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电影《夺命剑》有感

字数:2444访问原帖 评论数:3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2-13 22:55:35 更新时间:2022-02-16 03:59:12

楼主:郑天的文艺苦旅1  时间:2022-02-13 14:55:35
看老电影《夺命剑》有感:

在上个世纪后期的日本,拍了许多渲染武士道精神的电影,内容丰富,题材也很鲜明,一些老电影至今都是经典,如黑泽明的《乱》就把古战场轰轰烈烈,浩浩荡荡的场面拍的淋漓尽致,即使是科技发达的现代也无法超越他当年的作品。因为科技取代了人的灵性和想象力,科技越发达,人类就越会依赖它,导致人类的灵感枯竭、呆滞,毫无灵性,大脑迟钝,所以诞生很多烂片。小时候看过一部中日合拍的电影《敦煌》,虽然是合拍,我们不过是提供场地和人力,服饰方面,战斗方面几乎都是人家完成,还原了宋代的阵法、马战、人文历史,在历史研究方面日本的造诣很深。武士道文化看似乎是日本的国粹文化,其实多少也有中国的文化色彩,在先秦士人精神也是武士道文化,一点不会输给日本,所谓士可杀不可辱,那种死于仁义礼智信的人很多,稍微读点书的人都会了解。
昨天看了一部日本的黑白老电影,是三船敏郎主演的《夺命剑》,日本武士用的剑又像是刀,属于刀剑合一的武器,中国的刀和剑则是分开的兵器,剑是直的,刀的弯的,日本的剑也是直的,但是剑的头部却是弯的。在兵器方面日本的剑做工精良,就像削铁如泥,熟练剑术的人可以做到击中对手要害,一刀一个,一击毙命,日本古代动作片也和香港早期的动作片不同,港片习惯用招式,中国古代的演义小说也经常是大战多少回合,那些就是招式,可日本电影没那么多招式,一刀一个,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假如说招式多的打斗属于花拳绣腿觉得太假,那么一刀就结果一个似乎也很假,一刀就能结果一个人的手段一是力道,二是能击中要害,如一刀切过去断了对手头颅,如果是砍断对手的手那么对手还不至于丧命,力度不足的人怎么出刀也不能做到削铁如泥,这就和武侠小说说的内力一样。一刀一个这些打法也只能满足无关紧要的人,如果是主角,起码得打几下,否则就没意思了,像李逵他杀官兵杀百姓能做到一斧头一个,如果对上厉害的人就做不到那份力度了。
阿市夫人在这部电影里面是一名不幸的女子,历史上的女性几乎都是不幸的,都是被男人玩弄的便池,翻开历史的画卷就能找出很多人来,正是因为女性的地位在历史上很低,所以著书立说的人都习惯了把失败的责任都推到女人身上,什么红颜祸水,什么淫荡等等,好像男人摧残女人就是天经地义。阿市夫人准备和笠井三之丞结婚,结果有一天会津藩大臣高桥外记找上门来,给她带来一个喜讯,要她进城服侍藩主松平正容。阿市那时年仅十九岁,家人迫于压力只好答应,未婚夫也被迫和她解除婚约,阿市想找未婚夫说个明白,对方的母亲却对她谩骂不已,出言不逊。各方面都摄于藩主的权威不敢反对新的婚事,进城以后阿市替藩主生了一个男孩菊千代,一次疗养归来,她目睹藩主和阿玉夫人等寻欢作乐,她看了就火冒三丈,冲上去教训阿玉夫人,还追赶藩主,撕扯藩主的衣服,不停的给了藩主几个耳光,这是在发泄被强权糟蹋后的不满。
一个侍妾居然敢殴打主公,这在历史上可是犯了死罪,特别是一姓帝制的封建时期,不过藩主没有杀死她,而是把她改嫁给大臣笹原伊三郎的长子与五郎,这让笹原家族忐忑不安。笹原的夫人坚决反对这门婚事,阿市夫人对主公无礼的事也传开了,笹原夫人觉得阿市是一个人品恶劣的女人。上门提亲的正是高桥外记,笹原家族的亲戚们也分批过来规劝,要伊三郎接受藩主的赐婚,否则就是抗旨,会遭来大祸,为了保存家族,与五郎决定接受藩主的赐婚。改嫁后的阿市很守妇道,即使被婆婆冷眼她也彬彬有礼,知道阿市过去的事后,笹原伊三郎对她充满了尊敬和同情,儿子与五郎和她也成为了恩爱夫妻,阿市在笹原家生了一个女孩。伊三郎二十年来其实是一直迁就夫人的脾气,他是上门入赘的女婿,平时也没什么朋友,只有一个看守边界的好友浅野带刀,彼此的剑术都很精湛,整个藩国能和笹原比剑的仅有浅野。
命运总喜欢和笹原开玩笑,藩主的长子意外病死,于是菊千代就顺理成章成为日后的继承人,名分上继承人的母亲不应该继续成为大臣家的妻子,大臣们经过密谋之后,决定要向笹原要回阿市夫人。这一切让笹原家措手不及,赐婚的是藩主,现在结束婚姻的又是藩主,一点尊重也不给他们,作为一名武士的笹原伊三郎这一刻终于忍无可忍。笹原家族的亲戚们都害怕被牵连,纷纷勒令伊三郎满足藩主的要求,把阿市夫人送进城,与五郎和父亲一样,都是一肚子的火气,决定抗旨,后果将是藩主下旨逼迫他们切腹自杀。伊三郎的次子文藏为了保存家族的声誉和人命,他暗自把阿市夫人骗走,并交给了大臣高桥外记、家老柳濑他们。笹原父子遣散了家丁,在家里准备一战,浅野带刀不想被高桥那些大臣利用,拒绝了和伊三郎决斗,他认为自己的责任是看守边界,没有责任处理刑侦的义务。阿市夫人不想再进城服侍藩主,又不忍笹原家为了自己遭殃,最后他选择了自杀,笹原家一场厮杀过后,伊三郎埋葬了与五郎和阿市的尸体,抱着孙女准备去江户控诉松平正容的罪行,要把藩主的暴行昭告天下,希望幕府可以联合各地诸侯讨伐会津藩。
藩臣就怕他出境把丑事曝光天下,将引来各地诸侯的声讨,于是家老柳濑一不做二不休,也不讲什么武士道精神,急忙调遣一批火枪队埋伏在边界,武士精神应该公平决斗,可藩内又没几个是笹原的对手,家老可不想白白的送死,他知道笹原伊三郎的剑术再厉害也挡不住子弹。负责守边界的浅野带刀重于自己的工作职责,只能和笹原决斗,可良心上又不忍伤害到笹原,便故意在决斗中死在笹原剑下,算是忠义两全,忠肝义胆。浅野毕竟是藩臣,他还是忠于藩主,只是看不惯一些藩臣的胡作非为,如果他对藩主也丧失了忠心,他就可以准备好马匹,亲自给笹原开门,保护他离开,自己断后和追兵决战。此刻在边界也埋伏了大批的火枪队,笹原已经插翅难逃,即使知道穷图末日,他也要战斗,一个真正的武士只能是战死,个人的尊严荣誉大于一切,即使是藩主,如果他残暴不仁那只能选择放弃忠心。就在笹原垂死挣扎,奄奄一息的那一刻,仍然不忘呐喊,告诫自己的孙子,长大后要做个像母亲阿市那样的刚烈女子,要嫁给像父亲与五郎那样的大丈夫。还在襁褓中的孙女自然听不懂爷爷的呐喊,笹原的呐喊更多的还是控诉藩主的残暴。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