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琐屑

字数:30881访问原帖 评论数:275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6-30 17:19:53 更新时间:2022-05-09 20:16:57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1-12-17 11:01:56
前些日子天气不好,就很少到江滩去散步;这几天略为好转,就想活动手脚了。进得江滩闸口,就发现今天与往常有些不同,老远就看到有个大吊车吊着一个四四方方的白色物体在二十余为的高空——白色方块是发亮的,像是某种灯。哟,怎么回事?难道江滩在举办什么大型活动?江滩进口处的停车场停满了各种车辆:有中型客车、小型集装箱车、货车和电动小运输车等。车牌有浙江的、河南的、湖北的,当然的鄂A还是最多。肯定是有活动。我俩往前走,发现绿道上扎有三个蓝色的帐篷,帐篷外边是衣架和一些箱子,衣架上挂满了各色服装。在那棵有名的一棵树边聚焦了一堆人,它四周的路灯杆上拉着警戒线,外面有人在朝里张望。出了命案?嗨!哪来的命案,在拍电影呢。你瞧我这脑子,成天都想的什么。我正要往里凑热闹,看看拍摄现场,就听见几个场务在清理现场,让行人不要走动,并禁声;他们的口音像是河南人。拍摄开始了,树下有个老人坐着轮椅,旁边蹲着一个年青人,还有个人在扯着嗓子在唱歌,歌词听不清。不知道是蹲在一旁的年青唱的,还是其他人唱的,我发现树上有个人,是这个人唱的吗?坡下面的堤岸上铺设着一条二十多米的轨道,摄像车在轨道上从远处慢慢往树下推送,我还没听到“咔”拍摄就完了,但我听有个嗓子在喊:“过了!”说好的“咔”呢?我是不是被电视里的拍摄镜头给欺骗了。场务又开始喊:各位大叔、大姐,可以走了,可以走了。我就往前走了,到另一个角度看看。还没走几步,场务又开始清场了,祈求大家尽快离开绿道,站在堤下或草地上都行,只要把绿道给留下来,好给镜头一个干净的远景。我是很配合的,搞艺术创作是件辛苦的事,但有的人就不,你越说他越不听,偏要与你别着来,遇到这样的人场务也没法,只得等他走了才回导演的话。到了另一边我才看清楚,吊车吊着的就是遮上白布的灯光,而且在草地边上还有另一个灯光,将草地上的小树林打上光,作为背景,为镜补光用的。
自江滩一棵树闻名以来,我看到有许多自媒体在玩,现在被摄入电影镜头还是头一回,有机会一定看看。是什么电影呢?我听有人说是《三个老爸》。“三个老爸”这是什么电影,不像电影的名字啊。估计是网络电影吧。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1-12-22 22:37:02
那天逛菜市场,看有菜苔卖,有两种价位,一种1.09元/斤,一种标上洪山菜苔字样的4.99元/斤。便宜的菜苔叶小杆细,像是水分不足;洪山菜苔色泽紫红光亮,杆茎粗,且嫩。我知道这也不是正宗的洪山菜苔,但两种菜苔相比较起来,后一种看相要好许多,一定也好吃些,就卖了一小捆(武汉的菜苔一般都是扎成小捆的,小的一捆大约1斤左右,可以炒一盘,够2、3个人吃)。回家掐菜时也没什么丢头,正好一盘。腌肉炒菜苔是一绝,可这个时候没有腌肉,怎么办?用肥肉切成丁,煸出油来也凑合者也行。先在锅里倒点植物油,将肥肉丁煸炒,出油,出香;再放姜末、蒜末,也煸香,当锅里冒热烟后;再倒菜苔快速翻炒,加盐,稍加点凉水,继续翻炒一、两分钟就可以出锅了。家里有老人、小孩牙口不好,可以多翻炒一下,但菜的颜色稍差,味道也偏涩,不爽脆。这盘不太正宗的洪山菜苔味道居然还不错,中指粗细的菜梗,也口感柔和入味,看来只有错买的没有错卖的啊!不想用肥肉丁炒,也可以用香肠炒,也好吃。
正宗的洪山菜苔我们一般都吃不到,产量特别小,就在洪山宝通禅寺无景塔脚下,由僧人种植打理,据说是特供的,价格在150-200之间。过年期间超市里卖的洪山菜苔价格在3、40元一斤,这菜苔大多来自洪山菜苔的种植基地,这菜苔3根就有1 斤多重。我吃的这洪山菜苔估计是基地附近农家自种吧。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2-02-23 10:19:32
这两天武汉又紧张了一回,人们纷纷带上了口罩,可外出过早还是照常依旧。我昨天是在家里煮的饺子,今早就守不住了,到外面街上买了一笼包子吃。中华路附近和其它相关的的门面和住宿区前天晚上就开始了核酸检测,也查出了10个,基本上都是这回参加培训的人员(其中有一个家属),看来集体活动确实是个高风险的行为。武昌这边的许多小学都停了课,烦扰都栽给了在家的老人们,刚把讨人嫌的孙子外孙们像瘟神一样送走,准备轻闲轻闲,哪知道他们又被送了回来。
我在摊子上买包子,包子没有熟,我刷钱等着,就看到一个将近六十岁的婆婆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子来过早。她买了一个烧麦与包子的合拼,可包子没熟,她就问小子吃烧麦行么?这小子带着哭腔哼哼地说:我就喜欢吃包子。婆婆说包子没熟得等,要不就烧麦行不?小子双手插在口袋里扭着双肩说:就要吃包子。婆婆没办法,嘴里嘟哝着真是个小劫数。这时有个她相识的婆婆说她的孙子也一样,说是想吃麦当劳,你给他买肯德基都不行,这伢们呀惯得不成名堂!我站在一旁心里想,不知道是谁惯成这样的,我以后有了外孙肯定不会惯着,不过这也说不定,有可能比他们更宠着小的们。
我有个朋友,是个闹海的,成天在外面晃,一点也不顾家。后来他女儿给他生了个混血外孙,打那以后,他几乎是天天抱着金发碧眼的小外孙女,在我眼前晃悠,那种怜爱是我从来都没见到过的。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2-02-23 12:12:34
门前有个小空地,社区把它做了一圈小花坛,地上铺就了水泥砖,还留了门。这就是我家的花坛了。以前不住这时,对门的婆婆在花坛里全部种上了紫苏,说是紫苏叶既能吃,晒干了还能当成一味中药卖钱。我来后她一直就说把紫苏全部清除,把花坛还给我,说谢谢我这么多年来让她种植了紫苏。装修时我没有管它,种就种,还能美化房屋周边的环境。这回装修完后,我准备种树,让空地形成一个天然的院落。现在我在隔壁老王的建议下买了20棵花椒树苗,3棵一种,种了7等份,又在正前门种了两棵6年的黑皮柿子,还准备种一丛凤尾树和蓝梅,让我的前门一年四季如春。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2-02-24 13:04:44
早上去买菜,进生鲜市场都要扫健康码了。这一回的这个培训,令武汉网红的餐饮几乎全部沦陷。万松园的王华华牛肉面,梁道街的赵师傅油饼包烧麦,户部巷的老宅藕汤,水陆街的阿宾豆皮,等等,看来培训的队员们是做足了功课的。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2-03-01 10:59:33
昨天下午接到社区的通知说可以查核酸,不是强逼性的,以自愿为原则,想,就去查一个呗,减少社会的麻烦,自己也求个安心。吃完饭,下去散步,顺便到检测点去看看,如果人多就改天;一瞧人不太多,就排队查呗。出门天下着小雨,站着站着雨下大了,还好我穿着防雨外套,戴上帽子就没事。队伍里也有不打伞的,看着快进帐篷了,也都不愿走,宁愿淋着。排了大约一刻钟,检测起来估计只有两三秒钟就完了。终于了了一件事。早上看通知,又说武昌这边不再全民检测了,得亏查了,不然自费检测得40元呢!

前天去江边散步,快到江边时看到有几个年纪不小的男的,其中一个拿出他的手机,说他是黄码,另一个瞧了一眼,说还黄的不狠,他看过比这更黄的黄码。我也正好瞟到了那个男人的码,肯定是黄码,哪来的更黄的码,更严重的只有红码了。黄码按道理说最好在家禁足的,最好是不出门。后来才搞清楚,他就住在路边的那一溜平房里。

现在的大数据真是利害,如果在封控区附近待上一会儿,绿码就变黄码,所以最好在家待着。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2-03-02 13:02:22
看了个小视频,说是幼儿园的老师在课堂上要孩子们说说自己的理想。有说当宇航员的、有说当老师的、有说当解放军的、有说当CEO的,有个孩子格外不同款,她大声说:我想当老百姓。你说这孩子的志向是多么的高尚。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2-03-04 17:58:33
这一波有点麻烦,昨晚通知今天早上全体都要查核酸,即使前两天才做过的也得要做,而且只有做过之后,拿着证明才能上班。一大早吃过早餐,我就到附近的检测点去查核酸。现场人不多,人们都排着队,但表情都非常平静,没有人发牢骚,做完后迅速离开现场,应该干嘛干嘛。谁叫我们是英雄的城市市民呢!
今天二月二龙抬头,我去剪了个头,老婆要求我把蓄了两年的长发剪成平头。我没有按要求做,想让理性师给我理个披肩头,结果理成了个早期台湾歌星刘文正式的发型,可惜我没有刘文正英俊,这头发罩在我头上像个包菜,而且像是假头套,都不好意思见人了。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2-03-06 17:47:23
今天是第三次查核酸了。早上七点半钟就去了,人少安全。查完后拿了张小纸条,证明已经查过核酸了。过完早,就开车到老屋去看看,现在是两边住,近段时间主要住这边,离单位近一些,以免坐公交和地铁。这两样交通工具都不太安全。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2-03-07 11:19:01
老屋那边什么都好,可就是有一点,楼上有两三家住户没什么素质,老爱往下面扔东西,让人心里不太爽快。不过这也难怪,多年租出去没怎么管,楼上的人难免会形成习惯,慢慢改变吧!我这人总体来说还算是有素质的,虽然很想骂人,可转头一想,如果骂人能够解决问题,那要法律干什么。我不骂,我讲道理。有天我看见七楼的一个男人,大约六十多岁,他站在阳台上吃瓜子,一边吃一边往下吐瓜子壳,我大声说:朋友你以不能把瓜子壳装进袋子里一起往下扔,我帮你扫,或者把瓜子扔下来让我也吃几颗?他没吱声,头也没往里缩,而是向下看着我。我又大声说:朋友,都是街坊,低头不见抬头见,大家相互关照一点。他还是不说话,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没什么反应。我觉得很奇怪,正好有其他街坊在一旁,他们说没有用的,说了许多年都没用,只能自己勤快一些,多扫扫吧!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2-03-08 09:38:48
楼上那个伙计大约六十多岁,听对门的婆婆说他是个老街坊,父母以前是开染坊的,他是抱养的。这孩子不怎么聪明,但有股子傻劲,大概小学毕业就没有读书了,一直帮家里干活。他父亲死得早,是他母亲一手把他带大的。他母亲是个老实人,也不爱说话,但对人比较诚实,街坊没有说他个不字的;可这个傻小子总是惹祸,被外人欺负了后,回家还要挨打,也就养成了个倔强的个性,倔起来像头驴一样。虽是街坊,但我们住在前后街,我对他是一点印象也没有,还建后,我也只在那里住了两年,除了隔壁的老王家,大部分身街坊都不太认识,便何况三、四楼以上的住户了。他的一些情况,我还是通过隔壁的老王才知道的。隔壁的老王也一直在外面工作,赚了些钱,是三年前老婆得了癌症后才从外地赶快回来的。他这人眼界高,也很少与街坊们来往,对他们的情况知道得也不多,但对他多少有些了解。他说他们是街坊,但楼上那个伙计大他几岁,俩人玩不到一起,他总记得那伙计端着一个大海碗蹲在门前吃饭,两眼看着来往的人群,也不出声,痴不痴呆不呆的。老王以前是这一片的小混混,打架闹事是家常便饭,但他从来都没有欺负过这个伙计,一是他妈妈老实,二是欺负他这种傻不拉唧的总人些胜之不武。我们这一片拆迁后,各自都分散了,几年再分回来也都打散了,那些年街坊的变化好不太了解。后来他也是无意中听说楼上那伙计去做了几个牢,可能是因为是盗窃,出来后又开了几年的麻木,生活一直都蛮贫困的。他结过婚没也不太清楚,可能是没有,老王说,像他这种情况怕是找不着老婆的。再后来他在小区当了几年的保安,在维护这一片的治安,再后来就不清楚了。不是我说楼上那伙计家以前是做染坊的,他还不知道这伙计住在我们楼上呢。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2-03-11 10:09:58
连续两天武汉都没新增病例了,前些时候一直笼罩在我们头上的阴云随春风飘散,艳阳重又普照大地,春终于来了。春是来了,可我门前的几棵树苗还没有一点冒芽的迹象,这可有些激坏了隔壁的老王了。我门前有块花坛,以前我没来时是由对面的一个婆婆在使用,她种了许多有药用价值的草本植物,叶平常能够食用,而根她则晒干了卖到药铺,前后有上十年的时间。我装修时她就退出了,说谢谢我这些年让她种这些东西,就把花坛里的植物都铲除了。其实我也不是着急种什么,我还在考虑是种花还种树呢。这时隔壁的老王就提议种树。老王是个业余的花匠,他将自己门前的空地搭成了一个院子,里满种满了花草树木和各种盆景,很有些模样。他说种树,先种几棵果树,等成活后,再补种花草,那时院落就自然形成了。我听他的话买了二十株花椒树苗,两株黑皮脆柿,都是在他的指导下种下的。他说开春后你就等着它长吧。现在开春了,可树还没迹象,我倒还好,活不活都无所谓,可却急了他,他现在进出门都要到我门前看看树,看发芽了没有。他是个好面子的人。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2-03-16 22:28:36
下午下冰雹了。围棋大小的冰雹突然从天而降。这么大的冰雹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先是落下一粒,我还以为是楼上往下扔东西呢,老小区不是阳台不是封闭的,经常有人朝下丢垃圾。过了几秒又落下一粒,又一粒,这时我才反应过来是下冰雹了。接着冰雹铺天盖地地从天上砸下来,瞬间地上铺满了白色,不过只下了两分钟左右的样子,一场大雨下来,地上的冰雹都溶化了。这几天武汉的天气可能又要下降10度左右,又有些春的模样了。
这几天武汉的街头你是看不出季节的,上身有人穿冲锋衣,有人穿夹客,有人穿衬衫,有人穿T恤的,更有甚着是有人还穿着羽绒服的;下身有人穿短裤、穿长裙、穿短裙、还有人穿着秋裤的(我的秋裤脱了),让人感觉武汉是把季节给折叠了。这天场大雨,明白就会有人穿上厚羽绒服了。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2-03-17 14:55:49
昨晚在广场上散步,看到满地的椿叶尖,真是可惜了。这一阵冰雹和大雨,紫叶李和樱花差不多散落了一大半,武汉大学的下起了樱花雨。
我门前的花椒树有一半发出了嫩芽,一个脆皮黑柿也冒出了树芽苞,春来了!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2-03-17 21:20:52
追完了《相逢时节》,虽然对结局并不喜欢,但这就是生活,有时留下的遗憾可能比完美的收尾更令人牵绊。雷佳音和袁泉都是我比较喜欢的演员,雷佳音的可塑性较强,可以胜任各种不同的角色,而袁泉的外貌注定只能出演精英女性,能够完美演绎这种角色也是相当难得的。同样是精英,也都是各具个性的。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2-03-20 22:09:44
今天是春分,天下着毛毛细雨,打伞麻烦,不打伞湿人衣,时打时不打,这要看心情了。正好趁今日有时间,一大清早就上山扫了妻家的祖墓。墓园人还挺多的,但也不至于拥挤,能保持必要的距离,这在疫情期间是完全必要的。我们这扫墓一般都在清明前后,但前年封城不能出门,没能去,去年情况好转后是正清明去的,人非常多,所以今年就不凑热闹了,我们就提前去扫墓祭祖。其实在我们的老传统里,春分就开始祭祖了,叫春祭。扫墓开始时在祠堂里杀猪宰羊,鼓吹奏乐,念祭文,行礼;之后从扫基墓和远祖墓开始,这是全族、全村出动,甚是隆重;再就是各房的祖墓;最后才是各家的私墓了。祭扫活动一直到清明才结束。我印象当中从没有参加过春祭,清明回乡扫祖墓倒是年年都去的,不过只记得祖父这一辈,曾祖、高祖就连名讳都不知道了。前几年乡下的老家划为新开发区,老家里的叔伯、堂兄弟妹家整体搬迁至镇上新建的还建楼里,祖坟也迁移到新建的公墓去了,可以说我们都成了无根的人。移坟那天,我的一位堂叔坐在祖坟边,把手一挥,说过去这远远近近的大片地都是我们家的,可现在连座祖坟都没了。就是在那天我才第一次看到曾祖的墓,感觉相当陌生,但我还是虔诚地祭奠了一番,这可是我的祖先啊!过些时候要去祭拜了。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2-03-22 11:22:50
雨还在下,气温骤然下降,仿佛又回到了冬天。雨在下,可天上的瓜子壳也落得满地,更可恨的是水果皮也往下扔,搞得地上像花脸一样。昨天真是忍无可忍了,上到七楼去找那个人说理去。上个星期我写了一封致楼上街坊的信,帖在了一楼楼道口,希望用这种方式来制止楼上乱扔垃圾,效果怎么样不清楚,反正对七楼的那个家伙是没用的。
我刚搬来时,曾上楼去过,可敲错了门。我是爬楼梯上去的,长年不爬楼梯,搞得人气喘吁吁的,平息了半天才敲的门。敲了好一会儿,家里没人应答,想是里面的人害怕了不敢应门,气也就了消大半,就下楼了。到了楼下,看到那个家伙还站在阳台上,我才知道敲错了门。既然敲错了门,也就敲错了吧,不再去置那个闲气了,就没再上去。
这回上楼,我一层楼一层楼的数,就去到了七楼,不会错了。这种老房子是一梯六户,中间有一个很大的公共空间,正对楼梯的两户就在门前安装了铁栅子门,算是防盗了。他家的防盗门没锁,我从外面把铁栓拉开,直接就敲里面的防盗门了。敲了几下,没反应;再敲,还是没反应。难道又敲错了?我接着敲,这时我听到了有脚步声往门前走来,并伴随着一声不太清晰地问话声:“哪个?”“街坊,楼下的街坊。”我答道。门开了。里面站着一个老人,看不出年龄,我的印象他大约在七十岁左右,可楼下的街坊们说他大概只有六十三、四岁啊,是同一个人吗?他穿着一套深蓝色棉睡衣,戴顶棉帽,手上有没有拄着拐杖我没看清,但他是靠在走道的墙上的,一看就是个病人,应该是中风后留下的后遗症。他并没有让我进门的意思,我也没等他开口,就说了几句,其中就点出了他与社区之间的矛盾,希望他不要把气撒在我们楼下的街坊身上。他含混地说他与社区没什么过节,他也没有往下扔垃圾。对他的这种狡辩我没有理会,一再要求他不要再往下面扔东西。他不得已含糊的答应了,一边有逐客的意思。其实当我看到他病病歪歪的模样气就消了一大半,怜悯之心就上来了,我后面说的话只是虚应故事,也不做太大的指望。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上天已经惩罚过他了,我就不再雪上加霜。
他的身世前面说过,他是抱养的孤儿,被抱养的过程还比较复杂,说是男婴、女婴被两家抱养后又相互调换等等,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楚的。抱养他的那一家没有子女,夫妻俩开着一家染布的作坊,家里并不富裕,在他半大不大时养父就死了,家里也就更是一贫如洗。他养母一手将他拉扯大,可以养老了,哪知道他又不学好,抢劫了一个过路的行人,钱包里大约只有几角钱,被判了8年刑期。出狱后打过零工,踩过“麻木”,后来社区召安保值守路口,当过一段时间的门禁,反正过得不顺畅。再后来值守路口时经常遭人投诉就被社区给解聘了,这就与社区结下了梁子。过了一段时间,他到社区要求办低保,社区没给办,梁子也就更深了。上次社区为这事给楼上的住户分别打了电话,要他们注意卫生,不要高空扔垃圾,给七楼家里的女主也打了电话,估计是让他们想起了以前的事情,才又故意的报复。这就是我说的他与社区的过节。
现在对付楼上的办法只有多扫扫了。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2-04-01 21:11:32
月初的天气本来已经入夏了,倒春寒了一些时候,又下了几场雨,今天才又感觉到春天真的来了。我于季节从来没有这么的关注过,就是因为门前种了几棵树,生怕种不活,每天都看几遍,才盼着春来好发芽。今天那棵我以为死了的黑脆皮柿终于长出了芽苞,到目前为止,我种下的树绝大部分都活了,并且还额外的发现两株玉簪,几株紫苏,当然也有杂草,我付出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这个日子值得纪念。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2-04-06 16:41:39
清明节放假三天,两天去上坟扫墓,清明的那天反倒在家里搭门前的雨阳篷。装修后总想着一次性做一个大棚子,用钢构,一劳永逸,但考虑到城管可能会干涉,就一直想瞅个机会再说。搬过来住了半年,楼上住了个不讲道德的人,总往下面泼脏水、扔垃圾,反映到社区也没有得到解决,我就趁这个机会准备在门前先搭个一米宽的雨阳篷,今后再逐步延长扩宽,最终形成个院落。说做就做,但用什么材料呢?与隔壁的老王一商量,就决定用竹杆。竹杆相对便宜,即便城管出面干涉,也损失不了几个钱,再说,用竹杆搭起的雨阳篷,相对有艺术性一些,有总返朴归真的情调。
以前武泰闸有个竹子厂,现在搬迁了,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转了一圈,还真碰到了一两家卖竹子的。我对竹子不内行,老王说不买水竹要买山竹,我哪认得山竹呢?他说皮厚,竹节长,不开裂就行。我选了10根外皮青色的新竹,老板说是去年的冬竹,说是能达到我说的要求。我看有两根竹子不太美观,就提出换两根,老板跟我换了两新的竹子,说这两根竹子肯定没有我调换的竹子好,结果买回来这两根竹子皮最薄,不能下锯,一锯就开裂。在这上面我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只看外表,结果真是徒有其表,一是装内行,不行老板的建议,他们毕竟是盘竹子的,绝对比我内行。关于第二个错误,原因主要是我对他人缺乏必要的信任造成的,可我的这种不信任又是谁过错呢?
老王以前是个汽车修理工,动手能力极强,人又聪明,任何东西他看上一两眼都能够做得出来,而且很像样。他说先做两个五架,再用三根桁檀连接起来,再加两根斜撑,上面铺耐力板,上墙,就成了。
楼主:一石三鸟2016  时间:2022-04-07 09:01:15
早上刚去做了个核酸,人很少,秩序井然,已经形成了非常自然的状态,常态化了。近两三年来世界发生的事情,包括现在还在进行的战争,已经颠覆了我的世界观,令我无所适从;每时每刻铺天盖地的信息让人目不暇接,真耶、假耶?我又能相信谁?现在我只相信蒙田的一句话:我知道什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