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战的起始时间,能形成完全的共识吗?

字数:24899访问原帖 评论数:656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3-06 19:36:25 更新时间:2022-03-16 21:16:47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2-03-06 11:36:2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于1945年(至今已有七十多年),这应该算是全世界的共识。
但究竟结束于何月何日,还有开始于哪一年,应该说仍有争议。
凡事有果必有因,而有因又必有果。
看似很不重要的事,如果长期不能形成全世界大部人认可的共识,会长期影响全世界在许多事上达不成大部份人认可的共识。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2-03-06 11:45:51
好艰难呀!
跟我之前发的许多贴一样,标题和内容改了N次,终于通过了!
最早,我发的是“不要把任何国家逼到绝境:不仅仅谈乌克兰战争和二战”。
嘿嘿,不错,现在不但通过了,贴名还保留了“二战”。
我认为,二战虽然已结束七十多年,但关于二战的种种争议,至少俺能预料到的将来 都不大可能结束,也必将长远地影响整个世界。
正发生的乌克兰战争,就是这样产生的。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2-03-06 12:03:18
这场战争刚爆发几天,看到有人回复别人时复制粘贴了一大段内容:开头是“这场惨烈的战争 留给世界的10点启示!”,结尾是“还是那句话说得好: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来源:牛弹琴 这才叫公知。”
刚开始,我仅仅这样回复他:
“大量的无辜死亡,数以百万计的难民。这就是现实,残酷的现实”,俄罗斯不出兵,会有这样的事吗?
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是怪我们没答应日本的那些要求吗?抗日战争中3500万的军民总死伤(军人大约380万),全是我们自作自受对吗?
居安思危,不忘国耻。曾经遭遇巨大耻辱的我们,真的别再助纣为虐和与虎谋皮了!
看见恶狗咬人,不愿帮就算了,别替恶狗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好不好?等到我们被恶狗咬的时候,谁愿意帮我们呢?

他非常生气:你就看见这一点????看看有文化的,看到三点,希望你再去看看,那有十个点!!!!!

看到他生气后,我承诺对那“十点启示”逐一谈谈个人看法。
刚回复到第四点,发现我的《勿忘国耻,居安思危,请客观理性地看待许多事》已经被“扎口”了,但我还是很快(的确是越来越快)在其它地方兑现了承诺。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2-03-06 12:19:45
喔,我本次发贴,最开始的想法就是把我对这“十大启示”的个人粗浅看法先贴出来。内容和标题屡次更改才通过,现在贴出来,依然没歪楼吧?
“启示一:不要把一个大国逼到绝境”
仅看标题,我完全赞同,但觉得首先可以把“一个大国”改为“任何国家”。还有,“一个大国”,并不该特指俄罗斯吧?否则,应该是妥妥的“双重标准”吧?
罗嗦的我,现在专谈“不要把任何国家逼到绝境”: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国家其实也一样,所以真的别把任何国家逼入绝境。
但我比较罗唆,先从二战谈起。
二战在欧洲的爆发,各方公认的起点是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但是,入侵波兰的并不仅是德国,9月17日德苏军队就在(当时的)波兰中部会师了,全世界这才发现两国曾于8月23日秘密签订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不到两年,德国背弃盟约,向苏联发动进攻,将苏联彻底逼到同盟国阵营。
先暂停一下:纳粹为何上台,为何能挑起二战?
我觉得,很大程度是欧洲诸国把德国“逼到了绝境”:一战,德国不是输在战场上,是德发生革命后,新当局学一年前的列宁主动要求停战。但欧洲诸国象之前德国对待俄国一样,让德国付出了极惨重的代价,让本就有“军国主义”土壤的大部份德国人痛恨欧洲诸国(包括波兰),纳粹和希特勒方能粉墨登场,最后带领德国挑起战争。
德国1939年9月1日联合苏联入侵波兰、9月3日向英法宣战后,把之前一直“绥靖”的英法逼成了同盟,许多小国家在德国的紧逼下加入同盟国阵营。
斯大林认定他入侵波兰及其他小国是为了自保,想在德苏之间建立“缓冲区”。但是,苏德之间的国家,不到两年就被德苏联合消灭了。而且,苏联比德国更狠,有部份国家是被苏联逼得倒向德国。
1941年6月,德国背弃签了不到两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那肯定是认为对自己有利的。但是,却把本来对欧美怀有仇恨的苏联彻底逼向了同盟国阵营。
中国绝对不想参战,是被日本逼的。美国,刚开始也不想打战,只想好好做生意,最后也被德国和日本分别逼得参战。
总之,德日等轴心国自恃自己武力强大、且深得民众支持,他们逼他国逼得特别狠。最终,几乎把全世界大部份国家都逼进了同盟国阵营,最后他们输了。

二战的最大赢家,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美国,他取代英国成了“世界盟主”。注意,我说的是“盟主”,不是“霸主”,是“同盟国”的盟。
但是,随着二战的结束,来自德日的威胁没有了,不少国家(主要是苏中)不想再认美国为“盟主”,苏联甚至想取代他当“世界霸主”(注意:我这次说的是“霸主”而不是“盟主”)。
在欧洲,分别产生了经济组织(后转变成政治组织)欧盟和经互会,分别出现了军事组织北约和华约。
欧盟和美国领导的北约,我个人认为类似于参与国均有股份、“少数服从多数”的“股份公司”;苏联组织的经互会和华约,我个人觉得类似于仅有苏联拥有唯一股权的“独资公司”。
我个人还觉得:是苏联甚至中国的种种做法,逼得许多国家不得不投向美国。苏联和中国等因此也更恨美国及西方国家。这,就是“冷战”。

东欧剧变先于苏联解体,但是在苏联自身难保下才发生。没有苏联的“支持”,东欧各国当局再也压不住民众的不满,纷纷变天了,且变天后纷纷投入美国的怀抱(包括原属苏联的波罗地海三国)。我认为,这纯属“趋利避害”。
苏联解体,我认为几乎全是内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想让苏联永存,但最终各地诸候瓜分了苏联了。除波罗地海三国外,其余大部份国家不过是“穿新鞋走老路”,一定时间(甚至直到现在)“唱戏”的还是之前的那帮人,唱的也几乎还是之前戏,思维也几乎跟以前一样,但乌克兰是其中的“另类”(详情不多说了,之前讲过)。
欧盟和北约东扩,当然有欧盟和北约的责任,或者有他们的私心。但是,我认为至少欧盟和北约没逼迫任何国家加入。相反,是俄罗斯在他们自己和我们意识不到的情况下慢慢把众多国家逼向了欧盟和北约。
这,让俄罗斯和我们都认定美国和北约在步步紧逼俄罗斯,我个人觉得这才叫真正的”冷战思维“。

我认定,北约对俄罗斯的最大“威胁”,仅是让苏联/俄罗斯恢复沙俄全部荣光的梦想永远不能成真。而北约东扩,更是让“全部荣光”的“全部”变得越来越小。
乌克兰,几乎是“全部”中最后的那一点了,所以美国领导下的北约的确可能已把俄罗斯逼到了绝境。
正因为,北约早在2013年就宣布“乌克兰已放弃加入北约”,其实也就是至少从2013年起就迫于俄罗斯的威胁放弃了(保护)乌克兰。
我个人觉得:俄罗斯肯定能拿下乌克兰,但拿下后怎么样呢?我想起了老古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北约应该不会直接出兵(害怕死更人和担更多责任),但经济制裁会长期存在,那么俄罗斯和中国仍会长期认定美欧在紧逼俄罗斯。
希望俄罗斯直接跟北约动武的中国人非常多,但我相信北约和俄罗斯会同时令我们失望,并会同时不同程度地防着中国。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2-03-06 14:39:49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2-03-06 14:50:30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2-03-06 14:53:32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2-03-06 14:57:29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2-03-06 15:54:04
不管会不会有人看到,都把我在其它贴子刚发的两条转到这吧:
回复 @sindylee99 的“当年八国联军侵华,到处烧杀抢掠,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都忘了? 这些当年侵略过中国的包括英国啥的都不是好东西,香港成为现在亚洲金融中心、亚洲转口贸易中心、亚洲结算中心,可不是因为英国,是因为大陆的巨量需求,美国还围堵中国,在中国周边到处部署萨德及导弹”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2-03-06 15:55:41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2-03-06 16:10:27
回复 @lihuo114 的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2-03-06 16:35:50
@超级瞄准镜1 2022-03-06 16:13:38
必须是世界级别的列强之间的全面战争才能算世界大战。只有其中一方是世界级别列强的战争都是局部战争。
所以,二战的全面爆发,是从1939年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开始.
之前的抗日战争、德波战争都是局部战争。
-----------------------------
嘿嘿,我们的抗战,究竟从何时开始属于二战呢?
再说一下你讲的“德波战争”,它发生于1939年9月1日,距英法对德宣战仅时隔2天。
英法之前一直对德“绥靖”,如果他们在波兰被入侵后继续“绥靖”,那你觉得何时能迎来二战(一直等到德国对苏联宣战吗)?
嘿嘿,你想说是英法不再“绥靖”才导致二战全面爆发吗?
更重要的是,究竟是“德波战争”,还是“德苏联合侵略波兰”?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于1939年8月23日,在波兰被侵略前一周。以前,我们只字不提当时苏联也出兵。现在,我也查不到苏联究竟何时出兵苏联,只查到9月17日两国军队在当时波兰中部的布列斯特(对双方来说很特殊的地点)会师,几天后举行了大规模的联合阅兵。
占领半个波兰,十几天时间需要吧?所以苏联出兵不会太晚于德国吧?
苏联出兵波兰,无论是9月1日德国出后、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之前,还是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之后,你觉得该如何认定苏联的行为?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2-03-06 18:29:16
继续回复 @超级瞄准镜1 :
嘿嘿,看看,都七十多年了,二战的起止时间,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理更多”吧?
我最早说的“凡事有果必有因,而有因又必有果。看似很不重要的事,如果长期不能形成全世界大部人认可的共识,会长期影响全世界在许多事上达不成大部份人认可的共识。”
为何二战的起止时间无法形成共识呢?
我认为,所有人都认同的共识,肯定是永远形不成的。但全世界绝大多数人认可的共识,本来是很容易形成的。
但照样很难,难就难在,许多国家都从本国的立场出发、总想着如何讲才对本国更有利的。
这本来也不是啥问题,大家多沟通交流,摆事实、讲道理,不就能形成全世界绝大多数人都认同的共识了吗?
嘿嘿,最难的,其实是掌舵者不大愿意甚至跟完全不跟民众摆事实、讲道理的国度还非常多吧?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2-03-06 19:19:22
外交,是国际政治的往外延伸,自然也会带有鲜明的“国情”和“特色”。
战争,是正常的外交手段无法解决双方存在的问题后的另一种“外交方式”,同样也带有鲜明的“国情”和“特色”。
对已经发生的战争如何定性,同样会体现“国情”和“特色”。

二战是一战的延续,这我是完全赞同的。
但是,我们对一战的定义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狗咬狗”,对二战的定义是“反法西斯正义战争”。
没人觉得有点矛盾吗?
嘿嘿,我觉得一点都不矛盾。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2-03-06 20:16:11
我认为,看任何事都不要简单的“非白即黑”,任何事的发生都是各种原因综合的结果,绝不要单纯归结于其中的一点。的确有主因和次因,但绝不能主次颠倒。
我认为,二战,总体上的确是“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一战,也一定程度的是。所以,二战才是一战的延续。
当然了,把“法西斯”改为“军国主义”,就更准确了。
更重要的,要搞清楚各国为何参战,不要乱定性。

虽然一战最早起于奥匈帝国在皇储被一位塞尔维亚青年刺杀后塞尔维亚开战,但最接近“军国主义”的德国才是真正的战争挑起者。
威廉二世绝对是当时权力最大和最狂热的军国主义者,他是想带领德国取代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他所组织的“同盟国”集团,是一个完全因为利益形成的“朋党”,他和德国是这个“朋党”的唯一掌舵者(国)。所以,没有奥匈帝国遇刺,威廉二世也能找到其它借口挑起一战。
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纯粹是“跟着你,有肉吃”地成为德国的仆从国,本跟其有仇的奥匈帝国还有点害怕德国而主动当其走狗的意思(其对塞尔维亚的确算侵略,而塞尔维亚算是自卫)
保加利亚帝国,则完全是被胁迫。

最终获胜的“协约国”阵营,带头大哥肯定是英国。虽然说其参战的目的肯定是维持自己“世界霸主”地位,但英国虽然是“世界霸主”,但至少不算真正的“军国主义”国家。至少英国在一战期间不是侵略者,也没有逼任何国家加入他的阵营。可以这样说:“协约国”阵营,几乎是在德国及其帮凶的逼迫下被动形成的。

其实战争结局很大程度算是“反转反转再反转”,但仅从双方的阵容来看,非常符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最终协约国获胜也不算太偶然。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2-03-06 20:44:54
稍提下另外的几个参加国。
法国和较晚参战的美国,很大程度上算正义之举。但法国的私心更重,有借机报普法战争惨败之仇的意思。
沙皇俄国是第一批参战国,私心更重,跟德国真的很象狗咬狗。

日本参战较晚,中国则更晚,双方的参战其实完全是中日之间的事,仅因为中国的山东是德国的势力范围,德国可以说因此当了“背锅侠”。
日本参战,就是想乘德国鞭长莫及时夺取中国的山东。
德国明白这一点,一直争取中国加入他的“朋党圈”,至少也要保持中立。
当时中国还是北洋军阀当政,虽然纷争不休,但至少没有昏头,最后也在日本参战后不久对德宣战。
二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的确把德国在山东的种种特权给了日本,由此引发了五四运动。
但我想说:中国并非一无所获(得到了未被日本抢走的),日本得到的仅是自己从德国那抢走的。美国真的帮中国讲过几句公道话的,但大家可以想想:他凭啥为了中国彻底把日本得罪死?更不可能帮中国硬抢回来吧?
做为知晓战争结局的人,我认为:如果中国参加“协约国”能早于日本,被日本抢走的东西就会少点,我们在巴黎和会就会主动得多。
假如能在日本参战前就打得山东的德军向我们投降( 那对一战的贡献也就够大了),最好能逼得日本加入德国的“朋党圈”,那我们在巴黎和会更是非常非常主动。
但是,已发生的事,任何人都无法改变。当时北洋当局内也是朋党(之争)不休,纵有人能成功预测到战争结局,也不一定能实施。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2-03-06 21:36:35
二战是一战的延伸,这种说法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二战是“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这也没有太大问题。之所以至今都无法在起止时间上形成共识,我觉得仅因为:二战其实应该说算两场战争,对日战争和对德战争。
虽然说1940年9月27日的确签订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但德意倒是真正的同盟,日本有意大利有毛线关系呀?德国跟日本虽然有几位共同的敌人,但德日真的协同作战过吗?
嘿嘿,考虑下苏联的存在,这德日同盟就更很有意思了:
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签定,一周之后两国联合侵略波兰(二战在欧洲爆发的起点)。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开战。
1941年4月23日,《苏日中立条约》秘密签字(当时德国还未对苏联开战)
别拘泥于字面意思,知道这三个条约中的“同盟”、“互不侵犯”、“中立”在原件中是否真有区别的中国人应该不多吧?

我的看法:“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话真不假。
国名带啥其实并不重要,某此国度,带啥其实最缺啥。
德苏日,全是军事主义国家。
但是,军国主义国家的朋友圈,一般都是“朋党圈”,明面上讲得很好听,实际上啥事都做得出来。可以随时因为利益凝聚在一起,也可以随时因为利益打得鸡飞狗跳。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2-03-06 22:26:43
欧洲战场,大BOSS一直是纳粹德国。希特勒首次秀肌肉是1936年3月7日悍然出兵
占领莱茵非军事区,但这比大帝攻打乌克兰的理由要合理一万倍。
1938年3月11日侵占奥地利,并未直接出兵,跟大帝之前夺取克里米亚的方式差不多。
1939年3月逼迫捷克斯洛伐克主动投降。
没错,有实力阻止德国的英法的确只是口头谴责,是在“绥靖”。
但是,1939年9月德苏联合侵略波兰,的确才是二战在欧洲正式爆发。
毛线的全面爆发,虽然英法已于1939年9月3日向德国宣战,但英法在此后的一段时间仍在“绥靖”。
1940年5月13日,德国方正式向法国开打,6月23日法国的维希政府投降。
在此期间,英国帮助法国开展了敦刻尔刻大撤退,这应该算英国首次跟德国交手,英国为此付出的代价可真不算小。
此后,德国发起“海狮计划”想征服英国却失败,于是把目前转向东方。

苏联,绝对二战初期德国最大的帮凶。所谓的“建立缓冲区”,应该是跟德国“狗咬狗”之后才想到的借口。
除了英国三伦,德国已征服了整个西欧,南欧被他的另一个帮凶意大利也征服光了,不怕苏联灭了北欧也要被其吃光,所以不打苏联打谁?再说了,意大利比苏联弱,收拾苏联不用担心意大利会搞出啥名堂。
但希特勒此举的确脑残,如果他一直不打苏联,根本就没有什么二战,整个欧洲在一定时间内事实上只有德国、苏联、意大利和英国四个国家。
但是,这只是如果。军国主义国家,在失去共同敌人会绝对会狗咬狗,早晚而已,只是不一定会是谁先打谁。
如果苏联能先争取到英国和意大利的支持,那挨打就是德国而不是苏联了。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2-03-07 10:08:58
回复 @上海老教授2017 :
德国9月1日出兵,17日德苏军队在布列斯特会师。欢迎老教授列出9月17日是苏联出兵时间的出处。
的确有寇松线,但那只是英方的建议,比现在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决议相比效用差多了。
苏俄,是没有资格参加巴黎和会的,列宁早在1918年3月就力排众议,答应了德国的所有要求后正式退出一战,签约地就是布列斯特。
如果德国国内没发生革命,新当局不学他,一战的获胜国不一定是协约国阵营哟,那列宁还能说布列斯特条约无效吗?
欺软怕硬,是俄国人一惯的做法,从莫斯科大公国开始就这样。
楼主:TY独狼2020  时间:2022-03-07 10:17:1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