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字数:5291访问原帖 评论数:55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9-01 21:33:07 更新时间:2022-09-12 01:01:39

楼主:hls324  时间:2022-09-01 13:33:07
。。。。。。





楼主:hls324  时间:2022-09-01 13:45:03
红袖是一个自由轻松的地方,很多帖子发在这里。
来这里的人都是以自由自在的心情过来的。
随心随遇,无拘无束,自由发挥······

有一些大咖水平非常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非常高。
也就是有非常灵动的思维,非常敏感的思路,充满灵感的文字,给人以悬念。

假如说有比这些高水平的大咖的表达能力更高的文字,他们是否能欣赏的了?
我觉得在这里差不多能够找到一些能够看懂这些经典名著中的非常灵动的思维,非常敏感的思路,充满灵感的文字的读者。

因为这里有很多具有非常灵动的思维,非常敏感的思路,充满灵感的文字的表达者。
楼主:hls324  时间:2022-09-01 13:54:19
闲话少说。
以下就是一段经典名著中的经典名段的文字。
此段原文,不像其他的曲折婉转文字让人明显的找不到北,充满了悬念。
相反乍一看,似乎非常的具体直白真实,其实其中大有文章。
具有非常灵动的思维,非常敏感的思路,充满灵感的文字的表达能力的人,应该具有欣赏这段原文的阅读能力。
楼主:hls324  时间:2022-09-01 13:57:36
这是一段经典名著《石头记》原文的段落,原文如下:

【······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

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

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

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
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并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楼主:hls324  时间:2022-09-01 14:02:32
各位慢慢欣赏,没别的意思,看到各位如此轻松的写出如此好的文章、诗词。
觉得大概你们的阅读能力也一定不一般。
此段原文在其它地方无人能彻底看懂,大胆的拿过来。
也算给各位请了一位高人当老师,这就是算老师出的一道难题吧?
楼主:hls324  时间:2022-09-02 14:55:07
各位随意,可以任意发挥,我不会强迫任何人必须怎么怎么回答的。
先仔细阅读以下原文是很有必要的。

其实要想得到事物的真实本质,必须要迈出的第一步就是敢于说出直觉的感觉。
哪怕这个直觉是错误的,错误不怕,任何正确都是从错误开始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吗!
最好这个错误是有价值的错误。

如果对一个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能说出你为什么不懂?哪里不懂?那你就离懂不远了!
这叫只有能提出问题,才能有解决问题的可能。
一般问题都是如此,更何况是石头记这种高难问题呢?

所以对于石头记的难题来说,绝大部分读者都是连说出我不懂的水平都没有!
只有极少数的高智商读者才能提出这个问题我不懂?那个问题我不懂?
对于解决石头记问题来说,绝大部分读者连说出我不懂的资格都没有!

很多的专家学者都说石头记他读懂了,其实没读懂!这就是例子。

各位不着急,慢慢阅读原文,复述原文的内容意思,连专家学者都错了,你们还怕什么?
说不定哪句话懵对了就超过了专家学者的水平了呢?
大胆的说吧!
楼主:hls324  时间:2022-09-03 08:43:07
既然各位都不愿意说对这段原文的阅读体会,那我就说说我对这段原文的阅读体会的经历。
这要分多年前的和现在的,也就是说以前错误的阅读和现在的没有错误的阅读体会。

多年前就是很平常的解读这段原文,认为这段原文说的是“四位作者”和“四本书”的事。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很平常的解读,因为这个解读谁都能看懂,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都能如此解读,社区大妈也是如此,如果说你把这个解读说给幼儿园小朋友听,他们也能听懂,当然如果你不厌其烦的说给智商比较低的人甚至文盲听,他们也会听懂的。

所以说这个解读是非常平常的解读,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解读。

为什么绝大多数的广大人民群众认可的解读,我偏要分为错误的解读和没有错误的解读之分?
因为一手五言绝句: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既然是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文字,作者为什要说是“荒唐言”呀?
什么是荒唐言?

是荒诞无稽的,是概念混乱的,是逻辑错误的,只有这种语言文字的表达才能算是“荒唐言”!

作者可是自称天才的人呀!后来才发现作者是超一流的文学、艺术、哲学大师。
如此高的级别的人说都是真话都不可能胡说八道,所以作者自己说自己说的是荒唐言,说的是大实话呀!

(就像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说美国用一小瓶“洗衣粉”发动了一场对别国的非法战争一样,这是大实话,这是他自己说自己,不是别人对他的污蔑造谣,而且是资格非常高的现任的总统亲自说的,所以你必须相信)(至于这是美国的政治派别竞争导致的我们就不考虑了)

特朗普说的话一定是真的,因为他是自己说自己,而且他的地位高威信大。
作者说自己”荒唐言“也一定是真的,因为他也是自己说自己,而且作者也是地位高威信大。

那作者为什么如此的说自己“荒唐言”说自己胡说八道!这不是傻了吗?是弱智?白痴?

所以才有第三句“都言作者痴”,作者知道会有读者这么认为的,但现在看能认为作者是傻子的都是聪明的读者,因为他们看出这其中是有问题,能提出作者是傻子这一问题的读者也算是看懂了一部分文字内容了,但至今无人能完全看懂!

所以作者最后一句是“谁解其中味”?
谁能解了这一难题?
几百年过去了无人能解!

我是看懂了这一五言绝句后,才觉得似乎我没看懂这段原文,似乎被作者忽悠了,受骗了上当了!
然后就是反复的寻找作者的“荒唐言”荒唐在什么地方?
反复的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

楼主:hls324  时间:2022-09-04 11:58:10
其实我以前对这段只有263个字的文章的理解是很普通的,是很普遍的,也是至今为止的红学主流观点。

就是说这一段原文说的就是“四位作者”和“四本书”的事儿。

但是这里有一个关键的东西:
就是作者是以说“四位作者”为主呢?
还是以说“四本书”为主呢?

在这段原文中最能体现“四位作者”和“四本书”的文字就是中间靠后的四句并列的排比句了。

这四句话引用如下:
【······
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
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

每一句话中都有一位“作者”和一本“书”(第一句的“作者”在前面省略了)。

从总的语义上来看的话,每一句话的中心语是什么?
也就是每句话的中心意思、主干是什么?
是每一句话中的“作者”?还是“书”?
是“作者”是中心语,“书”只是补充修饰形容于“作者”的呢?
还是“书”是中心语,“作者”是补充修饰形容于“作者”的呢?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二选一的选择题,也是考验读者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题。

提出这个问题,各位先慢慢看。(原文在3楼)
楼主:hls324  时间:2022-09-05 11:23:11
作为四句并列的排比句,应该是说的一件事,起码是一个系统。

而绝不能是,第一句说的是张三李四,第二句是牛马猪羊,第三句是鹰鹤燕雀,第四句是蜂蝶蚁虫。

那就不是四句并列的排比句子的格式描写了,而是非常散乱的毫无目的随意描写,没有主题的描写了,是一盘散沙的描写表达了!

对于并列的四句话来说,每一句话也是如此,只能有一个主要意思,只能有一个主题,只能有一个主要的中心语,只能有一个主干。
用一句话中的主要中心语作为主干来形成这句话的主要结构。

而不是一句话有多个主要意思,多个主题,多个主干结构。
多个主干结构的句子,就有主题不清,甚至无主题的嫌疑。

对于一位超一流水平的文学大师、语言文字大师来说,他是不可能如此表达的!
在这四句并列的每一句话中,只能有一个中心语,以突出此句话的主题。

前面已经分析了,四句话中的每一句话中,都有一位“作者”,一本“书”。
问题是读者选谁作为这句话中的主要的中心语?
是选“作者”是每一句话中的中心语呢?
还是选“书”是每一句话中的中心语呢?

假如选“作者”是每一句话中的中心语,那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在说这位作者的,“作者”才是这句话的主干成分。
这句话的其他成分只能是枝干,枝干是附属于主干的,是为主干服务的。
也就是说如果“作者”是中心语的话,这句话中的“书”只是附属于“作者”的,“书”是为“作者”服务的。

反之,假如“书”是每一句话中的中心语,那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在说这本书的,“书”才是这句话的主干成分。
也就是说如果“书”是中心语的话,这句话中的“作者”只是附属于“书”的,“作者”是为“书”服务的。

也就是说每一句话只能分成两个部分:
1中心语部分(中心意思、主题)。
2附属部分(是附属于中心语部分的,是服务于中心语部分的,是补充修饰于中心语的)。

如果把这四句话简化了再简化,就只剩下了中心语了,不可能剩下为中心语服务的附属部分,因为它们都是可有可无的附属部分。

就像一棵树,你可以把一些枝枝叉叉去掉,保留主干,但你不可能把主干去掉保留枝节的枝枝叉叉吧?!

回到原文,假如把这两个主要成分进行选择(选“作者”还是“书”是中心语?)的话。

先选“作者”是每一句话中的中心语,那就把其他的部分去掉,那么每一句话中就只剩下了“作者”了。
第一句剩下了空空道人(情僧)。
第二句剩下了吴玉峰。
第三句剩下了孔梅溪。
第四句剩下了曹雪芹。
那这“四位作者”在做什么?没法知道?因为“作者”是主干!其它是枝干,枝干去掉不影响主要的中心意思!
所以把“作者”作为中心语分析的话,经过简化后就只剩下了四个人名了,不需要有其他的意思!
从语义分析的话,只剩下孤立的四个人名可以说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其他部分被作为附属部分是可以被去掉的)

后选“书”是每一句话中的中心语的话,那就把其他的部分去掉,那么每一句话中就只剩下“书”了。
这“四本书”分别是:
第一句的《情僧录》。
第二句的《红楼梦》。
第三句的《风月宝鉴》。
第四句的《金陵十二钗》。
那这“四本书”是不是孤立的?是不是没有意义的?
不是!
这四本书所代表的内容非常丰富,含义深刻,层次高远。(具体的先省略)

现在看出了以“四本书”为这四句话主干、主要意思、中心语是对的,是有实质内容的!
“四位作者”只是原文作者在描写“四本书”时的附属描写,是对“四本书”起到了补充修饰包装功能的描写,“四位作者”是修饰包装点缀于“四本书”的。

没有这“四位作者”的修饰包装点缀功能,这“四本书”还是原来的“四本书”,不过有了这“四位作者”的修饰包装点缀功能,这“四本书”就显得更完美,更丰富,更全面,更真实而已。

一句话中的主干和枝干,看似不太要紧的两个概念,区分不区分无所谓,其实这个容易混淆的概念的区分,关系大了!
它关系到句型分析中谁是主要的谁是次要的?谁是主谁是仆的概念区分,这个观念错了就会造成逻辑错误!

这四句话中可以没有“四位作者”,但绝不能没有“四本书”,因为“书”是主要的,“作者”是次要的!

以上已经分析清楚了。
楼主:hls324  时间:2022-09-06 07:21:34
从发帖至今,没有网友能提出有价值的讨论内容。
我只能认为各位都是高手,不值得于听我的解读。
那我也不能不厌其烦的讲解了,只能掐头去尾取中间的讲了,怎么简单怎么省事怎么讲。
如果哪位能看出这里有什么问题,欢迎提出来,提的有道理我虚心接受。
另外既然都掐头去尾了,不妨也介绍一个别的帖子作为对此贴阅读的参考,内容比此贴多一些。
《看纪录片的感想》,链接:http://bbs.tianya.cn/post-no01-537445-1.shtml
楼主:hls324  时间:2022-09-06 07:40:52
另外大概有网友对此贴题目有点疑惑(题目是“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你说红楼梦就说红楼梦吧,扯什么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呀?
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和我们有什么直接关系呀?
其实这里的阅读能力就是理解能力。
那“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涉及的面就广了,它就像一把王能钥匙,可以涉及很多的问题的讨论。
上到爱因斯坦、康德的高难科学问题,下到百姓的错误思维原因的寻找,都可以在“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的范围内进行探讨。
所以用这个题目似乎有点大了,但当你认识到石头记的价值,认识到作者是超一流水平的超级大师的话,用这个题目作为此贴的题目,还是没有问题的。
在此向所有顶贴者,所有有可能对此贴有疑问者,所有关注者表示感谢。
楼主:hls324  时间:2022-09-08 11:57:55
说点题外话。
对于学习知识来说,是从一个基础上升到另一个高阶段的过程,也就是说是从一个基础上升到另一个更高的基础的的过程,这样不断进步,才能使知识不断向更高阶层提高。
学习知识的思维认识过程,用老百姓一句家常话说就是要趁热打铁。

中间断了又得从头来,这就像我们学习过程中为什么要不断的复习,不断的重复学习是一个道理。

那这个帖子内容是说的什么?
最关键的是四句并列的排比句的句型分析,在每一句话中的“作者”和“书”是什么关系?这才是此贴内容最关键的主题!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弹幕“升华”,紧接着又一个弹幕“主题升华”!
豁然醒悟,这就是作者的主题升华呀!由一个主题升华到另一个主题!

什么叫主题升华?
比如歌词“东方红”,很普通的文字表达(当然包括文字的主题表达了),升华了以后是另一个主题了:“太阳升”,如果把“东方红”当做是一个主题的话,明显的比它还要升华的主题是“太阳升”。
所以这是从一个主题到另一个主题的升华,叫主题升华(也就是从“东方红”到“太阳升”)。
但这还没完呢!还有第三个主题的升华,就是:“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就是三个连续不断的主题升华。
从简单的主题引申到复杂的主题,是主题升华。
这也是从简单的主题对另一个更复杂的主题的比较的效果的表达,这种表达方法还有一个叫法,叫做比兴手法。

通过比较由简单升华到复杂。

以“主题升华”引申到此贴的内容主题:四句并列的排比句的句型分析中的“作者”和“书”的关系,已经清楚了!但这个内容主题仅仅还只是一个作者内容知识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升华!
就是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引申出更复杂的主题,也就是从初级基础主题升华到高级基础主题!

虽然应该是“趁热打铁”,但考虑到升华的主题有可能干扰到各位的理解思路,还是另开一贴为好。
但另开一贴各位的思路是否能够跟上,又是一个问题。
(总之这种因为一个弹幕引起的灵感作为个人的纪录是可以的,别人也许根本就看不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