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超级武功的背后,有呛人的秘诀

字数:2363访问原帖 评论数:896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7-27 18:38:11 更新时间:2022-09-15 12:26:31

楼主:海州书生  时间:2021-07-27 10:38:11
大唐初建之时,在东亚大陆的地位是妥妥的老二。北方有一个草原强邻颉利可汗经常南下碾压他,压的大唐抬不起头,挺不起胸,大包大包送礼才能过上几天安稳日子。唐太宗即位于黄道吉日,刚想开心一笑,伸腿展腰,寻找一点成功篡位的自豪感,颉利可汗已率领四十万大军南下,直逼渭水边。弄兵于大唐领土核心地带,草原霸主来往随心称意,如逛自家的后院花园一样。有国无防的日子里,唐太宗就是后代宋高宗的榜样,头上皇冠刚刚戴稳,登基大典的喜气才散,却卑微如奴才,亲自驾到渭水桥边,向北方老大送上最美的祝福,献上最亮的珠宝,把古今中外能找到的媚词都用上,答应永远做一个恭顺的老二,才让气焰甚盛的颉利可汗满意而归。
老二挑战老大真是难,难的像玩火自焚。
放眼过去,大汉朝为了击败北方匈奴,解除卧榻边的威胁,与草原铁骑奋勇搏斗了三百年,诞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最后不过赶走了事。留下的残部潜伏了几代,居然还参与了五胡乱中华。大唐是卧薪尝胆之后与突厥苦斗,重走大汉旧路;还是学宋高宗做个千年老二,每年送财求个安稳?选题没有最佳答案,让人左右为难!
名将李靖用辉煌的一战,结束了朝廷内外文武百官的争论。四年前高高在上,耀武扬威的颉利可汗,眨眼间成了大唐的战俘,匍匐在唐太宗的脚下,颤颤惊惊如丧家之犬。他的四十万大军曾经纵横草原,气吞如虹,势压中原强龙。四年期间肯定没有老去,却如鸟兽散,化着梦里的青烟。老二在短短四年间狸猫变猛虎,一次战斗就将压在头上的老大掀翻在地,还踏上一只脚,朝野为之狂欢。胜利来的太快了,快的让人难以置信,创造了世界历史的奇迹。古往今来,只有淝水之战的辉煌能与之相提并论。
此后的很多日子里,大唐上下都在幸福地歌颂老二秒变老大的辉煌,赞美奇迹诞生在李靖的超群才华里。颉利可汗玩完了,同样也是世界级别的爆炸性新闻,震波顺着草原一路向西传播,中东、欧洲诸国的记忆里从此有了一个新概念—东方大唐,武功盖世。他们羡慕东方人的强大,一定很想知道战胜草原蛮族的妙招,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同样被草原民族碾压的很苦。然而,有机会全面了解李靖神功的人却是唐太宗,他善于纳奏,喜爱学 靖不敢拒绝,更不敢有所保留。于是有了闻名与世的“君臣战略问对”,又名“李卫公问对。”在武经七略排第一。君臣两人在谈话里全面研讨了最前沿的军事思想、最新型的战略战术和胜敌法宝,让人感叹擒获颉利可汗的胜利不是什么天降奇迹,而是铁的纪律和实力的展示。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大诗人杜甫有深刻的体会。他的名篇《兵车行》用豪迈的诗句,从另一个角度向后人呈现了唐军出征四方的壮观景象。
“车粼粼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楼主:海州书生  时间:2021-07-27 11:02:41
如果想深刻了解大唐威武的原因,得从大唐军事组织的结构说起。唐初实行府兵制,官府没有常备军,田地里忙农活的青年人都是预备役军人,随时准备应招出征,自备兵器粮食。这样做的好处是王朝的财政负担很轻,兵将分离使得将领无法拥兵自重。“君臣战略问对”告诉天下人,李靖战胜草原铁骑的秘密是对召集来的士兵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形成强大的战斗力。中原王朝缺马,步兵方阵是作战的主力,面对草原民族汹涌的铁骑浪潮,任何胆怯都将招致垮阵,下场是被大屠杀。反面例子是彭城破袭战中,项羽率三万骑兵大破刘邦的五十六万诸侯兵,死伤者二十多万人。李靖要避免悲剧上演,短时间内将田间的农夫子弟变成钢铁勇士,他需要铁的纪律和斗志。
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李靖强化纪律的手段只有一个就是“杀”。当然不是简单的杀,而是先笼络感情再严杀。即先正而后奇,先仁义而后权谲,“先有爱结于士,然后可以严刑也”,严刑峻法下使士兵畏惧统帅而不畏惧敌人。
为了能够走向战场,迎接胜利,严刑峻罚在训练场上即开始实施。走出农田的农夫们必须严格遵守长官的命令,否则还没有看到敌人长得是啥样,一个疏忽就会人头落地,提前回老家去了。孙武训宫女,杀吴王的爱妃就是榜样,训练场犹如生死场。如此残酷对待训练中的士兵,唐太宗曾疑惑地问李靖“严刑峻法使众畏我而不畏敌,朕甚惑之”,李靖说,用众在乎一心,心一在乎禁袢去疑。当年,黄帝以德守之,以刑伐之,是谓刑德。
于是许多将官的要求都以死刑来贯彻:例如方阵中的士兵按命令搭上了弓箭,却回头了,使箭头对准了自已的战友:死刑;前进中士兵站错了位置,造成队形混乱:死刑;左右的战友或后面的战友都有权杀犯规的士兵。敌人围攻左右的兄弟队伍,不救,五十人的小队全部死刑。如果队头或旗手阵亡,小队必须抢回尸体,否则全队成员都的死刑………等等。李靖在草原上击败敌人之前的训练中,一定残酷杀死了许多涉世未深的农家子弟。
在这种残酷的严杀模式下,上上下下必将形成一种僵硬的观念:主将的话就是旗帜和方向,就是必须遵守的最高标准。在主将的定论面前,士兵没有辩解的余地,也任何质疑的空间。在大大小小的领导面前,下级只有俯首听命,逆来顺受,保持一致的份儿。久而久之,下级都变成了顺民、弱民和愚民。一旦条件容许,则立即变成嗜血的暴民。大群农夫变成无情冷酷角斗士的过程,就是专制暴力碾压的过程。难怪拿破仑曾说过士兵的勇气是从恐惧中来,原来怕的是顶头上司的屠刀,而不是敌人的枪弹。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现在终于理解做父母妻子的为什么痛哭流泪了:大唐威武的背后,是无数善良农夫变成了没有人性的野兽,不在乎自已流血,更希望看到对方流泪又流血。不过,纵观大唐历史,用恐怖手段碾压出来的军队虽然战斗力强悍,却是动乱的根源,上不忠君,下不保民,遇到机会就杀顶头上司。为什么宋朝坚决实行重文抑武的国策,就是汲取了唐朝深刻的历史教训。最后,用杜甫《兵车行》的结尾作结尾: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楼主:海州书生  时间:2021-07-27 21:19:39

楼主:海州书生  时间:2021-07-29 08:35:39
大唐强将如云,诡异的是,越打敌人越多;一个胜利接着另一个胜利,可是叛将却前赴后继地出现,直到局势全面失控,政权瓦解。
楼主:海州书生  时间:2022-06-07 22:34:58
感谢大家的支持!
楼主:海州书生  时间:2022-07-16 21:49:06
感谢好友的大力支持!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