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古代官场的颟顸(修订加例扩大稿)

字数:1820访问原帖 评论数: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3-29 05:05:05 更新时间:2021-03-29 13:41:45

楼主:友直友谅斋  时间:2021-03-28 21:05:05
笑谈古代官场的颟顸(修订加例扩大稿)
LYK

明朝英宗时代有一名祭酒(官名: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在诗中将“雕弓”写成“弓雕”,一位监生写诗嘲笑他:

“雕弓难以做弓雕,
似此诗才欠致标,
若使是人为酒祭,
算来端的负廷朝”。


还有一个故事:
相传清朝乾隆皇帝因不满他的一个翰林学士把“翁仲”(石人)错叫成 “仲翁”,而将他贬为苏州通判,并写了一首诗:

“翁仲何来做仲翁,
只缘灯下少夫工。
从今不许为林翰,
贬去苏州做判通”。

这;两则故事中的“弓雕”、“致标”、“酒祭”、“廷朝”、“仲翁”、“夫工”、“林翰”、“判通”、之中除了“弓雕”、“仲翁”勉强还有意义外,其余全部都是没有意义的,这说明有很多词如“翁仲”、“工夫”、“翰林”、“通判”、“雕弓”、“标致”、“祭酒”、“朝廷”,都是不能随便更改次序的,否则就会落下被人嘲笑的把柄!

与此相反,将错就错地写成诗的作者---学术地位不高的“监生” 的人文素质可圈可点。


尤其要多说几句的是乾隆皇帝。这位皇帝还不是“白给的”。其综合人文素质在这个例子里是大可称道的!不怪他自视甚高,自称是“十全老人”!当然还得说另一面,乾隆皇帝在位63年,总计写下了43000多首诗,其诗词创作的总量已接近于整部《全唐诗》。 但是能够拿出手的数目极小。他“自视甚高”总体上是一厢情愿。

看看下面的例子,你就会觉得有黑色幽默的色彩了,上两个例子中显露出来的人文素质在这里是看不到的。

清末保守派大学士徐桐在谈到“美利坚合众国”时说:“吾朝文物何不美,兵甲何不利?城池何不坚?而洋鬼子竟自称美利坚,可谓狂妄之极!”

欧洲国家到广州要求通商时,有位满洲大员居然说“葡萄有牙,西班也有牙。世界上哪有这么多国家。还不是洋鬼子吓唬咱们的吗?”

再如钱钟书先生提到的某位颇有考据癖的士大夫,看到利玛窦《万国全书》中说:中国为亚细亚洲,而以西洋为欧罗巴洲时,讲到“‘欧罗巴’不知何解,以‘泰西’推之。亦必夸大之词。
若‘亚’者《尔雅•释诂》云:‘次也’,…… ‘细’者,《说文解字》云:‘微也’,《玉篇》云:‘小也’,华语‘次小次洲也’,其侮中国极矣!”
钱钟书先生乃在同文中先后用了如下的判语“以音为意,望字生义”、“因音臆意”以及“以中国之言,求外邦之意”总结如上的望文穿凿现象。

有关这位“有考据癖的士大夫”,钱钟书先生没有说出名字。可是,虽然他望文穿凿,但是还能说出似是而非的学术根据,比起前两个政治大员的颟顸无知还是略胜一筹的。

古代官场上的笑话多如牛毛。以后没事儿的时候我愿意写上一些让大家和自己都开心惬意,这无疑会有利健康!“笑一笑,十年少!”还是有医学根据的。但是我没经过医学专业的训练,只能把网上有关笑有利于健康的结论在这里说说而已,再多说了自己就是“颟顸”了。再次一笑。

以上的例子都有书目来源,请见《刘英凯学术研究文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0年9月)中的《华夏文化自我中心观及外来语的汉译》以及《英汉回文、回环辞格杂考
——为纪念陈望道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而撰》。既给掌故提供学术来源,顺便又给自己做了广告!人或曰功利之心过强,这就会招致一笑!哈!

再举一个跟自己的著述无关的例子。任恒俊先生所著的《晚清官场规则研究》(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四章有两段文字介绍刚毅:光绪朝后期间,著名的愚昧颟顸的蠢材刚毅……不学无术,错别字脱口而出,低能遐迩闻名。他竟然推荐人才说和黄天霸的水平相当;把“名不聊生”中的“聊”读成“耶”;把虞舜称作王,把“皋陶”的“皋”读成“本”。社会上流行一首七律:
“帝降为王虞舜惊,
皋陶掩耳怕闻名。
荐贤曾举黄天霸,
远侫思除翁叔平。
一字谁能争瘦死,
万民可惜不耶生。
功名鼎盛黄巾起,
师弟师兄保大清。”

任恒俊先生所举上面的例子没能包括下面的事实:他将“皋陶”(gāo yáo)之“陶”读作“好” 。他在做刑部郎中(刘按:相当于司法部的司局级干部)时,每当看到监狱上报记录犯人瘐毙情况的公文,就提笔将“瘐(刘按:发音为“雨”。,)”字改成“瘦”字,并且训斥下属官员不识字。“瘐毙”指犯人由于各种原因死在狱中,改成“瘦”字则令人啼笑皆非,引起下属官员暗自讥笑。

再补上跟“远侫思除翁叔平”有关的历史事实:
清末维新变法酝酿期间,刚毅等定满人大臣认为“祖宗成法不可变”,接连上书慈禧,弹劾翁同龢,说他是佞人,说他“结党私政”、“揽权误国”等等。翁同龢,字“叔平”。。所以整个句子嘲讽刚毅想除掉翁同龢的这一史实。
楼主:友直友谅斋  时间:2021-03-28 21:15:20
清末的例子为主。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