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求与外求:一名科研工作者的随师修行感悟

字数:31901访问原帖 评论数:186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1-06 06:03:14 更新时间:2022-03-06 03:06:34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7:07
注:这些气功经历,都是未得传承和指导的情况下,在年少轻狂的年纪自己想办法验证的方式,不具备普适性,更不宜照搬。而且这个阶段对于“气”、“经络”、“周天”这些不同物质形态及其运转规律的认知太过浅薄局限,仅仅作回忆记录,算是走过的弯路。即使气功只是属于后天真气的层次,但仍然有好多人因心性认知不够、或者方式不对而出偏,出问题之后药物也难恢复,所以勿要凭着主观聪明而胡乱试验。我自己之所以没折腾出大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年轻时气血充足、经络尚未混乱淤堵,另一方面则是当时心性上单纯为了好玩,没想太多别的东西。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7:34
“气”的本质浅谈:不同的物质形态
在修行过程中,唯心唯物并不存在二元对立,例如“心物一元”、“唯识”等说法。在个人观点看来,气脉的习练作为入手方式,其实挺符合现代人的认知观念,毕竟从小就受到唯物教育长大,从物质不断生和化的角度切入,来看待万物的流转也就相对来说很好接受。主要的分歧或差距体现在对于不同物质形态的认知上。
世界上的物质,既有肉眼可见、触手可碰的(如桌子、杯子、食物、水等等),更有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又客观存在的;而且看不见、摸不着、现有技术水平检测不到的还占绝大多数,就像研究表明宇宙中的暗物质占97%以上一样。例如,前不久天文物理领域绘制出黑洞照片,但也只能通过其它方式侧面得到,无法直接观测其实景实像。有时候想想,科技虽然给人们带来了便捷,但又何尝没给人带来自大和傲慢呢?“寄蜉蝣于天地之间,渺沧海之一粟”,有时候多抬头看看天,看看宇宙之大,山河亦尘埃,可能自性就不那么大了。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7:58
话题回到“气”,用这个字很容易让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理解为“空气”、“气体”、“气质”之类的歧义,其实古人用“炁”这个字来表示更加的形象,其本质是弥散状态的特殊物质。古代许多典籍中,关于“气”而涉及到的各种名词非常繁琐,包括“真气”、“阳气”、“营卫之气”、“元气”、“中气”等,甚至国外还出现“灵气”之类的,不用细究其差别,也无需管这些名字多么玄妙和高大上,只需在认知上明白,这种弥散态的物质有着不同的角色、品质、和层次就行。
帖子前面内容有提到过,修炼过程中有着物质方面不断增、减、湮灭、升华过程。而不同的心性所能担住的物质品质、层次也就不一样。例如,常俗的心性(内心追求常俗的东西),即使给他非常高级精微的物质,三下两下也就被心念耗散,霍霍到所欲求的那些东西上去了,就像竹篮打水一样不停地漏。因此通过对不同物质状态、层次和品质的体证认知,最终要走到心性为根本的认知上。打个通俗的比方,一个纨绔子弟的内在素质不够,给他去管理一家大的公司,几番折腾下这公司可能就倒闭了,害人也害己。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8:12
此外,如今回头来看,当年对于“气功”的有些认知不明的需要阐明一下。
一是耗散逞能。以最粗浅层次的采气练气来说,普通人本身经络中所具有的气的数量相差并不是太大。例如古代典籍有记载,初生时有气多少株,每过多少年减少多少株,以此类推。可见常人本身就是处在随着时间流逝而消耗耗散的状态中,走向衰老死亡的。虽然通过各种方法设法采气采能量,但本身也增加了耗散的途径,沉迷于功能、贪执、向外炫示攀比等活动都会加剧精神耗散,都是增加气的耗散的途径。如同一只气球,在向内吹气的同时,戳上几个窟窿,用来擅使功能,徒耗精神,结果可想而知,加剧了耗散罢了,先是耗散所习练的真气,接着是耗散本身内里的命元。行险不值之举,反以为是自己威能。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8:25
二是运行的认知。拿老生常谈的任督小周天来说,普通人的任督二脉本来就各自是通的。所谓的任督小周天,是指将任督二脉之气的运行连起来,并且按照逆运的方向周流。真正通小周天,并非易事,牵涉物理性的运动规律。打个比方,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用意念让它从东向西自转,水从高处往低处流,用意念让它倒流,可能不?真正通了小周天,不用自己干预,自然运转不止,而见证小周天的通,也需要有一定的内景基础。最起码的,要能区分出体表神经触觉上的感觉,与真正的气机运行的感觉。这二者是截然不同的。以意念运气,假意运转几次之后,便认为是通了。实际上,对气的体会还停留在神经触觉体感的层面,并非真正感受到身体内中的气机运行。常人如果保持身体姿势的暂时不动,然后着意于身体上的某处皮肤,时间长了也会产生某种感觉,这只是体内气压、血压与神经末端、注意力共同作用下造成的感觉罢了。
三是对于气(炁)不同层次的认知。后天真气能起到一定程度修身养性的效应,其实按古代静心读书也有这样的效应,但其根本层次和现实空间中的其它物质并无质的区别,与人体本源物质的品级更是差距太远。倘若固守这个层次身体感受和认知,那很难往后面走了,更无关乎所谓的修行境界。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8:55
大学四年是个人认知又一次发生比较大变化的阶段。高考发挥的一般,没能去得了北京那两所心目中的学校,干脆选了离家不远的武汉,一所因为每年樱花盛开而出名的学校。填报志愿选专业时,纠结过好久,最开始想选中医,但又感觉没有人体内证修为,在科班流水线上西医式的思维方式学不到正宗的东西,加上曾经在书店看过一本大学中医教材对经络之类的牵强解释,实在难以苟同。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9:09
想了想,修炼之路只能自己去寻求,不可能大学里边学知识学得到。那么最终选择了数学物理这种基础学科,期待也能够从科学逻辑的角度去找寻认知世界的方式。用多年以后参研的易学术语来讲,也算是自我的“偏印”(非大众主流认可的修行玄学等)与“正印”(符合大众认知的学问知识等)兼具的两面。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9:22
初中高中时期自己琢磨、习练的气功,在很长一段时间陷入了困惑,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走,也不知道去哪里找什么人指导。之前的切身体会也能明白,练气功感受到的“气”,就是某种特殊形态存在的客观物质,无非是现有科技水平还无法观测到而已。气功的修炼体验也能发现,人体的炁机形态和运转有着自己的规律,即使不干涉它,也能自行运转,但炁又能受思维意念的引导、扰动等。那么这个“气”聚更多会有什么效果呢?这种形态的物质层次再继续往上提升又是什么呢?一头雾水,陷入了茫然。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9:33
记得上大学体育课,有老师教健身气功,也就是八段锦和易筋经之类的,甚至还有健身气功比赛。我还专门兴冲冲地跑过去请教过这些困惑的问题,可惜那位老师也没有深入体验过,只是把这些招式当作套路来练习,也没有深究过。找不到人解答,于是只能把这些不明白的地方暂时放在一边了。除了偶尔到学校小树林站桩,学业之余的主要精力就都是跑去学校的武术社团练那些拳脚、兵器的套路了,长拳、棍术之类的。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19:46
有意思的是,因为曾经的站桩功底和气功习练,大学军训时令人哀嚎遍野、接近一个小时的军姿训练,对我来说算是畅快的站桩练功,不用弯曲膝盖更是轻松了,越站越精神。几次之后被一个大学室友注意到了,某次吃饭“拷问”之下只能多嘴提了两句后,不曾想他对此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难得遇到同好之人,给他分享了我之前折腾的经历,结果他自己躺床上练了半个月也体验到了。可以想象,二十左右的小伙子,有了切身的体证,自然也会有了一段发现新大陆似得激动时间。例如,五一假期不回家,整整七天一个人待在宿舍苦练、每天去图书馆查询相关资料,只要相关的知识都会记笔记,比他自己的专业课还要认真。不得不说,大学里边相关的资料比我高中时候的条件要好多了。偶尔兴之所至时,和他两个人在宿舍,一人一端用丹田顶住练武术的木棍,连续顶断过好几根。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20:14
后来宿舍接通网络之后,信息获取也非常便利,通过网络很容易就接触到了“先天炁”、“丹道”等名词,以及更多的道家典籍资料(注:因为其它的路,侧重点不同,不会涉及这些内容)。当看到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时,不禁挺受触动,那不正是本大侠所期待的洒脱吗(注:这些认知存在错误)?况且那些年比较火的《仙剑奇侠传》里流露出的意境和氛围感觉很美,也有道家的那种风格。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20:23
于是仿佛又是进入了高中阶段的一个轮回,开始自大地期待借着典籍而有所收获,别人打游戏、谈恋爱、看电影之时,我则是念念不忘地研究”火候“、”活子时“、”小药“、”大药“、”取坎填离“、“内景图”、“西游真诠”等名词术语后面的东西,对《悟真篇》、《周易参同契》、《乐育堂语录》、《性命圭旨》等各种丹道书籍咬文嚼字、按图索骥,南、北、中、西各派也都尝试脑补研究。因为年少轻狂自大心理作祟,对于作者告诫的“不遇真师莫强猜”视而不见。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20:35
比较幸运的是,还没到轮到我想去折腾后面涉及心性层面(例如“元神”等)的阶段,在了解到"活子时"开始要“马阴藏相”前就决定先打退堂鼓了。当时想的是“哎呀,这个还没找女朋友结婚呢,暂时先放着吧,不然万一到那一步了,再转回来那多麻烦,等以后条件具备了再参悟……”,于是在肉身命功修炼方面的探索也就暂时停了,也只是知道练气化神,后面练神返虚,还有练虚合道这些境界已经在文字层面基本没有记载了。
于是在大学空余的时间,也就看看道家经典,例如道德经、庄子等,来涵养心性。练练站桩,偶尔去学校武术队和三五好友练练拳脚套路之类。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20:47
如今回头来看,当年大学时期真算是幸运,没有继续瞎折腾。气功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参研习练,市面上也能找到不少比较安全的教程。但真正步入修行范畴内的专业领域,倘若觉得自己天资聪慧、异于常人,能够凭借文字书籍来登堂入室,甚至能够成佛作主,那基本上都会整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身体上的、精神上的都有很大可能,疯疯癫癫、神神叨叨者不在少数。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20:58
君不见,如今多少受仙侠玄幻小说的影响而陷入这种状态的年轻人。仙侠玄幻小说类似于麻醉剂,档次和心灵鸡汤,以迎合人各种欲念类的读物不分伯仲,作者借着各种典籍术语名词构建的壳子唾沫横飞,读者感同身受,以打发时间,幻想主角附体以博取调侃资本。更有不少以此为真之人,加上江湖术士忽悠,常常觉得自我是所谓的“大根器”者……殊不知众生含灵,各有其才,不过谦卑处下自知者明,通达仁厚知人者智,本无差别因角度不同而生差别心。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21:16
丹道之路的本质概括
唐宋以来从肉身起修的丹道,其产生并流行有特定规律层面的背景,修得阳神也有着内外的各种条件。但今人不识,而且受泛滥流行的仙侠小说各种不正的观念影响,希望凭着东拼西凑的文字,而有所成就,无异于水中捞月。
传统道家对人体生命内涵的认知着重于生化原理。正如《道德经》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即从道之本源到世间万物具象的过程,可谓一个从上到下,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生生化化之途。生生化化所形成的世间万物,固然含藏先天本源的局部分立信息,可以从此入手以返先天,然而其每一种局部分立信息,在道之本源所涵盖的众多分立信息中,占据的分量又是微小的,非充分的,不完备的。故在返归先天的过程中,最终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将单一的分立信息设法予以从物质容量的丰富程度和空间体量的广度等两个方面进行增加和延展。后世传统道家及道教所流传下来的众多修持方法,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一问题而展开的。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21:32
道教法系修法尽管众多,历史上显传层面大抵以术法修炼也即特异功能开发训练为主,真正形成相对完备的修法途径也并非很多,如后世人们所熟知的丹道修持,即是道教法系修持相对较为完备的修法途径之一。丹道修持在业外看来十分神秘,本质上是修持者通过对自身体内存在的,非肉眼可见,仅能在入静状态下观察到的各种非实物质的采集、输送和提炼过程,并以之作为原材料最终提纯出一种人体精华的凝聚形态,作为其最终的修持成果。由于丹道修持的基础物质材料来源于人体之中人人皆已有之的物质,其最终成果也是在人体内部形成,故而往往市面上又称其为内丹修炼。
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各类号称是内丹修炼的功法名目不少,实则大同小异,均为从不同层次的物质的聚敛下手起修,如盲人摸象,各执一端,每家功法都认为自家所执之一端能走向全象修持。然而,事实上的修持进度如何,则非站在门外的普通人所能知晓了。基于正宗修持秘法与密意远离世俗社会、深藏不漏的属性,古代社会自民俗宗教领域对修行修炼的真实情形十分易于发生猜测、艳羡和向往,以至于对夹杂期间的各类非正宗修炼者、初级体验者、误入偏途者所表现出来的某些奇异经历和景象,均不吝给予泛神化、泛仙化的文字记述及溢美之辞。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21:41
事实上,从道教法系法脉修持入手,行功至较为圆满的修行层次也即阳神出关层次通常需要数十年之久。基于人体先天具有一定数量的先天真气,未经正宗法脉传承的非正宗修炼者、初级体验者、误入偏途者在古代道教文化氛围下自行下手开展修炼并不困难,然而随着修炼进度的推进,在每一步层次上所需的先天真气数量均呈递进增长态势,必须在足量聚敛的基础上,方能展开下一步修持。尤其自第五步大周天开始,真气体量的需求之大,若无先天根基,凭借长年静坐、动功锻炼、吐纳导引、诵读典籍、辟谷服气以及对地理空间中散逸的先天物质进行采集等法,均无法在较短时间内成聚敛足够数量的真气物质,有的可能十数年卡在这一步上,无法对自身的修持境进予以突破。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21:54
总的来说,青少年乃至大学时期对于修行修炼的向往主要是基于兴趣,单纯觉得好玩就兴冲冲地研究起来了,唯一奢望的只是想着如果某一天能够飞起来就好了,类似庄子般的自在洒脱。而甚少深入思考其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其实这些也没法用所谓的哲学思辨就能明白的),例如,炁的源头是什么?人为什么能够修行修炼?人体经络如何形成?甚至更多的终极问题,身处其中难以明了,无从解惑,也不知如何求证,向谁去求证。然而,对于这些问题,倘若没那个境界,想了也是空想、多想、胡思乱想。
楼主:沉醉但知归路  时间:2022-01-05 22:22:05
写到这,心里突然冒出屈原那首震撼千古的《天问》,摘抄几句: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