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别•送别•辞别

字数:1130访问原帖 评论数: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8-05 02:11:22 更新时间:2022-08-07 08:49:49

楼主:wenlgjr  时间:2022-08-04 18:11:22
话别•送别•辞别

古人或因交通不便,与友人一旦分别,便天各一方,再相逢,不知更待何时,所以常常把这种离情别绪诉诸文字。唐诗关于“别”的话题,就道出了人世间最诚挚的友谊,使一千多年后的读者读了依然很感动。那个年代的朋友关系,充满了真情,颇显时代的气息。

王昌龄的七绝《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短短四句,即惜别又话别。想想看,诗人送友人于芙蓉楼(故址在今镇江西北),是夜秋雨长江,吴地潇潇,转眼天亮,送友启程,望远处朦胧楚山,一时情景交融,诗从心出,于是话别。此时的王昌龄,一位开元(唐玄宗年号)十五年的进士,十多年来官属下僚,颇不得志,还在开元二十七年(739)遭贬岭南,两年多后出任江宁丞(地方官的副职),心境孤寂可以想见。但他与辛渐话别时,让老友到了洛阳转告各位朋友,自己是“一片冰心在玉壶”,就是说不管境况如何,品行清廉是不会改变的。他看重的是做人,而不是做官。

善写五绝的孟浩然,虽存七绝仅七首,他的一首《送杜十四之江南》,一改一向闲适的情怀,对友人杜晃远去,可谓情真意切:“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孤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那种惦念与牵挂,尽在一片渺茫的春水之上,并借江南水势的辽阔,衬托了送别时的胸襟,那是出自友情的深厚,并非做儿女态。

比孟浩然小十岁的李白,有一首七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全诗画面清新,声调悠扬,既然“孟夫子”乘风东下繁华都会扬州,又逢烟花三月,少不了祝旅途愉快!只消眺望那碧空长江,便见气度之大,溢满了盛唐诗人的豪情。但毕竟是送老友远行,那孤帆远影,让李白在黄鹤楼上伫立良久,难舍友人于长江滚滚天际之间。此时此刻,情谊该是怎样的深长!

李白不愧被称之为“诗仙”,即便有晚年的不幸和凄凉,当他被流放夜郎途中突获大赦时,那是安史之乱的第四个年头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所作七绝《朝发白帝城》,依旧保持了欢快和飘逸的格调,寓情于景,堪为盛唐之余韵!明朝著名学者胡应麟称此诗“乃太白绝中之绝出者”。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仅此自别自辞,诗人便告别了未卜的流放之路,听两岸猿啼,过万重青山,直抵江陵……

至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或题《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不用说,简直是一首极富感情、节奏又极为明快的“流行歌曲”。适逢朝雨之后,两个老友在清新幽雅的客舍里,终于到了分手的时刻了。诗人以酒壮行,两人一饮而尽,一个西出阳关,一个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倾注在酒中。这堪称也是表现在送别当中的一种盛唐气势!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