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评判标准”导致不同的“防疫策略”

字数:6773访问原帖 评论数:13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0-06 00:51:38 更新时间:2021-10-09 12:36:39

楼主:小桥流水569  时间:2021-10-05 16:51:38
标题一:不同的“评判标准”导致不同的“防疫策略”。
内容:目前国际上针对新冠的防疫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大白肺标准”,一个是“检测清零标准”。
所谓的“大白肺标准”,就是“不管每天出现多少个新冠检测阳性者,只要没有大白肺,就不采取防疫措施”,代表国家有印度英国挪威丹麦新加坡日本南非等。所谓的“检测清零标准”,就是“只要还有人新冠检测呈阳性,防疫措施就不松懈,直至清零为止”。代表国家有新西兰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美国等。
印度是最先“以大白肺数量作为防疫参考”的国家。当然,印度开始也是以“检测清零”为防疫目的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印度又是搞封锁隔离,又是搞强制检测,强制疫苗,结果,严酷的防疫政策导致印度多地的医疗体系崩溃,死伤惨重,引起民愤。于是,印度就改变策略,把防疫权移交给了地方政府,由省或市一级政府决定本地区的防疫政策。不得不佩服印度政府的勇气,因为在做出这个重大决策时,印度检测呈阳性的患者每天还有好几万(直到现在,还是每天好几万阳性者)。印度把防疫权利下放给省市一级的政府,标志着“以大白肺作为防疫参考”的开始。
因为当印度省市一级的政府获得防疫自主权之后,必然会咨询当地医疗专家的意见,应该采取什么防疫策略?地方上的医疗专家主要由ICU、呼吸科及感染科专家组成。这些专家都给出了一个共同的观点:新冠属于冠状病毒家族的一员,冠状病毒属于呼吸道病毒的一种,所以,新冠本质上就是呼吸道病毒。呼吸道病毒种类很多,比如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病毒感染人体以后,绝大多数没有症状,即便有症状,也主要是感冒症状,或者气管炎症状,依现代的医疗技术,感冒和气管炎早就不是致命性疾病了。少部分可能会诱发肺炎,即便有肺炎,轻中度肺炎也不会致命,只有极少部分会出现重症肺炎,即便是重症肺炎,如果对常规治疗反应良好者,也不会致命;只有那些常规治疗效果不好,肺炎进展迅速,出现低氧血症等生命体征不稳需要入住ICU的,才有可能威胁到生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白肺,什么是大白肺呢?因为肺脏是个含气的类似海绵一样的组织,密度比较低,密度较低的组织器官在CT上显示出来的是灰黑色。如果肺脏发炎,肺泡等含气腔隙被炎性渗出液填充,局部密度就会增高,密度增高以后,在CT片上显示出来的就是白色,如果肺脏发炎面积广泛,CT片上就会呈现出大面积的白色,俗称大白肺)。如果发展到大白肺的地步,基层医院是处理不了的,必然要到大医院ICU接受治疗,我们这个地区有条件救治大白肺的、设有ICU的医院也就这么几家,所以,只需要统计这几家医院每天收治的大白肺数量,就可以判断我们这个地区呼吸道病毒传染病的严重程度,(当天有没有收治大白肺,ICU的值班医生很清楚,统计起来很简单)。我们这个地区共有几十万或几百万人口,如果一个星期乃至一个月都不见一个大白肺出现,就说明我们这个地区的呼吸道病毒传染病并不严重,就说明我们这个地区所有的呼吸道病毒都不是致命的,就没有必要针对呼吸道病毒采取任何防疫措施,根本不必理会某个毒株的存在。呼吸道病毒有个特点,同一个毒株,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由于人种气候生活习惯乃至海拔的不同,对各地民众的危害是不同的,即便是在同一个地区,随着季节的变换,时间的推移,毒株的毒性也会变化,都可以通过“监测大白肺的数量”来进行时时评估。呼吸道病毒的防疫,最大的忌讳就是跟风和盲从。即便我们这里每天还有大量的新冠检测阳性者出现,只要没有大白肺,就说明新冠没有对我们这里的几十几百万民众产生致命的危害,所以,没有必要采取强制隔离措施,没有必要强制民众采核酸,打疫苗。况且,那些所谓的“新冠死亡者”,其实都是死于其他病,比如癌症晚期,慢性肾衰,急性心梗等,仅仅因为他们鼻咽拭子检测呈阳性,甚至根本连一点呼吸道症状都没有,就把他们说成是“死于新冠”,这种统计方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而且,严酷的防疫措施,还会导致更多的人死亡,比如,那些有严重基础病或者突发急症病的患者,严酷的防疫措施会耽误他们的救治,比如癌症患者正在规律化疗,由于新冠检测阳性,肿瘤科拒收,患者被迫入住隔离病区,缺乏专业的医生和团队,同时,由于防疫措施,患者家属无法探视和伺候,在缺少关爱和专业治疗的情况下,这些患者会大量死亡。还有急性心梗患者,由于新冠检测阳性,甚至连一点呼吸道症状都没有,心脏科拒收,隔离病区又缺乏专业的技术和团队,此类患者死亡率也会飙升;还有肾衰透析患者,由于新冠检测呈阳性,透析室拒绝收治,缺乏专业的救治,此类患者也会大量死亡;急性脑出血患者,由于新冠检测阳性,神经科拒收,在隔离病区一通乱治也大量死亡;严重车祸或创伤患者,由于新冠检测阳性,专业科室拒绝收治,手术室拒绝手术……所以说,对于那些有严重基础病,突发危急重病,高龄需要照顾的人群而言,严酷的防疫措施就是他(她)们的噩梦,不但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益处,还会加速他(她)们的死亡。这就导致了“防控越严死人越多”的现象。只要检测呈阳性,最后又死掉了,无论死因如何,都会被算作死于新冠。印度数十万“死于新冠者”,基本上都是这样统计出来的,真正死于“重症肺炎大白肺”的其实寥寥无几。所以说,我们这个地区有几百万人,如果一个星期连一个大白肺都没有,就没有必要采取任何防控措施。
当印度省市一级的地方政府向当地的医学专家进行咨询时,都会得到上述的答案,因为这些都是医学常识。于是,印度各地纷纷开启“以大白肺作为参考”的防疫措施,由于根本就没有大白肺,所以,印度各地都相继取消了防疫措施,结果怎样?如今三个月过去了,印度的GDP暴涨20%,社会井然有序,充满活力,在印度疫苗普及率很低,又取消所有防疫措施的情况下,并没有出现某些专家言之凿凿的“死的一塌糊涂”的情况。看到印度安然无恙,紧接着,英国,丹麦,挪威,瑞典,南非,新加坡,日本等国也纷纷效仿。
如果印度没有将防疫权利下放给地方,还是由国家统一管理,比如美国,只需要操控少数几个专家,比如福奇等人,天天发布耸人听闻的理论,他们又掌握着话语权,拜登政府再依靠这些理论作为防疫的依据,美国将永远也不可能解封。印度把防疫权利下放,广大的基层医务工作者有机会发挥出巨大的正能量,压制住了一小撮“邪恶专家”的理论,这是导致印度解封的一个关键。
印度英国丹麦挪威等地解封之后,社会每天的总的病死人数很快就恢复到往年的正常水平。只不过,在每天的这些正常死亡的人群中,由于一部分新冠检测呈阳性,又被称之为“死于新冠”。所以,在这些彻底解封的国家,尽管每天都有数万人检测阳性,尽管每天都有很多人被打上“死于新冠”的标签,但是,已经没有人太在意它的存在了。
印度英国等国以“大白肺数量”作为疫情评判标准,国家很快解封。但是,还有一些国家,比如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却依然继续采取严苛的防疫措施,澳大利亚的奥克兰是目前世界上封锁时间最长的地区,快一年了,现在依然没有解封的迹象。因为这些地方参考的是“新冠检测阳性的数量”,是以“检测清零”作为最终的目标。只要还有新冠检测阳性者,防疫一刻也不放松。所以,地球上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在印度英国这些国家,每天都有数万检测阳性者,这些国家该吃吃,该喝喝,该狂欢狂欢,啥都不管,也没啥事。而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尽管每天只有很少的阳性者,但是举国紧张,一刻也不敢放松。新西兰政府给出的理由是:“有些国家每天有好几万新冠检测阳性者,这些国家之所以放弃防疫,是因为他们防疫失败了,实在是控制不住了。我们新西兰不一样,我们每天只有几个或者几十个检测阳性者,我们是完全有希望彻底清零,所以,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继续采取严格的防疫隔离措施,争取最后的胜利。”
但是,随之而来的有两个问题:1、你这里清零了,将来还和印度英国等国来往吗?那些人不是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包括海里的鱼,把病毒传至世界各地吗?2、你们国家的检测试剂盒真的可靠吗?因为,国际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猜疑,那就是,许多国家的新冠检测试剂盒是被操控的,在出厂之前,试剂盒的阴性和阳性都已经被预设好了,那些被“设定为阳性的试剂盒”,无论给谁检测,结果都是阳性。那些“被设定为阴性的试剂盒”,无论给谁检测,结果都是阴性。
如果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使用的就是这种“预设好结果的试剂盒”,那就意味着,这些国家的民众被愚弄了。
不要以为辉瑞和阿斯利康这些跨国制剂公司不敢这么做,只要有巨额利润,他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当然,还要买通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官方才行。
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实验就可以测试出“试剂盒是不是被预设了”。实验方法很简单:首先要制定“确诊新冠和排除新冠的标准”。确诊一个人感染新冠似乎很容易,只要鼻咽拭子检测呈阳性就可以确诊。但是,如何排除感染新冠呢?并没有明确的标准,检测一次呈阴性,就可以排除吗?有些人或许会说,有假阴性的存在,一次不行,两次怎么样?两次不行,三次怎么样?以连采三次鼻咽拭子,并连测三次阴性,来作为排除感染的超准,总算可以吧!如果连采连测三次阴性都无法排除的话,就说明这种试剂盒误诊率太高,是谁让它们进入到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市场的?所以,就以连测三次为阴性作为排除感染新冠的标准。
制定好标准,就可以开展以下步骤。从市场上拿到同一个批号的试剂盒三十个,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十个,分别叫A、B和C组。然后寻找“确诊感染者”和“排除感染者”各一名。分别从二者的口鼻咽腔一次性采集到足够的标本量,做成标本溶液,再把“新惯确诊者的标本溶液”用A组的十个试剂盒进行检测,把“排除感染者的标本溶液”用B组的十个试剂盒进行检测,最后用蒸馏水对C组的十个试剂盒进行检测。请注意,采集标本,切不可采一次做一次,如果连采十次的话,恐怕受试者受不了,另外,如果出现不同的检测结果,质疑者就会说‘你每次采集的标本不一样,就有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不能说是试剂盒质量有问题’,所以,标本量要一次采够,混合做成标本溶液后,用同样的溶液连测十次,看看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很多人可能会认为,A组的十个应该全阳,B组和C组的十个应该全阴。错,结果是这样的,A组和B组都出现了阴性和阳性的结果,在“标本一样,试剂盒一样,检测仪一样”的情况下,A组和B组都出现了阴阳不同的检测结果,这就说明,试剂盒在出厂前,结果就被人提前设定好了,设定为阳性的,无论给谁检测,结果都是阳性,谁碰上谁倒霉;设定为阴性的,无论给谁检测,结果都是阴性。尤其是当检测蒸馏水的C组也能出现阴阳不同的结果时,更能100%地证明这一点。如果出现这样的检测结果,就说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以“检测清零”为目标的防疫策略,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这个测试看起来成本不高,过程简单,其实很难实施。因为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政府不可能允许进行此类测试。
如果要进行此类测试的话,1、不能使用制剂公司的专供试剂盒,而是要从各个不同的检测点随机取材。2,整个测试过程必须全程公开透明,全程进行监督报道。3,除了本国的试剂盒之外,最好再从其他国家市场上拿到试剂盒,用同样的试剂进行测试,看看在同样的标本下,国与国之间试剂盒阳性的差异。通过比较,你可能就会发现,无论你这个国家每天只有几个或几十个阳性也好,还是有些国家每天几万个阳性也好,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结果。
所以,新西兰澳大利亚如果继续以“清零”为防疫目标,就请先看看你们的试剂盒可不可靠吧!
相比于试剂盒的黑幕,大白肺显得就很简单了,因为大白肺诊断标准明确:1、高热反复不退;2、CT显示肺炎在3天之内进展迅速,超过肺脏体积的50%;3、出现低氧血症等生命体征不稳,需要入住ICU。凡是符合3条或后2条者,就属于“大白肺”(急性重症进展性肺炎)。由于诊断大白肺有明确的指征,而且,大白肺发生率很低,一个一百万人口的地区,一个星期也不见得会有一例,如果某医院报道一例,必然会非常引人瞩目,报告的医生是不敢轻易造假的。(依现代医学技术,三分之二的大白肺也能救活。人有五个肺叶,右侧胸腔有三叶肺,左侧胸腔有两叶肺,因为心脏占据了左侧胸腔的一部分空间,有些人因病将一侧胸腔的肺叶全部切除,只剩下半侧胸腔的肺,照样能活几十年。所以,实际上,三分之二的大白肺也是能救活的。)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的民众应该考虑一下,是否有必要要求你们的政府换成以“大白肺数量作为防疫参考”了。

标题二:欧美的ICU爆满属于人造景观。
内容:在疫情期间,欧美曾出现了ICU爆满的情况。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三:1、呼吸机的滥用。呼吸道病毒感染人体之后,没症状者不用管(正常人的口鼻咽喉部位本来就有多种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寄存),如果有症状,无非是发热感冒,气管炎,肺炎啥的。一般到比较重的肺炎阶段才可能会出现胸闷憋气,或者患者平时就有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感冒会导致咳喘加重。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可以概括为”咳痰喘“,绝大多数用点消炎止咳化痰平喘的药就能控制住。或者在急性发作时临时吸点氧气,做做雾化,一般都能缓解,根本用不着上呼吸机。呼吸机分两种:一种是简单的,把一个罩子用弹性绷带绕过后脑勺固定在鼻子上的,可以自己操作,随时摘掉的小呼吸机;另一种是需要气管内插管的大型呼吸机。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平素身体健康的人而言,因为单纯的肺炎,严重到“必须上呼吸机”,哪怕是“必须上小呼吸机”地步的,是不多见的。为什么欧美许多国家却频频爆出“呼吸机不够用”的新闻呢?这里面是有猫腻的。一些欧美国家的医生一看患者新冠检测阳性,无论患者有没有肺炎,也不论患者肺炎重不重,哪怕患者只是有一点咳嗽,也会要求患者佩戴呼吸机,当然,是那种可以随时摘掉的“小呼吸机”。患者一般都都是抗拒的。因为鼻子上扣个东西毕竟不舒服,况且,自己的病情恐怕还达不到非要使用这种东西的地步。针对这种情况,医生就会恐吓患者:“如果不用小呼吸机,你的病情就容易恶化,到时候我可救不了你。”患者只好被迫同意。尽管被“分配了一台小呼吸机”,患者也基本上不用,或者每天只是象征性地用几分钟应付一下。由于患者“需要佩戴呼吸机”,所以,就应该入住ICU。这样就可以伪造出一种“ICU爆满,呼吸机不够用”的假象。如果欧美有国家爆出“ICU爆满、呼吸机不够用”的新闻,可以去参观一下他们的ICU,看看有多少病人躺在ICU的病床上无聊地刷手机聊天,旁边再放个小呼吸机当摆设,遇到有人来检查了,抓紧扣到鼻子上吸两口,甚至连机器都懒得开一下。就连英国首相鲍里斯,仅仅因为一个气管炎咳嗽就被医生们塞进了ICU(他一点肺炎都没有),做了两天雾化出来了。放在旁边的呼吸机也没用上。
2、通过政策手段,逼迫各科医生往ICU送病人。根据防疫政策,如果临床各科胆敢收“核酸检测阳性的病人”。必须要满足“一大堆难以承受的条件”,如果在科室内造成传播,科里要承担严厉的惩罚。反正,通过政策设置一大堆障碍,让临床各科医生都不敢收那些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患者。如果患者病情较重需要住院怎么办,又不能回家等死,只好入住ICU。由于许多疾病缺乏专科的治疗,导致死亡率大增。比如一个急性心梗患者核酸检测阳性,心脏科拒收,ICU又缺乏专业的医生和团队,再加上各种繁琐的防疫措施所带来的种种不便,患者最终死亡,“新冠死亡”名单上又多了一个冤死鬼。这样一来,ICU爆满,死亡率增加,而且患者的死状极惨,把这样的视频发出去,再说成是“死于新冠”。民众看了必然是心惊胆战。
3、给医生好处。必然在暗中存在这样一股势力。如果临床医生“以新冠的名义给ICU送一个病人,就可以得到巨额的奖励”,奖励的钱数令人怦然心动。(这些钱来源于试剂公司,疫苗公司及某些其他势力)。同时还要给ICU医生很大的好处,否则ICU就会以“不符合入住ICU标准”而拒收。这样一来,医生愿意往ICU送病人,ICU也乐意收,双方皆大欢喜。由于得了不少前,临床医生也愿意配合试剂公司,疫苗公司以及“暗黑势力集团”演戏。于是,一个“ICU爆满,死亡率剧增,呼吸机不够用”的人造景观就出现了。
除了ICU,普通病房也会爆满,对于那些完全可以居家治疗的患者,医生一句话:“你这个不排除感染了新冠,所以,最好是住院观察几天才保险,如果万一是新冠,耽误了病情,出现恶化,那就不好办了。”很多病人都会听从医生的安排而住院,欧美等国就可以营造出普通病房爆满的景象。
楼主:小桥流水569  时间:2021-10-05 17:11:28
如果进行检测,必须使用试剂盒公司“专供的试剂盒”,不可能让你去从各个检测点拿到。各个试剂盒公司必然会对各个环节严防死守,以防止试剂盒落入“别有用心探求真相”的人手里。所以,就是拿到可用的试剂盒,就需要费很多周折并冒一定的风险。
楼主:小桥流水569  时间:2021-10-08 17:27:55
标题: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受到广泛质疑!
内容: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说:接种新冠疫苗之后,即便感染了新冠,核酸检测呈阳性,导致危重症的情况也会减少。
针对莫里森的这句话,可以提出以下疑问:1,莫里森说的危重症的标准是啥?新冠不是甲型肝炎病毒那样的消化道病毒可以导致肝坏死,也不是艾滋病那样的血液病毒可以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新冠属于呼吸道病毒,既然是呼吸道病毒,危重症无非就是重症肺炎,也就是俗称的“大白肺”(大白肺的诊断标准在下面章节有述)。可以以大白肺作为研究对象,找十个“新发的大白肺”,如果这十个大白肺里面,有五个以上都打过了新冠疫苗,那就说明打疫苗根本没有用。如果这十个大白肺患者中有八九个都没打过新冠疫苗,就说明新冠疫苗确实可以有效地预防大白肺,是有保护作用的。到了大白肺的地步,必然都已经入住ICU了,让全国各地的ICU医生,一旦发现大白肺,需要立即上报,然后再查看一下他们的疫苗接种记录就可以了。所以,统计起来并不难。难的是,能找到大白肺吗?澳大利亚有两千五百万人口,如果一个星期都找不到一个大白肺,那又说明什么,说明新冠在澳大利亚根本就不够成任何威胁,澳大利亚莫里森所说的“接种疫苗可以大幅度减少危重症”的论调就纯属胡扯。2,既然找不到大白肺,那就用其他的危重症替代一下吧,比如癌症晚期,肾衰透析,顽固性心衰,重症慢性呼吸衰竭等患者。打过疫苗的和没打过疫苗的各找十名,共20名,然后从市场上拿到200份检测试剂盒(不要用试剂公司的专供试剂盒),把这200个试剂盒随机分成20份,每份10个。然后分别给这20名“危重症患者”采集鼻咽拭子,每人至少连续采集鼻咽拭子三次(每次可以间隔3-5分钟),然后混合制成标本溶液,用同样的标本溶液,连做10次核酸检测,看看在“标本一样,试剂盒一样,检测仪一样”的情况下,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如果有新冠感染者,这十次检测应该都是阳性,如果患者没有感染新冠,十次的检测结果应该全阴。而真实的结果可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无论在“疫苗接种”的十个人(一百次检测),还是在“未接种疫苗”的十个人(一百次检测),其中的阳性率都差不多,而且呈零散分布。也就是说,没有全阴或全阳的结果,某些人的十次检测出现了少量的阳性结果。对于这样的结果,可以做如下解读:澳大利亚所谓的新冠试剂盒纯属糊弄人,试剂盒在出厂之前都已经被预设好了,那些被设定为阳性的,无论给谁检测都会是阳性,那些被设为阴性的,无论给谁检测,结果都是阴性。无论打不打疫苗,在危重患者群中,阳性率都一样。由于很多人怀疑新冠试剂盒的结果都是预设好的,所以他(她)们就会进一步怀疑世界上到底有没有新冠。如果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新冠,所谓的新冠疫苗可能就是拿普通的冠状病毒疫苗,甚至是流感病毒疫苗来糊弄民众,也有可能啊!正是因为其中有诸多疑点,所以,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受到广泛的质疑。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