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千一百九十八帖 读《山海经·精卫填海》

字数:1961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11-13 22:59:34 更新时间:2022-11-16 10:39:01

楼主:中国读书达人  时间:2022-11-13 14:59:34
读书破万卷(6198)·《山海经·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山海经》是先秦文言地理小说集。也是保存神话传说最多的古地理书。相传为夏禹所作,但不可信。大致可以肯定成书于先秦,而经过秦汉间人的增改。全书18卷,约3万字。共记载了100以上的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以及它们之间的地理关系、风土民俗、重要物产。记载的历史人物达100来个。它保存了大量的远古神话传说的片断,象“精卫填海”、“夸父追日”、“鲧窃息壤以堙洪水”、“大禹治水”等,就是反映与自然作斗争的神话。“黄帝与蚩尤作战”反映了古代部族之间的战争;“刑天舞干戚”则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些神话就是我国文学的土壤和母胎,是我国古代小说的一个源头。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山海经校注》出版。
内容概览: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典籍,包含了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物产、医药、宗教、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奇丽瑰伟,可称是后世志怪小说之源。《精卫填海》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一篇。
《精卫填海》原文: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鉴赏:作品一开始就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发鸠之山"——据说在今山西省境内。接着用寥寥数笔,使精卫鸟的形象清晰地呈现于读者面前.它状如乌鸦,脑袋上布满了好看的花纹,长着白白的小嘴,赤红的爪子。文笔简练而生动。下面的“詨”字,是呼、叫的意思,就是说,精卫鸟的鸣叫声,正好是自己呼叫自己的名字--“精卫,精卫”。接着,作者用简短而朴素的语言,叙述了一个精卫填海的激动人心的故事。精卫本是炎帝的一个小女儿,名字叫女娃。有一天,她到东海去游玩,被海水淹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死后,她变成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的小树枝和小石子,去填东海,立誓把东海填平。这个小故事只用了不足七十个字,却有叙述,有描写、有人物、有情节。所以它不仅是古代神话传说、古史,也是萌芽状态的古小说。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不怕牺牲,百折不挠,为了人类的幸福,立誓征服自然的生动形象,精卫鸟也因此被称为“誓鸟”、“志鸟”。这个神话故事体现了我们的祖先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敢于战斗。勇于牺牲,自强不息,舍已为人的博大坚忍的精神。奔腾咆哮的大海,不仅夺去了女娃一个人的生命;而且也会夺去象她那样的更多人的生命。为了使千千万万的年轻生命免遭于难,精卫立志要征服大海,把它填平。这里小鸟和大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海是那样的波涛汹涌,茫茫无际,仿佛能吞噬一切,而小鸟又是那样的瘦弱、孤单,将用以填平大海的,只是些小小的树枝,小小的石子。然而她去而复来,不畏炎寒酷暑,成年累月地都在干着这样艰巨的工作。在一般人看来,她所做的工作,可能是徒劳无益的。她的愿望,简直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值得赞美的,却正是这种为征服自然,造福人类而坚忍不拔的顽强的斗争精神。茫茫沧海固然浩大,但小鸟立誓把它填平的气概比沧海还要浩大,这就是这则神话故事的感人之处。正因如此,精卫填海的故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世广为流传,也对后来的文学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我国晋代的大诗人陶渊明作了《读山海经》十三首诗,其中一首,就是歌颂精卫的:“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虽然是短短的两句十字,一种悲壮的赞美之情已经跃然纸上。精卫的斗争精神不仅被后世的人们所歌颂,并且鼓舞革命者为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进行百折不挠的斗争。如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杰出的女革命家、女英雄——秋瑾,曾经作了弹词《精卫石》,除了反映现实人的生活与斗争外,还大量地反映了历史人物和神话人物的生活与斗争,精卫、西王母等神话人物,成为作者的理想中的人物,她的目的就是为了从她们身上吸取斗争的力量,神化现实英雄的斗争精神,以强化斗争的纯洁性和崇高性,借神话人物的参入,增加斗争的诗意。历史人物与神话人物的斗争精神,成了作品中主人公献身民族革命的一份动力。由于采用了神话故事,使作品笼罩着迷离的色彩,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
《精卫填海》这则神话故事,还采取了拟人化的描写手法。精卫本是炎帝的一个女儿,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被大海淹死后,变成了一只鸟,但它仍然具有人的特征,它立誓把大海填平的愿望及行动,就是被作者赋予了人的特征,一般动物是不会想到这点的。同时,作者利用鸟类善飞的特性,又大大扩展了它本身所固有的力量,这样就使兽性转化为神性,当然,它仍然保持着鸟类的某些特征,如用嘴衔树枝、石子,这样就形成了兽、人、神三位一体的特征形态,使故事更加生动感人。
评:女娃本是炎帝女,东海游玩被溺死。化作精卫衔木石,誓填沧海化平地。
故事后世广流传,极大影响文学艺术。《读山海经》陶渊明,秋瑾弹词《精卫石》。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