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为何“述而不作”?

字数:3048访问原帖 评论数:4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0-17 18:33:23 更新时间:2021-12-28 04:54:12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1-10-17 10:33:23
厦门 尤德才

孔子是公认的大学问家,述而不作的典型。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一部《论语》,是孔子徒子徒孙们根据眼见耳闻和道听途说的孔子言行,整理搜集编纂而成,不是孔子本人的大作,最多只能算是“口述实录”。至于《诗》、《书》、《春秋》,那就更不用说,孔子只是一名编辑。儒家讲“立功、立德、立言”,这“立言”一条,孔子不会没有想过,但他的“立言”,只是述而不作,说说而已。

外国智者圣贤也如此。古希腊智者苏格拉底,平生忙于在雅典的广场和他人辩论,也未曾留下著作,后世对于苏格拉底的认识完全出于他的弟子柏拉图的记录。

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整日悟道,修行,同样未留下半点著作。佛学佛经是他的弟子笔录和后来佛学大师感悟而编集成书;禅宗也许深刻地领悟了佛陀的旨意,明确提出“不立文字”。禅宗五祖弘忍“生不瞩文,而义符玄理”;北宗祖师神秀亦是“禅灯默明,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出文记”;而真正开创禅宗的惠能六祖,甚至更明白地说道:“佛性之理,非关文字能解”。

基督耶稣也没有留下什么著作,《圣经》执笔人是40多位以色列人,他们的生活年代跨越了十六个世纪。

伊斯兰创始人穆罕默德同样没留下著作,《古兰经》也是穆罕默德口述、他的弟子们笔录汇集成书,不同弟子笔录汇集内容也存大很大争议。如今传世之作皆奥托曼版本,这个版本和穆罕默德的原始版本之间存在多大差异,成为千古之谜;

古今中外智者圣贤们无论是对外部客观的宇宙世界、还是对人类社会、乃至对人生的内心世界都清晰明了。他们的学识和智慧都是古往今来人类中最高最深的。如果愿意著书立说,不仅著作很多,而其作品跻身“有史以来人类最伟大的作品”也易如反掌。但智者圣贤们为何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述而不作。众说纷纭。

也许有人认为,智者圣贤“述而不作”是没有写作条件(公务繁忙、俗事缠身、缺乏笔墨纸砚等)。或是因为谦虚,或淡泊名利、或写作是非常耗费心力脑力,进而影响健康等原因。但这些原因很难成立,因为,智者圣贤有那么高的学识和大智慧,不写下来利益人类,那不是很自私吗?能称得上智者先贤?

事实上,所谓“圣贤”如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付出一生,按我们现在的成功标准看都是失败者。孔子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周游列国,处处碰壁“累累如丧家之犬”; 在西方,基督教体系中,耶稣最圣,死于十字架;佛教体系中,释迦最圣,贫病而死;伊斯兰教体系中,穆罕默德最圣,而蜗居陋室死无嗣。欧洲古希腊智者苏格拉底被统治者和人民一起谋杀。但中外古圣贤都因他们的为天下苍生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而成为不朽的永生人物。

我以为, 中外古圣贤智者“述而不作”主要原因,是他们领悟了“道”。“道”是宇宙产生之根,道是万事万物之本,一切事物都是从道中产生的。凡智者圣贤都会效法“道”,遵道贵德。圣人言行的依据就是“道”的真理,无论阳刚生息,还是阴柔生息,都要不折不扣敬畏道、顺应“道”。

“道可道,非常(恒)道”、“道不可言,言不及道,”混沌性是“道”的特性。语言文字有局限性,科学逻辑研究有局限性。因为,“道”是形而上,到了形而上本体论层次,是超语言、超科学、超逻辑的。“道”和现象之间不是因果等逻辑联系,无法用科学性、辩证法,归纳法,演绎法等所谓先进性所能认识,难以表达清楚,可感知,却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靠修行参悟,以不变应万变。 所谓“圣贤”不是有什么超自然能力的人,只是看问题更加客观。圣人之心,如明镜一样,镜中像越真实和客观。正如孔子所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没有什么语言可以准确表达悟者的内心体验。

因为,语言很难准确表达诸如精神情感、意识、智慧、市场经济“那只无形的手”等无形东西的感受和内涵,以及它们的独特作用或进行量化等;即使数学这样最为严密的、最为科学,今天也面临着第四次危机。即涉及数理逻辑学、悖论、形式数论公理系统、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证明论(元数学)的危机,也出现超逻辑真理了。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蝴蝶效应”正是“道"是混沌现象的最佳批注。真实是什么,真实不是单一纯粹,而是混沌的,系统的。被公认为20世纪创新的思想家之一,获得1932年诺贝尔奖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适用于一切宏观和微观现象。

譬如,孔子为什么不言“人性善恶”(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习相远”认为后天的教化对人性的影响作用重大) 等。因为,人性是混沌的,人的天性无所谓善和恶。所谓善或恶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善恶并存,就是毒草也可肥田。善中有恶,恶中有善,善恶可以互相转化,人的善恶是随着人的自身状况变化与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传统,地理,价值观念,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有形或无形要素)变化相互作用而变化的。人性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缺一不可。

如人的欲望,西方人认为,欲望是满足的源泉,激发进取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欲望是善。但佛学、印度哲学则认为,欲望是挫折和烦恼的根源,欲望是恶。其实,欲望是自然而然的东西,满足和挫折也是自然的事。欲望本身无所谓善和恶,说欲望是善或恶是有条件的。如果从事物发展方面看,欲望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事物发展,是谓善。但欲望也隐藏人们之间的对立抗争,导致生命和自然的破坏倾向,即善有恶。如果由于自身状况变化和环境变化,使欲望放纵,造成人们的对立抗争爆发,导致生命和自然的破坏,或欲望不能实现,造成挫折和烦恼,欲望由善变恶,是谓恶。鲁宾逊飘泊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不存在人与人构成的社会,鲁宾逊的任何行为,既不能说是善,也不能说是恶了。因此,脱离了人的社会性,谈其性善性恶无意义。

也就是说,人和事物的善恶及价值是混沌性和相对性,判断人和事物的善恶及价值,只有在人有意念和行动,事物被应用及要达到目的,或与外界对象和环境发生关系所产生的效用,才能被判断其善恶及价值。譬如,中国发明火药只用作烟花爆竹,而西方拿去生产战争利器杀人。你说火药是善,还是恶?价值多少?这就是庄子所说,大道裂而术生,道无善恶,而术有善恶。我们要与时俱进,持经达变,不能墨守成规走极端。

被《时代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最杰出数学家的第一位,名字叫哥德尔。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让唯物实证的科学逻辑无地自容!

譬如,实践是否检验真理标准?如果实践检验1+1=2错了的话,那肯定不是1+1=2的问题,而是实践的方法不对,反过来倒成了1+1=2是检验实践的标准。不也是类似“罗素悖论”吗?无怪乎大数学家外尔惊呼:“上帝是存在的,因为数学无疑是相容的;魔鬼也是存在的,因为我们不能证明这种相容性。”

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却告诉我们:真与可证是两个概念。可证的一定是真的,但真的不一定可证,有逻辑!悖论的阴影将永远伴随着我们。

我以为,真理是主客观的辩证统一。犹如太极八卦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无稽之谈,封建迷信之说;或是占卜算卦之玄学;或认为太极八卦图虽是这上古时代的抽象画,不仅仅是占卜算卦之玄学、更是一部智慧宝典。于是有“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骂之。不骂不足以为道”的现象。

或者说,认识宇宙的真理、事物本质和事物发展规律,就需具备认识事物基本知识和思维,有赖于高度的觉悟。如牟宗三所说的“智的直觉”、“顿悟的智慧”。犹如35岁的悉达多终于菩提树下,豁然觉悟人生哲理的“道”,是了悟缘起,燃起了真理光芒,照耀人间。从此世人就尊称他为佛陀,圣号就是:释迦牟尼佛,

楼主:ty_尤德才  时间:2021-12-17 13:50:51
《易经》说:“为道也屡迁”,并没有什么万古不变的大经大法。宇宙是运动的,规则、道理也因时因世而变。

这就是为什么智者圣贤不留下大量的著作,因为思想一旦留在纸上,就变成了死东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