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角度下的《易经》

字数:58427访问原帖 评论数:178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3-27 15:16:52 更新时间:2021-04-30 02:47:44

楼主:stonestarok  时间:2021-04-09 20:19:35
大家应该在另一个帖子里已经看到了。
天干与地支原本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我原来的推论错误。
没想到会在此讨论如此多的古代天文历法问题,目前已经没有新的想法或发现,我们将继续原来的话题,回到64卦本身。接下来释履卦。
楼主:stonestarok  时间:2021-04-09 21:10:30
履59
根据爻辞,履,在卦中的意思为鞋。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卦,叙述的是以鞋为占。原理也非常简单,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抽扑克牌。每一爻代表选中一种鞋,一共六种鞋。
卦辞:(选中)战靴,却没有去打仗,献享。(幸运)
初九,(选中)动物皮做的鞋,走吧,无灾。(素,当解为无修饰、没怎么加工。当时动物皮做的鞋可能是非常普通的)
九二,(选中)麻(或草)鞋,(如果是)妇女做占卜则吉祥。(履道坦坦,是说草或麻编织的鞋的绳股比较平坦)
九三,(选中)有虎纹的战靴(暗示要打仗),凶。武夫做了国家君王。(以前解释过,飞禽走兽的画都是“眇能视,跛能行”,看来这个鞋上面纹的虎尾延伸于鞋底)
九四,(选中)有木底的平底鞋(舄。适于长时间站立),肃肃(大礼时的样子),终吉祥。
九四,(选中)有两齿的木底鞋(屐。夬,缺也),征兆危险。
上九,(选中)舞鞋(视履,即被别人“视”的鞋,用于表演。也可能是丝履),适合伸展姿态和旋转,大吉祥。

这个卦虽然看起来有点怪,但是还是很通顺。履的甲骨文为一个人踩到一个动物尾巴,毛骨悚然的样子。
楼主:stonestarok  时间:2021-04-10 09:19:54
再谈历法问题
1,关于岁差。不能用77年差一度向后线性推理,因为做北极星的星并非恒定的同一颗星,这无论从现代天文学还是记载上都是如此。也就是说,天球的轴也在变化。
2,星象记载与现代天文学后推不一致的时候,谁更可靠呢?刨除伪造,星象记载的问题是不准确,误差大;而现代物理学和现代天文学都是解释性理论学说,它的最大问题是可能存在系统性错误,尤其对于如此大尺度如此复杂的宇宙(只要稍微了解现代物理学的都知道上个世纪乃至现在,到底在发生着什么)。两者结论一致固然好,如果出现大问题,记载往往比天文学更可靠。这很容易理解,记载是过去的事实,而天文学理论是模型,而且是还在不断发展中的模型。
3,如果不是福缅科揭露,人们可能还不知道按照按照西方的天文学,地轴在公元1000年左右发生过剧变。那么事实呢?中国的天文学记载支持这个结论吗?反过来他们却可以说你的记载是错误的。可以想见天文学用于历史研究的危险性。不过现在好像有些人正在用中国历史天象记载建模,来挑战一些天文学成见。
楼主:stonestarok  时间:2021-04-10 09:46:40
我无意在这里讨论天文学对于地轴的历史刻画,而是想提醒人们,在看一些现代天文学考证的时候多留点神。比如现在的28星宿赤经纬图(下册p129)中的公元前2400年时的二分点(经65,经235),它这个大致是按照77年一度算出来的,但是它是否使用了那个地轴剧变模型??
总之,我们要格外小心。
楼主:stonestarok  时间:2021-04-10 20:32:00
鉴于64卦历法以及岁星(摄提)的极端重要性,对乾坤两卦完善。按爻的顺序将月份改为正序。
乾卦:
(一月,初九)青龙还没有完全出来,不能动;(氐、房、心晨出)
(二月,九二)青龙完全显现出来了,利于出现新君王。(箕、尾晨出)
(三月,九三)青龙白天兢兢业业,晚上要警惕(晚上看不见)。看起来很凶险,无灾。(斗牛晨出)
(四月,九四),青龙跨在天河里,无灾。(婺女(其北为织女)、虚、危晨出,天河可见)
(五月,九五)心宿位于中天,利于出现新君王。(根据28星宿赤经纬图,可大致判断)
(六月,上九)亢宿已经看不见,青龙要归去了。(“其失次,有应见亢“,即正常情况已经看不见亢宿)
(闰六月)青龙的头完全看不到了,吉祥。(上九亢宿已经看不到了,但是还有”失次“的可能,故而补)
坤卦:
(七月,初六)房宿也看不见了,大火星(商星,心宿二)黄色。(此为夏至时节)
(八月,六二)参宿代替心宿出现了,大吉。(黄裳,即黄尚,也就是参代商,皆火色。参商不相见)
(九月,六三)制作皮囊,无过失也不值得称赞。(东井(驼鹿)、舆鬼(鬼金羊)晨出。鹿羊利制革)
(十月,六四)可祭祀岁星(摄提)。如果追随王事,则不会成功。
(十一月,六五)食、视、张开,不练习也没有不利(自然本能也)。(柳、七星、张晨出。柳宿(朱雀嘴)主吃,所以直为食;七星,主视察,所以方为视,巡查为引申意;张宿,张弓之形,有伸展,张开之意,形体张开会变大,所以大为动词即张开之意。)
(十二月,上六)霜降,冰期将至。
(闰十二月)利于作年祝(祭祀长生神)。(上六只提到坚冰至,却不言明具体时间。这是因为月亮周期与回归年无整数倍关系,冬至在此历法中是浮动的,故而加闰月以明示)
楼主:stonestarok  时间:2021-04-11 10:26:06
夏至,当在乾卦上九,更改如下。
乾卦:
(一月,初九)青龙还没有完全出来,不能动;(氐、房、心晨出)
(二月,九二)青龙完全显现出来了,利于出现新君王。(箕、尾晨出)
(三月,九三)青龙白天兢兢业业,晚上要警惕(晚上看不见)。看起来很凶险,无灾。(斗牛晨出)
(四月,九四),青龙跨在天河里,无灾。(婺女(其北为织女)、虚、危晨出,天河可见)
(五月,九五)心宿位于中天,利于出现新君王。(根据28星宿赤经纬图,可大致判断)
(六月,上九)亢宿已经看不见,青龙要归去了。(“其失次,有应见亢“,即正常情况已经看不见亢宿。此当为夏至。)
(闰六月)青龙的头完全看不到了,吉祥。(上九亢宿已经看不到了,但是还有”失次“的可能,故而补。也就是说如果夏至还没到,就加一个闰月。)
坤卦:
(七月,初六)房宿也看不见了,大火星(商星,心宿二)黄色。
(八月,六二)参宿代替心宿出现了,大吉。(黄裳,即黄尚,也就是参代商,皆火色。参商不相见)
(九月,六三)制作皮囊,无过失也不值得称赞。(东井(驼鹿)、舆鬼(鬼金羊)晨出。鹿羊利制革)
(十月,六四)可祭祀岁星(摄提)。如果追随王事,则不会成功。
(十一月,六五)食、视、张开,不练习也没有不利(自然本能也)。(柳、七星、张晨出。柳宿(朱雀嘴)主吃,所以直为食;七星,主视察,所以方为视,巡查为引申意;张宿,张弓之形,有伸展,张开之意,形体张开会变大,所以大为动词即张开之意。)
(十二月,上六)霜降,冰期将至。
(闰十二月)利于作年祝(祭祀长生神)。(上六只提到坚冰至,却不言明具体时间。这是因为月亮周期与回归年无整数倍关系,冬至在此历法中是浮动的,故而加闰月以明示)
楼主:stonestarok  时间:2021-04-11 10:46:22
由于《尚书·尧典》已论定出自周代(后又经过晚周、秦汉的修补),其记载的天象跟64卦历法有关,需要讨论一下。由于版本各别,文字有异,难免有不同解释。下面这版取自何新之“《夏小正》新考”p79。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分命羲仲,宅喝夷,曰场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草尾。
申命羲叔,宅南郊,曰明都。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
分命和仲,宅西土,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
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噢,鸟兽乱毛。”
楼主:stonestarok  时间:2021-04-11 11:22:37
与天象无关的就不解释了,着重于天象方面。
1,平秩,是什么意思呢?平,就是天平、秤;秩,本意为积累,引用为秤杆上的刻度。秤杆上的刻度越到端部数字越大(成积累状),所以用秩来指称甚为合理。
《尧典》里的平秩,数字计量的不是重量,东西天文台应该是用天数,南天文台可能是白天的时间长度;北天文台则可能为角度。刻度从东往西开始累积,即“东作”;到一定天数就满了,即所谓的“西成”。
2,“宾”,就是迎宾,用作动词就是“迎接”的意思;“饯”,就是招待的意思。
3,“寅”可以是时间,也可以是方位。这里理解为方位更合适一点,相当于我们现在钟表的10点钟位置(宽泛一点就是9点到11点的位置)。
4“讹”,此处作“错误”解释。意思就是如果再加就错了。
5,”朔“解为”北“,”朔易“当为改变向北的指向,所以它用"平在“而不用”平秩“。
6“殷”,解为应、当。
楼主:stonestarok  时间:2021-04-11 12:27:27
1,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
这里边的最大问题在“日中星鸟”,“日中”是说白天不短也不长,这个时候天空有柳宿。人们观测天象,一般选晨昏,最主要的是晨昏特征明显,否则就需要额外的计时器。
《史记·天官书》是在早晨观测,通常会说哪几个星宿开始出现在天边(实际不精确),却不用单个的星宿。《夏小正》虽然用早晨出现的单个星宿来划分时间区间,但是方位模糊,反而不如用几个星宿一起描述更清楚。
其它古月令类,比如《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等等,都是使用的单个星宿在中天的位置。天文知识都是来自于实践,这说明使用单个星宿,中天的区分度最好,这个方位也相对准确。
所以“日中星鸟”,应该是使用中天区域,即“柳中”,柳宿在中天。

那么观测时间呢?早晨还是傍晚?
前两句讲早晨迎接日出,后两句就变成晚上了???迎接日出不但需要方位,还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应该是通过天象来确定的。不过作者也没有说到底怎么确定大致时间的。其它月令类的资料,多是晨昏并用,只有司马迁仅仅使用了早晨。
既然我们以前使用《史记·天官书》来发现64中的历法,我们就冒天下之大不韪,也以早晨为论。即,柳旦中。
柳旦中,大约对应于《史记·天官书》的十月。

2,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夏至,大火旦中。
大火旦中,大约对应于《史记·天官书》的二月份。

3,宵中星虚,以殷仲秋
秋分,虚旦中,大约对应于《史记·天官书》的六月份。

4,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冬至,昂旦中,大约对应于《史记·天官书》的八月份。
楼主:stonestarok  时间:2021-04-11 12:52:52
由于能力和工具所限,不能特别详细地研究这些东西,只能说看个大概。
上面这种解释与流行观点差的实在太多,让人难以相信,没办法,古人惜字如金,一个“晨”或“昏”都舍不得加,位置就更别提了。
如果此书非伪造,那么还是传统观点更靠谱点。
楼主:stonestarok  时间:2021-04-11 14:00:11
我是不是算错了??推理这些特别容易出错。

二十四节气跟太阳年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就以二十四节气来校核我们上面那种解释,看能差多少。《史记·天官书》为28星宿历,除了受昼夜长短变化对观星的影响外,跟太阳年没有啥关系,正好我们有个“二月二龙抬头”,可以一试。

我们现在的“龙抬头”大约在惊蛰前后(简单点就以惊蛰算),距离冬至大约75天,即2个半月。忽略昼夜长短对观星的影响,可以粗略在《史记·天官书》里寻找对应。
现在的惊蛰应该对应于《史记·天官书》的十月初;那么现在的冬至应该位于《史记·天官书》的七月份。

怎么搞的????
楼主:stonestarok  时间:2021-04-11 14:19:19
根据岁差简单计算,大约2300年差一个月。那么根据我们假定的“旦中”解释,《尧典》里的星象竟然成了秦汉时候的星象???

我现在还不能确认这个结果,好好休息后再想想。
楼主:stonestarok  时间:2021-04-11 14:52:12
哦,晨昏颠倒了。
按照“旦中”推理,应该是距今大约16000年的天象了。
楼主:stonestarok  时间:2021-04-12 08:48:15
1,《史记·天官书》是28星宿历(属于恒星年的历法),它的每个月都是用星宿的晨出进行“格”(分割)月。怎么看呢?每个月最先出的星宿为月的开始,下个月最先出的星宿为上个月的结束。所以我们会看到每个月会叙述两三个星宿晨出,这就表示了每月的长度,因为28星宿沿着天赤道分布,一般不会同时出现。本质上还是以单星宿来划定月份的时间区间(我95楼的叙述不准确)。《史记·天官书》是非常重要的28星宿资料,它的精度可以达到半个月或一旬,即最少可以精确到半个月。跟其它天文历法结合可以比较准确的推测时间。
2,二十四节气为太阳历的表征形式之一,可以准确推算太阳年。此历法现在还在使用,又独立于28星宿历,就为我们提供了从当下向后推算太阳年的重要依据,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
3,二十四节气与一些星象结合,比如“龙抬头”(角亢),可以与28星宿历产生关联,有助于研究恒星年与太阳年的关系。这样我们就能推断出很多星象的具体年代,而不必过度依靠现代天文学,反而可以校正或支持一些天文学理论和推测。
楼主:stonestarok  时间:2021-04-12 19:37:40
@方言颂奇 2021-04-12 13:49:48
楼主大才!
-----------------------------
过奖过奖,愧不敢当。思之所致,游戏而已。
楼主:stonestarok  时间:2021-04-12 20:20:21
1,《史记·天官书》中的28星宿历,实际就是“北斗月建”,书里解释“摄提格”时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只不过它用“摄提”星组,而不是直接用斗柄。因为岁星就是摄提,与斗杓的关系是固定的,与其他恒星的位置也是固定的。不会因为岁差的存在,北斗转一周是360°这个定义就改变了。
实际上当初产生这十二个月份的时候,应该跟“一年十二个月”有关,但是一旦产生就成为恒星历了。为什么呢?如果拿掉太阳,我们将不会改变这种月份划分了,因为没有了晨昏之分从而变成了单纯划分星空。中国后来天文学发展为把天空分为几个固定的区域,应该就是从恒星历出发的。
所以,虽然司马迁用“晨出”划分了月份,但是使用岁星(或北斗)就意味着这是恒星历。
2,《史记·天官书》中有用辰星(水星)正四时的内容,怎么正呢?(http://bbs.tianya.cn/post-no05-422861-1.shtml,54楼)。这说明二十四节气实质为太阳历法内容,因为节气跟太阳有关,而不是其它恒星有关。建立二十四节气开端,岁差不明显,千年内都可能不会有大问题(因为一个时辰是30°,一千年才差13°,还在这个方位内)
3,干支历中的核心内容就是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但是我们知道由于岁差的存在(为什么不提地轴呢?因为“岁差”是一种观测或测量结果,不管你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太阳历与恒星历实际不能完美组合,迟早有一天,冬至的时候,斗柄指正西了。我们现在惊蛰才能看到龙抬头,西汉时大约在立春这个节气就可以看到。所以目前不怎么提星象,但是作为天文学的内容很有价值。
干支历与众不同的是干支纪年法,它不管你是什么太阳历,太阴历还是恒星历,我都两个小时两个小时的给你积累。就像一个有多个环的大钟。内环转一圈是一天,外二转一圈是一个月,外三转一圈是一年,可以无休止的转下去。天数不会错,至于年在哪儿不在乎。
楼主:stonestarok  时间:2021-04-12 20:34:28
说着说着,我发现,干支纪年倒是有点恒星历的特色了。六十甲子三套环,就转呗,我怀疑现代钟表的发明就来自于中国的干支纪年法。实际这种方法对于记载历史非常可靠,因为它排除了很多历法变动上的干扰,只要六十年内有一个识别标签,以形成更大的计数环,那么万年内可用,故而才有万年历的出现,确实可以。
中国历史之所以可靠,干支纪年法居功至伟。至少干支纪年商朝就比较完善了,干支纪年的开始,就是蒙昧混乱的结束。
反观西方古代史,时序没法看。
楼主:stonestarok  时间:2021-04-12 20:45:13
古代天文历法就到这里吧,否则你们不疯我也疯了!
我对占星之类的根本不感兴趣,但是为了搞清楚一些古代天文历法问题,不得不去看《史记·天官书》(现在发现《史记》中此篇相当有价值,这倒是以前没发现的)。还有那些令人发狂的上古历法,单是一个赤经纬图,都不知道转了多少遍。再转下去吃不消了。
楼主:stonestarok  时间:2021-04-12 23:39:38
讼58
此卦似乎讲的不是普通的争论、诉讼,而是于君王有关一个完整得事情记载。或与盘庚迁都众讼有关(p52)。
以前就有说法,《易》是书,即是记载历史的著作,秦汉以前似乎已转为卜筮之用。

卦辞:有获得,但要极度警惕。中间似吉,结局凶。利于出现新国君,不利渡涉江河。
初六,做事半途而废,小有灾损,最终吉祥。(似与君王产生冲突)
九二,不可争论,归而免除三百户国人的赋税,没有灾殃。(似主动寻求国人支持)
六三,恃旧功,征兆危险,最终吉祥。如果为君王做事,不会成功。(此实为争论)
九四,不可争论,恢复原来所事。出谕安民,征兆吉祥。(似乎争议暂时平息)
九五,辩解(于王前),大吉。(似乎新君即位,讼当为辩解)
上九,(新)君王赏赐一条宽大衣带,一早上三次脱落。(有德不配位之意)

《尚书》中留有《盘庚》三篇,从中也大致能体会争论非常厉害,实际历来如此,比如西汉、北宋、明等等。有资料认为盘庚迁都两次,不过即便是在游牧时代迁徙都城都不是容易的事情,一代君王迁都两次的可能性极低。而且迁徙都城要先考察的,不会想到哪儿去就去哪儿,所以我倾向于仅有一次迁都,即过黄河到安阳。
楼主:stonestarok  时间:2021-04-13 21:09:53
1,关于64卦今天多说两句。64卦是书,是商与西周早期一些知识的汇总或者说百科全书。自从周朝以来,文化的变异或发展,使得它哲学化了,不能说不对,但是你就再也不知道它的经文在说什么了。学者们大多继承了儒家传统,且对普通人的生活相对缺乏了解,再加上时代变迁物是人非,很难做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只是让人感觉其释读怪怪的。我们是普通人,不专业,但是却更能不拘泥成见,依理而断。
2,想说的另外一件事情是关于学术的。曾经少年气盛,多激烈思想,现在想来却有悔意。比如XXX,学术上是有瑕疵的甚至错误,但是他却让一帮搞冷僻专业的长期有饭吃,保留了一部分研究的有生力量,这又该如何去估计呢?
3,我解卦,仅是一家之言,况且选了一个高大的肩膀,即便游戏也不会太差吧。希望这话对于那些有意于名利者有益,也算是对于咱们这个论坛的一点祝愿吧。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