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论沙漠治理和气候变暖

字数:36450访问原帖 评论数:354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1-30 05:41:07 更新时间:2022-07-25 05:19:37

楼主:wang19891217  时间:2022-01-29 21:41:07
从能量来分析:地球作为一个整体,一方面从外界(主要是太阳)获得大量能量,一方面向外界辐射能量,两者宏观上相等,使地球(整体)的能量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值。如果地球地表仅依靠热辐射散失热量,可以参考太空中的其他行星,如月球(没有大气层),火星(有大气层,但基本没有水循环),其地表温度在白天可达280℃,而地球因为存在大气循环,特别是发达的水循环,将地球表面温度控制在-30℃─40℃之间)。太阳光到达地表后(假设地表为恒温,取年温度的平均值13℃,这样就能不考虑地表吸热及放热,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很大一部分能量,但是吸收后的能量还是会通过动植物呼吸作用释放出来,也不予考虑)很大一部分能量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动物的呼吸作用,以及自然界蒸发作用,转化为气态水的内能和空气的动能,剩下的地表能量通过热辐射的形式散失掉,这样就控制住了地表温度(而地表吸放热,海洋吸放热,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更多的是使地球接收和散失的能量从空间和时间上分布更加均匀,避免白天温度过高,晚上温度过低,相当于能量储存器,让能量释放的更加均匀缓慢)。从能量角度来分析,也可以分析出大气循环,特别是水循环对地球地表温度的巨大调节作用。
楼主:wang19891217  时间:2022-01-30 19:48:09
参与到大气循环中的水循环,主要存在两个状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液态水变气态水吸收大量热,体积增大,产生推动力(主要在地表),气态水变液态水放出大量热,体积缩小,产生吸动力(主要在空中)。如下图:红色箭头表示热量传递方向,

通过地表蒸发、蒸腾作用形成的大量水蒸气,吸收掉地表大量的热量,随着大气循环向高空运动;当水蒸气随大气循环运动到高空,受冷变成液态水,放出大量的热。整个过程,水循环参与到大气循环,并将地表的热量高效地搬运到高空中。从图中可以看到,受下沉气流控制的区域,热量随空气运动传递到受上升气流控制的区域,然后再传递到高空,整个过程热量随空气流动分布更加均匀,另一方面,多余的热量绕过了温室效应明显的低空进入高空,快速散失到外界中,避免了热量在地表堆积,调节了地表温度。
为了更好的说明,我们先了解一下大气循环怎样使热量分部均衡,怎样带走地表热量进入高空。
大气循环,一方面是靠空气的流动带走热量,我们都有电脑,都知道通过风扇加速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效果不理想,因为空气比热太小。说明其主要吸热效果还是参与到大气循环中的水循环。
整个地球的水循环的量是很大的,整个陆地的水都是通过水循环获得的,如果没有蒸发、蒸腾形成水蒸气,就不会形成降水,大陆的水资源会全部回到海洋,这还不包括海洋中的降水和凝结水。可以想象地球的水循环是多么庞大,会产生多少降水(雪),会产生多少霜,露水等凝结水,过程中会把多少热量从地表带入到高空。
楼主:wang19891217  时间:2022-01-30 19:51:13
我们选择一些特定的环境来分析:
1、白天和晚上(同一时间,不同地区)


受地球自转影响,A地是夜晚,B地是白天,A地地表接收不到外界的热量,B地地表接收大量的热量,在地表蒸发,植物蒸腾作用下,产生大量水蒸气,带走大量的地表热量,随着热空气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水蒸气遇冷,不断凝结产生液态水放出大量热,很大一部分热量进入高空,大气运动到高空后,开始水平运动,从B地的白天进入A地的夜晚,水蒸气继续遇冷变成液态水,放出一部分热量,大气开始向下运动,回到A地地表,此时A地夜晚时间变化,产生温度变化,导致水蒸气遇冷凝结成露水、结霜、成冰等一系列放热过程,释放少量热。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受白天控制的区域,地表吸收大量热量,产生大量水蒸气,将多余的热量带入高空,同时会将一部分能量带入受夜晚控制的区域,保证受夜晚控制的区域温度正常。
夏季白天,森林和海洋



图3
在夏季白天,强烈的太阳照射下,森林的蒸腾作用达到一个顶峰,产生巨量的水蒸气,吸收掉森林表面的大量热量,产生大量湿热空气,湿热空气整体呈上升运动,热量随之传递到高空中;相邻海洋在太阳照射下,也产生较多水蒸气,但是远比不上相邻森林产生水蒸气的速度,空气整体被吸向森林,海面受下沉气流控制,产生的水蒸气携带较多热量(海洋温度较低,产生的水蒸气温度也较低)先传递到森林,再向高空传递。
森林就像一个巨大的传热加速器,不管来多少热量,它都能轻松传递到高空,所以森林地区的温度一般较低,在同一城市,建筑物室外温度达到40℃,相邻森林区域温度只有28℃。对比之下沙漠、荒漠的温度很容易达到40℃以上,甚至50℃以上。想象以下大陆全部变成沙漠,整个大陆的热量堆积会达到一个什么程度,没有水,大陆的热量传导不出,又受到下沉气流控制,大气具有的温室效应,会使大陆具备热量堆积的最佳条件,温度会突破60℃?70℃?80℃?100℃?


楼主:wang19891217  时间:2022-01-30 19:51:54
3、夏天白天,森林和沙漠

这个与森林和海洋类似,但又有区别,沙漠地区水很少,产生的少量水蒸气,带走的热量有限,沙漠缺少绿色植物,自身消耗能量能力有限,沙漠温度升高剧烈;相比之下海洋地区全是水,产生的水蒸气较多,带走较多的热量,海洋存在大量微生物,动植物,他们白天会吸收很大一部分能量,晚上释放出来;海水本身的比热很大,较小的升温就可以吸收较多的热量,这样海洋的温度较低,产生的水蒸气温度也较低,不会让人有不适的感觉。
如果海洋受下沉气流控制,产生的水蒸气温度较低,人在其中较适应;如果大陆受下沉气流控制,产生的水蒸气温度较高,人在其中会闷热难当。
理想状态,大陆受上升气流控制,大陆附近海洋受下沉气流控制。1、这样海洋产生的水蒸气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大陆,大陆不会缺少水资源;2、尽量避免了大陆受下沉气流控制,避免闷热、潮湿不适合人类生活居住的环境产生;3、海洋受下沉气流控制,基于海洋的特殊性不会造成海洋温度大幅升高,同时受海洋温度限制产生的是温暖的湿热空气,不是高温湿热空气,从而海洋吹向大陆的风温暖潮湿,适宜人类生活居住;4、大陆如果植被覆盖好,太阳辐射越强烈,蒸腾作用强烈,产生的水蒸气约多,带走的热量约多,有效避免了热量在地表堆积。
楼主:wang19891217  时间:2022-01-30 19:53:09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沙漠地区与植被覆盖区域的具体区别。

图5、荒漠沙漠,硬化土地热量聚集示意图
如图可以发现,在荒漠沙漠,硬化土地地区,水和热量被隔离开来,热量处于地表附近,水处在地表一定深度以下,无法通过液态水变气态水带走地表热量,导致地表热量聚集。
沙漠白天热量聚集温度高,夜晚呢为什么温度相对森林等植被覆盖区又很低呢,原因如下:1、沙漠本生比热小,温度变化敏感。2、沙漠地区缺少水汽、进而也缺少云,没有水汽、云层的大气,其温室效应不明显,夜晚热量都辐射到太空中去了。3、沙漠地区没有植被,也没有海洋中的微生物,夜晚没有生物活动释放能量,温度低。


图6、被植被覆盖的土地热量情况示意图
如图可以发现,在植被覆盖地区,地表土壤含水量较大,同时地下大量的水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进入地表,水充分接触到热量,大量液态水变成气态水,带走地表的大量热量,地表热量维持在一个较低的值,同时产生足够多的水蒸汽,因为量大,产生的水蒸气温度反而不是太高,这样环境温度也受到了控制。
同时植被覆盖区域,大量植被的存在,会在白天吸收很多能量,减少地表热量堆积;在晚上会释放出很多能量,有助于维持夜晚温度。
通过以上我们要总结,温室效应随时存在,他对于维持地球低温地区的温度不进一步降低有关键性的影响;大气循环,特别是参与其中的水循环,会将高温地区过多的热量快速传递到高空中,散失到外界;同时使能量分布更加均衡,将高温地区的能量传递到低温地区。

楼主:wang19891217  时间:2022-01-30 19:53:30
在这个过程中,不可忽视植被及海洋微生物的作用,他们在白天通过光合作用大量吸收热量,夜晚通过呼吸作用再释放出热量,维持了环境温度的稳定。
通过以上分析,虽然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越来越多,但是占温室气体绝大部分的水蒸气是减少的,温室效应总的应该变化不大,不是气候变暖的决定性因素,这些可以从沙漠、荒漠夜晚降温的剧烈程度看出。
反而是大气循环,特别是参与到其中的水循环,才是气候“变暖”的决定性因素。这里要给“变暖”打一个引号,是因为我认为变暖只是表象,气候变得极端才是其真相,或者说气候变暖只是一个小插曲,后续的极端化才是未来气候变化的本来面目:夏天热的受不了,冬天冷的受不了,因为热量的传递系统(水循环)遭到了很大的破坏,热量的储存系统也受到很大的破坏(植被、微生物),热量多得地方会更多,热量少的地方会更少,热的地方会变得越来越热,冷的地方会变得越来越冷,各种极端天气也会频繁发生,也许以后地球会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沙漠,白天能烤肉吃,晚上冻成冰块。
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的活动,都会将液态水变成气态水,体积增大,长生推动力,这个过程都是把从太阳处获得的热量部分转变成动能。这其中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产生水蒸气最多的方式,也是气体运动能量(推动,不包括吸动)的主要来源。
植被的蒸腾作用及地表蒸发作用,不仅吸收了大量地表热量,产生的大量水蒸气(相当于对该区域注入大量湿热空气),对空气主要产生向上的(湿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推动作用,一部分能量会变成空气动能,加速空气流动;相应的湿热空气上升等过程中遇冷凝结形成液态水,不仅释放出热量,同时水蒸气变成液态水,体积缩小无数倍,对空气产生吸动作用,一部分能量变成空气动能,这两个作用是形成风的重要因素。
楼主:wang19891217  时间:2022-01-30 19:53:43
现今雾霾的频繁发生,也可以佐证风变少、变小了,相应的大气循环速度变慢了,热交换自然也变慢了;也可以说热交换变慢了,大气循环速度自然慢了。
植物蒸腾作用及地表蒸发作用,形成的湿热空气向上运动,携带会形成雾霾的固体微颗粒上升到高空,不仅能净化低空空气,固体微颗粒还能在高空形成凝结核,促进降雨,最后随降雨回到地表,不是一举多得吗?
还有什么例子吗,大家可以举出来,这个理论还需要更多实证。如果能解释的问题越多,说明正确性越高。
现在地球到底是变暖还是变冷,这个真说不准,地表的温度瞬息万变,就像天气一样,全球这么大,这要很大范围的统计数据,也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是要一个科学系统才能做到的。我现在只知道地球气候变得极端了,夏天连续的高温,甚至出现热死人,我记得中国还有欧洲这方面的新闻很多;冬天低温大雪天气,美国、中国都有报道;冰川融化,这是不争的事实;还有一位层主说海冰增多;昼夜温差大的时候是不是更多了,这些相互矛盾的东西出现在一个时间点上,说明了地球的能量温度调节系统出现了问题,接收到外界能量多的地方变热了,接收到外界能量少的地方变冷了,不能调和了。
楼主:wang19891217  时间:2022-01-30 19:54:36
极端天气出现的更多了,一个地方的热不能被及时的带走,堆积到一定程度,形成爆发性的流动,就是极端天气,没有热量的极端不均,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极端天气出现。
还有雾霾天气的增多,潮湿闷热的桑拿天增多,都表现为缺少风,没有风,大气怎么循环,热量怎么流动,怎么均衡,这个侧面佐证了地球的温度能量调节系统出现了问题。

而当下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水循环变弱(主要是环境破坏导致植被减少,大量土地被建筑,道路覆盖,导致地表总的蒸发作用减弱),水循环带走的热量减少,多余的热量就会在地表堆积,导致地表温度升高,这就是温室效应。而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的增多并不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楼主:wang19891217  时间:2022-01-30 19:56:14




风扇启动后,风扇前面为增压区(相对启动前),后面为减压区(相对启动后),有如图所示气流循环路径。而地表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就相当于一级风扇,对地表空气产生推动作用(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大1400倍),而高空水蒸气凝结成水相当于二级风扇(水蒸气变成水,体积缩小1400倍),对地表空气产生吸动作用,两个过程共同作用形成水循环的主要动力,也是大气循环的主要动力。
楼主:wang19891217  时间:2022-01-30 19:57:02


如图所示,为大气循环的基本结构单元,大气循环就是由无数个基本结构叠加,抵消而形成,森林地区的蒸腾作用(白天,阳光下)最强烈,相应的的涡扇作用最强烈,灌木,草地次之(同白天,阳光下),海洋及湖泊的蒸发作用又次之(同白天,阳光下),人类生活的城镇又次之,荒漠,沙漠最差。
传统大气循环模型,忽略了大气循环的动力,单纯用高压和低压来解释大气循环,认为大气由高压运动到低压,确忽略了风从风扇背后(低压区)运动到风扇前面(高压区)这个过程,可以说风扇(力)才是形成大气循环的因,压力差只是一种结果,大气运动的路径并不严格遵循由高压向低压运行。导致了传统的大气循环模型缺失了很重要的一环,并不完整。
楼主:wang19891217  时间:2022-01-30 19:57:48
从结果分析,大陆的水资源都来自于海洋,就一定存在如下图所示模型(基本模型叠加,抵消后,简化为如此模型),大陆整体蒸发作用相对附近海洋更强烈,整体气流上升,大陆附近海洋气流整体下沉,形成海陆气流循环路径,大陆内部也会形成内部气流循环路径。

如上图所示模型建立后,我们再具体分析。大陆由于植被的覆盖,其蒸发作用比附近海洋强烈,形成上升气流(白天,晴天)。植树造林为什么能够改善本地区的气候,就是因为增强了本地的上升气流,其他地区向本地输送的水汽会增多,同时上升气流增多,本地的云雨会增多,降雨增多,本地变湿润,形成正向循环。我们从最近几十年黄土高原的变绿,库布齐沙漠变绿后当地的气候变化可以得出直观的结论,从地球存在各种生态系统来说,也是森林,草原等植被覆盖的区域湿润,而无植被覆盖的沙漠,荒漠都是干旱地区。大陆蒸腾作用增强,一方面从海洋输送向大陆的水汽会增多,另一方面蒸腾作用增强,上升气流增强,空气的对流运动更加剧烈,有利于降水的形成,会促进大陆变湿润,进一步增强大陆的蒸发作用,形成正向循环。从这个模型,我们可以分析出水是越用越多,(此用,是指被动植物利用,变成水蒸气,而不是通过地表径流白白流走)而不是好多人认为植树造林会造成本地水资源的减少。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包括动植物在内的整个生态圈繁荣。
楼主:wang19891217  时间:2022-01-30 19:58:02
我们治理沙漠的根本,在于将有限的水资源储蓄在地表,让动植物有效利用水资源,促进水循环的正向发展,逐渐改善本地气候。
传统治理土地荒漠化、沙漠,认为关键点在充足的水资源,这是错误的。植被形成后,植物根系、有机物和土体形成储水结构,可以将有限的水存储在地表,使植物能够利用到,减少了直接流走的水量,使更多的水通过蒸发进入到本地水循环中。有限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被动植物利用,变成水蒸气)才是沙漠治理的关键点。
这就涉及到地表水资源的储蓄,植被覆盖区形成的蓄水层,包括地表低矮植物、地表附着植物(苔藓等),落叶、枯枝等有机物,地表以下植物发达根系和土体构成的蓄水结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高效蓄水系统,降雨或者凝结水很大部分储存在地表附近,持续提供植物蒸腾、生长所需水。
改变传统治理沙漠、荒漠以引水为关键点的理念,改为地表蓄水(这是手段,目的是为了有效用水),有效用水(这是目的,地表蓄水是保证)为关键的理念,以引水为辅。怎样形成地表蓄水?就是要通过添加土壤改良剂等施工手段,快速改变土体的结构,使之能够将水储蓄在地表附近,同时在地表附近堆积枯枝、落叶、干草等,形成有机物覆盖层,完善蓄水系统,辅以从外界引水,快速增加本地区蓄水量,然后植树,使本地水资源大量储蓄到地表,水通过蒸发、蒸腾作用进入本地水循环,促进水循环的正向发展,逐渐改善本地气候,后续过程为系统自身平衡调节,即使不依靠外力,系统调节也会自己进行下去,可能过程很慢,但没有传统治沙、治荒漠化那么依靠外在环境。
楼主:wang19891217  时间:2022-01-30 19:58:13
我们再来看土地荒漠化的关键:植被破坏后,长时间没有恢复,降雨冲刷土地,有机质、粘性土大量流失,土壤形成多孔结构,地表附近植物根系和土体形成的蓄水结构(包括地表有机质层)破坏,地表附近存蓄水大量减少,大部分降水直接进入地下深层,无法被利用,无法通过地表蒸发、植物蒸腾进入水循环,大量的水通过潜流,河流流失,当本地环境进一步破坏,本地区水资源减少,降雨减小,本地内水循环也越来越慢,地区越来越干旱,降雨越来越少,最终形成荒漠化土地。我们看到关键是地表附近植物根系、土体和有机物形成的蓄水结构破坏,导致的水的利用途径不可逆的变化,最后导致植物不可恢复,如果进一步恶化,就会形成沙漠。
楼主:wang19891217  时间:2022-01-30 19:58:31
专题:云雨的形成及消散和空气运动的关系(主要是对流,及上升和下降)
先看一段百度:我们已经知道,云是由许多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雨滴和雪花就是由它们增长变大而成的。那么,小水滴和小冰晶在云内是怎样增长变大的呢?在水云中,云滴都是小水滴。它们主要是靠继续凝结和互相碰撞合并而增大的。因此,在水云里,云滴要增大到雨滴的大小,首先需要云很厚,云滴浓密,含水量多,这样,它才能继续凝结增长;其次,在水云内还需要存在较强的垂直运动,这样才能增加多次碰撞并合的机会。而在比较薄的和比较稳定的水云中,云滴没有足够的凝结和并合增长的机会,只能引起多云、阴天,不大会下雨。 在各种不同的云内,其云滴大小的分布是各不相同的,造成云滴大小不均的原因就是周围空气中水汽的转移以及云滴的蒸发。使云滴增长的因素是凝结过程和碰撞并和过程,在只有凝结作用的情况下,云滴的大小是均匀的,但由于水汽的补充,使某些云滴有所增长,再加上合并作用的结果,就使较大的云滴继续增长变大成为雨滴。雨滴受地心引力的作用而下降,当有上升气流时,就会有一个向上的力加在雨滴上,使其下降的速度变慢,并且一些小雨滴还可能被带上去。只有当雨滴增大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下降到地面,形成降雨。 大气层内雨水的形成有两个途径: 一是通过“暖雨”的过程,从少量雨云的水滴逐渐变大开始,当雨点下降时会和其他雨云的水滴结合,直到雨点变成较大的雨点,降落在地面形成降雨。 另一途径是当大气层中的冰粒子和水滴的温度下降到华氏三十二度以下时,这些冰粒子迅速与其他水滴结合,开始下降,并且熔化,这样也形成了降雨。 科学家利用太空总署的“热带雨量测量任务”人造卫星,测量地球的降雨量,他们发现当大气层中的云层被烟雾污染,会抑制“暖雨”的过程,使得云层中的水滴不能形成雨点;云层要上升到5000米高空上,才可以通过另一个途径变成雨点。
我们总结如下:降雨是水汽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依靠继续凝结或者碰撞增大变成大雨滴,受地心引力作用降落,形成降雨。
楼主:wang19891217  时间:2022-01-30 19:59:18
降雨的主要原因是形成凝结水,并继续增大。凝结定义,是气体遇冷而变成液体,如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温度越低,凝结速度越快。小水滴碰撞增大,需要水滴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从降雨形成条件来分析,形成降雨的关键条件有两个:1形成凝结水;2水滴之间发生相对运动。
我们对条件1进一步分析,条件1中形成凝结水的关键因素是空气遇冷。对条件2进一步分析,条件2水滴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等价于空气内部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带动水滴发生相对运动。那我们把降雨的关键因素就总结成:1、空气降温遇冷,2空气内部发生相对运动。
在森林地区,通过森林的蒸腾作用,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这就相当于在大气层大部充入大量湿热空气,会对大气层产生做功,推动大气向上运动。大气向上运动,我们知道随高度的增加,对流层大气温度降低,每升高100m,下降0.6℃。大气上升过程中会遇冷,持续不断的形成凝结水。
森林地区白天不断形成上升气流,形成凝结水,夜晚森林地区相对城市高大的建筑群,湖泊,大的河流、海洋等温度更低,因为城市高大建筑群散热较慢,要到夜晚很晚才能凉下来,而水的比热大,夜晚降温速度慢,森林能在夜晚形成相对较低的温度。夜晚温度随时间下降,到凌晨温度最低,森林地区温度较低,同时植物茎、叶有利于形成凝结水,所以森林在秋天会形成大量的夜晚凝结水,很多时候早上都不敢走人,很容易打湿衣物。在一些山村地区,经常睡一觉起来,会发现群山云雾缭绕,好像一层白纱笼罩在森林之间。我们知道水蒸气变成凝结水,空气体积会缩小,说明森林夜晚容易形成下沉气流。
楼主:wang19891217  时间:2022-01-30 19:59:36
通过以上我们能发现,森林地区白天通过蒸腾作用,形成持续不断的上升气流,晚上容易获得较大量的凝结水,说明容易形成了下沉气流。
那我们再看前面我们总结的降雨形成的关键条件:1空气遇冷,2、空气内部发生相对运动。对比发现,森林地区白天形成上升气流,空气上升遇冷,形成大量凝结水,森林晚上相对容易形成下沉气流,在空气来回上升,下沉的过程中,空气的凝结水很容易发生碰撞,雨滴会继续变大。
其实空气遇冷就是形成上升气流,总结关键条件1和2,就是形成垂直方向的运动。当垂直方向的空气运动剧烈时,降雨作用明显。最明显的列子就是热带雨林的强对流降雨。其他降雨形式虽然垂直运动没有那么强烈,但是空气的垂直运动任然是降雨形成的关键因素。
我们知道大气对流层一般在0到8000m范围内。云层主要形成在500-3000m范围内。(另一途径是当大气层中的冰粒子和水滴的温度下降到华氏三十二度以下时,这些冰粒子迅速与其他水滴结合,开始下降,并且熔化,这样也形成了降雨,云层要上升到5000米高空上,才可以通过该途径变成雨点。),5000m范围内也会形成一些云层。
我们可以把5000m高度范围的空气看成是水蒸气的储存范围。森林地区白天,森林通过蒸腾作用,地表水变成水蒸气补充入5000m的大气层内,同时空气上升过程中,会形成微小的凝结水,散落在5000m范围内。夜晚,下沉气流,大气底层的水汽会通过露水等形式回到森林,同时水汽向底部富集,水滴进一步发展。
那我们可以说条件1是形成大量微小水滴的关键因素,条件2是微小水滴碰撞发展成大雨滴的关键因素。总的来说降雨形成的关键因素就是空气的垂直运动。
楼主:wang19891217  时间:2022-01-30 19:59:50
我们在山村,早上起来看到雾上升到山顶散开了,说明今天是晴天,如果看到雾下降到山脚,说明今天多半是雨天,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出现了雾,说明空气中的微小水滴很多,水汽充足,然后雾向下运动,说明受到下沉气流控制,下沉气流会将水汽向大气底部富集,水滴容易进一步碰撞发展形成降雨。
总结以上,降雨的关键条件是空气垂直运动。而空气的垂直运动主要原因是水循环中水固液气的三相变化,主要就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和空中水汽的凝结作用。
现在的地表,大城市众多,植被破坏,乱挖矿,导致地表水减少,白天产生的水蒸气少,空气的上升运动大大减弱。同时大城市,荒漠,白天热量不能及时散失掉,建筑,土石会吸收很多热量,到了晚上,大城市以及荒漠还是热的,大城市特别明显。导致大城市夜晚空气下沉运动减弱特别明显。以上造成了如今雨量减少,干旱加剧的局面。
现在特别是在大夏天,潮湿闷热的桑拿天特别多,没有风,水汽多聚集在地表。这不就是大气垂直运动微弱的直观体现吗?白天水汽应该向高空运动,带走热量的,如今水汽不向上运动,热量自然堆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环境的改善,夏天潮湿闷热的天气有所减少)。
楼主:wang19891217  时间:2022-01-30 20:00:00
我搜索了一些论文,显示从1980年到2010年30年间,我国的风速在不同时间,不同高度,基本是呈现一个减弱的趋势,这和我国降雨减少以及环境破坏的背景是相符合的。
我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下沉气流状态下,空气的浮力会减小,云层受到的空气浮力减小,理论上云层会往下降,形成降雨。可以说上升气流浮力大,有利于水汽的发展,形成大量凝结水,形成云的初级形态,当发展为下沉气流时,凝结水会进一步聚集,云层急速发展,形成我们能看的见的乌云,这就是为什么,夏天雷雨云突然就形成了,它并不是从其他地方吹过来的,而是从初级形态的云聚集,密度增大而形成。当云层聚集超过一定密度,受到的重力超过浮力了,必然会形成降雨。当降雨完成,云层密度降低到零界点以下,如果同时形成了上升气流,在上升气流作用下,云层的水汽会分散,继续向高空运动,云层就会消失。这应该就是夏天短时雷雨天气云层来的快,消失的也快的原因,就是因为强烈的空气垂直运动。
楼主:wang19891217  时间:2022-01-30 22:14:45
现在的农村,我想最基本的需求还是食物,我们现在的大多数农民没有钱就没有足够的食物,钱挣得全是辛苦钱,自己种了粮食,没有菜,自己种了菜,没有油。为什么农产品全是农村产出的,农民却没有足够的农产品?反而要花高价从商贩,从外地购买?我想啊,假设一个小山村,以100户计,每户6亩地(自留地和开荒地),一共600亩地,平均每户5人,那么一共是500人,假设每人一天0.7斤大米,一年总计13000斤大米,大米亩产700斤,那就需要13000/700=19亩,蔬菜产量高,估计9亩地就够了。以每户1头猪,10只鸡,10只鸭算,一共100只猪,1000只鸡,1000只鸭,猪按600斤粮食,鸡鸭按20斤粮食算,一共需要粮食100000斤粮食,保守估计,除去猪草料,放养等消耗,估计消耗粮食80000斤,玉米亩产800斤,只用玉米养,需要100亩,红薯亩产3000斤,需要30亩,综合下来取70亩,种植油料作物50亩,共计148亩,加上其他,最多200亩地就够养活这个山村的人。一共600亩地,还有400亩。这还不包括可开发的荒山等。
200亩地就可以养活500人,养活一个小山村,我们还有大量的土地可以用来丰富我们的生活物资,比如开发果园,苹果、梨子、桃子、葡萄、樱桃、李子、杏、核桃等,要求每样面积不要过大,种类要丰富,覆盖一年四季,每一样10亩地,共计100亩。开发茶园50亩,竹园100亩,花园20亩,共计270亩,还剩余130亩地,可以种一些经济作物。
我们种粮食,蔬菜,水稻选取平整大块的土地,方便我们种植,管理。而果园,茶园,竹园等可以偏远,贫瘠一点,地形要求不高,每年管理投入也不大。
粮食种植,可以选取成片的较平整的土地,通过公路连接,使用拖拉机等机械,减少人工工作量,果园、茶园、竹园等建立好后,后期管理多是定时,定期的管理,后期投入比较少,后期人工花费本来就较少。蔬菜,花园等可以精耕细种。
楼主:wang19891217  时间:2022-01-30 22:15:06
如果我们能够把农村的土地有效利用起来,农村一定能够有效发展起来,农民也能够扎根农村。
现在的农民大多以钱为导向,今年大蒜值钱种大蒜,明年生姜值钱种生姜,后年大豆值钱种大豆;今年苹果值钱,大家都跟风都中苹果,风头一过满地鸡毛,东西是有,但是没有市场,自己要的东西又要花钱买,到头来自己什么都没赚到,所以一定要以满足自身需要为导向,我今年要吃什么东西,要吃多少,然后我再来种什么,养什么,多的我再去卖钱,再去换我需要的东西,这样不管外界怎么变化,我们都不怕,我自己的系统就能够稳定。现在的人,大多都是被忽悠的人,只想着要去赚钱,反而忘了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很多东西并不需要通过钱高价到外面去购买,农村完全能够自给自足。我们炒股,炒房,除了少部分人赚钱,大部分都是亏的,赚钱是一个道理,总有人是牺牲品,大部分人总是亏损的(付出多,挣得少),占据有利地位的人肯定赚,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怎样打破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从自身的需求出发,立足于自身,立足于当地条件,开始吃点苦,亏点,累点没关系,只有从我们自身出发,生产出我们需要的粮食,蔬菜,肉类,等各种产品,满足我们自身的基本需求,多的产品可以对外销售,产生经济效益,然后有余力就可以生产,加工其他产品,丰富我们的需求,同时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这样我们就不会总是处于弱势地位,自己的系统就能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能够很好的抵御外界的风险,自己才有定力,有底气,才能对资本和外界压力说不,玩不玩是我自己说了算,玩,不玩都可以,这样农村地区才能拥有最大的活力和多样性,都立足与本村的具体条件,具体需要,各具特色,各具品牌。
因为每个人需要的东西相对来说种类还是很繁多的,以自己的能力或者说一个家庭的能力是很难满足自己的需要的,这就需要人和人,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合作了。以一个小乡村为单位,太大了也不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