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有趣的帖子2.0

字数:1579885访问原帖 评论数:7785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8-03-06 20:06:28 更新时间:2020-11-26 19:19:40

楼主:东元蔻  时间:2018-03-15 20:30:44
【如果大家没有忘记的话,山东一直是日本的目标,从前还惹出过五四运动之类的大事。对日本来说,中国如果统一,将非常不利他们的吞并设想,因此一定要想办法,阻挠蒋介石的北伐军。

虽然蒋介石很亲日,虽然他同不少日本高层都是好朋友,但所有的一切都无关交情,只有利益。

五月一号,蒋介石的北伐军打到了济南,早有准备的日本军队立刻开火,宣布有侨民受到攻击,并在济南乱杀中国军民。】
楼主:东元蔻  时间:2018-03-15 20:32:08
【在北平的张作霖很头痛。

他在东北自立为王已经很多年,一方面是自已有手段、有野心,另一方面也是日本人的援助。为了吞并东北,日本人已经下了很多本钱,给了很多军火,当然,也要了很多特权。

虽然花钱有收获,但总地来讲,张作霖在信用方面,名声是不大好的。每次找日本人要东西的时候,都会连连点头,把日本人当大爷敬;等拿到钱和军火之后,立刻开始耍无赖,不是当面抵赖,就是让属下使绊子、设障碍,总之地盘是我的,东西也是我的,你不能拿走。

起初的一次两次,日本人觉得张作霖做人有点贪;年复一年地耍赖,日本人也回味过来,张作霖不是犯傻,这个叫信用问题。

发现自已被骗了,日本人很生气,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后果都还不算严重。因为东北已经成为张作霖的私人地盘,扶持他又花了那么多血本,没有张大帅,就要重新喂饱另一头饿狼,从成本核算的角度上看,这个开销不太值。

所以张作霖耍奸使诈、说话不算数,日本人都只是笑笑装傻,什么也不说。而这一切也给了张作霖危险的错觉:日本人是需要我的,东北也是需要我的,我做什么都是没关系的。】
楼主:东元蔻  时间:2018-03-15 20:37:53
【沈阳的东北军阀们正在开会。同日本人想的一样,他们并不想让张学良当新一任东北王。

虽然子承父业,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早就不是封建时代了,大家的意识也在进步。更重要的是,张作霖做事有手段有魄力,张学良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公子哥,虽然他也很努力,但是,他真的不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身为民国四大公子之一的张学良,又英俊、又新潮,不仅长得一表人才,而且多才多艺,举个例子说,他不仅会开摩托车,还会开飞机。
开飞机在那时可是高科技,不仅在中国稀奇,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技术,尤其是故障奇高,经常上了天下不来。张少帅敢开飞机,除了他老爹手上有钱有飞机外,主要还是性格问题,这个公子哥什么都喜欢尝新。
飞机喜欢尝新,女人喜欢尝新,毒品也喜欢尝新。

当然,身为军阀,张学良的爱好,或者说生活作风问题,并不是很严重。但一个人如果在很多方面都突出,必然在另外一些方面上比较短板,张学良却偏偏全身都是短板,找不到多少突出的地方。
很多人知道张学良的外号张少帅,但不少人都误会了这个称呼的意思。所谓少帅绝非夸奖的意思,也不因为他是大帅的儿子,倒有一大半是说他只长得帅,放到今天,和“小白脸”的意思差不多。
因为这个词的含义并不好,所以在当时,通常是不能当面称呼他少帅的,否则一定是大为光火。】

所以说当年我读到相对比较真实的张学良自述时,发现他远不是中学历史课本里的那个形象,感觉真是有点颠覆了。
当然,无论如何颠覆,真实的状态从来都受我的欢迎。现实才是最珍贵的。
楼主:东元蔻  时间:2018-03-15 20:41:35
【所谓懦弱,是指在关键时刻、需要做决定的时候,没有担当,没有牺牲,只想逃避,混过一时是一时。
几乎所有人都有类似的缺点,但在关键的位置、关键的时刻,身为统帅的人必须克服它的不良影响,担当起应该担当的责任来。然而张学良做不到。】

【一九二八年底,志得意满的北伐军总司令、中华民国领袖蒋中正回到南京,出任国民政府 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前一个头衔没什么,随手可以给别人,后一个却一直坚持了下来,因为蒋介石深刻理解到,军权实在是太重要、太重要了。
从此他也叫蒋委员长。】
楼主:东元蔻  时间:2018-03-15 20:42:42
【当年明月曾经说过,以史为鉴是不可能的,因为历史的内涵没有变化,几千年来该犯的错误都要犯,该死的还是要死,岳飞会死,袁崇焕会死,再过一千年,还是会死。

我于是想到,不久前曾经有一条新闻,一个大学生村官因为发些批评时政的消息,被当地警察抓了,关在狱里劳教,罪证是从箱底搜出一件衬衫,上面写着“不自由,毋宁死”六个字。据警察说,劳教的理由是这六个字反动。

这六个字,当年共产党烈士牺牲时也说过,如果要推敲的话,那帮警察应该是不折不扣的反党分子,然而他们横行无忌。

我们都痛恨满清的文字狱,但民国一样有文字狱;我们都声讨民国的残暴,但共和国的功臣们下场却更加凄惨;我们痛悔文革时的迫害,但时至今日,还要因为衬衫上的六个字搞政治迫害。所以我不得不相信,当年明月的话,也许是对的。】
楼主:东元蔻  时间:2018-03-15 20:45:40
【 我总会想起那些凭一件衬衫把人送进监狱里的警察。他们何尝没有遭过生活的压迫,何尝不知道自已做的事荒谬绝伦,但只要一有机会,就会不计底线地讨好上司,象疯狗一样欺压别人,一如满清时对上司满脸谄笑、拖着辫子在衙门里作威作福的奴才。
国学大师辜鸿铭在辛亥革命之后,一直拖着脑后的小辫子不肯剪。面对北大学生的讪笑,他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而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

【虚荣传统下面,不过是教人如何做奴才而已。】

奴性这点我同意。
楼主:东元蔻  时间:2018-03-15 20:47:40
【从新中国建立的时候起,管文化教育的领导们就把鲁迅打扮成了神,不光说得他上天入地毫无缺点,而且还做了一件极其不要脸(如果有的话)的事:曲解鲁迅的文章。

鲁迅的文章极富思想性,但再有思想,也敌不过领导们的思想。在脑残们一代接一代的努力下,他们硬生生地把鲁迅的思想经典变成了语录经典,随便哪一段话、甚至某个标点符号,都生搬硬套地安上一大堆“重要含义”,然后逼迫学生们背诵。没准鲁大叔当年只是随手一写,但到了学生手上就变成了至高无上的圣典,由长老们解读出一堆又臭又长的歪经出来,而且翻来覆去地考试,让你躲都躲不过去。】

【教育部的办法很邪门,但是也很管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甚至还可以说是为学生“好”,因为谁要真读懂鲁迅的话,对他和社会是比较危险的。

太有思想的人不利于说教,也不会真的听话,文化部又要树鲁迅的典型,又要防学生有思想,只好想出这种损招,也真是难为了他们。当然对学生们来说,不读鲁迅未必是一件坏事,因为很多时候思想统制是件极其严酷的事情,穿件“不自由宁毋死”的汗衫也要坐牢,还经常有说错一句话导致全家遭殃的年代,真的读懂鲁迅不仅给领导们维稳出难题,对自已也是非常吃亏的。】
楼主:东元蔻  时间:2018-03-15 20:57:43
【现在很多国粉说起党国的将军们,都是满脸迷离的崇拜,觉得他们又能写字、又会作画,时不时还能掉几句诗文,实在是文武双全,可惜被土般的共党赶到台湾去了。这帮脑残不知道,这帮将军们当政的时候,确实会吟诗作对,可也会大街上扒女学生裤子,会分发潜完的女下属(绝非讽刺央视和某牌泡面,请勿对号入座),他们要穿越回去碰到变态的长官,夜里还要被爆菊。最可怕的是,这样的事情不是特例,而是大家司空见惯的常事,因为每个人都是聊斋出来的,论语不过是面子上的幌子而已。 】

穿越比当下更为艰难,不管是穿越去哪个时代哪个地方。
楼主:东元蔻  时间:2018-03-15 21:04:09
【当年在张作霖手下,曾经有个懂外交、懂政治的谋士叫杨宇霆。杨谋士说过,要管好东北,一定要注意平衡日本和苏联,在两股势力中间保持均势,失掉任何一方,另一方都会大举进攻。

如果杨宇霆还在,肯定不会同意张学良的想法,然而他却死了。东北易帜才两个星期,张学良就在会客厅杀了他,嫌他才高震主、抢了自已的风头,还当面称自己是“少帅”。东北军里的人才本来就稀少,杀过杨宇霆之后,大小官员都是人人自危,生怕惹少帅生气,哪一天也被打死在会客厅里。

所以张学良觉得苏联好欺负,大家也都跟着说苏联好欺负,个别脑子清醒点的站出来劝两句,看少帅脸色不好看,立刻住了嘴。】
楼主:东元蔻  时间:2018-03-15 21:05:33
【从大清国到民国,几十年外交都是列强打上门来,又吓又嚷,中国则是连哄带拖,赔钱买平安。看到苏联表现疲软,只会在小问题上讨价还价,张学良十分快乐,他相信自已的判断是正确的:斯大林不敢和自已翻脸。

从某种程度上讲,张学良是对的。
斯大林手头上的麻烦事非常多。本来经济情况就不好,外国还要搞封锁,加上内部各种压力,实在不值得为半条铁路动刀动枪;所以只要不太过份,他也愿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总之能赚钱固然好,要分钱也可以商量,就是不要太出格。偏偏张学良懦弱了一辈子,偏偏想在这个时候雄起,又把苏联设在哈尔滨的气象观测站也端了。
铁路局的报告递到莫斯科,斯大林十分恼火,但考虑到观测站不属于铁路的一部分,于是继续没说什么,就当事情没发生过。
斯大林的沉默给张学良带来极大的兴奋。周围不少人纷纷向他报告各种顺耳的报告,例如苏联内部空虚,苏军士气低落,装备又差,肯定不是东北军的对手等等,而且蒋介石也拚命给他送利好消息。】
楼主:东元蔻  时间:2018-03-15 21:07:34
【张作霖在的时候,东北军是铁板一块,谁不服灭谁。张作霖死后,东北军虽然服张学良,却是个松散联盟,大家各有各的想法,全凭枪杆子说话。因此在蒋大哥和某些下属大力忽悠之下,少帅雄心勃勃想在东北捞一票,结果啥也没捞着。

中东路这件事,从中国的角度上看,是苏联侵略中国,还拉走一个黑瞎子岛。但是从国际关系角度上看,张学良的做法完完全全就是胡闹,最坑爹的是他根本没做好打仗的准备,蒋介石也没打算帮他打仗,只是说苏联不会打、苏联一定不会打,结果真打起来了,手下将领都不管,任由边防军死伤惨重。手下一盘散沙、盟友全都忽悠,这种仗就是朱德、毛泽东亲自上阵,也打不出效果的。

到后来九一八,情况也差不多。鬼子要占少帅的地盘,全国都是杀声震天,可是东北军集团想保存实力,各处军阀都袖手旁观,蒋介石也不肯来真格的,少帅自己更是毫无主意,于是一退再退,终于把东北军变成了废材军。 】
楼主:东元蔻  时间:2018-03-15 21:14:08
【蒋公对自己的政治水平是比较有信心的,毕竟三年当上总司令、委员长,水平都摆在那里。问题是他打败的都是和他一个水平线的军阀,跟他是利益共同体,所以容易被收买;而英美日苏等国家都代表着本国的利益,即使是红军也同他找不到太多交集,因此在这些方面他一用计就出错,再用计再出错,直到最后一塌糊涂。】

【只是谁也想不到,蒋公的纵横术玩得十分惊艳,对外关系方面却是个白痴水平;张少帅紧跟中央的后果,就是被人带到了坑里,最后吃了大亏还不落好。】

【中央政府袖手旁观的时候,东北人组织起几十万大军抗日,在任何军事专家都认为打不下去的情况下,白手起家地跟鬼子死磕了十一年,直到如今国歌都是东北义勇军的进行曲。我想,光这一点,就值得所有人肃然起敬了。 】

有骨头,才重要。
楼主:东元蔻  时间:2018-03-15 21:15:30
【对普通人来说,罗科索夫斯基没有什么名气,这一点也好理解,毕竟现在普通人对历史的了解,都不外乎央视那帮导演的横店神作;但对研究二战的人来说,如果不知道他的名字,那是该打屁股的,必须要回去好好温习功课才行。此君打仗极其冷静,攻守都有章法,很少犯错误,而且比朱可夫还擅长大兵团作战,属于极其危险的对手。唯一的缺点是血统不纯(波兰血统),所以得不到斯大林的最高宠幸,硬是在进攻柏林之前把他换下,让朱可夫打赢了最后、也最出彩的柏林战役。

在西方军事专家眼里,罗科索夫斯基是比朱可夫还要出色的军事家,而他此时的任务,是协助朱可夫,在加仑元帅的指挥下,找张学良的麻烦。】

只有普通人的认知,是人生耻辱。
楼主:东元蔻  时间:2018-03-15 21:21:44
【中东路的事情比较吊诡,蒋介石一面说自己有办法,要张学良听从南京政府指挥,一面逼着苏联政府开战,结果张学良被打得狼狈不堪。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大忽悠。

而乌克兰就更莫名其妙了。以乌克兰的地位,完全可以夹在欧盟和俄罗斯中间充当缓冲,只要玩好无间道,谁也要给他三分面子。偏偏本国内部相互斗得一塌糊涂,谁也不把国家利益当回事,为了自己上台,什么都可以放到一边。终于搞成了一地鸡毛。】

为了自己上台。
楼主:东元蔻  时间:2018-03-15 21:25:44
【虽然说的话都没算数,蒋大哥在宣传上却很仗义,从头到尾就没服过软,一个劲鼓吹要打,丝毫不肯讲和,慷慨激昂地表示哪怕张学良打到最后一个人,他蒋介石也绝不屈服。全国人民都被撩得心潮澎湃,以为张少帅真是传说中的关二爷再世,手上有无敌的青龙偃月刀,一个劲跟着喊打,态度也一天比一天坚决:不就是俄国佬么,张司令替我们狠狠教训他们!

张学良终于明白过来。在东北军被苏联打得一干二净以前,中央政府是绝不会丝毫退让的,反正是割他的肉煮汤,大家不心疼。蒋大哥的理由当然很多,总之绝不是存心忽悠他,真的是迫不得已,请张贤弟一定要理解,而张学良也非常理解,蒋大哥为了自已的利益,那是经常迫不得已。

看清楚形势,下一步就好说了。张学良先前已经想办法去找苏联交涉,此时立刻要求谈判停火。眼看南京还在天天喊打喊杀,斯大林的态度也好不到哪去,直接了当地问了来人一个问题:“你们政府还在要打,你的话能不能算数?”

听到对方话里有余地,张学良松了一口气:南京干什么是他们的事,东北还是我说了算,别打了,停火吧。】
楼主:东元蔻  时间:2018-03-15 21:27:56
【东北军谋士杨宇霆曾经说过,奉军在东北能否立足,不仅取决于手下英勇擅战,而且取决于日本和俄国的势力平衡,一旦和哪一家翻脸,立刻就会被另一家吃掉。

杨宇霆的见解实在很精辟,可惜庸碌的东北没有多少人懂外交,而他本人则被张学良枪毙了,所有的深思熟虑也成了泡影。当东北军同苏军大打出手的时候,日本正在一旁仔细观察,他们详细记录了苏军的点点滴滴,包括士兵的军纪,包括战术的协同,还有强有力的凝聚力。在综合分析之后,日本得出结论,苏军战斗力已经很强,同他们打仗会非常艰苦,绝对不能轻敌大意。

虽然同苏联打仗非常辛苦,但是同东北军打仗还是很轻松的,就象蒋委员长头上的虱子一样明显,日本人心里很有数。】

观摩旁人的实战。
楼主:东元蔻  时间:2018-03-15 21:31:48
【一九二九年十月二十四号,星期四,在纽约的证券交易所里,一群又一群的人在等着开盘。

股市已经连续上涨了十八个月,所有人都象疯子一样买股票,然后攒在手里,等最合适的时候卖出去,大大小小的银行也红着眼睛加入炒股大军。终于到这一天,所有的泡沫堆成一个大泡沫,接着轻轻地裂出了一道口子,砰然迸裂。

无数股票骤然间以跳水的速度拚命下滑,大大小小的股民昨天还腰缠万贯,转眼就倾家荡产,最可怕的是银行的钱也套在里面,存款人的辛苦钱都成了浮云。很快公司倒闭、银行破产,无数人的积蓄变成一张废纸,拿着下岗通知书在寒风中茫然四顾,没有饭吃,没有房住,一切都仿佛回到了原始社会。

关于这场大危机的起因,能写几十本书从各个角度研究,但我们只需要知道结果就可以了。因为大家都没有钱,所以东西都卖不出去,因为都卖不出去,所以更加没有钱。到处都在挨饿,大公司却把牛奶倒进河里、把土豆烂在地里,原因很简单,运费太高,卖的价钱连运费都抵不上。

这场恐怖的经济危机把美国一夜间打回几十年前,加上总统胡佛的经济能力近似白痴,毫无调节市场的意识,结果美国经济在几年时间里委靡不振,一半银行倒闭破产,上千万人失业,整个社会乱成一团。更可怕的是作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美国遭灾就是世界遭灾,很快法国、日本、德国都发生连锁反应。】
楼主:东元蔻  时间:2018-03-15 22:59:15
【说到旧中国的外交,大概最常用的四个字,就是“丧权辱国”。事实上这句话并不正确,因为国家实在太弱,丧权是经常的,但辱国却是不一定的。

虽然军阀们混帐,但外交官们并不混帐,而是以相当高超的专业素质,为中国争取到尽可能多的外交空间。

例如五四运动的时候,巴黎和会上日本拿出北洋政府的文件,上面黑纸白字写着中国同意日本在山东扩张权益。最要命的是,这份秘密签署的文件,中国代表团并不知道,结果被鬼子当场僵在会场,连美国总统都认为,中国自愿放弃山东,不是日本人的错。

就在眼看大事不妙的时候,年仅三十岁的外交官顾维钧站出来,面对列强慷慨演讲:中国向欧洲输过十几万劳工,不少人都死在战争里,这些人大多数来自山东,如果山东割让给日本,劳工的灵魂绝不可能得到安息;此外山东是中国孔子的故乡,中国的孔子就相当于西方的耶稣,山东对于中国的地位,就等于是耶路撒冷对西方基督教的地位,请大家设想一下,如果日本突然占领上帝或上帝降临的圣地,会发生什么事情!

顾维钧演讲前,所有人都认为山东该是日本的;顾维钧讲完话之后,连日本代表都跑来握手,表示他讲得很给力,自已十分佩服。】
楼主:东元蔻  时间:2018-04-07 16:04:37
【姐姐自杀死了,谁之过?
楼主:请不用管我是谁
时间:2018-02-01 22:02:38 点击:90689 回复:620】
http://bbs.tianya.cn/post-1095-686361-1.shtml
楼主:东元蔻  时间:2018-04-07 16:05:13
【姐姐自杀死了。
出事前几天,她在淘宝买了木炭,买了烧炭盆,收了货把东西藏在家里,接下来的几天若无其事的生活,出事那天早上,等家人离开了家,她就实施了她的计划。
等我接到通知赶到时,妈妈还在给她按压,她的眼微张,还有光芒,按压时有呼吸声,妈妈还在说她,你怎么这么傻呢,医生已经走了,我以为已经抢救过来了,没事了,没想到却是医生已经宣布死亡了。一切都是那么的不真实,像做梦一样,一个活生生的人,忽然变成了一付躯壳。】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