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白话文

字数:1603访问原帖 评论数:2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2-09-30 22:13:00 更新时间:2022-07-22 23:37:25

楼主:毕明迩  时间:2012-09-30 14:13:00
文言文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到今一百年了。打倒孔家店的任务好像还没有算彻底完成,但是白话文已经占领了实用文体领域的绝大部分,会写文言文的人少了。会写挽联的人更少,即使春节贴春联,家家户户,也是买现成的,手写的就很少了,即使看见,往往也是报纸上抄一副现成的。自己撰写手书的,走街串巷,一小时两小时,也多半找不到一家。
这问题还不大。不会写文言,可以写白话文。不会写挽联,就不写不送。不会写春联,就买一幅。但是如果要读一些文言文的书,而不懂文言文,就只好不读。这不读,就比不写的问题大了。几千年文明,难道只靠民间文学口耳相传来继承发展吗?
有人说,可以找白话“译本”读。只要大学文科培养一些专门人才,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问题就大化小、小化了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说说简单,实际上却也非易事。第一问题是“谁来具体执行?”教授、研究员、博士导师他们或者忙于专业,不会亲自做这个具体工作。让大学毕业生,研究生甚或已经学成的硕士、博士来“翻译”,却也未必能胜任愉快——通过编辑主编,通过出版社印成书是不难,但是能不能通过识者的法眼,却不一定了。
《史记》“庄公蒯聩者,出公父也。居外,怨大夫莫迎之立。元年即位,欲尽诛大臣,曰,‘寡人居外久矣,子亦尝闻之乎?’群臣欲作乱,乃止。”(卫康叔世家)这最后“乃止”二字没有主语。所谓承前省。从文言原文看其主语和前面“欲尽诛大臣”同,是庄公。但是翻成白话,“庄公蒯聩是出公的父亲,在国外居住时,怨恨大臣们不去迎立他。元年即位后,想把大臣们杀尽,他说,‘寡人在国外住了很久,你们也曾听到过吗?’群臣想要作乱,后来又停止了”,则好像是和“欲作乱”相同,以“群臣”为主语了.。文言译成白话,此为一例耳。可见其难。
(这个译本,有主编、编辑、审读等人署名,没有翻译人的姓名。京华出版社,四卷本)
楼主:毕明迩  时间:2012-09-30 21:48:51
难在基本功太差。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也。基本功为什么差?不重视的原因。谁不重视?这里也省略了主语——不是承前省。

中秋节快乐。
楼主:毕明迩  时间:2012-10-02 13:06:10
作者:毕明迩 回复日期:2007-11-01 14:40:49
回复
第四十二句   白话文
近代中国,因于推行白话文教育,影响所及,使多数人只能读五十年以内书,最多亦仅能读百年前后书,而有些书则已不能读。百年以上一切古书,则只有进入大学文学院某几系的学生始能读。如是则几于把中国文化传统腰斩了,使绝大多数人,不能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于中国文化此下进展,必将受大损害。(《中国文学论丛》之《无师自通中国文言自修读本之编辑计划书》)

以上的计划书,写于中华民国五十四年,后收入《中国文学论丛》。钱先生本想编的自修课本计划让有高中文化的人自修四年,读毕四千单字,选读名句四万条,使之对单字之异义异用都年知晓。接下去再读附选的诗文二册,二三百篇(不加注释和翻译)。可惜的是,后来这计划没有实施。
今日坊间出版的古诗文,加注和译成白话的很多,但对提高读者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作用却不大,即使注译无误,也只是帮助读者读了几篇文章几本书,而未能帮助他们自己去读其他古书古文。看来钱先生计划中的读本,到今天仍是十分需要的。

作者:毕明迩 当年被一个帖子(一百句)中的一句吧。
楼主:毕明迩  时间:2012-10-02 20:15:21
你觉得市面上什么书比较合适呢

愧对此问。希望有明者代为回答。
楼主:毕明迩  时间:2014-07-26 15:54:09
钱宾四先生在《中国史学名著》里说:
“将来若轮到诸位来写历史,定有一番困难使诸位无法写,即在文字上。此刻白话文应用范围,其实也尚只在报纸新闻副刊乃及普通著作之类。如要写一传纪,白话文反不易写。如要写一碑文,用白话,实不甚好。有时连日常应用文字也不能纯粹用白话,不得不转用简单的文言。若我们要来写一部历史,如《中华民国史》之类,单就文体论,便大有问题。我想诸位如要写史,最先便该重读文言文,至少三年五年,才来试写,不致的呢么啦,不成一篇史体文。”

楼主:毕明迩  时间:2015-06-10 06:58:28
读《文言文那些事儿》顺便提此帖。附骥尾。
楼主:毕明迩  时间:2019-09-24 16:22:22
刚才提了一个文言文白话文的帖子,这里再翻一个
楼主:毕明迩  时间:2022-07-18 15:34:19
这是一个好帖。不是说主帖怎样。而是说回复丰富。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