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里的晋商 (三) 王家大院浏览耕读传家

字数:1754访问原帖 评论数:5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8-20 00:47:27 更新时间:2021-08-28 15:44:25

楼主:笑谈闲话  时间:2021-08-19 16:47:27

01风水宝地和龙头拐杖

有人说“皇家看故宫,民居看王家”,山西灵石县静升村现在的“王家大院”其实只是原来3巷、4堡、5祠堂中的“视履”和“恒贞”二堡。王家大院的主人们应该是历史最长的晋商,这还要从老实、勤奋的王实说起。

元朝时王实来到静升村定居,起初是自力更生挖土窑洞居住,吃苦耐劳当佃户生活。空闲时间王实就独自去开荒,慢慢地就成了自耕农还兼做豆腐生意,过上了“一头牛二亩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

传说,有一天王实在路边遇到一个生病的老汉,出于同情就把老汉背回家里。王实两口子除了管吃、管住外,不仅请来大夫把脉问诊,还亲自熬药服侍。老汉渐渐恢复健康后,王实又怕旧病复发坚持要老汉多住几天再上路出发。一段时间后,这位幸运的老汉就开始了康复训练,也就是常常在附近遛遛弯、锻炼锻炼腿脚。常言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老汉在临走前带着王实来到一处黄土高坡,并且说这里是“风水宝地”。正好王家要盖房子,也就将信将疑地把这里建设起来。
我们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多大,但王家的确从此开始了人丁兴旺的历程。

明朝时,第六代的王贤被人称为“本乡富家翁”;

第八代的王可才创办了“宝和楼”主营金银器具等;

第十一代的王新命利用和少数民族“互市”的机遇,向北走出长城、向东抵达北京,买卖物质开设典当;

第十三代的王炳然在河北和河南开设梁庄,明确提出“买卖不争毫厘,生意全凭信义”的经营理念;

清朝康熙年间吴三桂叛乱,王家第十四代王谦受等兄弟立刻给官府献上刚刚买回的24匹良马,并受命为清朝军队筹办粮草。叛乱平息后,王家不仅得到朝廷嘉奖,还借朝廷的力量把商业活动越做越大成为了全国性的富商。

1722年康熙皇帝为显示自己的伟大业绩和与民同乐,设997人的“千叟宴”时邀请了年过7旬的王谦受,并且赐龙头拐杖一把,使得王家的声望达到顶峰。可惜的是1950年后“破四旧”运动中,这把龙头拐杖被一个农民用来做成了二胡。

02科举考试难不住王家人

1625年《静升村王氏源流碑记》中说:读书的子弟精通四书五经,而且人才辈出;发展农业的子弟能给后代留下大片良田,躺着收租子就能吃好喝好;做手工业的子弟心灵手巧;经商的子弟挣了数不清的金银财宝 。

从先祖王实的经历来看,自立于开荒种地、起家于买豆腐挣钱,估计不会有太高的文化水平。但古语说:衣食足而知荣辱。王家解决温饱问题后,十分重视对子弟的教育问题,大概是从第八代开始逐步涌现了一批读书人,耕读传家的家风形成了。
到王家的第十八世时,整个家族秀才就达到129人,还有经过选拔直接进入国子监 学习的211人。
从第十七代子弟开始到二十二世代,都有考中举人的记录,其中还有第十八代的叔叔和第十九代侄儿同榜中举的佳话。

第十八代的王会极、二十代的王舒萼,都凭真才实学考中了进士。

王家还出个一个常人眼中的“怪人”,王谦受的儿子王梦鹏。他爱书如命、无所不读,书法也十分了得,少年时就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才子,却远离科举不追求功名。本着“去留一无所系,静躁两不相干”的精神,王梦鹏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帮助他人,晚年在谈笑中去世,也算是王家学风深厚的另一种表现。

03扶贫助教的典范

静升村南小水河上建过“通济桥”和“王公桥”,富足沟口建过“锁浪桥”……这些都是王家子弟的善举。他们还出资修路三条,最长的一条修建于清乾隆年间,从静升村出发一直通到了晋东南一带。
静升村附近有块田地,全靠农民肩扛手提来浇灌土地,王家子弟在雍正年间带头捐款、修渠筑坝,造福了这一方的乡亲。

此外,王家人对本族、本村有困难的家庭都是有求必应,鼎力相助。同时,在本村的道路旁修建客栈,准备食物和衣服,用以帮助有需要的路人……。

第八代的王佐才不仅捐款盖起了学堂(相当于现在的“希望小学”),还购置20多亩良田用其农作物的收入来解决老师的工资问题,这应该是王家子弟勤奋好学风气形成的初始;十五世的王麟趾独力重建了被洪水破坏的灵石县学……,民国初年王家人还创办了灵石县第一座女子学堂。

“怪人”王梦鹏虽然自己不追求科举功名却热心教育事业,为了给街坊邻居的孩子启蒙教育,不仅自己免费讲课,还自掏腰包请来先生办起了免费的学校。

楼主:笑谈闲话  时间:2021-08-19 22:50:27
@李成略 2021-08-19 21:07:30
孔祥熙与阎锡山都是在山西出生,都做过行政院院长。
-----------------------------
谢谢您提醒,孔是美国海归,阎是日本海归,和明清晋商关系不大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