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古文明极简史(上古部分)

字数:13533访问原帖 评论数:2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2-23 05:19:58 更新时间:2021-12-29 12:00:55

楼主:驿渡山人  时间:2021-12-22 21:19:58



晚期智人大约在4.5万年前后来到东亚地区。此后的三万多年时间里,他们以狩猎、采集、捕鱼为生,活动足迹遍布了东至江浙、南至两广、东北至黑龙江、西至陕甘、北至内蒙的广大地域。到公元前80世纪时,黄河、长江中下游的居民率先进行了农业革命,开始种植黍、粟、水稻,驯养了猪、羊、狗和鸡等等。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后,分布在各地的人们先后进入了母系氏族时代,因语言、习俗、血源关系、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而大致分成了六个不同的氏族文化区。他们分别是:在关中、河南一带种植黍米、驯养猪羊为生的中原族群,以仰韶文化为主要特征;在黄河下游、淮河一带半耕半渔为生的东夷族群,以大汶口文化为主要特征;在长江中下游种植水稻为的苗蛮族群,以河姆渡文化为主要特征;在甘肃、陕北一带以牧羊为主的羌戎族群;在山西北部也是以放牧为生(具体驯养了什么尚不清楚)的北狄族群;还有在浙闽沿海一带以捕渔、狩猎为主的百越族群。
六大族群中,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最先进的是中原和东夷两个族群。他们最先开始了农业革命。大约在公元前40世纪开始,逐渐从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每一个母系像树枝分叉一样分化为不同的父系。传说中的伏曦氏、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轩辕氏等等就是当时各个父系氏族的名称。中原和东夷两个族群都以农耕为主,又彼此相邻,因而最早发生了领地冲突,也最早实现了族群融合。刚开始时,各个族群的人口都很少,占据的土地面积却很大,真正的是地广人稀,只要你有力气,有大量的土地供你任意耕种。但后来随着人口的增长,旧部落分化出新的部落,像细胞一样不断地向四周扩散。到公元前30世纪时,东亚各族群因对土地的需求而开启了争夺战。此时,西亚两河流域的各城邦也为争抢土地打得热火朝天。上下埃及实现了统一,已开启了第一王朝。
公元前28世纪左右,中原族群向东扩张到了今河南省东北部,处在前端的是强大的神农氏族。他们发明了可以翻整土地的耒耜,以神奇的农业技术闻名于世。与此同时,东夷族群的斧熢氏(又名补熢氏)也从东从西扩展,与神农氏在今山东西南、河南东北一带遭遇,从而爆发了东亚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场大战(载于《孙膑兵法》、《战国策》等典籍中)。神农氏取胜,抑制住了东夷各部西进的步伐。但神农氏也很难再往东推进,双方大致以今濮阳、荷泽为界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因为神农氏族在战争中的突出表现,得到了中原各部的一致拥戴,当上了整个中原族群的首领。当中原内部各氏族出现土地纠纷时,双方都会请神农氏的首领出面调解或裁决,对擅自侵夺他人土地者进行惩罚。当然,神农氏作为首领也不是白当的,其他部落都要定期向他进贡一些牛、羊、黍、粟等农牧产品,算是交纳保护费。
大约过了一百多年,神农氏族的实力出现了衰落,各部落开始破坏规矩,为争夺财富和土地相互攻打。而神农氏却没有力量去制止,于是他们也就不向他交保护费了。那些实力很强的氏族不交保护费也就算了,连那些实力弱小的氏族也不交费,这让神农氏的首领炎帝非常恼火,于是对那些弱小的氏族发起攻击,用武力强迫他们交保护费,但却不对他们履行保护职责。这种只收费不干活的做法引起了各个小氏族的强烈不满。他们纷纷派人向陕西渭河流域的轩辕氏族首领黄帝求助,请他出面主持公道。轩辕氏也属于中原族群,他们以善于制造车、船而闻名于世,此时正处在实力上升的阶段。黄帝是一位非常精明强干的领导人,很善于团结部众,在20岁时就被推举为氏族首领。那一年也被称为“黄帝元年”。按照北宋昭雍《皇极经世》的推算,黄帝当上首领的时间应该是公元前2697年。
轩辕氏族此刻正在寻机向东发展。当黄帝收到河南各氏族的请求后,立即组织了一支氏族联军,向炎帝发起进攻。战斗主要发生在一个名叫“阪泉”的地方,经过三次大战后,炎帝损失惨重,便主动投降认输,放弃了要求各氏族向他进贡的权利。各氏族经过协商,共同推荐黄帝为整个中原族群的首领,尊其为“天子”。大家统一向天子进贡,由他发号司令,协调内部关系,抵御外来侵掠。至此,中原族群演变成了颇具社会组织性的炎黄集团。
此时,东夷族群中也出现了一位英雄人物,那就是蚩尤。东夷族群在他的领导下变得强大起来。与炎黄集团比起来,东夷的科技和人口方面更具优势。他们很早就掌握了冶铜技术,青铜器也进入了研制阶段,士兵都装备了铜制兵器。而炎黄集团的主要兵器还木头和石器,只有高级将领才配备金属兵器。此外,东夷的人口也比炎黄集团要多,仅蚩尤麾下的九黎族就有81个部落。而炎黄集团大约有20多个部落,人口约为前者的1/4。
东夷族群向西推进过程中,首当其冲的仍是处在炎黄集团东端的神农氏。
自从与黄帝干了一场之后,炎帝神农氏元气大伤,哪里还是东夷集团的对手。他们被驱赶着向西迁徙,全部地盘落入了蚩尤的九黎族手中。炎帝于是向曾经的对手黄帝求助。此刻黄帝刚当上“天子”没多久,如果不能带领大家抵抗住蚩尤的进攻,他将威信扫地,“天子”也就做不下去了。于是黄帝二话没话,立即向整个中原族群发起了全民动员,将凡属能拿得动武器的男人都征集到一起,组成一支庞大的军队,前去阻挡蚩尤的进攻。由于蚩尤具有先进兵器和人数优势,在战争的前半段,炎黄联军一直被追着打。战争先是在河南东部一带进行,后来转到了山西南部,再后来又转到了河北一带。黄帝的策略是以防守为主,边打边退,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他们每退到一个地方,就迅速占据高地,挖好深沟,垒起土墙,引蚩尤来攻。炎黄联军则躲在土墙后面放箭,不与蚩尤短兵相接。就这样,蚩尤每攻下一个据点都要付出很大的伤亡,有生力量不断减少。当炎黄联军退至河北的涿鹿时,黄帝觉得时机已到,便发起了全面反攻,一举击溃了九黎族大军,并杀死了蚩尤。
此战过后,东夷族群一分为二,黄河下游靠近河南的那些部落归附了黄帝。其他东夷部落则往东南方向迁徙,到达今山东南部、江苏、安徽一带,直到商朝末年仍独立于中原王朝之外。对于已经归附的东夷各部,黄帝采用软硬兼施的办法对待他们。一方面叫人把蚩尤的头像画在旗帜上,到各氏族中去展示,以警告那些不安分的人,这就是榜样。同时对东夷各部采取怀柔措施,将他们和中原氏族一视同仁,并与他们的首领结为父子关系,以至于后来各氏族都说自己是黄帝的后代。



黄帝去世后,帝位在各氏族部落之间内传来传去。多数时候是原炎黄族群的人担任,有时也由原东夷族群的人担任。像著名的太昊、颛顼、少昊、虞舜就出自原东夷族群。天子是由各个氏族部落共同推举产生的。能得到大家认可的人既要有超强的能力,还得有高尚的品德,必须做到大公无私。至于各氏族交纳的贡品,天子不能自己独享,只能用于公益事业。如果有人发现天子只顾及本族的利益就会遭到公开谴责,而没有脸面继续做下去。由于族群大多,彼此间利益纠葛不断,要协调好大家的关系不是件轻松的事。所以,“天子”是一个很辛苦却没有多少好处的苦差。以至于很多人都不愿意担任。各氏族首领之间互相推让,实在推不掉而被迫担任,也会想办法把位子提前“禅让”出去,让给某位贤能无私的人。
但这种“明君在位”的禅让制度使炎黄集团在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使一些家族开始积累私有财产,贫富分化越来越明显。同时,强大起来的炎黄集团也开启了向外扩张的步伐。他们先是进攻西北的戎狄,吞并了他们很多部落。后又进攻南方的苗蛮族群,将“三苗”从江、汉赶到了甘肃、陕南一带。战争获取了大量的土地和财富,这些战利品都是由天子来负责分配的,他的职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以至于出现了帝位父子相传的现象。天子之位终于成了人们争抢的目标。唐尧做了七十年的天子后,想挑选一个继承人。他开会征求众氏族首领的意见,只有放齐一人支持唐尧的儿子丹朱继位,其他人分别推荐了共工、夏鲧,大家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一点都不给唐尧面子。最后,他为了平衡各方势力而接受四岳(东、西、南、北四大区域的首领)的意见,将名不见经传的虞舜确定为帝位继承人。
尧、舜时期,地球正处于间冰期,全球气温的升高导致南北两极和青藏高原的冰川融化,全球都出现了大洪水。海平面的上升使得黄、淮下游出现了海水倒灌,到处是沼泽、湖泊。降雨量也大幅增加,黄河时常发洪水导致决口改道。洪水冲毁了房屋和庄稼,连人带畜都被冲入了大海。帝尧决定派夏族的首领鲧去治水。夏族姓姒,除夏后氏外,还有十一个支系(包括斟鄩氏、斟灌氏、褒氏、费氏、杞氏、有扈氏、有男氏、彤城氏、缯氏、辛氏、冥氏),在黄河中游是一个势力很大的氏族,所以帝尧才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夏鲧。然而,他的治水办法很简单,就是叫人们搬迁到地势高的地方,在居住区的外围用泥土筑一道围墙,将洪水挡在外面。但黄河下游的地势普遍都不高,那道土做的围墙只能挡一下小洪水。当大洪水冲来时,土墙便瞬间崩塌。由于里面的人没有及时转移,死伤反而更大。夏鲧前后花了九年时间,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帝尧也并没有因此而处罚他。但是,当虞舜掌权之后(当时尚未正式继位),为了打压夏族,给自己树立威信,便以“治水无状”的罪名将鲧给处死了。
虽然处死了夏鲧,但洪水仍在泛滥。虞舜登上帝位后,想任命一位“司空”去治理洪水。结果众首领你推我让,谁也不愿担任,惟恐成为下一个鲧。最后推来推去还是推到了鲧的儿子夏禹身上。夏禹想请契、皋陶、伯益或后稷这些人中的一位担任司空,自己连愿当副手,以免万一治水失败,责任也少一些。但帝舜没有同意,并警告他如果再治水失败,你的老爸就是前车之鉴。夏禹只得领命,同时把皋陶、伯益、后稷这些部落首领拉入了治水团队,让他们做自己的的副手。帝舜答应了他,并催促他赶快上任(女其往视尔事矣!)
夏禹带着一帮人来到洪灾区。他们使用准绳、规矩等仪器测量水位的高低。经过一番深入的实地勘测,夏禹决定放弃以前彻土墙的老办法,改堵为疏。将一些堵塞严重的河段进行疏通。对一些洄湾大的河段则从中间凿穿,改弯为直,增加水流速度,减少泥沙沉积。将小河之水引入大河,大河之水引入大海。治水工程调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黄河、淮河中下游几乎所有的氏族部落都参与了这项工程。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努力,水患终于被解决了。在这十三年中,夏禹和大家同甘共苦,一起挖土清淤、开山烧石(古代的爆破法)。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因长期在泥水中浸泡,腿上的汗毛都掉光了。夏禹的表现赢得了中原各氏族的一致爱戴。他的治水团队也变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以至于帝舜还在位时,夏禹就已经是权倾朝野了。帝舜见势不妙,便把帝位提前禅让给了夏禹,自己带着家人跑到南方“巡狩”去了,后来死在了苍梧,葬在了九疑山(今湖南零陵)。但这一带是苗蛮族群的地盘,所以有人怀疑他是跑到南方来寻求政治避难的。



夏禹登上帝位后,加强了对各部族的管理。他建立了救灾制度,从那些获得了丰收的地区征集粮食,救济那些遭了自然灾害的地区,这就避免了饥荒,有利于社会稳定。同时改进农具,提高生产技术,因地制宜,在水资源丰富的地方推广种植水稻、发展渔业,在干旱的地区种植黍米。经过数年的治理后,中原地区的百姓都变得富庶起来,社会犯罪率很低。人们的安全感、幸福感都非常强。以至于夏禹去世多年后,人们还在怀念他,到处建起了纪念他的庙宇。他被人们尊称为“大禹”。在中国历史上,帝王名字前面被冠以一个“大”字的,只此一位。
但正因为夏禹的伟大,才使得流传几个世纪的“禅让制”变成了家族“世袭制”。很可能,夏禹在位的时候就已经在为自己的儿子夏启将来继承帝位作准备了。他一方面遵循禅让传统指定皋陶作继承人,但皋陶的年纪和夏禹差不多,甚至比夏禹还大。等到把皋陶熬死后,又指定一个年老体衰的的伯益作继承人。另一方面却经常派夏启到民间访贫问苦,以积攒民望。夏禹晚年的时候到全国各地巡查,病死在了浙江的会稽山。年迈伯益没有能顺利继位,各部首领出于对夏禹的怀念而推举夏启继承帝位,理由是夏启的贤明不在伯益之下。夏启便当仁不让,登基为帝,把都城建在了安邑(夏墟)。伯益没有异议,倒是与夏后氏同姓(姒)的有扈氏站出来反对。夏启被气得不行,亲自带兵镇压。出发前举行誓师大会,宣称有扈氏破坏了“阴阳五行”,自己要代表上天对他们进行惩罚。有扈氏战败,全部被罚为牧奴,成了为朝廷专门放牧的奴隶。
夏启去世后,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太康。但太康在位没多久就被东夷有穷氏的后羿篡夺了帝位。直到四十年后,太康的曾孙少康才恢复了夏王朝,然后又稳定地传承了九代。传到帝孔甲时,夏朝开始衰落,一些强大起来的氏族开始不向朝廷进贡。而夏朝的帝王却一代比一代贪图安逸,不思进取。末代帝王夏桀(字履癸)更是一味地沉迷酒色,不管朝政。
这时候,东方的商族逐渐崛起。商族原东夷的一支,住在黄河的下游,在尧舜时代就融进了中原集团。他们驯化了水牛,用于耕地和运输。青铜冶炼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制作出各种五花八门的青铜用具,用于和其他部族进行商品贸易。他们的军队都装备了青铜兵器,很有战斗力。在夏朝末期,商人已经扩张成了一个较大的国家,并逐渐向夏朝的核心区渗透。此时商族的首领姓子名“天乙”,人们一般称他为“商汤”或“成汤”,他的父亲名叫“主癸”。在上古时代,甲乙丙丁十天干都是天上星宿的名称,只有帝王才能用作自己的名字。当时夏王朝还在,商汤父子就敢公然在名字中使用帝王字号,这明摆着是在造反。夏桀派兵对商族发动突袭,将商汤抓获,囚禁于夏台(监狱名)。在商汤认罪悔过并进献大量贡品后才把他放了回去。
被放回去后,商汤将都城迁到了商丘东南的亳,尽量远离夏王朝的视线,按时进贡,以打消夏桀的戒心。在宰相伊尹的辅佐下,商汤暗中积蓄粮草,训练军队,等待消灭夏朝的时机。而此时围绕在夏桀身边的是一群阿谀奉承之徒,他们只报喜不报忧,使夏桀无法得知外面的准确信息,而一心沉迷于各种娱乐活动。由于生活腐化,财政入不敷出,夏桀大辐提高了各部族进贡的额度。这些负担最终都转嫁到了底层百姓的头上,搞得他们怨声载道,恨不得和夏桀同归于尽。而商汤则尽量减轻民众负担,时时接济贫民。各氏族都纷纷前来投奔,希望他早日起兵,攻打夏桀。商汤眼看时机成熟,便先派兵拿下了挡在夏都前面的三个铁杆氏族:韦、顾、昆吾。然后亲率商族武士6000人,战车70辆,以及各部族的联军杀到了夏朝的都城下。由于夏朝没有常备军,只有对外作战才临时征召,平时只有一支守卫王城的小部队,也就一千人左右。由于手中的兵力太少,夏桀不敢接战,带着卫队仓皇逃往夏县东南的鸣条,商汤很快就追了上来,双方大战,夏桀惨败,带着500名部众(含家属)往南逃奔到了南巢氏(今安徽巢湖东岸)。夏桀躲在南巢还活了很多年,最后落了个自然死亡。
商汤没有继续追击,而是返回亳城称帝去了。他在亳城召开诸侯大会,宣布夏朝结束,商朝开始。此时,古埃及已经到了第十六王朝。高加索一带的雅利安人开始向伊朗高原和南亚次大陆迁徙。两河流域正处于古巴比伦王国时代。

楼主:驿渡山人  时间:2021-12-22 21:32:13


商王朝有自己的直辖区,自称为“中国”,其他各个方向的诸侯部落被称“方国”。跟夏朝一样,商王朝与各方国也是一种纳贡关系。方国的义务是定时到亳城进贡。当他们之间出现纠纷时,由商王裁决。商王,对于各方国的内部事务,他一般不加干涉。这些方国有大有小,有的很落后,尚处于原始公社时期,有些则已经建立了国家机构。
为了巩固统治,商王朝主要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强化鬼神信仰。二是加强军事建设。国之大事,惟祀与戎。商王为团结族人而在本族内部搞鬼神崇拜,对外则是依靠武力征伐。坚持两手抓,两手都很硬。
夏族以治水起家,具有人定胜天的科技意识,不怎么崇拜鬼神。而商族起源于黄准下游,长期遭受自然灾害,对天地鬼神有着强烈的信仰。遇事就祭拜鬼神,以寻求他们的保佑。无论大情小事都要占一卦,以求了解鬼神的意愿,免得做了错事得罪他们。他们的信奉对象分为“鬼”和“神”两个类别。“神”指的是天神地祗。天神居于最高地位,是一股无形无象的神秘力量,控制着宇宙万物的生死祸福。商王是天神的儿子,所以只有他才资格祭天。别的人如果祭天,那就等同于谋反。
“鬼”则是去世的祖先。商族人相信人死后会在另一个世界(阴间)继续活着,并且也具备了神秘力量,可以对活在阳间的子孙产生影响。所以商王祭祀天地的同时,也要祭祀祖先。由于天神掌管着全宇宙,没空处理具体事务,而且对芸芸众生一视同仁,不会偏心。但祖先神就不同了,他只会帮助自己的子孙。所以祭祖其实比祭天更重要。
此外,祭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加强本族的团结。祭祀本族共同的祖先,能增强族人的归属感,促进族人之间的感情。尤其是在对外战争的时候,祖先甚至比活着的首领更有号召力。商王每次出征前后都要举办大型的祭祖活动,向历代先王汇报出征的原因,并请求他的保佑。战争结束后,要向先王报告战争结果,并将战俘敬献给先王充作奴隶。商王每次作战结束后,一般都杀掉大批的战俘,以之作为向先王进献的祭品。每次杀俘动辄上百,最多的一次竟然杀了2600人。这些被埋在先王陵墓的外围,在阴间继续做奴隶。
但是,祭祖只对本族人有用。对于别的部族来说,他们也有自己的祖先。你不可能通过祭祀自己的祖先而把别族的人团结到你的周围。商王朝想维持别的方国对自己的臣服只能依靠武力。
商朝一直崇尚以武力威服天下,商汤自称为“武王”(这可不是后继之君给他上谥号),建立了5000人左右的常备军。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时,还会另行征召。他们训练有素,装备了精良的青铜兵器。特别是他们的战车坚固而具有冲击力。商朝势力所及的范围内,各方国都不敢有贰心,他们按时纳贡,在对外作战时派兵参加商军的行动,并提供后勤保障。当然,也有一些方国是没有臣服商王朝的,例如东部的夷方、西北的鬼方等十多个外围的方国都没有向商王进贡,甚至还时不时侵犯商朝的那些被保护国。这些拒不臣服的方国就是历代商王征伐的对象。从出土的甲骨文可以知道,仅武丁在位的58年内就对外发动了50次战争,对鬼方之战前后打了三年,鬼方战败,被迫每年进献大量的牛羊。先后因不臣服商王而征服的还包括吉方、人方、湔方、基方、羌方、盂方、周方(即后来的周族)等各个边远地区的方国。
战败的方国除了缴纳贡品,还会有大量的人口被掠夺,成为商朝的奴隶。商族人崇尚武力,自视为高人一等的贵族,普遍鄙视农业劳动,都宁愿打战,而不愿种地。所以商朝的大片土地需要奴隶来耕种。此外,祭祀的高级祭品是人牲。用作人牲的当然就是奴隶了。商王有时祭祀会杀一大批奴隶敬献给鬼神,以供他们在阴间役使。最多的时候竟然一次性杀了2600人。这些奴隶白天在商族武士的监督下劳动,晚上被关押在地牢中,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随时还有被拉去做人牲的可能。
商王朝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各方国的进贡,二是奴隶耕种的农业收入,三是工商税收。前两项都要靠武力来获取和保障。而整个商族人几乎没有从事农业生产。他们鄙视劳动,而以战斗为荣。所以商王朝的战争机器长年处于运转状态,几乎停不下来。而且战争规模越搞越大,最后就因深陷在与夷方的持久战中,严重耗损了国力,而被西部的周族抄了后路,导致王朝的覆灭。
夷方(又称、人方)是一个古老的方国,原是东夷族群的一支,在今山东南部、江苏沿海一带。这里出产海盐和各种海鲜,比较富庶。商朝多次对它用兵,互有胜负,一直没有征服他们。攻打夷方的目的倒不是为了出海口,因为商朝还没有海外贸易,而是为了他们的海盐。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海盐比金属还值钱,甚至可以当货币使用。而且,夷方位于黄淮下游,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到末代商王帝纣时更是以举国之力与夷方进行持久战。商军主力被陷在东夷前线退不出来。这使得后方的都城朝歌兵力空虚,给了西部渭河流域的周族以可趁之机。

楼主:驿渡山人  时间:2021-12-23 09:38:16


周族起源于姬水,全族都姓“姬”。后迁徙到了泾水的上游,他们放牧羊和马,也种植麻、菽等经济作物,发明了用四匹马拉动的大型战车。到商代后期时,他们迁徙到了渭水中游的周原一带。这里土地肥沃,适宜农耕。他们便定居下来,建起了“城郭室屋”,有了国家机构。其首领古公亶父与附近的姜族联姻,娶了姜族首领的女儿太姜为妻。武丁时期,周族被商朝征服,开始向商朝进贡,逐渐融入中原文化圈。周族人学习商朝的大篆文字、青铜冶炼技术,也搞起了鬼神崇拜和占卜。传到古公之孙姬昌(周文王)时,周族与关中的姜氏、散宜氏、南宫氏等部族结成了同盟,整合成了西部最大的一个方国。姬昌被商朝封为“西伯”,意思是西方的老大。周国在向东方扩张时,遭到崇国的强烈抵抗。崇候虎向商王告状,帝纣派兵与崇候一起对周发动攻击,将姬昌抓获,囚禁于安阳附近的羑里(监狱名,关押战俘的土牢)。在被囚期间,姬昌将伏曦氏开创的八卦进行排列组合,演绎成了六十四卦,用于预测吉凶祸福,据说相当灵验。姬昌的大臣散宜生将大量的珍奇异宝和绝世美女进献给商纣,才将姬昌赎了出来。
回到周国后,姬昌进一步巩固了内部的同盟,让自己的儿子姬发(周武王)娶了姜子牙的女儿邑姜为妻,延续了与姜族的姻亲关系。任命姜子牙为军事方面的负责人,加快了扩张步伐,先后吞并了密须、邘、耆、崇等方国,以及西北的一些犬戎部落,并将都城迁至靠近东方的镐京。商王朝的上层对此深感忧虑,纷纷要求帝纣采取措施。但自从有了上次俘获姬昌的经历后,帝纣根本不把这位手下败将放在眼里,他说自己有天命,别人根本动摇不了(“我生不有命在天乎?是何能为!”见《史记·殷本纪》)。没过多久,姬昌就去世了,商王朝上层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更加强了商纣对自己拥有天命的信心,而继续集中精力与东夷作战。
但没想到的是,姬昌的继承人姬发是一个更厉害的角色。他和姜子牙制定了一个取代商朝的周密计划,一方面任命善于治国的姬旦(周公旦)为相,作好战略物质准备。一方面与帝纣的政敌微子启等人暗通款曲,不断分化瓦解商朝高层。微子启是商纣的庶兄,曾在与商纣的帝位争夺中失败,长期受到排挤打压,侥幸保全了性命,一直没有安全感。
继位九年后,姬发在盟津(黄河的某个渡口)搞了一次联合军事演习。很多诸侯都派兵来参演。演习期间,姬发征询大家对商王朝的看法。大家一致主张讨伐商纣,消灭这个穷兵黩武的王朝。姬发认为时机尚未成熟,请大家回去耐心等待。
由于帝纣与叔父比干和庶兄箕子在内外政策上发生激烈冲突,比干被杀,箕子被囚。使得商王朝的上层严重分裂。帝纣又因长期酗酒,性情变得非常暴虐,动不动将人胯心剖腹,以此取乐,弄得朝歌上下人心惶惶。周武王姬发觉得时机已到,便于公元前1046年率领诸侯联军5万人(姬姓和姜姓是全员出动,约占总兵力的一半)从渭河乘船东下,对商都朝歌发起突袭。
周军在黄河的孟津渡口登岸后,周武王举行誓师大会。说明了此次出兵的原因是商纣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反人类罪。包括滥杀无辜、解剖孕妇、任命罪犯为朝中大臣、不信任自己的叔伯兄弟、用各种方法取悦女人等一系列的罪状。听完周武王的讲话,全军上下一个个咬牙切齿,义愤填膺,恨不得立刻将商纣碎尸万段。
朝歌直到此时才得知周军进攻的信息。而商军的主力尚在千里之外的东夷,已经来不及回防了。情急之下,商纣将奴隶和战俘编入了城防部队(这是个致命的失策),组成了一群人数多于周军的乌合之众向西开拨。于甲子日的清晨在离朝歌35公里的牧野与周军相遇。
周军分为前后两军,前军约0.5万人,包括三百辆战车和三千虎贲(高大威猛的特种兵),统帅他们的是姜子牙。后军有4.5万名重装甲士,由周武王亲自指挥。
与商军遭遇后,姜子牙立即率领战车和虎贲方队发起了冲锋。牧野是一片开阔地带,很适合车战。而商军是临组建的,缺乏协调配合,很快就被姜子牙的大型战车冲散了。周武王的后军立即压上,商军全线崩溃。那些穿着破衣烂裳奴隶见势便纷纷投降了周军,倒戈相向对商纣发起了攻击。他们原本就是商朝从各地抓来的战俘,受尽各种虐待,心里早就恨透了商王朝。商纣见大势已去,便只身跑回了朝歌,用衣服蒙在一堆金银财宝上,自己坐在上面引火自焚了。估计他是想把这些金银财宝带到另一个世界去继续使用。
周军进入朝歌,发布安民告示,宣称他们是来解救殷商百姓的,叫大家不要害怕,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等到朝歌的局势稍稳定后,周武王便带着一帮诸侯去崇山祭天,然后回镐京祭祖去了。将大部分兵力交给姜子牙,让他驻守朝歌以防东夷的商军主力打回来。这些商军的家属都在朝歌,现在控制在姜子牙的手中。他以此为筹码和商军展开谈判。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周王答应给商纣的儿子武庚保留一个国家,以延续商汤的香火,武庚不用向周王进贡,也不向周王称臣。所有的商朝军队则接受了和平改编,大部分被遣送回乡,小部分被编了周朝的军队。
楼主:驿渡山人  时间:2021-12-23 20:19:20


周武王在镐京举行祭祖仪式后,被天下诸侯尊为天子。中国古代对天子的称呼有多次变换,夏朝之前称“皇”称“帝”的都有,夏朝时称“后”,商朝又称“帝”,周朝时称“王”,秦朝之后一律合称“皇帝”。
周朝建立后,如何统治这万里江山便成了周武王面临的头等大事。当时周族的总人口才7至8万左右,加上姜族、散族等铁杆同盟也才十来万人。而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总人口有200多万,其中商朝的遗民就不下于100万。一旦他们起来反叛,仅靠周族的那点兵力是守不住的。这让周武王十分焦虑,以至于长期失眠,身体状况也出了问题。当初大家只是一门心思着如何推翻商朝,却没有人去想过推翻之后的问题。所以当姜子牙改编完商军,周武王便把召回了镐京,商讨如何治理这个庞大的被征服人群。经过近半年的研究讨论,周朝决定从精神文明和军政管理两方面作手,加强对天下臣民的统治。当时周武王的身体每况愈下,这两方面的工作主要由他的胞弟姬旦(周公旦)和姜子牙负责。
周朝主要采取了以德服人、完善宗法制、实行分封、建设礼乐文化等措施。
以德服人就是从新定义了“天命论”。在中国古人的心中,宇宙万物的产生、发展、灭亡都是由“天”来控制的。但“天”又不同西方文化中神或上帝,而是一种非常抽象,处于冥冥之中,无形无象的终极力量。个人、家族、国家的生死存亡都是“天”的安排,是在按照“天”制定的程序在运行。“天”命令某个人帝王统治黎民百姓,这就叫“天命”。西周以前的王朝都宣称天命是固定的,人力改变不了。正如商纣所说的自己是天命所在,别人根本奈何不了他。(《史记。殷本纪》“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是何能为!’”)
周族推翻商朝后,要为自己的革命寻找一个正当理由,就必须否定“天命永恒”论,而主张“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上天是没有私心的,他不会厚此薄彼,只会帮助那些有德行的人。统治者如果丧失德行,上天就收回“天命”,另行赋予那些有德行的人身上。以前夏禹有德行,所以天命归了夏后氏。后来夏桀丧失了德行,天命转移到更有德行的商汤。后来商纣又丧失了德行,天命再次转移到更有德行的周王身上。所以现在的商族人不能反抗周王,否则就是在与上天作对。而与天作对,是没有好果子吃的。当然,周王为了保持天命,就必须实行德政,以德服人。周王要加强自己的私德修养,将个人享受尽量降低。而一心为天下臣民作想,尽量减轻他们的负担,提高他们的收入,让他们活得有幸福感。每位周王传位时,都会引用上古圣王唐尧的话告诫他的继承人,不要丧失德行,丧失德行就会使天下困穷,那你的位置就保不住了(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周朝以德服人的思想在早期的成王、康王时代贯彻得比较好,以至于刑罚工具四十年不用,出现了国富民强的“成康之治”。
除了重新解释天命思想外,为了稳定社会关系,周朝进一步完善了宗法制度。以之作为处理天子与诸侯、卿大夫、士、庶民,各家族内部嫡系(大宗)与旁支(小宗)、长辈与晚辈、男人与女人关系的准则。其重点就是嫡长子继承制。父亲的地位和大部分财产由他的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继承,其他儿子只能继承极少部分的财产。农耕民族从树木的种植中得到启发,认为必须重视主干,弱化旁枝。旁枝的作用主要是保护主干。如果枝叉太茂盛,就得进行适当的修理,以确保主干得到最多最好的营养。照这个套路,周族是天下的主干,周王又是主干中的主干。理应占有天下最多的土地、人口和财富。他的兄弟叔伯亲戚功臣们作为诸侯,也作为旁支,占有较少的土地、人口和财富。再往外的旁支的旁支,则占有更少的土地、人口和财富。到最外的树叶则靠呼吸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为生,同时还要供给树枝、树干以营养。底层庶民只能依靠自己的体力劳动为生,同时要供养上层贵族。
为了落实这种等级思想,周公旦制定了详细的礼乐典章制度。“礼”的本质就秩序,起源于父系氏族时代。男人们在外捕获的猎物,加工成食物后,一般都按照从长辈到晚辈的顺序进食,地位最高的享用最好的部分,地位最低的享用最难啃的部分。这就是饮食的礼仪。从饮食礼仪中又衍生出丧葬和祭祀礼仪。哪位负责主祭,哪位负责献祭品,哪位负责敬酒都按身份和辈分进行分工。商朝的祭祀仪式已经非常繁琐。周朝的礼制更是详尽到了一举手一投足的细微动作。内容涉及祭礼、丧礼、军礼、宾礼(朝觐)、婚礼、成人礼、乡射礼、饮酒礼等日常生活的各方面。不论是什么礼都充分体现了不同身份的等级差别。例如婚礼方面的规定,周天子可以娶一百二十名妃子(含王后一位),诸侯可以娶一妻九妾,卿大夫可以娶一妻二妾,士可以娶一妻一妾。
除了礼制之外,还有“乐制”,包括音乐和舞蹈。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音乐歌舞的作用。典雅的歌舞能端正人心,激昂的歌舞能鼓舞士气,低俗的歌舞会让人懈怠,淫秽的歌舞会让人堕落。当然,不同身份的人只能欣赏不同规格的歌舞,否则就是越制,将受到礼仪主管部门的处罚。轻则训斥,重则削爵罢官。
当然,要确保周王朝的统治,仅靠思想宣传和礼仪制度这些“软措施”是不够的。还得从行政区划和军事布局方面的“硬措施”作保障。按照宗法思想,周代的行政区包括为王畿和诸侯两部分。王畿是周王的直辖区,包括陕西关中、河南大部、山西河北南部、安徽北部的广大地区,占据了天下大半的人口和土地,也是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周王任命卿大夫对直辖区进行管理。对于王畿之外的地区,周王派出了约70个军政机构进行分区管理,这些派出机构的负责人被称为“诸侯”,其职位也实施嫡长子世袭制。这最初分封的70个诸侯中,王族的姬姓占了53个,姜姓有7个(齐、吕、申、许、纪、厉、向),商王族后裔有4个,其他姓的顶多只有一个封国。
这70个诸侯的位置安排则完全体现出了防止商族叛乱、抵御外夷侵犯、拱卫周天子的意图。姜子牙被封在山东北部的齐,周公旦被封在山东南部的鲁,他们的作用是防御东夷,他们到此时都还完全归服。同时也与周朝的首都镐京形成犄角,一旦商朝遗民叛乱,向西攻打镐京,齐鲁两国则可从后面袭击叛军。由于周朝给商纣的儿子武庚在河南保留了一个封国,为了防止他复辟商王朝,周武王将自己的三个亲弟弟分封在武庚的周围。后来武庚叛乱被镇压后,微子启被封为宋公,以延续商汤的香火。周公旦为了防止宋国,将周武王的九弟封在原来的朝歌,国号“卫”,周朝军队的两大主力之一“东八师”也驻扎于卫。还有的诸侯被分封到了边远地区,以防止各个方向尚未臣服的蛮夷。经过这一番布置,周王朝的统治算是稳定下来了。
但是,分封制也并非就没有弊端。经过无数的传承后,诸侯与周王室的血缘关系越来越疏远,宗族感情越来越淡。此外,虽然周王的直辖区占有绝对优势,但继承天子之位只有嫡长子一人,其他的儿子也需要封地。周王不能在已经分封的诸侯的封盘内划出一块土地封给自己的儿子。他只割自己的肉,从王畿内划出一块又一块的土地封给自己的儿子们。这样经过几代的传承后,王畿内已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诸侯,周王直辖的土地一代比一代少。周昭王曾想扩大自己的直辖区,向南方尚未臣服的荆、楚等小国发动了战争,结果昭王落水而亡,南征失败。周穆王曾对西北的犬戎用兵,将他们赶到了山西的北部,和北狄混在一起。但犬戎腾出来的封盘很快就被申戎、条戎、奔戎、姜戎等游牧部落占据了,而且他们已发展出了骑兵,战斗力越来越强。
在周王的直辖区有减无增的同时,吃“皇粮”的人却越来越多。周朝的官员是不领货币工资,周王从王畿内划一块土地给卿大夫作“采邑”,算是工资。由于官职是世袭的,所以采邑也是世袭的。但他们会通过各种途径将采邑面积扩大。而采邑是不用交税的。这就导致周王朝的财政收入越来越少,特别是对西北发动几次战争后,财政已是入不敷出。周厉王实行民生垄断政策,规定民众上山砍柴、下河捞鱼都要交特产税,想以此增加财政收入。结果搞得民怨四起。公元前841年,镐京内的“国人”拿起武器将周厉王赶出了都城。
继位的周宣王励行节约,一座使政局有所好转。但西北戎族各部的威胁日益严重。周宣王发动了几次进攻,但结果都是惨败。他于是改变策略,与戎族的一支申戎联姻,让自己的太子(后来的周幽王)娶申戎首领的女儿为正妻,保证将来由她生的儿子继承王位。周宣王还给申戎首领办了个新的身份证,封其为申侯,算是入了文明国家的编制。要知道那时侯楚国的国君才是“子”爵,而“侯”爵高了两个档次。申侯觉得很有面子,发誓要做好周朝西面的屏藩。宣王这招以戎制戎,算是暂时稳住了西北。
但周宣王与申戎的联姻,对他的儿子周幽王和申侯之女都不公平,因为夫妻俩没什么共同语言,可能连语言都不通,睡觉的时候旁边还得站着个翻译。就像你娶了一个爪哇国的老婆,你讲汉语,她讲爪哇语,双方的饮食习惯乃至三观都不同,因此很难建立起夫妻感情。周宣王干了四十六年后,周幽王继位,财政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又时常发生地震,连歧山都崩了。在这种情况下,周幽王没有积极赈灾(其实也没有钱去赈),却一门心思宠爱自己的初恋情人褒姒,甚至废掉了申侯之女所生的太子宜臼,改立褒姒的儿子为太子。宜臼逃到申戎向外公诉苦。申侯大怒,联合犬戎等部族进攻镐京,在骊山之下干掉了周幽王。然后把宜臼扶上王位,是为周平王。由于平王是戎族拥立的,而且犯下了弑父的罪名,因此得不到国人的支持,在继位的第二年就把都城迁到了洛阳,此后就叫作“东周”。西戎各部趁机占据了关中。平王在东迁过程中,西陲大夫秦襄公立下了汗马功劳,平王便把已经被西戎占领的岐山以西的土地封给了他,并将他的爵位提升他为“伯”。没想到的是,秦襄公带着自己的小部队杀回关中,不断从西戎手中夺回失地,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秦国,最终一统天下。
周王室虽然衰落了,但宗法思想、礼乐文化已深入心,大篆文字已经通行天下。中华文明还将延续下去。而其他几大古文明到这时已经快接近尾声了。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