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光福 记

字数:1531访问原帖 评论数:9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0-25 01:11:29 更新时间:2021-10-28 19:06:57

楼主:夜雨宿巴山  时间:2021-10-24 17:11:29
时至晚秋,天高云淡,气逸爽致。以徒步登高最为适宜。苏州诸山,皆在城西的太湖沿岸。吴山点点,不宜从挺拔高峻而论,但坐拥湖山秀水,自有江南本该有的淡雅底韵。自木渎的灵岩山起,太湖多以七十二峰记。这些青山秀峰或缥缈于浩瀚的太湖中,或逶迤于太湖诸岸。

有山就有路,行于秋山,观山中秋色,听秋鸿传音,至顶仰观碧天淡云,俯察近山远湖,也是一种体会行走的乐趣。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攀山观水,欣赏自然之趣,体会纸上之妙,何尝又不是一种行知合一的学习。

光福是苏州西郊一镇。过木渎,擦穹窿山而过,至临太湖之滨即是光福。若只闻其名,当意道家所谓的洞天福地。吴中地名,或因典故而来,如木渎因夫差为西施建“馆娃宫”,大兴土木,以致堆积的木材堵牌河渎;或因渊源而来如胥口,因地处太湖沟通苏州城区的运河胥江。大概把这功名记在苏州城的设计师伍子胥头上了。而光福这名的由来倒是宗教典故而来,也是十足的福祥之名。

坐山临湖的光福,倒是十足的福气之地。镇子三面被邓尉,玄墓 诸峰环绕,一面平途直通苏州城区。顺诸峰之间的山谷可直下太湖。湖山佳处,自然不却人文底韵。江南的诸多人文古迹,山谷村落的名,可远溯于吴越春秋的故事,寺庙的起源也曾沐过于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烟雨,更有些人文雅事也能在明清的文人笔下 有记载过。光福的古迹,首推 司徒庙。传说汉代的邓禹曾隐居于此,这位助东汉 光武帝成就帝业“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功臣,曾官至位列 三公 的司徒,祭祀他的庙也就称为司徒庙。周边的山因他而命名为邓尉山,苏州城区更有邓尉路。司徒庙中有古柏,传为汉物。好风雅的乾隆南游巡历,各命这些古柏为“清,奇,古,怪”。几百年来,名流显宦多慕名至此,司徒庙也一直推为吴中名胜。

除了这汉物,光福的铜观音寺也是一处名胜之地。自南朝的梁武帝以来,佛教在南方广为传播。这铜观音寺源就于南朝的佛风。虽名气未必如寒山,灵岩,但石桥山门的古朴,绝不逊于他处。其寺中之塔,更是光福的地标建筑。临至山门,却山门禁闭,无缘得见真容。佛家诸事讲因缘,看来是缘未至,不必强求。

遂从玄墓山登步而山,本来网上曾有传说野道甚为古奇,未曾想却误入坦途。在玄墓和邓尉山的盘山公路上徒步,虽平淡无惊奇,但林荫道中,山林丛下,倒也些秋山的韵味。下山入村,途中遍植秋桂,桂丛成林,在这金秋时节,呼吸之处桂香四溢。吴中的乡下,即使身处乡野,其院落也是典雅洁净。所过村落,无不是自成院落的黛瓦粉墙,门楣之上的典句辞章,彰显乡俗中的文化底韵。门庭内或有古井,或有疏竹芳桂,或有菜畦花圃…

光福的名胜更有“香雪海”,这是与南京的梅花山,杭州的超山齐名的三大赏梅胜地。光福赏梅在明清就已有规模。明朝的袁宏道曾游历于此赏梅,袁中郎笔下是“山中梅最盛,花时香雪三十里”。用香,雪,海三字,精确而又文雅地概括出了此处梅花的味,色和气势,这自然又压了宁杭大赏梅胜地一头。以至于明朝就有文人 姚希孟曾有定论“梅花之盛不得不推吴中,而必以光福诸山为最。”,苏州人特终情于香雪海这金字招牌,即使在今天,苏州也有名香雪海的苏帮菜馆,更有三十年前的名优产品,苏州产的冰箱“香雪海”。

晚秋时节,赏梅不当时。驱车沿山谷直下太湖。铜观音寺无缘得进,倒在途中偶遇 永慧禅寺。看来这就都是佛家说的机缘。永慧禅寺坐落于突显于太湖的蟠璃山,因寺庙刨于山石壁,又名石壁山。山虽不高,有神则灵。这成于明穆宗隆庆年间的寺庙也算的古庙。古意不在山门庙堂,而在覆荫的幽林古道。山门前,有数丛修行者的灵骨塔,寺内后壁有上百年的旧题碑刻,夕阳垂暮,湖光柔谧,数散斜阳穿过树荫,临照旧塔残壁。

正如东坡曾云“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斯为记。

楼主:夜雨宿巴山  时间:2021-10-24 17:13:11
口水文笔,不如上图为快。


















楼主:夜雨宿巴山  时间:2021-10-24 18:44:32
没遇狐仙,甚是遗憾。哈
楼主:夜雨宿巴山  时间:2021-10-25 14:34:12
章疯子 的字估计可以发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