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盐古道的前江铺村--广东省连州市东陂镇

字数:2874访问原帖 评论数: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10-30 23:50:53 更新时间:2022-10-31 02:35:41

楼主:自己改名李灶生  时间:2022-10-30 15:50:53
茶盐古道的前江铺村--广东省连州市东陂镇
李灶生(自己改名)
2022年10月8日

去东陂镇前江铺村在连州市区可坐连州201路公交车到前江铺村下车(与司机说好,到了叫你下车)。

自驾车也是在连州走G537国道,往东陂、丰阳方向。约20公里到达前江铺村。

前江铺村位于连州市东陂镇东部,在G537国道旁,距离东陂镇政府5公里,距离连州市区约20公里。向北通往东陂镇镇区,向南通往连州市区。

前江铺村,村中有一条中原通往岭南的古驿道。该村邱姓先祖于明代洪武21年(公元1388年)由福建入赣南迁徙到现前江地段,于1648年搬至现前江铺村,在古驿道边开伙铺而逐渐繁衍成村。

走进这个精致美丽的小村,古老的石拱桥、幽深的石板古街、重檐飞翘的古宅……这些蕴含着历史文化的建筑元素告诉我,这是一个有故事的村庄。

该村座东向西,民居连片建设,极有规划,村前村后地势持平,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基本分开,现存门楼2座,祠堂1座,古桥2座,古井2个,古民居60间,村中古桥为明代所建,其他建筑多为清代建筑。为岭南建筑风格,青砖砌筑,硬山顶,上为阴阳板瓦面,正脊瓦叠置,直棂窗,封檐板雕有精美图案,古民居靠屋檐下墙壁有彩绘花鸟图案。

巷道为青石板铺就,古驿道、古桥、门楼、祠堂、青石板古巷保存完好,近10间古民居已有损坏。

村庄古驿道边是一条小河,河水潺潺,两岸古宅座座,风景优美。这里最初开的是伙铺,后来渐渐有了赌馆、烟馆、饭馆、茶馆、当铺、商铺、凉亭,一河两岸,两条古街每天行走着南来北往的挑夫、商贾,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到了晚上,商贾去赌馆、烟馆、饭馆、茶馆里尽情消遣,而劳累一天的挑夫则在伙铺里蒙头大睡,嬉闹声、如雷的鼾声、水流声、虫鸣蛙叫声连成一片,相互交织。

前江铺村的石拱桥:在前江铺古村,汩汩流淌的小河养育着古村的血脉。数十间店铺隔河相望,河上两座古石桥连接古道,一座双孔平板桥,一座单孔拱桥。石拱桥长约七米,宽约四米,高约三米,用青石砌成,百余块大青石垒上去,竟不用石灰等任何辅料固定,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坚固如初。

自隋唐时起连州已被誉为“岭南三州”之一。由湖南蓝山、宁远、永州等地通往广东仅靠一条古驿道,这条古道由湖南蓝山经丰阳、茶亭、东陂后从前江铺穿村而过,再经东村、新铺、界山到连州。在古代,缺少交通工具,商品的流通都靠挑夫肩挑背负,古道上的挑夫从湖南挑来茶油花生、药材、湘纸、蜜糖,从连州挑去布匹、食盐海味、水果、洋火、杂货。每天路过前江铺的挑夫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一百多人,他们肩搭一条擦汗的大长白布,肩挑重重的货物,在斑驳的青石板路上“嘿哟,嘿哟”地走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脚板把青石板磨得铮亮铮亮的。

蜿蜒的古道,印着挑夫艰难的步履,留下挑夫汗洒的足迹,斑驳的青石板,见证挑夫的辛酸岁月!
在前江铺古村,村中的那条汩汩流淌的小河养育古村的血脉。数十间店铺隔河相望,河上,两座古石桥连接古道,一座双孔平板桥,一座单孔拱桥。石拱桥长约七米,宽约四米,高约三米,用青石砌成,百余块大青石垒上去,竟不用石灰等任何固定,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坚固如初,令人叹为观止!

如果说前江铺是一位清秀的村姑,石拱桥便是她的一道亮丽的眉,这道眉,清秀亮丽,让人过目不忘。桥下的两边店铺林立,桥边还有一口古井,井水常年清澈甘甜,村里人说这可是从深山里流出的一股甘泉,长流不息,沁人心田。天刚亮,勤劳的村人由石拱桥走向村外千顷良田,开始一天的劳作;商贾、挑夫在桥上来回行走,络绎不绝;井边挑水的村姑、河里捉鱼嬉戏的孩童、河边洗衣、洗菜的农妇谈笑风生,会唱山歌的婆婆,偶尔也会亮亮歌喉,唱起不老的客家山歌.……

夏夜,店铺门前的灯笼亮了,石拱桥便更热闹了,村人或摇一把葵扇、燃一袋旱烟,坐在桥面的石凳上休憩聊天,或撑一支鱼竿,在桥上垂钓,还有吹笛子、拉二胡的,孩子们则围坐在白发的老阿公旁边,听他讲着“海龙王”的故事......

村里的古建筑多为清代建筑,保存完好座座古宅,重檐飞翘,最引人注目的是村东的一座碉楼,碉楼高约十米,共三层,外境设有枪眼和了望窗,从大门进,是一条通往门楼和村中的古巷;碉楼左、右两侧连着古宅几座,门外是一个用青石板铺就的广场。一条小河环绕而过,“小桥流水人家,古宅古井古巷”是游着对前江铺的形象概括。

据史料记载,自西晋“永嘉之乱”后为躲避战乱,中原的大批汉人历经六次大迁徙,搬迁南下,足迹遍及广东、江西、台湾等地,这些南迁的人被当地人称“客家人”。前江铺居住的多为客家人,邱姓始祖法广公定居前江时,这里是一片野岭荒地,先祖凭着客家人的脱明勤劳,拓蓄开地,管行生意,可是烟出一片天地。“耕读传家”作为邱姓祖训,被邱家祖祖辈辈传承着,邱姓传人勤于耕种,苦于攻读,口碑流传一方。

前江铺保持着客家人饮食、娱 乐、节庆、祭祀等方面的文化习俗过“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便是其一。俗语说“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户户使辑牛”。"二月二”是个“开耕节”,村里人过完这个节,便开始一年的劳作。节日当天,家家户户备足佳肴,宴请亲朋,舞瑞狮,唱春牛热闹非凡!村里把“开耕节”作为一年最大的节日来庆贺,并注入传统文化,确是秉承了祖祖辈辈苦于攻读,勤于耕作的秉性彰显,是客家“耕读文化”的完美传承。

岁月在不停地流逝,村中的小河依然在静静地流淌。如今,走进这个曾经灿烂辉煌的商埠古村,走在曲深的石板古巷里,凝望重檐飞翘的一座座古宅,不禁地,仿佛又看见古店铺往日的热闹情景,看见挑夫肩挑的艰辛画面,仿佛又听见“二月二“的锣鼓声声,那些画面、那些声音,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让人记忆犹新。 走在蜿蜒的古道上,见朝阳下的前江铺古村炊烟袅袅,充满生机……

前江铺村是连州市游击根据地,1948年元月,该村邱士惠等18名村民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连县东陂抗征自救队。1949年6月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湘桂边区纵队连江支队七团,谱写了一曲革命之歌。

前江铺村石拱桥,修葺前江铺石拱桥碑记: 前江铺者,连州茶盐古道之驿站也。此地居者有邱、罗、陈诸姓,而以邱姓为众。姓祖上曾为河南巡政,明代迁来连州,先居前江村,后沿茶盐古道设铺开店,蔚然为站,遂称前江铺焉。前江铺之店铺,沿一条清溪而建。清溪源于沙石岭下之苦竹冲,经此入东陂河,而汇入湟川。清溪之上,设有二石桥,溪之源头为平桥,砌石为墩,条石为面,桥面平坦宽阔。平桥面者,为利行人挑夫也。溪之水尾为拱桥,青石为拱,条石为栏,单拱跨于间,如长虹卧于蓝天,惟美惟善,是为风水之桥也。石拱桥头,有井泉一眼。泉水清冽,水草如丝,游鱼可数也。井之上,是土地庙。止庙凿石为墙,全石为顶,石门刻有对联一副。联曰:王功兴庙昭千坊,地德隆神显万方。/内有土地神端坐,享人间四时之香火,此乃当年前江铺文化之遗韵也。茶盐古道早已荒芜,前江铺店亦已冷落。戎戌之春省政府倡修秦汉古道及茶盐古道此拱挢亦在修缮之列。历时一载,石拱桥修缮一新。桥拱固而桥面平,石阶齐而栏千稳。耋耄歇于桥栏,怡然自得,垂髫嬉于桥畔,欢娱而乐,一桥成而百姓乐也。噫!路可荒废,铺可冷落,而为民谋福祉者,其名利已与人民永存矣。是为记。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