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田漫录

字数:82295访问原帖 评论数:388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8-02-01 06:44:59 更新时间:2022-01-29 10:09:05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20-06-10 20:05:12
13.岳王坟
嘿,宗子哥,今天有些醉了。信不信我会唱满江红。只是今天的古曲,和以往不同调: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20-06-10 20:06:09
距离美人不远,就是英雄。岳王坟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明景泰年间改称“忠烈庙”,它经历了元、明、清、民国的时兴时废。
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五十四年重建、1918年大修过。民国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再修时,将冢上铺满青草,改用水泥敷顶。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有人说,红小兵们掘了岳飞的坟并将尸体挫骨扬灰。又有人举证反对。
(资料)1966年11月11日,时任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从北京拍来电报,指示“孔庙、孔府、孔林不要烧掉”,但“孔坟可以挖掉”。同一天,时任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的戚本禹打来电话:“明代以前的碑都要保留。清碑可以砸掉。孔坟可以挖掉。”
其实一九七八至一九七九年修墓时,仅墓道被毁,从中挖出两尊宋代翁仲,坟还是没有掘的,于是就地恢复青草铺顶,是现在的模样了。
真是风风雨雨,人生几何,谁不仰慕英雄,那些历史风云中的英雄们,我都想见一面。
墓碑上书“宋岳鄂王飞”五个大字(因其建功于鄂),墓旁遍植向南木。论谥号,宋孝宗时追谥为“武穆”, 在韩侂胄的尽力争取之下,宋理宗又改岳飞谥号为忠武。(忠武,武将最高荣誉)
这里只是衣冠冢。大家都在猜测岳王的真身流落何方,是被毒死的,还是被拉肋而亡。据我们考证,岳飞的个头并不高,约五尺五寸,折合现代身高一米七左右。宗子哥,我很好奇,你有多高?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20-06-10 20:09:46
你开篇就提到狱卒隗顺,说此人在岳飞遇害后,趁着夜色,冒着风险,将尸首偷偷背出,埋葬在一个丢弃的螺蛳壳堆下,留下记号。他将这个秘密带到临终才告诉自己的亲儿子。
岳飞平反了,人们找到腐烂不成的尸骨和一块玉佩,依礼改葬在西湖栖霞岭。如此说来,那坟中还埋着他的随身佩玉。
(资料):《金陀续编》卷十四载有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岳飞之子岳霖等《赐谥谢表》,其中讲到朝廷昭雪岳飞冤案,说“葬以孤仪,起枯骨于九泉之下”。(孤仪:少师、少傅、少保葬制,南宋绍兴十年,朝廷曾特授岳为少保。)
然而,正史中并未记载隗顺其人。只记载高宗令张俊处理岳飞遗体,通说扔在了杭州城外的乱葬岗。
乱葬岗,四处栖着等待的乌鸦。
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又冒出个杭州府司狱吴廷康,凿凿指认杭州众安桥下为岳飞葬地。
这些说不清楚的事啊,宗子哥肯定也希望有个隗顺,才会这么写对吧。那么,你把眼里的岳王坟画给我看看?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20-06-10 20:10:36
1.“旁墓为银瓶小姐”。(旁边有岳银瓶的墓,今天没有看见了)
岳银瓶,岳飞的二女儿,又名岳孝娥。为父兄鸣冤不果,13岁抱银瓶投井,世称银瓶小姐。据黄梅《岳氏宗谱》、《岳飞史迹考》记载:
宋理宗敕封岳银瓶为“至一正烈节女,清源妙行,仙宫通灵显圣银瓶娘子。”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朝廷在西湖书院西厩设银瓶像,俗称”银瓶娘子庙。”
2004年杭州市政府重建风波亭时,在亭旁重立 “孝女井”。看来历史要记住一个人,也不是那么难。
2.也有四跪俑。“岳王祠,泥范忠武,铁铸桧”。一开始,除秦侩夫妇外,还有万俟卨(音谢)。岳飞为泥塑,秦桧为铜铸。后来,才又增加了张俊。
这四人,被游客打的从古至今,先铜铸再改成铁铸,结果招致更惨烈的击打,“游人椎击益狠,四首齐落,而下体为乱石所掷,止露肩背。”宗子哥不知道,后来还曾增加了一个有嫌疑的侍卫罗汝,变成五人,跪在那里。再后来,有人认为罗汝那厮连跪都不配,去掉。
3. “ 墓前有分尸桧”、“天顺八年,杭州同知马伟锯而植之,首尾分处,以示磔桧状”,也就是说,当时坟前还有一个秦桧的分尸。这个人啊,即使已被铸的身首异处,后来还是让天雷再次击断。
4. 《武林旧事》卷五云:“岳武穆王飞所葬,其子云亦附焉。”周围还葬有岳云、烈文侯张宪、部将牛皋。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20-06-10 20:11:54
岳飞有文武两部遗著:文部收录岳飞的诗词歌赋,武部即《岳武穆王武艺要论》,名岳家拳法,即传说中的《武穆遗书》。20世纪80年代,湖北省黄梅县岳氏家族在修祖坟时挖出,由31代孙岳进捐给了国家体委。
这样看来,武侠小说里的武功秘籍,不是那么玄奥。
啊哈哈哈哈。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20-06-10 20:12:51
此刻再读哥的诗,仿佛就在身边吟哦。说实话,你把秦桧称奸雄,我是有点不满意的。
张岱《岳王坟》
西泠烟雨岳王宫,鬼气阴森碧树丛。
函谷金人长堕泪,昭陵石马自嘶风。
半天雷电金牌冷,一族风波夜壑红。
泥塑岳侯铁铸桧,只令千载骂奸雄。

一种心迹,几处闲愁?文徵明却这么说:
《满江红•题宋思陵与岳武穆手敕墨本》
文徵明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怜,风波狱!岂不念,中原蹙?岂不惜,徽钦辱?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20-06-10 20:15:13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一本书,就是一个人。
现代人真是很幸福,因为前人留下的很多很多精神财富。如有需要,许多的“他们”会一个个的来到你面前。吃茶啖酒,亲切指点,愉快交流,仿佛从来不曾离开过。
唱曰:“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别整那些低俗没用的了,走吧,我带你去魂交。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20-07-20 11:59:09
14.紫云洞
林纾(清)记录紫云洞,方位形状描述精确,游览过程详细,有见闻身受,兹录于下。从文中看,洞边倚势建僧房,林拾级而下,先回望来路,再投石听响。洞有内外两进,从葫芦腰小门入二重洞天,内有奇石,清风穿堂十分凉爽。。。。。。读到“余方闭目凝想其胜”,稍动容。这回甘来的雅致,末了“借笔”而记,一气呵成。那时文字的作用就是今天的照相机。
相片有时会消杀人的语言天赋和好奇心。可不是这样吗?试举一例。
甲云:哪哪哪很美。
乙问:有多美。
甲即刻发来一张照片:你看,美不美?
乙看过感慨:美!

不如试着问问林纾,紫云洞美不美。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20-07-20 11:59:44
游栖霞紫云洞记
林纾
栖霞凡五洞,而紫云最胜。余以光绪己亥四月,同陈吉士及其二子一弟,泛舟至岳坟下,道山径至栖霞禅院止焉。出拜宋辅文侯墓,遂至紫云洞。
洞居僧寮右偏,因石势为楼,周以缭垣,约以危栏。据栏下瞩,洞然而深。石级濡滑,盘散乃可下。自下仰观,洞壁穹窿斜上,直合石楼。石根下插,幽窈莫竟。投以小石,琅然作声,如坠深穴。数武以外,微光激射,石隙出漏天小圆明如镜焉。蝙蝠掠人而过。不十步,辄中岩滴。
东向有小门,绝黑。偻而始入,壁苔阴滑,若被重锦。渐行渐豁,斗见天光。洞中廓若深堂,宽半亩许,壁势自地拔起,斜出十余丈。石角北向,壁纹丝丝像云缕。有泉穴南壁下,蓄黛积绿,濧然无声。岩顶杂树,附根石窍。微风徐振,掩苒摇飏,爽悦心目。怪石骈列,或升或偃,或倾或跂,或锐或博,奇诡万态,俯仰百状。
坐炊许,出洞。饮茶僧寮。余方闭目凝想其胜,将图而藏之,而高啸桐、林子忱突至。相见大欢。命侍者更导二君入洞。遂借笔而为之记。

宗子哥时,紫云洞基本还处于原始状态,是烟霞岭上一处开裂下陷的地方,正巧山顶层层如屋顶,贾似道命人修建庙宇,刻了观音像。洞内有深不见底的蓄水。二进名懒云窝,传说曾有人在这里凿石搞开发,听见鼓声阵阵就不敢再挖,命名为金鼓洞,最后还有与虎跑泉齐名的白沙泉。

因为凉爽,现在那里开辟了茶室,成为杭人盛夏的避暑佳地。赵孟頫书“紫云洞”三字,好名!一听就想霸占下来做我的府邸,也等那为了取啥而路过的师徒。什么斋主、轩主、楼主、室主、山主、地主……皆不如做个洞主来的逍遥。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21-08-04 10:56:08
哎呦,西湖的梦扔了一年了。。。。。还不算未竟的帖子,因为胡汉三又回来了。没心境的时候就放放,有心境再捡起来对吧宗子哥,你还在紫云洞呢吗?走走走,这就带我去玉泉寺逛逛吧。:P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21-08-04 15:19:08
三、西湖梦寻(卷二 )

1.玉泉寺

"南齐建元中,僧昙起说法于此,龙王来听,为之抚掌出泉。“就先有了个龙王祠。 现在好像没这个地方了。 这其实不怪我,你艰难的回顾往昔,即便在游玩,总高兴的不彻底。


周栋的《玉泉开山记》更是说得活灵活现:灵悟大师昙超开坛讲法时,一位老者说自己是龙,世代居住在富阳鹿山,兄弟五人,结果去年冬天人们在他们居所遍山寻宝,到处挖洞,一气之下拒绝施雨,这也不是个办法,希望请大师帮助化解弟弟们的怨气(我龙也,世居富春鹿山,昆弟五人,去冬邑民凿山陶甓,侵我室庐,群弟怒而不语,愿师一往化之。)昙超也不随便相信,让证明一下,老人就抚掌而泉出,所以玉泉又称为抚掌泉的。这方小小泉池,与大慈山虎跑泉、龙井山龙井泉,合称西湖三大名泉。

其实怎么样呢?咸淳《临安志》里这么提:南朝齐时已经发现此泉,因为传说为龙君抚掌而出,所以在小方池后面建了龙祠,晋朝天福三年,建寺名曰“净空院”(在泉水左边);宋淳禧十一年,宋理宗写“玉泉净空之院”成为御前祈雨之所。咸淳三年重修,元末寺毁泉在,宣德间重建。传说和实际总有一段距离,可是传说就是美呀。

净空院这段,总算与宗子哥有了交集。既然每个人只能经历一段,那我就讲讲你所不知的。首先你不知道后来是康熙赐名“清涟寺”。乾隆十六年,遗憾的是,该寺在咸丰庚辛之乱时烧毁。到了同治时期,一些寺僧结庐而居,才慢慢恢复了原来的样子,有屋三楹,董其昌书“鱼乐亭”、还有洗心亭。虽然很多时候都是“寺毁泉在”“物是人非”但自然还是最永恒的。

到了民国时期,泉池三面隔窗被拆除,改为茶廊,人们在这里喝茶赏鱼。四九年的时候,寺里还有两位和尚。杭州市公安局劳动教育院曾在此组建玉泉农场,专门关押匪特、扒手、流氓等进行劳动改造,办公室就设在玉泉寺内,50年迁走。六四、六五年,进行寺庙改建,将原有的景点空间布局基本不变,浚修三处泉池,划归杭州植物园管理。

民国时期的鱼乐亭


今时模样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21-08-04 15:46:59
不能接受也得接受呀,“知道在玉泉寺玩什么吗?”你难得笑了笑,“跟我去喂鱼吧!” 恐怕唯一没变的,是这里的鱼。

我常想,在西湖边游走,大概率会偶遇龙王、鱼精什么的,因为在这水中的灵物们,都太悠久了。


喂鱼,是我最喜爱的运动。不须承受钓鱼的痛苦,还能尽得鱼乐,是双方都自在的交流。待我靠在栏杆上,找寻到恍如隔世的百尾五色鱼,和宗子哥一块喂会儿鱼。

面对投食(饼饵或果饵),鱼们的表现不同,有的从容、有的着急、看它们游来游去,心里就会很安静。还是哥说的好:鱼饿的时候,“奋鬐鼓鬣,攫夺盘旋,大有情致“,当“游人甚众。。。喂饲之多,鱼皆餍饫”多好吃的,都不被鱼待见了。

放生池里的鱼,是得遇善人,大难不死的。这玉泉里的鱼,是养尊处优的。心态确实不同。一个撑的想死,心生烦闷;一个即使没吃,只要在水里不是在盘子里,就感恩的不行。

为啥“ 较之放生池,则侏儒饱欲死矣。”放生池里的鱼都很大?哈哈这也把玉泉里的鱼比的也太不堪了,没见过世面似的。

再贴个侏儒小鱼: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22-01-26 22:21:45
2.集庆寺

老早以前,要见集庆寺,须走九里松。这是西湖以西,从洪春桥至下天竺的古松径,唐刺史袁仁敬喜欢灵隐风景,专门种植,长约九里,这些松树郁郁葱葱,不与六桥桃柳争媚,也自有风骨。”左右各三行,每行相去八九尺。“直通灵隐。

据老人们讲,50年代上香走水路,这条路就少人行了,一度成为乱坟岗,60年代解放军117医院设立后慢慢人多,再重植松树。今天,归属为灵隐路的一部分,成为杭州的一处隐秘地图。

以前提过《录鬼簿》(专门记载伶人逸事)里有位叫“张小山”(张可久)的元散曲家,此人后半生流连在西湖一带,擅长写景状物,做有一首《西湖秋夜》小巧精致,就从九里松开始走的。

“九里松,二高峰,破白云一声烟寺钟,花外嘶骢,柳下吟篷,笑语散西东。举头夜色濛濛,赏心归兴匆匆。青山衔好月,丹桂吐香风。中,人在广寒宫。”

唱着唱着来了一句“中”?还挺抒情。如行月中,真是够逍遥。

宗子哥笔下的九里松则“苍翠夹道,藤萝冒塗,走其下者,人面皆绿。“竟能这么绿!这由不得人了,不管是愿意被桃花映红还是被古松映绿,都算是生活的乐趣吧。我又想起”松下问童子“也狠应该产生脸色的问题。。。

西湖志里就含蓄:“苍翠夹道,阴蔼如云,日光穿漏,若碎金屑玉,人行其间,衣袂尽绿。”

这充分说明,宗子哥在走路的时候,尽盯着别人脸看。

这是我在网上找到的九里松,雷峰塔还没有倒掉之前的西湖老明信片(上海中华书局制,中华书局1912年1月1日在上海创立,创办人为陆费逵。1954年迁北京,留有中华书局上海办事处,后改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这套明信片有年头了)


九里松在乾隆后期就被毁坏,明星片里的云松已经稀稀落落的。现在都是新种的。我颇有感慨,就算当初,照着诗人、曲子里的情景去走一遭,也未必能产生读诗赏曲的美感,可见对人而言,偏偏就那一瞬间的身心感受非常重要。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22-01-26 22:48:24
一看图片,原来上次就走过这条路的。。现在的样子,不都是松树。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22-01-28 14:29:07
宋理宗晚年宠爱的阎贵妃想修一座功德寺。灵隐山谷是设寺佳地,无奈不能推倒灵隐寺,只好在它东侧的集庆山下选地,九里松有一大块地是灵隐寺的菜园子,深得阎贵妃青睐,理宗就用西湖古荡一带的千亩田地易之,把功德寺建在此处,赐名显慈集庆教寺。

建功德寺时十分扰民,“望青采斫,勋旧不保,鞭笞追逮,扰及鸡豚。”见树就砍,古树老树都不放过,谁敢拦着就鞭子抽,鸡豚都不安生。。 皇家到处收集好建材,又看到灵隐寺前面有棵晋代古松,就想砍了做大梁。

灵隐寺僧元肇写诗劝谏:

不为栽松种茯苓,只缘山色四时青。
老僧不许移松去,留与西湖作画屏。

这首诗还是起到作用了,将古松保住。集庆寺建好后,富丽堂皇,宋理宗亲自题匾,放了《理宗御容燕游图》和皇帝小象。结果让人偷偷在法堂鼓上写了反对标语:“净慈灵隐三天竺,不及阎妃好面皮。”把理宗气的,到最后也没找到这个人。

我觉得写标语的人真是位大侠。那时深恶痛绝,民愤民怨至此的事情,今天也尽付了笑谈。宗子哥也是有感触的“而帝之遗像,竟托阎妃之面皮以存,何可轻诮也。“这倒产生点延伸话题了。

传说集庆寺二十尊诸天像中有一粒宝珠,因此香火也很旺,时称“赛灵隐”,无奈这靡丽的建筑也扛不住元末的战火,两幅画轴还留着。明朝洪武二十七年再度重建。说书人讲,这粒宝珠在清朝乾隆间,被一位海宁神偷盗走,从此灵气消减,断垣四面,香火顿减,赛灵隐盛极一时,终究还是没赛过。。今天杭州仍有集庆寺,只是改址换貌,换得新生。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22-01-28 15:37:19
延伸话题:

“青眼相加”“得到赏识”是好事。灵隐山谷、晋代古松被阎贵妃看上却不是好事,带来的是滥砍滥伐。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难怪古人会通过装疯卖傻逃之夭夭,那是自保。被人看重很重要,被什么样的人看重也重要。权大钱多是好事,用的方向不对,养成骄娇二气,就有宝珠加持也不得长久,有违功德寺的初衷。

阎贵妃后来霍乱朝廷,也没啥好下场。历朝历代政治视野下都有一个"夫人”问题。宋理宗不是一个无能的人,怎么把自己的“夫人”给惯成这样,那恐怕不是理宗一个人给惯的。今天,飞扬跋扈的“夫人”们也无所不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男人们暴露了自己的喜好。我常听人说,越是能力大越要谨慎,不将喜好示人。活得虽然不自在,但能带来四方安宁。想自由自在的,就选择做个散仙野人。比如,明朝没有出现女祸,因为皇帝有表率,使后妃们自觉地远离政治。从前对身不由己的人都非常鄙视,我好像现在才能理解“身不由己”这个词。

女人也要警惕自己的不足,自觉规范行为。最强大脑,提出一个“三度思维”(决策广度、认知高度、思想深度。对应到实际运用层面体现为选择、格局及预判。)还是挺有琢磨空间的。

那么明朝对贤德后妃的要求是啥呢?很简单: 约束外戚,教育子女,倡导节俭。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