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知识一百问(连载) —— 解密吴文化

字数:170345访问原帖 评论数:307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9-05 03:14:19 更新时间:2022-07-21 17:13:47

楼主:城中山水  时间:2021-09-04 19:14:19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

说起“吴文化”及吴国都城,估计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苏州。现在大都数人都是把吴文化与苏州紧密联系在一起,错认为苏州就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其实自公元前514年,阖闾在姑苏(现苏州)建吴大城开始,直到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苏州作为吴国都城仅有42年的历史,这仅是吴国历史当中小小的一部分。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吴国,自泰伯起城创建句吴国开始,历经二十五代君王,统治时间长达六百多年,吴文化历史应该包含整个这段历史。

那么吴文化的起源在哪里?“泰伯奔吴”传说是不是真的?泰伯落脚点在哪儿?为什么史书上记载,延陵就是晋陵,地属常州,但历代地理志上却记载的延陵县一直在现丹阳境内,延陵季子庙不在常州却在丹阳。还有为什么我们这地方,古时被称为荆蛮之地,在大港发现的“宜侯夨簋”,说明了“宜”地的存在,但宜地到底在哪儿?朱方在哪儿?镇江的起源在哪里…,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我开始走向寻找答案的旅程,拜读了许多专家的论文,查阅了不少史志,又从各位专家对某些观点的不同看法、不同论点、存在疑问中去探索,经过几年的钻研,本人学到了不少知识,下面就把我过去的一些疑问,以及我寻找到的答案分享给读者,仅供大家参考。

楼主:城中山水  时间:2021-09-04 19:46:42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一
何为吴文化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早期文化都集中在中原。古代虞、夏、商、周各王朝,统治中心都在中原,都邑不出黄河中下游地带。在其四周的种种民族,或归属于中原王朝。中原以外的民族,文化不同,被周王朝斥为蛮、夷、戎、狄,遭到岐视。其实除了中原以外,还有一个地方的历史不能忽视,那就是中国的东南部——吴地。

早在先秦,与《左传》并称的《国语》一书,不但包含周、鲁、齐、晋、郑、楚等语,《吴语》、《越语》殿后。汉人所编的《越绝书》、《吴越春秋》是我国最早的区域专史。说来巧合的是,近代意义的区域历史文化研究,在我国也是由吴越发端的。所以,吴文化的历史研究其实很早就有开端了。

抗战前的三十年代,一些学者在江浙一带进行考古调查的发掘,1936年在上海组成了吴越史地研究会。正是他们,最早提出了“吴越文化”这个名词。当时他们所考察的范围,和现代论著提到的吴文化地区,即吴地,指的就是宁、沪、杭、太湖流域一带,位于长江下游要冲之地。吴地,实际上指的是春秋战国中后期,周王朝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吴国”所辖之地。吴文化研究就是通过史学、考古及其古代遗存资料来充分挖掘、研究这个“吴国”的历史文化。

吴文化从词面上看,可以有广义、狭义两人种理解。狭义的吴文化,是专指周代吴国的文化;广义的吴文化,则泛指吴地的文化,把古吴国文化前后的源流,以至后世吴地文化的蓬勃发展都包含在内。吴文化的研究,实际上就是研究江南发展的起始历史。

谈到历史上的吴地,人们首先会想到鱼米之乡的富饶环境。其实早期的吴地,由于靠海,河流湖泊及其湿地非常多,先民们缺乏农耕技术,而被中原称为荆蛮之地。就是在这样一块荒芜之地,吴国先民利用江河湖泊,率先开凿运河,为发展生产创造优越的基础,使得吴国逐步走向强大,走向中原。这些成绩的出现,不得不要提到一个传说——“泰伯奔吴”。

楼主:城中山水  时间:2021-09-05 10:31:29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二

“泰伯奔吴”事件是真的吗?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出。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同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对太伯奔吴事件,《吴越春秋》、《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中都有记载。
首先我们来看太伯奔吴的原因。《今本竹书纪年》载:“季历之妃曰太任,梦长人感己,溲于豕牢而生昌,是为周文王。龙颜虎肩,身长十尺,胸有四乳。太王曰:‘吾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季历之兄曰太伯,知天命在昌,适越,终身不反,弟仲雍从之,故季历为嗣以及昌。”
《论衡.初禀》也载:“古公亶父三子:太伯、仲雍、季历,季历生文王昌。昌在襁褓之中,圣瑞见矣。故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於是太伯知之,乃辞之吴,文身断发,以让王季。”
《吴越春秋.吴太伯传》载:“古公三子,长曰太伯,次曰仲雍,雍一名吴仲,少曰季历。季历娶妻太任氏,生子昌。昌有圣瑞。古公知昌圣,欲传国以及昌,曰:‘兴王业者,其在昌乎?’因更名曰季历。太伯、仲雍望风知指,曰:‘历者,适也。’知古公欲以国及昌。古公病,二人托名采药于衡山,遂之荆蛮。”
《琴操.下》载:“周太伯者,周太王古公之长子也。古公有子三人:长者太伯,次者虞仲,少者季历。季历之子昌,昌即文王也。古公寝疾,将死,国当有传,心欲以传季历,乃呼三子谓曰:“我不起此病,继体兴者,其在昌乎?”太伯见太王传季历,于是太伯与虞仲俱去,披发文身以变形,托为王采药。”
这么多古籍书中都有记载,而且一致认为泰伯奔吴原因是避让王位。这是可信的,也是世人所认同的。
泰伯作为古公亶父的长子,当他得知父母喜欢的是季历及其孙姬昌时,他要做出的不光是自己让位,而且还要把二弟仲雍带走才能成全三弟。周文化专家郑鼎文认为:“当时泰伯是这样想的,其一,既然父王认定周室振兴的希望寄托在侄儿姬昌身上,想把王位传给三弟季历再传于其子姬昌,那我就应该避让,以成全父亲的心意;其二,我在这种情况下若继续呆下去,一定会让父亲为难的,将来三弟即位后也放不开手脚去干,与其这样碍手碍脚,倒不如一走痛快;其三,如果我不能下定决心趁早离开,将来三弟继位后,我这角色也不好扮演啊。”故泰伯带着二弟仲雍远离家乡周原岐山,而且越走越远,以帮助实现父亲的愿望。泰伯的这个“让位”行为感动了孔子。其在《论语.泰伯》中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史记·吴太伯世家》还载:“是时周武王克殷,求泰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墟,是为虞仲,列为诸侯。”这个记载也提及了泰伯、仲雍奔吴的事实,故有周武王为了感恩,故想方设法求泰伯、仲雍之后,并封为诸侯。
《逸周书·世俘解第三十七》记载:周武王祭奠祖先时,庙中排位都是周武王的先公或储君,唯有虞公仲雍不是。把仲雍破例列为先公来祭奠,也能说明周武王是感恩仲雍让位之恩才破这个例。
1954年6月在江苏镇江大港镇烟墩山出土“宜侯夨簋”是可以证明周武王分封事件的西周铜器,说明周封王分封周章为吴,虞仲为虞是真的,从而也可从实物证据说明泰伯奔吴事件是可信的。
另外,早期的史籍资料《论语》一书有三处提及泰伯奔吴或吴国为周后事。《诗经》、《国策》、《吕氏春秋》、《汉书》、《越绝书》、《逸周书》、《韩诗外传》、《论衡》、《舆地记》以及《吴越春秋》、《东周列国志》等先秦与两汉古籍都有记载。这么多的记载,再加上民间各种传说,说明泰伯奔吴事件并非是空穴来风,而确有其事。江南“勾吴”、“吴[yu]”、“宜“地名与周原的“虞”、“吴”地名同音通字,江南的“雩山”、“虞山”与周原的“吴山”、“虞山”音相同,这些也不是纯粹巧合,而是相互有着必然的联系。近代考古的不断发现,特别是宁镇地区考古挖掘出来的西周铜器及由西周铜器演变过来的吴国铜器也可以辅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发生在西周时期的“泰伯奔吴”事件是真实可靠的。
另外“奔吴”及“适越”实际上是二个意思。“奔”是出发前就有目的地、急匆匆地赶过去;“适”是出发前无目标,随遇而安、落地生根。“适越”表明最后到越地定居,到了那里才称“吴”。《竹书纪年》记载:“季历之兄曰太伯,知天命在昌,适越,终身不反,弟仲雍从之”。由于吴地原属百越之地,属越族地区,故被称为“适越”。实际上,用“适”词比“奔”词表达更准确些。


楼主:城中山水  时间:2021-09-05 10:33:02
各位老师、朋友:
希望关心吴文化的朋友来贴一起参加讨论。
楼主:城中山水  时间:2021-09-07 07:44:39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四

泰伯奔吴路线

泰伯是公元前十二世纪的商周人。当年,他的父亲周太王古公亶父有意要把王位传给从小聪慧过人的孙子姬昌,而姬昌为泰伯三弟季历所生,所以太王决定把王位先传给小儿子季历,尔后再传其子姬昌。泰伯为避免同室操戈,更是为了成全父亲的意愿,偕同二弟仲雍在父亲生病期间,借口到附近山上采药,离开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周原岐山,不远万里来到了江南吴地。岐山位于关中西部的秦岭山脉深处,那么泰伯兄弟是如何找到江南荆蛮之地的呢?
首先我们来分析下,当时泰伯、仲雍奔吴时,是否带上了家眷?根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载:“是时周武王克殷,求泰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得知周武王、周章为同一时代人物。我们从他们家族关系来看:
周武王是文王(姬昌)的儿子,而泰伯、仲雍奔吴原因就是为了让位姬昌,说明那时姬昌已是一个十分讨周太王古公亶父喜的孩子了。而周章则是仲雍的重孙,是季简的孙子。从这关系看,吴国第二代国君季简,也就是仲雍的儿子,怎么样都比姬昌年龄大。肯定了这一点,也就说明季简不是仲雍到吴地后才出生的儿子,而是跟随泰伯、仲雍一起从岐原“奔吴”过来的。从而证明,泰伯、仲雍“奔吴”当时是带家眷一起奔吴的。至于泰伯无子也有可能其孩子女在遥远的路途中得病而亡。
泰伯作为周太王的长子,王位继承人,会像有些人说的,带上周王朝的军队,浩浩荡荡的大队伍“奔吴”吗?
本人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泰伯“奔吴”正值商王朝末期,沿途要借道许多国家,若是带上大量的军队,免不了发生国与国之间的误会及战斗,所以说这根本不可能的事。按常理,应该是泰伯、仲雍带上家眷、奴仆等一支迁徙队伍,实际上就是举家迁徙的队伍,人数不会太多。
这样一支举家迁徙的队伍,他们会选择哪条路线,不远万里来到东南方的夷蛮之地呢?
十年前,有群兴趣吴文化的人组成了研究团队,为了弄清泰伯奔吴事件的真实性,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出发,专门研究泰伯奔吴可能行走的路线。经过大家的辛勤劳动、反复论证,分析得出了泰伯奔吴在古时是可以实现的,而且找到了可能行走的路线。现分析如下:
古人寻路最便捷的方法是沿河道行走,这样不仅可以免去翻山越岭的艰辛,而且河流本身也提供出山的指向。面对茫茫秦岭,带着家眷的队伍,若取水道更为顺畅,可以从宝鸡顺渭水而下,至西安东转入溯灞河南行,到蓝田。然后通过“商於古道”走出秦岭山脉,进入商地。
商於古道,开辟于商末周初。荆楚部族首领鬻熊受封为楚子,在率领族人自关中移居江汉的民族迁徙过程中开拓此道。是指起于楚、秦北南通商中心和关口的“商邑”;止于河南省内乡县柒於镇“柒於”的一条过秦岭的主要通道,此道主要利用秦岭北侧灞水河谷和秦岭南侧丹水河谷连接开辟而成。历史上“周公奔楚”亦自商於道经蓝田去丹阳(今商洛市)。
所以“泰伯奔吴”出秦岭最有可能是通过此“商於古道”。走出“商於古道”,进入商朝地域,然后顺丹水(丹江)支流到达丹江口,沿丹江,经老河口、襄阳、宜城、一路顺水而下至汉口。对于善于走水道的周人来说,这段水道水流比较缓慢,更便于漂流。
到了汉口,泰伯兄弟俩不会停止脚步,因为他们虽然走出了周王朝的领地,但也不愿留在商朝的领地上,他们必须往南或者往东,继续走出商领地。于是他们就选择了沿长江而下,顺江一直东下走出商朝领地来到江南,至于他们是沿江走陆路还是乘船走水路,带着家眷的队伍选择乘船是最为合适的。这条路线与著名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西周史》一书中所描述的路线相一致:“太伯们过秦岭,经汉水上游河谷进入湖北,又由江汉东徙而来到宁镇地区。”
《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第二》载:“寿梦元年,朝周,适楚,观诸侯礼乐。鲁成公会于锺离,深问周公礼乐,成公悉为陈前王之礼乐,因为咏歌三代之风。寿梦曰:‘孤在夷蛮,徒以椎髻为俗,岂有斯之服哉!’”寿梦元年为公元前585年,这是吴国成立后史记的第一次朝周,记载了寿梦朝周,适楚,应该也是走的“商於古道”到达周原岐山的。换句话说,当年泰伯奔吴事件是真的,而且走的是“商於古道”及沿江路线。

楼主:城中山水  时间:2021-09-07 17:10:44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五

孔子所说泰伯三让天下指的是哪三让?


孔子《论语》曰:“泰伯可谓至德也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民无得而称焉”是说:百姓不知用什么话来称颂他们。孔子所赞的泰伯三让天下指的是哪三让呢?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周太王古公亶父生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季历娶商朝贵族任氏为妻,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叫姬昌。昌从小就聪明异常,相貌奇伟,还有“圣瑞之兆”,因此,深得古公亶父宠爱。古公亶父有意要将周家的天下传给姬昌。但是按照当时氏族的传统,王位只能由嫡长子继承。姬昌的父亲季历排行老三,自然没有资格承嗣王位,这势必导致姬昌不能继承周家的天下。古公亶父既不愿违背氏族的规矩,又为自己不能按心意传位给孙子姬昌而终日忧闷,郁郁寡欢。太伯和仲雍知道了父亲的心事后,为了顺从古公亶父的意愿,在父亲生病的时候假托下山采药而从岐山出走,来到西面的吴山,即被誉为“五镇”之一吴岳,这里是是我国祭祀黄帝、吴帝最早的地方。泰伯、仲雍在这里为父王祈祷,希望父王的病能有奇迹。同时也希望由于自己和二弟的不存在,使王位能传位给三弟季历。
泰伯、仲雍入吴山不返,这样,季历就被改立为太子。不久,古公亶父因病去世。为了照顾氏族的传统,他临终时留下遗嘱,要季历将王位归还给泰伯。泰伯、仲雍得知父亲病故的消息后立即从吴山赶回周原岐山奔丧,极尽孝道。这时,季历依照父亲的遗命,定要把王位让给泰伯,泰伯坚辞不受。后来,泰伯见几次避让都不行,只好带着弟弟仲雍及家眷远走高飞,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太伯、仲雍奔吴之旅,这就是泰伯三让天下之第一让。
泰伯带着仲雍通过“商於古道”走出秦岭山脉,进入商地。当时中华领地还是商朝的天下,兄弟俩带着队伍不敢停留,继续前行。古人寻路最便捷的方法是沿河道行走。于是泰伯兄弟通过水道,走出商地来到了江南荆蛮之地(吴地),与当地荆蛮人融为一体,“断发文身”、农耕劳作,逐渐取得了当地人的信任。大约在公元前1096年,季历被殷朝第29代商王太丁杀害,泰伯知道后,没有回周原岐山,而是再次让位于姬昌(季历子即周文王),这就是泰伯三让天下之第二让。
泰伯在荆蛮之地,把中原先进的文化及农耕技术传给了荆蛮人,取得了当地人的信赖,被推举为部族首领。时恰逢商朝末期,纣王十分暴虐,残害百姓。中华各地侯王纷纷起兵讨纣。泰伯恐战乱述及荆蛮之地,给当地百姓造成伤害,故太伯起城,建立历史上早期的“勾吴”国。句吴国建立后,泰伯却一直不肯称王,只让人们称“伯”。他带领国人辛勤劳作,并把从中原带来的先进技术教给当地百姓,仅过数年,就让百姓过上了幸福的日子。百姓们一起要求泰伯当王,但泰伯却把王位让给了弟弟仲雍。这就是让百姓肃然起敬的第三让。泰伯去世后,仲雍成为句吴国传代始祖。不过现在的后人,还是把泰伯当作勾吴国的第一代国君。
楼主:城中山水  时间:2021-09-08 13:18:11
@老沈1202 2021-09-07 20:31:46
-‘奔‘’’在古文中是逃跑意思,一是想做大不成,二父看不中见没机会,三确实太笨。后在吴学到农耕技术,说大点起到一个传播了农耕生产。周是典型的戎或狄族。
-----------------------------

历史上,中原文明肯定是比吴地要早些,也有可能是东部沿海地区有过5次”海侵“的原因,对其影响非常大。
楼主:城中山水  时间:2021-09-08 13:20:14
@老沈1202 2021-09-07 20:35:42
按当时的技术手段如何过长江‘一苇过江’?
-----------------------------

呵,当时已有渡船了。到春秋时期,还有舟船的海战呢。
楼主:城中山水  时间:2021-09-08 16:09:28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六

泰伯被封于东吴是真的吗?

《穆天子传•卷二》:“大王亶父之始作西土,封其元子吴太伯于东吴。诏以金刃之刑,贿用周室之璧。”,这段话解释为:古公亶父兴于西方(岐山之下),封其长子吴太伯(和仲雍)于东吴(即北虞)。规定以金刃为刑法器具,以璧玉为贿赠的礼品。
《穆天子传》又名《周王传》﹑《周王游行记》,共6卷。据《晋书•束皙传》记载,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在今河南汲县发现魏襄王墓(一说安釐王冢),当时从这个古墓中出土“得竹书数十车”,被称为“汲冢竹书”,其中有《穆天子传》,记载了周穆王驾八骏西游、东游之事。后由著名西晋学者荀勖、束皙等对其进行了整理、编订,共五卷。后东晋著名学者郭璞在注《穆天子传》时,又将原在竹书出土的关于穆王妃盛姬死事也作为一卷编入其中,共合为六卷。明代文献学家胡应麟的《四部正讹》,考定《穆天子传》为“盖周穆王史官所记”。《穆天子传》是“身随周穆王征巡四海的周史官作的先秦古籍之—”,被确认作于周穆王时期。周穆王姬满是西周继周武王姬发、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周昭王姬瑕之后的西周第五位天子,其在位时间55年(公元前976年—公元前922年)。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杨宽先生在《西周史》中,对“穆天子传卷二”的“大王亶父之始作西土,封其元子吴太伯于东吴。”的相关内容作了详尽的论述。其第六章中说:“所谓封于东吴,吴即是虞,金文常称‘虞’作‘吴’。虞的封国在今山西平陆北。”“《穆天子传》卷六称穆王‘乃宿于虞’,也是因为虞为太伯封国,原有周王留宿的宫室。”
《穆天子传》的这二个记载,让国内不少专家、学者都认为,泰伯奔吴事件是假的,泰伯、仲雍不可能跑到远在东部的吴地,认为当初“奔吴”奔的是山西平陆的吴山。
吴山在山西平陆县北,又称虞山,也就是后来封周章弟之虞国地。此地为太行山重要通道之一,离岐山周原大约100多公里,一直是古老的狩猎民族吴(虞)族的居住地。
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古时候王位都有嫡长子继承的传统,故嫡长子是不会分封出去的。按这种说法,当初古公亶父的“分封”,其实只是让长子泰伯临时去管理虞国之地,后来实际受封的应该是仲雍。早先大王亶父封仲雍于虞国,所以才有后来周武王封仲雍之后虞仲于虞国之事。另外史籍书都记载的是泰伯奔吴是为让国,就连孔子也是赞赏泰伯三让国位,说明泰伯还是王位第一继承人。
我们再来看《穆天子传》原文:“壬申,天子西征。甲戌,至于赤乌。赤乌之人□其献酒千斛于天子,食马九百,羊、牛三千,穄、麦百载。天子使祭父受之。曰:‘赤乌氏先出自周宗。大王亶父之始作西土,封其元子吴太伯于东吴,诏以金刃之刑,贿用周室之璧。封丌璧臣长季绰于舂山之虱,妻以元女,诏以玉石之刑,以为周室主。’”
意思是:壬申日,周穆王向西方进发。甲戌日这天,穆王一行人来到了赤乌部落所在地。赤乌部落首领向周穆王敬献了一千斛酒,还有用来宰杀食用的马九百匹、羊和牛三千只,另有穄麦一百车。周穆王让祭父代自己接受。周穆王说:赤乌氏和周王室是同姓(姓姬),当初周室的祖先大王古公亶父领导的周人部落,因戎狄威逼,率领族人由豳地迁到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北)。大王派长子泰伯(仲雍)于东吴(即吴山)管理,规定以金刃为刑法器具,以璧玉为贿赠的礼品。封派丌璧臣长季绰为舂山的主管者,并把自己的长公主嫁给了他。还颁布了管理舂山玉石的刑法,让其代周室主管这块地盘。
这是穆王向赤乌部落首领介绍说的一段话,说明古公亶父当初来到周原岐山开创基业时,作为嫡长子的泰伯确是帮助父王管理吴山(虞地)。泰伯血脉中遗传了古公亶父的血性,一种肯吃苦,勇于开创基业的精神。《穆天子传》记载的事实,也透露了北虞国之地,确实分封给了泰伯(仲雍)。但这不等于泰伯奔吴,奔的就是北虞之地。因为北虞之地靠周原岐山王朝之地很近,大家也知道北虞已封给泰伯(仲雍),这就谈不上“奔吴”了,也起不到让王位的作用。
所以我赞同有些学者认为的,泰伯奔吴事件发生在大王古公亶父死后。泰伯是个孝子,怎么可能在父亲病重之时远离故土呢?那是不孝行为。我认为:在大王古公亶父病重时,泰伯可能只是以采药为名到了位于周原岐山西边的吴山去祭祀,乞求神灵救治父亲。此山是中国历史名山,是我国祭祀黄帝、吴帝最早的地方。被周帝王封为西岳。在大王古公亶父死后,季历要泰伯继位时,泰伯拒绝了季历的请求。为了能给季历创造当好周王的环境,泰伯带着仲雍一起悄悄地远离家乡,而且是抱着走得越远越好的想法,开启了“奔吴”之旅。

楼主:城中山水  时间:2021-09-09 09:13:55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七

为何同系的虞国爵位为公,而吴国爵位为子?

早期文献《荀子·儒效》记载:“(周王)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文献记载了周武王分封这个历史事件,后来的其他资料也有不断爆料周王朝靠分封来管理天下。周王朝真的存在分封制吗?1954年6月在江苏镇江大港镇烟墩山出土“宜侯夨簋”的铭文也证明了周王朝分封的事实。
当初周武王分封是在成立周王朝,即公元前1046年后,分封姬姓宗室子弟和功臣为列国诸侯,其爵位分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者为附庸。“爵”只是一种名号,除天子之外,公侯伯子男的地位和权力是相等的,仅仅是在礼节上的待遇有一定程度的差别。分封的诸侯有四种类型:
一是上古圣贤的后代:即黄帝、炎帝、尧、舜、夏朝和商朝的后代。
二是王室成员:周太王季历的兄弟后人;周文王兄弟;周武王的兄弟。
三是重要功臣:异姓功臣,如姜尚;同姓功臣,如召公等。
四是重要方国:夏商时候已经存在的方国,分封加以承认,如楚国、蜀国等。
《史记·周本纪》有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因为是先前圣贤的后代,为延续圣贤的支脉,都封为公爵,成为周朝的客卿。除此以外,还有三位被封为公爵。他们分别是周武王的两个叔叔虢仲和虢叔,是周朝最嫡系的亲属,被封于周朝边的东虢国和西虢国。还有一个就是追封仲雍是虞公,他的子孙虞仲被封于周朝北边的虞国,爵为侯。
被封为侯爵诸侯国,主要是周武王的同母兄弟以及灭商立大功的姜太公二个儿子。封为伯爵诸侯国,主要是周武王的异母兄弟以及周同姓功臣。子爵和男爵诸侯国,则爵位比较低,封给了一些远系姬姓如吴国姬泰伯之后周章,还有非周姓功臣、东夷南蛮地区的方国。
为何同系的虞国爵位为侯爵,而吴国爵位为子爵呢?为何虞国爵位甚至高于晋、鲁呢?
其实,当初周武王分封给北虞国为公爵,是追封仲雍为虞公。原因有二,仲雍是泰伯之弟,是周武王的姬姓前辈。周武王为感激泰伯、仲雍让王之恩而封(太伯因无后人而没有封)。二是仲雍在离开周原岐山之前,古公禀父已把周边虞地封给了仲雍(详见虞国之谜一文),周武王分封则是把之前的虞地还给仲雍后裔,故仲雍之曾孙周章弟虞仲继位至北虞国。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有二个虞仲,为什么周武王没有把自己的子女留在附近,而是把远在江南的仲雍之后虞仲分封在离自己最近的北虞国。
《逸周书·世俘解第三十七》记载:“辛亥,荐俘殷王鼎。武王乃翼,矢慓矢宪,告天宗上帝。王不革服,格于庙,秉语治庶国,籥入九终。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维告殷罪…”中的虞公就是指的仲雍。我们从上也可以看到,受祭者都是周武王的先公或储君,唯有虞公仲雍不是,破例为先公来祭奠。从上文可以看出,仲雍被封为虞公。而周章弟虞仲在史料记载上还没有证据,说明继封为公爵。现收藏于山西博物院的西周铜器“虞侯政壶”,则可以证明后来的北虞国继承的是侯爵。
我们再来看,周武王分封时,远在江南的周章已是仲雍之后的第三代吴国君王,而周武王姬发则是王季历之后的第二代君王。按辈份讲,周章只是周武王远侄,小一辈,故分封为子爵也是正常的。再说吴地是远在中华之外的夷地,周人对夷人十分轻视,所以周武王分封夷蛮之地的都是子爵,而正统黄帝、炎帝、尧、舜、夏朝和商朝的后商都为公爵。
吴文化研究所吴恩培教授在《春秋吴爵位考释》中曰:据春秋战国史料,吴国周章被封为“子爵”,其“子爵”位,主要有黄河、淮河流域的邾国、莒 、徐国以及长江流域的楚国、吴国、越国等。而《史记索隐》引《国语》则说,“吴本伯爵也”。
无论是伯爵还是子爵,周章的爵位在姬姓中是相对比较低的。这也反应出周王朝对中华之外的夷蛮之地十分蔑视,同时也反映了周章时代的吴国实力弱小,毫无影响力。

楼主:城中山水  时间:2021-09-10 12:23:06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八

为什么司马迁笔下的吴国能位列周朝诸侯第一位?

周王朝开国之初,分封了百余诸侯国,其中姬姓诸侯国高达53多个。所谓血浓于水,周朝第一诸侯必然非姬姓莫属,但姬姓诸侯数量众多,其中又分三六九等,那么谁才是第一诸侯呢?
令人意外的是,在《史记•世家》系列中,位居第一篇的周朝诸侯国不是鲁国、燕国等,而是一个位于江苏苏南的诸侯国吴国。为何司马迁将当时“蛮荒之地”的一个诸侯国吴国列为周朝第一诸侯呢?
当时,周王朝采用分封制,分封的诸侯按爵位一共有五等,即公、侯、伯、子、男,其中最高等级的“公爵”诸侯国屈指可数,除了上古圣贤黄帝、炎帝、尧、舜、夏朝和商朝的后代外,还有二个姬姓国虞国与虢国。
当初周武王分封时,没有忘记他的祖先泰伯、仲雍让位的恩德,所以将仲雍的后裔虞仲分封到了虞国,追封仲雍为虞公,这在《周书》中有记载。此外,周文王有二个弟弟虢仲和虢叔,因辈分很高,周武王分封天下时肯定不能忘了他们,分别封为公爵国东虢、西虢。
从爵位上看,虞国、虢国虽然都是公爵国家,但没见史书记载这两国与周王室有什么特殊往来,因此应该是周初的政治作秀,或因辈分问题而得到最高爵位。
我们熟知的齐国、鲁国、晋国、燕国、卫国等都属于侯爵诸侯,在这些诸侯国中,鲁国、晋国、齐国、卫国与周王室关系非同一般。
鲁国是周公旦封国,在周朝历史上周公旦的作用至关重要,完全不下于周武王,是周朝八百年江山的稳定者,而且周公旦是周武王弟弟,因此鲁国在周朝的政治地位一直非常高。如果从西周政治地位来看,鲁国应该是西周第一诸侯。
晋国是周武王小儿子唐叔虞的封国,而唐叔虞又是周成王的同母弟,因此晋国政治地位也非常高,在历史上可谓是一个大国。
齐国是周武王分封给它的军师太公望(姜子牙)的封国,姜子牙在武王灭商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齐国在后来的春秋战国时期属于称霸的四个大国之一,历史上非常有名。
卫国是康叔的封国,而康叔是周文王姬昌与正妻太姒所生第九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弟。三监之乱时,康叔参与平定叛乱,因此立下大功,被改封于朝歌(今河南鹤壁市),也是生存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公元前209年卫君角被秦二世废为庶人,卫国彻底灭亡。
这四个诸侯国与周王室关系都非同一般,但在《史记•世家》中排名第一的却并非他们,而是吴太伯世家。
周初分封时,吴国与楚国一样,都只是一个子爵诸侯,微不足道的爵位。为何一个子爵爵位的诸侯国,却能在《史记•世家》中排第一呢?
吴国是存在于长江下流区域的姬姓诸侯国,地属荆蛮,长期以来一直默默无闻,以致于史记中很少有记载,直到春秋中后期,吴国开始一鸣惊人,称霸中原,让人非常惊讶。对于吴国来说,之所以能在春秋中后期突起,最主要的缘因是其覆灭了周边的夷蛮小国,扩展了本国的边境和人口。据《春秋》、《史记》等史料的纪录,吴国先后覆灭了淮夷、徐夷、州来、巢、钟离、钟吾、邗等小邦国。吴国还打败了楚国、齐国等大国,称霸一方。
除了这原因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史记》出书于汉代,汉代是以“孝”治天下,是个最崇尚孝仪礼治的朝代。吴国的创始人泰伯、仲雍奔吴,其“三让王位”的精神被汉代人所崇拜。孔子在《论语•泰伯》中云:“泰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在东汉,汉桓帝为了纪念吴泰伯,敕令吴郡太守糜豹在无锡梅村建“太伯庙”,还在苏州阊门内修建“泰伯庙”。
在春秋中期,吴国公子、仲雍的二十世孙季札再一次“三让王位”让世人所敬仰。难怪汉代的司马迁要把吴国列为《史记•世家》第一位。从政治地位、影响力、亲疏程度来看,吴国只是一个远亲在偏僻蛮荒之地建立的小邦,远谈不上第一诸侯国,但从吴国创始人泰伯地位来看,他是古公亶父的长子,周王朝创始人季历的大哥,把吴世家放在第一位可谓说合情合理。
楼主:城中山水  时间:2021-09-11 14:10:04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九
神秘的勾吴国

“勾吴”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一个国名。它从原先无人知晓的小国,逐步成长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春秋五霸”之一,虽然勾吴国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有六百多年,但留在世上的史记资料大多是春秋后期吴国的几十年情况。那勾吴国的起源及它的成长经历是怎么样的呢?
在商王朝后期,约公元前1128年,中国西北部的陕西有个周部落正日益的强大。周部落的首领周太王古公亶(dǎn)父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季历生下一个神童姬昌。“昌在襁褓之中,圣瑞见矣。”故古公亶父有意要将周家的天下传给他。但按当时氏族的传统,王位只能由嫡长子继承。季历排行最小,无资格承嗣王位。长子泰伯为了顺从父亲要立小弟季历以便传位孙子昌的心愿,带着二弟仲雍,远离周部落。他们带家人跋山涉水,走过商王朝领地,一直逃到东南沿海的荆蛮之地,安家落户。
泰伯、仲雍在荆蛮之地,遵从当地人的习俗,文身断发,和当地人一起劳作。泰伯还把从家乡中原带过来的先进农耕技术教给当地荆蛮人,很快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拥护和支持,有千余家土著人归从他,并推荐泰伯为首领。
时值商王朝末期,商王朝的残暴遭到老百姓的反抗,各地纷纷起来反抗,到处都出现战乱。泰伯为了自己领地的百姓安全,在中心地建起了“太伯城”作为都城,并自号“勾吴”。“太伯城”周三里二百步,外廓周三百余里。后来,勾吴人民在泰伯、仲雍的带领下,辛勤劳作,捕鱼农耕,数年之间,人民就富起来了。
再说周王朝,季历去世,儿子昌继位,就是历史上的周文王,周的国力已十分强大了。文王之后是周武王,他起兵伐商,将商王朝推翻了,建立了统治了中华八百年之久的周王朝。周王朝的建立,泰伯是有不朽功绩的。中国的圣人孔子赞扬泰伯让王位的品德说是“至高无上”的。
泰伯去世,葬梅里平墟(小丹阳)。由于没有儿子,就由他弟弟仲雍接位。仲雍死,其子季简继位。季简死,其子叔达继位。叔达死,其子周章继位。那时正值周武王战胜殷纣建立周王朝之际,周武王姬发千方百计寻找泰伯、仲雍的后代,找到了周章。周章已经是“勾吴”国的吴君,就此仍封于吴。又把周章之弟虞仲封在周北边的虞国,位列诸侯。句吴国历代君王按照泰伯遗愿,沟通湖渠,建立起四通八达的水网,抗击水灾等自然灾害。种植水稻为主,花生、芝麻、蚕豆、两角菱等为副的农作物(详见肖梦龙的《吴国饮食文化初探》),辛勤农耕,人民过着“饭稻羹鱼”的幸福生活。
周章死后,其子熊遂继位。熊遂死,其子柯相继位。柯相死,其子强鸠夷继位。强鸠夷死,其子余桥疑吾继位。余桥疑吾死,其子柯卢继位。柯卢死,其子周繇继位。周繇死,其子屈羽继位。屈羽死,其子夷吾继位。夷吾死,其子禽处继位。禽处死,其子转继位。转死,其子颇高继位。颇高死,其子句卑继位。这时晋献公灭掉了周北虞国,为的是开拓晋国版图、征伐虢国。句卑死,其子去齐继位。去齐死,其子寿梦继位。
就这样,勾吴国君主一代代的传下去,与周边国家相安无事。勾吴国在东南方,和中原文化没有交往,只是默默无闻,年复一日地继续着。
到了第十九世寿梦时期,此时的勾吴国国力已强大。加上寿梦是个有作为的君主,开始和中原的先进国家晋国等交往,向中原学习经济、文化、军事和政治。并亲自到周王朝拜访周王,使得中原人民慢慢知道了勾吴国。那时勾吴国的邻国楚国是个大国,老欺负勾吴国,在晋国等支持下,寿梦带领勾吴国开始向楚国开战。
寿梦有四个儿子,诸樊,余祭,夷眛,季札。老四季札博学多才,最受吴王寿梦所爱,想让他接班,季札推辞不受。寿梦死后,由诸樊当政,诸樊后来,诸樊伐楚而亡,为了能使王位传给季札,临死前立下遗嘱:兄终弟及,以次相传,一定要授位给季札。 寿梦死后,由诸樊当政,后来,诸樊伐楚而亡,传位给余祭;余祭死,传位给夷昧;夷昧死,又要传位给季札。季札还是不愿意,逃到了所封的延陵邑边缘地躲了起来。季札不受王位,夷昧的长子僚当了吴王。诸樊的长子光非常不服,他认为这王位应是他的。他结交了从楚国避难到勾吴国的谋臣伍子胥(伍员外),共同密谋,又物色到勇士专诸,伺机刺杀了王僚。
公元前515年,楚国的楚平王死了。吴王僚趁着楚国办丧事的时候,派军队进攻楚国。但楚国军队断了吴国军队的归路。公子光和专诸趁此机会策划对吴王僚的暗杀行动。这年四月,公子光让专诸用鱼肠剑刺杀吴王僚。这就是“春秋”历史上著名的“专诸刺王僚”事件。
公元前515年,公子光当了吴王,改号阖闾。阖闾上台后,楚国为了能牵制勾吴国,指使南面的越国骚扰勾吴国。于是,勾吴国迁都城到苏州,开始实施强国富民振兴计划。他广泛搜罗人才,重用伍子胥为官,伯嚭为大夫,孙武为大将(后人称其为兵家圣祖)与谋国政,并在全国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鼓励政策,修法制,奖农商,治城郭,施恩行惠,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吴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迅速得到加强。
公元前512年,吴军分为三部轮番击楚,连年扰楚。公元前509年,吴军大败楚军。公元前506年春,吴、蔡、唐三国组织了一个以吴国为主角的反楚同盟,吴军攻入了楚国的腹地,楚师节节败退。公元前506年冬,两军决战于柏举(今麻城),吴军在孙武、伍子胥率领下,从淮水流域西攻到汉水,五战五胜,攻克楚之郢都,楚昭王出逃。
公元前504年,吴王派太子夫差攻打楚国,迫使楚国迁都于鄀(ruo今湖北省宜城东南)。从此,吴国威震中华。
公元前496年,阖闾举兵伐越,双方在槜(zui)李(今嘉兴西南)决战,越王勾践把死囚编制成三组,并出动500人的敢死队,扰乱吴军,吴军大乱。大将灵姑浮重伤阖闾右足,阖闾被迫还师,病伤而死,归葬姑苏(现苏州)。
阖闾临死前对夫差说:“你忘记勾践杀了你父王了吗?”夫差回答:“不敢忘!”。阖闾死后,夫差接位。
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升大夫伯嚭为太宰。学习战术射箭,以打败越国为志向。次年,夫差派精兵攻打越国,在夫椒(太湖中近无锡的一个岛)打败越国。越王勾践和士兵五千人躲进了会稽山(浙江绍兴市东南),派大夫文仲通过吴太宰伯嚭求和,愿将政权交给吴国,勾践为奴,勾践妻为婢妾。吴王同意求和,伍子胥反对,对吴王夫差说:现在吴国十分强大,今不趁机杀了勾践,而宽赫他,是会有祸乱的!勾践为人能吃苦耐劳,现在不杀他,以后必定后悔。吴王不听,听太宰伯嚭,答应越的求和,与其结盟而收兵回吴。
击败越国以后,夫差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争霸中原上,公元前489年,吴王夫差发兵北伐齐国。伍子胥谏言:“越王勾践为吴国的隐患。现在越国为吴的隐患而不先攻打,反而攻打齐国,岂不荒谬!”吴王不听,接着北伐攻齐,打败了齐国。
公元前487年,吴王夫差又发兵攻打齐国,得胜而归。
公元前485年,夫差再次北伐齐国。越王勾践率领他的部下朝见吴王,进献厚礼祝贺,吴王很高兴。只有伍子胥恐惧,说:“吴国要完了。”吴王不听,还派伍子胥去齐。为避祸,伍子胥把他的儿子托付给齐鲍氏。伍子胥回来报告吴王出使的情况,太宰伯嚭趁机诬陷伍子胥投敌,吴王听了大怒,赐伍子胥“属镂”宝剑自杀。临死前,伍子胥说:“在我的墓地上种梓(zi),以后做你们的棺材,挖下我的眼睛放在吴东门,让我看到越国灭掉吴国。”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去北在黄池(河南封丘县西南)会见诸侯,想称霸中原(与晋定公争夺霸主)。六月,越王勾践攻打吴国,将吴军打败,越军俘虏吴国太子友,进入吴国。吴军派人把失败的消息告诉夫差,夫差怕这个消息泄漏,愤怒之下,连杀了七人。吴王结盟,与晋王告别,回吴。这时,吴国太子已亡,国内空虚,吴王在外已久,士兵都疲劳不堪,面对越国的虎视眈眈,于是只能送厚礼向越国求和。
公元前478年,越国日益强大。越王勾践率兵再次攻打吴国,打败吴师于笠泽(苏州市南之吴淞江)。 二年后,越王再次攻打吴国。
公元前473年十一月,越军再次大破吴国,吴王夫差被围困在吴都西面的姑苏山上,求降不得。越王意送吴王夫差到甬(yong)东(浙江舟山),给以百家之税居住在那。吴王痛心地说:“我老了,不能再做君王了。我后悔没听子胥的话,才会落到这个下场。”接着自杀而死。勾吴国从此灭亡。

楼主:城中山水  时间:2021-09-12 08:41:52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十

“勾吴”国名字的由来?

“勾吴”作为国名,最早出现在早期的史料文献中。古时,“勾”与“句”通字同音,故“勾吴”国亦称为“句吴”国。其实,从最能直接反映吴国国号的吴国青铜铭文看,吴国有“句吴”之称是没有疑问的。在吴国铭文中,除了写作“句吴”外,还有写作“攻”、“工”等,均音近通假作“句吴”。 铭文也有简称作“吴”的例子,但数量较少,所见用例也不及“句吴”早。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陈民镇统计,目前以“句吴”为国号的吴国铭文至少有52例,相关器物自吴王诸樊延续至吴王夫差,渊源甚早,传承有序。因此他认为:“句吴”至少在吴国人看来,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号。“吴”系“句吴”之省。
那么“勾吴”这个名称又是怎么来的呢?
吴地因泰伯“自号勾吴”而得名。语言学家们普遍认为,“勾”是百越族语中的发语词,也可以写作“句”,如同“姑苏”之“姑”,“无锡”之“无”,“余杭”之“余”一样,只是一种发语形态。
“吴”字则不同,它具有鲜明的造字特点。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对此持有两种看法:一是“会意”说,一是“象形”说。执会意论者认为,“吴”字的古代写法上面是“口”,下面是“矢”,表示一面大喊,一面放箭(一说“回头反顾”),是狩猎之意。这种说法符合造字法,更符合原始吴地人以打猎为生的活动情状。执象形论者认为,“吴”是“鱼”的象形文字,“吴”、“鱼”古代相通相同。江南先民“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像龙子,故不见伤害。”鱼纹也是他们的一种图腾信仰,所以,吴人就是鱼人(画着鱼纹的人)。在周庄太史淀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过一件黑皮陶壶,陶壶的壶肩上镂刻着一个原始字符,你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幅鱼骨抽象图。据专家鉴定,那就是最早的“吴”字。因为,在先民的眼里,“鱼”就是“吴”,“吴”就是“鱼”。
上面是语言学家作的分析,那么史学专家是如何说的呢?
《汉书·地理志》:“大伯初奔荆蛮,荆蛮归之,号曰句吴。”颜师古注:“句,音勾。夷俗语之发声也。”《世本•居篇》服虔注:“吴越夷,言多发声,数言共成一言。”
可见,“勾”只是吴越语的发声词,无义。
《吴越春秋·吴太伯传第一》载:“古公卒,太伯、仲雍归,赴丧毕,还荆蛮。国民君而事之,自号为勾吴。吴人或问何像而为勾吴,太伯曰:‘吾以伯长居国,绝嗣者也,其当有封者,吴仲也。故自号勾吴,非其方乎? ’”
这段话的意思是:当初周太王去世,太伯、仲雍回去奔丧,结束后,还吴地。当地的老百姓尊他为君主,太伯定国号为勾吴。吴人问为什么要称勾吴呢? 太伯回答说:‘我排行老大而任君位,但我没有子孙,不能传宗接代,那受封的应该是吴(虞)仲,所以我把自己住地称为勾吴。这不是那合乎道义的事么?
太伯明确表明,称“吴”是因为仲雍叫吴(虞)仲。那仲雍为什么又叫吴(虞)仲呢? 因为太伯、仲雍在周原时,曾被古公亶父封邑在“北虞”。古时,“吴”与“虞”音相同,字相通。所以吴的名称是从“虞”而来的。
仲雍被称为虞仲的记载还有一个地方,即《逸周书·世俘解》, 先秦史籍, 本名《周书》。它也记载了:称仲雍为虞公,所以亦可称为虞仲。
“吴”是从“虞”而来,是因为仲雍之前被封于虞国的原因,泰伯自号“勾吴(虞)”。注意,这里的“吴”发[yu]音,这大概就是“吴”来源于“虞”的原因吧。
我们再来看商周时代的“虞”字,见下图:




再看商周时代的“吴”字,见下图:


我们发现,“吴”字只是取了“虞”字的下半部份。可想而知,“吴”与“虞”绝对有关联。
据历史记载:北虞,在虞国之前应为古代部落名,舜为酋长,故称舜为“虞舜”。所以我们基本上可以推定,后来的古虞国多为古虞部落的后裔,在周原岐山东边的北虞国也不例外。正因为泰伯、仲雍奔吴之前,曾被封于周原岐山东边的北虞国,到周武王分封天下时,封周章之弟为北虞国,而且其爵位远比周章封的高。这是因为封周章之弟于北虞,只是把北虞国还给仲雍的子孙吧了。
这样,我们就很好理解了,泰伯自号“勾吴”,其“勾”是吴越语的发语声,而吴是因为,泰伯无子女,所以王位传与其弟仲雍。仲雍奔吴前被封于虞国,虞国存在于周原岐山东边,故取一个与“虞”同音、字相近的“吴”国,也就是上面图中看到的,取古“虞”字的下半部分“吴”为国号,所以仲雍名字,又称为“虞仲”,原由都在于此。
楼主:城中山水  时间:2021-09-13 05:56:59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十一

荆蛮之地在哪?

约公元前21世纪,传说大禹(黄帝的玄孙)治水成功后,舜(虞祖)将首领之位禅让给禹,禹成为夏朝的开国君王。禹正式即位后,以阳城为都城,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
大禹治水时,曾来到江南,率领民众劈山冈、疏水道,治理水患。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中也记载了,禹继承父亲鲧的事业,在治水中变壅塞为疏导,太湖流域始有“三江既入,震泽底定”的局面。传说大禹曾巡行天下,回到江南,登上会稽山朝见四方诸侯,死后就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
大禹死后,其子夏启破坏”禅让制“,建立夏朝,传至帝少康时,为延续禹王陵的守护与祭祀工作,便封其庶子无余于会稽,号曰“禹越”。这大概是越国最早的记载,无余成为江南越国的始祖。
夏朝之后,是商朝、周朝。商、周时代是一个统一的王朝,而且它只认为本民族(附属的各诸侯国)是国家的主体,是华夏民族。而对于华夏以外的民族,则比较轻视,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是异民族,是外人。那时的长江流域东部地区散布着各个土著民族,但不是商、周的诸侯国,故被商、周人统称作为东夷,靠近楚国地带的宁镇地区被称为“荆蛮之地”。
在古代,荆是楚国的别称。楚的本义就是“荆”,指的是一种灌木。所以从字义上讲,“楚”与“荆”的意思是一致的。宁镇地区属丘林地处,到处都有高低不平的山丘,它不同于太湖平原,故此地的民族被“商、周”称为荆蛮之地。近年来的考古也发现,宁镇地区出土的文物不同于太湖地区,太湖地区更像越文化。宁镇地区与太湖平原及以会稽为中心的大越地区同处江南,同属百越地区,还存在着不少相同的习俗,如“文身断发”。《史记》记载越国的“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後二十馀世,至於允常。”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勾吴国地处江南的夷蛮之地,后来越国灭了吴国,楚国又灭了越国,夷蛮之地吴地,地属楚国。由于大多史料都是在秦汉以后的作者撰写的书籍,于是他们把吴国这个夷蛮之地称为“荆蛮之地”,理由是楚的本义就是“荆”。这些学者认为,“荆蛮之地”被指为整个吴、越之地。但本人并不这样认为,查阅史料,从来没有资料把越地称为“荆蛮之地”。

楼主:城中山水  时间:2021-09-13 05:58:41



楼主:城中山水  时间:2021-09-13 17:15:08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十二

断发文身究竟是一种什么文化功能的习俗

先秦时代,中国江浙地区的吴越族群就有"断发文身"的习俗,《史记·吴太伯世家》曰: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左传》哀公七年说:仲雍在吴,“断发文身,裸以为饰”。《谷梁传》哀公十三年说:“吴,夷狄之国也,断发文身”。《战国策·赵策》中记有:“黑齿雕题,鳗冠林缝,大吴之国也。”《史记·越世家》:“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汉书·地理志》也有相同记载,但却对断发文身之俗增加了功能解释。《淮南子·泰族训》对文身的解说是“剂肌肤,馋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为之以求荣也。”另外,《说苑》、《墨子》、《韩非子》、《礼记》等书中都有类似习俗的记载,可见断发文身是吴越族群的一个鲜明标志。

断发文身的越人

1984年5月8日,南京博物馆、中山大学、镇江博物馆、丹徙县文教局联合组成考古发掘队,发掘大港北山顶三处土墩墓,出土文物百余件,其中就有断发文身的古人。这是首次发现反映勾吴“断发文身”习俗的实物形象。
吴越既是古代的国别,也是民族共同体。具体来说,它指春秋时期建立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句吴、于越二国。吴越文化有其鲜明的标志形式,如舟揖、农耕、印纹硬陶、土墩墓、悬棺葬以及好勇尚武、淫祀和断发文身。尤其是断发文身,因事关族群的标志和象征,先秦典籍多有记载。
那么,断发文身究竟是一种什么文化功能的习俗呢?资料显示,它可能是一种古老的成人礼习俗及其标志的遗存。
所谓成人礼,是一种关于接纳部落成员,并以某种特殊形式来完成仪式的习俗,其本质是在于通过仪式证明某人已经成年,具有了部落成员拥有的一切权力,尤其是婚姻——性关系的权力。
成人礼作为一种具有显著民族特点的风俗习惯,曾毫不例外地在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过。只是因为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不同,以及民族、部落间的历史文化现实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成人礼仪式。有的行拔牙式,有的行割礼式,有的行纹身式,有的行断发式,有的行冠笋式。但最古老的形式是“标志型”的成人礼习俗。这种成人礼,往往采取某种方法制造一种或数种符号,以作为成人礼的象征,使部落成员享有规定的权力,断发文身就是这种“标志型”成人礼的遗存。
中原华夏族关于“身体肤发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观念,直接源于冠笄式成人礼。冠笄礼的形式是束发加冠或加笄,以此作为成人礼的象征标志。在《礼记·曲礼上》中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注“成人矣”;“女子许嫁异而字”,注“以许嫁为成人”。《礼记·昏义》曰:“夫礼始于冠,本于昏。”两者不但有年龄限制,且都与婚姻、性关系直接相关。所以,《礼记·冠义》曰:“冠而字之,成人之道女。”
我国所谓冠礼,即“在蛮族中由儿童变为成人,常须举行成年仪式”的成人礼。鉴于相似道理,断发文身乃冠笄礼的相应形式,“中国冠笄,越人劗发。”
关于断发文身与冠笄等同,更明确表示的是《韩诗外传》所记越王勾践派廉稽使楚的故事。传说“廉稽使楚,楚王派人对其曰,‘冠则得以俗见,不冠不得见’。廉稽曰:‘夫越亦周室之列封也,不得处于大国,而处江海之陂,与魭鳣鱼鳖为伍,文身断发而后处焉。今来上国,必曰‘冠得以俗见,不冠不得见,’如此,则上国使适越,亦将剔墨文身断发而后得见,可乎?”《说苑·奉使》则记载着诸发出使魏国的同样故事,可知当时吴越的断发文身习俗与中原冠笄等不同成人礼体系的族群,屡屡发生冲突,透露了冠笄与断发文身等同的信息。
虽然目前已无法找到断发文身即为吴越成人礼习俗的直接证明材料,但透过这些扑朔迷离的现象,可以发现其本质所在。而记载这些故事的年代离吴越人生活时期不远,越人后裔如东匝、百越等在东南地区尚拥有广大的土地,因此,将两者视为等同决不会是毫无依据的。
楼主:城中山水  时间:2021-09-14 08:16:24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十三

神秘的虞朝

在上古时期,因为没有基本的国家制度,所以国家实际上只是部落的联合体,非常松散,不利于统一管理。当尧(又称唐尧,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开始执政后,在积累一定经验的情况下,尧开始建立国家的政治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任命不同政务的官员。
尧年老后,最为后世所赞誉的,并非他的文治武功,而是他那让位于贤的无私壮举,禅让给舜。为了考察舜,尧将自己的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通过两个女儿来考察舜的德行,结果舜不负众望,在德行方面处理得非常好,不仅与娥皇、女英相处和睦,而且还能让百官服从,让诸侯友好,最后,尧让舜独自深入山林,经受大自然的考验,而舜也成功了。


三年的考察,舜做到了让尧非常满意,于是将天子之位禅让给舜。舜成为天子后,正式建立虞朝。虞朝建立后,舜延续着唐尧时期的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番政治上的改革,如人才任用上更加合理,同时还推出三年考察一次政绩,通过政绩整顿官员风气,于是,官员大禹从中脱颖而出。
大禹治理水患,使得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当时,“四海之内咸戴大禹之功”,而且“天下明德皆自大禹始”,王朝出现了清平局面。而王朝的统治者舜,与尧同为古昔圣王,他在年老时,认为自己的儿子商均不肖,于是就确定了最高的禹为继任者,并让大禹来成为天子。
舜在前往南方巡守时,死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山,称为“零陵”。之后,在诸侯的拥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阳城为都城,一说以平阳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舜的儿子商均为夏后朝虞国(诸侯国)的开国之君,成为虞朝的延续。
大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伏羲、黄帝比肩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九州、奠定夏朝。后人称他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虞朝、虞国就是这样开始和结束的。

楼主:城中山水  时间:2021-09-15 08:40:16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十四

神秘的虞国

《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载:“是时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列为诸侯。” 这一历史记载表明了十分重要的两点:一是,到此时,太伯奔吴所建立的勾吴国,得到了周天子和中原的承认。二是,勾吴国还有个“中国之虞”的“兄弟”之国。
那么,这个虞国是在哪里?周武王为什么要在中原地区加封了个虞国,将仲雍的后代虞仲加封到那里去呢?
周武王加封虞仲的虞国,又称中国之虞,亦称北虞,西周侯国。春秋时为晋大阳邑,以在大河之阳,故名。唐天宝元年(742年)陕郡太守李齐物开三门以利漕运,得古刃,刃有篆文“平陆”二字,遂改名平陆县,从此历代县名均不改。平陆县今属山西运城市。《汉书•地理志》注:大阳县吴山,“上有吴城,周武王封太伯后于此,是为虞公。为晋所灭。”唐《括地志》:“故虞城在县(大阳)东北五十里虞山上。”明末清初地理巨作《读史方舆纪要》称“在平陆县东北二十里,春秋时虞国之阙邑也”。史记:“夏都安邑, 虞仲都大阳之虞城,在安邑南,故曰夏虚”。据清乾隆版《平陆县志》记载:该城为春秋时晋献公所灭的古虞国都城。山西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靳生禾教授认定虞城就在今平陆县张店镇东南的古城村(古虞国城墙遗址和古城水库。古城在以前称吴城。)现山西省的(第三批)省文保单位中有虞国古城遗址,时代:周。地址:(山西运城平陆县)平陆县张店镇古城村及四周。

北虞国是何年所立?根据史家研究,武王伐纣当在公元前1046年。按照《史记•封禅书》记载,“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宁而崩”,也就是武王灭商以后第二年,天下还没有安定下来,武王就驾崩了。北虞在武王克殷后加封,应该在公元前1046年或公元前1045年。北虞国是何年所亡?大约在公元前655年。据左传《僖公五年》(公元前655 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虞国的国君贪图晋国晋献公的宝马美玉,借道给南下讨伐虢国的晋国军队,晋军主帅荀息率军攻灭虢国后,回师途中又顺手牵羊攻袭虞国,北虞国就这样被晋国用巧计灭掉了。这就是历史典故“假途灭虢”和“唇亡齿寒”的由来。北虞国总计存在了大约390年。
查阅史料,其实在周武王加封北虞之前,其所在地就有“虞”了。一个有名的历史事实明确此事,那就是“虞芮之讼”。
“虞芮之讼”:虞、芮,周初时的二国名。虞(在今山西平陆县)、芮(在今陕西大荔县)两国之君争田,久而不决,说:「西伯昌是有德之人,让他来裁定吧。」于是他们一起来到周地,到了周边境,看到周人耕田的互相让地边,走路的互相让道;进入周都邑,又看到周人男女不同路,斑白不提携;到了周朝庭,更发现周人是士让大夫,大夫让卿,有礼有节。两国国君非常惭愧,说:“我们真是小人,不要再踏进君子的朝廷里啦。”于是两国国君让出所争之地作为间隙,解决了争端。此史实确实,《史记•周本纪》载:“于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虞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惭,相谓曰:‘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遂还,俱让而去。”《诗经•大雅•绵》:“虞芮质厥成,文王厥厥生。”意思是:虞国和芮国感激文王的裁定,文王的国势因之大振。汉《尚书大传》“文王受命一年断虞芮之质”。这一史实表明了十分重要的两点:一是,在武王加封北虞前,虞已存在了。二是,此虞和周的关系十分密切,其时,商王朝还十分强大,而虞遇事,找周而不找商解决。
周穆王时期史官撰的《穆天子传•卷二》载:“赤乌氏先出自周宗。大王亶父之始作西土,封其元子吴太伯于东吴,诏以金刃之刑,贿用周室之璧。封丌璧臣长季绰于舂山之虱,妻以元女,诏以玉石之刑,以为周室主。”这是周穆王向赤乌氏首领介绍说的一段话。里面谈到古公亶父曾封嫡长子泰伯(仲雍)至东吴管理周王朝疆土。这里的东吴指的是周原岐山以东100公的北虞之地(在今山西平陆县)。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许倬云先生指出:周人的起源在山西。也就是说,北虞以前是周人的故土,故大王亶父要把虞地封给泰伯(仲雍),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周武王会加封远在江南的周章之弟虞仲至北虞的原因了,而且封的爵位比江南的勾吴高得多。另外,“虞芮之讼”发生在泰伯仲雍奔吴后,由于泰伯、仲雍已离开了虞地,虞君只能去找泰伯、仲雍之侄周文王解决和芮的争端。
查阅历史,这个虞地还真有历史,这虞地原为舜帝所在。舜帝(约公元前2128 ~2086 年),姚姓,名重华,号有虞氏,谥号曰舜。舜建都于蒲坂,在今(山西永济市)蒲州一带。国号有虞。蒲州即今山西永济市,与平陆县(北虞所在)同属于山西省运城市。《史记•五帝本纪》“舜居妫汭”。此地的虞又称为妫虞。到周武王时期,妫虞被武王封为陈国,迁至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城关一带)。
楼主:城中山水  时间:2021-09-15 17:03:11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十五

周王朝与东淮夷的战争

在商周时期,周王朝把分封的诸侯国认为是华夏之国,周王朝所控制的国之集合称为中国,中国之外的邦国被称为“夷、蛮、戎、狄”,按地理位置可分为:南蛮、北狄、西戎、东夷。
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县贾村镇的西周早期著名的青铜器“何尊”,其铭文中有“余其宅兹中国”等字,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中国”作为词组出现的记录。
在中国之外的“夷、蛮、戎、狄”中,东夷是令周王朝最为头痛的,在漫长的岁月中,伴随周王朝的则是与东淮夷无尽的战争。西周初年与东征有关的金文中,就有“伐东夷”的记载。《礼记•王制》则说:“东方曰夷。”可见,“夷”是一个泛称。再者,“夷”、“人”、“尸”字的外形像人蹲踞之形。因此,不排除文本的制造者对被称作“夷”的族群含有“轻视”的意味。如此,“夷”又是一个鄙称。
东夷是泛称,早期东夷,主要是指盘踞在东部的殷商残余势力,淮夷包含在其中,淮夷是指居住在淮河流域的土著邦族。周王朝建立后,为了打击殷商残余势力,周公旦率军进行了为期三年艰苦卓越的东征。在周公东征以后,殷商残余势力纷纷被打败,他们被迫南徙,融入到了淮夷土著部落中,于是,以徐夷为首的淮夷成为东夷势力中最强的一支,一度曾威胁到周王朝的中央政权的安全。
周与淮夷的战争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周初东征平叛,如前所述,此时的淮夷还属于东夷范畴;第二阶段是西周中期,即穆王时期;第三阶段是西周晚期,厉宣时期。
第一阶段是周初东征平叛: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崩,成王立。由于成王年幼,王室分裂,驻扎在东部的“三监”乘机联合以武庚为首的殷商遗民发动反叛。《周书•大浩》云:“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周书•费誓》记载说:“徂兹淮夷、徐戎并兴。”《今本竹书纪年》:“(成王)二年,奄人、徐人及淮夷入于邶以叛。”这些史料都提到了淮夷与徐参与了对周的叛乱。周公准对三监叛乱进行的东征,采取军事攻势与政治争取并举的谋略,及先弱后强、各个破敌的作战方略,首先以重兵沿武王伐纣路线,直取朝歌,击溃武庚所部,攻占管叔、蔡叔治地,杀武庚、诛管叔、放逐蔡叔,贬霍叔为庶人。继之进兵东南,采用先弱后强的方针,先攻徐、淮等九夷。经连续作战,攻灭熊、盈族17国,迁殷民于洛邑(今洛阳)。最后才挥师北上攻奄,迫使奄国投降。随之,蒲姑等国也相继降服,经过三年的东征,终于取得重大胜利,降服及震慑小国50多个。
西周初年周原甲骨文中还记载伐胡(今安徽阜阳)之事。说明西周初年周人高层攻伐淮域还另有目的,打通其南向扩张之路,以便能掠取江南铜矿资源。除了胡国以外,周人还征伐了录国,成王时器大保簋铭文有“王伐录子圣”的记载,录为古国,与录卣、录簋、录伯 簋之“录”相同。郭沫若云:“盖录子被成王征服后,即臣服于周有所翼赞也。”金文之“录”国即典籍之“六”国,位置在今安徽六安。后期六国与周朝交往较好,研究表明,在江淮地区,六国应该不是周人笼络的唯一对象,但它是比较典型的一个。
周公东征结束后,周王室在淮河中下游的豫东、皖北、鲁南一带,分封了若干诸侯国,这些封国担负着防御边境的责任。这直接导致以后周人对淮河中下游以南区域的拓展经营将更为棘手。正因为如此,周人将淮河中下游,特别是苏皖地区划为敏感地带,生活在其间的人群,拜徐和淮夷所赐,也被周人视为敏感人群。西周铜器《宜侯夨簋》中记载的封宜事件,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穆王时期,淮河流域形成了以徐夷为首的淮夷集团,继续与周王朝作对。双方之间为了经济或政治的利益冲突不断。史记以徐为首的淮夷对周发动了强势攻击,他们突破边界,深入到周的核心区域,威胁东都洛邑。有多篇金文涉及这场战事,如录卣、录簋、 鼎、 尊、 方鼎二,等等。这些铭文反映了淮夷对周的进攻,录卣铭记王下令率师驻扎古师,抵御淮夷。《史记•秦本纪》、《史记•赵本纪》记载,徐戎趁着周穆王在外巡游时作乱,周穆王在造父的协助下日驰千里返回救乱,将事态平息下去。 《后汉书•东夷列传》的记载有所不同:徐夷的君长统帅九夷诸部侵扰宗周,穆王见其势大,作出妥协,让徐偃王管理东方诸侯;此后,穆王又让造父驾车赴楚国要求其攻徐,楚文王举兵,徐偃王不忍兴兵抵抗,主动撤走。
西周晚期,厉王时期。周王室处于衰落阶段,因此诸侯有的不来朝贡,而且互相攻伐。在东部的淮夷反抗日甚一日,《后汉书•东夷列传》:“厉王无道,淮夷入寇,王命虢仲征之,不克。”《今本竹书纪年》:“厉王三年,淮夷侵洛,王命虢长公伐之,不克。”后厉王亲率大军南征淮夷,伯㦰父簋有记载:唯王九月初吉庚午,王出自成周,南征伐服子。
在噩侯驭方的配合下,先后征服了角(今江苏淮阴)、津(今江苏宝应)、桐(今安徽桐城)、遹(yù)(今安徽霍山)等小邦,事后对征战有功的噩侯大加赏赐。
淮夷诸小邦受周王朝打击后,一度息兵止战,贡服于周,但由于周在淮夷地区进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事隔不久,淮夷诸邦又重新联合起来,反抗周朝,曾有功于周的噩侯驭方也加入其中,并成为反周联军的首领。在驭方的帅领下,淮夷联军向西长驱直入,一直打到上洛地区(今陕西商县),西周朝野震动。周厉王急忙组织军队在析(xī)谷阻击,将淮夷联军从西向东步步逼退。在击退淮夷联军的进攻后,趁势诏命"西六师"和"成周八师"南下攻灭噩国,擒获驭方,终于将淮夷的反抗暂时压服。但淮夷众小邦并未就此俯首听命,而是继续反抗,厉王不得不亲自帅师征战,但其收效并不明显。从上述战况来看,夷王时期周与淮夷之战规模很大,战线很长,周朝动用了王室军的主力--"西六师"和"成周八师"仍未奏功,可见淮夷反周力量的强大和战争的十分艰巨。
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淮夷还活跃在反周舞台,直至被吴国消灭吞并为止。《春秋•昭公四年》:“夏,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秋七月,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等及考古出土的许多物件铭文记载了这一事实。
楼主:城中山水  时间:2021-09-16 10:56:20
吴文化知识一百问之十六

宜国之谜(上)

江南长江下游有个周王朝封邑“宜”,因为是小国,名不见传。在中国历史书籍中,从未见到有过记载。直到1954年夏天,在江苏镇江大港烟墩山南麓斜坡出土了西周青铜器“宜侯夨簋”,从此揭开了“宜”国神秘的面纱。
《宜侯夨簋》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它的出土,曾轰动全国,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宜侯夨簋”因其对吴文化及其中国的分封制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被称为“吴国第一铜器”。
丹徒大港出土的“宜侯夨簋” 铭文凡12行126个字,可读者118个字。


宜侯夨簋铭文
铭文的内容为:“惟四月辰在丁未,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图,遂省东或(国)图。王卜于宜口土南口。王令虞侯夨曰:口侯於宜。锡〔〕鬯一卣、商瓒一口,彤弓一,彤矢百,旅弓十,旅矢千。锡土:厥川三百……,厥……百又……,厥宅邑三十又五,〔厥〕……百又四十。锡在宜王人口又七里。锡奠七伯,厥界……又五十夫。锡宜庶人六百又……六夫。宜侯夨扬王休,作虞公父丁尊。”
从铭文中可知,康王在封宜侯时,翻阅了“伐商图”和“东国图”。这二张图是互相衔接的;伐商图只到商土畿附近,而东国图则描绘出商土畿以东的大片领土。显然,宜的位置是在东国图上。
那么周康王为什么要翻阅“伐商图”和“东国图”呢?因为东土上存在着殷商残余势力及不受周王朝控制的淮夷势力,这一直是周王朝的心腹大患。成王时期,管叔、蔡叔勾结纣王的儿子武庚,并联合东夷部族反叛周朝。周公(周武王姬发之弟)乃奉成王之命,举兵东征。周公三年的东征,顺利地讨平了三监的叛乱,诛斩管叔,杀掉武庚,流放蔡叔。收伏殷之遗民,灭国有五十余个,威振了淮夷,扫清了周王朝的外围势力。东征以后,周人再也不是西方的“小邦周”,而成为东至大海,南至淮河流域,北至辽东的泱泱大国了。周公又在山东地区分封了齐、鲁为主的诸侯国,进一步巩固对“东土”的控制。然而殷商残余势力,在受到周王朝的沉重打击的排挤下,逐渐向南迁至淮水流域,一部分南迁至长江以南的南土,他们融合于当地的土著民族,并逐渐发展壮大,后来形成了以徐夷为首的淮夷集团,继续与周王朝进行对抗。
在长江南部下游地区,当时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主要是以土著部落,也存在着个别小邦国如“勾吴”,还有北方逃过来的殷商残余势力奄、蒲姑等盘居在太湖地区。南方的殷商残余势力存在与东淮夷联结的可能,那是周王朝最害怕的事。虽说南方宁镇地区南部有周武王分封的勾吴小国,但力量比较弱小,而且不被周王朝看好。
东土一直是周王朝历代帝王想征服的地方。对于周康王来说,如何控制东土乃至得到东土是梦寐以求的事。周王朝亦一直没有放弃,并用威、恩并施的方式震慑东部及东方南部地区。
在周公东征以及周王朝一统天下的震慑下,部分殷商后裔及淮夷开始向周王朝靠拢,如位于淮河流域的六国(现南京六合地区)等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投靠周王朝的。位于长江南岸边的部分土著部落首领亦有投靠周王朝的,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方面是迫于周王朝一统天下的震慑;二是看到了在周公治理之下的“成康之治”,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三是迫于周边奄等殷商残余势力、北部淮夷势力以及勾吴国三方的夹击压力。四是周王朝的恩威并施。
另外,成王时期,周公旦三年东征,征服了东淮夷,一定会留下部分周王朝的军人把守,以控制东土局势。
在这种情况下,周康王面临的是如何拉笼利用这些土著部落来达到控制东土的目的。周康王经过深思熟虑,想出了迁移虞侯去宜地的办法。于是召来虞侯夨,给他看了周武王、周公伐商图,并分析了东土现状,命令虞侯夨立即动身,迁移到宜地,并赏赐了许多专征物品及权力。
铭中“在宜王人口又七里”,是指当初留守在宜地的周王朝军人及投靠周王朝的部族首领数量,泛指康王封给虞侯夨的域邑中的贵族及平民数。“里”是指官职,即“里长”。铭文中,康王封宜侯夨内容很丰富,权力很大,还有鬯、瓒、弓、箭等专征物品。不过从以往周朝封姬姓王子“鲁”、姜太公“齐”看,其封地都不大,其疆域都是后来征服附近小国而扩张出来的。再说,属周王朝的领土在武王时期已分封,剩下的领地也是不多了,所以康王封的“宜”领土应该也不大。
铭中“锡土:厥川三百”,说明宜地河流不少,应该在江南水乡。结合“宜侯夨簋”出土于江苏镇江大港烟墩山,再加上近年来,大港这里出土了大量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高等级的贵族墓,周康王分封的宜地就在这儿。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下周康王分封的宜地,正是恰到好处,可以抢先占领江防要地,北可以控制东土的淮夷,南可以同早先周武王分封的小国“勾吴”国联手,控制南土的殷商残余势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康王要选择虞侯夨来宜地的原因,因为“虞”、“吴”是周武王分封的兄弟国,虞侯夨(来自江南荆蛮之地)到宜地就等于回到自己自小生养的地方,可以很好地与勾吴国联手,同时也象征了周王朝的王权到达了东土。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