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局

字数:3269访问原帖 评论数: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9-24 01:26:08 更新时间:2022-09-25 15:19:49

楼主:龙谷子1  时间:2022-09-23 17:26:08
古玩漫步

找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尽管在人才市场和网上双管齐下投简历,但对我这般没有多少工作经历专业又是万金油一样的大众化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做技术不懂行,做财务一知半解且没有财会证,做销售,这个招人还是比较多的,我去看了几家,还是有些犹豫。至于说我最拿手的望山寻龙,古董典当师等职位,在余州这样的地方,那就是屠龙绝技,英雄无用武之地了。一个人潇洒了一段时日,眼看着积蓄渐渐了,我希望能通过捡漏发一笔小财。说实在的,这已经是古董的末法时代了,靠捡漏发财的几率很渺茫,尽管渺茫,不能说没有。我本来不想涉足古玩行业的,但现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找工作主要集中在周一到周五,周末休息,而周末正是文物市场生意最火爆的时间段。以前的周末,我多用来游山玩水探名胜览古迹参观民俗风情了,这个周末,我去了工部山。
工部山久负盛名,黄金宝地,余州古代水患频繁,宋代以来,黄河夺泗入淮,流经余州,往往泛滥,淹没州城,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工部山因地势较高而免遭覆顶之灾。工部山因靠近城池,有钱有势的官宦之家和富贾豪门纷至沓来,成为了富户们争相趋居之地,久之,在工部山居住便成了富贵和身份地位的象征,所以有“穷北关,富南关,有钱人住工部山”之说。
工部山在天启四年(1624年)至民国三十六年(1949年)这三百余年中一直是余州城市经济和文化重心。它四周的上街(彭城南路)、下街(今解放南路)、前街(马市街)、后街(坝子街)等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商贸集散地;而名噪一时的中枢街、大同街、铁货街、丰储街等也在以此为中心的扇面上。特别令人欣慰的是,许多近代作坊和店铺,如民国时代苏鲁豫皖接壤地区最大的干货流通中心“洪昌顺”和余州酱菜业的龙头老大“李同茂酱园”等都还完好无损的保存着。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记载着这座城市兴旺发达的商贸流通史。就文化而言,工部山一直是明、清、民国时期古余州的文化中心。
不过,我在工部山停留的时间并不长,因为,在这里总算明白了一个道理,这里是大腕们来的地方,而我现在甚至连在这里捡漏的资本都没有。说实在的,这里除了小吃多一些,就是装饰得富丽堂皇让咱这样的小老百姓望而却步的古玩店了。其实,这里的古玩生意并不热闹。
余州本来有个热闹非凡的古玩市场的,在建国路附近,但后来不知道怎得就被强拆了。不得不承认,那里的店面的确老旧,小摊贩也不少,但这才是老百姓真正喜欢的古玩市场。你搞那么多高大上摆在那里,搞旅游吗?说实在的,便是百分之九十的喜欢古玩的游客也喜欢到以前那个有烟火气息有生活气息的古玩市场去逛一逛,毕竟,大多数人不是那掌握着百分之八十财富的主。看着那些被拆除的断壁残垣,忽然想起大学时代来这里的岁月,物非人去,感慨颇多,现在唯一的去处就是还有几个强硬坚持的所谓“钉子户”,不过,在被断水断电后,这些“钉子户”也不得已大削价处理一部分古玩古书,我实在是不想捡他们的便宜,我看到他们有些值钱的物件,跟他们说了这些物件的价值,告诉他们要价低了,真正的价位区间,他们听了,对我很是感激,我只买了几本古书,并暂时放在老板那里,又去了宣文市场。
楼主:龙谷子1  时间:2022-09-24 20:06:53
宣文市场本是个小商品批发市场,而今成了余州市繁华商业地带,创建于80年代中期,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已由一个地摊市场发展为占地近200亩,有营业摊位10000余个,经营服装、鞋帽、针织、百货、箱包、灯具、眼镜钟表、玩具、化妆品、电子电器、文体用品、厨卫用品、洗涤用品、床上用品、窗帘布艺、五金交电等商品。按理说,古玩跟这些现代气息浓郁且吵吵囔囔的小商贩环境是不大衬的,但老古玩市场多是些小商贩,要在工部山租张门面做古玩,怕是没有几个有这个资本,而即便是租了,以前的老客户也消费不起,因为这些客户也多是寻常百姓家,有很多是为了打发时光的老年人。宣文市场就不一样了,摊位的租金,寻常人家都是可以接受的,随着淮西路花鸟市场的红火,那部分老古玩市场的店主也搬迁了过来,同花鸟市场一道街,共同演绎着余州城残存的星星点点的古玩文化气息。
昔日的淮西路也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老街,这条街从清朝末年就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其中又以古玩字画店居多,且出了不少好东西而闻名全国。后来被革掉了,八九十年代的时候,这里的店面也大多经营日用百货类的小商品,而今,尤其在周末,渐渐形成了规模不小的古玩地摊市场,甚至吸引着不少外地人特地赶来逛摊,让这条历史文化名街又有了复苏的迹象。
不论旧的古玩市场还是新开辟的古玩市场,都是有正规门面和地摊的,淮西路这条日渐复苏的曾经的古玩老街也不例外,唯一的例外是工部山古玩市场,那是古玩市场的贵族,不到重大节日或本地的庙会等时间段,往常是不允许摆地摊的,在那里,可以说没有地摊货,但店里的就都是真品吗?古玩这个东西,如果全是真品,价格透明,倒没有什么意思了。说实在的,博物馆里的几乎是真品,却鲜有人光顾,因为,那里缺少大千世界的生活气息。与高大上的店面相比,地摊更显得平易近人,摆出的各类藏品珍奇涵盖古玩玉器、陶瓷紫砂、竹木牙雕、翡翠珠宝、名酒名茶、古籍善本、钱币邮票、红色收藏、古代与近代书画、民间手工艺品等等。
其实,狂古玩,并非都是为了捡漏,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为了感受一下气息,这气息,也并非全是历史文化的气息,更有生活的气息。当你偶然间走进一个弄堂里,看到两边干净整洁的店面,你会感觉很清爽,仿佛尘世间的一切烦恼和疲倦都远离你而去了。有时候,在夏日里,夕阳西下时分,你走到一棵古槐下,古槐下是三三两两的古玩摊位,感受到的不仅是一方阴凉,你的心境也会安宁许多。或是在夜晚,华灯初上,走在古玩街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走马观花一样浏览着一个个店面,忽然,有一家很别致的店面给你一种久违的亲切感,这种感觉或源于店里的灯光布局,或源于店里的古玩摆设,或是店主的一个优雅的坐姿,都会让你为之驻足,你走进去,店主很热情,很善解人意,而当你想一个人安静地欣赏时,店主会安静地站在一边。这个时候,你原本没有买的打算,也不好意思空扰,不论怎样,总会至少选一件古玩留个纪念。
在这静谧而又古色古香的城市一隅,一条熙攘的小巷让我沉浸其中,只见人群涌动,人声鼎沸,而我乐在其中,尽享古玩的烟火气息。很多外地的古玩爱好者、藏友们聚集一堂,一起交流在古玩上的心得。跟随人流进到小巷你能看见地摊上或是小摆摊上,各种文物书画、文房四宝、玉器石雕、陶瓷、铜器以及古钱币等各种收藏品看的你目不暇接。一位老先生在一个地摊前逗留了很久,他是看上了那对有着历史感的狮子印章吗,还是看中了那个翠绿的福禄瓶,又或是盯上了那方小小的砚台?也许老先生只是看到这些物件上历史的痕迹。
走进一家古玩店——《云雅轩》,看名字就觉着韵味十足,小小的店里一进门就看见了那个雪白通透的白玉石雕,各种陶瓷瓦罐,或是青花瓷的花瓶让我眼睛一亮,雕刻梅花的小茶壶看着是如此诱人,带回家只摆在那里也觉着赏心悦目。
在这古色古香的古玩市场,古旧的文物书画如《白石书卷》《张大千书卷》《郎世宁书卷》《本草纲目》也赫然在列,看着就好有年代感。另外还有银质酒樽、茶壶茶碟和那古代的银钱,“大清嘉庆银库贡品一百两”的字样看着就倍感历史范,这不有个人就拿着一枚钱币左右上下的观看,任何一处都透露着历史的气息。一眼望去最多的古玩大概就是那精致的玉器了,有绿色的翡翠,红色的玛瑙,紫色的水晶,这个紫色的水晶还是未完全开发的呢!一个个挂坠,一只只手镯,一串串项链让你徜徉在玉器的海洋中,高矮胖瘦的青花瓷瓶也是一大亮点……无论是文物书画,还是玉器石雕、亦或是陶瓷铜器无一不让人感受着远古和近代的历史文化气息。
漫步古玩市场的地摊,仿佛溯流而上,在老时光的岸边徜徉,一面品味古玩、旧物的价值,一面回味着历史变迁和欣赏着盛世美好的景象,特别是能够抓拍自己感兴趣的影像瞬间,让我一次次流连忘返。
古玩街逛完,触动了我的诸多人文情怀,情怀是个好东西,但多数时候是不合时宜的,情怀来了,捡漏的计划落空了。古玩的末法时代,漏无可漏,哪里还有漏捡?就在我准备“打道回府”时,见前方的一个摊位上有人正拿起一个青花瓷赏玩,便也凑了上去。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