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数字素养”突破网络情绪怪圈

字数:1471访问原帖 评论数: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7-23 18:57:42 更新时间:2021-07-23 19:29:43

楼主:ty_PTH585  时间:2021-07-23 10:57:42

六盘水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潘玉婉

当前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势头不可阻挡,但相应的网民数字素养却没有跟上发展节奏。提升数字素养是突破网络情绪怪圈的关键方式,是攻破网络谎言问题的重要方式,是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必然要求,势在必行。
网络情绪是一种社会情绪,是指网民通过多种网络互动和传播途径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普遍情绪体验,具体表现为愤怒、怨恨、焦虑。据统计,2020年我国网民数量占人口比重达到70.4%。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普遍运用在提供新闻媒介、赋能数字产业、释放科技创新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乱象、怪象。在互联网环境的影响下,人们的情绪更容易受到煽动,形成网络情绪怪圈,要想突破网络情绪怪圈,必须提高“数字素养”,运用批判精神和判断能力加以调适。
在网络情绪的作用下,互联网成为了网民们的情绪垃圾场。2021年7月21号,当整个互联网都在为河南暴雨灾害揪心的时候,一则消息刺痛了我的内心,有位流浪动物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微博上发布求助信息,希望社会上有爱心人士能够捐赠物资给救助中心的400只被困狗狗,先不去评论这则消息的是非对错,我在这则消息的评论下方看到的是铺天盖地的谩骂,网民们纷纷指责他“占用公共资源”,不分青红皂白地进行人身攻击,于是双方开始了漫长的骂战。什么时候互联网成为了人们肆意批判、宣泄的出口?什么时候社交平台成为了人们“唇枪舌战”的战场?
在互联网海量的信息之前,人们往往容易“迷失方向”,加之部分舆论引导,使人们更难进行理性的自主判断。2020年某学生家长发微博称老师体罚学生致吐血,并附上图片,一时间舆论哗然,具有“正义感”的网民群起而攻之,对这位老师进行人肉、人身攻击,然而经警方调查之后,发现所谓体罚,不过是这位学生家长的自导自演。不难发现,人们在面对一则负面新闻时,往往会“先情绪,后真相”。在面对近期的河南暴雨灾害时也是如此,部分网民纷纷指责唾骂政府机关排水工程没有做好,没有关注到许多人民子弟兵迎难而上、负重前行。这不仅让被造谣者受到伤害、政府公信力受到影响,网民同情和正义也会被过度消费,造成不良后果。唯有提升数字素养,才能攻破网络谎言和谣言。
提升“数字素养”,政府主导、各届参与、人人有责。
第一,加强监管,以制度效能奠基“数字素养”。2021年5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发布会,6月15日,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这仅是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的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第一步。这次行动旨在整治网络违法违规问题、遏制网络乱象滋生,在全网开展“大扫除”。
第二,及时辟谣,以铁的真相打破谎言谣言。在网络谎言谣言四起时,要及时做好辟谣、宣传真相,而广大网民也应当以官方信息为准。
第三,提升素养,用理性判断打破网络情绪乱象。各大媒体平台应当做好自律,加强管理,提高准入门槛,以肃清互联网的情绪不正之风。网民也应当不断地加强自主学习,提升自我数字素养,培养理性判断意识,在面对互联网海量信息不盲目跟风,在面对假新闻、谣言时能理性判断,不造谣、不传谣,更要警惕有人恶意利用、煽动网络情绪、恶意传播谣言破坏社会稳定。
人民日报在《数字化时代需要“数字素养”》一文中提到“数字素养意味着如何更好面对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数字化”和“学会自我调适、适度节制,让自己掌握信息获取和遨游数字世界的主动权”。数字素养将是新时代每个人更好适应数字化生存的重要能力,提升数字素养,不做“数字难民”,共同维护绿色网络环境,创造和谐网络氛围,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