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寻陵绍兴:越国王陵、徐渭墓、兰亭、王守仁墓、大禹陵与宋六陵

字数:117930访问原帖 评论数:334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6-10 19:25:26 更新时间:2022-02-17 05:34:21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8-17 13:42:53
南宋官私文件中的“开掘皇堂”实际是指包括石藏外石壁在内的一个大墓穴‚,但这种墓穴结构显然不同于玄宫。以各建筑尺寸推算,‚ (即攒殿,‚共三间)所覆正在石藏之上,‚但并非将胶土区及外石壁等全部覆盖。

如《永思陵》云:“永思陵 中间阔一丈六尺,‚两次间各阔五尺‚,进深二丈四尺”,‚而“初开穴南北长三丈七尺六寸,‚东西阔三丈二尺”,‚由此可知,南宋并非将包括填筑胶土在内的大穴作为皇堂。

高宗、孝宗石藏里明长一丈六尺二寸,‚阔一丈六寸‚,深九尺。因为面积狭窄‚且无墓道‚所,以下葬时须“先下撑底板‚,俟进梓宫于撑底板上,‚定正讫,‚然后安下椁身,‚次将天盘囊网于椁上安设”,‚然后以石条封砌。

梓宫下葬后‚“覆以天盘囊网‚,巧用青石为压栏,‚次铺承重柏木枋二十余条‚,上用香土二寸,‚客土六寸,‚然后以方砖砌地‚,其实土不及尺耳”。

自高宗超,以后诸帝葬法皆同。南宋诸皇后攒宫与皇帝攒宫相似,‚只是早期规模略小些。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8-17 13:43:10
在2018年的这次发掘之中还发现,“高宗陵” 屋遗迹位于享殿北侧居中位置,宽12.5米,向北凸出7米。墓室即位于 屋正下方,平面近方形,边长约9.5米,向南突入享殿殿基,墓圹边缘贴近享殿北侧柱网。土圹最西南端、临近大殿基址处,有一石板深嵌在圹壁内。该石板应为攒宫内墓壁残存的部分,即文献中所称的“石藏子”的外壁。

通过钻探可知,现墓口至墓底最深处约2.5米,墓圹四壁下部仍保存相当数量的石板构件。

门殿基址位于享殿基址正南方,尚保留有部分夯土台基。台基平面呈长方形,面宽亦为17.5米,进深10米,东西两端与南园墙相连接。殿基四周可见砖构回廊遗迹,保存状况较好。



高宗陵上宫“ 屋”凸字形结构拐角及高宗陵遗址上宫“石藏子”最西南角上的一块墓石: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8-17 13:44:01
“高宗陵”陵园在发掘过程中,其东、南、北三面围墙均已发现,其中东墙墙基保存完好,全长59米,墙体厚度1.3米,在夯土墙基两侧多处发现有外包砖结构。北墙和南墙的长度基本也为59米。

因此,可以确认整座一号陵园的平面呈正方形。此次发掘以探明陵园的建筑遗迹为根本目标,期间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构件,包括了迦陵频伽瓦饰、板瓦、筒瓦、各色莲花纹瓦当和火焰宝珠瓦饰等,为进一步探讨南宋攒宫陵园建筑结构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8-17 13:44:30
而与“上宫”相对应的另一组皇陵附属建筑则是“下宫”。“下宫”这个名字是沿用唐代名称,指的是寝宫,‚是供墓主灵魂居住、游乐、休息的地方,‚也是宫女日常生活起居饮食的地方。

根据《思陵录》有关永思陵建筑的记载‚,下宫的建筑‚主要有“棂星门”、“殿门”、“前殿”、“后殿”等,‚还附设有“神厨”、“神游亭”、“库室”、“换衣厅”等。从这些附属建筑物的名称来看‚,下宫是寝宫的性质也是很明确的。

进棂星门后是殿门,‚为下宫前后殿之正门‚,面阔三间‚,左右复施挟屋各一间。

前殿‚为下宫之主要建筑‚,位于殿门之北‚面阔三间。

后殿在前殿之北,‚面阔亦三间‚左右,挟屋各一间。东西有廊‚各十八间。自殿门起‚折而北趋‚,至后殿左右‚与左右挟屋衔接‚而包前殿于中央。

所以下宫之构成‚,系以前后殿与殿门回廊为主体‚,其外围以围墙‚再外复以竹篱绕之。

至于上下两宫相应的方位,‚据《宋会要》记载,‚庆元六年(1200)八月宋光宗崩‚,十一月六日“攒宫修奉司言:今来修奉攒宫,‚所有下宫俟标定上宫地段毕‚,依永阜陵礼例于上宫之后随地修盖”。

可见下宫是在上宫之后‚,即位于上宫之北,‚结合北宋诸陵实例来看,‚出于“五音姓利”的考虑,‚南宋诸陵下宫仍应在上宫之北偏西。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8-17 13:44:51
在查找相关宋六陵资料的时候,我在网上找到一篇《钱江都市报》当年采访宋六陵考古队的文章,其中记者对宋六陵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晖达,以及参与相关宋六陵考古与研究工作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郑嘉励的访谈内容。

我截选一部分访谈内容加到本篇游记之中,也可以通过专业人士的解读来了解宋六陵的另一个侧面。



钱报记者:为什么此次发掘会先从永思陵开始?

李晖达:选这里,是因为用地的问题,整个宋六陵区域,这块地是最大的,从保护的工作来讲,这里也是最急迫的。如今的遗址保护规划与公园规划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我们亟需明确保护对象的规模、形制,让两规划有实质性的依据。而在这里,有可能为我们提供一个理想的标本。

钱报记者:虽然已经明确知道这个宋高宗的陵园,但为什么我们在项目名称里不直接叫宋高宗陵,还是叫“一号陵园”,我看到在汇报材料里,您写的是“可以断言,通过今年的工作,我们已完整揭示出了某帝陵上宫的全部主体建筑”。

李晖达:国保当时的定名,这里就叫高宗陵保护区。但万一不是呢?这里平移一个位置是很可能的。

帝陵,如果没有发现当年标识帝陵的碑或者牌额,你想在墓葬里发现墓志,几乎是没有可能的。它不会是一个实体的墓志,皇帝的墓穴有玉册(玉册有哀册和谥册两副。哀册相当于悼词,谥册是讲墓主人生前的作为,一般是歌功颂德)。但是,经过了当年的毁墓,我想基本上是不大能保留得下来的,它非常容易被损毁。在墓穴里直接出土有标识性价值的东西,可能性不大。

所以只能说推测为高宗陵。哪怕最后证明它不是,也没关系,因为我们会知道更清楚的信息。

郑嘉励:因为没有发现直接的文字,所以谨慎称之。但根据文献,纸面上对陵位的相对位次、距离的排定和复原,我们推测这里就是永思陵的位置。

还有一个证据,如今发掘出了上宫,上宫献殿的围墙的长度,献殿五开间,各自分间的距离和它进深的距离,和周必大在《思陵录》的记载是一致的。高宗丞相周必大作为一个山陵使,他的记录是很详细的。他不可能自己去量尺寸,直接从建造陵墓的基础官员、设计师里拷贝了一份工程数据,抄录下来了。这是第一手史料,数据吻合。所以我们认为它是永思陵。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8-17 13:45:47
钱报记者:前面五年,您一直很纠结,一直在“想”,为什么?

李晖达: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发掘宋六陵?

它作为南宋皇陵,从保护层面,如果不做发掘,保护没有主体,保护框架、保护范围都是虚拟的。当时是为了凑六陵的数,去凑的保护区域,其实是七个皇帝。所以正式发掘的前提是,保护也是虚拟的。我们必须在做了一定工作后,把宋六陵的文物保护落到实地。

宋陵的发掘,它的价值在哪里?

要说虚了很简单,给南宋研究提供什么什么。说大的,南宋时期的文化,在跨越元朝之后,在明代、清代是不是一样存在?还有什么东西是真正从南宋文化里传承下来的?

造陵的是历朝历代的大臣,官员的身份、文化背景、知识构成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墓葬的形式上。皇陵的格局在改变,其实是整个文化传统的改变,到底是断绝了,还是延续了,或者断了又续。真正推动它的不是一两个人,不是一两个死掉的皇帝,而是有资格经营这些事的人,是当时文化最主流的人。

我们通过发掘去了解它,绝对不是说我闲着没事,去看一下这个南宋皇帝的墓到底长什么样,而是看看他们在想什么,为什么用了一套现在人看来很怪异的五音姓利制度。

表面上是这两种风水观念的冲突,实际上是这两种风水观念背后反映的这个人群的变化,但你从很多文献的记录上是看不出来的,因为大家会有一套相似的话语系统来记录,表达各自不同。

所以为什么说我最开心的不是找到了墓室,而是找到了墙与门殿,说明整个上宫的边界是完整的。这样,它的保护范围就能有一个严格的参照,我才能相信,在我读完《宋会要辑稿》、《中兴礼书》以后形成的墓葬陵园的框架,到底准确性在哪,错误在哪儿?

我们对照《思陵录》的记载,就能知道南宋人计算上下宫尺寸,比如300丈,什么意思,是多大,我们一核算,可以知道标准,因为这是一个完整的标本。《思陵录》的后半部分基本上相当于抄了一份工程档案,现在人是很难理解的,这可以跟我们的发掘现场做实际的对照,对后期复原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标志。

如果没有边际,你只不过在找一个墓。你只有摆脱了到墓葬寻宝的观念以后,才能把发掘的目的放到一个更深的层面来,不然你真的就是去找一堆宝贝了,而且显然根本找不回来,就算找回来这些宝贝,你想说明什么问题?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8-17 13:46:04
钱报记者:明代帝陵制度是否受到了南宋皇陵的影响?

郑嘉励:北宋皇陵和南宋帝陵的布局都是上下宫分离的,不处在一条中轴线上。到明孝陵,十三陵,都是沿中轴线分布的,而风水都是南方形势派风水的墓地。

这就有一个问题,无论风水观念、地形特征,陵园的布局,和南方是格格不入的,和北宋皇陵完全不同,明显是两套制度,那现在明代帝陵的制度是从哪里来的?

民国时的中国营造学社,刘敦桢推测,明代帝陵的制度可能是从南宋皇陵变过来的。他的意思是,到南宋皇陵时,上下宫就串在一条轴线上了。

他有一个很大的假设是,南宋什么遗物都没有了,找不到证据。人们当时也没有读到《中兴礼书》。

但现在看来,这个推测不能成立。因为《中兴礼书》明确记载永思陵的下宫位于上宫的西北,也是分离的。所以把明代这套制度归到南宋皇陵,是不能够成立的。

宋六陵无非是在江南地区,刻舟求剑地把北宋皇陵那一套制度搬过来而已。

在宋室南渡的情况下,很多士大夫都迁了过来,也有平民,外戚(韦皇后家族),人们跑到南方,其实已经在地化了。南方的气候条件,雨水状况,地理环境(山地为主),不像中原一马平川,是无法按照中原的标准来埋墓的,所以大家其实都变了。

同样南迁过来的南宋士大夫吕祖谦的家就埋在山上了——明招山。只有南宋皇陵是奇奇怪怪的,南北面都是山,不用,埋在中间的谷地上。那就有问题,地下水位高,土少。所以朱熹就反对,但他没有考虑到一个问题,帝陵是国家大事,是国家正统的延续,跑到南方来也不能改,但其中又有很多纠结。实在没办法了,到宋宁宗陵才不得不转型,而这种转型对后来的明代帝陵可能会有影响。

过去我认为,明代帝陵那一套就是我们江南固有的葬俗,江南南宋时期品官的墓葬,墓园就是之前往后延中轴线逐级台阶,墓穴位于中轴线末端,上面起一个馒头状的封土。北方人的封土是覆斗的。明代帝陵就是宝顶。

但是,明代帝陵的制度不能直接从南宋帝陵去找,要从民间江南固有的风俗寻找,朱元璋就是南方人,早期政治中心也在南京,他的智囊团宋濂、刘伯温也都是浙江人。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8-17 13:46:34
钱报记者:很多人可能对墓穴本体更感兴趣。宋高宗的墓穴会发掘吗?

郑嘉励:我们去年的发掘目标,只涉及陵园的调查,以探明陵园的建筑遗迹为根本目标,并不涉及地下皇堂的发掘,所以从法律层面来讲不会发掘。

但从学术发展的角度,从完整了解皇陵的角度讲,除了地上的,还有地下的。我们希望去发掘,希望去了解。因为上宫发掘后,我们可以复原上宫制度,但我们对“石藏子”其实是不了解的。

(石藏子,其实就是石材垒筑的方形或长方形石椁室,简单地说,就是条石或石板垒砌的外椁。外石藏的四壁是紧贴着墓壁,内石藏是存放棺木和随葬品的。)

高宗陵遗址上宫“石藏子”最西南角上的一块

我们现在看 屋的跨度很大,将近10米,这样一个跨度,石藏子的石板该怎么盖,在结构上是有问题的,如果不发掘,像这样的问题依然没法解决。

而在历史上,宋六陵明确早已被盗毁,这是没有疑问的。

它和其他帝陵不一样,其他帝陵可能会碰到你没有办法处理的状况,比如出土了很多有机质文物,而在宋六陵,已经不可能出现了。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8-17 13:46:50
在2018年这次考古过程中,不仅仅确认了一些南宋六陵的建筑规制,同时也大体知晓了高宗陵上宫的面积与具体建筑位置。虽然还无法知道当年在这片土地所建立之建筑之内是如何陈列的,但大致的形态与陵区内的主体建筑规制却因这次发掘工作得到了极大证明。

南宋皇陵上下宫与北宋皇陵相比‚有五处不同:

一、南宋皇陵玄宫附于上宫献殿之后,‚以 覆之‚在墓室之上,没有建筑高大的陵台坟丘。不过将北宋时分离的上下宫串联到了同一条轴线上。有的学者认为明、清皇陵将棱恩殿(相当下宫)和明楼宝顶(相当上宫)纳于同一组群内‚即由南宋演变而来,‚成为中国陵墓制度的一个转折点。

二、无神墙及四出门。

三、虽有上下宫‚但无石象生‚即石刻群。

四、无乳台。

五、下宫门殿及东西廊之配置‚与普通宫殿无异。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8-17 13:47:05
随着现代科技技术引入考古学领域,现代考古已经不再单纯领先传统的“洛阳铲”打孔的方式、由人工进行大面积野外探掘工作。传统方式不仅工作量巨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并占有较多的探掘空间,对于当地的生产及经营活动都有一定的影响。

近几年来,对于大范围的遗址考古工作,逐步引入了“遥感考古”。

所谓“遥感考古”,就是通过电流、电磁波以及磁场等手段,利用地理信息等数字技术,让沉睡在泥土底下的文物映现在显示屏上。它是一种不用挖掘而直接探测地下遗物、遗迹的新考古技术。

宋六陵在沧桑数百年间,陵园荒废,变成了一片茶园,在这片茶园下面,究竟有多少皇室陵墓?其间蕴含着多少南宋王朝的历史信息?

2003年下半年,浙江省首次启动遥感考古。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8-17 13:47:22
宋六陵在元代被盗掘,明代被修复。此后数百年间,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原因,导致地表建筑荡然无存,即使是明代种下留作标记的松树也在不断地死去,当年的坟头、陵道、石碑全不见了。因此,有必要运用高科技手段,来探测一下地下的情况。

虽然,陵园内珠宝被盗,尸骨全无,但是,文献资料并无毁坏墓穴、墓道的记载。特别是明代还按照宋代资料修复了这座皇家陵园,所以探测和研究这座具有特殊性的皇陵,可以全面了解宋代皇室的陵寝制度,以及南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只有基本摸清宋六陵地下陵墓的分布情况和保存状况,才能有目标地、更好地开展保护工作和研究工作。

其实,航空航天遥感只能探测地表或大范围的地下埋藏物,要深入到地下几米、几十米、几百米寻找皇陵,还得靠物理探测。所以,在宋六陵遥感考古中,使用最多的还是雷达、电法、磁法物理等综合探测技术。

用得比较多的是电法,就是地表上每隔几米布置一个剖面,沿线将测量电阻率的电极法仪器插入接受数据,这其实就是将划定的一方土地看作是一个大导体,从中选择不同的位置作为正负极进行通电,以测定深浅不同部位的电阻率,电于物体的导电性是不同的,如空气的电阻率高、水的电阻率低等等。如果地下的墓穴保存完好,必然存在大量的空气,就会存在高电阻区域。如果墓穴淤泥填塞,导电效果较好,电阻率较低。

也正是利用现代的遥感考古再配合遥感信息进行实地验证,让我们一直以来所认知的宋六陵原有的陵位布局有了新的发现,同时也将宋六陵的真正的皇陵位置与布局带入了新的谜团。

从现有的发现来看,之前以《(康熙)会稽县志》以及在1957年所绘制的《攒宫养鸡场耕作图》中永思陵西侧的松丛,《鸡场图》作“ 哲宗后陵”,实则该处并无陵墓。经现场踏勘,其地全为生土!

而图中最下方所认定的宋光宗永崇陵位置,经全面钻探及探沟试掘,其下全为自然的砾石层,作为陵墓的可能性已排除。

所以,我们再回头来看这张皇陵位置的布局图,会发现其与实际考古所得相差甚远。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8-17 13:47:35
其实,现在困扰考古与研究人员对宋六陵最大的问题,就是7个皇帝7个皇后位置关系一直没有搞清楚,而明清人的文献记载,错误非常多。

杨琏真迦盗墓时,7帝7后,地面标志还是清清楚楚的,毁墓之后,地面建筑没有了,明代在重建陵墓时,就已经张冠李戴,把几个陵的位置就搞乱了。

包括《康熙会稽县志》所绘《宋六陵图》,是很多学者关注的一张地图,可是,图中仅按南宋帝系列出六帝陵名号及分布位置,而昭慈孟皇后及宋徽宗等帝后陵不知所踪,而且,图中所标六陵位置与《宋会要辑稿》等文献所记多有不合。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8-17 13:47:48
我们现代所认知的六陵各帝后的攒宫的位置多来源于其地面之上仅存的封树。

南宋陵园中广植林木以作封树,始自南宋初建陵园时期,这有《宋故武功大夫高州刺史冯公墓志铭》为证。明初恢复陵园时,予以补植。

清代初期,地面还能看到明时所建皇陵废墟,人们知道有皇帝埋在这里,但当时已经搞不清是归属哪位皇帝或皇后,但看地形,比周边高,就能知道这里是一个陵,所以古人根据方志里标错的标识,沿着这些高起的台地种松树,代表这里一个陵,那里一个陵。后来,人们就把松树代表陵位所在的地望。

清道光以后至清朝末年再度陆续补种。但慢慢的,人们开始赋予松树更多的想象和“责任”。他们看到马尾松根部垒的圈石头、微微拢起、看起来像个坟包,时间一长,后人们就误以为这几棵马尾松下面就是墓穴。

“清代人无法理解这个废墟,稍微拢起一点就当成了坟包,于是就在废墟上种树,在‘墓冢’上种树。所以当地才会流传这里有六个皇帝跟100多座功臣陪葬墓的说法,其实就跟种树有关,一个个都当成坟包了。”李晖达说,100年下来,乡间的故事是很容易改变的,越传越失真,传到了上世纪70、80年代,人们就给此地取了一个景区名字“宋陵松涛”,说整个宋陵当年是一大片松树。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8-17 13:48:03
这些马尾松自然跟南宋没关系,但是,当年划定宋六陵文保区域的时候,人们找不到墓,对地下的情况知之甚少,便以松树的存在而划定了范围。

有点荒唐,也有点悲情。

这么多年,松树就这样阴错阳差地被保护着。最近几年还不断补种一些树,矮墩墩的小树就是“很茫然”地补种的。

现代考古发掘工作的时候曾出现过一棵近代补植的松树正好在探方里,这树顶多二十年的树龄,既非古木又非文物,却刚好不偏不倚栽在了宋代的建筑基址上,原本想移开它,但几经打听,得到的结论都是宋六陵的松树不能随意动。一开始觉得这真是可笑的本末倒置,但过了一阵,忽然就理解了,因为在这里宋六陵和松树几乎可以划上等号,他们是宋六陵经历了一千年历史更迭后地表上留下的唯一记号。

据绍兴县林业部门测定,目前幸存的古松松龄多在130—180 年左右。以此推算,这批古松的初植时间当在清道光年间至清朝末年,可见宋时原种、明初补种的松树早已不复存在。

据民革绍兴市委员会、绍兴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6 年9 月编印的《历史文化名城咨询资料》第9 期《宋六陵》载:“宋六陵四周,层峦环抱,林木葱茏。宋明两代诗人描写:‘遥遥翠盖万千支’、‘松柏萧萧万壑幽’,长期来形成一个古木参天的天然林区,山景优美,是会稽山区的著名风景点。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8-17 13:48:21
宋六陵的林木大部份毁于抗战前和日寇侵占时期,解放后因劳改农场建场需要,也砍伐了一部分。

1989 年,绍兴县文物部门就对242 棵古松逐一编号,专门制牌上树。然而,其后几年人为毁坏古松的现象时有发生。位于宋六陵的绍兴茶场随意侵入陵区保护地域进行开垦种茶,砍削古松树枝,造成有的折倒、枯落、死亡。

宋六陵古松的日渐稀少,是无法回避的事实,这当中有年老自然衰亡的,有白蚁、松线虫、天牛虫危害致死的,有遭雷击毙命的,更有意外或人为致死的。对宋六陵古松逐渐死亡的问题,绍兴县人民政府和文物部门多次与有关部门研究保护方案和补种规划。

1999 年11月,绍兴县人民政府专门召开了协调会议,明确保护责任,提出了加强对古松保护等六条意见。2001 年11 月,绍兴县政府委托绍兴县林业局,在对全县古树名木进行普查登记的同时,对宋六陵古松再次进行了调查登记,并逐一编号钉牌。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8-17 13:48:37
2005 年7月26 日,绍兴县人民政府又一次会同县农业局、林业局等相关部门,再次召开宋六陵古松群保护专题会议。会上分析了宋六陵松群濒临枯败和死亡的原因:一是生存环境遭受破坏,二是自然的生理现象,三是病虫危害。

会议明确了有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一是对死亡松树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理;二是对病虫害危害的古松树进行喷洒农药防治;三是邀请专家制订松树保护复壮方案,强化对松树的定期监督检查;四是适度再植松树,形成合理的树龄结构和可持续生存的松林群落;五是将古松树干以外10-15米,或者树冠垂直投影外5 米划定为古松群生长保护范围,在此范围内禁止种植农作物,禁止进行任何农事活动;六是文物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工作。

2006 年,当地文物部门在编制省级文保单位宋六陵“四有资料”时,对古松再次进行了实地调查登记,当时就仅存120 棵。2010 年8 月,绍兴县文化发展中心葛国庆先生再次对整个陵园的古松进行了全面核查,此时只仅存65 棵。

现在,我们看到六陵地区七帝七后各陵仅存松丛十余处,其中南区六丛仅存五丛,又五丛中大多已从20余棵减少到3-5棵。唯一长势较好、密度较高的仅见陵园北区的“高宗吴后”陵封树。


现被标为“宋宁宗永茂陵”之上仅余的松树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8-17 13:48:52
既然已经无法通过当地久以流传的“以松辨陵”方式来确认各陵位,那么能不能通过一定的地上、地下遗迹来辨别各陵区名称及位置呢?但这种方式在六陵地区却很难实现。

南宋陵园所属山、田、地,至少自清道光十二年(1832)起就已正式归属华舍赵氏宗祠,这有宣统元年《告示》碑可证。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华舍赵氏宗祠之“族产”未曾变更。

1949 年后,这跨地域的“族产”作为特例没有合并为当地集体土地或土著私有土地,而是全部收归为国有土地。正是因为这一渊源,遂致这“特别”土地先后归于公安系统劳改农场、国营攒宫养鸡场、绍兴师范专科学校、国营攒宫茶场、中外合资茶业发展有限公司等。

1949 年以来南宋陵园遗迹遗物遭受重创,主要分以下三个阶段:

1. 劳改农场开垦时期宋六陵陵区自1951年始设劳改农场,至1964 年底被绍兴县攒宫茶场全面接管,历时14 年之久。

这14年中,在陵区直接劳作的是一大批正在服刑的犯人,在他们“垦荒种地、砍柴、采石、烧灰、烧砖”中,一部分遗迹、一些环境风貌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又建造住房、平整土地、山坡砌??,因砖石之需,致孝、理两陵的围墙、献殿大多拆毁,有些碑石也被用来作房屋基石。

又1956 年,地方国营攒宫石灰厂,实为绍兴县劳改管教队下属中队,因石灰厂原材料需要大量石灰石,一批大理石碑石正好是上好的石灰石材料,遂致原先镶嵌在献殿壁间等处的一批大理石碑,及泰宁寺故址上的大理石基石,陆续被投入灰窑,烧制成了石灰。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8-17 13:49:05
2. 绍兴师专在地时期绍兴师范专科学校是现绍兴文理学院之前身。绍兴师专之在宋六陵,自1965 年至1981 年,前后长达17 年之久。

当时绍兴师专的教育楼、宿舍楼及食堂、厕所、水井等附属设施,几乎全建在北陵的理宗陵、度宗陵和高宗后陵陵址上。理、度两陵的皇堂处,更难以想像分别建了两座厕所。

老师们回忆:在度宗陵处挖出一块长1、宽0.5 米形似小棺材的太湖石。理宗顶骨碑亭在绍兴师专迁入时虽已不存,但原亭内一块硕大的“大明敕葬宋理宗顶骨之碑”却还立着,正是绍兴师专进驻后不久,该碑才被推倒在地,之后又被石工一剖为八,将其作为基石砌筑在教工宿舍之下。

可以这么说,北陵的整体环境风貌,在原先劳改队毁损的基础上,因绍兴师范学校的入驻,再度遭受到更深层的侵害。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8-17 13:49:19
3. 绍兴县茶场经营时期绍兴县茶场自1964 年底接管至今已连续经营48年之多,在其经营初期,wen ge 运动,也使他们高举起“破旧立新”大旗。如果说绍兴师专毁损的是陵区的北陵,那陵区南陵的毁损当是县茶场莫属了。

初时,凡南陵所存的地面建筑,几乎全被夷为平地,尤其是孝宗陵地面建筑中的砖石,均被茶场用来砌筑围墙。被调查人还回忆到:孝宗陵下曾掘出一块直径约2 尺的圆形磨盘石。

1970 年起,茶场对老茶园分期分批进行了更新改造,并渐引进机械化作业。这一原先只是手工作业的平整土地工作,改为机械化作业后,这里从地形、地貌到遗迹、遗物,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如1999 年10 月,绍兴县茶场对陵区西片茶园进行机械化改造时,机械手入地,就触及到陵园附属建筑的房屋基础,使一大批条石建筑被裸露移动。原先起伏有序的丘阜,全成为整齐划一的平地。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8-17 13:49:36
此外,陵区内还先后建造了纺织厂,扩建了茶场厂房,兴办过真人CS 野战俱乐部,经营性农庄——茶满山庄,新建扩建一批茶园机耕路,还改建在建着一批现代风格的多层住宅楼等。所有这一切,都是对南宋陵园多层面的毁损与侵害。

1996年在陵区西北牌口村征集到“ 皇帝永茂陵”残碑,后来在“ 徽宗陵” 区域东面还先后出土过“ 帝陵”、“ 皇帝永绍陵” 残碑。从宋陵制度和三块石碑特点来看,它们应该是明初或清代雍正时期重修宋陵前所立的标志碑,而不是宋代遗物。

但发现的这三碑均已发生位移、并非原树立的位置,所以对于考订南宋攒宫位次的意义不大。因此,从现有的考古结果与当地的实际存物中寻找原始皇陵位置已不可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