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也叫作家?——乖,别再死皮赖脸的啦!》

字数:54783访问原帖 评论数:21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07-06-18 18:59:00 更新时间:2020-11-10 14:22:06

楼主:叶秋池  时间:2007-06-25 19:24:37
作者:胖肥 回复日期:2007-6-25 17:54:01
我们何不改“作家”为“作居委”!“作街道”!“作区”!“作市”???以此类推?

~~先做人。
-------------
池子是不怎么会做人,但经过深度采访后,谈先生获得一百万报酬的是事情有七成可信度,明日纸媒会报道此事,相信老兄与池子一样关心,


作者:谁认得这剑 回复日期:2007-6-25 18:10:58
杨老师最近那度大红花印证了一个网络ID——和菜头

----------------
杨老师很搞笑的...

作者:奴家潘金莲 回复日期:2007-6-25 18:41:12
池子........

在,莲莲........
楼主:叶秋池  时间:2007-06-27 11:45:59
Du一人一人一人(黄孝阳)《美人鱼》
偶然在天涯舞文弄墨社区见到这篇《美人鱼》,欣喜直欲狂!
文学这个东西需要联系到读者的教养和素质,歌德在大众诗歌选编计划里提出的观点至今仍然适合,我凭回忆说一下:A是高雅的文本,这些文本是超出大众感受力的高级玩意,它的目的是锻炼读者的思维能力,并且让他们知道尊敬文学,让他们明白自己力所不能及的高度,而后崇敬和憧憬。B是水平中等的文本,这些文本体现出来的特征是比较正面的,主流希望大众达到的也同时和大众水平相符的,一般读者能在阅读过程中很快感受到心灵的愉悦或体会的。C是俯就性的文本,这些文本显而易见比较低级,它们满足人们心里的欲望和不可告人的隐私,这恰恰是吸引人的。
我们必须理智性的承认,文学作品的三种创作意念(姑且称为意念,其中A级并不是任一个写作者想弄就能弄出来的)都是需要的,以上算是为被臭骂得一身浓痰的出版界朋友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那么《美人鱼》,按我的理解它就是A类作品。我们分为几个方面来看看,当然我的分析不一定准确,这只是我个人的视角。黄孝阳的这篇《美人鱼》首先是一篇非常有技巧性的文章,先不说它在文字后面隐藏的东西,创作的手法上就相当可观。
戏仿并非抄袭,戏仿和抄袭在很多读者甚至许多写作者眼里也是混淆不清的,它的主角或者类似另一篇它作的主角,它的故事很大程度上配合着另外一个故事,它的文学题材,也是一篇童话,‘戏仿’在后现代中的意义之一是:具有破坏性的模仿。《美人鱼》成功的做到这一点,从安徒生《海的女儿》发源思考,结合时代再创造,成为一个独具一格的文本。
看过安徒生《海的女儿》的读者,极少不为人鱼崇高的爱所感动,那是一种感情动物所能付出的最高尚最无私的爱,在那些浪漫的远去的年代,曾成功获得几多人的叹息和眼泪。于是在一开始看到《美人鱼》的时候,在作者编排的一串虚幻而美丽的字幕下面,自然会产生出小说即将出现的是同样一位具备着崇高品质的美丽人鱼,而后,单纯的女孩子甚至准备将自己的情感寄托进去,期望和主角一起为未知而肯定到来的王子奉献,准备在虚假里肯定自己的纯洁那么一回。
“狗日的!”这句话不是我说的!这恐怕是看完小说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读者对作者的恭唯。文本极具破坏性的欺骗了读者的情绪,本来应该美丽纯洁崇高的人鱼成了一个类似弱智的姑娘。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异常满意的笑了,一切发源的地方在哪里?许多读者没有意识到,作者并非是无情的,这一点或者是为了顾及小说的完整性或者是作者的心还是太软了,一切发端在人鱼失去了尾巴开始,她的纯洁和智慧、崇高和真实都随那条象征着相对意义的尾巴褪去了。
再稍微说一说象征意义方面的,我向来不是太重视文本的象征意义。因为一个真正的文学家他不是去考究现代人的口味,不是去疑心自己是否要提醒点什么,高雅而高贵的文学家远离人群。。。。不过上面的话纯属瞎说,艺术家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胃,文学家同样需要自己洗袜子,于是象征意义依然也是必然通过文本来表现,否则大多数半调子或市场型编辑必然会说你这文章没思想内涵。
贝拉一开始是花儿,任何一个现代教育下家庭里温室中的花儿。她的确善良,纯洁,对事物有着生与俱来的最基本分辨能力,在海的世界里,丑陋和邪恶总是紧密结合的,我们从小的教育也是如此:坏的东西就是丑陋的,而好的东西总是美丽的。于是巫婆不用开口她就是坏的,坏在她的丑陋。“女人”说什么做什么她都是好的,因为她的美丽。
这是第一个视觉角度。孩童角度。
然而,文本直观的让读者看到了院子并不是一个善良的所在,作者直接就给命名了中国最有代表意义的妓院名字“怡红院”,他让读者成功的产生一种疑惑,而后对所有出现的人物都加以怀疑。这哪里不象我们刚进入社会接受现实洗礼时、理想破灭后重新建立起来的世界观呢?
最后,更加让人回味的是,贝拉是弱智吗?我看不是的,她就是我们身边的许多人,她是思想上的强者,因为她是强者所以她能欺骗自己,事物在大家心里特别是关切到自己利益的时候并没有绝对的对错,而总有让自己开心的法子吧。嗯,说吧,说吧,活着,无非都这样么?
至于说有更加广的社会覆盖意义如,社会人群生存现状等等,那些泛了去,也不是我现在要说的了。请读者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一下,必然会对文本有另外一番解读。
这是本版一篇难得的,有代表性的也是这里少见的能“脱离群众”的好文本。一篇独具一格的戏仿童话式小说。

文/叶秋池

楼主:叶秋池  时间:2007-06-27 12:00:14


作者:奴家潘金莲 回复日期:2007-6-25 19:38:42
作者:奴家潘金莲 回复日期:2007-6-25 18:41:12
池子........

在,莲莲........
---------------------------
哎~~~~~~~池相公 今夜上床使个什么花样哎........


----------------------------------------------
我只有一招.......举棋(旗)不定(顶)....
楼主:叶秋池  时间:2007-06-27 12:08:42
作者:恭小兵 回复日期:2007-6-27 12:07:42
叶作家文攻武卫,千秋万代!

================================
吹牛逼,操,当天涯网友全是傻逼呢
楼主:叶秋池  时间:2007-06-27 12:51:22
作者:谁认得这剑 回复日期:2007-6-27 12:37:05
幸好我发现得早


作者:我识这剑 回复日期:2007-6-27 12:35:47


-------------------------------
何方高人.............
楼主:叶秋池  时间:2007-06-27 13:25:14
最难忘你咯套白衫白裤,衬托着娇美冰雪肌肤,有意认识你,打个招呼,却被你兜头一屎吓到濑裤....何加劲啊何加劲......菀琼丹啊菀琼丹......一只小蜜蜂啊飞到花丛中啊........啪.....
楼主:叶秋池  时间:2007-06-27 13:49:18
是无忌兄弟吗?
楼主:叶秋池  时间:2007-06-27 18:48:33
作者:哥们70后 回复日期:2007-6-27 18:27:26
作者:叶秋池 回复日期:2007-6-27 12:00:14


作者:奴家潘金莲 回复日期:2007-6-25 19:38:42
作者:奴家潘金莲 回复日期:2007-6-25 18:41:12
池子........

在,莲莲........
---------------------------
哎~~~~~~~池相公 今夜上床使个什么花样哎........


----------------------------------------------
我只有一招.......举棋(旗)不定(顶)....
————————————————————————————
晕,这打情骂俏才有水平哪


----------------------
没哪回事吧,都说了不顶....
楼主:叶秋池  时间:2007-06-28 11:38:53
《尘埃》

凌晨,城市如初生婴儿般可爱。
在如此寂静时分,整座城里仿佛只有我依旧徘徊在长街上。四顾无人,这时候的城市,终于鄙视了经过的那些风尘岁月中的繁华,它安谧的浅睡。
我静静的,走;直到望见那杵立了仿佛有千年的身影。
她,明白这个华丽城市深深隐藏着的尘脏;愿意,象它不曾遗弃她一样,用她平淡的生活记录着、清算着这里每一个清晨,日复一日,从不间断。
走过去,走过去。
寻不到晚关或早开的酒肆,只能折回来!折回来。
又一次经过时,看着她,于是隐约有种奇怪的暗示。假如我单薄的身体里还居住着灵魂的话?假如灵魂能证明我活着的话?那么它就应该早记住着这黑暗里柔弱的身影!或因为每一次经过,都能感觉到自己如这座城市般对她裸露呈现?
风,哪曾过怜香惜玉?
我缩了缩脖子,背上泛起一大片寒栗。
风,它总是和寒霜一起合谋在她身上蹂躏。“不过,”我喃喃的说:“总该有阑珊的时候吧?”
看着在地上打着转儿的风,卷成团儿的风,我在心里轻轻问:“若是你累了,停了,可否停下来歇息,让她好好的尽她的职、干她的活?”
只不过她,是听不到我的心语。感觉着,也说不准是可以的。她总在我经过时停下,当时黑夜笼罩在她脸上,只能依稀见到她眼睛里闪烁的朦胧。
忘记了,是多少次在这么黑的夜里经过她身边,却从来不曾真切望清楚她的面容。也许自己明白,那何需在意。不过心烦意乱时候,却老想起这个让我牵挂的遗憾。
生命循例是简单的吗?不久后,鹅蛋一样的太阳就会从海线上冉冉升起,然后轮回;而人们,注定各怀目的的忙碌,都市因此生气勃勃。
只有她,在每天重复的日子里,重复的用手和脚梭转每一次月亮和太阳的交接,用平静的机械行为迎接每一个凌晨每一天的来临!
停下来,这熟悉的街角地上,没有白天常见的烟蒂。我靠在墙上,想回去问问她:那些流逝在回忆里已久少女的梦、不停述说着岁月沧桑吱吱呀呀的老床几、昏暗模糊家里啼哭索乳的婴儿、辗转难眠叹息长夜的男人,这一切的一切;究竟谁了给她这样的坚毅和力量。
不过也许,只有她手里紧紧握着的扫把,和东奔西跑的尘埃明白……
忽然有个歌声:黎明渐到,谁愿意?谁愿意?谁愿意——哭讨!


叶秋池


(观察是写作的基本起点,可是这位女士面目模糊,我只在朦朦里想象,她是一位和蔼的母亲,绝色的妻子。我至今不敢去联想,由她披着鱼鳞一般的手背去联想,她的颜面。——叶秋池)

楼主:叶秋池  时间:2007-06-28 16:44:07
作者:江叠浪_ 回复日期:2007-6-28 15:38:44
支持池子的

===========================
亲爱的浪浪......你真好.....
楼主:叶秋池  时间:2007-06-29 11:21:00
作者:心口无语 回复日期:2007-6-28 17:17:10
支持叶老师噢~


作者:心口无语 回复日期:2007-6-28 17:18:57
支持叶老师噢~


作者:踏雪寻没1 回复日期:2007-6-29 2:29:47
凌晨,城市如初生婴儿般可爱。
风,哪曾过怜香惜玉?
------------------------------------
这才是好小说的语言


作者:江叠浪_ 回复日期:2007-6-29 7:27:23
嘻嘻好久没来了多留点脚印

-------------------------------
汗一个,在天涯的舞文,俺知道自己算个啥东西......噶噶
楼主:叶秋池  时间:2007-06-29 11:23:59
《理性认识网络文学的潜在价值》〉
在表叙这个题目之前,我们都早已明确网络文学面临的尴尬,由于这种表现形式的开放性及随意性,自然导致它不太良好的声名,在一片讨声迭起的指责中,任谁都可以拍着胸脯负责任的对我说:目前全国中文论坛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网络长篇小说没有文学价值。而我还必须赞同,因为这确是事实。
造成目前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也经常被“有识之士”一再列举,我挨不进那个圈子,只复述一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原因:因为概念的置换,才导致了目前网络文学越来越走向庸俗化。原来作为创作草稿、互动媒介的网络文学形式从走向出版的商业窗口开始就选择了它的“伶人”性质,突变为浮躁的、非文学价值观念的性质。因此,我认为同样的“网络文学”这样一个词汇,在我眼中和其他许多人眼中是不同的,有着不同概念,指的并不一定是同一种事物。
为了便于认识,我们不作概念拆分,在这里讨论的不是网络文学所有的潜在价值,而是只单纯提取它的文学价值,不谈市场价值。
理解文学和理解哲学不同,哲学是一个宏大得惊人的体系,学习哲学无法不延哲学的起源反溯,而文学则可以随意淬取,自由理解。只是这种貌似自由的表象下我们需要看到文学作品实际的生存状况。
——我们是在一个被界定了本质的文学语景下创作,我们能做的只是在表现形式上下点小功夫。假如文学的本质广度应该有“五”,那么我们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表达方式、出版机制等等已经人为的把它的本质切断为一到二的存在,以至我深刻的认识到,所谓好的文学作品其实就是‘一到二’之间比值大的部分,差的文学作品可以视为‘一’以下的作品,其余的就是零价值的文章。很明显的一个事实是,如果您的作品文学性思想性上越过了二,这样的文本在没有评论家释评、策划家炒作之前是非常难以被大众理解,要么就直接不能出版,在当今的商业市场环境下,这种作品别说是长销、畅销,光首印的销量带给出版商的苦恼就够他们喝一壶的。
如何把这些极其少数的文本通过互动的方式展现及解说,提升文学阅读的品位,避开审核机制监控、使拥有跨越地域、种族、政治的文学作品体现出它的价值魅力,长期以来均是文学创作者苦恼的问题。幸好‘网络文学’应运而生,它完美的解决了上述的问题。
于是,作为评者、读者、文学爱好者,甚至有个别傻到接近于卫道者的我们,力所能及的自然是提供一个网络平台,寻出这样的好作品。虽然我们用感性直接就能抚触到网络文学的肤浅,但我们必定是有足够耐心的,我们会、也需要拾贝一样的心情去发现淤沙中的美丽。人的价值不在于神性而在于理性,网络文学的文学价值不在于出版神话而在于理性的删取与发现,在与读者和作者之间心灵的沟通能籍网络而有形化,能让更多的读者粹取、认识到那些作品是突破了“二”的文本,才能真正领略文学带给我们的愉悦。
我恳请文学创作者、评论家们,在赚取名声金钱之余,能为文学做那么一点小事,毕竟我们其中许多人都还是靠它混口饭吃,在电影等视觉媒体极度发达的今天,文字如果不能保有原来的魅力,我们这口饭冷馊的日子就不远了。
我恳请更多的作者、文学评论者、更多的读者加入到这个我们这个队伍里,把你们认为好的作品介绍、剖解出来。(叶秋池)

楼主:叶秋池  时间:2007-06-29 14:05:11


作者:lwqking 回复日期:2007-6-29 13:37:35
叶秋池
于广东汕头
冲这个,顶个,汕头需要多点人才
--------------------------
真不好意思,以前总给汕头丢脸,希望以后能补偿补偿
楼主:叶秋池  时间:2007-07-04 12:46:01
《天津印象》

盛传天津的治安称得上国内最好的地区之一,社会秩序良好,除了政管部门得力的监管外,最重要的还是地区民众的综合素质优良,一个常住人口达一千多万的密集地区,能保持如此纯洁度的治安感观,不知是隐藏得当还确实是水清不养鱼。
踏入天津前我对她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我行程匆匆,如果不提前做一番工夫,难免耽误宝贵的生命之旅。天津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同时也是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它不但拥有优越的地理环境,而且地表资源非常丰富,有各种可供利用的稀有金属资源、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包括地热资源的等等。此外,她还是一个老工业城市,我印象中老工业城市的上空总是飘着挥不去的灰色迷雾,不过看来还好,并不算太过让人失望,一位同机的途友却说,七八年前坐飞机来天津的时候,非要穿过一层能见度机低而且看上去浑浊不堪的云层,才能降落,那时候大家都戏弄的称这是天津的灰色内裤。我莞尔一笑,心想人家是存心给你闭门羹呢,你不也撕开了进去了么?不过这种不良的想法并不能得到证实,从高空中已经可以清晰的望见津河绿茵,也许是因为这城市的好客,才为我展现了难得的笑颜,我对她拥有良好的空气质量还是抱有怀疑,原因很简单,听闻2003年的时候天津的二级天气仅有全年的百分之不到七十三,而去年已经跃升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稍微有点环境常识的人都明白,改善一个小小的百分点需要付出多少的努力,这么狂飙的向好势头为我一向所不轻信,这个时候我以为若不是老天作美便是别有隐情。
接我的人叫小益,不知道是姓程还是姓陈,我一直没有搞明白,他谦虚的叫我X先生,而我则称他小益。小益的工作就是带我认识天津,他戴着眼睛,以至我一路上都没能看清楚他的表情,但他开车的技术很是娴熟,使我的臀部长根似的钉在座位上。天津的著名编辑老师周振天形容天津人的品性近乎玉,取得其中的:“温”“润”二字,这种抽象的比喻外地人还不大好理解,但稳当的“稳”字,我倒是从这个青年身上略有体会。小益第一个带我参观的地方大出我意料之外,我们居然来到南郊看空田。我的时间很宝贵,自然对这种秋耕冬灌不知道播种了没有的空田项目不太满意,但常年累计的素养使我没有当场表示不快,小益身上那种天津人的品性又恰到好处的展现出来,他玲珑剔透的心思让我在大意外后又有了一个小意外。
小益说:“我知道先生已经走过许多地方,看过许多历史悠久的文化遗迹,我带您来这,您不劈头问我介寺敢骂算您客气。”我原先有过天津的朋友,知道他们管“这是干吗”叫“介寺敢骂”或者“介寺骂”,天津方言很有嚼味,说他俗吧,听起来却让人舒服,北京痞子管人叫“丫”的,这里说“凑性儿”,多好!说到流氓,我曾听天津的朋友说天津的年轻人不但喜欢自己找乐子,找茬打架也是很拿手,就四句话:“看嘛?”“你说看嘛就看嘛。”“干嘛?”“你说干嘛就干嘛!” 这就能开打,更绝的是典型点的天津人打完架后问“服不服?”输架的一方一般低头认“服!”这就算完事了,服了就行。这点和许多城市的年轻人大不相同,我走过的许多地方看到的均是被人摁住打得头破血流还一口一个“孙子,打得你爷爷好舒服!”
为了避免小益的难堪,我也没准备他能就带我来看稻米说出个漂亮的所以然来,于是岔开了话题, 就上面那个例子问为什么天津人能认服呢?小益解释说天津处于九河下梢,有些码头遗风,人们骨子里其实有化解意识。我一听就明白了,他们敢于尝试,但也敢于承认自己的弱势;这和南方许多地方的文化有差别,南人过于估量形势,非有大把握不和你硬来,显得有些犹豫不决;和北京又有些不同,我的印象里北京的年轻人胆也大得很,但他们不大象天津人那么服输,属于撞了南墙不回头的型款。
小益回答了我的问题后,接上他自己的话:“您走了那么多地方,考察了那么多文化现象,自然知道所有的辉煌文化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我不大懂得表达,但老人说过民以食为天。我的培训导师又说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农耕文化,天津的市容亮点景观近年是很有改善,但我还是觉得首先应该带您来看一看‘小站稻’田。”
我愣了一下,这出产的就是闻名遐尔的小站稻?据说种植小站稻约始于宋代,有说始于周,但真正出名则应归功于清代李鸿章的手下周盛传小站屯垦,其后成为天津的特产,日军侵华时,曾辟为高级君粮,严禁稻农食用。我之所以再次感到意外,更多的感觉便是来自小益身上那种可能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或者是不想说出来的深意。
行为代表了文化,而城市文化最为明显的浓缩便体现在年轻人身上,满街天津年轻人多彩的发色和天津文化一样绚丽。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北方文化艺术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传统文化的沉积上,并不比其他城市逊色。我比较了解文学方面的情况,天津的文学史渊远,鼎盛于清初的园林文化。以水西庄文化为代表的天津文学艺术曾名躁一时,仅清代就有近百名诗人作家在津留有著述。近代在天津生活过的文学名人也有不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译著《天演论》的严复,这部伟大的作品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现代津文学同样百花齐放,涌现了孙犁、林希、汤吉夫、蒋子龙、赵玫、柳溪、夏康达、冯骥才等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在其他文化艺术方面,天津的话剧(天津是中国话剧兴起的重要阵地,代表人物有曹禺,在他创作的许多作品中可以发现,时代和背景都与天津有关。)、京剧的杨派小生、评剧、梆子还有时调都脍炙人口红极一时。
“小益,你多大了。”我和他拉起家常。
小益说他已经二十八岁了,我岔了一句结婚了没,他半转过脸,笑得有些象蒙那利莎,“快了,快了。”我对天津年轻人的印象最深刻的是搜狐网上一则新闻,说天津有近百分之十的年轻人立遗嘱,正面的说法是立遗嘱人群年轻化,表明人们私有财产的增加和妥善处理私有财产的法律意识的增强,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当时我的第一感观是这个城市的年轻人对未来的随机性有深刻认识,理智的悲观主义根深蒂固。小益微笑的意味让我的脊梁里窜出来一股冷气。他们到底在想什么?路在我们的脚下延伸,四周照样有高楼大厦林立,有八爪鱼一样让人目眩的立交桥宏立。天津年轻人对北京四通八达的地铁,上海犹如建立起另一个空中城市的立交桥,大连花团锦簇的花园街道很是羡慕;也有一部分人对上海、广州平均每公里地铁国家投资六七亿元人民币,而天津地铁一号线每公里仅三亿不到的造价不以为然;连结上天津不过是北京的门户城市的自我菲薄意识,眼看被越来越多的新生城市超越,使得部分天津的年轻人产生了类似的“假自卑心理”。这种姑且称为自卑的心理与普通的自卑心理有所不同,普通人的自卑是家里没有东西可以拿出来与人炫耀,而此处的自卑是感觉到自己家里的古传红木家具比不上人家的新潮皮沙发,他不是无根的自卑,而是摇摆在新旧文化交替节合处的阵痛。
一个人辛苦累计了半辈子,终于有了一定的富余;比起许多人来说他算是一个家底甚丰,生活美满的家伙;某天他忽然看到有另一些一夜窜富的人在他家旁盖起了高楼大厦,一下就把他的四间平房比下去了,这时候他产生了仇富心里,他并非不富而是看不到自己的财富了。天津有那个丰厚的底子,只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是否认识到他们的财富。
我怀疑小益还不能清楚认识,他带我去看小站稻的种植基地,本意是好的,我能体会到他对家乡的热爱。可偏偏天津的文化并非仅是农耕文化,天津的主流文化应该是漕运文化和移民文化的结合体。说到漕运这种独特的文化,自然需要了解一下天津的地理环境,她濒临渤海,是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向东50公里可出海,离开我国首都北京也仅仅有120公里之遥。早在三国时代,曹操为了北征乌桓,在今日的天津一带开挖平虏渠、泉州渠和新河,沟通南北水道,以利军运。至隋朝开通南北大运河,天津正处在运河北端,成为河运与海运的交汇之地。天津军粮城地处平虏渠南端和海河近旁,正是漕船和储存军粮的重地。杜甫的《后出塞》诗写道:"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当时的渔阳郡就在今日天津城北及东北部一带。元朝时期东南沿海的运粮船必须在海津镇(即今日的天津)换为内河船只,才能把粮食运往大都(即今日北京)和北方地区。从元代到明清时代,天津一直是漕运的转运中心,货物的集散码头。漕运也带来了商业贸易的兴旺景象。诗人在一首诗中又写道:"一日粮船到直沽,吴粟越布满街衢。"由于南北舟车聚汇,商贾云集,天津成为货物集散之地,城镇也发展起来。现在所看到的天津旧城区就始建与明朝初年。
漕运文化的精髓我的理解在于“流通”,既结合商人有利则前仆后继,又秉承了一种更为稳定的流通价值。在漕运文化下熏陶出来的一代代人,目光总是在那些个永恒的目的地,批评天津人的话语有许多,较多被人提起的是“天津人好吹,保守,固步自封”,从这里我们可以寻到漕运文化的印记,最开始漕运干的是皇活,口气大是立身的本钱;也因为干的是皇活,出不了一丝差错,所以性格里就避免不了保守和固步自封的痕迹;加上天津城始于明朝,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将他的儿子们分封为王,驻守在全国各地。其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于北平,就是现在的北京。朱元璋去世后,传位给他的长孙朱允。朱棣为与朱允争夺皇位,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的“靖难之役”。一三九九年,燕王朱棣率军南下,从三岔口渡河袭取沧州,于一四零二年攻入当时明朝首都南京,登上了天子宝座。朱棣登基后,对他争夺天下时经过的三岔河口十分赞赏,认为是块风水宝地,叫群臣献名。后来他选中“天津”二字,意为“天子渡津之地”,天津由此得名。而后朱棣迁都北京,天津便成了京城的门户,军事地位日益重要。明朝永乐二年(公元一四零四年),在天津设卫,“卫”是明朝的一种军事建制,天津共设三卫,驻军一点六万多人。于是,人们又把天津叫做天津卫。设卫之后筑城,天津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城市历史才由此而开始。可见,天津这个城市一开始扮演的是保卫科长的身份,将之拟人化之后我们发现稳健和保守却恰好是这座城市的立根之本。把这种品德放在特定的年代里可能体现出来的是固步自封,相对落后,但至于悠悠历史长河之中,我们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拥有这种品德的城市正顽强的生存着,而许多历史上锐意进取的城市却化为僻壤。
说到保卫科长,我倒是想到天津的一位名人——霍元甲。
霍元甲,字俊卿,生于清朝同治七年,即公元1869年,祖辈居住在天津西郊小南河村。霍家的祖传功夫“秘宗拳”,从打抱不平到与洋人擂台比武,实在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世讥我国为病夫国,我即病夫国中一病夫,愿与天下健者一试”,想想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外国侵略者于一八五八年,一八五九年,一八六零年,一九零零年先后四次对大沽口发动入侵。依仗“船坚炮利”把大沽地区置于其铁蹄蹂躏之下,乃至进逼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将被誉为东方艺术宫殿的圆明园焚之一炬。清庭统治者两次被逼得狼狈离京出逃。在侵略者枪炮逼下,清政府签定了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数亿计的中华男儿脑袋上高高耸立“东亚病夫”帽子,而霍元甲展现的却是勇敢而坚强的民族气概,他的自信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气儿,更是被传扬至今。时至今日,天津卫所卫的对象并非皇权的代表,这里紧守的应该是霍元甲那种精神气儿,还自卑着的那部分天津年轻人不晓得何时在明白。
小益依然没有太多话,但我却觉得他是称职的城市文化介绍者,他不是专业人员,却比其他城市的某些专业人员更认真细致和恰到好处。我原以为他错误的理解了天津的文化基础,后来才发现这个观点有些不对头,我们在天津自然博物馆参观时,他终于让我推翻了先前的想法。天津自然博物馆是我国历史最长、藏品最丰富的地矿、生物学科的自然博物馆之一,拥有几十万标本和多个动植物展示厅,当馆里的解说员不在身边的时候,小益充当了第二解说员,我惊异于他自然知识的渊博,感受到他对文化的挚诚,而且他提到槽运文化时,虽不屑但见解也精辟得使人赞叹。最后他肯定的说:“天津会更好的。”
在大沽口炮台回来的时候,小益接了他女朋友的电话,语气软得象麻花糖,说了声抱歉后把车停在路边,冲电话频频点头,一口一个“是”!我望着飞驰而过的车辆,会心的笑了笑。天津的年轻人必定会越来越招人喜爱的,那些安于现状的词语一定会离他们越来越远了,就象已经远去了的漕运文化,他们已经上路,必定是想去突破基因里那点悲观主义,寻找天津新的城市主题,去创造一个并不只体现为“卫”的城市,一个属于自己城市的城市。
上天保佑您,天津!上天保佑你,天津的年轻人。

楼主:叶秋池  时间:2007-07-04 14:45:26
作者:天空暗淡 回复日期:2007-7-4 12:57:31
骂人帖?
--------------------没

作者:男人第三种遭遇 回复日期:2007-7-4 13:03:18
呵呵……不错。
--------------------谢

作者:村水 回复日期:2007-7-4 13:57:17
热脸贴了冷屁股也照贴——因为这的确是难得好文!文章倜傥跳脱如叶秋池者几人?阿秋文风潇洒好玩中日见老辣,要成“精”了哦!乖——看谁更死皮赖脸。
--------------------您客气了,也过誉了.谢谢
楼主:叶秋池  时间:2007-07-07 15:43:33
作者:江叠浪_ 回复日期:2007-7-5 20:13:27
caiyijiao
---------噶噶

作者:蟑螂不死我死 回复日期:2007-7-6 9:18:16
嘎嘎...想你啦
====================嗯哩,我越来越好了,

作者:谁认得这剑 回复日期:2007-7-6 9:59:57
轰杀马甲..
------------杀,你知道我除老叶秋池以外,还用其他笔名写长篇吗,也在这里哦.

作者:*樱樱* 回复日期:2007-7-6 12:08:08
有魅力的语言~~记号~
------------------------谢谢

作者:郭海峰 回复日期:2007-7-6 15:33:49
学习.
----------------千万别,这不值得.学谭易才有出路

作者:星雨蓝梦 回复日期:2007-7-6 22:28:43
你真上叶秋池?????文章是这样写的吗

----------------我是叶秋池,这那里是文章.这只是无聊的发泄,我写的小说,或者你读过,但不是我这个名字,枪手出身的,在阴影中活着.
楼主:叶秋池  时间:2007-07-07 21:30:41
谁认得这剑,推荐你看一下这篇, http://cache.tianya.cn/tech/c/16/602999.74.shtml
茹清君鬼事,我最近盯这了.

楼主:叶秋池  时间:2007-07-08 11:10:05
读章无计《我的神经病生活》
我私底下认为,章无计《我的神经病生活》(初稿名)一书,不论从娱乐性、思想性、乃至文学艺术的高度来说,都是现今网络小说中出类拔萃的。
正如多利安人灭绝了克里特-迈锡尼文明一样(公元前12世纪,多利安部落闯入希腊半岛,不但灭亡了一个朝代,而且摧毁了以王宫为中心的社会生活形态),市场经济大潮几乎灭绝了自白话文兴起后“纯文学”悍立不动的主流地位,文学创作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般的缤纷色景,在各有特色及创造性的语境中,每一种文学创作的理念都不应该被忽视。无视及盲目贬低以电脑网络为主要载体、风格上接近于后现代文学的网络小说,不但对文学本身不尊重且也缺乏汇集、把握市场信息的能力,应该说文学从来就和“所需”分不开,网络小说之所以被轻视,乃因为缺乏真正严格的预审制度,导致小说作品品质参差不齐。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有义务将好的网络小说推荐给读者,作为一名文评人,我更加有责任让读者明白小说究竟好在什么地方。当然,由于学识的限制,评论过程中难免有许多欠缺的地方,所以特别希望读者能就范例文本与我及作者本人做详细的讨论。
在千万计的网络小说中,章无计的长篇《我的神经病生活》(暂定名)代表了其中一种文学创作的波纹顶端,评论这种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既难也易。小说的评论该向什么方向去写,本无定论,我个人的理解除非是已经定下了批判调子的评论,实在没有必要大力渲染评论者的个人情绪。看评论“爽”于看被评论的文章,这确实是一种悲哀。我之前也写过一些被无短裤主义者拍手称快的评论,实则那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我现在希望能以平实的心态,一步步把我对小说的理解表达出来,携读者之手,共同探究文本的优劣。
评论小说首先涉及“小说是什么”概念,面对一个文本,许多读者甚至包括部分网络写手们不需要也从没有动过思考‘小说是什么’这个问题,直白简单的以为小说就是讲故事,我认识一些写手创作小说之前连个故事大纲都没有,且自信的言“跟着感觉写”。我却认为,一部小说着力于最基本的语言元素(词、句)还是构成(线索、故事),或者是小说这种文学形式的概念(关于小说的小说等概念)造成了多角度、各流派的评论家(者)对小说有不同的解读,于是,很难为一部小说的外在表现规定一个好的标准。
我认为在多媒体高速发达的今天,小说不能单纯表现出求同电影注重流畅的效果,电影在表达过程中不需要留给观众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而好的小说可以做到让每一个场景发生时及发生后都有思考空间及时间的空隙。沿此更深入,我认为小说一但专心俯就不愿动脑筋只寻求视觉快感的观众,那就是一条道走到黑;以这种思维路线发展,小说必然很快会被电视电影所完全取代。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一部分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小说可以或者说‘应该’准确的表现出某个场景中的一幅画面,优秀的作家捕捉住了这个场景中最具备动态、美感的一幕,艺术的将它展现给读者,这种展现并非单纯模仿,虽然在外观上表现出对自然存在物的真实反映,但本质上人和物都被灌注进了作者的思维及对周边事物的理解。〈我的神经病生活〉做到了这一点。略举一两个例子:
某一幕画面——“一只企图突出重围的精神病人”:我们按常规思维大概把精神病患者分为间歇性和长期坚定不移的患病爱好者,我比较同意小说角色人物“章无计”属于间歇性精神病的人形生物,哲学上把人的存在归纳为“思考并追求作为人的终级价值”,偏偏这么一个社会价值几乎等于零的“人”,在小说启始时竟以对一个人生价值问题的思考铺开!这种强烈的反差不但具备了很强的文字吸入力,并迫得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一些更深沉的价值体系问题,具有哲学基础的读者难免在小说开盘的时候就同时启动了“何人何价值”的人文思维。小说主角具备了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气质,这种气质在文章里的表现却是典雅的,个人印象里类似于把艺术创作提升到极致时艺术家不融于社会般的颠狂,艺术家不是在雅典的圣殿里就隐居在有形或无形的精神病围墙里。文本里的“我”有作为普通、正常的人那种精明和计算,能以狡猾的手段欺骗看管员、企图越过围墙翻到天之骄子们的作业区;而且还能说出“不想加入到上流社会中的高智商人群不是合格的精神病人”这样的话——挖掘出字面以下的意思,读者们会发现作者的第一个意图,“精神病人的目标和我们正常人是一致的,继而偶然性发生的想法是——谁是精神病人?”这一幕的文字及场景的安排,已经突出了小说的主要思路,为故事线索的扩展做好了铺垫。我自己把这一幕的画面定格在角色跃出精神病院墙头却还没有进入大学空界的那个点上,多数读者会认为这个时间点最突出并且最具备思考空间和韵味。——形体超前半尺,则会因为已经看到或者意识到、感觉到“未来的渺然性”、或因形体“落实地”后削弱了悬空感所产生的魅力。形体落后半尺,则显然必须把身心关注在逃跑的过程里。于是只有这个点,恐惧彷徨的心理还没消逝,欣喜和充满希望的玻璃碎片正在沿着爆炸的路线喷射。天堂、地狱的蓬松界限恰好把身体切开了一半一半。古典小说的创作路线基本是用文字描绘出一个真实的世界,而许多优秀的网络小说利用了后现代文学的思维,小说的创作既模仿现实也鄙视现实,它更加关注的是角色本身,后现代小说的人物好象突然从画布的背景里跳出来一样,他活生生的存在,让我们惶恐了产生他的那面画布——现实里是否存在这样一道围墙,它隔开了大学校园和精神病院?这和我们的思维常识有明显对抗性,读者认为如此一步跨越天堂地狱、一线隔断阴阳现象是难以在真实社会出现的。
然而,作者用很多精确的细节瞒骗了读者,以第一性的、确定性的视觉使我们信以为真的一边读着小说一边走进非确定之门寻找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实质个体。我的感觉是:“相对身处地狱中的人来说,此地以外的地方皆是天堂;身处天堂中的人却难以识别,常常是抛弃天堂奔赴地狱。“校园——社会——精神病院——社会——校园——精神病院……至毁灭”因此无论怎么看,真正的天堂都应该是在隔墙上空的那个点上。
另一幕画面——“和的士司机的对话。”作者在小说里编排了相当多的新鲜词语如:“神经病圈子”,文学并没有把这种非俯视性的关怀语境排除在人文关怀之外,只是一向被运用者忽视了,这些词语的出现,是因着有自由的思维体系带动,而“自由的思维”目前从悲观主义视角看来好象只有突破常规约束的精神病人能作到。这个场景的描写在情感上虽然尽情渲染,但创作手法上却比较内敛,引用:“ 看到我这么斗胆的攀门而出,路过的两个女孩对我指指点点,说话声音不大但我却听得入心:看,出来一个神经病。我跑到1路车站,有几个人在等车,一辆夏利戛然而至,下来俩妙龄女郎,司机老盯着我,我盛情难却钻了进去。/司机说,哥们去哪?/我说,去六安。/司机回过头大声嚷:你神经病啊?/我说,你怎么知道?我的确刚出来。/他缓和了语气说,哥们下去吧,兄弟我得接班了,这趟送不了。/我说,怎么着,你歧视弱势群体?/司机灭了发动机,吼:别以为你神经病我不敢动你!” ——也就是在这段描写中,作者的意图呼之欲出,至于实际上的意图是什么,我不下定论,由读者自己去体会。而后文本中的角色做了看上去荒唐透顶表演——被判定为神经病的人物极力模仿神经病的行为。荒唐吗?不荒唐,我记得自己曾几少年时被人判断为流氓,而后确实在某些场合里极力模仿着流氓应有的行为规范。
上面所说的是小说的概念方面,也就是说作者以那一种技巧来创作小说《我的神经病生活》,下面来说说小说的基本元素,既语言方面。应该说这篇小说的语言体系并非完美,但它采用了类似梦幻一样的语言,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优美,它是一种可能是这样的,又可能是那样的语言,很多对话存在不确定性,语句留给读者的感觉确实是应该发自于精神病患者的口中,因为正常人只能想想最终因为它们的不确定性而否认它们脱口而出的价值。作者善于运用反讽刺,但我相信作者在小说的创作过程里已经逐渐的把这种带有锐利性质的语言钝化,展现出更加深沉的、更加耐得思考的且具有自己正反证辩能力的存在,它们自由的,按照自己意愿的扩展,表现出异常散乱的纹状,有时候扼然断裂,有时候无限延伸。因着小说角色的特殊性,所以即便再不合逻辑的语言都是可以被理解的。小说的语言和小说的内容迂回在迷宫里。
小说安排了三条主要线索,探索了三个时代的价值观念、爱情观念,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尝试,也许作者没有意识到这部小说在文学创作上的真正成就,而我也不好妄下评论,留待后来者评叙。我们仅了解三个背景中人物的活动,沿着貌似却神离的三代人去领会个人与大时代的强烈对比。本来如此严肃的文学作品应该让人产生心理颤堕才对,但在读小说的过程里,作为读者我发现自己一直以愉快的心情在阅读,并心甘情愿的把自己代入到那个神经病的思维里、生活里、甚至身体里。这个神经病患者纯洁得象个小孩,世界上最单纯的小孩。角色“我”的母亲是个讲故事的能手,能把姥姥姥爷的恋爱史如身临其景的简述给“我”听,再由“我”在自己的脑海里编辑出一幕幕活剧表演给读者看。
由于我生活环境单纯,贴近于姥姥姥爷年代的恋爱故事,它朴实却勾人,让我实实的想着那个场景,在封闭的社会里,在小小的池塘边,一对男女旁若无人的拥有自己的小天地。自然有其他读者对角色母亲或者角色本身的恋爱生活感兴趣。
我还对一些片段的文字异常感兴趣:“是啊,谁知道呢,谁丢我谁是神经病,我是如此优秀啊,如此执着地寻找亲生父母,我站在这个地方,给过路人行注目礼,唯一希望他们能告诉我二十多年前,谁在这个旮旯地方丢弃了我?”这一段文字可以理解为角色的呐喊,不加以剖析则无甚蹊跷,认真读进去终能感觉到沉重内容:人一旦离开了母体混沌而温暖的环境,就是种事实上的遗弃,就是一个被迫承受社会附加在人身上枷锁的全过程。除非逃离,肉体上的逃离表现为野人或陶渊明,精神上的逃离则麻木或神经病。
我不想直接说小说的结局,小说的结局只是一个文本到了它可以结束的时候,并非它一定要结束的时候。
创作小说一般来说有三种视角,A:全知全能型(作者大于人物),则神知道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人物内心世界,当然现实不存在这种人物。B:作者等于人物,则作者和故事主角同一视觉。C:作者小于人物,作者只是在故事主要人物门口流浪的人,平淡的把他看到的一切说出来而已。沿着三条故事的线索,作者将多种文学创作的手法揉合在一部小说中,该朴实的则无华的沉淀,该张扬的则自信的舞爪。他象是把多种视角都用在同一只眼睛上,创造出一个奇怪的多菱镜,在变化莫测的语言和自由自在的扩展空间里恣意游戈,在我所能看到的文本篇幅里面,我们的读者会隐约觉得作者要说些什么,却很难归纳起来。
这个时候我忽然想反驳我之前的说法了,一部好的小说同时也是一个流动的个体,我以我个人的爱好在其中选取了一个个画面来滋润我的审美之花。而作者,也许只是在记录着一个梦。梦景是一个巨大的包括了所有人的精神病院。
文中多次用了哲学这个词,恰如其分的表现出古希腊的积极悲观哲学。
小说终究要反映时代,作为文革后期出生,经历着传统教育第一批以少年面目迎接改革开放的70年代人,小说隐现了对我国近代文化价值观、爱情观、科学文化、经济政治体系均大部分非自我培育而是借鉴于外国,经过消化加工,冠以“中国特色”社会生活、及社会现象的深沉忧虑。它隐约说出这么一句话:在地球这样封闭的,资源有限的生态环境中,人类所建立的好象是有序,事实上却不堪一击的世界,终将走向无序的、破碎的崩溃。

作者话——“一个人精神是否正常要取决于欣赏他的人!”

评者:叶秋池

楼主:叶秋池  时间:2007-07-10 16:40:06
作者:小李肥刀 回复日期:2007-7-9 12:36:41

叶作家好.你可以不写病句好吗?我觉得,你可以的.你努力一下就可以的....哈哈....
-----------------坚决拥护病句.做方面教材.

作者:炒了十年 回复日期:2007-7-10 11:13:55
汕头我去过,但没见过帅的.汕头有帅哥吗?怀疑中
===================有美女没帅歌

作者:雄熊信仰 回复日期:2007-7-10 11:33:50
拜托,叶作家,章无计的书都出了几年了,书名还没搞对呀。它早就确定叫《别说我神经》了,还暂定什么,哪年的事了嘛?帖老帖也得稍微修改一下嘛。
从文学艺术方面来讲,《别说我神经》是要丰富了很多。
但从单纯看故事的角度来说,《我的人渣生活》看起来来要过瘾啊!我还是比较喜欢人渣生活多一点点
----------------------是我的错,哈.

作者:谁认得这剑 回复日期:2007-7-10 12:38:48
晕。叶老师,原来茹清君是你马甲啊!我前几天就关注“她”了。哈哈
------------------------------谁说的.

作者:李兆庆 回复日期:2007-7-10 12:47:22
支持叶老师
------------------------谢谢李老师.


楼主:叶秋池  时间:2007-07-10 17:02:06
《停留在浮尸上的苍蝇,拂走?捞尸?》
历史的长河从蒙昧而来,萌动在河边的水草就是浮现在历史书上的墨迹,更深沉的历史烙印在民族的脊梁里,成为一种民族文化,或者文明。对古老文明的遗失和刨拾过程里,我们是幸运的,因为相对其他古老的民族,这个民族伟大的古文化,对他的后代来说是可读的可理解的。然而,历史的长河虽可以观阅,却无法畅泳。
生命如晨露,短不留痕,用语言来表述一种文化,于我这个不善于运用文字的人勉强且困难的。若真肯以史为镜,在鲜血瀑涌的史书下,想窥视一下民族文化的根本,便逼得我们须承认自己文化中的糟粕,且是一地鸡毛的糟粕,长河的流水下惯例是有淤积。也只有知道什么是不好的,我们才不会重蹈覆辙。如同说我们是一个诚实的民族,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假如有空看看《资治通鉴》您就会发现,这纯属瞎掰。略微观察一下身边的墙壁,看到儿童和家长映在墙上的影子,观察一下我们的教育排泄出来的小便,特别是观察我们舆论报道上的其他自由泻者。表现出来的现象是:大家都在要求和教育后代或者下级诚实,但大家的所作所为却在潜移默化绳锯木断腐蚀着他们诚实的纯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最后,正直的人成为哑吧,不正直的人打开媒体蜂拥而来。而此时,诚实依然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被绣在迎风招展的大旗上,舌头在骗人嘴巴在诚实。
文化现象并非单独存在,它必定反映当前社会事实状况的一部分,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对社会的现况负有责任。好在长河上的水草也有可淬取的华叶,史书记载了公元前三七七年和前三七零年的两件小事,说它们是小事,因为和春秋战国纷乱血戳、国与国的关系罗云层叠、和那一场场立体的让人血脉澎湃的战役比起来他们非常容易被遗忘,和雄浑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比起来,更屁都不是。但在池子的眼里,中华民族文化长河之所以浮尸横流,便是许多统治者忽略了这两件事的缘故。
卫国的国君做了一件错事,全体官员却一致赞扬这事干得漂亮。孔伋对卫国君说:“君不君,臣不臣(引:史记)。如果君主自以为是,大家就不敢贡献自己的意见。君主有正确的意见而自以为是,尚且堵塞言路,做错了还自以为是,而教臣子大加颂扬,那不是鼓励邪恶吗?大而化之,官员有了错误,民众如何敢指出来?大家都忠贞无比,全国都满口顺调,国家不亡何待?”
另一件事是公元前三七零年(有说是公元前三五六年),齐国大王田因齐召见既墨大夫,说:“自从你到任后,我每天都接到损诽你的报告,但我派人去秘密调查,却发现你开田富民,为官清廉。你之所以被人倒屎,那是因为你没有巴结我身边的当权派。”并扩县为城以作奖励。后召见阿邑大夫说:“你到任后我每天听到对你的赞扬,但我让人秘密去调查,全不是这么回事,你不开荒田野,民众贫困,别的国家来攻打我国疆土,你不率兵救援。我了解,捧你的那些人,都是收了你的好处的!”并把他和平时赞扬他的官员全部用锅煮了。官员们戒惧,不敢弄假,而后认真做事,齐逐强大。
举例子并不能说明问题,否则全成了儿童教育,我当然并非主张将胡说八道的人抓起来煮了,现代社会杀人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当权者的态度才是关键。我们必须看到,这个农耕文明构筑的古老国度历史上,民众的思想行为,直接受到封建权力机构当权者意识的左右,甚至说民众的思想行为根本对历史的发展不起任何作用,家天下者掌握着权力真理,这个真理没有底线,据说它更加是颠扑不破,但是每一个时代的大多数真理都在下一个时代被颠覆了。而民众在摇旗呐喊,口号是别人给的。
自称诚实及热爱和平为何有时会让我如此恶心,因为它虽然非常好听却不是这个具体文化正确的自我定位,其实任何现在能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民族,本质上都是善于利用、掠夺资源的民族;而掠夺与和平之间的关系如同文明和野蛮的关系一样错综复杂。长久的把不正确向民众灌输,就是文化传播的错位;大家何不效仿齐王,撇开宣传研读一下文化史。粉刷糟粕如同拂走停留在浮尸上的苍蝇,封建统治结束悠悠百年后,站在河边捞尸的事情,池子有一班同好者。

叶秋池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