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度量衡这么重要呢?

字数:492107访问原帖 评论数:64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9-05-06 21:57:10 更新时间:2022-02-05 10:31:52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4-05 14:57:09
中国古代怎么认识天地万物的?


天地万物究竟从何而来?日月星辰是怎么形成的呢?风雨雷电又是怎么出现的?

现代的西方天文学提出过“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可是,解释的并不清楚,无法令人满意,而更多的是没有解决人与天地万物自然的关系,解释不了很多现象,似是而非。

西方天文学现在多是搞探索外太空,找外星人去了,要么就是外星人来了,收到外星的某某信号,又发现了什么新恒星,发现了多少多少光年以外的类地球行星,总之,找起来很起劲,研究各种分子原子元素很厉害,却无法整合这些信息,又有什么用,更多的就像是在放卫星,哗众取宠!

好好的天文学搞成这样,根本不配叫天文学,不如叫外星学好了。

早前看到的“阳燧取火,方诸取水”时,一直不懂为什么方诸可以取水呢?古人究竟是怎么想到,并且办到的,所谓的西式“科学”把中国古代这些东西都打成了“迷信”,要么“科学”的胡乱解释,根本不能令人信服。

古人真的成功实现了“阳燧取火,方诸取水”,阳燧取火目前是被认可的,太阳是气态恒星,温度极高,阳燧取火用西式“科学”可以解释。

图 阴燧镜



只有方诸取水却不怎么认同,因为月球看起来和水无关,古人认为日为太阳之精,月为太阴之精,所以,方诸(阴燧)才能取到水,为什么还是不承认呢?

《旧唐书·礼仪志三》载李敬贞议中说:“曾八九月中,取蛤一尺二寸者,依法试之,自人定至夜半,得水四、五斗。”

仅仅是因为古人认为日为太阳之精,月为太阴之精,所以,今人不信,今天的西方“科学”也不信,认为这种说法是胡说八道吧。但是古人根据这套理论实现了阳燧取火,方诸取水”,这又是为什么?

西式“科学”认为办不到,所以就是假的吗?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古人说的是否有道理呢?

最近,看到宋代邵雍所写的《皇极经世·观物内篇》有这样一段话:

“太阳为日。日者,至阳之精也。故太阳为日,在地则为火,《先天图》以乾为日,乾之位在正南。

太阴为月。月者,至阴之精,得日气而有光。故太阴为月,在地则为水,《先天图》以兑为月,兑之位在东南。

少阳为星。星者,日之余,有光而现。故少阳为星,在地则为石,《先天图》以离为星,离之位在正东。

少阴为辰。日月星辰交,而天之体尽之矣。辰者,天之土,不见而属阴。故少阴为辰,在地则为土。《先天图》以震为辰,震之为在东北。

......

混成一体,谓之太极。太极既判,初有仪形,谓之两仪。两仪有判而为阴、阳、刚、柔,谓之四象。四象又判而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太刚、少刚、太柔、少柔,而成八卦。

太阳、少阳、太阴、少阴成象于天,而为日月星辰;太刚、少刚、太柔、少柔成形于地,而为水、火、土、石。

八者具备,然后天地之体备矣。天地之体备,而后变化生成万物也。所谓八者,亦本乎四而已。

在天成象日也,在地成形火也。阳燧取于日而得火,火与日本乎一体也。

在天成象月也,在地成形水也。方诸取于月而得水,水与月本乎一体也。

在天成象星也,在地成形石也。星陨而为石,石与星本乎一体也。

在天成象辰也,在地成形土也。自日月星之外高而苍苍者皆辰也,自水火石之外广而厚者皆土也,辰与土本乎一体也。”

(《中华大典·天文典一》第17页,宋代邵雍《皇极经世·观物内篇》)


当时看到这段话,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阳燧能取火、方诸能取水了,同时亦解释了日月星辰之由来,更说明了日月星辰之构成!

只有用中国思想,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才能解释理解这些,太过西化,西式科学教信的太深的人,本身就不信中国思想,是无法理解的,虽然,这些才是中国古代的精华,不明白的人说了也不明白。

而这些同样需要积累一些知识的,比如,阳燧取火,方诸(阴燧)取水,风云雨雷电的古代解释,“气”等等,才能将这些联系起来,否则,可能一下子看到这些,也不明白为什么就能解释了呢?

这里面涉及天文气象的有不少,更需要知道这些都是由“气”连结在一起的,天地万物自然一体,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气”指的是“精气”,所以,才能以阳燧取火于日,方诸取水于月,而非阳燧取“日”于火,方诸取“月”于水啊!“日”为太阳之精,月为太阴之精,就在于此啊!

是以,再看到《淮南子·天文训》说的这几句话:“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也就能够明白为何说“火与日本乎一体也”,“水与月本乎一体也”了。

《周易·说卦》曰:“乾为天为君为父……坤为地为母”、“离为火为日……坎为水为月……”这就是说乾为天在正南,坤为地在正北,离为日在正东方,坎为月在正西方。古人认为,先天八卦方位才是天地日月的本来方位。

同时也说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认为日为火,水为月了,并非后世突然出现的,而是一直有延续发展这种理论。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4-05 15:02:23
在天成象日月星辰

现代西方“科学”解释不了宇宙的由来,也解释不清日月星辰之由来,研究了很多恒星行星卫星等的构成,很多理论都只是猜想假设,不应该视为“事实”,按照今天天文学的说法,是这样的,我们来看一下吧。

不考虑小行星,大行星可以分为岩质行星和气态行星,岩质行星多存在于恒星系内侧,气态行星多存在于外侧,体积和质量也通常大于岩质行星。

岩质行星的组成都和地球差不多,内部是一个铁质核心。

气态行星主要成分是氢以及一定量的氦,金属元素(天文上指除氢氦以外所有元素)含量很少,内部是一个金属氢(氢在极高压下形成的类似金属的状态)核心。

如果地球、水星、金星、火星等类行星和月球,它们的内核一般都是铁、镍等金属物质的硫化物。如果是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内核一般是高压下具有金属特性的导电流体——金属氢。

这里说明大行星有两种岩质行星和气态行星,这很符合中国对“星”和“辰”之说,根据邵雍所讲的星辰由来,就可以对应清楚了,“星”是日的性质是一样的,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气态行星”,“辰”和地(球)的性质是一样的,也就是“岩质行星”。

图 哈伯太空望远镜的WFC3相机于2014年所拍摄到木星的真实色彩影像,可清楚看见木星南半球的大红斑



在西汉时期之前,木星被称为岁星。木星较大,易观测。古代用木星周期来纪年,故称之岁星。

到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作者天文学家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岁星呈有橙、白、青(青色居多)等不同颜色云雾带,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为木星。

木星主要由氢组成。这种简单、基本的气体也是太阳上的主要成分,占大气的90%,其他近10%是由氦构成的。大气中很小一部分是由氨、硫、甲烷和水蒸气等化合物组成的。

从木星最外层的边缘向中心移动,压力和温度就会上升。这些参数的增加导致了气体分层,在深处,氢从气体变成了液体,它甚至可以变成金属。

木星拥有巨大的氢气和氦气储备,使其成为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所以,准确的来说,“木星”为中国天文意义里的“星”,因此木星是“日之余”,主要构成气体和太阳基本一致。这挺符合中国古代阴阳五行说的,今天技术上的进步,更验证了这一点。

宋代的《天原发微·卷九》关于日月星辰也有类似解释,又更详细一些,我们来看一下:

“邵子曰:辰是那天上星,分为十二段底即十二辰,天壤也。......

辰者无物之气,天之体。故日天壤,辰之於天是也。辰者,天之体。土者,地之体。辰者,无物之气不可见。以星观焉,知其廓然太虚能容物也。土者,有形之物可见。以山观焉,益知其能负物也。土为大物,辰为太虚,日月星辰托焉。辰虽不可见,天昼夜常见,故不用之一,用之所宗也。......

又曰:星为日余,辰为月余。

日为阳精,天之灵魂。月为阴精,天之气魄。星为阳之余精,辰为阴之余气。故星者天之神,辰者天之体。日月在天,如人之真心命门,阴阳之本也。五星如人五脏,诸星如人支骸精血。辰之於天,则人之体魄是也。

又曰:天有日月星辰与天为五。地有五行,金木水火与地为五。辰阳中阴不可变,故一日十二辰,不可见也。”

(以上出自宋代《天原发微》。【宋】鲍云龙撰。十八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清部。参校版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而这个“星陨而为石”除了以上资料解释的比较详细一些,后来又发现类似说法的估计有不少的。


《史记·天官书》就指出:

“星陨至地,则石也。”

汉·张衡《灵宪》:

“奔星之所坠,至地则石也。”

清·陈太初《琅環天文集》:

“星之在地者为石。星之在天者为星。星坠于天,半空凝结,至地而成石也……星陨而成石,石星一体也。”

因此,地球上的坠落的陨石,其实原本应该是气态“星”体(少阳),坠落于地,在地成形就变成了陨石!

所以,古人能够运用从太空中坠落到地面上的陨石形状和性质,推断天上星体的形状和性质。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4-05 15:08:14
星陨而为石

“星陨而为石”,这还真是难以想象的出来,因为按照现代的研究,两者成分并不一致,怎么也不可能认为气态的“星”体(少阳),和在地球上的陨石认为是同一种物质变成的!

现代科学认为,“陨石”指坠落于地面的陨星残体,由铁、镍、硅酸盐等矿物质组成,亦称陨星石。也指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在含碳量高的陨石中还发现了大量的氨、核酸、脂肪酸、色素和11种氨基酸等有机物。

“陨石”根据其内部的铁镍金属含量高低通常分为四大类: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玻璃陨石。石陨石中的铁镍金属含量小于等于30%。石铁陨石的铁镍金属含量在30%--65%之间。铁陨石的铁镍金属含量大于等于95%。玻璃陨石不含金属成分。

陨石的平均密度在3~3.5之间,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陨铁密度为 7.5~8.0,主要由铁、镍组成。陨铁石成分介于两者之间,密度在5.5~6.0间。

大部分陨石是球粒陨石(占总数的91.5%),其中普通球粒陨石最多(占总数的80%)。球粒陨石的特点是其内部含有大量毫米到亚毫米大小的硅酸盐球体。球粒陨石是太阳系内最原始的物质,是从原始太阳星云中直接凝聚出来的产物,它们的平均化学成分代表了太阳系的化学组分。

无球粒陨石、石铁陨石和铁陨石统称为分异陨石,它们是由球粒陨石经高温熔融分异和结晶的产物,代表了小行星内部不同层次的样品。

如果按照现代西式“科学”分析,两者不可能有关系,但是,如果按照中国古代思想理论来看的,就用邵雍所说的来看这些陨石的成分,实际上,是能够证明邵雍所说的。

现在理解的陨石由流星坠落变成的,不太同于古人说的“星”的概念,也就是“日之余”的星(少阳),是由形成恒星剩下的气形成的“星”(少阳),这个概念下的(少阳)“星”在今天很难认为气态恒星行星和陨石两者是这么联系起来的。

那么古人是怎么理解流星和陨石的呢?

彗星、流星和陨石,在我国古时合称「彗孛流陨」,也有蓬星、长星等叫法。在《左传》中称其为陨星。

【别名】

玄金 《新唐书·五行志三》:“贞观八年七月……汾州青龙见,吐物在空中,光明如火,堕地地陷,掘之得玄金,广尺,长七寸。”

坠星 《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莋碓山南有大石,古者名为坠星。”

星石 南朝梁简文帝《答湘东王上王羲之书书》:“疏密俱巧,真草皆得,似望城扉,如瞻星石。”

陨星 《汉书·李寻传》:“继以陨星流彗,维填上见日蚀有背向。”宋·秦观《陨星石》诗:“萧然古丘上,有石传陨星。”

落星石 唐·李绰《尚书故实》:“(李师诲)曾于衲僧处得落星石一片。僧云于蜀路早行,见星坠于前,遂围数尺掘之,得片石如断磬。”

元代郝经所撰写的《续后汉书·卷八十四中下》对流星和陨石都有所解释,其流星的解释在古代也是大同小异,认为流星乃是天使,陨石的解释更详细一些,可以看做是唐代邵雍对“星陨而为石”的补充,暂以此为例。

图 一颗闪光流星坠落图



流星:“流星者,天使也,光迹相连曰流,絶迹而去曰飞,殷殷而大曰奔,皆流星也。”

陨石:“陨星者,自上而下陨也,有不及地而无象者《春秋》「星陨如雨」是也;有坠地为石者,「陨石于宋五」是也。星为少阳,其精刚而系于刚风,坠地则为石,刚之体也。故石中有火,而星中有光也,其类同也。阳陨而从隂,刚坠而从柔。”

这里解释的挺清楚的,再结合唐代邵雍的唐代邵雍所写的《皇极经世·观物内篇》的这几段话:

“太阳为日。日者,至阳之精也。故太阳为日,在地则为火......

少阳为星。星者,日之余,有光而现。故少阳为星,在地则为石......

在天成象日也,在地成形火也。阳燧取于日而得火,火与日本乎一体也。......

在天成象星也,在地成形石也。星陨而为石,石与星本乎一体也。”

(《中华大典·天文典一》第17页,宋代邵雍《皇极经世·观物内篇》)

图 夜晚银河流星雨图



不就很明白了吗,“星陨至地,则石也。”,流星坠地就变成了陨星石了,星为少阳,“故石中有火,而星中有光也,其类同也。”,星陨为石就是这么来的了。

《梦溪笔谈》的记载中有陨石降落于居民区造成火灾,“藩篱皆为所焚”的记载。说明陨星石可以带来火,才能导致发生火灾。

“陨石于宋五”

《公羊传僖公十六年》:「霣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曷为先言霣而后言石?霣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曷为先言六而后言鹢?六鹢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鹢,徐而察之则退飞。」

话说在公元前645年,宋国连着发生了两件怪事,有一天早晨,突然天上掉下了五颗陨石。没过多久,负责天文的官员忽然发现,天上有六只鸟在飞,仔细一看,这些鸟竟然都是退着飞。这种鸟叫鹢,这就是「六鹢退飞」。先是五颗陨石坠落,之后就是「六鹢退飞」过宋都。

这件事形成了一个中国成语「五石六鹢」的意思是用以比喻记述准确或为学缜密有序。

《左传》解释说:“陨石于宋五,陨星也,六鹢退飞过宋都,风也。”。意思是陨石落下造成大风,六只鹢鸟逆风飞行,发生了倒着飞这样的怪事,主要是风太大的缘故。

而这件事说明陨星石坠落至地时,伴随有大风气流才能使得六鹢退飞过宋都。

又例如,后赵石勒时(330年~333年),“星陨于邺东北六十里,初赤黑黄云如幕,长数十匹,交错,声如雷震,坠地气热如火,尘起连天。时有耕者往视之,土犹然沸,见有一石方尺余,青色而轻,击之,音如磬。”。

其中既有降落过程中“赤黑黄云如幕,长数十匹”的陨落云迹,又有“声如雷震”的声音现象,还有“坠地气热如火,尘起连天”的触地现象,陨石坠地都伴随有大风气流现象,这个记录还说明热气如火,最后还有对于陨落的陨石的详细描述,包括了其大小、颜色、声音等各方面。并有地面受陨石撞击后发生形变,如同水沸腾之象的描述。

再看现代对陨石成分的研究,就会发现其实很符合古人所说的话,只不过,单独看“星陨而为石”的说法,肯定会以为是胡扯,认为古人说的是“迷信”,那是因为单独只看一句话,根本看不出来这句话所在文章背景内容要表达之意啊!

而且,脱离了中国古代天文地理,阴阳五行八卦,天文气象等等背景去说,去指责中国古代,那本身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不了解的谩骂指责只是偏见狭隘之语,不足为信!

我们需要看到的是有没有道理,说的对不对,能不能够解释清楚,而不是因为有了“迷信”这个偏见,看到中国的任何东西都有了先天预设的“迷信”立场,那样已经有了答案,已经不相信所看到的一切,又何必再侮辱中国文化一遍呢?!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它的外壳主要是由气体构成,其内部主要是由具有金属性质的液态氢构成,最核心部位被认为是冰或岩石状态。

气态“星”体是“日之余”,木星外壳成分大体和太阳差不多,也都是由气体构成的,是由恒星凝结后剩余的气形成的“星”(少阳),其核心部分认为是冰或岩石,也符合流星汽化以后坠地为石的说法。

而球粒陨石本身就是从原始太阳星云直接凝聚出来的产物,这不是刚好说明此物和形成日(太阳)的“气”本出一体,所以,气态“星”体(少阳)也具有这东西。

在天成象为“星”,坠落地球之后,气体燃烧殆尽,在地成形为“石”,只留下了(少阳)“星”体最核心的部分球粒陨石啊!

中国古代很多陨石记录里,不少都有提到一个现象那就是陨星石是“至地为石”,这表明流星坠地之前并不是石头,只是到了地上以后才逐渐化为石质的。

有看到一条明代的天降陨石记录,这条记录描述陨石在地的状态比较详细,印象中是说这块陨石开始的是软质的,后来才逐渐变硬成为石头的,只是一时找不到这个记载,但是也可以作为证明“星陨至地则为石”的说法。

倒是很像清代陈太初《琅環天文集》所说的星降落地球时,在半空凝结的说法:

“星坠于天,半空凝结,至地而成石也”

其中,铁陨石约占陨石总量的3℅。

这部分铁陨石也更是和恒星有关了,恒星聚变产生铁元素以后才能有铁陨石的产生。这也证明了古人所说“日之余”的星(少阳)是由日(太阳)剩余的气凝结而成,只不过这部分的气是发生过恒星聚变产生铁以后爆炸剩余的气。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4-05 15:15:13
恒星聚变至铁而亡

通常大质量恒星从氢元素开始聚变成氦元素之后,会顺着元素周期表一路向上聚变,因为氦元素可以聚变成锂元素,接着铍元素,硼元素等一直聚变下去,直到出现铁元素的时候,这个恒星的死亡时刻就会到来,因为一旦铁元素在恒星内部开始出现,就代表着超新星爆发要开始了,这颗恒星会发生剧烈的爆炸,之后转变成一颗中子星或者黑洞。

那么为什么进行到铁元素时候,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就不能再进行下去了呢?原因说起来也简单,就是铁之前的元素再聚变成铁元素的时候已经不是能量释放状态了,而是需要吸收能量才可以做到。

严格来说,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反应生成铁之后,铁并不会停止核聚变反应。事实上,铁还会进一步进行核聚变反应生成镍,它才是恒星内部通过核聚变反应所合成的最后一种元素。对于质量比太阳高8倍的大质量恒星,在核心的氢耗尽之后,堆积在核心的氦会进一步发生核聚变反应,不断形成更重的元素——碳、氧、氖、镁、硅等重元素,这些反应都有氦参与其中,所以又叫氦核作用。

也就是说,经过一系列反应之后,铁元素生成了。接下来铁还会通过俘获中子以及贝塔衰变,合成更重的钴和镍。

不过,这个反应持续不了多长时间,也与铁的比结合能有关。

对于铁,不论是让铁聚变,还是裂变,不但不能释放能量,还需要给它注入能量,这就是在恒星中,一旦产生出铁,核反应就不能再继续进行下去的原因。铁就会在恒星的中心积累起来,越来越多,形成由铁组成的核心。

恒星是依靠核聚变反应释放出的能量所产生的向外的辐射压,与恒星质量产生的向内收缩的引力相平衡,来保持恒星的稳定的。

当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到铁而终止,不再发生新的核聚变反应时,没有了能量的释放,没有了向外的辐射压,引力就会占上峰,恒星就会急剧向内收缩。

根据计算,外层物质在向内收缩并接近中心的铁核时,速度甚至能接近光速。但铁核是非常坚硬的,仿佛是一堵墙,物质一旦撞上这堵墙,就会以几乎同样的速度反弹出去,在带给铁核强大动能的同时,以内爆的形式冲出恒星以外,形成超新星爆发。这个过程叫“铁芯灾变”。

在恒星以超新星爆发的形式向外抛出物质和能量的同时。在外层物质向内碰撞带给的动能输入下,铁核终于达到了继续合成更重元素原子核的能量需求,钴、镍、铜、铅、金、银、铀、钍等更大、更重的元素形成了。其中一部分就会随着向外抛出的物质一同冲出恒星以外,并散布在宇宙空间,最终成为形成其它星球的原料。地球上比铁重的金属元素就是这样来的,并被我们所利用。

但铁进一步聚合为更重元素原子核需要的能量非常大,所以,越重的元素,形成的量也越少。这也是地球上钠、镁、硅、钙等元素量多,金、银、铀、钍等元素量少的原因。

图 中子星



据估计,中子星的一次碰撞,能够形成足有300个地球那么重的黄金。

因此啊,宇宙里的金银都是非常稀少而贵重的,钻石在宇宙里真的不值钱,真正少的是金银,现代人把钻石当成宝贝,而把金银弃之不要,真是暴殄天物!

以上是现代的西式“科学”解释,关于为什么恒星到了铁元素寿命就要结束了!如果用中国的五行相生相克一样可以解释的。

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相克口诀

按语:五行并相生为吉,相克为凶,均要适度为宜,过则为忌。下面就是讲的这个道理。比如金太旺,反而需要火来相克;土能生金,土太多了,反而把金埋住了,如此种种,需用心体会。

只暂举例以“火”为主的内容:

火:火旺得水,方成相济。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强火得土,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弱遇火,必见销熔。

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恒星这种遇到“铁元素”就属于“火能克金,金多火熄”,所以恒星到了铁元素由于铁过多(吸能),熄火了!

不过,能够聚变到“铁元素”的恒星,肯定需要很大质量才行,因为只有火足够大才能一直加火到铁呀,然后就熄火了。只是宇宙中大部分的恒星质量都到不了可以发生铁核聚变的程度,一般认为原始质量超过太阳8倍的恒星才会发生铁核聚变,也因此导致寿命短暂。

宇宙中的恒星与红矮星居多,比如在银河系中,恒星的数量占到了80%以上,这种星体的质量只在太阳的8%~50%之间,不过它们的寿命会非常长,会长达几百到上万亿年,但是这样的恒星一般只能聚变氢元素,也就是它们只能制造氦元素,当氢元素被聚变得所剩不多的时候,它们会渐渐熄灭,最终成为一颗黑矮星。

那么恒星都能制造哪些元素呢?元素周期表上氢以上的一直到铁元素之间的20多种元素恒星都能制造,它们分别是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钪、钛、钒、铬、锰、铁,到了在恒星内部铁元素被制造出来的时候,无论是什么样的恒星?它的寿命基本上就到头了,专业一点的说法就是恒星主序星阶段要结束了。

当然,更重的元素,就需要极端的天体事件才能形成。例如金元素,据猜测就是在中子星合并已经超新星爆炸的时候产生的,因为只有这种极端环境下,才有足够能量和压力,支持重核聚变产生重金属元素。

那么铁以上的元素从哪里来的呢?

前面讲到了超新星爆发,其实大量的铁以上的元素都是超新星爆发时刻的一瞬间产生的,因为恒星超新星爆发的时刻可以瞬间释放巨大的能量,相当于太阳百亿年核聚变能量的几十倍,这使得恒星的内部的高温高压瞬间提升到极高的幅度上,一般认为超新星爆发可以达到1500亿摄氏度,是太阳内部最高温度的1万倍,于是铁元素以上很多的元素都可以在这一瞬间被制造出来。

因此超新星爆发又可被称为“重元素速成时刻”。这也告诉我们,恒星漫长的一生虽然能制造20多种元素,但其死亡瞬间却可以制造更多的元素。

实际上,根据中国古代阴阳五行之说,天文气象之关系,也会发现铁与磁的关系,还可以推测出之后出现雷电反应加持爆炸才能产生足够大的能量!变成另一种新的星星!

那就是一种重元素制造方式,中子星碰撞了,中子星碰撞可以产生高达3000亿摄氏度的高温,元素周期表上后面的一些密度非常高的元素大都是中子星制造出来的,比如黄金等,因此中子星碰撞也可以被称为“最重元素速成时刻”。

不过中子星是已经脱离恒星主序星阶段的星体,一般认为它属于一种恒星残骸。

图 中子星图



中子星的前身一般是一颗质量比太阳大的恒星。它在爆发坍缩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压力,使它的物质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原子的外壳被压破了,而且连原子核也被压破了。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便被挤出来,质子和电子挤到一起又结合成中子。最后,所有的中子挤在一起,形成了中子星。显然,中子星的密度,即使是由原子核所组成的白矮星也无法和它相比。

中子星,每立方厘米物质足足有1亿吨重。当恒星收缩为中子星后,自转就会加快,能达到每秒几圈到几十圈。同时,收缩使中子星成为一块极强的“磁铁”,这块“磁铁”在它的某一部分向外发射出电波。当它快速自转时,就像灯塔上的探照灯那样,有规律地不断向地球扫射电波。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对“中子星”的分析里会发现中子星成为了一块“强磁铁”,还可以发射电波!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4-05 15:24:38
磁与铁,雷电与磁铁

为什么可以猜到中子星、脉冲星会和雷电与磁、铁产生关系呢?

那是因为只有铁可以和磁吸附,两者相应,才能会产生磁吸铁现象,雷电反应会出现强烈的磁场效应,铁、磁、雷、电这些都是必然会出现的一系列现象!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知道了“静磁”现象。

如汉初的《淮南子》上说,“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意思是,阴阳二气彼此相击产生雷,相互渗透则产生电。也知道了天上“雷电”现象。

雷电是古代人熟悉的一种电现象。阴雨天,大气电场增强,当局部场强达到空气击穿电位差时,就会放电发光。雷电发生在云内、云际、云空之间和天地之间。

雷电同样也是由“气”产生的,西汉刘安等人著的《淮南子》中,对雷、电作如下的解释:“电激气也”,这就是说,当时把雷看做是阴阳相互作用的产物,把电则看做是激发的气。

汉代王充描写夏天阴阳二气的作用说,那时阳气占支配地位,阴气同它相争,结果便发生碰撞、摩擦、爆炸和激射,因此就形成雷电。

另外,汉代王充在《论衡·雷虚》认为雷也是火:“雷者火也。以人中雷而死,即询其身,中火则须发烧憔。中身则皮肤灼嘻,临其尸上闻火气,一验也。道术之家,以为雷烧石色赤,

王充举出五条证据说明雷电本为一团火,所谓“雷,火也”,也是“太阳之激气”。

唐代,人们对雷与电的关系作进一步的说明,孔颖达在《左传》“疏”里,说“电是雷光”。后来,有人还说,“雷电者,阳气也,有声名日雷,无声名日电”。

在这一点上讲得最分明的是宋代的陆佃,他在《埤雅》一书中说,“电,阴阳激耀,与雷同气发而为光者也”。并且说阴阳相激,“其光为电,其声为雷”。他还用铁与石相击所产生的火星与声响去比喻电和雷。

宋代周密的《齐东野语》一书,说得更加形象,他认为阴气凝聚,阳气被包固在里面,一下子爆炸起来,结果就“光发而声随之”。对于雷电威力的巨大,朱熹有个解释,他说雷电是“阴阳之气,闭结之极,忽然迸散出”。这里着重于闭结之“极”与进散的“忽然”。

宋代王文卿《雷说》,“夫雷霆者,天地枢机。”。

明代的刘基有一段话,对雷电解释得最全面、生动。他说:

“雷者,天气之郁而激而发也,阳气团于阴,必迫,迫极而进,进而声为雷,光为电。犹火之出炮也,而物之当之者,柔为穿,刚必碎,非天之主以此物激人,而人之死者适逢之也。”

他对雷电成因的解释,基本上继承前人的说法,不过他用炮弹出膛来比喻是很形象的;指出了人之被击毙,乃是“适逢之”,并非什么天意的惩罚。

除了以上说法,雷电和火的关系,古代有史书记载金属导电起火现象。

《汉书·西域传》里记载,姑句家矛端生火,其妻股紫陬对姑句说:“矛端生火,此兵器也,利于用兵。”这是金属矛尖在一定条件下的放电现象,矛竖立在露天,矛尖在上,碰到空气中的带电电流,就会因金属尖端放电而产生火花,这是金属尖端放电现象。

因为发生雷电的大气电场是相当高的。但是,当大气中有尖锐导体存在时,电光可以在较弱的大气电场中发生,就会形成所谓“尖端放电”现象。古代的兵器,如矛、戈、戟等,都有尖利的锋刃,有些兵器连柄也是金属的。所以,汉代以后有不少尖端放电的记载。

《南齐书》载:“永明八年(490)四月六日,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保林寺塔顶由金属为之,佛面也由金粉涂刷,这些都成为导体,当雷暴之时,高能量的雷电使塔顶及佛面形成瞬时电流,从而导致熔化,而木质窗户则不受影响。

而雷电的雷击现象甚至会消融金属,而草木却不受影响。这就是导电体和绝缘体的最初发现了。

沈括的《梦溪笔谈》也有类似记载:“内侍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人以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及雷止,其舍宛然,墙壁窗纸皆黔。有一木格,其中杂贮诸器,其漆器银扣者,银悉流在地,漆器曾不焦灼。有一宝刀,极坚钢,就刀室中溶为汁,而室亦俨然。人必谓火当先焚草木,然后流金石。今乃金石皆铄,而草木无一毁者,非人情所测也。”

沈括曾描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雷电打入一平民家,该家有一漆木盆,内藏金银诸器,“其漆器银扣者,银悉熔流在地,漆器不曾焦灼”;有一宝刀在刀鞘中熔为汁,皮制刀鞘却不曾损坏(《梦溪笔谈》卷二十《神奇篇》)。

沈括记叙的雷击现象,是由于雷击属于高压放电,而高压放电可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处于磁场内的导体因受磁场作用而在导体内产生涡旋电流,涡流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将导体熔化,而非导体却能安然无恙。

同时,也知道了雷击高压放电产生磁场大到一定程度消融了金属器皿。

如此一来,可知恒星加聚到铁元素,以后要么熄火了,要么达到一定程度产生强烈的磁铁磁场反应,就会伴随有雷电现象!(恒星本身就是阳气凝结成的,也会有火的反应。)

这不就是古人说的“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嘛,地球上的这些天文气象反应,同样可以应用到宇宙中的日月星辰来解释说明它们的各种现象。

如果说仅仅凭借这些还不能说明恒星到铁元素时结束原来的形态,但是,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恒星聚变到铁元素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两种结果:

一、一种没有完成蜕变,例如:质量不够大的恒星,最后变成白矮星只剩个碳核;

二、一种就是完成蜕变,产生爆炸,就会出现伴随有雷电现象的新形态星星,例如中子星(脉冲星)或者黑洞。

超新星种类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同。质量最大的超新星会在爆发以后形成黑洞,而质量相对较小的超新星则会产生中子星。

图 中子星磁星图



中子星的密度惊人,磁性同样惊人:地球的磁场强度维持在0.5高斯左右,而中子星的磁场却是地球的100万亿倍。

出于一些尚未被完全理解的原因,有些中子星被归入“磁星”一类。磁星“继承”了一般中子星惊人的磁场强度,并在此基础上乘以1000倍。即便在地球和月球之间停留,磁星仍可以消除信用卡上的信息。

中子星具有强磁场,运动的带电粒子发出同步辐射,形成与中子星一起转动的射电波束。由于中子星的自转轴和磁轴一般并不重合,每当射电波束扫过地球时,就接收到一个脉冲。

这样也可以知道铁元素对于恒星是很关键的,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是用象来表示,并能用阴阳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各种组合解释天地变化,剩下的只是技术问题。

说起来,汉代王充曾以雷电烧焦人的头发、皮肤、草木等五个例子来证明雷电为火(《论衡·雷虚篇》)。

巧合的是据说,18世纪美国富兰克林(公元1706—1790年)曾冒着生命危险也证明天上雷电与地上琥珀电是一致的,并认为它们都是火。现代科技史认为富兰克林的论证方式及论证证据,几乎都与王充相同。

可是,细论起来,美国的富兰克林的例子并不能证明雷电为“火”,也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最多只能知道天上雷电和地上静电是有关,而且这种行为是否真的做到发生过,都是个问题。

只有根据中国的阴阳五行之说,才能可能如此推测,根据唐代邵雍《皇极经世·观物内篇》所讲日、星的为“太阳”之气形成的,区别只是在于,日为至阳之精,星为“日之余”,也就是少阳,日在地成形为火,如此才得出日、星为“火”(气)的结论;

而汉代王充根据雷电烧焦人的头发、皮肤、草木等五个例子证明“雷电为火”也有一定道理,因而可知火也能生“雷电”,那么当恒星加聚到铁元素以后,除了会熄火,出现中子星、脉冲星不就是必然现象了吗!

我们看看木星的介绍,实际上也符合这个说法了。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它的外壳主要是由气体构成,其内部主要是由具有金属性质的液态氢构成,最核心部位被认为是冰或岩石状态。

木星大气层是太阳系内最大的行星大气层,其主要成分为氢和氦气。我们从地球所能看见的是它最上面的一层,其主要成分是氨。在氨云层下面是一层水云,这里有雷电发生,类似地球的雷电,不过这里的雷电更为剧烈。

木星大气层的表现,也符合火能生“雷电”之说,雷电亦能消融金属,基本都是由“气”的各种变化造成的。

广西河池地区的《庆远府志》记载:“(明朝)正德丙子(1516年)夏五月夜,西北有星陨,长六丈,蜿蜒如龙蛇,闪烁如电,须臾而灭。”这是唯一的中国古代既有历史记载、又有实物留存至今的铁陨石雨。

而这个陨星石记录,也说明这个流星坠落时有闪电,而这个陨石还是铁陨石雨。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4-05 15:29:43
乌云、星云与雷电、星辰

图 这是什么东西被闪电击中了?



《康熙字典》里的解释,《埤雅》:“电与雷同气。雷从回,电从申,隂阳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为电。或曰雷出天气,电出地气,故电从坤省。说卦:离为电。电,火属也。盖隂阳暴格,分争激射,有火生焉,其光为电,其声为雷。今铁石相击则生火,烧石投井则起雷。又况天地大炉之所薄动,眞火之所激射乎。董子曰:太平之世,雷不惊人,号令启发而已。电不炫目,宣示光耀而已。”

在大自然中,雷电伴随乌云, 云与雷电本来就关系密切,且也都是由“气”化生而来,所以,气态恒星、行星也都会产生雷电现象。

图 云层里的雷电闪烁



在距今约3500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已有“雷”字。

东汉王充在《论衡·雷虚篇》中写道:“云雨至则雷电击”,明确地提出云与雷电之间的关系。

而今天的天文学,也有发现星云中诞生恒星、行星的,这一点不还是符合中国元气论所说的万物由“气”变化生成的吗?

图 发射星云,正好相反,是恒星正在形成的星云气体



星云是宇宙中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一个巨大的云团。它里面有氢气、氦气,有的还存在等离子体。它们有时候会被人们称作婴儿房,因为它们常常是星星出生和生长的地方。

许多星云没有真正的诞生或消亡状态,也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它们是分散的星云。

图 行星爆炸,行星状星云-动态图



其他种类的星云在垂死恒星的爆发中被制造出来,这些星云被叫做超新星的遗迹。

还有一种有轨道的星云,是由濒临死亡的红巨星因质量亏损而制造的。尘埃星云凭它自己并不能发出光,但它里面的能源可以将其自身点亮。

另外,气体星云可以自己发出光,因为它们内部有已经电离的气体。这些星云温度极其高,并且其中的高能恒星还能放出紫外线光子。

现代天文学认为形成恒星以后,其余的物质是组成行星和其他行星体系的事物。

中国的“元气论”对于日月星辰的解释,却早就已经知道了这个道理。

日月星辰皆出于“气”,只是日为太阳之精气,月为太阴之精气,凝结而成的,星(少阳)为太阳凝结之后剩余的气形成的,辰为土,和地球类似。

杨泉《物理论》:“汉,水之精也,气发而升,精华上浮,宛转随流,名之曰天河,一曰贠涵。众星出焉。”

所以,“漢”字是有着多么美好的寓意呀!

这就是所谓的“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地球上的这些天文气象反应,同样可以反推宇宙中的日月星辰来解释说明它们的各种现象。

现在的天文学很多也不过是验证古人的说法而已,只是技术上更先进了,理论上并没有什么进步。

地球之外的星星构成,也就是日月星辰了,除了月,基本就是由火土石构成,而且,中国理论里非常重要的“元气论”,“气”也是化生万物的由来之一,“气”与道、太一、太极、太初等相连产生的,现代的研究同样也证明了宇宙里的星云星系星辰诞生都与“气”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

这说明中国阴阳五行七曜之说是有道理的,只有中国思想才能真正解释世间万物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变化的!

一直以来都是把中国的阴阳五行说当成是错误的东西,不断来嘲笑,认为很可笑,今天的中国人也瞧不起古人的这些说法,认为不可信,唯有西式“科学”才是唯一正确的真理。

可是,目前看到这些并没有什么错误,现在也只是技术上更进步,观察的更仔细而已,有什么值得嘲笑古人的呢?只不过今人不懂“气”,也不懂古代天文气象了,不懂古人为何这么说,西化的中国人看不到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所以特别喜欢嘲笑古人,觉得古人无知,今人才特别聪明。

但是,真的是这么回事吗?仔细想想,未必吧。

目前也只是能够做到通过根据“在地成形”之理以及邵雍所说的话来推测,能力有限,还无法通过阴阳五行说来推测更多内容。

以上也就是凭借对古代的天气气象变化知识结合邵雍《观物内篇》,以及现代天文学里的一些内容,完成推测及对应,无法解释的更多,希望以后能够了解学习更多,来逐渐解答这些吧!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4-05 15:30:49
今天先发这么多,后面再慢慢发其他内容,很可惜没法单独开贴啊,这些内容是我自己的想法,古人对天地万物的理解,经过仔细思考,觉得是很有道理的,不少疑问在西方科学里是找不到答案的,最后只能在中国思想里找到,目前也只是懂得一点点而已,毕竟缺失了很多,有些也弄不明白古人是怎么想的。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4-06 12:58:43
天人相应与天文气象


万物本原与元气论

天文气象里的风、云、雨、露、雷、电等现象是怎么回事呢?又和天上的日月星辰有什么关系,古人是怎么想到用金木水火土来表示的呢。

气候气象与天文密切相关,涉及到重要的“元气论”,亦是何为太一、太极、太初、道等,这就是最关键的探讨世界本原为何物了。

殷周时期的阴阳和五行学说,仍然是这一时期关于宇宙万物本原的重要学说。

“五行”观念还有更复杂深刻的内涵,其关键就在一个“行”字,“行”有运行的意思,故“五行”中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即变动运转的观念。

阴阳五行、八卦都是抽象规律,借以如泽火雷风水山、金木水火土来表示而已,所以,并不会随着时间而消失。

西周末年,还产生了“气”的说法,用阳气和阴气的相互作用来解释天地分离、四季变化、万物盛衰等各种自然现象。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素问·至真要大论》)

战国时期,从不同角度反映自然界面貌的阴阳说与五行说开始被结合起来,形成了阴阳五行说。阴阳五行说和元气论的结合,又构成了我国古代元气一元论的自然观。

战国中期的宋钘和尹文也提出了“气”是宇宙本原的学说。

“气”是一种以比较抽象的形态,如《庄子·太和》:“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

“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万类”(《列子》);“其细无内,其大无外”(《管子·内业》),即它可以小到无穷小,大到无限大,充斥于混沌空间,化生万物。因其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又称“元气”。

后世的元气学说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东汉王充说:“万物之生.皆禀元气。”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混沌”的概念,一是“化生”的概念,这是中国先哲对“元气”特点的概括。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气”、“元气”包含有“空气”、“气体”的意思,却又不等同于是现代汉语中的“空气”或“气体”。

因此,中国的“气”是可以用来解释天气、气候中的风雨云气雷电等变化的生成产生原理,如东晋郭璞《葬经》又名《葬书》:“夫阳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所以,中国的“气”的理论其实是非常先进有道理的。

除了上面所说的“元气说”,还有认为水是万物本原的说法,《管子·水地》中说“故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万物莫不以生”的“水一行说”。巧的是,据说“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也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的说法。

郭店出土的楚简中,有一篇《太一生水》也是现今发现的制作时代最早的宇宙生成论文献,它与传世文献中论述宇宙生成的《列子》、《礼记》、《荀子·礼论》、《吕氏春秋》、《鶡冠子》、《淮南子》等一样视“太一”为宇宙发生的源头。

我们可以看到“太一生水”的说法,和管子把水视作万物的本源说法有一定的联系,却有着不同之处。

老子用“水”比喻道,但老子从来没有说过水就是道。《淮南子》承袭了老子的水喻,同样没有把道等同于水。

以及认为万物生于土的说法,在《庄子·在宥》篇假借黄帝时代的广成子之口说:“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返于土。”的“土一行说”。

所以,我国古代的五行说、阴阳说、元气说、水一行说、土一行说等都有出现,也出现互相结合的现象。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4-06 13:01:18
阴阳二气变化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的最初含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

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

图 日月-阴阳图



早期的“阴阳”概念并不是万物属性的抽象,而是专指“阴阳”二气。

在《国语·周语上》中记载:周宣王时已有了“阳气”的说法,到了西周末年,伯阳父以阳气与阴气的运动来解释地震的成因。

在《吕氏春秋·古乐》中说:“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琴,以来阴气,以定群生”。

在《国语·周语下》中说:“如是,而铸之金,磨之石,系之丝木,越之匏竹,节之鼓而行之,以遂八风。于是乎气无滞阴,亦无散阳,阴阳序次,风雨时至,嘉生繁祉,人民和利,物备而乐成,上下不罢,故曰乐正”。

把“乐”看做是可通天地间的阴阳之气,这是古今对音乐理解不同的重要区别。现代音乐脱离了这一点,却不能改变音乐影响人的性情这一事实。

“阴阳”后来变成抽象的概念,在《灵枢·阴阳系日月》中就说:“阴阳者,有名无形”。

古人所说的“天地阴阳二气交感而生万物”之说,以阴阳二气的交感相错,解释了宇宙万物生成变化之究极本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在《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在《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而全本《易经》其实就是在讲“阴阳”变化的数理和哲理。

《易经》的基本思路其实就是:阴阳交感而生宇宙万物,宇宙万物是阴阳的对立统一。

“阴阳”学说是在“气”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在“气”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天地、日月、昼夜、晴明、水火、温凉等都是运动变化中一分二的结果,因此也就抽象出了“阴”和“阳”两个相对的概念。

图 阴阳转化-动态平衡



古代理论认为,精气(或气)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由于精气自身的运动,产生了属性相反的阴阳二气:阳主动,阴主静;阳化气,阴成形;阳气布散而为天,阴气凝聚而为地。

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二气氤氲交感,相摩相荡,达到了“和”的状态,则化生宇宙万物并推动和调控着它们的发展变化。

也就是阴阳的交感相错处于最佳状态,即“和”的状态。

《易传·系辞下》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庄子·田子方》说:“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淮南子·本经训》说:“阴阳者,承天地之和,形万物之殊。”指出阴阳二气合和则化生缤纷多彩的万物万象。

《淮南子·氾论训》说:“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积阴则沉,积阳则飞,阴阳相接,乃成为和。”指出阴阳二气协调则为和,和是万物化生的内在机制。若阴气过于偏盛,可使事物停止运动;若阳气过于亢盛,则导致事物过分发展。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说:“阳者,天之宽也;阴者,天之急也;中者,天之用也;和者,天之功也。”又说:“和者,天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也。”认为“和”是阴阳之气固有的协调机制,是天地之道的根本内容,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遵循“和”的规则。

然后,天地合而万物生。

《荀子·礼论》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淮南子·天文训》说:“阴阳合和而万物生。”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又说:“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这就是《道德经》中,老子是所说的“天下之万物生于有,而有却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4-06 13:08:07
在地成形风雨露雷电


天气地气之交会

古代的“元气论”讨论的是天地本原,虽然古代对天地本原有很多说法,不过“元气论”发展演变影响更大,认为天地本原是“气”,由此产生了世间万物,因而能够从对天象物候气象等的解释中,找到是从“气”推论出来的。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和,亦即相互发生作用。在自然界,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阳二气交感,形成云、雾、雷电、雨露,生命得以诞生,从而化生出万物。在阳光雨露的沐浴滋润下,万物才得以成长。

“天地气交”泛指天气和地气的交会。也很适合解释气象之生成。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王冰注:“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由是则天地气交也。”张志聪注:“天地气交,阳气施化,阴气结成,成化相合,故万物华实。

阴阳二气的交感是在阴升阳降的运动过程中实现的。

实际情况是天阳居上,地阴在下,要形成阴上阳下之势,居上之天阳之气必须不断地下降于地,在下之地阴之气也应不断地上升于天。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素问次注·天元纪大论》说:“天有阴故能下降,地有阳故能上腾,是以各有阴阳也。阴阳交泰,故化变由之成也。”

《类经·运气》说:“惟阳中有阴,故天气得以下降;阴中有阳,故地气得以上升,此即上下相召之本。”

古代认为阴阳二气升降的动力存在于阴阳二气自身之中。阴中有阳,故阴能在其所涵阳气的推动下上升交于天气;阳中有阴,故阳能在其所寓阴气的牵掣下下降交于地气。

天之阳气为何能降,地之阴气为何能升?

中国古代理论是用“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来解释的,也就是说,天气虽在上,但内涵地之阴气,即阳中有阴,有“亲下”之势,故天气在其所涵地之阴气的作用下降于地,地气虽居下,但内寓天之阳气,即阴中有阳,有“亲上”之势,故地气在其所涵天之阳气的作用下上升于天。如此则阴升阳降,天地之气交感合和。

《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这样说道:

帝曰:“其升降何如?”

岐伯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

帝曰:“愿闻其用何如?”

岐伯曰:“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这段对话的意思是:

黄帝问:天地阴阳之气的升降运动是怎样的? 岐伯答:气的升降,是天地相互作用的结果。

黄帝问:希望听听天地阴阳之气是如何升降运动的?

岐伯答:升止则降,下降之气叫天气;降止则升,上升之气叫地气。天气下降,交流于地;地气上升,飞腾于天。所以(天地之气)上下相互感应,升降互为因果,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就产生了。

天地之间的阴阳二气交感交流,才会有各种气象出现,但是在《吕氏春秋·孟冬纪》里面提到一种情况,冬天则会相反,导致天地不通:“是月也,天子始裘,命有司曰:‘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而成冬。’命百官谨盖藏。”。

冬天的时候,天气上腾,地气下降,两者不交流了,所以,天地不通,而成冬天。

正常的时候,天气下降,地气上升,才会有风云雨雾霜露雪雷电等天气的出现。

而要是冬天出现雷电,则很不正常了,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分一候:“雷始收聲。鮑氏曰,雷二月陽中發聲,八月陰中收聲入地,則萬物隨入也。”

所以,古人才用“冬雷震震,夏雨雪”来做誓言,“乃敢与君绝”啊!(《汉乐府民歌《上邪》》)

雷又是龙,即“雷从龙”,故而龙是“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随天地变化而变化。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4-06 13:16:11
阴阳之气化风雨雷电

图 云雾缭绕升腾的动态图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解释了云和雨的形成:“地气上而为云,天气下而为雨。”

图 云雾山缭绕的动态图



《淮南子·天文训》一章中还写到,“天之偏气,怒者为风,地之含气,和者为雨。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霆,乱而为雾,阳气胜则散彻为雨露,阴气胜则凝为霜雪。”。

这里从道家对天地的相互关系论述了风雨,雷雾,霜雪形成的原因,此后一直有延续发展演变。

气的各种变化,形成了风、云、雨:“夫阳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东晋郭璞《葬经》又名《葬书》)

图 迷雾森林动态图片



晋代郭璞所著《葬书》,通过气解释了何谓风水:“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生气”就是能滋润万物的阴阳之气。正如郭璞在《葬经》中所说:“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夫土者气之体,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经曰:土形气行,物因以生。夫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

所以,风水怎么说不重要呢?其实,都是用的元气生化万物之说,懂了万物如何出现,也就知道如何利用“气”做很多事情了啊!因而《黄帝宅经》中说:“故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若安,即家吉昌;若不安,即门族衰微。”就是这个道理。

闪电,古代也叫电、霹雳。详细请见康熙字典里的解释。

《释名》:“电,殄也。乍见则殄灭也。”

图 慢镜头,闪电



《易·噬嗑》雷电合而章。《注》雷电$合,不乱乃章。又《丰卦》雷电皆至。《疏》雷者,天之威动。电者,天之光耀。雷电俱至,则威明备足以为丰也。

《诗·小雅》震电。《礼·月令》仲春,雷乃发声,始电。《疏》电是阳光,阳微则光不见,此月阳气渐盛,以击於隂,其光乃见,故云始电。

《春秋·隐九年》大雨震电。《疏》河图云:隂激阳为电,电是雷光。

《谷梁传》:“震,雷也。电,霆也。”

《淮南子·原道训》:“电以为鞭策。”

图 这是什么东西被闪电击中了?



《埤雅》:“电与雷同气。雷从回,电从申,隂阳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为电。或曰雷出天气,电出地气,故电从坤省。说卦:离为电。电,火属也。盖隂阳暴格,分争激射,有火生焉,其光为电,其声为雷。今铁石相击则生火,烧石投井则起雷。又况天地大炉之所薄动,眞火之所激射乎。董子曰:太平之世,雷不惊人,号令启发而已。电不炫目,宣示光耀而已。”

西汉刘安等人著的《淮南子》中,对雷、电作如下的解释:“电激气也”,“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这就是说,当时把雷看做是阴阳相互作用的产物,把电则看做是激发的气。这种看法,居然比较类似近代关于电的学说。

或者说,近代电的学说来自于中国思想理论才对。

宋代王文卿《雷说》,“夫雷霆者,天地枢机。”。

说起雷电,道教里有比较出名的道法就是雷法了,其实,这也还是用到了“气”的变化原理。

道教的雷法就是明白雷从何来,人身体中又有何处有雷,才能聚五脏之气为一而为五雷正法。

五雷正法又称雷法。中国神话和道教中的法术之一。雷霆为阴阳之气所生,雷为阳,霆属阴。依《洛书》五行之数,“东三南二北一西四,此大数之祖而中央五焉。”而雷霆行天地之中气,故曰五雷。

在内功修炼上,五雷分属五脏。五脏之气攒聚,会聚为一,方能达于大道,掌握五雷之妙用。此称作攒簇五雷,亦即是指雷法内功修炼达到五气朝元的境界。

图 雷声未停,又一道闪电,一道道白色的闪电,展现在我们眼前。



雷法实为内丹修炼与法术行持相结合的道法。

雷法的修炼,特别注重内丹的修炼,并主张“道体法用”,即修成内丹与道合真为根基,发之于外,则形成种种神通变化,玄妙法技。

《王侍宸祈祷八段锦》:“天地得此一气,千变万化,人为万物之灵,得此一气,可以感天地、动鬼神,呼吸风云雷雨,无所不至矣。”

内丹有成,先天一气充盈。“一气才动,风雷云雨皆作,禽兽山木俱生。”此即“道为法之体,法为道之用”的理论依据。

雷法强调实修,亦表现在书符上。强调符之灵验与否,关键在是否将自己的元气气布于符上与否。《王侍宸祈祷八段锦》:一气在乎全,则上可以达天真,下可以伐妖魅,中可以感动风雨雷电。

道法里的雷法就是运用其原理,因而才会说“雷霆者,天之号令。”得其法者,可以“驱雷役电,祷雨祈晴,治祟降魔,禳蝗荡疬,炼度幽魂。”

如果按照对“气”的理解,道法修炼的内丹修炼法才是正确的。也正是如此修炼,炼得的一气才能引得风雷云雨皆作,因为本身就是一体的。

要是不懂何为“气”,也就对中国古籍里各种阴阳五行生化相生相克的“气”如何变化无法理解了,这是中国古代思想精华所在!

而通过古籍中的这些阴阳五行之说,结合天象物候气象来理解日月星辰等天体,才能反推回去,同样得到阴阳五行之气,互相组合变化,从而化生天地万物自然气象,最后追寻到了最关键的“气”。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4-06 13:26:40
天地相应,万物生焉

这些都是因为“气”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现象,为什么一直以来中国都有“天人相应”、“天人感应”之说,也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说,

图 正气万物葱



归根结底,在于天地阴阳相应之后,“天地交感”而化生万物,天地感应而变化出了各种气候气象的反应。

《易·乾·文言》说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吕氏春秋·恃君览·召类》:“类同相召,气同则和,声比则应。”

对此《淮南子·天文训》中有类似说法:“ 物类相动,本标相应。故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虚啸而谷风至,龙举而景云属,麒麟斗而日月食,鲸鱼死而彗星出,蚕珥丝而商弦绝,贲星坠而勃海决。”

因而,宋代·邵雍的《观物内篇》提到这么一段话,说的比较完整一些:

“天生於动者也,地生於静者也。一动一静交,交而天地之道尽之矣。动之始,则阳生焉,动之极,则阴生焉。一阴一阳交,而天之用尽矣。静之始,则柔生焉,静之极,则刚生焉。一刚一柔交,而地之用尽之矣。动之大者,谓之太阳;动之小者,谓之少阳;静之大者,谓之太阴;静之小者,谓之少阴。太阳为日,太阴为月,少阳为星,少阴为辰。日月星辰交,而天之体尽之矣。静之大者,谓之太柔;静之小者,谓之少柔;动之大者,谓之太刚;动之小者,谓之少刚。太柔为水,太刚为火,少柔为土,少刚为石。水火土石交,而地之体尽之矣。

夫阴阳刚柔,根极为动静者也。而动静之生,天地以判。动静之交,天地以合。故动而生阳,动极则阴生。静而生柔,静极则刚生。天阳而阴从焉,地柔而刚交焉。始而之科极,皆交而既於尽者也。凡天地之用,道盖如此。惟是阴阳刚柔,各以动静之大小分太少,得气多者太,得气少者少也。太阳日,太阴月,少阳星,少阴辰,分属於乾、兑、离、震,交焉而天体尽是矣。太柔水,太刚火,少柔土,少刚石,分属於坤、艮、坎、巽,交焉地体尽是矣。此一分而两,两交而四,四交而八,八交而十六,十六交而三十二之不离乎一动一静也。

日为暑,月为寒,星为昼,辰为夜。暑寒昼夜交,而天之变尽之矣。水为雨,火为风,土为露,石为雷。雨风露雷交,而地之化尽矣。暑变物之性,寒变物之情,昼变物之形,准备变物之体。性情形体交,而动植之感尽之矣。两化物之走,风化物之飞,露化物之草,雷化物之木。走飞草木交,而动植之应尽之矣。

水为雨,雨者,水气之所化。火为风,风者,火气之所化。土为露,露者,土气之所化。石为雷,雷者,石气之所化。

然四者又交相化焉。

故雨有水雨,有火雨,有土雨,有石雨。

水雨则为霶霈之雨,火雨则为若暴之雨,土雨则为霡霂之雨,石雨则为雹冻之雨。

所感之气如此,皆可以类推也。

雨、风、露、雷交,而地之化尽之矣。水、火、土、石交,而后有雨、露、风、雷之化,有雨露风雷之化而后有物生焉。

是故寒暑昼夜者,日月星辰之本天而变也,而动植万物之性情形体,由以感。雨风露雷者,水火土石之本地而化也,而动植万物之走飞草木,由以应。为变为化,为感为应,不交不生,不生不备,而天地乌乎尽矣。”

(《中华大典·天文典一》第18页,宋·邵雍的《观物内篇》)

图 云气美江山 生机呈无限



所以,天地日月星辰,寒暑昼夜就这样交相变化而成,动植物的万物性情形体由此影响而出现,雨露风雷,水火土石感而化之,这几者再交相变化又组合出来更多的自然现象,无所不感,无所不变,一切都是由此变化而来的。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4-06 13:33:42
天人相应而为一


天地自然,在阴阳二气相生相克、互相转化的过程中,诞生了宇宙间万事万物。

郭璞在《葬书》中说:“葬者,乘生气也。生气即一元运行气,在天则周流六虚,在地则发生万物。一气分阴阳,析而为五行。五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心为气之主,情通则气亦通,义绝则应亦绝。父母子孙,本同一气,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因此,天地有阴阳交感,人也有阴阳交感。

亦是风水中所说的“天之所临,地之所感。形止气畜,万物化生。气感而应,鬼福及人。”(地理真定《一粒粟》)天之所临,地之所感:形止气畜,万物化生:天上星辰之阳气聚了下照,地上之阴气聚了上升,阴气阳气相交了,才有了感应。有了天地阴阳之气的交媾,万物才能够生长。

图 山川美秀气



还是《素问·天元纪大论》说的:“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说明阴阳交感互用乃气化之本,然而产生各种自然现象和万物。

《灵枢·本神》:“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素问·决气》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故“气交”亦为生命形成的必备条件。

应天时,人顺应天地之气而生。

《内经》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内经》)

人是天地万物之一,性情形体无不受万物所影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法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

“夫人也者,暑寒昼夜无不变,雨风露雷无不化,性情形体无不感,走飞草木无不应。所以目善万物之色,耳善万物之声,鼻善万物之气,口善万物之味。灵於万物,不亦宜乎!

乃人为天地所生,万物所贵於天地之变化,兼备乎暑寒昼夜风雨露雷於万物之感应,悉统乎性情形体走飞草木。”(宋代·邵雍《观物内篇》)

图 阴阳图片



也是《灵枢·邪客》说的人与天地相应:

“黄帝问于伯高曰:愿闻人之肢节以应天地奈何?

伯高答曰:

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

天有日月,人有两目。

地有九州,人有九窍。

天有风雨,人有喜怒。

天有雷电,人有声音。

天有四时,人有四肢。

天有五音,人有五脏。

天有六律,人有六腑。

天有冬夏,人有寒热。

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

辰有十二,人有足十趾,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

天有阴阳,人有夫妻。

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

地有高山,人有肩膝。

地有深谷,人有腋腘。

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

地有泉脉,人有卫气。

地有草蓂,人有毫毛。

天有昼夜,人有卧起。

天有列星,人有牙齿。

地有小山,人有小节。

地有山石,人有高骨。

地有林木,人有募筋。

地有聚邑,人有(jiong)肉

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

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

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图 《尚书》若药不暝眩、手掌对应图



所以《内经》才说:“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也。”

道法自然,天人相应,“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指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化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这就是天地相应,产生了生寒暑燥湿风,反应在人身上就是五脏化五气,生喜怒悲忧恐。

图 正气自然行 人间正气弘



“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列子·说符》),“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义》),即天人本来合一,故“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灵枢·刺节真邪》:“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

所以,《灵枢·岁露论》才能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是以才能“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不是什么地方都有的思想,因为经过这些资料分析会发现,想要形成天人合一的思想,需要有天地相应、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才能完成,还需要能够发现天地交感化生万物才能得出“天人合一”的结论,其他地方都产生不了天人相应,阴阳五行说,甚至很多地方也不承认这种说法,中国周边国家民族是受中国文化影响,而不能认为这种思想随处可见,将中国古人的思想精华当做了普通东西来对待,这是暴殄天物啊,不知道珍惜我们最珍贵思想文化!

西化的中国人就不承认天人感应、天地相应之说,更不承认阴阳五行说,否定中国古代思想,只承认西方“科学”才是科学,中国古代的都不算,的确,中国古代要是用西式“科学”来承认形容,那就狭隘了偏颇了,中国思想也不需要西方来承认,只需要中国人承认就可以了。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4-06 13:38:31
天地为父母

《周易·说卦》曰:“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意思是说,八卦中的乾卦代表天,被尊称为父亲。坤卦代表地,大地被尊称为母亲。

周易《系辞》曰:“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这就是说“天地间阴阳二气交融,万物才能变化而完美,阴阳雌雄两性交合,万物才能产生变化”。

《周易·序卦》曰:“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见《素问·宝命全形论》)

图 日月瑞气生 大地美意呈



这就是说,天地间阴阳二气交合才能化生万物,有万物才能产生男女、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礼仪,万物离开天地就无法生存,天地是产生万物的根源。

所以古人非常尊崇天地,敬重礼拜天地,形成了按节气定期祭祖天地的礼仪制度。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

图 故宫天坛图



《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

《周易·系辞》又曰:“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霍,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古人认为,宇宙中日来月往,月来日往,日月相推,产生白天和夜晚,光明和黑暗。正是日月的运行,才产生寒冬和夏暑,寒往暑来,暑往寒来,寒暑相推才产生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岁月变化,才产生一年又一年。

古人认为,日月是岁月形成离不开的天象,因而就产生了祭祀日月的习俗。这可不是什么无知迷信,不懂西方“科学”才崇拜天地日月的,而正是明白了天地万物是怎么来的,才会尊崇天地,祭祀天地日月万物,天地是我们的父母,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没有什么不对。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4-06 13:44:28
天垂象,地成形


《素问·天元纪大论》中说气在天地产生不同的形态:“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说明阴阳交感互用乃气化之本,从而产生各种世间万物自然现象。

最终就变成了《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说的“天垂象,地成形”:

“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

意为在天地运动中,太空有星象、气象,地面有物象。日、月、木、火、土、金、水,这七大天体,象穿梭一样运行于太空之中。木火土金水五种属性的气附着在地表,承载着有形质的物体;虚的(指气)用来陈列顺应天的精气。地体及万物与太空精气的关系,就象树根与枝叶的关系一样。

虽然宇宙辽阔遥远,但是通过观察天空星象、气象,以及气化作用所引起的动物的生长壮老已和植物的生长化收藏等物象,还是能够认知清楚的。

图 天地气灿灿 霞光普照照



《淮南子·天文训》中也讲到了天地万物是如何生成的:

“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力万物。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日月之淫为精者为星辰。天受日月星辰,地受水潦尘埃。”

《列子·天瑞》中的“杞人忧天”亦有说到:“长庐子闻而笑曰:“虹蜺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山岳也,河海也,金石也,火木也,此积形之成乎地者也。”


这就是为什么当初能够依据地球上的风雨露雷电现象,可以反推回解释说明宇宙中的日月星辰的各种现象。

亦为《淮南子·天文训》所说的:“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力万物。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日月之淫为精者为星辰。”

由此可知,在古代中国天文学中,气象物候是连结阴阳之气与天空星象的纽带。

图 霞光播撒扬正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化气,阴成形。”

气,“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通过在天上的日月星辰,在地上的风雨露雷电,我们深刻的明白了何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阴阳五行相互交感才成了现在的天地万物自然之景象!

也就是说,天地日月星辰之交,会得到暑寒昼夜、水火土石,这些再相互感应相交变化出世间万物。

在《黄帝内经》有这么一句话,恰好可以说么为何当初可以反推回阴阳五行,就像当初从天文气象找到其中的联结点是“气”,由此知道了中国探讨万物本原之“元气论”。

《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阴阳者,数之可百,推之可千,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此处“其要一也”,就是指天地万物存在着无穷无尽的层次和形式,用阴阳来体现和推演是数不胜数的,唯有最终归结为“一”,返璞归真,返本归元,才是真正的根本。

正如《周易系辞》:“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说的是,悬于天上的(如日月星辰等)成为表象,处于地面的(如山川草木动物)等成为形体,事物变化的道理就可以从这些形、象中显现出来。

如此,我们就更能深刻体会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易·咸卦》之“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敬畏天地,敬畏江河、敬畏一草一木,它们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

图 先古圣人观察天地万物运转的规律为人间制礼作乐(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上古时期,古人才会“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知此万物之由来,才能心存敬畏之心,方能明白为何祖先要祭拜天地、日月,有了天地日月星辰,才能有人类之存在啊!

天上有日月星辰、风雷云雨,大地有山川河流草木,人类及诸生物,人类的生存诸多活动随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天地万物自然一体,就在这一切现象中呈现了出来。

答案一直都在,只是需要回归本原,就能找到答案!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4-06 14:01:46
今天的发完了,明天继续发了,了解一下古代对“气”的解释,对天地万物和气象变化的解释,更有助于理解今天所学的知识。

一直以来,都是说中国古代没有理论,没有科学理论,没有总结,都是零碎的,这是不对的,如果按照中国思想来理解天地万物,元气论去解释天地万物的话,今天所学的科学即分科知识都是其下属的分支,并不零碎,在整体概念下这些其实很好理解。

今天所学的知识才是真正的支离破碎,毫无联系,不清楚怎么来的,各种西式编故事造假无师自通的人物发现,事实上,起源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是误导人啊!

稍微了解一些中国这些思想文化,也是有助于理解我们的中医学的,因为中医思想理论就是用到这些的。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4-07 13:26:44
天人相应与中医学思想


天地阴阳二气交相变化,互相交感,产生自然万物,也就有了人类,人类的产生,也是宇宙中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

既然阴阳二气能够解释天地万物,那么也就能够解释人类的出现,自然也就能够解释人类为何患病的原因了。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灵枢·本神》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迫而生者也。”

古人通过“类比”思维认为,天地是一个大宇宙,人身亦是一个小天地。

《淮南子》曰:“天地宇宙,一人之身也;六合宇宙,一人之制也。”

《保枢•岁露》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与自然界关系密切,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体健康及疾病产生有重要影响,即“天人相应”。

《内经》:“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也。”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小大,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

人与自然界是相通的,在天地之气的升降运动中,人与万物共存在于“交融”之中,人体之气机,无不应天地之气升降而升降。

正是明白了天地变化,自然也就能够理解中医对疾病是如何理解的了。

图 阳光普照正气行 天明地朗万物生



有形的“阴阳之气”发生偏盛也认为是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若阴阳二气不得协调而出现了偏盛偏衰,或阴阳二气不得相互维系而导致了“独阴”或“独阳”,则万物万象的发生与变化则会出现失常或终止。故《春秋繁露·顺命》说:“独阴不生,独阳不生,阴阳与天地参然后生。”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说:“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

人体之气血和畅,阴阳交泰,生生化化,品物咸章,无不依赖于脏腑升降运动的正常。若脏腑气机升降运动处于动态平衡,则能抵抗病邪侵袭,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素问•宝命全形论》提出人体顺应天地阴阳变化的原理在于“不失四时”。以自然界四时阴阳气候变化而言,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凡太过即是“六淫”,即为致病之邪。顺应四时,则化害为利。

在《左传·昭公元年》就有:“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大致意思就是说:阴、阳之气过盛(淫)则致病。

《黄帝内经》讲到阴阳可以变化万千,推之可万,按照西医来理解的话,面对的情况万万千千,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又该如何面对呢?

《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阴阳者,数之可百,推之可千,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

这是指天地万物存在着无穷无尽的层次和形式,用阴阳来体现和推演是数不胜数的,乃至于“万之大不可胜数”。

说到阴阳变化《黄帝内经》讲“数之可百,推之可千”,这些变化组合数不胜数,数量是相当巨大的,这也是为什么今天的西式“科学”总是观察不尽的原因,只看到了一小部分,然后,却以为是真理,总是拿来攻击说中国古代不懂这些数不尽的东西,没有观察到就是“伪科学”,是“迷信”,所以,认为中国人不知道,可是,事实就是中国人早就知道了嘛!

既然天地万物存在的形式数不胜数,也就不可穷尽了,这就是为什么西医观察的越来越细了,可是却总是治不好病,因为没有找到方向,不知道病因是什么,也找不到病因,西医的思维方式出现了问题,局部局限性太大了。

面对不可胜数的变化,手足无措,却总是总结不出来一个有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中国能够明白万物起源万物之间如何生化的,那么回归本原,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多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西医和西式“科学”却总是要弄的那么复杂,还要美其名曰是“进步”,是“科学”!

看看受到影响的中国人,根本看不出来问题所在,受骗上当还要维护西式“科学”和西医的神圣性。

天地阴阳变化无穷尽,数不尽,如果只能一对一的应付,那么只能疲于应付,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目前的西医就是这样的方式,面对病毒细菌,就是抗病毒抗生素激素,可是病毒细菌变化快的很啊,很快就有了抗性,不停的升级,总是对付不完无穷无尽的病毒和细菌。

对付其他疾病也是如此,要么等疫苗,要么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是抗病毒、激素、抗生素这么不停的轮上几遍,再加上吊水,毫无办法。

永远都是解决办法等疾病变重或结束之后,永远赶不上趟!

怎么办呢?因为阴阳运动存在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又通过象表现出来。

《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所谓“象”,即表现出来的形象、征象。

中国的解决办法就是不能只看到数量,要“以象之谓也”啊,要不然什么时候能研究完!更要“然其要一也”,归结于“一”返璞归真,以阴阳二气来研究这数不尽的变化,这不就简单了吗,成功的化繁为简了。

如此,也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分析人身上的疾病了。

因而《类经附翼·医易义》说要以:“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才能顺应四时,长养万物,长养百骸。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4-07 13:29:31
阴阳思想与四时节序


在中医领域可以清楚地看到从秉承阴阳思想的“四时之序”到注重阴阳“对立、平衡”观念的演变。

古代医家十分重视四季养生,《黄帝内经》明确提出了“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养生要求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原则,并论述了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的各个季节的具体养生方法。

在《黄节内经》的基础上,历代总结出了许多四季养生的理论和方法。

春三月,属木,晚睡早起,节情欲以葆生生之气,少饮酒以防逆上之火,逆之则伤肝,肝旺脾衰,肝木味酸,木能胜土,土属脾主甘,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

夏三月,属火,生于长,养心气,火旺,味属苦,火能克金,金属肺,肺主辛,夏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食等,饱腹受寒,必生内疾。

秋三月,主肃杀,肺气旺,味属辛。金能克木,木属肝,肝主酸。当秋之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早睡早起,收敛神气,禁吐禁汗。秋气燥,宜食芝麻、梨、百合、银耳等以润其燥。

冬三月,天地闭藏,早卧晚起,暖足凉脑。曝背避寒,伏阳在内,心隔多热,切忌发汗以泄阳气。目勿近火,足宜常濯 。肾旺心衰,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心受病耳,故宜养心,不可多食灸煿肉面之类。

图 祥气和润生 大地云海腾



由于受四时之序、阴阳轮转观念的影响,在针灸、诊脉中也形成了“四时脉法”和以“四时”为理论依据的针刺方法。如果对于早期的“阴阳家”没有一定的了解,就很难理解这些诊断、治疗方法的立意了。

例如后世的脉学理论将“浮脉”(即:取之有余,按之不足)作为病在“表”的征象,但在《黄帝内经》中这却是作为春季的正常脉象;后世的针灸学根据疾病的症状决定深刺或浅刺,而在秦汉时期却主张依季节而定等等。

正是对四时之序的了解,阴阳家中“使人拘而多畏”、“牵于禁忌,泥于小数”之弊在中医领域中也有所体现,例如:

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

自然也就会根据四时节气变化,相应的在针刺方法上自然就会有所规定:

《素问·诊要经终论》上讲:“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春刺夏分,脉乱气微,入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气;春刺秋分,筋挛逆气,环为咳嗽,病不愈,令人时惊,又且哭;春刺冬分,邪气著藏,令人胀,病不愈,又且欲言语。”

这就涉及中医所说的“子午流注”了。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是古人记时的十二个符号,统称“地支”。 “子午”是十二地支中的两个支。子为初,亦是阳之始,阴之终,为23时至次日l时;午为阳之终,阴之始,从11时至13时。

图 子午流注图



“子午”不仅表示一天昼夜的阳阴盛衰,还表示一年四季的阴阳盛衰;阴历十一月为“子”,十一月里冬至阴尽阳生;五月为“午”,五月里夏至阳尽阴生。

昼夜长短和气候温凉寒热周而复始,然而人处于自然界中,人体气血的循环,必然受大自然的影响,周而复始,有规律地变化着。因此,根据天人相应的阴阳进退规律,按时循行取穴、调整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都可应用“子午流注”来表示人体气血盛衰的流注规律。

“流注”中,流指流动,注指灌注、集中。它将人体血气比作水,从子到午,从午到子,循环流注。随着时间的变换。阳阴各经气血有盛有衰,犹如海水涨潮退潮,有固定的时间一样。潮水能够定时涨退,主要是由于日、月,的吸力。

因此,古人认为人体的气血和各部分的组织,亦受日月吸力的影响,将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

正如《灵枢·岁露论》所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庋肤致……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

《素问·八正神明论》对气血和日月的关系及其对于针灸的影响进一步指出:“法天则地,台以天光”,“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

这就把血气和日月的关系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日光有阴晴寒暖的不同,遂使气血有浮沉聚散之变异。月郭有空满盈亏的现象,亦使气血有虚实增减的感应。因此,季节和时间与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人用“子午流注”来预知人体气血定期性的盛衰,根据长期积累的经验,体会出:一日之中,气血周流盛衰的时间,以十二经的六十六穴为主,规定了每一日、时经穴的开闭及针治最当的时机。

经穴在开时,气血当盛,如潮汐之涨;阖时气血衰退,如潮汐之退,并从阴经转入阳经或从阳经转入阴经。气血在周身的循环,先后盛衰不同,相互交错地流注着。

虽然如此,可是很有规律,如同潮水的定期涨退一样。此即“子午流注”定名的意义。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4-07 13:33:09
中西医对疾病的命名


在《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中说:“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着骨髓,通于五脏。是故邪气者,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至其变化,不可为度。”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这段话是说天地四时阴阳(亦即三阴三阳)乃是包括人体生命在内的万物之“根”,人与万物以天地阴阳的变化为根本、共沉浮。

倘若人的阴阳与这四时阴阳这个“根”的变化相悖逆,生命将在本源上受到戕伐,就会生出苛疾、甚至死亡;而如果人体阴阳变化与天地四时阴阳变化相顺从,即人体阴阳必须处在正常的内阳外阴的本位上,处在“正气”的状态上,便能生存。

关于“正气”与“邪气”的解释,《素问·五运行大论》《素问·六微旨大论》给出了很好的启示,其曰:“当其位则正,非其位则邪”。基于“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这个“位”的认识,很关键。

根据对人体阴阳本体结构的认识,此“位”应该是阴阳运动的本位。

因此,“当阴阳二气在升降过程中处于各自的本位范围,就是‘当其位’,即为‘正’,或曰‘正气’;当阴阳二气在升降过程中超过了各自的本位范围,就是‘非其位’,即为‘邪’,或曰‘邪气’。

这种思想也就是导致了中西医疾病命名要素不同的关键之处了。

西医的疾病种类及亚类细目有22500种(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第10版,即ICD-10),西医病名以病原体、解剖部位、病理、理化因子、流行病学等要素命名。

而中医对疾病的经典命名只有六种,即《伤寒论》所描述的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少阴病、太阴病、厥阴病。

西医命名的只是观察到的症状表现,却当成了病因病症来治疗,很多疾病应该属于正常现象的,当做疾病治疗岂不是让人越治越病,越来越严重了吗?!

中医虽然只有上述六种病,但是时至今日临床仍然适用,很大程度上还可以概括今天林林总总的疾病现象,所以中医有“六经钤百病”之说。

那是因为,归根结底总结出来的各种症状都离不开这六种类型,万变不离其宗啊!

图 自然充正气 正气天地行



在人体内阳外阴的本体结构中,阴阳二气处于相互交感的气化运动过程。要么阴气胜过阳气,要么阳气胜过阴气,由表及里,由渐入深,如此这般变化发展出来三阴病三阳病,这么理解就容易多了吧。

这就是阴阳之说在古代医学领域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三分阴阳而成太阴、少阴、厥阴和太阳、少阳、阳明。这六个名词在中医中是极为重要的概念术语:经脉学说的主体就是以此为名----手、足各有三阴、三阳之脉,合称“十二正经”。

在《素问·热论》中在论述外感热病时也是以此为名,现在一般外感病的进程被划分为太阳、少阳、阳明(以上三个在“表”),太阴、少阴、厥阴(以上三个在“里”)六个阶段。而东汉的《伤寒杂病论》也以此为纲,发挥而成,所以后人一般称之为“六经辩证”体系。

在《灵枢·决气》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黄帝问岐伯“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黄帝将构成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物质,皆包含在气的范畴内,这就是“元气论”的观点。

而岐伯回答:“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此处岐伯详细地解释了精的构成来源,然后他又分别论述了气、津、液、脉的构成及特点。

岐伯对气的解释是“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这是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在于阴阳失调,所以任何疾病,尽管它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都可以用阴或阳来加以概括说明。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是说诊断水平高的医生,看人的面色、舌苔、号脉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先确定阴阳哪个地方失调了,为何失调了。

而西医却看不到这一点,只是根据临床表现命名了不同的病名,看不到其深层内部的原因在于阴阳失调,怎么能够治好病呢?!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4-07 13:55:58
今天的发完了,明天还有一篇就结束了,其实还有很多内容不知道,也很感兴趣,只是现在要么打成了迷信,要么感觉解释的不尽如人意,还是很遗憾很可惜这些宝贝精华在西化中逐渐失传........

想要了解更多,可是能力所限,目前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就拿现在所知的东西来说,阴阳五行说,更关系到一个人的世界观宇宙观,对一个人的人生影响是极大的,这个世界观宇宙观影响每一个人对世界对宇宙对社会对各种事物的判断,不同的判断做出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结果,不同的结果导致不同的未来,不同的未来影响我们的民族国家.............

这就是思想文化的潜移默化的最终影响,也是最重要的所在,它不能马上立竿见影,却影响长远深远,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化,也就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作为“中国”人的基础!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