。美方拒不认错,对朝中方面提出的抗议抱着推诿的态度。8月中旬以后,美方对中立区的破坏挑衅愈演愈烈。
8月19日上午5时55分,担任开城中立区警卫任务的志愿军第47军第139师军事警察9人,由排长姚庆祥率领,沿板门店西南向东巡逻时,突然遭到非法进人中立区并事先埋伏在树林中的30余名韩军的开枪射击,排长姚庆祥、战士王仁元受重伤。继而韩军又向已负重伤的姚庆祥前额连发两枪,致使姚庆祥当场牺牲。事件发生后,在朝中方面要求下,双方联络官当即对出事现场进行了调查,大量的人证和物证都充分证实了事情的真实性。朝中代表团首席代表南日就此事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并坚决要求美方严惩凶手,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并给予朝中方面以满意的答复。然而,在事实面前,美方百般抵赖。
姚庆祥烈士的血迹未干,一架美军飞机竟又于8月22日22时20分,非法侵人开城中立区会址区上空,以朝中代表团住所为目标,施行轰炸扫射。为防止美方继续抵赖,李克农当即命令保护现场,并立即通知美方派员前来共同调查。美方联络官起初托辞夜深,不肯即来,后推诿不过,才派人来。调查发现:汽油弹4枚,落在朝中代表团住地周围几百米内;杀伤弹13枚,均落在朝中代表团住所北约200米一带;机枪子弹弹壳11枚,落在朝中代表团住所北面附近山坡上。事后,美方联络官却发表了一个歪曲事实的“调查报告”。
鉴于美方在谈判中蛮横无理的态度,及在开城会场区接连制造挑衅事件,破坏停战谈刿,且已威胁到朝中代表团人员人身安全。朝中方宣布:从8月23日起,中断谈判。
8月24日晨, 、彭德怀发出了致李奇微的抗议书,对美方接连制造挑衅事件的卑劣行径,提出了严重抗议。李奇微在25日复函中百般狡赖,竟然把近期所发生的几次事件都说成是“完全没有事实根据的恶毒流言”。此后,美方在开城中立区又连续制造多起挑衅破坏事件。在美方破坏停战谈判的同时,美军又开始了对中朝联军的进攻。
注释:
{1}《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三卷(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 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9月北京第一版)第49页
{2}同上 第50页
{3}{4}同上第62页
{5}同上第63页
楼主:碧薇萍  时间:2021-05-28 05:08:23
第二章 粉碎美军夏秋季攻势

停战谈判开始前后的战场

1951年6月中旬,战争双方在三八线南北地区均转入战略防御,战场相对平静。美韩军地面部队共17个师又4个旅和一个团,中朝联军第一线有12个军(军团)。此时,美军的战场行动方针是:在谈判期间,不实施大规模的进攻行动,力求通过强有力的巡逻和局部进攻来保持主动,以消耗中朝联军的力量,破坏中朝联军可能的进攻准备。同时,视谈判进展情况,随时准备恢复全面攻势。
停战谈判开始前后,虽然战场比较平静,但双方为侦察了解对方情况,改善局部防御态势,也都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战斗,有的争夺还较激烈。从1951年6月中旬开始,美韩军在战线中、东部地区,向中朝联军防守的一些战术要点发动攻击,主要是争夺志愿军第26军防守的鸡雄山阵地,和朝鲜人民军第2军团防守的大愚山阵地。
鸡雄山位于金化以北、五圣山以南,是志愿军五圣山防御主阵地以南的重要屏障,也是控制金化及东南公路之制高点,威胁金化之敌。从6月10日起,美军第25师第35团在飞机、大炮、坦克掩护下,发起连续猛攻。该团使用的兵力从一个排增加到一个连,又增加到一个营,连续攻了6天。
据守在鸡公山主峰阵地的,是志愿军26军某部排长王兆才指挥的一个排。据守主峰前沿阵地的是该排8班的第3战斗小组。小组的4位志愿军勇士,在组长张胜坤率领下,打退了敌人的3次进攻。在敌人以两个排的兵力发起第4次攻击时,张胜坤用巧妙的伏击,配合另两个小组杀伤敌人30多名。在另一阵地上的一个班的勇士,炸毁了敌坦克2辆,并杀伤了30多个敌人,守住了阵地。经过了几天的激烈战斗,歼敌100多人。王兆才指挥全排,先后击退美韩军12次进攻。他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一个人就毙敌50余人,守住了主峰阵地。战后,王兆才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王兆才是山东蒙阴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从24日至29日,韩国第9师接替美25师,继续猛攻志愿军鸡公山阵地。志愿军第26军一个团顽强抗击,与其展开激烈争夺。有时敌人以优势兵力夺去了志愿军某处阵地后,志愿军勇士们又以突然的反击把它夺回来。坚守鸡雄山的勇士们毙伤敌2300余人,奉命主动撤出鸡雄山。
人民军第2军团防守的大愚山阵地,是华川湖以东的一个制高点,瞰制当面美第2师的防御阵地— “大钵盆地”。自7月26日开始,美第2师连续使用团以上兵力,轮番向人民军第2军团一个师防守的大愚山一线阵地猛攻。人民军顽强抗击,与其激战4天,毙伤敌2217人后,主动放弃了大愚山阵地。
美韩军在向这两个阵地发动攻击的同时,还以小部兵力向中朝联军其他阵地进攻。
中朝联军为改善局部地区的防御态势和保持主动,也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作战。期间,志愿军坦克部队第1次参加作战。7月9日至11日,坦克第1团配合第47军第140师作战,击毁美军火炮3门,毙伤美军80余人。志愿军第47军某部排长高景灏在朝鲜金城地区的一次作战中,带领一个班攻占金城东南602.2高地后,打退了美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从一个连增至一个营兵力的8次进攻,坚守阵地两昼夜,歼敌170余名,个人歼敌18名,完成了阻击任务,立特等功,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荣誉勋章。高景灏是山东海阳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楼主:碧薇萍  时间:2021-06-08 05:41:01
中朝准备第六次战役

“弱国无外交”,谁都懂得这个道理。连战皆败,只能屈辱求和,割地赔款。为了在谈判桌上取胜,必须在战场上战胜。因此,交战双方都在准备进攻取胜。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制定了所谓“压服计划”,企图将战线推进到平壤、元山一线,以便在谈判桌上“压服”对方;中朝联军贯彻“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方针,保持高度戒备,随时准备粉碎美韩军的进攻,并为配合谈判积极准备第六次战役。
第六次战役的目的,是配合停战谈判,争取以三八线为界停战撤军。彭德怀对第六次战役的作战意图和基本设想是:第十九兵团3个军(第63、64、65军)加上第47、42军,共5个军,以2个军牵制英国、加拿大、土耳其4个旅,以3个军附炮兵、坦克,争取消灭涟川、铁原线之美骑兵第1师;以第九兵团3个军(第20、26、27军)牵制金化之美第3、24、25师及韩军第2、9师,求得歼敌一部;第二十兵团2个军(第67、68军)沿北汉江两岸突破韩军第6师防线,向山阳里、华川迂回攻击。北汉江以东至东海岸,由人民军2个军团进行牵制攻击。以上共计志愿军9个军、人民军2个军团。以第40、38军和第三兵团3个军(第12、15、60军)共5个军为战役二梯队,以便机动使用。第39、20军分别担任东、西海岸预备队,空军联合司令部于8月20日移至平壤,准备参战的空军10个团于9月8日进入平壤机场。如无意外变故,拟于9月10日下午发起战役攻击。如敌在8月底或9月初向我进攻,则在现阵地以逸待劳,适时举行反击。下一战役无论进攻或反击,准备连续激战20天至一个月。如我第一线伤亡严重,不能再继续作战时,将二梯队5个军及第20、39军共7个军和人民军2个军团,适时投人战斗,再持续一个月攻势。坚持两个月的连续攻击,每月消耗敌4万人左右,美国有可能屈服求和,以三八线为界,撤退外国军队。8月17日,彭德怀以志司和联司名义向部队下达了作战预令,进行了第六次战役部署。各部队即结合贯彻持久作战方针,开始了第六次战役的准备工作。为把全军动员起来,积极准备作战,志愿军政治部于8月21日专门下发了第六次战役的政治工作指示。
与此同时,中央军委和东北军区也为第六次战役做了一些必要的准备,主要是:决定调第二十三兵团2个军(司令员董其武,政治委员高克林,辖第36、37军 )共3.5万人,在修建新的机场的同时,负责在后方反特和反敌空降任务;调2个火箭炮团、2个榴弹炮团和一个重榴弹炮团入朝作战;调运弹药粮食和冬装;准备新兵17万人于9月底前集中东北整训待补。
对发动第六次战役,中央军委进行了认真地研究,认为:目前朝鲜遭遇特大水灾,铁路、桥梁、公路被冲毁严重,9月份不一定能完全修好,粮食弹药运输困难,无法供给前线部队的需要;空军参战的机场尚未准备好,9月份不能参加作战;我军很难连续作战20日至一个月。从政治上考虑,9月如仍在继续谈判,我军便发动进攻,亦不甚有利,如果不能大胜或战而不胜,反易暴露弱点,影响更不好。从种种方面看,9月发起第六次战役恐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建议改为加紧准备而不发动。彭德怀同意中央军委对情况的分析和提出的方针。把拟在9月发动的第六次战役改为积极备战,防敌进攻,准备适当时机反击。这时,美军发动了夏季攻势,志愿军便转入配合朝鲜人民军,粉碎美军夏季攻势的作战,第六次战役计划遂告撤销
楼主:碧薇萍  时间:2021-06-08 17:50:59
8、粉碎美军夏季攻势

1951年8月下旬,朝鲜停战谈判已进行了一个多月。美方谈判代表团依靠其海空优势,在谈判桌上对中朝方进行政治讹诈,妄图不战而攫取一万二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在遭到中朝方严词驳斥和坚决拒绝后,美方妄图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实施强大的军事压力,迫使其接受联合国军的停战条件。因此,联合国军确定了不断对敌人施加军事压力的方针,配合美方代表的谈判对中朝联军施加强大军事压力。为此,范佛里特制定了军事进攻计划——“压服计划”。
7月20日至8月末,朝鲜北方发生了数十年未见的特大洪水灾害。铁路、桥梁、公路被冲毁严重,给中朝联军的交通运输造成严重困难。同时,大水也冲毁了中朝联军的一些防御工事。   敌人趁中朝方遭受特大洪水灾害的极端困难之机,于8月18日发动了夏季攻势和空中“绞杀战”。
“联合国军”发动的夏季攻势,先后动用了美军两个师、韩军5个师的兵力,主要进攻方向为北汉江以东至东海岸朝鲜人民军防守的阵地。在该线防守的部队为朝鲜人民军第2、第3、第5军团。担任第一线防守的有六个师,第二线为三个师。从8月18日开始,先以美第2师,韩国第7、第5、第8、第11师和首都师各一部,共约三个师的兵力,实施全面进攻,进攻重点为朝鲜人民军三个军团的结合部。美韩军平均每日以6—13个营的兵力,在飞机、坦克和猛烈炮火的支援掩护下,向人民军3个军团防守的共8公里宽的阵地,连续猛攻。人民军在洪水为害、交通困难、粮弹供应不足等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利用野战工事,进行了顽强的阻击和积极的反击。美军被迫在8月21日转入重点进攻。敌人转入重点进攻后,战斗更加激烈,有的阵地人民军与敌反复争夺达10余次。至8月24日,在人民军的顽强阻击和积极的阵前反击下,美韩军付出1.6万余人的伤亡,仅在局部地区推进阵地2—6公里,未能达到预定目标。8月25日和26日,朝鲜人民军第2、第5军团先后进行两次局部反击。第5军团以第6师和第12师各两个团,反击进占杜密里以北之敌;第2军团以第27师,在第5军团第6师一部配合下,反击大愚山之敌。两次反击作战,朝鲜人民军共歼敌8000余人。至此夏季防御作战第一阶段结束,朝鲜人民军胜利粉碎了敌人进攻。
9月1日,美军重新发起了进攻,夏季防御作战第二阶段开始。敌人每日不断以营、团的兵力向人民军攻击,其中以773.1高地的战斗最为激烈,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美韩军称该处为“血岭”;9月9日,敌转入重点进攻。韩国第8师每日均以一个多团兵力进行连续攻击。当面防守之人民军第3军团1个团顽强抗击,昼失夜反,与敌激战4天,阵地屹立未动。13日,美陆战1师、韩第8师集中了4个多团的兵力,在大量飞机和猛烈炮火支援下,连续猛攻。人民军第3军团防守地段,战斗最为激烈,每一阵地平均击退敌6至8次冲击,有的阵地击退敌进攻达18次。14日开始,敌人每日以4至5个营的兵力进行轮番攻击,人民军第3军团顽强防守,又激战4天,敌仍寸步未进。至9月18日,敌人全部被迫停止进攻。
851高地和1211高地是美军进行攻击的重点。美第2师遭到重大伤亡,但一无所获,因此将851高地称为“伤心岭”。在其它地段停止进攻后,仍继续对两高地进攻,战斗一直持续到敌人秋季攻势期间。至9月18日,除“伤心岭”战斗外,敌所发动的夏季攻势已经基本被朝鲜人民军粉碎。第二阶段作战,人民军消灭敌人达2.2万人。
为配合朝鲜人民军粉碎敌人的夏季攻势,战线中部志愿军第一线各军积极对敌人进行不断的小规模战术反击。位于北汉江以西的第27军,在9月1日至3日,以三个团的兵力,在五个炮兵营支援下,对注坡里之敌发起反击,共歼敌1900余人。第64、第47、第42、第26军各一部,于9月5、6日先后向德寺里、338.1高地、中马山、西方山、斗流峰等敌军阵地实施反击,共歼敌2000余人,并占领了西方山、斗流峰等要点,改善了平康地区的防御态势。
在粉碎敌夏季攻势作战期间,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奋战,全线共歼敌7.8万余人(内美军2.2万余人)。敌在东线以伤亡惨重的代价仅突入我阵地2~8公里,占我179平方公里土地。

楼主:碧薇萍  时间:2021-06-09 04:40:10
9、志愿军作战方式的转变和部署调整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关下“充分准备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达到结束战争”的指导方针,志愿军总部根据战争形势的变化,确定了今后作战方式,调整了军队部署。
志愿军党委于9月4日至10日在空寺洞志愿军总部,召开了军以上干部参加的党委扩大会议。会议分析了朝鲜停战判开始后的战场形势,认为今后主要作战形式将是阵地战。因此,要求我军“要学会阵地攻坚与阵地防御”,并且提出:进攻时,必须稳扎稳打;防御时,要积极防御、节节抗击、反复争夺,不得轻易放阵地,同时还在积极进行阵地前后反击和小型出击。中朝两军于9月16日发出指示,要求全军必须讲求战术,大力加强阵地工事。并根据战士群众创造的“猫耳洞”(防炮洞)的经验,要求重要阵地特别是核心阵地,必须构筑“隧道式的据点”。志愿军各部队根据会议精神和志愿军总部的指示,总结3个月来攻防作战的经验,认真研究战术,在第一线部队积极进行小型作战的同时,加强现有阵地工事,并在38.50线地区增修纵深阵地工事和东西海岸的海防工事。以后,在秋季防御作战中,即出现了坑道工事的雏形。
朝鲜三面环海、南北狭长的特殊地理环境,有利于具有海空军优势的美军登陆作战。如何防止美军实施侧后登陆进攻,是志愿军战略指导上的重大问题。9月17日,中央军委发出加强海防、防敌登陆的指示。相继成立了东、西海岸防御司令部。西海岸防御司令部,由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任司令员,人民军第4军团军团长朴正德兼任副司令员,统一指挥志愿军第38、第39、第40、第50军和人民军第1、第4军团,负责安州至海州段海岸防御任务。西海岸安州至新义州海防,拟待志愿军第23兵团完成泰川、博川地区机场修建任务后担任;东海岸防御司令部,由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部兼任,兵团司令宋时轮兼任司令员,人民军第7军团军团长李离法和志愿军第9兵团副司令员陶勇分别兼任第一、第二副司令员,统一指挥志愿军第9兵团第20、第27军和第16军之第47师以及朝鲜人民军第7军团,负责西湖津至通川地段海岸防御任务。
9月7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兵团(辖第36、第37军,共四个师)在司令员董其武、政治委员高克林率领下入朝,担任机场修建任务。9月20日 志愿军空军正式出动掩护交通线。首先作战的是航空兵第4师,之后,其他航空兵师采取轮番作战的方针,也陆续投入作战。另外,成立了铁道运输司令部,司令员贺晋年,政委张明元,加强了后勤运输。
为防止“联合国军”对开城中立区的进攻,确保开城中立区的安全,8月底,将在第二线完成休整的第65军调入开城地区,加强保卫开城的部署。同时,以完成休整和新入朝的部队接替第一线疲劳部队的防务。另外,给主要防御方向上的第一梯队军各加强2—3个榴弹炮兵团、1个火箭炮兵团、1个防坦克炮兵团和1个坦克团。至9月底正面战线担任第一线防御任务的部队,有志愿军6个军,人民军4个军团,从西至东依次为志愿军第19兵团指挥的第65、第64第47军,志愿军总部直接指挥的第42军,志愿军第9兵团指挥的第26军和第20兵团指挥的第67军;人民军前线司令部指挥的第5、第2、第3、第6军团;第二线部队有志愿军第19兵团指挥的第63军和第20兵团指挥的第68军。担任西海岸防御的部队为志愿军4个军和人民军2个军团另2个旅;担任东海岸防御的部队为志愿军2个军另1个师和人民军1个军团另2个旅。此外,志愿军第3兵团的第12、第15、第60军置于谷山附近地区,为志愿军总预备队。在中国东北境内,第16军军部率2个师于9月下旬从华北调至吉林省的通化地区,第11军于10月初从华北调至辽东的安东、凤城之线,归东北军区指挥,整训待机,准备随时支援朝鲜东西海岸作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