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求与外求:一名科研工作者的随师修行感悟

字数:31901访问原帖 评论数:186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1-06 06:03:14 更新时间:2022-03-06 03:06:34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1:54
修行的契机
一个人真正尝试去接触修行修炼总有着种种契机。例如,本身就具备哲学人文素养,观纷纷世态,忽然升起悲悯苍凉之情,希望探寻个体生命奥秘,洞见社会规律;或者亲近喜爱传统文化,具有单纯朴素的兴趣,希望探寻其本质;或者遭遇命运,转而生起反思之念,却不知何去何从,踌躇彷徨,希望寻找人生意义;或者身心有恙,希望获得健康、增强人体生命正气,提高生命活力,预防疾病,颐养天年等等。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2:07
于我个人而言,对于这方面的亲近和兴趣可能从年幼之时就有了,而年幼之时的经历于一个人的一生往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幼年时期的性格主要展现出天性中活泼的一面,对道观、寺庙等场所,以及乡野间民俗礼仪之类的事情有着天然的好奇心,总觉得这些东西的背后连接着神秘又好玩的未知世界。
记得小时候当地有个远近闻名“跳大神”的中年妇女,每次当她被人请过去开展一些“封建迷信活动”时,围观群众之中一般都少不了我,不仅观察她的一举一动,也会观察围观之人的各种反应。虽然当时好多人都说小孩子可以“看”到一些大人看不见的东西,每次我也跃跃欲试,却啥也看不见,反而带来更深的疑问,她们到底是在干什么呢?我也没有看到“鬼神仙佛”之类的啊……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2:32
稍微长大一些,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也就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童年。对于大多数八九十年代成长的孩子来说,尽管物质上不发达,童年的时光却相对单纯和快乐,有着一代人的集体美好回忆。那个时候天蓝、地绿、水清澈,自然环境和谐,人心尚未如今天这般被外在的价值观念剧烈冲击,小孩子也不会面对这么多电子游戏和大量信息的污染。
对于我个人后来的修行探索而言,影响较大的除了《封神榜》和《西游记》,更多的就是武侠了,毕竟武侠的世界感觉比神仙的世界离得更近一点。和大多数男孩子一样,自己也怀着一个武侠梦,向往着什么时候能够出去闯荡江湖,仗剑天涯快意恩仇。当年《天龙八部》、《小李飞刀》、《射雕英雄传》等源于金庸古龙小说的电视剧家喻户晓,以致于很长一段时间,小朋友之间谈论的共同话题都是武侠电视剧中的人与事,例如萧峰、令狐冲、郭靖、张无忌、华山论剑、大战少室山。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2:44
年幼之时的想法总是天马行空,充满各种创造的活力。要想当大侠当然少不了武器,没有现在小孩各种琳琅满目的玩具,那就利用各种材料(木头、铁丝等)来打造。当年引以为豪的有两件,一件是模仿金轮法王的金轮,实际上就是捡了一个锅盖,然后把中间敲出不大不小的洞,弄根木头并锤上钉子固定,木头可以当作把手握住。第二件是自己都忘记了名字的宝剑,不知道在哪里拆的细钢筋,一头磨尖,另一头安上一个铁皮牙膏盒子做的护手,外加几根红色的毛线做剑穗。除了这两样,还有自己做的鞭子、弓箭、上官金虹的龙凤环、山寨版的小李飞刀、南海鳄神的剪子等。现在想起来,这些东西挥舞开来还是非常危险的,当年没伤到自己和别人确实不容易。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2:57
有了武器,也只是“闯荡江湖”的基础。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自然也会有“门派”。小时候最喜欢武当、少林这种有着“神秘”佛道底蕴的门派,感觉背后深不可测,不怎么喜欢世家之类的以世俗伦理人情、共同利益作为纽带聚集在一起的地方。每到我们举办“武林大会”时,各种神功(“降龙十八掌”、”xxx点穴“等)以及“刀光剑影”就轮番上演切磋了。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3:07
轻功曾经是我最梦寐以求的,想着要是能飞起来多逍遥自在啊。天性中的调皮和淘气带来的是衣衫褴褛,要么头磕破了,要么因为扮演丐帮长老而弄破了衣服,这种情况下回家必然伴随着父母的混合双打。至今额头上都有一处非常微小的疤痕,就是自创“踏雪无痕”,某年冬天在结了冰的河上瞎跑,摔到比较尖的冰上瞌出来的。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3:25
童年的种种趣事虽属玩闹居多,但心底直觉所谓的“内功”这些东西都真实存在,也直觉以后会遇到机缘。其实八九十年代也值国内“气功热”的时期,加上《少林寺》这部电影巨大影响的余韵仍在,这方面的信息应该还算是比较多的。
记得我父亲也跟着当地的一个老头学了一年,后来我上大学的时候还听他回忆练的东西好像叫“十三太保”什么的,名字还挺威武霸气。可惜他“悟性”太差,加上个性懒散,除了挨骂,什么都没学到,至少从我的视角来看他每天练的就是一套广播体操,问他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算了算了,既然从大人们那里得不到答案,那以后自己去寻找吧。总而言之,一颗探寻的种子也就此在心底里埋下了,只需等待时间让其发芽。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3:57
真正在这方面往前一步是在初中和高中的上学期间,十几岁的青春年华,恰同学少年,算是人生中非常美好的岁月了。这个年龄段,已经不再是小孩子心态,并且有了一定的自我空间,也有了相对的自由和较多的零花钱。初中住在叔叔家,走读骑自行车上学不住学校宿舍。每个周末有一天半放假,不用上课,那个时候网络刚开始兴起,很多同学都会偷偷去网吧上网,甚至很多同学的梦想就是能够开一间网吧。但我对这些既不感兴趣,也没有去尝试做父母眼中叛逆的“坏孩子”,喜欢的是在小县城的各个角落闲逛,看看路边老大爷下象棋,围观围观别人算命,顺便逛逛地摊,看能否找到一些什么秘笈之类的旧书。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4:11
有意思的是某一天还真被我碰到一本,二三十页的泛黄小册子,封面用毛笔画了个小人举证铁棍,写着《中华秘术力敌万人》。小册子里边记载了古代各种练肉体力量的方法,例如在井水里挥拳、竹子扎成捆练手腕的力量、少林破壁功之类,总体上属于偏外在的硬功夫。虽然这些不是我心心念叨的内功、真气、点穴之类,但感觉也挺有趣,决定买下来。
“老板,这本书多少钱?”
“你个小孩子要这个干什么?要的话两块钱拿走吧……”
于是爽快交钱走人,回家后把这本小册子夹在初中政治课本中,时不时会拿出来偷偷看一眼,比划比划,但既没有大水缸,也没有竹子这些小册子中用来辅助的工具,也就没有实际去练习。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4:22
这样周末出去收收捡捡的,到了初中毕业的时候发现居然收集了将近二十多本小册子,而且那些小册子的名字都还挺能唬人的,不是某某秘术,就是什么神拳。只是这些小册子在后来的辗转搬运中给弄丢了,估计最后也是到哪个废品回收站去了。虽然一个没想练,但毕竟有些纪念意义,挺可惜的。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4:50
上了高中,学业就比较紧张了,也就没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到处晃悠了,周末都是组织小考、做习题。一直到了高一下半年文理分科考试之后才迎来了比较空闲的一个月。记忆中的那个周末,景色特别美好,春天傍晚的夕阳映照在河水上,波光粼粼,岁月静好。路过一个地摊,偶然发现摆有两本破旧的武术杂志,大概是当时五六年前的《少林与太极》和《武当》。看到后瞬间停下脚步,如获至宝,算是终于有了能够了解并联系上这方面的渠道了。正好高中学校门口有个报刊亭,第二天一大早就过去找报刊亭的老大爷要订杂志。老大爷吃着面条,精神抖擞地拿出一个本子,说了句“要订什么自己看“,只见上面手写了可以订阅的所有刊物列表,大约一百多种,整整五页。仔细搜索一番,这两本杂志居然都还在,高兴之下把当时所有积攒的零花钱都用来订它们了。老大爷看了看我订的东西,比较惊讶。
“你是对面学校的学生吧?学体育的?”
“是的,是学生,但不是学体育,杂志是帮别人订的。”
“等每个月杂志到了,要帮你送到对面吗?”
“不不不,我来您这里取就是”,这东西可不敢送到教室被发现。
于是,每个月最激动最快乐的两天,就是跑到对面老大爷那里取杂志。得益于这个信息窗口,我可以从每期的内容了解很多基本的武术常识,包括前辈们的武林轶事、各地武术风格和特点等。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5:06
对我来说更为重要的是,除了这些之外,杂志后面会附带各种广告,既有要去实地面授的,也有一些函授的教材。就是那种给寄一些资料,然后自己按照资料上的具体方法来练习的方式。这些教材大都以硬气功、养生内家拳之类的为主。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5:16
大约半年后,经过一番选择,花费了几百元的“巨资”从某某搏击俱乐部函授购买了一本练内家气功的资料。当时已经到了高二,已经开始要备战高考,需要在高二把所有高中课程提前上完,因此课业方面非常繁忙,学校也管得非常严,外面邮寄进去的所有东西会经过班主任转交,所以特意给对方打了个电话,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一定要写成“学习资料”,而且还提前告诉班主任,说是辽宁的亲戚寄来的物理习题集。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5:31
“学习资料”顺利到手后,发现是站桩(无极桩)配合呼吸的修炼方式,当时感觉比较困惑,电视上不都是打坐吗?高马步的无极桩站着有点奇怪?但知道自己未成年的小白一个,也没人讲解理论什么的,既然买了这个,先照着练就是了。因为高中的时间挺紧张的,平时也就主要利用早上、晚上以及数学课上练习。从小数学比较好,即使走神不听课也不影响学习,上课站桩时屁股离开凳子,在旁人看起来就像坐着一样,坚持一会坐一会,然后再坚持。单纯这么苦练其实挺累,三天下来大腿肌肉都酸痛不已了,而且心里明白,如果长期没有一个实际感受的反馈,很容易就放弃了。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5:57
但心中比较坚信“气”这东西的存在,只是苦于找不到人指导,当时自己想了一个特别的方法。假设这东西确实存在,而且人人都有,那我先专门聚集、感受、验证它,有了切身的感受体验作为反馈促进,再进一步研究,这样才不至于自己空谈空练。于是先停了两天站桩,用了很强的意念集中在下丹田,把手放在那个区域来辅助感受,一呼一吸都落在那里。每天的碎片时间,早晚睡觉前后,这样操作了三天,还没啥感受,但没放弃,继续坚持。年轻时气血充足,经络也没啥堵塞的,大约一周后,切切实实体会到了“气感”。当时的感受就是下丹田处有了实实在在的东西,暖暖得,而且能随意念而动,说物质也罢能量也罢,反正不是心理作用。亲证一个东西的喜悦难以言表,加上少年情怀,那段时间走路都是高兴地一蹦一跳的。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6:14
练过气功的人都知道,一旦有了切身的感受,就如同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一样,也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特别沉迷于“气”所带来的感觉。无论站桩打坐等外在形式,有了实实在在内在的感触,也就不会觉得枯燥无聊了,而是畅快。就这样一直到高中毕业,整整一年多的时间,除了学业以外,节衣缩食偷偷购买了好多内功资料,蒙头自己研究各种“穴位经脉”、“小周天”、“大周天”、“卯酉周天”、“内气外放”等,也算是自得其乐。而且俨然觉得自己成了一个传说中的“内功深厚”,隐于某某高中,不出世的“武林高手”。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6:23
当然也干过比较中二的事情,例如,用筷子模拟银枪刺喉、从工地上捡砖头来练徒手劈砖等等。有段时间想要去练“铁砂掌”,但苦于弄不到铁砂,只得在沙子中掺杂了碎石子,用力过猛之下就把手划伤了被家长发现拉去医院包扎。各种糊弄方才没在家里暴露“武林高手”的身份。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6:36
然而,另一方面,十几岁的少年,很难藏得住话,有了什么好玩的东西或者感受都想着找朋友能够一起分享。但着实碰壁不少,许多时候仿若当头一棒。仪器无法检测到的物质不存在,科学未曾验证的东西不靠谱,甚至当作是胡言乱语,包括当时几个从小到大最为亲近和信任的朋友。
“我是真的感觉到了啊”
“你那是心理作用,又不能证明”
“别天天神神叨叨的”
………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6:47
相信的人呢,可能只有我奶奶一个,因为某天在她腰酸背痛给她背部按摩时,心血来潮,隔空试了下,她亲自体验到了“滚烫、跳动、蚁行”这些体表感受。不过也没法给她说什么,只能推说是自己看书学了点保健按摩的手法。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6:56
经过这些事,之后在这条路上探索的风景和感受,也就极少再对人讲了。对庄子老先生所说的“夏虫不可语冰”也有了一丝共鸣。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一旦碰到固有认知以外的东西,惯用已有的认知作为尺子来衡量,若存若疑还算是好的,大部分属于“大笑之”。记得前几年看到许多人对朱清时院士练气功谈感受的批判,特别感慨。这还只是后天真气层次、仅仅用于强身健体的气功,尚未步入真正修行的范畴,便已经是如此反应。面对那种真正高层次的东西,恐怕真要如同洪水猛兽一般吧。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