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度量衡这么重要呢?

字数:492107访问原帖 评论数:64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9-05-06 21:57:10 更新时间:2022-02-05 10:31:52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29 13:37:13
中国古代“磁石吸铁”的一些发明创造

我国古代典籍中也记载了一些磁石吸铁和同性相斥的应用事例。

磁石只能吸铁,而不能吸金、银、铜等其它金属,也早为我国古人所知。

早在汉代,人们发现磁石虽然可以吸铁,但不能吸引铜和瓦石。《淮南子·览冥训》写道:“慈石之能连铁也,而求其引瓦则难矣。”《淮南子·说山训》又写道:“慈石能引铁,及其于铜则不行也。”

斗棋

不仅如此,汉代人还知道磁铁的排斥现象。《史记•封禅书》说汉武帝命方士栾大用磁石做成的棋子“自相触击”。

例如:

《史记·封禅书》:“於是上使验小方,斗棊,棊自相触击。”司马贞索隐引 顾氏 曰:“《淮南子·万毕术》云‘取鸡血杂磨针铁杵,和磁石棊头,置局上,即自相抵击也’。”

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西汉时期有个方士,叫栾大。他发明了一种“斗棋”,在汉武帝面前表演,两枚棋子“自相触击”,不仅会互相靠近而且也会互相排斥“相拒不休”。这一下子可把皇帝逗乐了。汉武帝立刻封赏栾大为“五利将军”。

那么,这两枚棋子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呢?栾大自然不会说出来,不过,与他同时代的人还是把制造斗棋的方法给揭开了,事见《淮南子·万毕术》。

《椎南万毕术》(西汉刘安)记载:斗棋的制造方法:“取鸡血与针磨捣之,以和磁石涂其头,曝干之,置局上,即相拒不休。”意思是说,把铁针、天然磁石捣碎,碾成粉末,再用鸡血搅拌成浆状,涂在两枚很轻的棋子外面,晒干它们,然后放在棋盘上,这两枚棋子就会斗起来。

他们用磁石作棋子,使之互相触击。异性端的触击,棋子互相吸引;同性端的触击,棋子互相排斥。汉代人将这种游戏称为“斗棋”。

司马光《资治通鉴》在正面意义上使用《汉武故事》仅两处:“元鼎四年春二月”条言栾大能使“□自相触击”,“□”字《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作“棊”,《史记·孝武本纪》作“旗”,《汉武故事》则作“旍”,温公据后者判定“□”当从《史记》作“旗”

由此看来,在汉代,人们已经发现了磁极性。

图 磁铁原来这么好玩



这个图的话,还达不到中国古代“斗棋”的“自相触击”效果,只能做到自动吸附排列。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29 13:46:25
磁石门(却胡门)

南北朝(512~518年)的《水经注》(郦道元)和另一本《三辅黄图》都有秦始皇用磁石建造阿房宫北阙门,“有隐甲怀刃入门”者就会被查出的记载。

在修建阿房宫的时候,秦始皇根据“磁石召铁”的原理,叫工匠给他设计一种磁石门。据一本专门记载秦汉宫庭古蹟轶事的《三辅黄图》说:“阿房前殿,以木兰为梁,磁石为门,怀刃者止之”。

史载,燕太子丹派刺客荆轲刺杀秦王,图穷匕现。为保安全,秦王愤怒之余采取措施,在前殿垒磁石为门,称磁石门,一是在入门时以磁石的吸铁性能使隐甲怀刃者不能通过;二是为了向“四夷朝者”显示神奇,使其惊恐却步,不敢有异心,故亦曰“却胡门”,以防行刺者再次入宫。从此,文武百官及各国使臣进见,凡带利器者均被查出而拒之门外。

《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引《三辅旧事》:“阿房宫以磁石为门,阿房宫之北阙门也。”

南北朝时所著的《三辅黄图》更是对磁石门有这样的描述:“磁石门,乃阿房北阙门也。门在阿房前,悉以磁石为之,故专其目,令四夷朝者,有隐甲怀刃,入门而胁止.以示神。亦曰却胡门。”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也有类似记载:“又径磁石门西。门在阿房前,悉以磁石为之,故专其目。令四夷朝者,有隐甲怀刃入门而胁之以示神,故亦曰胡门也。”

北宋熙宁九年(1076)宋敏求撰《长安志》中说:“东西有阁道,垒磁石为之,著铁甲入者,磁石吸之,不得过。”。

唐代的《元和郡县志》更具体地说:“秦磁石门,在咸阳东南十五里。东南有阁道,即阿房宫之北门也,累磁石为之。着铁甲入者,磁石吸之不得过。羌胡以为神。”磁石是可以隔着衣物吸引铁镍钴等金属的。

图 阿房宫遗址、磁石门遗址



阿房宫的磁石门是世界上第一个磁性警卫装置。这种磁性警卫装置在后世曾得到推广实用。防止身怀利刃的刺客混入皇宫,后代不仅在巍峨的宫阙中设置磁石门,甚至在野营的辕门口也安装磁石门。

北周诗人庾信在《从驾观讲武》的诗中写道:“开营雁翼,门嫌磁石碍。”阿房宫的磁石门,可以算得上是世界科技史上的一大创举。

磁石门,《三辅黄图》指为阿房宫前殿之门。其位置据《西安地方志丛书·汉代长安词典》载:“磁石门遗址在今咸阳东南的双楼村,即为今日之三桥镇双楼寺。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29 14:11:22
磁石打仗

《晋书·马隆传》记载,马隆利用磁石打仗的故事,“夹道累磁石,贼负铁铠者,不得前”。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年),凉州发生叛乱。晋武帝任命马隆为讨虏护军武威太守统兵征讨树机能。马隆预先派人将大量磁石放置在一条狭窄的夹道上(“夹道累磁石”),叫自己的将士们改穿犀甲,然后将叛军诱进夹道。

由于叛军“负铁铠,行不得前”,被“留碍”在夹道上,如同中了孙悟空的“定身法”而晋军身披犀甲,任意冲杀,因此轻而易举大获全胜。可叛军却还蒙在豉里,对马隆“咸以为神”。这是将磁石运用于战争的著名范例。(“夹道累磁石,贼负铁镗,行不得前,隆卒悉被犀甲,无所留碍”)

《晋书·马隆传》原文如下:

马隆,字孝兴,东平平陆人。少而智勇,好立名节。魏兖州刺史令狐愚坐事伏诛,举州无敢收者。隆以武吏托称愚客,以私财殡葬,服丧三年,列植松柏,礼毕乃还,一州以为美谈。

泰始中,将兴伐吴之役,下诏曰:“吴会未平,宜得猛士以济武功。”兖州举隆才堪良将。

初,凉州刺史杨欣失羌戎之和,隆陈其必败。俄而欣为虏所没,河西断绝,帝每有西顾之忧,临朝而叹曰:“谁能为我讨此虏通凉州者乎?”朝臣莫对。隆进曰:“陛下若能任臣,臣能平之。”帝曰:“必能灭贼,何为不任,顾卿方略何如耳。”隆曰:“陛下若能任臣,当听臣自任。”帝曰:“云何?”隆曰:“臣请募勇士三千人,无问所从来,率之鼓行而西,禀陛下威德,丑虏何足灭哉!”帝许之,乃以隆为武威太守。公卿佥曰:“六军既众,州郡兵多,但当用之,不宜横设赏募以乱常典。隆小将妄说,不可从也。”帝弗纳。隆立标简试。自旦至中,得三千五百人,隆曰:“足矣。”因请自至武库选杖。于是西渡温水。虏树机能等以众万计,或乘险以遏隆前,或设伏以截隆后。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地广则鹿角车营,路狭则为木屋施于车上,且战且前,弓矢所及,应弦而倒。奇谋间发,出敌不意。或夹道累磁石,贼负铁铠,行不得前,隆卒悉被犀甲,无所留碍,贼咸以为神。转战千里,杀伤以千数。自隆之西,音问断绝,朝廷忧之,或谓已没。后隆使夜到,帝抚掌欢笑。朝议加隆将士勋赏,赐爵加秩各有差。

太康初,朝廷以西平荒毁,宜时兴复,以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将所领精兵,又给牙门一军,屯据西平。时南虏成奚每为边患,隆至,帅军讨之。虏据险距守,隆令军士皆负农器,将若田者。虏以隆无征讨意,御众稍怠。隆因其无备,进兵击破之。毕隆之政,不敢为寇。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二十七》)

这项伟大创造,流传千古,明朝文人黄道周曾写下这样的四句赞词:“磁石旁拖,羌甲被束,我兵披犀,尽惊神速。”。

图 强磁铁其实是很危险的物品,携带两块以上的千万要注意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29 15:19:00
南海“涨海”“崎头”中的磁石

南海及南海诸岛地名很早就出现于古籍。

东汉杨孚《异物志》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墩外大舟,锢以铁叶,值之我拔”。

这里的“涨海”是当时中国人民对南海的称呼,“崎头”则是当时对包括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的岛、礁、沙、滩的称呼。

汉代前,我国称“纳土纳群岛”海域为“涨海”,称“纳土纳群岛”为“涨海崎头”,称“纳土纳岛”为“极大崎头”。由于其正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交汇的马六甲口,受两洋水位落差活动影响,致使该水域水位时有升高和回落现象,故此,我国先民称此海为“涨海”,称此海中的各大小岛屿为“涨海崎头”。“崎头”,即岛屿。

谢承《后汉书》说“交趾七郡贡献皆从涨海出入”。

三国东吴将领康泰所著《扶南传》不仅提到了南沙群岛,而且对其形态描述道:“涨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磐石,珊瑚生其上也。”。

图 《南州异物志》万震(三国 东吴)



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吴国丹阳太守万震所著《南州异物志》对南海诸岛进行了记载。编纂于宋代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7—983年)的《太平御览》中有多条《南州异物志》佚文,其中一条为:“句稚,去与游八百里,有江口,西南向,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而多磁石。”其中,“涨海”指南海,“崎头”泛指南海岛礁,“磁石”泛指暗沙、暗礁。

“涨海”之称一直延续到南北朝,而《梁书》卷54《海南诸国列传》:“干陁国在南海洲上”(干陁国故地在今苏门答腊岛),已开始使用“南海”名称,至唐宋时期“南海”之称渐多,初唐被流放越南的诗人沈佺期有“身投南海西”的诗句(《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

以上引述说明,远在1500年前中国人民已经认识南海和南海诸岛,把南海称为“涨海”、“南海”;南海诸岛泛称“涨海崎头”、“珊瑚洲”;而以“磁石”指称暗礁暗滩,其含意是南海暗礁暗滩多,来往船只搁浅难脱,象被磁石吸住一样。

《隋书》记载,公元607年,“(常)骏等自南海郡乘舟,昼夜二旬,每值便风,至焦石山,而过东南,泊陵伽钵拔多洲,西与林邑相对”,“焦石山”即礁石,从航程看指西沙群岛。

《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振州(今海南三亚)疆域“西南至大海千里”,西沙群岛包括在内。

唐宋年间,许多历史地理著作将西沙和南沙群岛相继命名为“九乳螺洲”、“石塘”、“长沙”、“千里石塘”、“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万里长沙”等。

宋元明清四代,以“石塘”、“长沙”为名记述南海诸岛的书籍多达上百种。

唐穆宗时明令岭南节度使管辖的范围包括南海诸岛。《琼州府志》记载,宋仁宗庆历(1041-1048)年间,将西沙群岛列为广南水军的巡海范围之内。

两宋时,随着航海实践的增多,南海诸岛又有新称,并趋于细化。

如《宋会要辑稿•占城国》记载:“……数日,主占城界,十日过洋情,东南有石塘,名曰万里,其洋或深或浅,水急礁多,舟覆翻者十七八”,以“石塘”专指南沙群岛。此后史书多用“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以及类似的称呼泛称或专指南海诸岛。

宋人周去非在其《岭外代答》一书中,写明了南海有“长沙、石塘数万里”,“历上下竺与交洋,乃至中国之境”,明确指出交趾洋(今北部湾)与昆仑洋(今越南昆化岛附近海域)一线为中越海域分界线。

而且福建、广东的海舶建造技术非常先进。宋代吕颐浩《忠穆集·论舟楫之利》记载:“南方木性与水相宜,故海舟以福建为上,广东船次之,温州船又次之。北方之木与之不相宜,海水咸苦,能害木性,故舟船入海,不能耐久,又不能经风涛,往往有覆溺之患。”

元代,对南海诸岛地理位置的记载更为详细。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中有“万里石塘,由潮洲而生,迤逦如长蛇,横亘海中......原其地脉。历历可考。一脉至爪哇,一脉至渤泥及古里地闷,一脉至西洋遐昆仑之地”。其中“万里石塘”指包括今南沙在内的南海诸岛。

明代,据明王佐《琼台外记》记载:万州在明时辖有“长沙”、“石塘”,海军指挥佥事“统兵万余,巨舰五十艘”,巡逻南海,确立明政府对南海诸岛及其海域的主权和管辖。《广东通志》记载:“督发兵船出海防御……自东莞南亭门放洋,至鸟潴、独潴、七洲三洋,星盘坤未针,至外罗。”

清代《琼州府志》在解释“涨海”的含义时说:“南溟者天池也,地极燠,故曰炎海;水恒溢,故曰涨海。” 清初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也有类似解释:“炎海善溢,故曰‘涨海’。”反映中国古人对南海潮汐现象的认识。

南海在古代除了称为“涨海”、“南海”、“炎海”之外,还有“朱崖海”(晋郭璞注《山海经》:“(离耳国)即儋耳也,在朱崖海水中”;又唐李善对晋左思《吴都赋》注:“朱崖海中有渚……”)、“大洲洋”、“琼洋”(《崖州志》:“州东接大洲洋,有千里石塘、万里长沙,为琼洋最险之处”,《琼州府志》同此)、“琼海”(清陈伦炯《海国闻见录》:“至琼海万州,曰万里长沙……”;《琼州府志》:“则琼之海,其涨海乎”)等。

图 中国历代发现、经营和辖制南海诸岛的历史简表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29 15:22:23
南海诸岛称呼

对南海诸岛的称呼,除了上述“涨海崎头”、“珊瑚洲”之外,还有“木饮州”(前引唐李善对《吴都赋》“饮木”一词的注:“朱崖海中有渚,东西五百里,南北千里,无水泉,有木斩之,以盆瓮承其汁而饮之”,按“饮木”当指饮椰子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饮州,珠崖一州,其地无泉,民不作井,皆仰树汁为用”)等。

其中康泰《扶南传》关于“涨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盘石,珊瑚生其上也”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对南海诸岛珊瑚岛礁成因作出的科学说明。

东沙群岛的名称,见于清代著名军事家、康熙年间历任苏松水师总兵、浙江提督陈伦炯著《海国见闻录》记载:“南澳气,居南澳之南,古名落漈”。“南澳气”即今东沙群岛。古时称为“落漈”。

西沙群岛的名称,见于唐代著名政治家、官居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徵(580-643年)等奉旨撰《隋书》记载: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常)骏等自南海郡乘舟,昼夜二旬,每值便风,至焦石山,而过东南,泊陵伽钵拔多洲,西与林邑相对,上有神祠焉。”上述称“焦石山”者,即指今西沙群岛。

图 《武经总要》曾公亮(北宋)



自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后,南海诸岛开始有了比较明确的命名。

宋仁宗时天章阁待制(从四品)曾公亮(999-1078年)、工部侍郎丁度奉旨主编兵书《武经总要》,其中写道:“广州南海郡……其地,东南至大海四十里,东至惠州四百二十里,西至端州二百四十里,南至恩州七百五十里,北至韶州二百五十里,东南海路四百里至屯门山,二十里皆水浅,日可行五十里,计二百里。从屯门山,用东风西南行,七日至九乳螺洲,又三日至不劳山(原注:在环州国界),又南三日至陵山东(原注:有甜水),其西南至大食,佛师子、天竺诸国,不可计程。”。

《武经总要》中有:“王师出戍”至“九乳螺州”的记载。所谓“九乳螺州”,即今之西沙群岛古称。

图 《岭外代答》周去非(南宋)



南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任桂林通判的周去非,曾根据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居左丞相范成大(1126-1204年)著《桂海虞衡志》及耳闻目见,以答客问的形式著书《岭外代答》。

其中写道,“海南四郡之西南,其大海曰交阯洋。中有三合流,波头喷涌而分流为三:其一南流,通道于诸蕃国之海也。其一北流,广东、福建、江浙之海也。其一东流,入于无际,所谓东大洋海也。南舶往来,必冲三流之中,得风一息,可济。苟入险无风,舟不可出,必瓦解于三流之中。传闻东大洋海,有长砂石塘数万里,尾闾所泄,沦入九幽。昔尝有舶舟,为大西风所引,至于东大海,尾闾之声,震汹无地。俄得大东风以免。”

《岭外代答》中亦有记述:“南海有长沙、石塘数万里。”书中指“长沙”,即今之西沙群岛。《岭外代答》中以“长砂”(长沙)、“石塘”统称南海诸岛。

图 《诸蕃志》赵汝适(宋朝)



南宋泉州市舶司提举赵汝适所著《诸蕃志》不仅记载了千里长沙、万里石床的方位,而且对其海域的危险性进行了描述:“外有洲曰乌里,曰苏吉浪。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床。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焉。”

图 《宋会要》官修(宋朝)



官修《宋会要》以“石塘”或“万里石塘”指称南海诸岛:“欲至中国者,自其国放洋,五日抵波斯兰,次昆仑洋,经真腊国,数日至宾达椰(榔)国,数日至占城界,十日过洋,傍东南有石塘,名曰万里,其洋或深或浅,水急礁多,舟覆溺者,十(之)七八,绝无山岸,方抵交趾界。五日至钦廉州,皆计顺风为则。”

图 《岛夷志略》汪大渊(元朝)



元代民间航海家、地理学家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对以石塘概称的南海诸岛的地形地貌进行了描述。“石塘之骨,由潮州而生。迤逦如长蛇,横亘海中,越海诸国。俗云万里石塘。以余推之,岂止万里而已哉!舶由玳屿门,挂四帆,乘风破浪,海上若飞。至西洋或百日之外。以一日一夜行百里计之,万里曾不足,故源其地脉历历可考。一脉至爪哇,一脉至勃泥及古里地闷,一脉至西洋遐昆仑之地。盖紫阳朱子谓海外之地,与中原地脉相连者,其以是欤!观夫海洋泛无涯涘,中匿石塘,孰得而明之?避之则吉,遇之则凶,故子午针人之命脉所系。苟非舟子之精明,能不覆且溺矣!吁!得意之地勿再往,岂可以风涛为径路也哉!”

明代著名文学家、官居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宋濂(1310-1381年)主编《元史·史弼传》中有元代名将史弼“率师五千人”“巡视七洲洋、万里石塘”,“渡海二十五万里”的记载。据考,“七洲洋”,亦是指今日之西沙群岛。史弼因捍卫海疆有功,累官平章政事,封鄂国公。

图 《海语》黄衷(明朝)



明代关于南海诸岛的名称记载进一步明确。嘉靖年间(公元1507—1566年)兵部右侍郎黄衷所著《海语》中载,“万里石塘在乌潴、独潴二洋之东,阴风晦景,不类人世。其产多砗磲,其鸟多鬼车、九首者、四三首者,漫散海际,悲号之音,聒聒闻数里。虽愚夫悍卒,靡不惨颜沾襟者。舵师脱小,失势误落石汊,数百躯皆鬼录矣”;“万里长沙在万里石塘东南,即西南夷之流沙河也。弱水出其南,风沙猎猎,晴日望之如盛雪。舶误冲其际,即胶不可脱,必幸东南风劲,乃免陷溺。”此处万里石塘指西沙群岛,万里长沙指南沙群岛。

图 《海槎馀录》顾岕(明朝)



曾任职儋州(今海南省儋州市)的顾岕所著的《海槎馀录》(1617年刻本)中记载,“千里石塘在崖州海面之七百里外,相传此石比海水特下八九尺,海舶必远避而行,一堕既不能出矣。万里长堤出其南,波流甚急,舟入回溜中,未有能脱者。”此处千里石塘指西沙群岛,万里长堤指南沙群岛。

图 《海国闻见录》陈伦炯(清朝)



1730年(雍正八年),时任台湾镇总兵的陈伦炯在《海国闻见录》中以南澳气、七洲洋、万里长沙、千里石塘来指称南海诸岛。其中记载,“南澳气,居南澳之东南。屿小而平,四面挂脚,皆嵝岵石。底生水草,长丈余。湾有沙洲,吸四面之流,船不可到;入溜,则吸搁不能返。隔南澳水程七更,古为落漈。北浮沉皆沙垠,约长二百里,计水程三更余。尽北处有两山名曰东狮、象,与台湾沙马崎对峙。隔洋阔四更,洋名沙马崎头门。气悬海中,南续沙垠,至粤海,为万里长沙头。南隔断一洋,名曰长沙门。又从南首复生沙垠至琼海万州,曰万里长沙。沙之南又生嵝岵石至七洲洋,名曰千里石塘。”

中沙群岛的名称,见于明代著名军事家、官居副总兵,以辅佐主帅孙承宗镇守边关、声望显赫的茅元仪著《武备志》一书,其中引载明代宣德五年(1430年)绘制的《郑和航海图》:“石星石塘”绘在东边,“石塘”绘在西边,“万生石塘屿”绘在两者之间偏南,比“石塘”面积大,按其三者位置及所使用标绘符号,“石星石塘”单独用点圈符号标绘出很宽的范围,又位于东边。经史家考证,即今日之中沙群岛。

上述的“南澳气”、“焦石山”、“九乳螺州”、“长沙”、“七洲洋”、“石星石塘”、“石堂”、“石塘”等种种名称,就是我国南海诸岛屿东沙、西沙、中沙及南沙四大群岛的古时有文字可考的记载名称。

我国著名航海家郑和等率领数十万人马,分乘几十艘巨舰,横越南海航线,出使西洋各国,远达西亚和东非。

明代比较有影响的一种地图中,有朱思本撰、罗洪先增补成于1554年左右的《广舆图》,其中《东南海夷图》图幅中,将“长沙”绘成一个圆圈中的一半,中间有线条分开,另一半圆圈中无文字注明的图案,这种绘法在1621年茅元仪《武备志》中的《郑和航海图》里也可看到,“说明长沙是个珊瑚礁沙,有的露出水面,有的则藏于水下,形象地表明了隐没于水中的中沙群岛和露出水面的西沙群岛,与今天的中沙西沙群岛实际情况完全一样。

《郑和航海图》在南海中绘“石星石塘”、“石塘”、“万生石塘屿”等。据图上方位及符号判断,“石星石塘”绘在东面,用点和圈交错标注,表示水下礁沙,指东沙群岛;“石塘”绘在西面,应指西沙群岛;“万生石塘屿”一名,仅见于该图,疑是“万里石塘屿”之误,绘在“石塘”之东偏南,且范围画得比“石塘”大,应指南沙群岛。

明代《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中标有石塘、长沙和石塘。从图中标绘的位置看,后一个石塘是今南沙群岛。

2008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发现的《明东西洋航海图》明确标注出了南海四岛。即:东沙(“南澳气”)、西沙(“七州”)、中沙(“万里长滩”)、南沙(“万里石塘”),这是明代海图中所没有的。虽然这幅航海图没有官方背景,但它更证明了对于四岛的位置已为人所熟知。

清代《更路簿》记载了中国海南岛渔民所习用的南沙群岛各个岛、礁、滩、洲的地名具体方位,其中南沙计73个地名。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29 15:27:57
《更路簿》

《更路簿》又称《南海更路经》,是海南民间以文字或口头相传的南海航行路线知识。

我国渔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逐步认识和掌握了南沙群岛各岛群路程的远近与方向,各处水道和礁石的深浅,各岛礁地形的特点,以及航行与季风、海流和飞鸟等的关系,这些宝贵的经验集中记载在海南岛渔民世代相传的《更路簿》中。

它们有两类:一类是以手抄本形式传下来的,俗称《南海更路簿》;一类是口头传承下来,俗称“更路传”。随着渔民对西沙、南沙群岛开发利用不断深入,《更路簿》的内容也一代代修改充实,留下了不同的版本。

图 《更路簿》明清时期



明代中叶以后,我国对南海诸岛的岛礁滩沙有了具体命名。明清时期形成的《更路簿》是中国渔民往来于中国大陆沿海和南海诸岛之间的航海指南,以多种版本的手抄本流传并沿用至今,记录了中国人民在南海诸岛的生活和生产开发活动,记载了中国渔民对南海诸岛的命名。

其中对南沙群岛各个岛礁的命名达70余处。这些命名或用中国式罗盘的方位命名,如丑未(渚碧礁)、东头乙辛(蓬勃暗沙);或用方言命名,如火艾礁;或用特产命名,如赤瓜线(赤瓜礁)、墨瓜线(南屏礁);或以岛礁形状命名,岛串(仙娥礁)、双担(信义礁);或以某种实物命名,如锅盖峙(安波沙洲)、秤钩峙(华阳礁);或以水道命名,如六门(六门礁)、五风(五方礁)等。

凝结几代人的心血

今年59岁的王书保,12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捕鱼技术,16岁随父亲闯深海,28岁就当上了轮机长。王书保手中的那本《更路簿》,代代相传,凝结着世代在南海谋生的王家几代人的心血。

记录在《更路簿》的语句,对外人来讲,犹如天书,可对世世代代在南海深耕的渔民来说,这是他们的航海针经。它不仅记录了航海线路,岛礁名称、准确位置和航行针位(航向)、更数(距离)和岛礁特征,还有一年12个月海上流水特征的记载,也不乏有风向、暗礁的准确描述,对于那些危险地段还特别标注了航行速度以示提醒。

王书保说,在他家《更路簿》上,每一代人都会为《更路簿》补充新的信息点。传到王书保手中时,上面已经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多条线路,不仅记录着前往西沙、南沙的各条线路,还标注了容易发生海难的海域,甚至更详细地将岛礁附近的南海传统渔场标注出来,可谓是一本西沙、南沙渔场的百科全书。

精准导航:未出现过任何错误

王书保介绍,根据航速、水流、风速、时间的计算,可以算出航船的实际行驶里程,然后以一更10海里为单位,将行驶距离换算成更数,就可以用《更路簿》的记载导航了。王书保说,他一直用《更路簿》上记载的线路进行导航,没有出现过任何错误。

1987年秋,王书保驾船前往西沙捕鱼,在航行途中,王书保遇见一艘同向行驶的轮船。第二天上午,当王书保的渔船行至西沙永兴岛附近海域时,却发现昨天见到的那艘轮船缓慢地朝海南岛方向行驶,觉得蹊跷的王书保通过电台与那艘轮船船长取得了联系。

轮船的船长告诉王书保,由于定位系统出错,导致轮船偏离了原有航线。

“一旦定位系统偏航太多,距离目标岛屿太远,在茫茫大海上是用肉眼看不到岛屿的。”王书保说。后来,王书保让自己的渔船为那艘轮船引路,轮船才准确地驶入永兴岛码头。


古代渔民出海生产全凭罗盘针指航向。帆船不像现在机帆船那样直线开行,而是走之字形。特别是南海盛行东北季候风,帆船行驶就需偏东或偏北来抵消风力的影响。这样,凡南北向航行,均偏向东北和东南,凡东西向航行,均偏向东北和西北。二地往返针位和更数不能尽同。

航行方向和更路全凭有经验老渔民用脑记住。老渔民观察航向,夜晚看星斗,白天看海洋。要测量海水深浅,以庹计算,两手张开的长度为一庹,约5市尺。还要测验海流正常与否,方法是用炉灰捏成饭团一样,抛入水中,若炉灰团只溶化一点点就沉下去,表明海流正常,若其很快溶化或被冲走,则海流不正常,这时就要从中窥测海流方向,及时掌握航向。

据文昌县铺前港老渔民蒙全洲说,海南渔民的《更路薄》是明代三宝公郑和下西洋时(1406~1433)传下来的。有学者研究指出,郑和极有可能以长期在南海捕捞的老渔民为向导,由此推测《更路簿》至少在郑和时已形成。而从其产生到形成还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民间在宋元时代就有《更路簿》的可能性很大。

所以,这些航海经验可是世代积累所得,才能出现《更路薄》,哪可能出现像西方那种连测量经度都不会的时候,航海路线、岛屿名称位置等等全都知道了,甚至传教士还能给中国“送”中国周边海域的的气象情况,告诉中国人什么叫“台风”,这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29 15:34:41
磁屏蔽

晋《真元妙道要略》:“磁石吸铁,隔阔潜应”。

刘献廷《广阳杂记》也有一段记载:“磁石吸铁,隔碍潜通。或问余曰:‘磁石吸铁,何物可以隔之?’犹子阿孺曰:‘惟铁可以隔耳。’其人去复来,曰:‘试之果然。’余曰:‘此何必试,自然之理也。’”


磁石医疗

中国古代,还常常将磁石用于医疗。磁石做为药物,在中医里应用得更为广泛。

东汉著名医学书籍《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中草药专著。当中记载:磁石主治周痹风湿、肢节肿痛、不可持物、洗铣酸痛,除大热烦满及耳聋。

汉代司马迁的名著《史记·扁鹊仓公传》内记有:“齐王侍医遂病,自炼五石服之……”,记录了早在西汉初期,人们就“自炼五石”治病。(五石即慈石、丹沙、雄黄、钒石和曾青)“五石”是指丹砂(硫化汞)、雄黄(硫化砷)、白矾石(硫酸钾铝)、曾青(铜的碳酸盐和氢氧化物)、磁石(四氧化三铁)。

《史记》中有用“五石散”内服治病的记载,磁石就是五石之一。晋代有用磁石吸出体内铁针的病案。到了宋代,有人把磁石放在耳内,口含铁块,因而治愈耳聋。

五石散很可能在先秦就已经出现,至少西汉前期,五石散已被医家常用。服石的传统其实还要更早。《周礼》有云:“凡疗疡以五毒(石脑、丹沙、雄黄、矾石、慈石)攻之。”

《吕氏春秋》中就有“齐王侍医遂病,自炼五石服之”五石即丹砂、雄黄、白矾石、曾青和磁石。

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齐王侍医遂病,自炼五石服之”。《抱朴子·金丹》中最早描述:“五石者,丹砂、雄黄、白礜、曾青、慈石也。”

1972 年 11 月在武威旱滩坡出土的 92 枚医简,是 1949 年以来我国文献考古工作中的重大发现之一,为考古学、古文字学、历史学等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武威医简中木牍 86 甲记载的 " 恶病大风方 ",是张仲景 " 五石汤 " 化裁而来的,保留了古代 " 五石汤 " 的基本风貌,也为一段千古历史传奇获得新证据。

武威医简中木牍 86 甲记载有一个著名的 " 恶病大风方 " 处方,由雄黄、丹沙、矾石、磁石、玄石、消石等组成。《抱朴子 · 金丹》中最早描述:" 五石者,丹砂、雄黄、白礜、曾青、慈石也。" 这与现在用来治疗结石的 " 五石汤 "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目前医用的 " 五石汤 " 处方是指海浮石、穿破石、滑石、石苇、硝石片。

张仲景的 " 五石汤 " 疑似《抱朴子 · 金丹》中的处方,但在武威医简未出土前,医学界长期持怀疑态度。医简出土后,医学界考证发现,观《抱扑子》所载 " 五石汤 " 亦为矿石类并具有毒之品,且五味药中前三味丹砂、雄黄、矾石与 " 恶病大风方 " 中前三味药完全相同。" 恶病大风方 " 正是张仲景的 " 五石汤 " 化裁而来的,保留了古代 " 五石汤 " 的基本风貌,可见, 张仲景为王粲面诊并非民间传说。

战国初期成书的《周礼·天官·疡医》写道:“凡疗疡以五毒攻之。”战国至汉代期间,磁石已成为中药成分之一。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是战国秦汉期间药物知识的总结性著作,它写道:“慈石,味辛寒,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消,除大热烦满及耳聋。”

在《神农本草经》中有这样的记载:“慈石,味辛寒,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除大热烦满及耳聋。”南北朝时医学家陶弘景所著《名医别录》指出:“(慈石治病为)养肾藏,强骨气,益精除烦,通关节,消痈肿,鼠瘘,颈核,喉痛,小儿惊痫。炼水饮之,亦令人有子”。


磁石的其他用途

磁化水

南北朝时医学家陶弘景所著《名医别录》指出:磁石可“养肾脏、强筋骨、益精除烦,通关节,消痈肿鼠瘘,颈核喉痛,小儿惊痫。”同时谈到喝用磁石炼水可治病防病。这是磁化水最早的应用记录。

大科学家沈括为治疗腹泻的流行,曾把磁石投入井中,让当地居民饮用井水,解决了当地流行病的泛滥,即“在道院中,择好土地,凿一井。……令人采掇可一二石,皆如豆粒,杂投水中。磁石亦好。”

治疗金疮出血等症

唐代医学名著《备急千金要方》的作者孙思邈治疗金疮出血时,就用“磁石赤缚之,止痛断血。”这时磁石的医用从汤剂扩大应用到人体局部病变。

《新修草本》一书也对磁石的作用予以记载。

磁石(本草纲目附方)明代李时珍有单方记载。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石部》列有“慈石”这位药物,并且记载:它主治“周痹风湿,肢节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痟,除大热烦满及耳聋”,有“养贤脏,强骨气”的功能,可以“益精除烦,通关节,消痈肿鼠瘘,颈核喉痛”,“治筋骨羸弱,补五劳七伤、眼昏……止金疮血。”。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还搜集了一些用慈石治病的单方,如:“金疮出血,慈石末傅之,止痛断血”;“诸般肿毒,吸铁石三钱,金银藤四两,黄丹八两,香油一斤,如常熬膏,贴之”;“大肠脱肛”,“用慈石末,面糊调涂囱上,入后洗去”;“小儿惊痫,慈石炼水饮之”等等。

《本草纲目》中还说:“慈石三十两,白石英二十两,槌碎瓮盛,水二斗浸于露地。每日取水作粥食,经年气力强盛,颜如童子。”。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描述用吸铁石末加一些药物制成药膏,敷贴患部,治疗诸般肿毒。在治疗脱肛时写道:“磁石末面糊涂囟上,入后洗去”,囟顶之处相当百会穴的位置,提示当时磁石治疗已与经络穴位有联系。

清代汪昂在《医方集解》中,记述了用磁石、麦冬、甘草等治肾热汤处方。


磁枕

除了作为药剂,磁石还可以用来理疗,在公元190年的春秋时期,扁鹊就曾用磁石做枕,为秦穆公治疗偏头疾。

唐代冯贽所著的《云中杂记》也记述了“益精者,无如磁石,以为益枕,可老而不昏,宁王宫中多用之”。

清代《格致镜源·坤舆类》引《丰宁传》“益精者,无如磁石。以为益枕,可老而不昏。”这是磁疗枕的使用记录。

所以,也能治眼病,李时珍介绍了自己给一位读书人治疗眼疾的事例。这位读书人常患眼病,渐渐感觉两眼昏花生翳。李时珍让他吃慈石朱砂丸,两个月便治癒了。


治小儿误吞针

北宋何希影《圣惠方》(1046)记载:“治小儿误吞针:用磁石如枣核大,磨令光,钻作窍,丝穿令含,针自出。”这是将磁石做为器具的。


治耳聋

南宋《济生方》记述磁石治疗耳聋,“真磁石一,豆大......新棉裹塞耳中,口含生铁一块,觉耳中如风雨声,即通。”。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29 16:55:54
琥珀、丝绸、毛皮与静电

那么“静电”的现象,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国古代人在电学知识方面很早就有了“琥珀拾芥”的记载,对静电和雷电现象也有许多值得称道的见解。琥珀是一种透明的树脂化石,在古籍中也写作“虎魄”、“虎珀”。

玳瑁是一种类似龟的海生爬行动物,其甲壳也叫玳瑁;汉代王充等人称它为“顿牟”。

汉以前人们已知玳瑁、琥珀等物体经过摩擦可以吸取草芥等一类轻小物体。

静电现象的最早记载见之于西汉成书的《春秋纬·考异邮》:“瑇瑁(玳瑁)吸喏(细小物体)”。“喏”即草屑一类轻小绝缘体。

王充在《论衡·乱龙篇》中写道:“顿牟掇芥,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

至三国时期,人们又发现发霉以后的腐芥不被吸引。《三国志·吴书》载:“虞翻少好学,有高气。年十二,客有侯其兄者,不过翻。翻追与书曰:‘仆闻琥珀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过而不存,不亦宜乎!’”

说明三国时的人们已经发现琥珀不能吸引腐烂的草屑。我们知道,腐草含水份,它已变成导体而不是绝缘体。因此,带静电的琥珀不能吸引它。

据说,在古希腊,西元前600年左右,有位哲学家泰勒斯,记载了摩擦起电的现象,琥珀的摩擦会吸引绒毛或木屑,这种现象称为静电。

而英文中的电(Electricity)在古希腊文的意思就是“琥珀”(amber)。希腊文的静电为(elektron)。

我们知道通过毛皮和丝绸摩擦琥珀等,可以产生静电,以致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图 《博物通书》第1章的引言:“气”和“电荷”与琥珀



而事实证明,所谓传教士写的《博物通书》里关于气和电荷的知识,比如琥珀产生静电的知识,中国人早已经知道了,又何须等到传教士来“告诉”中国人呢?甚至琥珀在魏晋时可以通过静电现象来鉴别真假问题了。

东汉王充、东晋郭璞〔pu菩〕都在他们的著作中记述了玳瑁吸取草屑的现象。琥珀从魏晋时起已成为中药材之一。因此药物学家都以布摩擦琥珀,或以手心摩擦琥珀,看它是否能吸引草屑而检验琥珀的真假。

南北朝时期,人们还通过能否拾芥的试验来判断琥珀的真伪。

南朝陶弘景 “惟以手心摩热拾芥为真”,刘宋雷教在《雷公炮炙论》中写道,“琥珀如血色,熟于布上拭,吸得芥子者真也。”

宋代《经史证类备急本草》“1082年,宋元丰5年”简称《证类本草》。其中提到:“凡验真假,于手心熟磨,吸得芥为真。”“琥珀如血色,热于布上拭,吸得芥子者,真也。”

明代李时珍说:“玳瑁拾芥,如草芥,即禾草也。”类似记载,举不胜举。需要指出的是,芥子比草芥稍重,只要静电力足够大,干燥的芥子也能被琥珀吸引。

除了琥珀、玳瑁之外,古代人还发现了毛皮、丝绸和其他多种物质的静电现象。它们之所以被发现,是由于静电火花和放电声音引起人们的注意。

西晋张华在其著《博物志》中最早记述了静电闪光和放电声。他写道:“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

这里描述了两个静电实验:一是用梳子梳头发;二是猛然解脱毛皮或丝绸质料衣服。在这两个实验中都能发现静电闪光和听到放电声。

《晋书·五行志》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晋永康元年(300),晋惠帝司马衷纳羊氏为后。羊氏入宫就寝,侍人为其解脱衣服;“衣中忽有火,众咸怪之”。这就被当成一件怪事从后宫传出。

唐代段成式描述了黑暗中摩擦黑猫皮起电:“猫黑者,暗中逆循其毛,即若火星”。

图 闪电球静电球动态图



明代方以智认为,所有布料都能摩擦起电。他写道:“青布衣,大红西洋布及人身之衣,气盛者皆能出火。”方以智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他所谓“气盛”是他那时代对摩擦起电的一种流行解释而已。梳理头发和解脱衣服所发生的静电放电现象。

如果说,英文电“electricity”在古希腊语中就是“琥珀”的意思的话。从上面可知,产生静电现象的除了琥珀,还有丝绸衣服和毛皮,就算“古希腊”没有丝绸,却可以得到毛皮,毕竟,中国都提到摩擦黑猫皮也可以产生“即若火星”的现象。

为什么英语里“electricity”代表“电”的意思是“古希腊”语的(amber)“琥珀”呢?

完全没有理由啊,能产生静电的东西有好几种,“古希腊”却只认识一种吗?可是,中国记载里梳头发也会产生静电啊。

而据说在传教士“写的”《博物通书》里第1章的引言提到了“气”和“电荷”与琥珀之间的关系,这本书里只提到琥珀产生静电,那么在西方语言里“琥珀”有电的意义只能在这本书出现以后,或许是从《博物通书》里得到的“电”的概念,才以“琥珀”代表“电”吧!

那么如此一来,《博物通书》所说的介绍的西方的“电学”知识,怕是不能够成立了,而是相反,从中国学习到了相关的电学知识才对,然后传入了西方,这恐怕就是西方“电”的真正来源!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30 11:19:18
静电到静磁现象

在《三国志·吴书》中,虞翻已知“琥珀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此处的“曲针”当是与钢(铁)针相对的由较软金属(如金、银、铜等)制成的容易弯曲的针。

就是说,腐烂的芥草不被摩擦过的琥珀吸引,比较柔软易于弯曲的金属也不被磁石吸引。这个发现说明当时已经初步可以分清哪些物质可以被吸引,哪些物质不被吸引。

图 玻璃瓶里的磁流体动态图



三国魏曹植(192—232)在他的一首诗《矫志》中说:“磁石引铁,于金不连。”此处的“金”是与铁相对提的,可见也是指铁以外的金属。这表明当时人们已用磁石对铁及其他金属做过实验,从而知道磁石只能引铁,其他金属都不能被吸引。

雷敩还用磁石吸铁的特性来判别磁石的优劣。《雷公炮炙论》云:“夫欲验者,一斤磁石,四面只吸铁一斤者,此名延年沙;四面只吸得铁八两者,名曰续未石;四面只吸得五两已来者,号曰磁石。”从雷敩这些说法中可以看出,他对磁石的吸铁性是做过多次实验的。

磁石吸铁的特性还被应用于医疗上。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说:“治小儿误吞针:用磁石如枣核大,磨令光,钻作窍,丝穿,令含,针自出。”这种治疗小儿误吞针的方法后世多有采用。

只是,直到此时,依然看不出静电和静磁之间有什么联系。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30 12:39:35
静电、静磁与“气”

现在很多人觉得古人不清楚电与磁是彼此相关的,不如西方“先进”,实际上,一开始就不可能将两者联系起来,这才是正常的!唯一的相同点就是琥珀与磁石二者都具有的吸引性质,所以,古代在文字记述这些现象时总是将它们相提并论。

王充说:“顿牟(玳瑁)掇芥,慈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论衡·乱龙篇》)东晋郭璞说:“慈石吸铁,玳瑁取芥”(《山海经图赞·北三经第三》),等等。

现在大家都知道“电磁现象”,并且将电和磁联系起来,看起来很平常,认为天经地义的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单看两者的话,电和磁并没有任何关系,为何会将它们联系起来呢?

唯一能有联系的地方,就是“静电”和“磁石召铁”都会有吸引、吸附的现象。

为什么会产生前面所叙述的这种吸引现象呢?

在《论衡·乱龙篇》中这样写道:“他类有似,不能掇取者何也?气性异殊,不能相感动也。”意思是在说,经过摩擦了的玳瑁(琥珀)能吸引芥籽,磁石能吸引钢针,这是因为它们之间的“气性”相同,能相互感动;其他看起来与芥籽、钢针相似的东西,但因与玳瑁、磁石的“气性”不同,所以不能相互感动。

这就是说,琥珀和磁石为什么对有些类似的东西,不能产生吸引的效果呢?是由于气性不同,不能互相感应的缘故。

东晋郭璞在《山海经图赞》中也有类似的解释,其中写道:“磁石吸铁,琥珀取芥,气有潜通,数亦冥会,物之相投,出乎意外。”

郭璞认为磁石和铁、琥珀和芥的这种物物相投的现象是很奇妙的。究其原因,是由于两种物体均有“气”的“潜通”的缘故。他认为这种气的潜感是物体的本性,是符合自然法则的(“数亦冥会”)。

这里用“气有潜通”解释“磁石吸铁,玳瑁取芥”解释为什么静磁、静电会有吸附的现象。也把静电和静磁并列,同时认为是某种“数”在起作用。

事实上,郭璞的这种观点是对先秦元气学说的发展和具体运用,此种“气”的观点一直影响着后世学术的发展。

宋代张邦基也强调:“磁石引针,琥珀拾芥,物类相感然也。”。

宋代的陈显微在《古文参同契笺注集解》中,对磁石吸铁也有过这样的解释:“磁石吸铁,皆阴阳相感,阻碍相通之理……”这就是说,磁石吸铁也是由阴阳相互感应引起的。

明代王廷相在《雅述》中也指出:“气以虚通类同则感譬之磁石引针隔关潜达。”由上述可见古人不仅把电磁吸引现象纳入了传统的自然感应

由此可见,古代对电与磁的吸引现象的产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阴阳感应作用引起的;一种是“气”或“微粒”的作用引起的。

1855年的《博物通书》里也提到了电荷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点,可是,中国人早就在汉代、东晋的时候就已经解释过了,用不着传教士来“告诉”中国早就知道的知识啊!

图 《博物通书》第1章的引言:“气”和“电荷”与琥珀



而且,在这本认为是传教士带来“西方科技”的《博物通书》还写着“气”与“电荷”的关系,“气”一直是中国古代思想的核心,又怎么能够当成是传教士“带来”的呢?

我国古代一般把物质世界的初始状态称为“浑沌”(哐混沌,“浑敦”),或者把化生物的原始物质称为“元气”。

中国古代“太”又写作“大”或“泰”,“一”或作“乙”。“太”为最先最高,“一”是唯一无对和混一未分。

《道德经》中“太一”的说法: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

先天地生的这个物无形无象也无名,老子称其为道、大。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

道之所生,为一。虽然一由道所生,但某种意义上道与一同体,无形无名为道,有形有名则为一。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第十四章)”

道本身不可见不可闻不可得,也不可名甚至无物无象,而道的这种特性可称之为一(故混而为一)。

虽然,《道德经》里没有大一连用,但《庄子》是有的,既有太一,也有大一:

“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惠施……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而《庄子·天下》称老子关尹子的学说“主之以太一”。

1993年10月,湖北荆门,沙洋县纪山镇郭店村的一号楚墓M1经抢救性清理发掘,墓主头东足西,为战国中期之人(有猜测其为慎到、陈良、环渊甚至屈原),头箱和边箱里有大量随葬品,其中有竹简八百余枚(有字简730枚),经整理得十六篇,除《老子》、《缁衣》等有传本外,多为早已亡佚的先秦文献,其中之一为《太一生水》。

图 《太一生水》简文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

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

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

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

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

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沧热。

沧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

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

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沧热之所生也,沧热者四时之所生也,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太一生水》论述了宇宙创生与万物起源的模式,太一》水》天地》神明》阴阳》四时》沧热》湿燥》岁。

《淮南子·诠言训》也称太一:“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

有大一,有太一,还有称为恒一的。

马王堆汉墓帛书《道原》载:“恒无之初,迵(洞)同大虚。虚同为一,恒一而止。湿湿梦梦,未有明晦”

不过,在《周易》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个创生天地的源头称为太极。

太极即太一,如《周易正义》孔颖达(唐代)的解释:“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极是也。”

再如《易纬·乾凿度》所载:“孔子曰: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秋冬夏之节,故生四时;四时各有阴阳刚柔之分,故生八卦;八卦成列,天地之道立,雷风水火山泽之象定矣。”

北宋张伯端撰《悟真篇》:“道自虚无生一炁,便从一炁产阴阳,阴阳再合生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万物。”很明确的将道和虚无列为两个事物,虚无只是道用来生产万物的受权者。朱元育关于道的形态也有描述:大道本来无方无体,浑然太虚,不可道、不可名者也,强名之曰虚无,曰自然,曰未见炁然。然才谓之虚,即实矣;才谓之无,即有矣;才谓之自然,即该具因缘矣;才谓之未见炁,而元炁已生,道生一矣。故曰“道自虚无生一炁。”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来,虚无、自然等修饰词,都是“强”名之,实在无法名而名之。


另外,指道的本源。《庄子·天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吕氏春秋·大乐》中说:“音乐……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又说:“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名,谓之太一”。这个“至精”的“道”或“太一”,也就是“精气”。

在《礼记》中“太一”也指元气。

《礼记·礼运》说:“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注:“太,音泰。”孔颖达疏疏:“太一者,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即“大一”即“太一”,“必本于大一者,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

《淮南子·诠言》:“洞同天地混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

还是帝星,《河图括地象》:“天地初立,有天皇氏,澹泊自然,与(北)极同道”;《帝王世纪》:“天皇大帝(为)耀魄宝,地皇为天一,人皇为太一。”

还有,太一神曾作为最高天神出现过的。《史记》《易纬》《九歌》中都有记载。

《史记·封禅书》:“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正义》:“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刘伯庄云: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也。”

《淮南子·天文训》:“太微者,太一之庭,紫微宫者,太一之居。”《易纬·乾凿度》郑玄注云:“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一。”

《星经》记载:“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天帝神,主十六神。”

《庄子·天地篇》云:“主之以太一”,成玄英注:“太者,广大之名。一以不二为称,言大道旷荡,无不制围,囊括万有,通而为一,故谓之太一也。”汉王逸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

《汉书·郊祀志》曰:“天神贵者太一。”。

所以,道,是宇宙创生之源,又称为太一、大一、恒一、大恒、太极等,都是化生天地万物的那个终极存在。

因而中国古代才会出现认为“静电”和“静磁”是因为气性相同而互相吸引,产生了“电磁感应”现象,但是,气象中的电闪雷鸣里的雷与电却又的确是因为大气而产生的。

西汉刘安等人著的《淮南子》中,对雷、电作如下的解释:“电激气也”,“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这就是说,当时把雷看做是阴阳相互作用的产物,把电则看做是激发的气。这种看法,是比较接近几百年后的近代关于电的学说的。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30 12:57:53
甚至明代路士登由此引申出:“星、月之往来皆太阳一气之牵系也。”(《古今律历考》)这是一种朴素的行星运动受太阳吸引力支配的思想。

路士登是中国明代天文学家。河北省安肃(今河北省徐水县)人。他写成《戊申立春考证》一卷,著《古今律历考》七十二卷。

在路士登活动的年代,中国古典天文学正面临一个新的发展高潮。他曾参加两次改历运动(1595年和1610年),是明末复兴天文学的重要人物。

路士登还在兰州立六丈高表,进行了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冬至时刻的实测工作,进而算得回归年长度值为365.24219日的新值,与理论值之差仅约2秒,是为中国古代、亦为当时世界上的最佳值,这是在传统历法经过长期停滞之后,再度辉煌的开端。

据 1607年完成的《古今律历考》,邢云路在书中提出:“太阳为万象之宗,居君父之位,掌发敛之权;星月借其光,辰宿宣 其气。故诸数一禀于太阳,而星月之往来,皆太阳一气之牵系也”。

他认为日、月、五星运动和日、月食的计算都与太阳有关,“太阳为万象之宗”,“诸数一禀于太阳”,支配行星运动的气来源于太阳,称“太阳一气”。这是太阳引力的原始观念。

但是居然和哥白尼的理论如出一辙,西方千年黑暗没有天文台和历法,更没有“气”的思想,应该这样问,“哥白尼”为何会与明代路士登的说法一致呢?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30 14:07:54
电磁感应现象

静电和静磁产生的“磁石吸铁”、“玳瑁取芥”,就如王充所说:“顿牟(玳瑁)掇芥,慈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论衡·乱龙篇》)东晋郭璞说:“慈石吸铁,玳瑁取芥”(《山海经图赞·北三经第三》),等等。

除了前面所谈到的“气”的影响,更是一种“同类相应”的现象!

这种同类相应的现象,大家在律管产生声音“共鸣”时就已经知道了,这就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那么自然而然,也会不由得想到电和磁是否会有关系呢?

《易·乾·文言》说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周易·乾》里提到的“同声相应”与“同气相求”,都是指世间万物具有“各从其类”的特性,引申为志趣相同的人会自然地走到一起。同声相应,从物体因振动而发声的物理特性看,是因物体振动频率相同或相差一定倍数所发之声可使别一物体产生共振,这种一种物理的声学现象。

“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庄子·渔父》

《吕氏春秋·恃君览·召类》:“类同相召,气同则和,声比则应。”

这种“同声相应”(《易·乾》)或“声比则应”(《吕氏春秋·恃君览·召类》)的现象古代有很多记载。

“相从”、“相应”、“相求”、“相召”均指事物之间的感应现象。

“感”、“应”二字在古文中的解释有:

《说文解字》:“感,动人心也。”故而才有《周易·系辞》之“岿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周易·咸卦》之“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说文》:“应,当也。”;《尔雅》“应,当也。”,有回答或随声相和之意,“反应”表示事物受到外界刺激影响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才有《周易·大有卦》之“应乎天而时行”之说。

所以,《管子·心术上》有这样的解释:“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感而后应,非所设也;缘理而动,非所取也。过在自用,罪在变化;自用则不虚,不虚则仵于物矣;变化则为(伪)生,为(伪)生则乱矣。故道贵因。因者,因其能者,言所用也。”

正所谓是“感而后应,非所设也”,唐代孔颖达对此说的最明白:“感者,动也;应者,报也。皆先者为感,后者为应。”。

声音的“共鸣”出现这类“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又作“铜山崩而洛钟应”(《周易要义》)、“铜山西崩,洛钟东响”、“铜山西崩、灵钟应应”(《世说新语》)等现象。

声音会有“共鸣”(共振)现象,当电和磁产生感应联系时,那么电磁与声音之间是否也有关系?这样是否就出现了电话?

因此,正是古人发现了事物之间的“感应现象”,当看到静电、静磁也有类似现象时,也会认为两者存在某种关系,这不就是“电磁感应现象”吗?

因此,电与磁之间并非一开始就能认识到两者的关系,必然是发现它们都有吸附现象以后,才能有电磁的认识,并且才有可能做实验验证磁铁是否会产生电。

不懂的人,看到这里的时候,应该有所领悟了,那么就会有疑问,磁是否真的能产生电呢?

是的,磁真的能够产生电,电也能生磁,电与磁密不可分,这就是电磁感应,利用电磁感应才能发电!

现在一般认为是“法拉第”发明的,只是当知道静电和静磁的关系以后,以上这些中国古籍里众多相关资料,恐怕不能认为是西方“发明”的了,毕竟,中国对磁铁的认识更深,才能发明指南针、罗盘,而西方对此还需要等待中国的输入,又怎么能够明白电与磁之间的关系呢?

图 《博物通书》第4章“吸铁石气”



这里提到的“吸铁石气”的四种用途,中国人在制造指南针、罗盘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而西方连指南针都是从中国输入的,居然需要传教士来告诉中国磁铁的“基础知识”吗?!对磁铁的认识,西方远不如中国了解更深。

而在《博物通书》里也同样提到了这个制造电的机器“电气连吸铁”,当时不能够明白,但是现在应该明白了。

图 《博物通书》第5章“电气连吸铁”



这里说的就是“直流电动机”的早期实验。

发电机的出现,就是利用磁铁和线圈产生的,电可生磁,磁也能生电,电能一般是在线圈之中转化为磁能的,电能转化为磁能后,磁在同极性产生磁力矩作用,这就是做工的原动力,就是电能转化为动能了。

下面是现在的直流电动机的一些介绍。

电机就是一种将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电磁机械装置。电机一般有两种应用形式:第一种是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称之为发电机;第二种是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称之为电动机。

图 直流电动机的各部分介绍



电机运行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电机进行能量转换时,应具备能作相对运动的两大部件:建立励磁磁场的部件,感生电动势并流过工作电流的被感应部件。这两个部件中,静止的称为定子,作旋转运动的称为转子。定、转子之间有空气隙,以便转子旋转。

图 直流电动机动态图



直流电机是将直流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直流电动机)或将机械能转换成直流电能(直流发电机)的旋转电机。它是能实现直流电能和机械能互相转换的电机。当它作电动机运行时是直流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作发电机运行时是直流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直流电动机是将直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电动机。因其良好的调速性能而在电力拖动中得到广泛应用。直流电动机按励磁方式分为永磁、他励和自励3类,其中自励又分为并励、串励和复励3种。

图 直流电机的物理模型图



上图的直流电机的物理模型图,固定部分有磁铁,这里称作主磁极;固定部分还有电刷。转动部分有环形铁心和绕在环形铁心上的绕组。(其中2个小圆圈是为了方便表示该位置上的导体电势或电流的方向而设置的)

图 电动机原理动态图01



图 电动机原理动态图02



这种线圈加磁铁可以发电是磁生电原理,才能想到电生磁。

图 电机磁场变化动态图



据说,《博物新编》是中国清朝晚期英国人合信(Benjamin Hobson)用中文编著的一本书籍。该书于1855年(咸丰五年)由上海墨海书馆出版,是近代西方科技输入中国的第一本著作。

而据说“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生于萨里郡纽因顿的一个铁匠家庭。1821年9月他发现通电的导线能绕磁铁旋转以及磁体绕载流导体的运动,第一次实现了电磁运动向机械运动的转换,从而建立了电动机的实验室模型。接着经过无数次实验的失败,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事实恰恰相反,如果不明白静电和静磁之间存在吸附感应现象,存在着“气有潜通,数亦冥会,物之相投”认为它们是一样的,都是由“气”产生的,就不会做电磁转换的实验!

电磁感应现象是“先发现”的,才能做磁铁转换电实验,而不是“先做电磁转换实验”,“再发现”电磁感应定律!

因为,电和磁之间本应该毫无关系的,为什么要选择将两者联系起来,“先做”电磁转换实验呢?

只有知道电与磁之间存在联系,有电磁感应现象,才能利用磁铁产生电,这是正常的发展过程!

但是,西方的“法拉第”却是先要“发明”发电机以后,才能知道“电磁感应现象”,这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所谓毫无经验的“法拉第”就能“发明”发电机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从已知的结果推导原因,以果推因,倒果为因,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谁说电和磁就一定有关系呢?它们之间存在什么联系呢?明明它们之间看起来就丝毫不像,为什么西方一开始不知道静电和静磁之间存在联系?

如果没有发现,凭什么用磁铁来产生电?世界上的万物那么多,选择什么不好,偏偏一开始就要选择磁铁来做电的实验?!

这只有发现静电和静磁会产生类似的感应现象,才能想到它们之间或许存在某种关联,不是吗?

最先知道的应该是“电磁感应”现象,才能做实验证明磁铁会产生电,才能制造出发电机啊!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30 14:52:00
电磁感应转换与发电机(电动机)

当大家理解磁生电的时候,是不是自然而然的会想到电流也能产生磁效应呢?知道电磁感应,就可以做实验来磁生电了,自然也能想到电生磁了。因此,这两者出现的间隔时间并不会相差很久的。

据说,磁生电:磁生电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1831年发现的。电生磁:电生磁是奥斯特1820年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实际上,只有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才能制造出磁生电的直流发电机,也就是说,应该先有磁生电,再有电生磁,这样的顺序才对哦!

而且,应该是差不多同时可以知道电磁转换,而不需要间隔那么长的时间,因为,只要明白“电磁感应”就能知道磁生电、电生磁之间的关系了!

电生磁

但是,我们看到磁生电和电生磁在据说西方的“发现时间”不一致,这就矛盾了,问题还很大,最先发现的是1820年的电生磁!

问题就在于,这个“电生磁”的实验,是需要先有电,通电以后才能产生磁效应!

比如:电生磁,利用通电产生的电磁感应加热物体。

图 传说中的电磁感应加热器,钢铁都能烧化!



图 电磁感应加热和电磁悬浮产生的熔金动态图



这是“电生磁”利用电磁效应,用通电线圈产生磁场,使金属物体悬浮,然后这个磁场又在金属物体里面产生电流,电流做功而加热金属。

《博物通书》是1855年出版的,我们来看看发电厂的出现时间,1882 年在纽约曼哈顿地区投运的珍珠街发电厂被称为世界最早的发电厂,它拥有 6 台 120 kW 的蒸汽机发电机组。

中国最早的发电厂也是1882年建成的,它是英国人在上海租界设立的上海电光公司。当时的发电厂就是专为电灯照明供电的。

通用电气公司,即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简称GE,创立于1892年,又称奇异公司,NYSE:GE),是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技术和服务业务的跨国公司。

时间都要比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的时间要晚的多,既然发电厂不行,那么就看看最早的发电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吧!

据说,182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机。只是它的实际用途还非常有限,因为当时除了用简陋的电池以外别无其它方法发电。

据说,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表明,加法尼的电流不是来源于动物,把任何潮湿物体放在两个不同金属之间都会产生电流。这一发现直接导致伏特在1800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电池。

如果,按照1800年就有第一块电池来说的话,1820年奥斯汀用电池通电发现“电生磁”也是可以的。

但是,问题并没有解决,因为这个电池的实验已经与磁生电无关了,而是利用“把任何潮湿物体放在两个不同金属之间都会产生电流”的方式来发电制造的电池。

这已经远比磁生电对电的了解更深入了,也就是说,不管是磁生电,还是电生磁早就应该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何必要等到1820年发现“电生磁”,甚至是到1831年发现“磁生电”呢?

而且,这种方式制造的电池似乎有些问题,这是利用潮湿物体导电的特性来来制造电池,那么就需要有电,才能有导体导电啊!现在是没有电要制造电,而不是有电来导电!

但是只用电来导电也有很大问题!

如果不知道通电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的话,是会很惨的。而这些都是中国人观察天文气象中的雷与电才能知道的。

南朝时,有一次雷电袭击寺庙,“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南齐书·五行志》)。佛面是金属粉刷的,当高能量雷电通过时自然被融化,而窗户或者未被雨淋湿(干燥的木头是绝缘体),或者不在雷电通路上,故此仍完好无损。

由于雷击属于高压放电,而高压放电可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处于磁场内的导体因受磁场作用而在导体内产生涡旋电流,涡流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将导体熔化,而非导体却能安然无恙。

要知道连避雷针西方都不知道,还是1688年法国旅行家写的《中国新事》提到的中国“避雷针”,西方才能知道,而且,哪些是导体和绝缘体方面的知识,可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积累出来的。

而且也不可能仅仅把“潮湿物体”放在两个不同金属之间就能“自动”产生电了啊,又回到了原点,要通电啊!

因此,这块所谓的1800年的电池出现的时间很不可靠,而且也不实用,也没有说清楚具体是怎么操作的,估计容易出问题,更大可能是伪造的故事。

不过,还有另一种说法的最早的电池,这种更合理。

1791年,意大利科学家路易吉•阿罗西奧•伽伐尼发现,只要用铁丝和铜丝接触青蛙腿,青蛙腿就会抽动起来。他认为动物身体内带电,依靠金属就可以把这些电导出来。

另一位科学家亚历山德罗•伏打却不这样认为。他通过更深入的研究发现,只要两种不同的金属用盐液或酸液分隔开时,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电流。1800年3月20日,伏打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电池——伏打电池。

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伏特)发明了电池。伏打用锌片与铜片夹以盐水浸湿的纸片叠成电堆,这种装置可以产生电流,后来被称为伏打电堆。伏打还制作了一种被称为“杯冕”的装置。将锌板和铜板放在盛有盐水或稀酸的杯中,只要用导线把两种金属板连接起来,就有电流产生。

图 《博物通书》第3章“电气五金器”



这个故事看起来很像《博物通书》里的“电气五金器”里的第③部分介绍,看起来时间上似乎没有问题,《博物通书》是1855年时间要更晚,但是,问题就在于西方在1688年的时候根本不懂“避雷针”,也就不可能知道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为什么在1791年之后就突然知道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了?甚至以此“发明”出了电池?

而据说1821年才出现的电动机,也要比奥斯汀1820年就发现的“电生磁”要晚,时间上奥斯汀没有用来发电的设备来通电进行电流产生磁效应的实验!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30 15:13:58
磁生电

更重要的是,既然1820年奥斯汀已经发现“电生磁”了,就没必要等到1831年法拉第再发现“磁生电”,因为两者电磁转换的关系想必已经熟知了。

可是,我们看到据说1821年法拉第已经“发明”出了第一台电动机,却要等到1831年才“发现”电磁感应,这是极其不合理的!

因为磁能生电,电能生磁啊,这就是电磁感应,但是最开始的时候,只能先发现磁铁生电的现象。

然后才会出现利用磁铁生电的原理制造发电机,不懂得“电磁感应现象”,怎么制造发电机呢?!

既然1821年法拉第“发明”了电动机,又怎么可能不知道电磁感应?!这分明就是西方根本就不明白发电机是怎么来的,才会如此表述。盗窃者不懂原理!

现在的发电机依然是以磁生电的原理,我们看到现在的发电机的形式很多,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能发电其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都是将其他能源通过电磁感应转换为电能的。因此,其构造的一般原则是:用适当的导磁和导电材料构成互相进行电磁感应的磁路和电路,以产生电磁功率,达到能量转换的目的。

想要让“磁铁发电”,可以均匀排布几个磁铁,然后中间绕一个多匝线圈,让磁铁旋转形成旋转磁场,就可以得到发电了。或者你固定磁铁,让线圈通过电刷引出也能得到电压。

图 磁铁从铜铸管中通过动态图



当磁铁从铜管中落下时,磁感线切割导体,在铜管中生成感生电流;这个电流反过来产生磁场作用在磁铁上,产生斥力阻碍它下落。

这就产生“磁生电”,还同时出现了“电磁悬浮”现象。

图 磁铁通过铜管产生“电磁悬浮”



所以,在做“磁生电”实验的时候,才能利用导电的金属导线引出电流制造出发电机!

图 《博物通书》第5章“电气连吸铁”



我们看到《博物通书》第5章里的“电气连吸铁”写的是最早的直流电动机的实验。图中提到了“通电导线”。

但是,只有知道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才能制造“通电导线”!

因此,这些导体和绝缘体知识,不可能是传教士“带来”的,实际上中国古代早就有发现了,并且有诸多记载。

古代人在长期观察雷电现象中,已经看出导体和绝缘体的差别。

《南齐书》载:“永明八年(490)四月六日,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保林寺塔顶由金属为之,佛面也由金粉涂刷,这些都成为导体,当雷暴之时,高能量的雷电使塔顶及佛面形成瞬时电流,从而导致熔化,而木质窗户则不受影响。

南朝时,有一次雷电袭击寺庙,“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南齐书·五行志》)。佛面是金属粉刷的,当高能量雷电通过时自然被融化,而窗户或者未被雨淋湿(干燥的木头是绝缘体),或者不在雷电通路上,故此仍完好无损。

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内侍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人以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及雷止,其舍宛然,墙壁窗纸皆黔。有一木格,其中杂贮诸器,其漆器银扣者,银悉流在地,漆器曾不焦灼。有一宝刀,极坚钢,就刀室中溶为汁,而室亦俨然。人必谓火当先焚草木,然后流金石。今乃金石皆铄,而草木无一毁者,非人情所测也。”

沈括曾描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雷电打入一平民家,该家有一漆木盆,内藏金银诸器,“其漆器银扣者,银悉熔流在地,漆器不曾焦灼”;有一宝刀在刀鞘中熔为汁,皮制刀鞘却不曾损坏(《梦溪笔谈》卷二十《神奇篇》)。

沈括记叙的雷击现象,由于雷击属于高压放电,而高压放电可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处于磁场内的导体因受磁场作用而在导体内产生涡旋电流,涡流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将导体熔化,而非导体却能安然无恙。

根据前人的大量记载,明代方以智总结道:“雷火所及,金石销熔,而漆器不坏。”(《物理小识》卷二)“金石”指金属物体。它和潮湿的木头、石块、人体和动物体都是导体;漆、皮革、干木、琥珀、玳瑁、丝绸都是绝缘体。

近代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分类正是根据它们对电的不同效果而分别命名的。方以智虽然未曾从概念上加以明确区别,但也确实认识到它们对于电的不同性质。

同样,由于知道人体和动物体是导体,也就知道人体和动物体有电,有“生物电”的存在!

图 《博物通书》第3章“电气五金器”



所以,在《博物通书》第3章里第②部分才会出现用青蛙做实验的事情!

据说1791年,意大利科学家路易吉•阿罗西奧•伽伐尼发现,只要用铁丝和铜丝接触青蛙腿,青蛙腿就会抽动起来。他认为动物身体内带电,依靠金属就可以把这些电导出来。

另一位科学家亚历山德罗•伏打却不这样认为。他通过更深入的研究发现,只要两种不同的金属用盐液或酸液分隔开时,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电流。1800年3月20日,伏打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电池——伏打电池。

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伏特)发明了电池。伏打用锌片与铜片夹以盐水浸湿的纸片叠成电堆,这种装置可以产生电流,后来被称为伏打电堆。伏打还制作了一种被称为“杯冕”的装置。将锌板和铜板放在盛有盐水或稀酸的杯中,只要用导线把两种金属板连接起来,就有电流产生。

以上,应用的都是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因此这不可能是1799年的意大利人发现的,也不可能是西方发明的电池。这些故事都是后来才编造出来的。

而正是对导体和绝缘体的了解,中国古代很多建筑物都有了初级避雷装置,就是屋脊两头,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接一根细的铁丝,直通地下。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列•戴马甘兰到中国游历后,写了一部《中国新事》。书里写道:“当时,中国屋宇的屋脊两头,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接着一根根细的铁丝,直通地下。这样奇妙的装置,在发生雷电的时候就会大显神通。若雷电击中了屋宇,电流就会从龙舌沿线下行地底,起不了丝毫破坏作用。”

而1688年的法国旅行家写的《中国新事》才提到的中国有“避雷针”,就已经说明了当时的西方没见过“避雷针”,对于天上的雷与电是不知道如何处理的,也就不可能懂导体、绝缘体之间的差别,又怎么可能想到用金属导线导电来制造发电机呢?!

西方所谓的“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磁生电和电生磁的顺序是相反的,这不符合发现电磁感应制造发电机的顺序,其相关的导体、绝缘体知识也毫无积累,又怎么知道使用金属导线导电,这都表明西方不可能是发电机的“原创者”,而是抄袭盗窃犯!

综上所述,不能得出是传教士“带来”电学方面的“西方科技”,也不能得出“发电机”是西方“发明”的结论,种种迹象都在证明《博物通书》里涉及到的“气”、“电荷”、“琥珀”、“吸铁石气”、“通电导线”等方面的内容,几乎都是来自于中国本土产生的,而不是传教士的!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30 15:26:30
附提到的两个小实验:

羽落术

原理:这里使用了一块铷磁铁和一只粗铜管。当磁铁从铜管中落下时,磁感线切割导体,在铜管中生成感生电流;这个电流反过来产生磁场作用在磁铁上,产生斥力阻碍它下落。

图 磁铁从铜铸管中通过动态图



管子必须导电性良好,但不能是铁管。铁自身的铁磁性会干扰这一现象。

花絮:还记得高中的楞次定律讲的“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反抗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吗?这就是了。

图 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反抗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



危险:很低……但是为了较好效果,铜管和磁铁都需要很大很重,不要砸到脚。另外铷磁铁是非常强力的磁铁,不要让它靠近电子产品,也不要靠近铁制品——它可能会把铁器吸过来,弄伤你的手指。



熔金

原理:这是一个双重现象,电磁感应加热和电磁悬浮。

电磁感应加热,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把金属放在快速变化的磁场中,从而在金属中产生涡电流。电流流经金属自己的电阻而发热,最终将金属熔化。

在这里,快速变化的电场,本身就是通过把交变电流通过粗大铜线圈而获得的。使用的电流功率为1.6千瓦,频率为204kHz。这枚铝块重2.6g,可以加热到1200℃,熔化是足够了。

图 电磁感应加热和电磁悬浮产生的熔金动态图



这个铜环不是普通的铜环,其中通了强大的交变电流,产生的磁场使导电的金属悬浮,涡流使金属的温度升高使它融化。

这种装置叫做浮游炉,其原理类似于电磁炉:线圈里通过很强的交流电,从而在线圈内部产生很强的变化磁场,而其中的金属在这样的磁场中就会产生很强的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反过来可以让这个金属块悬浮在磁场中,同时其电流的热效应可以将金属块熔化为液态。至于最后金属块掉下去是因为线圈里的电流被切断了。

图 超导磁悬浮沿着轨道运动-动态图



至于电磁悬浮,和上一张图原理类似,只不过现在我们有外源的电磁铁,所以可以让它一直悬浮下去。同样,铁器因为自身铁磁性的干扰所以不能做这个实验。铝和铜是最适合的材料。注意磁悬浮这现象本身不需要超导体,虽然如果有超导材料会省很多电。

花絮:这个现象不光是为了好玩,由于它使得小块金属在不接触任何加热元件的情况下就可以零污染熔化,所以在工业上也有用途。

危险:中。需要一定电工基础,灼热金属也可能导致严重烫伤。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31 10:39:42
古代的雷击现象与避雷针

我国古籍中,有关雷电理论和避雷实践的记载十分丰富。例如东周时《庄子》上记述:“阴阳分争故为电,阳阴交争故为雷,阴阳错行,天地大骇,于是有雷、有霆。”这些学说与现代的雷电学说是如此相似,不过它比现代雷电学说要早2000多年。

图 凌空一道明亮的闪电动态图



天下雷行,物与无妄。语出《周易•无妄•象》:“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无妄卦乾上震下,乾为天,震为雷,故说天下雷行。“雷”,引义为春雷,“与”为赋与,“无妄”为无差妄,即皆然之义。此句犹说:春雷响彻天下。万物无不荫生。

北宋程颐说:“雷行于天下,阳阴交和相薄而成声,于是惊蛰藏振,萌芽发生万物,其所赋与纤洪高下,各正其性命,无有差妄,物与无妄也。”(《伊川易传》卷二)

一说“与”为举,即生物之义;“妄”为亡或灾妄。《九家易》说:“天下雷行,阳气普通以生,无有灾妄,故曰物与无妄也。”

在古籍中有关雷击的事故的记述有很多,例如:

《续晋阳春秋》:“太元五年,霹雳含殿四柱,杀内侍二人。”

《晋安帝记》:“义熙三年六月,震太庙鸱尾,彻壁柱,若有文字。”

《晋中兴书征祥说》:“元兴三年,永安王皇后至住巴防,将设威仪入宫,天大雷震,人马多死。”

图 黑夜中一道疯狂的闪电击中的建筑物。



图 这是什么东西被闪电击中了?



《沈括·梦溪笔谈》:“内侍李舜举家为暴所震,其堂之西屋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人以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及雷止,其舍宛然,墙壁窗纸皆默。有一木格,其中杂贮诸器,其漆器银铝者,银悉容流在地,漆器不燃灼。有一宝刀,极坚刚,就刀室中容为汁。而室亦俨然。人必谓:当先焚草木,然后流金石,今乃金石皆烁而草木无一毁者,非人情所测。

《齐书·五行志》:“永元三年正月,豫章郡,天火烧三千余家。”该天火,到底是一般雷击,还是球形雷呢?

图 红色的闪电,你见过吗?



“天下雷行,物与无妄”,雷击产生的瞬间高压浪涌损坏建筑物,对人身也会造成严重伤害,谁都招惹不起,告诉人们防雷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躲避到安全场所里。从《易经》中的十四卦不难看出,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就己形成了基本的避雷方法。其后,则不断发展,比如出现了厌胜防雷法。

唐代《炙毂子》一书在记载了种初级简陋版避雷针:汉朝时柏梁殿遭到火灾,有人就建议,把一块鱼尾形状的铜瓦放在顶子上,就可以防止雷电所引起的天火。

这里说的就是“厌胜防雷法”。

厌胜所谓“厌胜”指的是巫者借助某种手段战胜或解除灾祸,从而获得平安吉祥的一种巫术。越巫颇长于“厌胜”之术。

《汉书·郊祀志》:“上(汉武帝)还,以柏梁灾故,受计甘泉。……勇之乃曰:‘粤俗有火灾,复起屋,必以大,用胜服之。’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颜师古曰:“越巫名勇,谓帝曰越国有火灾即复起宫室以厌胜之,故帝作建章宫。”

《史记·高祖纪》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在柏梁台“灾”后重建时,有越巫向汉武帝提出在屋顶设“鸱尾”来防“灾”的方法。

张衡《西京赋》也记载了这件事:“柏梁既灾,越巫陈方,建章是经,用厌火祥。营宇之制,事兼未央。”;

《太平御览》引《唐会要》:“汉柏梁殿灾,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于屋,以厌火祥。”由此可见,越巫勇试图以能降雨之鱼的图纹来消除火灾。这种做法是否有效值得怀疑,三国时的高堂隆就是这么认为的:“臣闻西京柏梁既灾,越巫陈方,建章是经,以厌火祥;乃夷越之巫所为,非圣贤之明训也。

《五行志》曰:柏梁灾,其后有江充巫蛊太子事。如《志》之言,越巫建章无所厌也。”(《三国志·高堂隆传》)。

汉代流行的镇墓瓶文字中,往往出现“天帝使黄神越章”、“天帝神师黄越章”等称号。

传世汉印也多有“黄神越章”、“黄神越章天帝神之印”等。《抱朴子内篇·登涉》:“古之人入山者,皆佩黄神越章之印。”可是,“黄神越章”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驱鬼避邪的厌胜之物。

唐《梦游录》载:“汉以宫殿多火灾,术士言天上有鱼尾星,为其像于屋以禳之。”谈法也大略相同。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蚩者,海兽也。 汉武帝 作 栢梁殿 。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今人多作鴟字,见其吻如鴟鳶,遂呼之为鴟吻, 颜之推 亦作此鴟。”

《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五年》:“其餘官称,多所更定,宫殿悉除去鴟吻。”

北宋吴处厚在《青箱杂记》中记载:“汉柏梁台灾,越巫上厌胜之法。起建章宫,设鸱鱼之像于屋脊,以厌火灾,即今世鸱吻是也。”。鸱吻就是吻兽,古人将之置于屋脊之上以避火灾。此事在《唐会要》、宋朝《营造法式》等文献中也有记载。

宋代的庞元音在《文昌杂录》也曾论述过此事:“东海有鱼,虬尾似鸱,因以为名。喷浪则降雨。汉柏梁殿灾,越巫上厌胜之法。及大起建章宫,遂设鸱鱼之像于屋脊,又画藻井于梁上,用厌火祥。”。

这就是鸱吻,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初作鸱尾之形,一说为蚩(一种海兽)尾之形,象征辟除火灾。后来式样改变,折而向上似张口吞脊,因名鸱吻,又称“龙吻”。

图 这件龙首形鸱吻属于五代南汉时期,出土于南越国宫署遗址



图 跨越千年的鸱吻样式演变图。上至两汉,下到明清。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31 10:40:50
古代建筑物上的“五脊六兽”

中国的古建筑物是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脊上又安放了六种人造之兽,合称「五脊六兽」。古代先民将它们视为神兽,顶礼膜拜,岐王六兽可以护脊消灾。古建行内称屋脊走兽为小跑或「走投无路」,因为它们已经走到了檐角的最前端,再向前一步便会掉下去。

图 故宫殿脊上的神兽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里,起脊的硬山式、悬山式和庑殿式建筑有五条脊:正脊、垂脊、戟脊、围脊、角脊,其中最顶上的水平方向的脊为正脊。正脊两端有吻兽或望兽,垂脊上有垂兽。硬山式建筑可为老百姓用,悬山式一般是商业使用,庑殿式建筑则是宫殿建筑形式,只有皇家理事的地方才能使用。

图 正脊两端有吻兽或望兽,垂脊上有垂兽。



正吻是古代建筑中大殿屋顶的正脊两端的压脊构件,又被称为“鸱吻”、“蚩尾”、“吞脊兽”等。正吻在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一般制作成龙头鱼尾的形象。

“鸱尾”别籍中又作“蚩尾”,如唐代《苏氏演义》中说:“蚩尾,海兽也。汉武帝柏梁台灾,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避火灾,可置之殿堂”。

图 故宫宫殿及官邸或是高等级的民宅上的脊兽



“六兽”,明朝杨慎记载:“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传说龙生九子,螭吻是其次子。这六兽都有各自的名字,民间的百姓给取的,分别叫作:走投无路、赶尽杀绝、跟腚帮捣、顺风打(扯)旗、坐山观火。

故宫殿阁屋脊上都有烧制的琉璃脊兽,只是按殿阁的等级高低脊兽的个数不同。脊兽数量最多的是太和殿,八条垂脊上每条一共有十一个,从前往后依次是:骑凤仙人、龙、凤、狮、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骑凤仙人据说是战国时期的齐国国君齐湣王。

乾清宫有脊兽九只,坤宁宫七只,东西六宫的正殿都是五只。脊兽既有固定屋脊的实际作用,又具有象征意义。骑凤仙人,最主是的作用是当作固定垂脊下端的瓦件,又寓意逢凶化吉、绝处逢生。龙,表示避邪除祟,战胜天灾;凤,象征圣德;狮子,表示勇猛威严;天马,是神马,表示傲视天下,开疆拓土。海马,象征吉祥。忠勇吉祥;狻猊,护佑平安;狎鱼,能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獬豸,公平公正,天下光明;斗牛,灭除灾祸;行什,有翅膀的羽人,象征羽化成仙。

其实这是在四条垂脊上都排了很多“小跑兽”,这种小跑兽根据建造材料的不同,也会有所变化。比如用琉璃瓦做的第一个是仙人,后面依次是龙、凤、狮子;而用黑活瓦做的第一个也是仙人,后面依次是狮子、天马、海马。

下面以太和殿为例,因为太和殿是紫禁城面积最大、等级最高的宫殿,它才用了最高级的建筑方法,四条垂脊,从檐角上的第一个“仙人骑凤”往后,上方排列着若干小兽,这些小兽也都有名称,从第一个仙人骑凤后依次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suanni)、押鱼、獬豸(xiezhi)、斗牛、行什。

图 故宫太和殿脊上的十一只神兽



在垂脊小兽的最前端有个骑凤仙人。为什么会有人,这里就得说个以前的故事了,据说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国王一次在作战中大败,来到一条大河岸边,眼看追兵马上就来了,然而在他走投无路时,突然一只大鸟飞到跟前,齐王急忙骑上大鸟,渡过大河,逢凶化吉。

檐角最前面的一个叫“仙人骑凤”,这主要是固定垂脊下端第一块瓦件。古代的达官显贵选择把骑凤仙人放在屋脊外端的第一个,也表示骑凤飞行、逢凶化吉的良好意愿。

图 五脊六兽:骑凤仙人、行什



而这些小跑兽也各自有着寓意,龙是天子的象征,九五之尊;凤凰则象征祥瑞;狮子象征勇猛威严;海马、天马象征皇家威德通天入海;斗牛、押鱼则是有呼风唤雨的能力,还可以镇压火灾;狻猊象征百兽率从;獬豸象征公平公正;行什是压尾兽,象征着稳定。

图 故宫殿脊上的其余九只神兽



后来,中国古代很多建筑物都有了初级避雷装置,就是屋脊两头,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接一根细的铁丝,直通地下。

所以,避雷针在我国出现最早.据《谷梁传》《左传》《淮南子》等著作记载,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即出现了为防止雷击而在建筑物上安装“避雷室”.宋朝以来,许多建筑物都有不同形式的“雷公柱”.广西真武阁四柱不落地,德庆县文庙四柱不顶天,都是古代建筑师为使厅堂的人有地方避开雷击,消除了电学上所称“跨步电压”的危险。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31 10:43:46
避雷室

在古籍中关于建筑工程中避雷的记载也十分丰富。

南北朝的孟奥《北征记》中有如下记述:“凌云台南角一百步,有白石室,名避雷室。”

南朝人盛弘之《荆州记》记载:“湖阳县,春秋寥国,樊重之邑也。重母畏雷,为母玄石室,叫避之。悉以文石为阶砌,至今犹存。”这个类似于避雷的屋子,讲的是一个孝子因为妈妈怕雷,就用某种石头建了个绝缘的屋子。

书中谈及的白石、文石,据分析应该属于绝缘性能较好的石块。至于宋、元、明、清代的建筑物多用“雷公柱”(宋代称枨杆)等措施以避雷。


雷公柱

砖瓦土木是中国古代修建的首要资料。宋代今后的修建师们为了使屋室有人的当地避开雷击,精心构思,美妙地消除了电学上称为“跨步电压”的风险,留下了不少至今令人赞不绝口的奇特修建,如四柱不落地的广西真武阁,四柱不顶天的德庆县文庙等等。

在古建筑中,避雷装置主要是用雷公柱。这种装置有三种形式:一是亭、阁上的宝顶及佛塔的塔刹,下面设有雷公柱;二是牌坊之类的建筑,在高架柱处设雷公柱;三是殿堂的顶上,在屋脊两端的正吻下面,也设置雷公柱。

图 雷公柱·示意图



雷公柱主要用在庑殿顶和攒尖顶建筑中,是一种形体较短小的柱子。在庑殿顶建筑中,雷公柱用于支撑庑殿顶山面挑出的脊檩和两边的由戗,其上端支在吻下,其下部立在太平梁上。在攒尖顶建筑中,雷公柱多直接悬在宝顶之下,只以若干戗支撑。雷公柱下面的柱头如果悬垂,通常做成莲花头形式。在较大型的攒尖顶建筑中,则要在雷公柱下设置太平梁,以增加承托力。

图 古建飞檐



古代殿堂建筑屋顶上的正吻,是房屋的最高处,而且是尖端,所以最易被雷击。避雷的做法是,正吻触雷后,其电流便沿正吻内的雷公柱、太平梁、角梁、沿柱等引向地面。当然这些构件不能用一般的木材,如北京昌平时长陵的棱恩殿上用的是楠木;又如广西容县的真武阁上用的是格木,即铁力木。这些木材都有导电性。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列•戴马甘兰到中国游历后,写了一部《中国新事》。书里写道:“当时,中国屋宇的屋脊两头,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接着一根根细的铁丝,直通地下。这样奇妙的装置,在发生雷电的时候就会大显神通。若雷电击中了屋宇,电流就会从龙舌沿线下行地底,起不了丝毫破坏作用。”

在西方,大概到18世纪后期,修建物上才开始装设避雷针。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31 10:51:06
千年雷火炼“金殿”

在武当之巅天柱峰顶,巍然屹立着一座铜铸鎏金宫殿式的建筑——金殿。金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正殿面积为13.7平方米,高为5.54米,重达数百吨,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文物。

史料记载,金殿全部构件是在北京铸成后,由运河经南京溯长江水运至武当山,拼装榫铆而成。

金殿建成伊始,就出现了四种绝景奇观。

其一是“祖帅出汗”:每当大雨来临前,殿内神像上水珠淋漓,如人汗流浃背;

其二是“海马吐雾”:金殿屋脊上立着许多栩栩如生的金兽金禽,其中有一头海马,每到夏季,当海马口中“吐出”串串白雾,并“喂喂”有声时,随后必有暴风雨荡涤金殿;

其三是“明灯长亮”:则是说大殿内的一盏灯,自动点亮了以后,就从来没有熄灭过。大殿除了正门以外,其他三面都是不透风的。大殿内的这盏灯就因为大殿的特殊设计,一直都没有熄灭过。即使是遇到大风天气和暴雨天气,也是如此。

其四是“雷火炼殿”:当大雷雨来临时,金殿四周便出现一个个盆大的火球在其旁来回滚动,耀眼夺目,遇物碰撞即发生天崩地裂的巨响。有时雷电划破长空,如利剑直劈金殿,刹那间,武当山金顶金光万道,直射九霄,数十里外可见武当峰巅之上,红光冲天,其景如同火山喷发,惊心动魄,神奇壮观。

图 雷火炼殿



更令人称奇的是,任凭电闪雷鸣、震天裂地,但金殿却丝毫未损。雨过天晴,金殿经过雷震雨洗,倍加辉煌。

图 雷火炼殿悬挂的铜铃



于是,“雷火炼殿”就成了武当山金顶的最大奇观。民国初年,在金殿后立父母殿,左右立签房和印房。三幢建筑物粗俗简陋,三面包围,使金殿黯然失色。此后,金顶上屡遭雷击,说来也稀奇,雷击的是这三座建筑物,而金殿却岿然不动,于是人们说这是真武君打扫门前,不要它们碍手碍脚。

画蛇添足奇观隐退

解放后,有关部门在金顶上安装了避雷针,保护文物,于1958年在金顶上安装了避雷针。想不到,想不到,这画蛇添足之举不仅使得雷击次数增多,不仅雷击次数增多,损坏了父母殿,而且连金殿本身的“须弥座”也多次被损坏,金殿后的一棵千年古松也因此而丧生,并且“雷火炼殿”的奇观也因之而完全消失。科学避雷却遭雷击,这也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谜。

图 安装防雷设施后“雷火炼殿”便不复再现,世人只能凭想象(图片来自央视专题片《再说长江》)



现在的解释大多是这样说的:“通过复杂的天气与全身金属的合作,建在天柱峰绝顶上的金殿分明成了一座庞大的导电体。每当大量带电积雨云向金顶迁徙时,云层与金殿的顶部之间便形成了巨大的电势差,又因为金殿顶部除脊饰以外,曲率皆不太大,在电势差突破了一定数值时,就会使空气电离产生电弧,这就是闪电。”

还有诸如此类,“近年来,有关专家经反复的调查研究发现,这座金殿的各构件结合十分严密,殿内密不透风,在铸造时已为各种铸件留有热胀冷缩的系数,使之严丝合缝,又留有余地。当空气中水分增多,气压突变时,神像上便出现了一层水珠,犹如出汗;而殿脊上的海马内部是空的,与金殿相通,严密的殿内的温热空气上升从海马口中吐出并发出声响,水气遇冷而成雾状。

至于“雷火炼殿”,原因是武当山气候多变,云层常带大量电荷。金殿屹立峰巅,是一个庞大的金属导体。当带电的积雨云移来时,云层与金殿底部之间形成巨大的电势差,就会使空气电离,产生电弧,也就是闪电。强大的电弧使周围空气剧烈膨胀而爆炸,看似火球并伴有雷鸣;而且金殿与天柱峰合为一体,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放电通道,又巧妙地利用曲率不大的殿脊与脊饰物(龙、凤、马、鱼、狮),保证了出现炼殿奇观而又不被雷击。”

如果砖家的解释是对的话,那么今天的人们就能想出办法重现“雷火炼殿”的奇观,结果却是至今仍然不明白如何复现奇观,显然今天的人们对雷电的理解以及应用都远远不及明代!

所谓的解释就是不正确的,那么古人的理解也许并非错误。

甚至画蛇添足的安装避雷针倒是引来更多的雷击,这个避雷针到底是引雷还是避雷呢?导致损坏了金殿“须弥座”这种事情,古代能够做出这种人造奇观“雷火炼殿”,肯定是做过引雷方面的实验的,才能引雷而不至于打坏建筑。

本身“金殿”就是金属制造的,也就是金属导体,天上打雷闪电的时候,打中“金殿”会产生导电,相当容易打坏,但是,“金殿”却并没有频繁遭遇雷击,反而出现了“雷火炼殿”的奇观。

直到画蛇添足的加装现代版的“避雷针”却破坏了金殿的某种结构,造成雷击次数增加,真的打坏了金殿父母殿,也失去了“雷火炼殿”的奇观!

可惜没能留下点影像,以至于只能猜测了,像这样神奇的事情,很容易遭到误解,认为是不可能的,太可惜了!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31 11:50:43
静电与发电装置

不过,“雷火炼殿”的现象,倒是让我想起“静电”现象,古代还曾经利用静电除尘。

除了琥珀和玳瑁之外,古代中国人还发现了毛皮、丝绸等物质的静电现象。它们之所以被发现,是由于静电火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西晋时张华(232—300年)在《博物志》中记述了两个静电现象:

一个是黑夜用梳子梳理头发,发现梳齿尖端的放电亮光,并听到微弱的放电爆声。

《博物志》,“今人梳头,解著衣,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

另一个是黑夜猛地解脱衣服(毛皮或丝绸质料),也能看到闪光和听见声音。

明代人对后一个现象作了详细记述。张居正(1525-1582年)说:“凡貂裘及绮丽之服(即绫罗绸缎)皆有光。余每于冬月盛寒时,衣上常有火光,振之迸炸有声,如花火之状。”(《张文忠公全集·文集第一一》)。

与张居正同时代人都邛〔qiong琼〕这样描述丝绸的摩擦起电:人们用绫罗绸缎作衣服,“暗室中力持曳,以手摩之良久,火星直出”(《三余赘笔》,见《说郛〔fu伏〕》本)。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古代人对这类静电现象无疑是非常熟悉的。

除此之外,唐代人发现摩擦猫皮的静电火花和声音;宋代人发现孔雀毛静电感应现象。用这种羽毛作掸〔dan胆〕子,尘灰不飞扬。

据宋代的张邦基《墨庄漫录》记载:孔雀毛扎成的翠羽帚可以吸引龙脑(可制香料的有机化合物碎屑)。“皇宫中每幸诸阁,掷龙脑以辟(避)秽。过则以翠羽扫之,皆聚,无有遗者”。关于摩擦起电的记载还很多。

正是由于对“静电”现象的了解,也可以用“静电”来发电。

图 《博物通书》第2章“电器玻璃器”



这本书当成是传教士“写的”,可是依照“雷火炼殿”的出现,不可能是1688年连“避雷针”都不知道的西方“传入”的电学、发电机等方面的知识!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列•戴马甘兰到中国游历后,写了一部《中国新事》。书里写道:“当时,中国屋宇的屋脊两头,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接着一根根细的铁丝,直通地下。这样奇妙的装置,在发生雷电的时候就会大显神通。若雷电击中了屋宇,电流就会从龙舌沿线下行地底,起不了丝毫破坏作用。”

既然“雷火炼殿”中国人都能够做出来,那么利用“静电”做出发电装置也并非不可能,而现在的人们却连这个奇观都无法重现,只能说明对静电、静磁的理解还不如古人深入。为什么现在的人不能利用这些高科技的“科学”来建造出“人造奇观”呢?

而且“雷火炼殿”当大雷雨来临时,金殿四周便出现一个个盆大的火球在其旁来回滚动,雨过天晴以后,金殿经过雷震雨洗更加金碧辉煌,这种效果挺像是“静电”造成的,当然了,这只是我的猜测而已。

静电本身与电流中的电不同,后者是动电,电荷是定向移动的。静电是分布在物体的表面上、特别是尖端聚集静电荷最多。

摩擦生电时产生的电压非常大,一般是几万伏甚至是十几万伏!这与家庭电路的电压不同,人体能够承受的最大安全电压是36伏,这里指的是动电电压。

静电产生的本质是物体带上了多余的正电荷或者负电荷。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就导致了生活中很多有意思的静电现象。

图 静电导致水流弯曲动态图



图 电荷吸引水流动态图



正是静电这种反应现象,才猜测“雷火炼殿”有可能利用了静电现象建造出来的。但是,又看起来不像,真的,好可惜不知道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啊!

不过,既然明代都能做出“雷火炼殿”的人造奇观了,那么利用“静电”的制造出发电装置又有何不可能呢?

只是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唉!

遗憾的是,如果明代就能出现电了的话,满清二百多年的时间都浪费了,不然中国早就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了,也不会在满清时沦落为半殖民地,然后才用上电,甚至变为了西方的“发明”,可以说,满清以后,这些电学书籍出现以后,与电相关的电气设备发展非常快,连小说里都很快出现了,将来也都实现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