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式月饼

字数:1503访问原帖 评论数:7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0-09-16 03:22:26 更新时间:2021-09-23 06:40:00

楼主:独庸生  时间:2020-09-15 19:22:26
昨天买了苏月。不是苏州的月亮,苏州月亮我买不起,也买不到,是苏式月饼。

一直以为全天下的月饼只有一种,就是自己年年吃的,有豆沙馅,五仁馅,最流行的却是莲蓉馅。莲蓉油软嫩滑,清甘香浓,加了咸蛋黄,风味更是一绝,确是月饼中的极品,就是容易腻,不能多吃。

某一天,却惊诧知道竟还有一种叫苏式月饼的。开始还听成了苏轼月饼,心想真了不得呀,苏东坡真个神仙下凡,有了东坡肉,竟还有苏轼月饼,难不成是《水调歌头》里,为了千里共婵娟创造的?我想象力一向欠缺,自作多情却总是富余,终生都遗憾两者为何不能互通有无呢?此式非彼轼,是指以苏州为代表的月饼,我们广东的也称广式月饼。

苏月怎个模样,滋味如何?很是好奇,想来想去,都跳不出广式的范畴,后来隐约听说,苏月的特点是酥皮,饼底还垫着油光纸。无意中竟解开心底一个迷惑。读书学历史知道,元末民农起义,张士诚就是借中秋之机,在月饼里夹带纸条,瞒过元人耳目,相约起义的。我一直以为张土诚是把纸团塞在月饼里,虽然有点不卫生,为了起义大业,也算不了什么。如今才知道自己又是想当然。张士诚是江苏人,又是在江浙一带起义,那月饼肯定是苏月。苏月是有垫纸的,字写在垫纸上就行,无须塞进月饼。却又好奇,苏月有垫纸,是古而有之,还是自张士诚起?常理推测,应是古而有之,才没引起元人注意,推想垫纸在制作上,定有作用,只是我不懂而已。可能是有垫纸不易弄脏吧?

由此可知,苏月历史,至迟元时就有。好奇下也查下广月,很是泄气,广月竟是源于清末,是莲香楼在1889年才造成面世的,比苏月迟了至少数百年,当张士诚以苏月联络起义时,广月还真是广东的月亮。

买苏月,自然不是为过中秋,耳闻既久,早想一尝,犹其是对它的酥皮。五个小圆饼,有独立包装,合装在塑料小盒子里,简单得很是小作坊。见惯了广月的铁盒,即便是纸盒也很是正式,不由心生疑虑。旋即暗暗羞愧自己“以貌取饼”,不是对过分包装有不满吗,怎真的实用,又嫌人家简陋?知易行难,言行一致,真不是个小问题呀。

有豆沙月,净素五仁月,冰糖黑麻月,还有玫瑰月,最让我奇怪竟然还有椒盐味。椒盐应是咸的,这咸月饼到底是什么馅呢?最后还是选了豆沙月,我爱吃豆沙,选豆沙最保险,我可以知道它是什么馅---事后才知道椒盐味可是苏月的代表口味。

今天妻子女儿都不在家,这包苏月正好解决我的午餐问题,真是一举两得。先泡好茶。把苏月当成茶点可以,视茶配苏月也行,实际一样,区别只在心里谁主谁次。茶香扑鼻,扭开塑料盒,轻拿一包,小心撕开纸袋,苏月就映入眼帘。圆圆鼓鼓的,很象我们的白绫礼饼,只是略薄没白绫那么厚。翻看却没发现油亮亮的垫纸,可能工艺与包装改良,又重视环保意识,垫纸可有可无就无。一看就知道是酥皮,酥而易脆,纸袋里已掉了此许饼皮,无伤完整,更无露馅之虞,酥皮是多层的。不由先闻了闻,淡淡的饼香味与广月略有不同(可能是馅味不同之故),轻咬一口,我惊呆了。

无关滋味,无关质量,是熟悉的口感。我哪会想到,不仅一点都不陌生,还如此熟悉。如今酥皮有馅的饼,真心不少见,绿豆饼、豆沙饼、甚至板栗饼,满街是。想不熟悉也难。但我首先想到的,却是云南鲜花饼,感觉与之最相,除去馅料不同,其它感觉完全相同:一样的酥皮,一样的精良。众里寻它千百度…若有失望,只是没想到最陌生的竟是最熟悉的。

查了查资料,说苏月源于唐而盛于宋,制作技艺实是古代人民的集体智体结晶。历史悠久,又是集体结晶,难怪苏式制法大流行,这也证明苏式月饼真有特色,只不过如今这种特色,不仅苏月独有而已。

我是门外汉,一切只从口感而言。苏月品种良多,只尝一种,难辨苏月真味,和其它混同,是寡闻之故,无损苏月。
2020-9-15
楼主:独庸生  时间:2020-09-17 16:18:05
我先发个广式,今天刚收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