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冬梅《人间烟火》指瑕

字数:1404访问原帖 评论数:9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7-27 00:40:32 更新时间:2022-08-24 15:11:06

楼主:钓鱼舟  时间:2021-07-26 16:40:32
读赵冬梅教授《人间烟火》,讲的是“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日常,是如阳光、空气和水那样,与生命同在的日常,是人物、事件背后的衣、食、住、行;人生,是同现代人一样,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古人的生命轨迹,有女亦有男。不变的是人性,衣食住行男男女女都在变化之中,“人类的饮食和而不同,包容与开放才是美味之道”,饮食如此,其他方面也不例外。
此书引用史料甚为丰富,叙述线索则非常清晰,剪裁长短合度,论述要言不烦,结论平实,语调诙谐,谑而不虐,极为可读。近年来图像证史渐成潮流,书中引用大量古书画、壁画、拓片、照片,从《清明上河图》到《乾隆南巡图》,从《北齐校书图》到《出使北疆图》,从汉画像石到榆林窟壁画,250页的书中,100多页有配图,文图互相发明,相得益彰。浏览所及,发现几处疏漏,有配图的,有文字的,略举如下:
1、第4、5页选用上海博物馆藏唐代孙位所绘《高逸图》局部之“刘伶饮酒”,画作人物线描流畅,枝叶点染生动,山石皴法老辣,显系原作。而第62、63页选用孙位《高逸图》局部之“王戎”,画作线描呆板、皴染无力,远逊第4、5页所选画作。“刘伶饮酒”与“王戎”中间隔着石头和花枝,对照两图中同有的石与花,差别一目了然,“王戎”这部分应出自后人临本,而非上海博物馆所藏原作。
2、第188、189页选用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明代唐寅绘《垂虹别意图》,所配说明文字云:
此画全卷由唐伯虎绘,祝枝山题“垂虹别意”的引首,戴冠作序,以沈周为首的30余人题诗于卷后。此长卷以书画形式记录了唐伯虎、沈周、文征明等吴门才子送别戴昭时的情景。在群山绵延下的垂虹桥畔,杨柳依依,与君话离别。唐伯虎诗云:“垂虹不是灞陵桥,送客能来路亦遥。西望太湖山阁月,东连沧海地通湖。酒波汩汩翻荷叶,别思茫茫在柳条。更欲传杯迟判袂,月明倚柱唤吹箫。”
按: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明代唐寅绘《垂虹别意图》,引首为祝允明题“垂虹别意”,拖尾第一段题跋为戴冠书“垂虹别意诗序”,卷后题诗的为朱存理、祝允明、吴龙、文壁、杨循吉等17家,没有沈周题诗,也不是“以沈周为首的30余人”。
图后唐寅题诗为:“柳脆霜前绿,桥垂水上虹。深杯还惜别,明日路西东。欢笑辜园月,平安附便风。归家说经历,挑灯短檠红。苏门唐寅。”不是说明文字中的“垂虹不是灞陵桥”这一首。
说明文字的说法,应非读图的结果,而是来自文献记载。明代汪砢玉撰《珊瑚网》卷十四载有“诸明贤垂虹别意诗并叙”,录戴冠所作“序”,其后题诗者有沈周、祝允明、唐寅等30余人,且所录“垂虹不是灞陵桥”一诗作者为沈周,而非唐寅。另,诗中“东连沧海地通湖”,“湖”应为“潮”。车旭东《唐寅<垂虹别意图>重鉴》认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幅《垂虹别意图》,“是将《珊瑚网》和《式古堂书画汇考》中共同著录的‘诸明贤垂虹别意诗并序’剪裁拆散再拼配而成。引首所加的祝允明书“垂虹别意”四字,书法拙劣,落款更为怯弱,又配上一伪图,将唐寅原本为戴昭所写的题诗提至前拼接于画后,使人误认为此图即唐寅作”,此说或许可从。
3、第236页选杨邦基《出使北疆图》,说明文字云:近处有三课松树高高矗立,松下有两座亭子。
按:松下貌似只有一座茅亭。
4、第74页:《三国志·韦曜传》记载……倘若哪一位不小心触犯了孙皓的名讳,就会被捆起来,甚至被杀头。
按:《三国志·韦曜传》原文为“或误犯皓讳,辄见收缚,至于诛戮”,此处“名讳”应为“忌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