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科举的历史作用

字数:835访问原帖 评论数: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2-14 16:19:26 更新时间:2021-02-15 19:24:30

楼主:L13601878484  时间:2021-02-14 08:19:26
胡适在他的"白话文学史"一书中说:

科举的政策把古文保存了2000年,这固然是国语文学的大不幸,但我们平心而论,这件事又有极大好处。对中华民族的统一有了巨大的作用。中国的民族,自从秦汉以来,土地渐渐扩大,吸收了无数的民族。中国的文明在北方征服了匈奴,鲜卑,拓跋,羌人,契丹,女真,蒙古,满洲。在南方征服了无数小民族,从江浙直到湖广,到云贵。这个开化的事业不但偏及中国本部,还推广到高丽,日本、安南等国。这个极伟大的开化事业足足费了2000年。古文不但做了2000年中国民族教育自己子孙的工具,还做了2000年中国民族教育无数亚洲民族的工具。这件事业的伟大,在世界上没有别的比例。古罗马用拉丁文费了1000多年的时间,开化北欧的无数野蛮民族。然而,欧洲各民族从中古时代爬出来的时候,虽然还用拉丁文做共用的文字,但是不久各国就有了自己的文字。拉丁文从此作古。

萝卜丝先生补充说:
我们还应该感谢汉字的这种表意的方块字。汉字与拼音文字不同,他是一种表意文字。对比起拼音文字来,大家总觉得汉字难学,所以文化文字改革者,都希望中国的汉字拼音化。但是用拼音文字要有个前提,这就是语言的统一,大家都是一种语言,而这个前提往往被人所忽视。中国几千年来,不要说拥有了那么多民族(部族),就是汉族人自己的方言之多也是说不清、道不白的。这种情况下是没有办法使用拼音文字的,如果一定要使用拼音文字,那必然就造成民族的分裂,国家的分裂。如果我们的文字不是表意的文字,而是拼音文字,那么我们国家就没有办法进行统一的管理。而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就摆脱了这个缺点,超越了这个缺点。例如说,”人”字。上海话,东北话,普通话的发音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写成拼音,东北话是“ying”.,上海话是:“ning”,普通话是“ren”,。
如果写成拼音,那就形不成统一的语言文字。而表意的汉字完全摆脱了这一点,不管你怎么发音,它的意义大家都明白,就是“人”。就是因为这个表意的汉字,才能让我们国家几千年来达到了书同文的效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