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工:穷凶极恶,贪的根源

字数:1067访问原帖 评论数: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9-06 06:29:53 更新时间:2021-09-17 03:42:37

楼主:紫陌尘事  时间:2021-09-05 22:29:53
刘工:穷凶极恶,贪的根源

早些年,接触过一个西装革履的官员,谈起自己的奋斗经历,眼里闪动着泪花。他说,小时候穷怕了,家里兄弟姊妹多,大姐是饿死的,二姐早早嫁人,就是换些彩礼供他读书。现在好了,他从生产队小队长开始,一步步做官做到现在,总算出人头地。
最近,听说他因贪污受贿被抓了,在法庭上哭诉他当年的穷,希望宽恕。其实,从普遍贪官的贪贿经历来看,有着极穷经历的官员最容易贪污受贿,这种现象就是穷凶极恶。
有人把贪官分成两种人:理性贪官和非理性贪官。其实,人的本性就是贪,所谓理性或非理性只是贪的数额大小而言,与贪的本质没有关系。结果是,贪的数额取决于官职和权力,取决于穷凶极恶的程度,取决于权力的膨胀。
从古到今,贪官的忏悔书都很相似,共同特点是因穷而不择手段的奋斗,奋斗的目的是改换门庭,所以极穷而穷凶极恶。
俗话说:穷人告状——输定了。这句话说明穷人在社会里是非常无助的,所以穷人要翻身。翻身靠什么?乱世靠打家劫舍,盛世靠不择手段。因此,改朝换代都是“头领”鼓动穷人造反,造反成功了就是人上人,所以农民造反几乎都提出“均贫富”的主张。
当然,造反的代价是生死的血拼,结果是一将成名万骨枯,各领风骚数百年。然而,在一个稳定的社会里,人穷志短是绝大多数,要想出人头地就要不择手段。穷——变成了动力。这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动力一旦实现小目标,更大的目标又随之而来,翻身的心态化成了贪得无厌的回报。追根溯源,古人所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是激励穷人获取功名富贵的励志名言。
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从穷的本质来看,穷意味着饥饿和无产,没有知识,文化,教育。人吃不饱,穿不暖,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谈得上文明,修养,道德吗?为了生存,人还能顾及什么?什么事不敢干呢?所以,社会的发展在于治穷,而不是致富。理由是,没有穷就是富。
历史证明,勤劳致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人的勤劳只能求得最基本的生存意义,至于理想和价值都是扯淡,致富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盗劫。虽然,有人靠知识改变命运,有人靠时运改换门庭,有人靠时代分羹利益,但贪官的本性就是靠盗劫鸡犬升天。
汉代有一部《盗律》,特地把贪污与盗窃同罪论处,体现了汉代统治者对官员贪污的惩治力度。汉简《奏谳书》记载了一个案例,说两个官员因行贿受贿被他人举报,经查实后受到了法律制裁,称其“受、行赇枉法也。”这点证明了汉代在惩治腐败上的严厉。此后,汉文帝刘恒还有“官吏以饮食免”的规定。意思是,官吏接受了其他官吏或百姓的饮食,就要被免职。即便如此,历史上的官场贪腐还是愈演愈烈,景然成为一种独特的贪腐文化。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