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启示录——解密中华文明的峥嵘岁月(版权所有)

字数:298673访问原帖 评论数:20717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1-25 22:32:46 更新时间:2022-09-26 06:20:11

楼主:cdnwpu2019  时间:2022-08-29 17:22:01
@铁马冰河781 2022-08-26 22:22:44

-----------------------------
@燕塘湾1955 2022-08-27 12:08:34

-----------------------------
辜鸿铭 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最接近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楼主:cdnwpu2019  时间:2022-09-06 17:33:35
向朋友们做下汇报,这些天收到不少朋友的善意提醒让我谨言慎行和认清形势,非常谢谢大家的提醒和告诫,我一定会多加注意,接下来我会认真调整搞清楚自己的状况。因我个人的工作问题,很少时间来坛子,如果有问题的朋友请留言,和原来一样我看到后在我所知范围内我尽量回答,如果实在回答不了的还请多见谅。
楼主:cdnwpu2019  时间:2022-09-11 20:31:06
@Typingyu2021 2022-09-09 11:43:55
整个考古界包括三星堆考古对三星堆文化的定位已达成共识

-----------------------------
客观的说,三星堆被考古界学术界定位真轮不到我插嘴,我仅代表我个人表示抗议,如果不懂三星堆就不要那么早给三星堆下定义,不是说考古考出了诸多遗址器物就能够框定历史文化的界限,希望考古界能够谦虚谨慎的认识到考古本身也有局限性的,这一点张忠培教授,陈星灿研究员都曾提出来过。同时也请文献考据的专家学者适度发声,历史研究从来都不是哪一方占主导哪一方打辅助的,哪一方受的重视多话语权就多,另一方就要无条件服从,都一样的。
再次重申,仅就三星堆历史和文化本身而言,希望考古界和学术界在三星堆考古结论没出来前,三星堆经得住检验的解读出来前,暂时请不要框定它,同时也请三星堆考古研究所,三星堆考古工作站,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研究的专家学者保持清醒和定力,三星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事实不是口号。三星堆研究暂时没思路没关系,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跑偏就行,尤其不要受既有理论影响,不要受业务指导干扰,要跳出既有的框架打开思路......说太多了,不能再说了
楼主:cdnwpu2019  时间:2022-09-16 17:56:11
最近这段时间,我正在克服一些很困难的事......我的思路做法与大家的想法期待或许存在差异,还请大家理解和担待,我勉强算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平台,大家相互交流,不必太过关注我的看法,贴内有许多朋友的真知灼见值得采纳借鉴,大家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吧。
楼主:cdnwpu2019  时间:2022-09-19 16:46:00
@ty_倦333 2022-09-16 22:15:48
刚才国家文物局宣布:郑州考古大发现,出土商代金面具。已经在吹“三星堆”金面具受中原文化影响了。要不是反胃,我差点就信了。
-----------------------------
@三山岳 2022-09-16 22:25:23
顾万发还表示,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大量青铜人黄金面具和使用黄金制品来看,很可能是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他认为,此次墓葬出土的金覆面以及大量用金的现象,对于进一步探讨中国西南地区出现的黄金面具、黄金装饰的文化风格等提供了新的参照材料。
-----------------------------
二位朋友,不必过多惊讶,郑州商城出土的金覆面其实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商代考古早有发现这样的现象,比如山东益都苏埠屯村商代墓出土了14片金箔,均为镶嵌在漆器上的装饰品,不少研究者认为,这就是金银平脱工艺的滥觞。黄金绝大多数都是以装饰物的方式呈现,如鼻饮,耳环,金钏,漆面等,另外在甘肃火烧沟,山西石楼,保德;河南安阳,辉县,北京平谷,昌平;河北,辽宁等地都有发现,以燕山系做工较为精良,太阳系较为粗糙,所有北方系的黄金使用都没有三星堆那么夸张,不论用量,还是工艺,更夸张的是三星堆青铜文化以前的考古发现几乎没有黄金制品存在的迹象,包括长江流域及以南的考古发现都不多,这给了中原系,甚至西来系发散思维的空间。
另外,郑州商城遗址东北角的一个祭祀坑内,出土有一团极薄的金箔片,展开后却是一件罕见的夔龙纹金叶,有专家推测很可能是镶嵌在某种漆器上的装饰。是漆器,不是人面,究竟是什么不得而知,因为考古发掘第一现场其他人都不知道,这块金箔片出土的地层,出土的位置,有没有人骨等等问题都不知道,说金覆面带不排除有“挂钩”三星堆金面具的意味。尽管理解以三星堆考古的“以点带面”式推广宣传有助于大众对考古和文化的关注,但顾院长这么公开的说,语气还较为肯定,恐怕会对“天中论坛”的严肃性带来一些影响,不美。
黄金与青铜的源流、表现、工艺和选择差异等问题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问题,建议大家参看段渝先生的相关研究,其中有不少可取之处,在他《发现三星堆》里应该有些这样的描述。
楼主:cdnwpu2019  时间:2022-09-19 16:59:15
@山海有本经 2022-09-19 14:42:59
楼主,历史上真有五帝吗?
-----------------------------
兄台,这个问题有点老生常谈了,历史上没有五帝,但不排除有五帝时代,否则春秋战国时期不可能有那么多“整编”后的传说,孔子与宰予的问对,“五帝德”,“帝系姓”,《庄子》里的各种远古氏族,乃至《尚书》《国语》《大戴礼》,尤其司马迁的《五帝本纪》所载,已经很清楚的说明了“五帝”的情况,有如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可见,“五帝时代”的传说时间久远,只不过“五帝归位”的时间晚了许多,这里面少不了儒家人士的功劳和五德终始论的渲染,对我们而言,重心不应该是纠结“五帝真伪”、“存在与否”(求真的除外),而是去探究“他们”应该是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对中华历史文化的贡献和影响体现在哪里,经历了怎样一个进程,对我们的文化带来哪些影响,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的借鉴反思......司马大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愿想直到今天也不过时。
楼主:cdnwpu2019  时间:2022-09-22 17:21:38
@世居蓬蒿 2022-09-21 12:35:30
楼主,史前史真的只能从考古入手吗?文献难有建树?
-----------------------------
世居兄,关于这一点我们有讨论过,旧话重提可能是因为现在考古的辉光可能已经遮住了文献研究,我个人明确的观点:考古是有局限性的,考古并不能“包治百病”,现在考古之所以能独占鳌头跟当下学界主流态度有关,两千多年的文献考据表明史前史从文献上是说不清楚了,于是另辟蹊径(西方断代史)从考古寻找突破口,这种想法就像曾经的曲线救国一样,二重或多重论证理论已实践久了,还是无法服众,或许这已经不是历史研究的问题......
当然,我没有资格对这种做法评长论断,我只是想说学界做不到会不会是因为你们的方向出现了误判,视角受到了局限,思维受到了束缚?如果只是这些原因,那就解放思想嘛!这个我们从新中国成立后不一直这样提吗?“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另外,我个人认为对史前史在学界,我不知道属于主流还是非主流,已经有一些学者把着了史前史的脉搏,可能受限于研究课题,涉猎的面有点窄,只能浅尝辄止,可惜了......
如果,我是说如果不那么迷信“坚持学术领导”,就像不要那么迷信科学一样,把视野打开一些,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民科”其实没有想那么不堪,“管科”可能也没有那么正确,都理性一点理智一点。
楼主:cdnwpu2019  时间:2022-09-24 16:01:20
@掌灯人1261 2022-09-24 10:26:03
楼主,夏、商、周三代真能说明白吗?
-----------------------------
兄台,如果您问我三星堆能说明白吗,我确实有点把握,您问夏商周三代能不能说清楚,我只能说试试看。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