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字数:1174345访问原帖 评论数:213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3-04-22 19:04:00 更新时间:2021-04-07 03:52:15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1-14 08:09:11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07节
252年,诸葛诞因东吴兴筑新的东兴大堤,修筑两城并留兵戍守,认为是严重破坏魏吴军事平衡的行为,于是提议分兵三路攻吴:“致人而不致于人者,此之谓也。今因其内侵,使文舒逼江陵,仲恭向武昌,以羁吴之上流,然后简精卒攻两城,比救至,可大获也。”
诸葛诞提议:王昶进逼江陵、毌丘俭进攻武昌,以牵制上游吴军;再以精兵直攻东兴二城。当时王昶、毌丘俭及胡遵都献计伐吴,因诸将的战略都不同,司马师最终决定由征南将军王昶进攻南郡;镇南将军毌丘俭进攻武昌;镇东将军诸葛诞、征东将军胡遵率军七万进攻东兴,作浮桥渡水,攻打两城。
诸葛诞和司马师的军事布局截然不同。
诸葛诞虽然是三路进军,但他的第一个阶段作战中心就是长江中游,逼迫东吴向荆州方向派出援军。诸葛诞的打法就是随时更改主攻方向。如果诸葛恪不向荆州增援,曹魏就猛攻荆州削夺东吴的土地。如果诸葛恪向荆州派出援军,曹魏的东路军就突然猛攻东关。
司马师的打法就是三路进攻,但是以东兴为主方向。
司马师的谋划完全被江东的丁奉识破,丁奉率部轻装突袭魏军前部营垒,吕据和留赞等部也相继赶到。魏军丢失指挥后惊恐溃逃,因浮桥超载折断,落水及自相践踏而死者达数万人。
东兴之战后,“朝议欲贬黜诸将”。司马师将所有责任归咎于自己,并说:“我不听公休,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
最后,司马昭因为是监军所以降职,诸葛诞和毌丘俭等武将都没有降职,但只不过是防区对调,从镇东将军转为镇南将军罢了。
255年,镇东将军毌丘俭和杨志刺史文钦发起了淮南第二叛。
毌丘俭倒是非常注意建设统一战线,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所以,“遣使诣诞,招呼豫州士民”。
如果诸葛诞呼应毌丘俭、文钦的军事行动,曹魏的扬州方向和豫州方向同时发生大规模军事动乱,在司马师刚刚做了眼瘤手术的情况下,能不能撑过这一危机还确实两说。
诸葛诞虽然是一个聪明人,但仅仅是一个小聪明,诸葛诞虽然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但仅仅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他没有大战略思考,或者说他的军事行动没有政治思考。
就政治态度而言,诸葛诞和毌丘俭、文钦一样拥护曹爽,他也一样对司马家族充满了愤怒,他们确实有根本利益的共同要求。但是,诸葛诞和文钦有极深的个人隔阂。
从道理看,诸葛诞单挑司马家族的胜面不大。文钦是一个粗野军人,他的社会基础和能力都远远低于司马师。联合毌丘俭、文钦推翻司马家族是最恰当的选择。
诸葛诞的选择令人大跌眼球,他“斩其使,露布天下,令知俭、钦凶逆”,不但斩杀毌丘俭的使者,并向全国宣布二人为叛乱,帮助司马师稳定了南线。
司马师带病东征,诸葛诞“督豫州诸军,渡安风津向寿春”,积极参加了平定毌丘俭的军事斗争。
由于王基抢占了南顿,毌丘俭丢失了战略要地,只好退守项城,文钦一部分巡乐嘉城。
就在文钦兵败乐嘉城,毌丘俭弃守项城的关键时刻,诸葛诞率先进占毌丘俭的根据地寿春,逼迫毌丘俭只能向江东逃亡。
当时,司马师已经苟延残喘,迫切需要优秀将领稳定淮南局面,而且江东孙峻借曹魏内乱之际亲自带队进入淮南,图谋进攻寿春。
“寿春中十馀万口”,因为主动或者被动参加了这一次军事政变,都担心被株连,纷纷溃逃,“闻俭、钦败,恐诛,悉破城门出,流迸山泽,或散走入吴”。
考虑到诸葛诞长期在淮南驻守,军事指挥能力较强,司马师任命他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诸军事。
诸葛诞就任的时候,“吴大将孙峻、吕据、留赞等闻淮南乱,会文钦往,乃帅众将径至寿春”。
但是,诸葛诞抢先一步在寿春完成军事集结,“诸军已至,城不可攻”,孙峻撤兵,诸葛诞“遣将军蒋班追击”,斩杀留赞,“传首,收其印节。”
诸葛诞在稳定淮南战局方面贡献极大,所以“进封高平侯,邑三千五百户,转为征东大将军”。
3、诸葛诞和司马昭的内在矛盾以及武装割据的形成。
就本质而言,诸葛诞属于曹爽提拔的干部,他和夏侯玄、邓飏等人感情“至亲”,具有心理的归属感。从249年开始,王凌、夏侯玄、李丰、张辑、毌丘俭等相继被害,在这些活动中,诸葛诞也起到一些作用,比如他参与了扑灭王凌和毌丘俭的军事行动,但是,因为和司马家族的隔膜,所以他始终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惧不自安”。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诞就开始竭尽全力发展实际力量,妄图应付即将到来的大难。
诸葛诞“倾帑藏振施以结众心,厚养亲附及扬州轻侠者数千人为死士”。
按照《魏书》记载:诸葛诞“赏赐过度。有犯死者,亏制以活之”。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为了获得别人的舍命追随,诸葛诞不惜违犯国家的制度。
256年冬天,东吴孙峻在文钦的挑动下,计划进攻曹魏,一部主攻方向是徐堨,当时诸葛诞“所督兵马足以待之”,完成可以和东吴的力量相当,但诸葛诞以此为借口,“复请十万众守寿春,又求临淮筑城以备寇,内欲保有淮南”。
豢养亲信、扩充实力、新建军事堡垒,是诸葛诞对抗司马昭的三大举措。
司马昭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所以当贾充提议访查统兵将领对待司马昭的态度的时候,“宜遣参佐慰劳四征”,司马昭就安排贾充去淮南访查诸葛诞。
这里有一个“慰劳四征”。曹魏设置征东将军屯兵淮南、征南将军屯兵襄阳、沔阳,防备东吴;设置征西将军屯兵关中、陇中,防备蜀汉;设置征北将军屯兵幽州、并州,防备鲜卑。这四个将军称作“四征”,大体就是今天的四个大野战军或者大军区司令员。
贾充到达淮南,就以“论说时事”为由头试探诸葛诞:“天下皆愿禅代,君以为如何?”
诸葛诞当然明白贾充的意思,就“厉声”表明自己的态度:“卿非贾豫州子乎,世受魏恩,岂可欲以社稷输人乎!若洛中有难,吾当死之。”
话说到这个程度,二人就无话可谈了,所以贾充“默然”。
贾充回到洛阳,对司马昭汇报:“诞在扬州,威名夙著,能得人死力。观其规略,为反必也。今征之,反速而事小;不征,事迟而祸大。”
贾充的意思是说:诸葛诞早晚是一个麻烦,现在政局相对安定,正是处理的恰当时间,否则,诸葛诞的力量持续发展,万一他选择一个司马昭内外不利的时机挑战,那么就更加麻烦。
司马昭处理诸葛诞的时间,恰好是姜维兵败于段谷而江东孙峻去世的时候,这个时间段选择是非常恰当的。
解决诸葛诞的办法就是以明升暗降的方式剥夺他的兵权。
但是,贾充判断说:“今征,必不来”。
贾充已经去过淮南,和诸葛诞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双方都已经明了对方的意图,所以,司马昭解决诸葛诞就不是阴谋而是阳谋。
贾充的策略是逼诸葛诞造反。
司马昭就“暗发密书与扬州刺史乐綝”,也就是对乐綝交底,自己要逼反诸葛诞,通告乐綝预做准备。
从实际情况看,司马昭白用了心,乐綝不但没有给司马昭提供帮助,而且是一个大笨蛋。
257年5月,司马昭以曹髦的名义征诸葛诞进京担任司空,并且告知诸葛诞将淮南军事交付乐綝。
司空是三公,也就是今天的政治局常委,从196年到208年,曹操就是以司空的名义控制朝政。
但是,名列“四聪”的诸葛诞立即就看破了阴谋。
诸葛诞说:“我作公当在王文舒后,今便为司空!不遣使者,健步赍书,使以兵付乐綝,此必綝所为。”
诸葛诞有三个推导,第一个是他应该在王昶之后担任三公,第二个是司马昭竟然没有派出高级官员担任来使,第三个是乐綝参与了阴谋。
位列“四聪”的诸葛诞为什么谦逊于王文舒?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1-14 08:27:47
@虚假者 1564楼 2013-11-13 16:15:36
看来雨花石先生是被另一个80后精彩的帖子拉的很深,都拉到八王之乱了。人家确实写的诙谐,但还是雨老您的风格更吸引人。还是赶快倒回时空,“姜维”贴已老,最好直溯“封神”。静待~
-----------------------------
我自从自己发帖后,因为时间关系,极少看别人的帖子,如果有点时间,也就收索几个美女图片调节调节情绪。所以,我不知道有一位朋友专写西晋。不过,天涯每天的帖子太多,估计每一个时代都有人涉猎。我现在感觉很遗憾,因为时间较紧,没法向其他朋友学习了。一个人在适合学习的时间一定要珍惜,一旦时空错过,可能就没有机会。以我为例,现在已经42岁,如果不写点东西,将来就可能没有机会了。我虽然现在还没有明显的疾病,但当年一起玩泥巴的朋友很多已经疾病缠身。我现在有一个非常急迫的赶时间的思想,趁年富力强抓紧写点东西。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1-15 10:18:22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08节
王昶,字文舒,少时知名,曹丕为太子时,王昶“为太子文学,迁中庶子”。
曹丕登基后,王昶“徙散骑侍郎,为洛阳典农”。220年的洛阳,虽然是曹魏的政治中心,但是久经战乱,也是极目荒疏,“时都畿树木成林”,王昶“斫开荒莱,勤劝百姓,垦田特多”。
在那个以杀人为英雄的时代,一个长于文学的青年,担任领导后,努力开荒发展生产养活人口,他是最有功业的知识分子。不久,他“迁兖州刺史”,成为高级官员。
王昶“虽在外任”,担任地方官员,但是,他是一个极有思考的人,“心存朝廷”,思考国家大政方略。
王昶“以为魏承秦、汉之弊,法制苛碎,不大厘改国典以准先王之风,而望治化复兴,不可得也”。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材料。王昶是曹丕的基本干部,他本应和曹魏一心一意,但他和他的儿孙都选择了背叛曹魏而坚定支持司马家族,为什么呢?
王昶对于曹魏的统治非常不满,他认为曹魏的国家政策继承了秦朝和两汉的弊政,“法制苛碎”,老百姓动辄就触犯法律,日子过得太难。
司马昭掌政后,任命贾充领衔修订法律,他们修订的《泰始律》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王昶提出了自己的国家管理理念,“乃着治论,略依古制而合于时务者二十馀篇,又着兵书十馀篇,言奇正之用”。
王昶将自己对国务管理和国防建设的思考汇报给当时的皇帝曹睿,但没有得到采纳,曹睿晚年比他的爷爷和父亲更加残酷的对待民众。
近代以来,由于鲁迅和郭沫若的翻案,弄得曹操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人物。
我小的时候,特别流行连环画,看到最多的是姚雪垠的《李自成》。
李自成在历史上贡献如何,是一回事情,但将李自成塑造的竟然比抗战时期的老八路都自律,就太搞笑了。
中国人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既求全责备为尊者讳,又落井下石归恶于一人。
其实呢,遍翻历史,谁能找到一个完美无缺、没有缺点、错误的人?
我们既要允许优秀人物有缺点,也要认可恶人有贡献。绝对的高大全,是不符合历史和现实的。
曹操,当然有正面的贡献,但历史记载里确有暴虐的一面。
王昶在国家管理方面和曹魏皇帝有意识形态的区别,所以他很自觉支持司马家族取代曹魏。
王昶这个人非常低调,他给自己的侄子起名王沈,字处道(出场于《三国演义》第114回),给自己的儿子起名王浑,字玄冲。“皆依谦实,以见其意”。
为此,他专门写了一个《戒子书》,告诉孩子们处世之道。
236年,魏明帝曹睿下诏求贤,卿校以上,各举一人。太尉司马懿保举王昶应选。
虽然司马懿赏识,但在曹睿时代,王昶没有被提拔,原因就是他的国家管理理念和曹睿具有本质的不同,贪图享乐的曹睿从骨头里不喜欢王昶。曹睿去世后,由于司马懿的影响,王昶“迁征南将军,假节,都督荆、豫诸军事”。这个时候,诸葛诞由于投靠了曹爽,才担任了扬州刺史,比王昶差一大截。
到任后,王昶“以为国有常众,战无常胜;地有常险,守无常势。今屯宛,去襄阳三百馀里,诸军散屯,船在宣池,有急不足相赴,乃表徙治新野,习水军于二州,广农垦殖,仓谷盈积。”
就曹魏南线而言,宛(南阳)地处于洛阳和襄阳中间而略微偏南的位置,既可以紧急扑援襄阳,也可以控制洛阳的南大门,是非常恰当的。
曹魏南线军事统帅征南将军设大本营于宛(南阳)是常规选择。当年孟达造反于新城,司马懿就是从宛(南阳)星夜兼程平定叛乱。
但是,234年诸葛亮和孙权联手北伐失败后,孙吴已经不可能威胁曹魏的统治中心洛阳,双方的争夺都是在边境线上,这样一来,距离襄阳三百里的宛(南阳)的位置就太过于偏后,所以,王昶就把征南将军的大本营迁移到刘备曾经长期驻扎的新野。
领导民众开荒种地是王昶的长项,所以,曹魏南线的粮食积储快速增加。
250年,王昶建议 “孙权流放良臣,适庶纷争,可乘此机攻其间隙。”在司马懿授权下,王昶指挥南线的州泰、王基兵分三路进攻东吴,大破吴将施绩,振旅而还。迁征南大将军。
在这之后,曹魏军队东兴大败于诸葛恪,诸葛诞转任镇南将军,担任了王昶的第一助手。
255年,毌丘俭兵变,镇南将军诸葛诞转任镇东将军。诸葛诞和荆州刺史王基都参加了讨伐毌丘俭之乱,但他们在这之前曾经是王昶的两个主要助手。
由于平定毌丘俭的军功,王昶升任骠骑将军。
257年,王昶已经是政治局委员级别的骠骑将军,他的地位、资历、威望、能力,以及和司马昭的感情都明显超过诸葛诞,在王昶没有升任三公之前,诸葛诞不可能担任三公高位。
很多人,当然包括雨花石,因为读了十三篇《孙子兵法》和几本浅近教材,就往往认为自己可以点评天下。这个倒也无所谓,因为愚人千虑,当有一得。但是,尽量不要认为自己可以凭几本子书就可以建功立业,那是教条和空想。
我们中国男孩,从来没有接触武侠小说的极少,很容易就受武侠小说的错误引导。
金庸武侠是比较好了,但也有《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竟然在荒郊野岭自学《九阳真经》的情节。
那个《九阳真经》既然是高深的武学秘籍,估计还是文言,一个年轻人,既没有字典等辅导书籍,也没有教师和同学,竟然能够独立的完整无误的理解高深的武学,这是纯属胡扯。
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是最好的结局,所以司马昭和贾充谋求将诸葛诞调离淮南。但是,以他们的聪明,也不能完整掩饰自己的意图,很轻松就被诸葛诞看破了。
249年,司马懿要剥夺征西将军夏侯玄的权力,就以朝廷的名义调他进京担任太常。
和太常相比,司空的级别太高了,不能不令人生疑。
不过,历史非常搞笑。257年,诸葛诞兵变,孙綝指挥东吴军队借机北进,负责曹魏南线的王昶“据夹石以逼江陵”,长期相持,牵制东吴荆州方面的军队,“持施绩、全熙使不得东”,对于司马昭平定诸葛诞做出突出贡献。258年,平定诸葛诞之后,司马昭论功行赏,对王昶“增邑千户,并前四千七百户,迁司空,持节、都督如故”。诸葛诞兵变的理由之一就是资格极老的王昶应该担任司空,诸葛诞兵变为王昶担任司空提供了历史机遇。
呜呼,无可奈何。
259年,军政双全品质优异的王昶去世,他的儿子越骑校尉王浑继承了爵位。279年,王浑以“安东大将军”身份兵出横江讨伐东吴,并被司马炎任命为会攻建业的前敌总指挥。
诸葛诞看破司马昭意图的第二条原因就是“不遣使者,健步赍书”。
诸葛诞是征东将军,放在今天就是大军区司令员或者大野战军司令员。放在今天,他的人事调整,最起码也是副总参谋长或者政治部副主任负责宣布。如果征调入京担任司空,就是军事干部转提行政高官,最起码是组织部部长或者更高级别的官员宣布。现在弄一个“健步”,也就是国家通信局普通员工传达最高级别的人事调整,这是非常反常的。
司马昭和贾充等人未必不知道这是一个漏洞,但是,他们不敢弥补这个漏洞,因为他们既然要逼迫诸葛诞兵变,就舍不得丢弃一个级别较高的干部。司马昭之所以提前通告乐綝,一个方面是需要乐綝的协助,一个就是通告乐綝确保自己的安全。
诸葛诞在判断司马昭已经对自己动了杀手后,就立即采取了应对。
诸葛诞的对策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是立即除掉扬州刺史乐綝,铲除身边的大隐患,第二个是控制军队发动兵变,第三个是联合江东孙綝为后援。
乐綝也是淮南的高级将领,无缘无故干掉,手下将领是有顾忌的,所以,诸葛诞就搞了欺骗。
诸葛诞“请诸牙门置酒饮宴,呼牙门从兵,皆赐酒令醉”。
等到大家喝的迷迷糊糊、情绪失控的时候,诸葛诞就胡扯淡:“前作千人铠仗始成,欲以击贼,今当还洛,不复得用,欲踅出,将见人游戏,须臾还耳;诸君且止。”
前一段时间,我命令后勤装备系统制作了一千套铠甲,我本想穿军装奋勇杀敌,可是朝廷对我很重视,让我转业进入决策层,可惜啊,我再也没有机会上马杀敌了,“不复得用”。将士们,我搞一次军事演习,过过瘾,各位将领,你们以后有的是机会,干脆继续喝酒,我带卫队溜溜马。
淮南将领都迷迷糊糊,那里想到诸葛诞不怀好意。诸葛诞本人“严鼓将士七百人出”,带领已经全副装备的卫队杀了出来。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1-15 14:59:50
@虚假者 1564楼 2013-11-13 16:15:36
看来雨花石先生是被另一个80后精彩的帖子拉的很深,都拉到八王之乱了。人家确实写的诙谐,但还是雨老您的风格更吸引人。还是赶快倒回时空,“姜维”贴已老,最好直溯“封神”。静待~
-----------------------------
@yc雨花石 1566楼 2013-11-14 08:27:47
我自从自己发帖后,因为时间关系,极少看别人的帖子,如果有点时间,也就收索几个美女图片调节调节情绪。所以,我不知道有一位朋友专写西晋。不过,天涯每天的帖子太多,估计每一个时代都有人涉猎。我现在感觉很遗憾,因为时间较紧,没法向其他朋友学习了。一个人在适合学习的时间一定要珍惜,一旦时空错过,可能就没有机会。以我为例,现在已经42岁,如果不写点东西,将来就可能没有机会了。我虽然现在还没有明显的疾病,......
-----------------------------
@虚假者 1568楼 2013-11-14 16:05:10
您的谦虚儒雅是我所敬慕的。深秋时节看您的回复真有些应景,人的生理年龄客观制约身心,但心理年龄却无限。保持一个有朝气的心态时间长了会带到脸上来的!我小您十岁,可很多却看我以为我是刚毕业的,还要给我介绍对象。。这半年有颜老师每日相伴,我也成熟了很多(由内而外的)。多谢!今后我会倾力支持您滴~
-----------------------------
多谢支持。生理变化对写作的影响是严重的。年龄大,看事情往往就从容,但体能弱,就支持不住长期工作,而大脑的记忆、思考也可能退化。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1-16 15:42:33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09节
扬州刺史乐綝得到紧急军报,判断诸葛诞来者不善,立即下令“闭州门”。
乐綝是扬州刺史,那个年代刺史是可以指挥军队的。但是,曹魏的军事体制不同于孙吴,他的军队是国家所有,一个领导人指挥军队必须依靠指挥系统,而不能越级指挥。
比如,今天的解放军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他不接受个人的领导,一个高级将领,也没法拖动极少的建制部队私下进行军事行动。
而东吴的军队,是大大小小军阀部队,军阀在自己的基本部队里拥有最高权威。
比如,中国近代史的地方军阀部队都不执行国家的法律,仅仅服从自己领导的命令。
乐綝虽然是扬州刺史,虽然也可以指挥军队,但必须依靠指挥系统而不能依靠自己的威望,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诸葛诞的进攻,他只能命令关闭城门而不能调动军队。
诸葛诞在南门,就大声“宣言”:“当还洛邑,踅出游戏,扬州何为闭门见备?”
我已经被提拔为司空,现在搞一些军事游戏,你们为什么关闭城门?
诸葛诞继续搞忽悠,但进不了城,就转悠到东门。
“东门复闭”,但是,东门的领导是诸葛诞的老部下,所以诸葛诞就“叱”:“卿非我故吏邪!”
东门的领导就非常为难:老领导高升政治局常委,看样子喝高兴了耍酒疯,如果拒绝就有麻烦。反正我已经奉令关闭了城门,干脆溜了吧。
就在这时,诸葛诞“使兵缘城攻门,州人悉走”。
诸葛诞进城后,“因风放火,焚其府库”, 乘势杀了乐綝。
这样一来,诸葛诞的部下就双手沾满了屠杀乐綝、“焚其府库”的罪名,除了跟随诸葛诞发动兵变别无选择。
造反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没有几个人愿意提着脑袋冒险,但稀里糊涂竟然成了屠杀扬州刺史的帮凶,不反也没有了退路。
诸葛诞给洛阳上了一个表奏:“臣受国重任,统兵在东。扬州刺史乐綝专诈,说臣与吴交通,又言被诏当代臣位,无状日久。臣奉国命,以死自立,终无异端。忿綝不忠,辄将步骑七百人,以今月六日讨綝,即日斩首,函头驿马传送。若圣朝明臣,臣即魏臣;不明臣,臣即吴臣。不胜发愤有日,谨拜表陈愚,悲感泣血,哽咽断绝,不知所如,乞朝廷察臣至诚。”
裴松之认为这个文章“率皆鄙陋”,不应该是诸葛诞的文章。
其实诸葛诞这个文章并不粗鄙,反而非常高明。第一,诸葛诞将他和司马昭的矛盾偷换成自己和乐綝的争权夺利。第二,诸葛诞为自己和东吴军事结盟寻找了借口。
诸葛诞说,我“受国重任”,担任非常重要的有实权的征东将军,扬州刺史乐綝“专诈”,是一个阴险狡诈谋求垄断淮南军权的家伙,乐綝经常诬告“说臣与吴交通”,“又言被诏当代臣位”。
诸葛诞就替司马昭缓和关系预留了空间。
诸葛诞的意思是说,司马昭本来没有解除自己兵权的意图,都是乐綝在背后搞的鬼。
诸葛诞说,我实在忍无可忍,就带领几百亲兵杀了乐綝,现在把他的头送到洛阳。
诸葛诞还说,如果洛阳的领导们理解自己的委屈,自己就忠诚于曹魏,如果洛阳的领导们不能理解自己的委屈,自己就只能投身于东吴了。如果自己投身于东吴,并不是自己背叛了国家,而是被逼无奈。
诸葛诞这一个文章非常厉害,他暗示司马昭,双方的矛盾还有缓和的余地,方法是将双方的矛盾都转给乐綝,让乐綝承担所有的责任。同时,诸葛诞还暗示司马昭,自己“受国重任”,担任非常重要的有实权的征东将军,为了自己的安全,自己不肯去京城担任行政领导司空。诸葛诞的意思是一定要在淮南掌控军权。
诸葛诞暗示司马昭最好让自己继续担任征东将军控制军权,否则,就投身东吴。
在没有得到司马昭答复前,诸葛诞一方面大聚两淮屯田户口十余万,并扬州新降兵四万余人,积草屯粮,准备进兵;另一方面令长史吴纲,送儿子诸葛靓入吴为质求援,务要合兵诛讨司马昭。
自从孙权领导江东,半个世纪以来,江东的对外扩展方向,一个是长江中游的荆州,一个是淮河以南的扬州。几十年来,江东在淮南始终不能得手。现在,诸葛诞竟然带领曹魏“征东”野战军十几万人一起进攻司马昭,这是江东历史上最难得的机遇,不要说打败司马昭,就是能够成功接管诸葛诞,也是赤壁之战、白衣渡江、彝陵之战以来最大的军事胜利。
所以,“吴人大喜”,孙綝接受了诸葛诞投降的请求,《三国演义》写的非常详细,孙綝“遣大将全怿、全端为主将,于诠为合后,朱异、唐咨为先锋,文钦为向导,起兵七万,分三队而进。”
罗贯中有一个不好习惯,喜欢夸大军队数量,按照正史记载,孙綝其实仅仅派给全怿、全端、唐咨等人“率三万众”。
孙綝给予诸葛诞的身份是“左都护、假节、大司徒、骠骑将军、青州牧、寿春侯”。
魏蜀吴三国都有优待起义将领的政治态度,“大司徒”就是三公的政治地位,骠骑将军就是不能再高的军队荣誉,青州牧就是给予诸葛诞一个外任的心理安全。
但是,请注意,是青州牧而不是扬州牧,也就是说孙綝暗示诸葛诞必须努力奋斗,进军青州,才可以获得自己的地盘。孙綝暗示诸葛诞,只要打败司马昭,江东就要直接控制淮南土地。
孙綝在策应诸葛诞的军事行动中,暴露了能力的不够。第一,他是“密与文钦俱来应诞”。吴军进入淮南是秘密行军。这个非常不恰当。诸葛诞兵变,对于曹魏政权是极大的军事叛乱,举国震动,如果江东公开进行军事援助,对于诸葛诞的军事鼓舞和司马昭的军事打击会更大。孙綝的秘密进军,也许是图谋对曹魏的突然打击,他不知道的是诸葛诞在给洛阳的最后文告中已经公开表明自己要投靠东吴。第二,孙綝仅仅出动了3万军队,实在太少了。司马昭和诸葛诞的战争,是东汉建国以来,整个中原地区遇到的最大规模的战争,双方投入军队多达40万人。孙綝仅仅投入3万军队,仅仅就是毛毛雨,起不到影响中原战局的作用。第三,既然孙綝仅仅投入了3万人,带有投机的意图,就应该紧急通告蜀汉方面,让蜀汉方面也快速出兵牵动曹魏的西线。
4、寿春大战。
《三国演义》第111回,“诸葛诞表文到洛阳,司马昭见了大怒”,这是因为诸葛诞的应对措施沉重打击了司马昭,诸葛诞提出保留征东将军的要求挑战了司马昭的极限,所以,司马昭决定亲自出征。
贾充劝谏说:“主公乘父兄之基业,恩德未及四海,今弃天子而去,若一朝有变,悔之何及?不如奏请太后及天子一同出征,可保无虞。”
贾充确实是司马昭的忠臣而不是弄臣,他告诉司马昭,司马昭的能力和威信比司马懿、司马师差一大截,士大夫对他还没有心悦诚服,一旦离开了皇帝,别人就可以借用皇帝的名义剥夺司马昭的权力。
明白人不用多讲,司马昭立即进宫要求太后和皇帝一起东征。
郭太后已经是老江湖了,知道这种事情已经没有讨价还价的可能,“太后畏惧,只得从之”。
曹髦就抵挡了一下:“大将军都督天下军马,任从调遣,何必朕自行也?”
既然你已经控制军队,你自己去就是了。
曹髦尽一切的可能谋求脱离司马昭的控制。
司马昭说:“不然。昔日武祖纵横四海,文帝、明帝有包括宇宙之志,并吞八荒之心,凡遇大敌,必须自行。陛下正宜追配先君,扫清故孽。何自畏也?”
没有比这更操蛋的了。曹操、曹丕和曹睿之所以经常亲自上一线,就是因为对别人不放心,经常要亲临前线控制军队。
现在司马昭已经控制了曹魏的军权,曹髦去一线,除了当傀儡,有什么意义?
但是,司马昭既然控制了军权,曹髦就没有讨价的余地,于是两宫车驾随征。
司马昭下令“尽起两都之兵二十六万,命镇南将军王基为正先锋,安东将军陈骞为副先锋,监军石苞为左军,兖州刺史州泰为右军,保护车驾,浩浩荡荡,杀奔淮南而来”。
这是罗贯中罕见的一次如实记录军队数量。
吴军和曹魏最先接触。
魏军先锋镇南将军王基出马挑战,只三合,打败朱异,无三合,打败唐咨,“王基驱兵掩杀,吴兵大败,退五十里下寨,报入寿春城中”。
取得战争的胜利,有时靠政治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有时靠外交战,有时靠群殴,有时靠强悍的战斗力,有时靠谋略,有时靠特别的机遇。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1-17 09:45:52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10节
第210节
东吴援军仅仅三万人,群殴一定不行,王基一战就挑了东吴两个先锋,说明孙吴的军队战斗素质也远远低于魏军。
唯一的办法就是告知诸葛诞。
“诸葛诞自引本部锐兵,会合文钦并二子文鸯、文虎,雄兵数万,来敌司马昭”。
从这个部署看,无论江东还是诸葛诞都承认,江东的军队陆战明显弱于曹魏的军队。
“司马昭闻诸葛诞会合吴兵前来决战,乃召散骑长史裴秀、黄门侍郎钟会,商议破敌之策。”
仅此一下,诸葛诞就坏了。人家司马昭是集合整个曹魏的优秀人才,既有优秀的谋划师,也有强悍的军事将领。诸葛诞和孙綝派出的几个将领,就数量而言,就太少。
钟会说:“吴兵之助诸葛诞,实为利也;以利诱之,则必胜矣。”
这个家伙一眼就看破了孙綝的本意,没有远大的志向,仅仅是捞便宜而已。
司马昭“遂令石苞、州泰先引两军于石头城埋伏,王基、陈骞领精兵在后”,以上三路人马在预设战场埋伏,“又令陈俊引车仗牛马驴骡,装载赏军之物”,在预设战场囤积,预备扰乱敌军的阵形。
司马昭 “却令偏将成倅引兵数万先去诱敌”。
诸葛诞的布局是“令吴将朱异在左,文钦在右”,领路军马为左右两翼,自己的淮南精兵为中路。
第二天开打,诸葛诞“见魏阵中人马不整”,“乃大驱士马径进”。
诸葛诞是最后一个去世的“四聪”。聪明就是有极好的天赋,但天赋好不一定就有成就。人的天赋确实差距极大,但顶尖人才差距就不明显。比如,诸葛诞的天赋可能比邓艾、钟会突出,但是,就军事成就看,邓艾最突出,原因是邓艾没有其他爱好,集中精力研究打仗。
诸葛诞虽然久经战阵,但竟然看不出司马昭的阴谋。
其实,所有的阴谋都有不合理的破绽。诸葛诞曾经是曹魏的征东将军,司马昭要和他对手,一定要派一个优秀的高级将领。260年,成倅仍然是司马昭的帐下督,还算不上名将。司马昭这一次进军淮南,集中来 26万军队,他的部队不可能在有限的空间全部展开,所以,他的前锋必定是极其精锐的部队,而且前锋统帅应该是和王基一样骁勇善战。现在,司马昭竟然派一个成倅为前锋,如果他是一个敢战之士,那么就是司马昭特别提拔。现在,成倅竟然指挥几万“人马不整”的军队,那就明显有猫腻。
但是,诸葛诞没有这样的判断,直接就“驱兵掩杀”。
诸葛诞有没有道理呢?有。
《三国演义》第110回,毌丘俭、文钦兵变,钟会对司马师建议:“淮楚兵强,其锋甚锐”。
《三国志》记载,贾充随同司马昭东进淮南,他的建议是:“楚兵轻而锐,若深沟高垒以逼贼城,可不战而克也。”
无论钟会还是贾充都承认淮南军队突出的战斗力。
从249年司马懿高平陵之变,到258年平定诸葛诞,十年间武装挑战司马家族的王凌、毌丘俭(文钦)和诸葛诞,都出现于淮南,除掉他们都和司马家族不睦的个人原因外,还有一个就是他们控制的淮南地区拥有曹魏最有战斗力的军队。
诸葛诞本来就很骄傲,他本来就看不起曹魏的中央部队,所以看到成倅的诱敌之计,就没有任何怀疑。
诸葛诞追赶之际,突然“见牛马驴骡,遍满郊野”,诸葛诞的军队还保持战斗队形,朱异指挥的东吴军队本来就是为了捞便宜,所以“无心恋战”,纷纷“争取”财务。
“忽然一声炮响”,左有石苞,右有州泰,两路兵杀来,诸葛诞大惊,知道自己已经进入了司马昭的预设战场,“急欲退时,王基、陈骞精兵杀到”。朱异指挥的吴军已经散乱了阵形,有的扛粮食,有的牵骡马,所以就无法迎战,吴军乱跑,搅的诸葛诞也不能战斗,所以就大败。
就在这时,“司马昭又引兵接应”,发起了总攻,诸葛诞“引败兵奔入寿春,闭门坚守”。
这一战,是诸葛诞和司马昭的大决战,如果获得胜利,诸葛诞就可以反击司马昭,但既然败了,诸葛诞就只能战略防守,以诸葛诞的实力,防守就只能失败。
这是正常思维,淮南有他的特殊性。干宝《晋纪》记载:“初,寿春每岁雨潦,淮水溢,常淹城邑”。
诸葛诞之所以退守寿春,就在于他在寿春囤积了大量的军粮,完全可以长期对峙,而每年必来的淮河大洪水必定淹没城外的土地,也必定淹没司马昭的后勤交通。219年,关云长水淹了七军,257年,诸葛诞也盼望老天爷重演昨天的故事。
这个时候,兵败的吴军退屯安丰,司马昭在项城开会研究下一步的进军方略。
钟会说:“今诸葛诞虽败,寿春城中粮草尚多,更有吴兵屯安丰以为掎角之势;今吾兵四面攻围,彼缓则坚守,急则死战;吴兵或乘势夹攻:吾军无益。不如三面攻之,留南门大路,容贼自走;走而击之,可全胜也。吴兵远来,粮必不继;我引轻骑抄在其后,可不战而自破矣。”
钟会全面分析了诸葛诞和吴军的优缺点。诸葛诞兵精、粮足,还有坚固的城池可以依托,强攻无益,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诸葛诞调出寿春城。
钟会看出吴军的后勤供应的短板,所以建议派轻骑快速掐断吴军的后勤供应。
司马昭非常欣赏,抚摸钟会的后背说:“君真吾之子房也!”
其实,钟会这一次的判断并不准确,而且建议也并不合理。
作为北方干部,钟会没有认识到淮河泛滥的极大威胁。
司马昭“遂令王基撤退南门之兵”。
朱异大败后,屯兵于安丰,孙綝为了挽回败局,“于是大发卒出屯镬里”,任命朱异“率将军丁奉、黎斐等五万人攻魏,留辎重于都陆。”
朱异最终也战败了,不过《三国演义》的故事和正史有很大出入。
按照《演义》,孙綝在安丰眼里批评了朱异:“量一寿春城不能救,安可并吞中原?如再不胜必斩!”
得到援军和任务的朱异回本寨商议。于诠提议:“今寿春南门不围,某愿领一军从南门入去,助诸葛诞守城。将军与魏兵挑战,我却从城中杀出:两路夹攻,魏兵可破矣。”
于诠提议的核心是两路夹攻魏军,如果寿春城的诸葛诞和吴军内外夹攻,也许还有生理的可能。但是,于诠为什么提议自己要进城呢?就是因为诸葛诞已经采取了坚守不战的策略。
就军事实力而言,获得援军的朱异联合诸葛诞部,仅仅是相对弱势,但是,联军内部很不统一,当诸葛诞选择坚守后,仅仅吴军选择主动进攻,胜利的概率就太低了。
“全怿、全端、文钦等,皆愿入城。遂同于诠引兵一万,从南门而入城”。
孙綝是一个非常残忍的人,弄不好就被杀,倒不如躲进寿春城相对安全。
诸葛诞和孙綝的这一次军事行动之所以失败,原因是非常复杂,但首先是诸葛诞和孙綝联军的不团结,不但两军战略不协调,就是吴军内部也有深刻的矛盾。
负责围城的王基没有获得司马昭的命令,“未敢轻敌,任吴兵入城”,等到报知司马昭后,这部分吴军已经完成了入城。
钟会建议司马昭围三缺一的目的是引诱寿春城内的诸葛诞出城,万不料诸葛诞不但不出城,反而一万吴军入了城。
结果和目的恰好相反。
司马昭立即判断:“此欲与朱异内外夹攻,以破我军也。”
他命令王基、陈骞:“汝可引五千兵截断朱异来路,从背后击之。”
王基在左,陈骞在右,在朱异行军道路预设战场,当朱异指挥一部吴军前来进攻魏军时,两路军放过朱异,然后突然从背后杀出。
朱异的战役目的是两路夹攻魏军,万不料被截断了退路,只能迎战。朱异不是王基的对手,偏偏加上一个陈骞。
吴兵大败。
按照正史记载,曹魏泰山太守胡烈以奇兵五千诡道袭都陆,烧毁了朱异的后勤物资。
这个胡烈后来是我们文章的重要人物。
但是,孙綝不肯认输,他再次给予朱异三万人,要求朱异死战。
孙綝的确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1-18 13:33:50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11节
诸葛诞兵变,是当时极其特殊的机遇。孙綝如果稳妥,就可以置之不理、作壁上观,因为曹魏的内乱本身就严重削弱了曹魏的力量。孙綝如果想捞便宜,就可以派朱异指挥一支部队游动于边境,能捞就捞,不能捞就退,无论如何都不吃亏。如果孙綝想抓住这个机会,利用诸葛诞兵变获得淮南地盘,就应该在第一时间集中江东军队紧急北上,赶在曹魏大军到达之前抢占部分战略要点,并且和诸葛诞达成统一的战略。
孙綝一开始采取捞便宜的心态,但前线将领采取的是和司马昭死磕的打法,3万军队当然就抵不过司马昭的26万大军,挫折之后就一波一波增援军队,这种添油战略,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敌人可以毫不费力的一口一口吃掉。
所以,朱异认为没有胜利的希望,所以就见拒绝孙綝的安排。
结果,孙綝大怒:“累败之将,要汝何用!”
孙綝斩杀了朱异,又责备全端儿子全祎:“若退不得魏兵,汝父子休来见我!”
然后,孙綝自回建业去了。
孙綝没有军国战略,他接连三次出兵,既没有获得曹魏的淮南土地,也没有救出诸葛诞,不但损失了极多的军队、物资,而且他自己杀戮了名将朱异。整个江东都对他很有意见。
斩杀朱异后,他知道整个形势不利,他没有谋划扳回败局,而是萌发了退兵的思想,所以,斩杀朱异,是需要一个替他承担责任的罪人。
孙綝退回江南,已经进入寿春的全怿、全端、文钦等一万多军队,就成了孙綝壮士断腕的牺牲品。
就江东而言,这是非常可惜的机会浪费和军队损失。
孙峻退回江南,诸葛诞已经是苦守孤城,钟会及时提议:“今孙綝退去,外无救兵,城可围矣。”
寿春被围后,已经不可能得到外援,形势非常不利,而且城中的粮食消耗极大。在这种情况下,寿春城内部发生了激烈的分歧。
将军蒋班、焦彝,是诸葛诞“爪牙计事者也”,也就是极有谋划能力的优秀将领。
他们对诸葛诞分析说:“朱异等以大众来而不能进,孙綝杀异而归江东,外以发兵为名,而内实坐须成败,其归可见矣。今宜及众心尚固,士卒思用,并力决死,攻其一面,虽不能尽克,犹可有全者。”
朱异已经失败,孙綝已经退去,我们已经没有了任何援兵,现在“众心尚固,士卒思用”,“并力决死,攻其一面”,还有打破包围的可能。
文钦意见恰好相反:“江东乘战胜之威久矣,未有难北方者也。况公今举十馀万之众内附,而钦与全端等皆同居死地,父子兄弟尽在江表,就孙綝不欲,主上及其亲戚岂肯听乎?且中国无岁无事,军民并疲,今守我一年,势力已因,异图生心,变故将起,以往准今,可计日而望也。”
文钦认为,江东和曹魏在江淮间的争夺长期处于优势,他们从来就不害怕曹魏,这是第一。诸葛诞带领十几万军队投降,这是江东不可能放弃的极大的利益,这是第二。文钦、全端等人的家人都在江东,拥有极大的影响力,即使孙綝要舍弃寿春,江东领导人也不会答应,这是第三。曹魏虽然地盘较大,但“无岁无事,军民并疲”,几十万大军长期屯在淮南,各种反对司马昭的势力就会“异图生心,变故将起”,我们的胜利已经“可计日而望也。”
文钦的分析基本是错误的。江东是一个地方利益集团,他具有非常强烈的一致对外的特点,但又非常固守自己的地方利益,不愿意争夺天下。文钦是一个粗鲁的军人,他虽然在江东生活了两年,却一直未能融入江东士大夫集团,如果没有孙峻、孙綝的特别看顾,他狗屁不是。他不知道江东士大夫的内心世界。文钦只知道全端的家族在江东有极大的政治地位,却看不出全公主和孙綝巨大的内部分歧,他看不出孙綝有借曹魏这把刀杀全端家族的阴暗心理。
文钦认为,曹魏士大夫应该借机反抗司马昭的领导地位。
他错了,错的一塌糊涂。
曹魏历代帝王,包括曹操,都是残忍好杀、喜欢享乐的人,“民畏其威而不怀其德”,他们对于司马家族的崛起态度非常微妙,支持有限,反对乏力。最重要的是,作为中原士大夫,他们固然有内部分歧,但在反抗蜀汉和东吴的进攻方面拥有最高利益的共同性。
诸葛诞已经投降了东吴,司马昭进军淮南就已经不是个人利益,而是平定叛乱,而且带有反抗外来侵略维持中原安定团结的政治解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反对司马昭,司马昭失败,诸葛诞进入中原,中原民众有什么好处?
蒋班、焦彝和文钦发生了激烈争吵,诸葛诞这家伙脾气不好,他认为文钦的思想和自己长期坚守依靠淮河洪水的思想一致,竟然要杀害蒋班、焦彝。
二人非常恐惧,加上知道诸葛诞一定要失败,“十一月,乃相携而降”。
大军合围后,隔断了寿春内外交通,全祎从安丰领一只小部队欲入寿春汇合父亲全端,“见魏兵势大,寻思进退无路,遂降司马昭。”
司马昭正对长围久困费心,立即优待起义将领,
封全祎为偏将军。
偏将军虽然不是很高级的官员,但对于进退无路的全祎而言,已经是苟全性命了,他“修家书与父全端,叔全怿,言孙綝不仁,不若降魏,将书射入城中。”
孙綝当政后,全公主一系和孙綝有极大的裂痕,全家在江东已经非常危险,大有被斩草除根的可能,现在有了活命的机会,也就不肯放弃。
全怿与全端引数千人开门出降。
全怿是全琮和第一个妻子生养的儿子,全琮去世后,全怿嗣任,袭业领兵。
对于全怿的投降,《晋书》解释很明白,“全怿母,孙权女也,得罪于吴,全端兄子袆及仪奉其母来奔。”
“全怿母,孙权女也”,当然是指全公主孙鲁班,她虽然不是全怿的生身母亲,但她是全怿的继母,“得罪于吴”当然是指全公主和孙綝不和。随军北征的全家兄弟,已经预测自己家族没有了未来,所以选择了投降。
全氏家族之北奔,显然与全公主之失势相关。
全怿投降后,被司马昭封为平东将军、临湘侯。全怿兄子全祎、全仪、全静等亦降魏,皆历郡守列侯。
蒋班、焦彝投降后,寿春城主战派丧失了带头人,“虽有敢战之士,不敢言战”。诸葛诞在寿春,天天盼望洪水泛滥,他在城中见魏兵四下筑起土城以防淮水,认为淮河即将泛滥,得意的笑道:“是固不攻而自败也。”
但是,“不想自秋至冬,并无霖雨,淮水不泛”。
我们今天,很多人过于强调个人的努力。有一句话叫做“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很多人看见了那个“七分”,认为既然通过努力可以获得“七分”,不就已经及格了吗?
很多人不明白,个人努力可以更改的那个“七分”永远斗不过那个天注定的“三分”。
比如,聂卫平通过努力成为世界跳高冠军的可能极小。
比如,雨花石通过努力成为科学家的可能绝对没有,因为我很不喜欢搞科学试验。
我们必须承认,人类在改变自己命运的斗争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无法更改的偶然几率。
我曾经看过一个文章:一个女孩最终获得男孩的心,男孩要给父母寄信要求结婚,女孩兴冲冲地去邮局,途中竟然车祸。
很多朋友攻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过于强调天命论,但是,司马家族在崛起过程中,每一次都逢凶化吉。
淮河几乎年年洪水泛滥,偏偏那一年“亢旱逾年”。
据《汉晋春秋》记载,到了258年的正月,文钦也丧失了坚守的希望,向诸葛诞提议反攻:“蒋班、焦彝谓我不能出而走,全端、全怿又率众逆降,此敌无备之时也,可以战矣。”
面对长达一年的干旱,诸葛诞也丧失了信心,于是和唐咨“等皆以为然,遂共悉众出攻”。
258年正月,诸葛诞、文钦、唐咨等“大为攻具,昼夜五六日攻南围,欲决围而出”。
诸葛诞选定的突围方向是正南,目的是远走东吴。
曹魏“围上诸军,临高以发石车火箭逆烧破其攻具,弩矢及石雨下,死伤者蔽地,血流盈堑。复还入城,城内食转竭,降出者数万口。”
这是诸葛诞最后的反击,战斗非常激烈,曹魏军队依托工事和强大的兵器,居高临下对诸葛诞的军队形成极大的杀伤。
无可奈何之际,诸葛诞只能再次退入城区。
既没有胜利的希望,也饿的饥火难捱,城内守军成批的溃逃,竟然有数万人投降。
援兵没有希望,出击已经失败,唯一的办法就是坚守以苟延残喘,但是,粮食供应已经非常艰难。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1-19 13:51:16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12节
在这种情况下,文钦提议诸葛诞“尽出北方人,省食,与吴人坚守”。
寿春城内的吴军,因为父母家人在江东,投降的概率较低,他们还在盼望江东的援救。至于被迫参加兵变的淮南军队,其主体部分已经动摇哗变,放他们出城既可以净化守军的政治思想,也可以节省大批的粮食。
诸葛诞和文钦一向不和,这一次合作也是迫于形势,“徒以计合,事急愈相疑”。
诸葛诞认为文钦提议自己放北军出城是剪除自己的羽翼,非常愤怒:“汝教我尽去北军,欲谋我耶?”
一声令下,把文钦杀了。
文鸯、文虎在小城坚守,知道父亲被杀,想拖动军队投降司马昭,他们带领的队伍是江东的吴军,不肯投降,“众不为用”,二人“各拔短刀,立杀数十人,飞身上城,一跃而下,越壕赴魏寨投降”。
按照《三国演义》故事,司马昭恨文鸯昔日单骑退兵之仇,欲斩之。
司马昭很聪明,自己的哥哥因为文鸯劫寨,惊恐之下眼珠突出,这个事情越描越黑,所以就归罪“文鸯昔日单骑退兵”,给自己的哥哥留下脸面。
其实还是想给哥哥报仇。
钟会劝谏说:“罪在文钦,今文钦已亡,二子势穷来归,若杀降将,是坚城内人之心也。”
司马昭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自己已经在淮南坚持了9个月,他知道姜维指挥的蜀汉野战军已经进入了关中腹地,他知道为了平定兵变,曹魏已经集结了一切可以集结的力量。司马昭明白,自己需要在最快的时间解决淮南兵变,无论他本人还是中原政权都急需休息。
也许司马昭本就打算通过厚待文家兄弟完结敌军,但文家兄弟确实是司马师去世的诱发者,他需要一个别人的解脱说辞。
司马昭“遂召文鸯、文虎入帐,用好言抚慰,赐骏马锦衣,加为偏将军,封关内侯。”
这个待遇的确很高。
文鸯、文虎兄弟二人“将兵数百骑驰巡城”,展开有力的政治攻势:“文钦之子犹不见杀,其馀何惧?”
寿春城军心大乱、皆欲投降。
钟会知城中人心已变,建议司马昭:“可乘此时攻城矣。”
司马昭大喜,亲自带队发起总攻,“遂激三军,四面云集,一齐攻打”。
魏军“鼓噪登城,城内无敢动者”,“守将曾宣献了北门,放魏兵入城。”
镇南将军王基引兵杀到西门,正遇吴将于诠。于诠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严词拒绝了王基的劝降,“挥刀死战三十余合,人困马乏,为乱军所杀。”
诸葛诞得知魏兵入城,“窘急,单乘马,将其麾下突小城门出”,至吊桥边,正撞着大将军司马胡奋,手起刀落,斩落马下。
诸葛诞带领的数百人,估计饿坏了,已经丧失了战斗力,“皆被缚”。
吴将唐咨及诸裨将皆面缚降,吴兵万众,器仗军实山积。
257年,江淮间苦旱,诸葛诞望眼欲穿,老天爷爷不肯给他一点雨水,奇怪的是,诸葛诞被杀的当天,“城既陷,是日大雨,围垒皆毁”,铺天的暴雨引发大洪水,不但冲毁了司马昭辛辛苦苦修建的军事工程,而且淹没了司马昭的军营。如果没有攻克寿春城,曹魏几十万军队就和219年的北方敢战七军一样,随波淹没,哀声遍野了。
历史,有时就是如此诡异而无法解释。
5、寿春大战的善后工作和战役总结。
首先是酬功。寿春“城陷 ”,司马昭“登垒以劳充”,对贾充表示感谢。司马昭离开淮南“先归洛阳”,安排贾充“统后事,进爵宣阳乡侯,增邑千户”。
其次是处理俘虏。
“司马昭入寿春,将诸葛诞老小尽皆枭首,灭其三族。”
这个非常残酷,但如果诸葛诞成了功,估计司马昭也是这个待遇。
干宝《晋纪》记载,诸葛诞最亲信的数百名部下,被俘,拒绝司马昭的劝降,“坐不降见斩”,他们高呼:“为诸葛公死,不恨。”数百人“拱手为列,每斩一人,辄降之,竟不变,至尽,时人比之田横。”
司马昭“深加叹息不已,令皆埋之。”
面对大半降魏的吴兵,裴秀给司马昭建议:“吴兵老小,尽在东南江、淮之地,今若留之,久必为变;不如坑之。”
钟会反对:“不然。古之用兵者,全国为上,戮其元恶而已。若尽坑之,是不仁也。不如放归江南,以显中国之宽大。”
司马昭采纳了钟会的建议,仅仅处理了一批坚定支持诸葛诞的人,“遂将吴兵尽皆放归本国。”
“唐咨因惧孙綝,不敢回国,亦来降魏。”
唐咨,本来是利城人。曹丕在位时,苛政猛于虎,利城郡民众造反,杀太守徐箕,推举唐咨为主。曹丕派遣“诸军讨破”起义民众,唐咨“走入海,遂亡至吴,官至左将军,封侯、持节”。
唐咨是在最后时刻选择投降曹魏的将领,作为曹魏的叛徒,他能够活命的机会很小,但司马昭任命他为安远将军,“其馀裨将咸假号位”,都给一碗饭吃,“吴众悦服”。
司马昭不但厚待江东俘虏,而且对待“淮南将吏士民诸为诞所胁略者”,也仅仅“惟诛其首逆,馀皆赦之。”
司马昭允许文鸯、文虎收敛文钦的尸体,发丧,“给其车牛,致葬旧墓。”
司马昭对于淮南的宽大为怀,是得到统治阶级的好评的。
习凿齿评价说:“今一征而禽三叛,大虏吴众,席卷淮浦,俘馘十万,可谓壮矣。”
这里的“三叛”指的是文钦、诸葛诞和唐咨,他们都是曹魏的叛将。
寿春战役,司马昭、诸葛诞和孙綝先后投入军队有50余万。战争爆发后,姜维在西线发起了攻击,征西将军司马望、镇西将军邓艾的军队先后投入战斗。王昶指挥的征南将军所部也向孙吴的荆州主动发起进攻,牵制孙吴长江中游军队不能东开。兖州刺史州泰的军队参加了淮南战役。就曹魏本身而言,除了征北将军指挥的北部边防军,司马昭几乎是全国总动员。
寿春战役前后长达十个月,时间超过司马炎平定吴国的战役,也超过邓艾、钟会平定蜀汉的战役。寿春战役出动军队数量之多和围城时间之长,在整个三国时代都是空前绝后的,即使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非常突出的。
一般人取得这样大规模的胜利,往往就非常骄傲,而司马昭在胜利后头脑非常清醒,处理善后工作非常宽大。
“未及安坐,丧王基之功,种惠吴人,结异类之情,宠鸯葬钦,忘畴昔之隙,不咎诞众,使扬士怀愧,功高而人乐其成”。
这里的“丧王基之功”是指司马昭释放了大批的东吴俘虏,王基辛辛苦苦的白奋斗了一场。
习凿齿评价司马昭的淮南战略是“君子谓司马大将军于是役也,可谓能以德攻矣”,“业广而敌怀其德,武昭既敷,文算又洽,推此道也,天下其孰能当之哉?”
习凿齿总结司马昭是“自是天下畏威怀德矣。”
诸葛诞之后,中原士大夫,除了钟会,没有人敢于挑战司马昭的权威。
司马昭头脑清醒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接受王基建议取消进攻吴国。
司马昭在攻克寿春后,图谋进攻东吴,王基说:“ 当年诸葛恪乘东关之胜,倾国之力围合肥新城,城不能拔,却死者大半。姜维洮水得胜后,轻军深入,粮草不继,有段谷大败。大胜后上下轻敌,不会深入分析形势,救援的吴军刚败,内患(孙綝乱政)未息,正是他们谨慎防备之时。况且我军出征已过一年,将士思归,今俘敌十万,已获罪魁,历朝皆没有像今天既保全自军又胜利之盛者。曹操克袁绍于官渡后,认为所获已多,不复追击,怕其后受挫而折损威望。”
司马昭接纳了意见。
司马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呢?
第一,司马昭接受贾充的建议,在最恰当的时间主动挑起了这一次战役。
257年,正好是姜维在段谷惨败和孙綝乱政的空档期,所以寿春战役期间,虽然孙綝和姜维都进行了军事行动,但基本没有影响司马昭平叛。
平定淮南后,司马昭对贾充特别慰劳,西晋建立后,贾充地位突出,其核心就是贾充劝说司马昭在最恰当的时间主动挑起这一关系家族命运的大规模斗争。
政治斗争,有时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时机的选择是极端重要的。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1-20 07:39:31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13节
第二、司马昭在整个战役期间都非常的虚怀若谷,他认真采纳了贾充、钟会、王基等人的正确建议。
反观诸葛诞和孙綝,都是刚愎自用的家伙,从来就不知道采纳别人的建议。
第三、司马昭在淮南战役期间,竭尽全能搞统一阵线,不惜一切代价分化瓦解敌人,无论是江东、还是淮南,只要投降,司马昭就给予厚待。
与此相反,诸葛诞和孙綝联军内部非常的不团结。江东和诸葛诞本来就存在战略的巨大分歧,江东内部孙綝和朱异有极大的分歧,孙綝和全家兄弟有深刻的矛盾,诸葛诞和文钦有历史隔阂。这一大拖矛盾的结果是孙綝斩了朱异,全家兄弟投降了司马昭,诸葛诞杀了文钦,文家小兄弟投降了司马昭。
司马昭在战争胜利之后,仍然坚持贯彻执行统一战线策略,减少杀戮,获得广阔的支持。
王凌、毌丘俭和诸葛诞的淮南三叛,发生的时代背景是司马氏执掌朝政后引发了政坛的震荡,这当然说明其统治有不稳固的一面。然而透视其经过,这三叛同时反映了司马氏统治稳固的一面:淮南三叛的共同特点,是高层人士的反叛得不到下层官兵的支持,因此在司马氏的大兵压境下全都土崩瓦解,没有任何真正的抵抗。司马昭在平定诸葛诞战役中,也表现出了相当的军事素质和政治气魄。他对王基、钟会的任用,对全怿、文鸯等人的妥善处理,都大大加快了对手的覆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将他定型为反面角色,但究其文治武功,不愧是将门虎子。在司马昭激战淮南的同时,蜀汉的姜维再次出兵关陇趁火打劫,却在司马望及邓艾的坚守下一筹莫展。这表明了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魏国的国力已经占据了对吴蜀之压倒性优势。司马氏代魏灭蜀平吴之势,已经不可逆转。六年后,终有邓艾钟会灭蜀之役。
平定诸葛诞的战役还有一个历史余波,那就是诸葛诞家人和文鸯的未来人生。
司马昭灭了诸葛诞三族,但他送到江东做人质的儿子诸葛靓躲过了屠杀。279年,司马炎派大军进攻东吴,江东丞相张悌带领左将军沈莹和右将军诸葛靓进军牛渚策应各路。诸葛靓见大势已去,选择了逃跑,他的儿子诸葛恢,在晋国担任了“尚书令”。
虽然老一辈有灭族惨祸,新一代还需要生活,血海深仇也会被时间磨灭。
文鸯后来担任将军,“破凉州虏,名闻天下”,西晋灭吴后,文鸯被提拔“东夷校尉、假节。”进朝面辞司马炎,司马炎非常讨厌,就找了一个借口免了文鸯的官。
司马炎的胸怀比司马昭就差远了。
但是,文鸯最后还是没有躲过杀劫。291年,贾南风联合楚王司马玮、东安公司马繇发动政变杀了杨骏,东安公司马繇是诸葛诞的外孙,始终牢记诸葛诞和文钦的仇恨,就诬陷文鸯谋逆,“遂夷三族”。
第十三,《三国演义》第112回姜维趁机鏖兵秦川。
1、谯周《仇国论》的出台。
256年,刚刚提拔为大将军的姜维在段谷惨败于邓艾和陈泰,“星散流离,死者甚众。众庶由是怨讟而陇已西亦骚动不宁”。姜维“谢过引负,求自贬削。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
257年5月,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淮南兵变,为了平定叛乱,司马昭被迫在全国范围内抽调军队,所以“分关中兵”以应对淮南。
就曹魏在关中的军事实力而言,这一个阶段是最虚弱的时刻。
《三国演义》第112回,“姜维在汉中,选川将两员,每日操练人马:一是蒋舒,一是傅佥。二人颇有胆勇,维甚爱之。”
257年,已经是刘备入川43年,诸葛亮也已经去世23年,蜀汉无可奈何迎来了领导人的新陈代谢。
这一年,姜维集中精力恢复段谷惨败的巨大损失。但是,以蜀汉的国力,他确实没有太多的本钱。
农业时代,人口数量和国家实力大体成正比。
《晋书》记载:刘备称帝,蜀汉户口二十万,人口九十万,刘备指挥的参加夷陵之战的军队约有七万,算上汉中和益州的地方守备部队,蜀汉约有十万左右的军队,兵力大约为人口数的十分之一。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亲率十万大军,而国内必然会有少量留守部队,当时蜀汉的人口应在一百二十万左右,诸葛亮管理下的益州,虽然连年征战,但因为诸葛亮的勤劳和能力,益州的经济实际是在向前发展的,所以人口得以恢复。
但是,到了263年,蜀汉灭亡,有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按照军籍,带甲十万二千。
蜀汉实际力量明显下降。
战争一定要死人,人口的再生需要时间,战争一定影响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的恢复也有自然周期。
姜维在256年大败,他不可能获得新的士兵和新的物资,他只能培养新的干部。蜀汉政权是荆州干部和益州干部联合执政,但是,因为年龄的原因,荆州的第一代干部,除了个别特别长寿者,也已经进入了二代和三代,所以,姜维只能培养益州本土干部。蒋舒和傅佥
走进了历史舞台。
姜维和诸葛亮相比,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不太注意军事地理和军事情报。
我们看中国近代风云,蒋介石最后败给毛泽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情报工作比较差劲。蒋介石那边,有许许多多的情报机构,但他的情报机构带有过于明显的内部斗争色彩,收集情报反而并不突出。共产党这边,情报机构就是专职的情报搜集。
情报搜集是非常重要的,非常复杂的,他一个是固定的情报站,一个是军队内部的情报搜集,还有一个就是情报站情报的传递。
从《三国演义》看,司马懿往往能够及时获得诸葛亮的进军时间和路线,诸葛亮唯一的一次突袭就是借点军为名进攻陈仓。
诸葛亮曾经派人在洛阳城遍贴传单,弄得曹睿疑疑惑惑将司马懿削职为民。诸葛亮远在益州,能够在洛阳贴传单,那就是非常重视白区工作,白区工作取得极大的成绩。
在曹魏统治区建立情报站,并且将情报送入蜀汉,是很需要付出努力的。
姜维没有这个能力,所以,他没有在第一时间获得曹魏的内部分裂的消息,他是在司马昭胁迫曹魏两宫领导开赴淮南后才获得消息。
姜维“遂表奏后主,愿兴兵伐魏。”
姜维不愿意放弃难得的机会。
中散大夫谯周知道后,
叹息说:“近来朝廷溺于酒色,信任中贵黄皓,不理国事,只图欢乐;伯约累欲征伐,不恤军士:国将危矣!”
谯周的叹息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的内政,一个是国家的外交。
刘禅非常贪图女色,信任黄皓,国家工作被荒废了。
爱好女色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如果不爱好女色,反而需要看医生。
但是,所有的人都必须考虑工作,没有饭吃就没有爱情,当然就不能做爱。
贾宝玉之所以不能在现实社会诞生,就在于他不符合真实的社会。
中国历史上很多著名的政治家非常好色,乃至于滥淫无耻,比如李世民,但不影响他成为一代帝王,因为他不影响工作。
刘禅本人的桃色新闻并不多,但是,他迷恋女色而不工作,这就是一个麻烦。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种类型的人物,他品质并不坏,但过于沉迷某一娱乐,比如特别喜欢打保皇、下象棋、网络聊天、看电视,以至于严重影响工作。
刘禅不工作,就要将工作交给别人。蜀汉历史最大的尴尬出现了,没有人可以胜任工作。姜维要北伐,长期在前线,原本承担日常国务的陈祗去世,蜀汉需要一个像陈祗那样的领导人勤勤劳劳的工作。诸葛瞻、谯周等人都曾经获得刘禅的信任,但他们没有全面承担工作的能力。
日常的国务管理,加上刘禅沉迷女色丢出来的极大的工作,一定要有人承担。于是,黄皓专权。
在内政已经严重紊乱的情况下,姜维持续北伐,蜀汉确实太危险了。
对于姜维持续不断北伐,很多人评价严重影响蜀汉的经济发展,成为蜀汉亡国的一个原因。
我们看《三国志》,姜维北伐虽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从整体看是胜多败少,他不但消灭了曹魏大批的军队,而且战场始终在曹魏境内展开,战争必然更加严重的影响曹魏西部经济的发展。
但是,蜀汉灭亡了。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1-21 08:43:30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14节
第214节
仅仅从主动北伐本身而言,姜维的战略是正确的,自古以来就没有守住的江山,尤其是三国鼎立的情况下,但是,刘禅的不作为,蜀汉统治阶级的无能,造成蜀汉内政极端混乱。
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他总结了自己胜利的人才因素是重用萧何、张良和韩信。姜维当然弱于韩信,但邓艾也弱于项羽,姜维是蜀汉唯一大将军人选,但蜀汉无论如何没有合格的可以承担萧何工作的行政主管。
对于蜀汉灭亡,很多人过于责备黄皓专权。黄皓专权肯定是蜀汉灭亡的重要原因,他确实严重扰乱了国家事务。但是,作为一个太监,黄皓图谋的是权力和利益,他也不喜欢工作。
蜀汉的士大夫集团集体缺乏工作能力,既是黄皓专权的结果,也是黄皓专权的原因。
文革时期,毛泽东特别信任江青集团,但国家乱而不崩,其原因就是周恩来为首的大批健康力量竭尽一切可能工作。在那个人妖颠倒的世界里,袁隆平、陈景润也在努力搞科学研究。
黄皓专权后,诸葛瞻和谯周都选择了引病辞职,说好听一声就是出淤泥而不染,说难听一点就是明哲保身。在黄皓专权的大背景下,诸葛瞻和谯周不可能很舒心畅意的工作,但毕竟还能够工作。蜀汉是一个国家,国家当然有许多权力,权力当然就牵扯到责任,黄皓喜欢权力,但绝对不会喜欢所有的权力,因为有些权力需要付出极大的劳动。
黄皓需要的是权力和利益,诸葛瞻和谯周等人可以承担黄皓不愿意从事的工作。
诸葛亮时代,费祎的国家战略截然不同于诸葛亮,费祎也没有辞职回家,他还是在那里勤勤恳恳的工作。
《三国演义》第112回的姜维北伐,也就是257年北伐,就其本身而言并没有多大的讨论,其热点是谯周写下了一篇《仇国论》,对姜维不顾“蜀人愁苦”一意孤行北伐进行劝阻。
《仇国论》的出台,标志着蜀汉内部对北伐的否定达到了顶峰。在文章中谯周认为,如今的情势有如六国并立,并不是秦末鼎沸的乱世。蜀汉的正确路线,应当是向周文王那样休养生息,而不可能如汉高祖那样一统天下。相反,如果“极武黩征,土崩势生,不幸遇难,虽有智者将不能谋之矣”这个意见,其实并非谯周个人的独断,而是蜀汉国内对北伐一事持否定态度人士的大爆发。蜀汉国内反对北伐之势之所以愈演愈烈,一方面,是因为历年的北伐都证明,力攻曹魏很难有什么战果,而自己的消耗不能忽视,战争毕竟是日费千金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是在外部压力越来越大的窘境下内部矛盾激化的反映。
抛开《仇国论》的具体内容不讨论,关键是谯周将自己的反战论文交给的是姜维,这就是一个非常有讨论价值的事情。
谯周反战,姜维执意北伐,二人本来就是道不同不相与谋,谯周本应该将自己的反战论文交给最高统治者刘禅决断。但谯周没有交给刘禅而是交给了姜维,这个说明一个极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刘禅已经不能阻止姜维北伐,姜维已经是蜀汉军事集团的首领,不管他担任什么职务,所有的将领都必须接受他的指挥。
蜀汉内部已经形成军队的自我领导中心,刘禅已经不能控制国家决策。
姜维以“此腐儒之论也”否决了谯周的反战论文。
2、进攻长城的战略选择。
关于这一次的进军方向,姜维征求傅佥的意见。
傅佥说:“魏屯粮草,皆在长城;今可径取骆谷,度沈岭,直到长城,先烧粮草,然后直取秦川,则中原指日可得矣。”
这里的“长城”不是我们通常意义说的万里长城,他是一个县名,位于今天陕西省周至县西南。
从道理看,傅佥的建议非常符合实际。
257年,诸葛诞兵变后,司马昭从关中抽调大批军队去了淮南,曹魏在雍凉地区的军事力量处于有史以来最虚弱的时代。姜维的军队可以在广阔的雍凉地区自由选择方向。曹魏在西线的军队也仅仅是勉强防御个别核心城市。
从道理看,蜀汉完全可以切割雍凉地区获得广阔的土地,所以,姜维北伐选择的时机非常恰当。
但是,段谷惨败后,蜀汉军队实力削弱太过于厉害,第112回姜维这一次北伐,没有点明姜维指挥的军队数量,但正史有记载:“
维欲乘虚向秦川,复率数万人出骆谷,径至沈岭。”这个数量仅仅是数万,在广阔的雍凉地区就非常的稀薄。最令姜维艰难的是,由于经济凋敝、战备物资的短缺,三国时代所有军队攻城能力都非常的低。诸葛亮北伐挫兵于陈仓小城,姜维北伐也曾经挫兵于狄道小城。
257年,姜维北伐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特别的一次战役,无论进攻的姜维,还是防守的曹魏,军队都非常的少。
但是,曹魏是防守,他只要能够判断准确姜维的主攻方向,守住几个核心军事要点,等待司马昭解决淮南兵变后就可以增援西线。
表面看来,曹魏非常艰难,因为在广阔的地区兵力不敷使用,而因为防线过于漫长,司马望和邓艾基本就无法判断姜维的进攻防线。
但是,实际上姜维更艰难,他有限的兵力和非常艰难的后勤保障,决定了只能在广阔的地区选择一个进攻点,这样一来对曹魏的打击并不严重。
1948年11月,粟裕指挥几十万华东野战军在刘邓的中原野战军的战略配合下突然向国军的中原战场发起全面攻击。
淮海战役期间,因为实际情况的变化,中共的战略目标发生了急剧变化,“小淮海”演变成“大淮海”,但是,战役初期,无论西柏坡的毛泽东,还是前线的粟裕,他的战略目标都是非常准确的,集中一切可以集结的力量消灭黄伯韬兵团并相机夺取两淮。
为了隐蔽自己的战略意图,粟裕指挥几十万军队在广阔战区全面开打,形成了一种“众人打狗、一起下手”的态势,在相当时间,国军指挥系统都没有判断出粟裕的主攻方向,等到粟裕对黄伯韬兵团完成切割和包围,国军的形势已经非常恶劣。
粟裕之所以能够隐蔽自己的战略意图,除了个人杰出的指挥能力,还有一个就是他手头拥有兵力强大的华东野战军。
姜维的兵力太少、后勤太差,决定了他没有在广阔空间全面进攻的可能,当然也就没有在广阔空间牵制、疑惑曹魏军队的本钱。
也就是说,无论曹魏在西线多么空虚,姜维也只能进攻一个点,而且,因为攻城能力的短板,他还无法在短时间攻克狄道这样的坚固城池。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谯周的《仇国论》是对的:不管曹魏多么空虚,时机多么有利,蜀汉的实际力量决定了姜维没有成功的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傅佥彻底更改了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思路,不是在祁山、南安等地争夺,也不以消灭曹魏的军队为战略目标,他的建议是选择道路非常近捷的傥骆道,直取曹魏雍凉地区军政管理中心长安地区。
我们知道,诸葛亮时代,魏延多次提议经过子午谷直接进攻长安城,那么,傅佥为什么不和魏延一样提议子午谷计划呢?
很简单,长安城太大、太险,姜维的那一点兵力无法在短时间攻克。而且,对于姜维来讲,还有一个极大的麻烦,后勤补充。
256年段谷兵败和陈祗的去世,让姜维的后勤供应更见艰难。魏延提议子午谷计划的时候,他的子午谷计划也仅仅是配合诸葛亮的大军突袭,257年的姜维仅仅就几万军队,他没有援军。
246年,曹爽和夏侯玄指挥曹魏大军经傥骆道进攻汉中,结果兵败于兴势山。
曹爽兵败的原因就是傥骆道的物资通过能力有限,而影响傥骆道物资通过能力的瓶颈是干旱缺水。但是,对于257年的姜维,傥骆道的干旱缺水不是一个影响因素,因为他的军队太少,傥骆道可以提供水源供应。
傅佥提议姜维经傥骆道直取长城县,是特别考虑了姜维和曹魏西线军事特点得出的最佳选择。
曹魏军队太少,无法进行外围争夺战,姜维可以在广阔的雍凉地区自由选择进攻方向,而姜维有限的兵力仅仅能够选择一个进攻方向,所以曹魏在西线的战略物资集存地就成为最恰当的进攻目标。傅佥提议姜维快速通过傥骆道闪击长城县,烧毁曹魏在西线的战备物资,然后向西进攻秦川。
魏延因为一个子午谷计划,惹得纷纷纭纭千余年,有些人称他的大迂回战略高明无比,就差说魏延是三国第一名将了。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1-22 09:38:58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15节
其实,傅佥的建议也是大迂回。
而且,傅佥的建议,非常接近于200年曹操的乌巢劫粮。
诸葛诞兵变,司马昭在西线抽兵,曹魏西线的两个指挥官司马望和邓艾当然就要考虑自己的布防,因为姜维特别喜欢北伐,如果不借机北伐,那就太奇怪了。
兵力有限的曹魏西线,要想完成守御任务,最恰当的办法就是正确判断姜维的进攻方向。但是,雍凉乃四战之地,姜维可以四处出击,预测姜维的进攻方向是艰难的。
曹魏西线的军事统帅是征西将军司马望,他在兵力短缺的情况下,在不能进行外围争夺战的情况下,最佳选择就是放弃外围争夺,确保战略支撑点,然后等待中原援兵的到来。就整个雍凉地区而言,长安是最重要的城市,而拥有战备物资的长城西安就是司马望的防护核心。
曹魏西线的最高军事统帅司马望,带领有限的一点军队进入长城县布防。
司马望进入长城县和傅佥建议进攻长城县,是257年攻守双方的最佳选择。
傅佥和司马望都是杰出的人物。
曹魏优秀的将领邓艾,并没有提前判断姜维北伐,也没有提前判断准确姜维北伐的方向。但是,他能够在姜维到达长城县两天内急行军增援司马望,说明他的军队也放弃了秦岭诸道的外围阵地,而且放弃了西部地区的防护,收缩兵力控制长安西部的战略要点。
无论司马望还是邓艾,都采取收缩兵力,确保核心城市。
这样一来,257年的姜维北伐,决定了战争在长城县开打。
3、长城夺争战。
257年,姜维采纳了傅佥进攻长城县的方案:“公之见与吾计暗合也。”
然后即提兵径取骆谷,度沈岭,望长城而来,
“时长城积谷甚多而守兵乃少,闻维方到,众皆惶惧。”
司马望“听知蜀兵到,急与王真、李鹏二将,引兵离城二十里下寨。”
司马望的主动迎击,就是尽量在外围争夺,尽量避免姜维接近物资储存。
第二天,两军对阵。
姜维率先出马,展开政治攻势:“今司马昭迁主于军中,必有李傕、郭汜之意也,吾今奉朝廷明命,前来问罪,汝当早降。若还愚迷,全家诛戮。”
姜维北伐,就意识形态而言,就是替东汉王朝恢复旧统治,就利益而言,就是割据政权扩充势力。
所以,诸葛亮骂死了王朗。
现在,姜维新的理由大不同于诸葛亮,他批驳的是司马家族的篡逆。
司马望当然对骂:“汝等无礼,数犯上国,如不早退,令汝片甲不归。”
按照封建道德,司马家族取代曹魏是不符合礼法的,司马望没法回答,所以就批评姜维不应该侵犯中原政权。
曹魏的王真挺枪出马挑战,蜀阵中傅佥出迎。
“战不十合,傅佥卖个破绽,闪过王真的长枪,活捉王真于马上,便回本阵。
李鹏大怒,纵马轮刀来救。傅佥故意放慢速度,等李鹏将近,努力猛掷王真于地,暗掣四楞铁简在手,在李鹏举刀待砍之际,傅佥偷身回顾,向李鹏面门只一简,打得眼珠迸出,死于马下。
王真被蜀军乱枪刺死。
姜维驱兵大进,司马望抵挡不住,只好抛弃外围营寨撤入长城县城,闭门不出。
姜维下令:“军士今夜且歇一宿,以养锐气。来日须要入城。”
姜维这一夜的休息,断送了整个北伐的胜利。
姜维这一次的北伐,是通过傥骆道突袭。傥骆道是刘备开辟的,其目的就是开辟进攻关中的通道,但是,在诸葛亮北伐时期,他没有一次通过傥骆道进军。和褒斜道、陈仓道相比,褒斜道过于逼近曹魏的政治中心长安,容易形成对决。
姜维这一次突袭傥骆道,带有趁虚而入的特点,是诸葛亮和姜维历次北伐的唯一。但是,因为军队太少,姜维必须快打快,不能给予司马望任何一点休息。
《三国演义》第117回,邓艾偷渡阴平小道,以两千人马突袭江油。占领江油后,邓艾立即发起涪关战役,部将田续提议休养数日然后进军,邓艾勃然大怒几乎斩杀了田续。
军人的工作过于特殊,将领如果不疼爱自己的士兵,就不可能让士兵拼命去战斗。但是,将领疼爱士兵的方式大不同于其他领域,他在关心士兵生活和感情需要的同时,必须以铁腕手段训练士兵。一旦战争开打,将领对于士兵的热爱,就是尽一切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而不是疼顾士兵的生命。
军人出征的那一刻就已经带有为了胜利而舍弃一切的性质,在必要的时候,舍弃休息连续作战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姜维这次北伐,属于突袭,既然已经到达长城县外,既然已经在外围获得胜利,那么就必须立即发起攻城,不管士兵是否劳累,不管深夜还是白昼。
1935年,陈光、杨成武指挥红四团飞夺泸定桥,为了抢夺时间,那是不管不顾连续急行军。
如果陈光、杨成武怜悯红军战士,不能在第一时间赶到泸定桥,石达开第二的命运就会落到红军头上。
“次日平明,蜀兵争先大进,一拥至城下,用火箭火炮打入城中。城上草屋一派烧着,魏兵自乱。”
姜维的目的是攻城烧粮,所以就采取了火攻。
姜维“又令人取干柴堆满城下,一齐放火,烈焰冲天。城已将陷,魏兵在城内嚎啕痛哭,声闻四野。”
长城县是曹魏整个大西北的物资集存中心,粮草极多,非常容易被点燃。而粮草一旦被焚毁,整个曹魏西线的士兵就只能饿肚子,也就丧失战斗力。面对即将到来的大难,曹魏军队一片绝望。
如果姜维攻克长城,即使不能彻底占领雍凉地区,也会极其沉痛的打击曹魏西线。一旦姜维在雍凉地区获得比较稳定的桥头堡,曹魏就会有无穷无尽的麻烦。
就在最关键的时刻,“忽然背后喊声大震”,姜维“勒马回看,只见魏兵鼓噪摇旗,浩浩而来。”
曹魏援军及时开了上来。
姜维极少的军队决定了只能在某一个战略点突袭,如果不能在极短时间突袭成功,曹魏军队就会围拢上来。由于后勤的客观影响,只要曹魏军队围拢上来,姜维就不可能获得胜利。
所以,曹魏援军及时赶来,就宣布姜维北伐已经失败,如果还有胜利的可能,那就是寄希望于诸葛诞长期把司马昭吸附在寿春,逼迫司马昭主动放弃西线。
仅仅休息了一夜,姜维就从天堂跌入了地狱。
面对背后杀来的援军,姜维放弃攻城迎战。
这是姜维又一次犯了极大的错误。
200年,曹操指挥5000人马偷袭乌巢,即将得手之际,“眭元进、赵睿运粮方回,见屯上火起,急来救应”。曹军将领建议曹操分兵应对来自背后的攻击。曹操毅然决断:“诸将只顾奋力向前,待贼至背后,方可回战!”
于是,曹军“无不争先掩杀”。
当曹魏援军开到长城县的时候,姜维已经是面对来自两个方向敌人的对夹,他如果想获得胜利,唯一的可能就是不管不顾快速攻入城内。长城县集存粮草的特殊性决定了只要姜维入城放火,就完成了战略目标,即使曹魏的援军跟在屁股后面进入长城县,双方展开巷战,姜维也已经赢得了战争,因为他的本来目标就是破坏而不是占领。
《曹刿论战》说:“夫战,勇气也”。
257年寒冬,只要军队能够进入城内放上冬天里的一把火,胜利的喜悦和破坏的欲望,就会把蜀军异化成杀人放火的恶魔,战斗力就会暴涨。反过来,为了避免挨饿的痛苦,曹魏的援军以无比的振奋精神紧急增援,但是,只要看到姜维点火焚烧了粮食,战斗意志就会崩溃。
战争,有时候就是赌博。
如果姜维有足够的兵力,也可以分兵阻击曹魏援兵,但是,姜维的兵力非常有限。
姜维选择非常的差劲,
“遂令后队为前队,自立于门旗下候之。”
他太不知变通了。
“魏阵中一小将,全装惯带,挺枪纵马而出,约年二十余岁,面如傅粉,唇似抹朱,厉声大叫曰:‘认得邓将军否!’”
这个出场光芒万丈,非常闪亮。
姜维就自我思考:“此必是邓艾矣。”
姜维虽然和邓艾已经交过手,而且让邓艾打击的非常苦,但始终未和邓艾见过面。
邓艾有极好的个人单兵,位列三国二十四名将,但邓艾喜欢运用谋略获得胜利而不是显摆个人单兵素质。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1-23 17:06:07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04-23 07:20:27
@liduanyang2001 10楼 2013-04-22 22:00:37
恭喜雨老师又开新帖,前不久刚看了本曾国藩传,对于楼主说的左宗棠就其功勋而言,整个近代中国天下一人,不是十分的苟同,个人觉得应该是曾国藩,
-----------------------------
@WEI一觉醒来 1591楼 2013-11-23 13:33:32
我说左宗棠“就其功勋而言,整个近代中国天下一人”的意思是指为中国收回了一个新疆,而新疆孤悬塞外,一旦丢失,陕甘宁青就变成了边疆,整个中国门户洞开。权益丢了,可以收复,国土沦丧,时间一长,民众丢了认同感,也就成了独立的政治实体。1991年,苏联解体之前,中国始终面临来自北方的土地割裂。龚自珍、林则徐、魏源、左宗棠、张治中一脉相沿到彭德怀、王震,对于稳定中国的大西北,是功勋卓著的。
近代......
-----------------------------
由于地理交通的特殊性,新疆其实极难和邻近的青海、内蒙进行交通联系。打开地图,我们可以看到新疆和西藏的新藏公路就是沿国境线修建,而且一部分是60年代中国通过战争夺取的克什米尔。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新疆南部和青海之间是极高的山脉,而且多列,无论修建公路还是铁路都不可能。同理,新疆也极难和邻近的内蒙修建交通线。中国的本部,以及青海、内蒙和新疆的经济文化交流,都必须通过河西走廊,也就是今天的兰新铁路。古代中亚地区和东亚的联系通道丝绸之路,其实也和今天的兰新线高度重叠。一句话,没有了河西走廊,中国就不能控制新疆,所以,自古就有“新疆孤悬塞外”的说法。这个发明权并不属于我。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1-24 10:38:43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17节
258年,姜维北伐失败,是三国力量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司马昭的对手不仅仅是姜维指挥的蜀汉几万人马,也不仅仅是孙綝先后派来的十万人马,他还有诸葛诞的十四万人马。从此以后,吴蜀联盟已经不可能完成战略防守。只要需要,司马昭就可以在应对东吴的情况下,派出军队进攻蜀汉。263年,司马昭进攻蜀汉并没有抽调淮南军队,得到司马昭进攻蜀汉的消息后,东吴也没法向淮南发起进攻牵制曹魏,因为这都是无所谓的行动。
当然,战争有偶然因素,1927年,毛泽东依托最早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1000人马,竟然打出一个新政权。和毛泽东相类似,刘邦、朱元璋都是以少胜多建立了强大的王朝。
实力并不绝对决定一切,但是,刘邦、朱元璋和毛泽东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就在于在他们都代表了他们所处时代大部分人的利益。刘邦、朱元璋、毛泽东之所以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能力,而主要是他们的时代需要变迁。
诸葛亮和姜维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开始从乱世走向统一。整个社会已经缺乏了支持动乱的心态,民众只需要休息。
要知道,263年,蜀汉灭亡,总人口不过94万,280年,吴国灭亡,总人口230万。在那个时代,民众还敢于追求理想生活吗?民众还有追求理想生活的社会空间吗?
255年,毌丘俭发动针对司马师的兵变,毌丘俭被杀后,寿春城内百姓疯狂逃逸,有一部分甚至逃入了东吴。为什么?就在于担心司马师的屠城报复。要知道,当年曹操指挥青州军进攻徐州,仅仅一次战役,就把人间天堂变成了人间地狱。要知道,208年,刘备从新野撤退,十几万百姓哭声遍野哀哀而随。中国人何等安土重迁,如果有一丁点的可能,他们也不会离开故乡。他们之所以选择离开,是因为留下来基本就是死亡。
1368年,常遇春北伐,血洗了怀庆府。
258年,司马昭放弃了对参加诸葛诞兵变的大清洗,“降者免死”。
258年,诸葛诞的几百名亲信拒绝投降而被杀,竟然被歌颂了一千多年。请问:诸葛诞如果消灭了司马昭,能够给民众一个什么样的幸福?这种杀来杀去的意识形态的斗争,是非常无聊的。民众需要的是吃饭、穿衣,而不是无聊的斗争。
诸葛亮北伐和姜维北伐,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陈寿评价的“将略非其所长”和“粗有文武”,而是中原民众拒绝蜀汉的统一。人家过得好好的,凭什么接受你的领导?
257年是司马昭内外交困的一年,对于蜀汉来讲,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司马昭一旦兵败,几乎就没有了翻身可能。
258年,姜维兵败,然后发生了两件大事情,一个是姜维复任大将军,一个是姜维调整汉中防务。
“初,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人。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维建议,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臣重关镇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于是令督汉中胡济却住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又于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皆立围守。”
我之所以全文引入这一大段,是因为他是《三国志》最系统的对姜维调整汉中防御体系的原始材料。对于这一材料的解读,不但牵扯悼念姜维一生的功业,还牵扯到对蜀汉灭亡的责任的历史承担。
219年,刘备占领了汉中,留魏延守汉中,确立了坚守外围阵地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方针。到了244年,王平以弱敌坚守外围,赢得了兴势大捷。
到了258年,姜维更改汉中防务,把坚守外围变成纵敌深入平原,聚尔歼之。
姜维方案的构成大体如下:1、诸围皆敛兵聚谷;2、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3、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4、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5、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
简单归纳就是:坚壁清野、坚守核心城市、游军骚扰、全线反击。
这个打法非常接近毛泽东的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聚歼敌军。
就目的和表象看,毛泽东和姜维的打法都有以聚歼敌军有生力量为目的和以弱军胜强军的特点。
但是,二者建立的基础截然不同。
毛泽东的内线歼敌是建立在依托根据地有利的群众基础之上的。姜维的内线歼敌的基础是建立在秦岭诸道艰险,“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
蜀汉和东吴相比,地理更加险峻,尤其是秦岭诸道特别艰险。蜀汉秦岭和东吴的长江相比,对于后勤运输的限制更加明显。军事后勤供应受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经济实力,一个是运输条件。秦岭诸道对于曹魏的后勤限制等同于蜀汉,虽然曹魏的经济实力明显强于蜀汉,但曹魏的经济中心在冀州,这样一来,中原的物资运往汉中前线就要经过几千里的国内运输,然后是1000多里的秦岭栈道。这个秦岭栈道,由于太过于狭窄,他的通过能力过于有限,不管军事统帅如何调剂,在有限的时间都不可能将足够的作战物资运抵前线。
姜维就是利用曹魏不能保障后勤的天然短板,放弃外围阵地,诱引曹魏军队进入汉中谷地,顿兵坚城之下,然后派游击部队寻找曹魏军队的空隙批亢捣虚骚扰后勤供应。一旦曹魏野战军粮食断绝,蜀汉军队就可以全线反攻,封闭曹魏军队而全歼。
魏延和王平的坚守外围阵地,当然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但不能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属于被动挨打。姜维的打法非常主动。
1930年年底,因为应对蒋介石的第一次大围剿,红一方面军内部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毛泽东为首的军队干部主张内线歼敌,李文林为首的地方干部坚决主张外线歼敌。
按照毛泽东的总结,红军时期的根据地创建,一共是四种模式:毛泽东井冈山模式、李文林东固模式、方志敏模式和贺龙湘鄂西模式。红军根据地最早发端于井冈山,但是,井冈山内部斗争非常激烈,1928年8月,朱德、陈毅、王尔琢带领井冈山朱毛红四军主力湘南八月兵败,所以无法应对湘赣两省的会剿,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被迫带领红四军残余部队远走赣南。毛泽东的客军和林文林的赣南地方部队汇合后,开创了赣南根据地的大发展。红军时代最大的中央根据地的最早创始人其实是李文林,所以,李文林在根据地内部有极高的威信。
作为地方干部,李文林对于根据地充满了感情,但同时,他也成为地方利益的最大代表。由于毛泽东打出来一个新世界,后来的人们接受的关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宣传,也就理所应当的认可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但是,自古以来,绝大部分军事家都主张外线作战。外线作战不但可以借机占领对方的土地,而且在战争过程中大量破坏对方的人口、经济。邓小平在回忆1947年刘邓大军为什么要南下的时候就描述了一年战争对于晋冀鲁豫根据地的残酷破坏。1947年,刘邓南下的历史贡献就在于将战场拉入国统区,刘邓大军在国统区游来游去,严重破坏了蒋介石的军事体系和后方的战略物资调配。
1931年,共产国际培养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开始领导中央苏区,秦邦宪批评毛泽东说:你读了几本《孙子兵法》就以为了解军事指挥?
全世界就没有这样搞笑的。
红军时代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就是游击和内线聚歼,《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外线速决。
从秦邦宪批评毛泽东的讲话可知,他不但不了解毛泽东的军事思想,而且也根本就不懂《孙子兵法》。
以秦邦宪为首的教条主义知识分子,最大的爱好就是不肯研读别人的思想,就想当然的给人家扣帽子。
李文林坚决不答应毛泽东的内线退却:根据地人民辛辛苦苦创造的劳动果实,你们就轻易的交出?你们主力红军平时里吃饭、穿衣、住房子,你们红军领导民众搞土改,等到国军一来,夹起尾巴就逃跑了,丢下老百姓任由国军烧杀抢劫,这不是坑人吗?
李文林是地方干部,他代表了地方利益。
我们打一个比方,两个开商店的打架,谁也不愿意拿自己商店当战场。
为了统一根据地内部思想,红一方面军接二连三开会,但李文林为代表的地方干部和地方红军坚决反对毛泽东的部署。为了解除来自内部的分歧,毛泽东采取的非常手段,动用肃反大员李韶九以打“AB团”的莫须有方法铲除了李文林地方干部系统。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1-24 10:58:28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04-23 07:20:27
@liduanyang2001 10楼 2013-04-22 22:00:37
恭喜雨老师又开新帖,前不久刚看了本曾国藩传,对于楼主说的左宗棠就其功勋而言,整个近代中国天下一人,不是十分的苟同,个人觉得应该是曾国藩,
-----------------------------
@WEI一觉醒来 1591楼 2013-11-23 13:33:32
我说左宗棠“就其功勋而言,整个近代中国天下一人”的意思是指为中国收回了一个新疆,而新疆孤悬塞外,一旦丢失,陕甘宁青就变成了边疆,整个中国门户洞开。权益丢了,可以收复,国土沦丧,时间一长,民众丢了认同感,也就成了独立的政治实体。1991年,苏联解体之前,中国始终面临来自北方的土地割裂。龚自珍、林则徐、魏源、左宗棠、张治中一脉相沿到彭德怀、王震,对于稳定中国的大西北,是功勋卓著的。
近代......
-----------------------------
@yc雨花石 1592楼 2013-11-23 17:06:07
由于地理交通的特殊性,新疆其实极难和邻近的青海、内蒙进行交通联系。打开地图,我们可以看到新疆和西藏的新藏公路就是沿国境线修建,而且一部分是60年代中国通过战争夺取的克什米尔。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新疆南部和青海之间是极高的山脉,而且多列,无论修建公路还是铁路都不可能。同理,新疆也极难和邻近的内蒙修建交通线。中国的本部,以及青海、内蒙和新疆的经济文化交流,都必须通过河西走廊,也就是今天的兰新铁路。古代中亚地区和东亚的联系通道丝绸之路,其实也和今天的兰新线高度重叠。一句话,没有了河西走廊,中国就不能控制新疆,所以,自古就有“新疆孤悬塞外”的说法。这个发明权并不属于我。
-----------------------------
@楼兰一大漠孤烟直 1603楼 2013-11-23 19:25:53
颜老师非常熟悉西北地理,西北甘肃在建省之初,就具备了防范蒙藏回(回部即现在的新疆南疆)的作用,元明清直至民国到现在,兰州军区仍然是西北的军事中心
老的兰新铁路就是沿着河西走廊修建的,正在修建、明年就要通车的兰新二线是从兰州往西走西宁,再穿祁连山到甘肃张掖与现有的兰新铁路重叠
明年即将修建的库格铁路(南疆库尔勒---青海格尔木),是另外一条出疆铁路,还有计划修建的哈密至内蒙古临......
-----------------------------
1963年的中印战争,战场发生于西藏和新疆,战后中国在西藏方向有所退缩,但在新疆的阿克赛钦方向没有退缩。
阿克塞钦地区,位于新疆和西藏交界处,面积大约3万平方公里,此地绝大部分属于新疆和田地区管辖,南部很小一部分属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区的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管辖。阿克塞钦地区的巴里加斯为印度方面控制,其余为中国管辖。该地虽然一片荒芜,但因为地形平坦,是新疆和西藏交界处难得的地势地平地带,所以是新藏公路的必经地段,这一地区对中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阿克塞钦为我国领土,但印度方面无理地认为此地属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拒绝与我国签订合理的边境条约,并挑起边境争端。
和西藏、内蒙相比,新疆虽然地形平坦,但因为昆仑山的高耸和气候的干旱,交通线既要照顾地形还要照顾水源,在运输能力低下的古代,的确没有河西走廊之外的选择。现在,科技的进步,一个是增强了战胜地势的能力,另一个是增加了水和食物的运输量,使人类的旅行可以应对干旱。但新疆的交通仍然艰难。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1-25 11:10:18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18节
由于担任肃反大员并且引发了富田兵变,李韶九被彻底恶魔化。
其实,所有的人,包括秦桧都有两面性。李韶九确实肃反扩大化,而肃反扩大化也是中央苏区丢失的原因之一,所以,李韶九确实罪大恶极。
但是,李韶九也确实是赣南根据地创建人之一,他的贡献虽然略弱于李文林, 但也是极重要的干部。
历史评价的艰难就在于人的两面性。鄂豫皖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高敬亭始终战斗在大别山,无论国军如何进剿,大别山红旗不倒,所以,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是,高敬亭有非常浓厚的军阀作风和山头主义倾向,也有肃反扩大化的行为。
姜维和诸葛亮一样,本来坚持外线出击,割裂河山、恢复大汉江山。258年退兵,标志着姜维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外线出击,他已经认识到司马昭已经拥有了排除东吴牵制进攻蜀汉的可能性,蜀汉的军事布局在不放弃有利时机的主动进攻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如何防守。
姜维的防守战略确实不同于王平,所以极受诟病,从陈寿的行文看,陈寿也是反对姜维调整汉中防务的。
批评姜维的人,大多没有考虑姜维这一内线歼敌思想的来源。
257年,姜维指挥军队通过傥骆道闪击长城县,到258年4月退回汉中,在整个战役期间,姜维始终拥有军队的相对多数,姜维始终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他几乎攻克了长城县,他几乎杀了忠,他逼迫的邓艾只能坚守不战。但是,邓艾和司马望以少数军队坚守不战,就逼迫的姜维无可奈何。所有的材料都点明,姜维之所以退兵是因为司马昭解决了诸葛诞。现在,我们假设一下,如果诸葛诞在淮南继续坚持3个月,姜维也不可能攻克长城县,他只能继续和司马望、邓艾保持平局。但是,姜维也是“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打得司马懿缩头乌龟不出门,最后硬生生熬死了诸葛亮。
诸葛亮北伐,除了第二次在陈仓道口遇挫于郝昭,其他几次都可以快速进入祁山等地静候曹魏野战军前来决战。
所有批评姜维的人,都不注意曹魏在雍凉地区的国防体制。无论是司马懿,还是邓艾,在雍凉地区都是放弃外围阵地,坚守核心城市,司马懿和邓艾为什么就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答案是,他们做不到。曹魏雍凉漫长的战线,不可能做到在所有的外围阵地布防,所以只能坚守核心城市。
王平的外围坚守,因为有成功的光辉,所以他承认他是成功的。姜维的外围坚守,因为失败了,就可以彻底否定吗?不一定,因为一个正确的方案也可能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失误而失败。
1947年,张灵甫弄了一个中心开花咬住华东野战军的方案,共产党创造了孟良崮大捷。我们不能因为共产党的胜利就否认张灵甫的思路。如果坚守孟良崮的是共产党,而围攻的是国军,这个方案就成功了。
258年,姜维调整的汉中防务,是以他自己亲自坚守阳平关为大前提,但是,263年,钟会进攻汉中的时候,姜维已经避祸去了沓中。
军事是一个充满偶然几率的领域,历史是一个有无数可能的范畴。258年,姜维的军事调整,伴随263年的兵戈铁马变成了历史烟云。
第十四,孙綝、孙休两次宫廷政变和东吴政局的大体稳定。
1、孙綝和孙亮矛盾的激化。
按照《三国演义》第113回,孙亮之所以谋划孙綝是因为孙綝杀戮太过。
“东吴大将军孙綝,听知全端、唐咨等降魏,勃然大怒,将各人家眷,尽皆斩之。吴主孙亮,时年方十六,见綝杀戮太过,心甚不然。”
这一段的孙亮形象非常的仁慈,其实并不符合历史的真实。
按照《三国演义》第113回的故事,孙亮曾经非常聪明的洗清了藏吏委屈,迫使陷害藏吏的黄门服罪。一个聪明而仁慈的领导人,那绝对是最合适的领导人。
最合适的领导人一定要亲自掌控最高权力。
256年,孙峻在北伐途中病死,其堂弟孙綝执掌军政大权。此时的孙亮年龄已经略大,已经一个半大孩子,开始亲政。
孙亮的皇权和孙綝的独揽大权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孙亮要成为一个实权君主,一个途径是不断的树立自己的权威,另一途径就是策划一个阴谋。
无论是树立威信还是策划阴谋,都需要获得有权者的坚定支持。
孙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一个方面要削减孙綝的羽翼,另一个方面要扩大自己的基础。
在江东,唯一可以抗衡孙綝的力量就是全公主,而孙亮本来就是全公主拥立为太子的,并且他的妻子全皇后也是全公主婆家的本家孙女。
中国历史上宫廷阴谋比较多的其实是两汉,特别是东汉,外戚和宦官轮流坐桩,晚期是军阀混战,那是非常的乱。
东汉时期,皇帝发动宫廷政变的主要依靠就是宦官,清朝的康熙帝也主要依靠宦官。
但是,三国两晋时期宦官很少参与宫廷政变,这是因为东汉末年青琐门之变后,宦官力量被消灭的太彻底。最重要的是,宦官由于皇权的寄生性,不太适合乱世,因为乱世是军人的时代。
孙亮和孙休的宫廷阴谋都没有依托宦官。
一个半大孩子,要谋划一个宫廷政变,一定要选择自己的依托的力量。孙亮太小,而除掉权臣又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情,所以联合大臣是意见高风险的工作,弄不好就被告密了,所以孙亮只能联系相对可靠的力量。
孙綝废掉孙亮的时候,有一个文件,其中罗列孙亮的几大罪状:
“顷月以来,多所造立,亲近刘承,悦于美色,发吏民妇女,料其好者,留于宫内,取兵子弟十八已下三千余人,习之苑中,连日续夜,大小呼嗟,败坏藏中矛戟五千余枚,以作戏具。朱据先帝旧臣,子男熊、损皆承父之基,以忠义自立,昔杀小主,自是大主所创,帝不复精其本末,便杀熊、损,谏不见用,诸下莫不侧息。帝于宫中作小船三百余艘,成以金银,师工昼夜不息。”
大体总结一下,就是“悦于美色”、和军人子弟三千人搞游戏、杀朱熊和朱损、“作小船三百余艘”。
孙权非常好色,孙亮可能有好色的倾向,但是,15岁的半大孩子,即使好色天生,也不会极端过分。“发吏民妇女,料其好者,留于宫内”,这个可能是历史的真实。在任何时代,半大孩子都已经性成熟,21世纪的中国,初中生早恋现象非常严重,所以孙亮以帝王之尊爱好女人属于正常生理反应。
孙亮谋划除掉孙綝,但手头没有军队,就以游戏为借口,“取兵子弟十八已下三千余人”组建正规军之外的特别武装力量。孙亮这一作法和康熙帝训练太监铲除鳌拜的如出一辙,只是孙亮的规模大得很。“败坏藏中矛戟五千余枚,以作戏具”,是孙綝败坏孙亮的荣誉,其实孙亮是进行军事训练,军事训练当然不可能不败坏武器。
在宫中昼夜“作小船三百余艘”的目的和训练军队一样,因为江南多水,训练军队当然需要船舶。
还有另外一个可能,孙亮的喜好女色和制造船舶,也许是制造假象、迷惑孙綝。
孙亮和孙綝矛盾的焦点是杀害朱熊和朱损。
据《三国志》记载,“綝以孙亮始亲政事,多所难问,甚惧。还建业,称疾不朝,筑室于朱雀桥南,使弟威远将军据入苍龙宿卫,弟武卫将军恩、偏将军干、长水校尉闿分屯诸营,欲以专朝自固。”
孙綝是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他非常敏感孙亮对自己的抵触,所以干脆就和孙亮不见面,不给孙亮除掉自己提供空间,同时让自己的弟弟孙据、孙恩、孙干、孙闿控制皇宫的警卫工作。
据《资治通鉴》记载:“吴主阴与全公主及将军刘丞谋诛綝。”
全公主和刘丞是孙亮谋划孙綝的主要帮手。
“亮内嫌綝,乃推鲁育见杀本末,责怒虎林督朱熊、熊弟外部督朱损不匡正孙峻,乃令丁奉杀熊于虎林,杀损于建业。綝入谏不从。”
从这个材料,我们知道朱熊和朱损是孙綝集团的骨干成员,为了挽救朱熊和朱损的性命,孙綝竟然亲自入谏。但是,孙亮仍然指使丁奉(请注意丁奉)除掉了朱家兄弟。
朱熊是虎林督、朱损是外部督,都是军队的重要干部,铲除他们是对孙綝的极大打击。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1-25 11:14:54
@金戈vs铁马 1609楼 2013-11-24 20:27:35
AB团,东厂西厂?
-----------------------------
AB团是一个太过于麻烦的话题,我已经写了一个中共内外线军事路线斗争的文章,基本解读了AB团,但写道西路军就鼓捣其他了。半拉子东西太多,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现在集中精力鼓捣《陈光》,越写越麻烦,越累。所以,中间基本不挑起其他话题。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1-25 14:09:51
@绝对零度lcl 1610楼 2013-11-25 10:29:45
为了统一根据地内部思想,红一方面军接二连三开会,但李文林为代表的地方干部和地方红军坚决反对毛泽东的部署。为了解除来自内部的分歧,毛泽东采取的非常手段,动用肃反大员李韶九以打“AB团”的莫须有方法铲除了李文林地方干部系统
——————————————————————————
在读讲述这段 历史 的书籍时对太祖当时的铁腕做法始终不理解,现在明白了,谢谢颜老师解惑!

-----------------------------
我这里解释非常简单,“AB团”事件还牵扯到中共中央内部的领导调整。李立三非常支持李文林的思想。李文林被打倒的时间恰好是李立三被打倒的时间,而李立三的被打倒也是因为共产国际否定了李立三。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1-26 11:38:41
@欲笑区区者 1615楼 2013-11-25 15:48:19
这一贴姜维的字数,差不多有半部三国了吧?
-----------------------------
《姜维》已经写完,大约92万7千多。《三国演义》全书大约不到六十万。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1-26 11:41:17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19节
朱熊是虎林督、朱损是外部督,有自己的基干部队,最重要的是朱损的家庭背景,“损妻是峻妹也”。
杀了一个人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杀掉孙綝的骨干干部兼妹夫,没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借口是不可以的。
据《孙休朱夫人传》,太平中(256-257年),孙亮“知朱主为全主所害,问朱主死意,全主惧,说:。我实不知,皆据二子熊、损所白,亮杀熊、损。”
孙亮的父亲是孙权,这个老头以经营天下为抱负,闲暇时机就爱好女人的酮体,儿子仅仅是他经营政治的工具而已。孙亮的母亲潘夫人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争宠夺权上面,对自己的儿子并没有多少关爱。倒是孙鲁育为人温良,对小弟弟孙亮十分爱护。孙亮与她姐弟情深,得知二姐孙鲁育冤死的内幕非常愤怒。
很多历史评论者认为孙亮是被全公主误导而杀害朱熊和朱损,他们认为朱熊和朱损当了全公主的替罪羊。
真实的政治要龌蹉的多。
屠杀朱公主的头号刽子手当然是孙峻,幕后指使当然是全公主,即使朱公主的两个儿子朱熊、朱损毫无人性的配合孙峻检举告发了自己的母亲,他们也不能决定自己母亲的命运。即使全公主忽悠了孙亮,如果孙亮姐弟情深,他第一个惩办的也应该是死去的孙峻和活着的全公主。
孙亮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不会弄不懂里面的责任追究。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即使朱熊、朱损出卖了母亲,但他们毕竟是朱公主的儿子,如果孙亮姐弟情深,也要考虑保留姐姐的血脉传人。
最令人惊诧的是,孙亮在公开杀掉朱熊、朱损为姐姐报仇的同时,竟然没有改葬抛尸乱坟岗的孙鲁育。据《搜神记》记载,264年,孙和的儿子孙皓担任东吴的末代皇帝,感念二姑孙鲁育、朱据夫妇当年坚决拥护父亲太子地位的恩情,下令改葬孙鲁育,借助旧有女仆的识别,孙鲁育才得以别有灵魂安息——如果人确实有灵魂的话。
历史的真实应该是,孙亮借给二姐报仇为理由清除孙綝的骨干力量。孙綝有许多骨干,但孙亮没有除掉别人的借口,唯独朱熊、朱损这两个倒霉催的可以借口告发母亲而杀掉。
封建时代强调“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儿子竟然告发母亲,就是大不逆的十恶不赦。
朱熊、朱损这两个倒霉催的肯定没有告发母亲,但孙峻已经去世,唯一的知情人就是全公主,而全公主一口咬住朱熊、朱损,那么这两个倒霉蛋就是浑身是嘴也无法辩解。
诬陷和迕逆母亲的十恶不赦的意识形态罪过,逼迫孙綝无法动用暴力挽救朱熊、朱损的性命,他即使拥有无边的权力和明明洞悉所有的阴谋,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信和亲友被杀掉。
朱公主,孙鲁育,一个美丽温柔的女子,富贵而自我修养,是上帝踢给三国乱世的解语花,但是,上帝却赐给他人世间无比的悲哀。她的父亲亲自下令杀死了自己的丈夫,自己成了寡妇,她的姐姐孙鲁班和娘家侄子孙峻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死了自己,然后将自己抛尸乱葬岗,然后自己特别照顾的弟弟孙亮和姐姐孙鲁班炮制另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杀掉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孙亮以为孙鲁育报仇为借口,以大不逆的莫须有一举杀掉了孙鲁育的两个儿子。
朱公主,就是人世间悲剧的代名词。
撕开三国厚厚的黑幕,我们在同情孙鲁育悲剧的同时,也要无可奈何承认政治权力对人性的异化。
人啊,为了自己的利益,也许无可奈何要动心机,但多少要考虑,尽量留一点余地,多一点温情,因为我们的世界需要宽容。
全公主配合孙亮杀掉朱熊和朱损,将她彻底推到和孙綝对立的政治立场。为巩固地位、保全性命,全公主扶持孙亮,欲除掉孙綝。在这一过程中,全氏家族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并对孙吴军政局势产生了不小的影响。257年,诸葛诞在寿春发动兵变,向孙吴求援,孙綝安排全氏家族的全端、全怿等人参加了淮南战役。全怿等受命领兵至寿春,正值全公主与孙綝之间生死较量的时刻。孙綝找不到铲除全公主和家人的借口,就创造性的把全家人送上战场,然后严令逼迫他们去战场送死。全氏人物为自保,临阵叛变。这不仅直接加速了诸葛诞起兵的失败,也给孙吴的国力造成一定的损害。《晋书》卷二《文帝纪》说得非常明白:“全怿母,孙权女也,得罪于吴,全端兄子袆及仪奉其母来奔。”由此可见,全氏家族之北奔,显然与全公主之失势相关。
在这种情况下,残忍好杀的孙綝就以叛国的罪状杀害了全端、全怿等人的家眷。
全氏家族被孙綝逼叛逃和屠杀,正如孙亮屠杀朱熊、朱损沉重打击孙綝一样,这一次沉重打击了全公主,并进而打击了孙亮。
孙綝“还建业,称疾不朝,筑室于朱雀桥南”,形成另一个权力中心,让弟威远将军孙据入苍龙宿卫,弟武卫将军孙恩、偏将军孙干、长水校尉孙闿分屯诸营,欲以专朝自固。”
双方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所以宫廷政变必定上演。
2、孙亮宫廷政变不可思议的泄密而失败。
为夺回皇权,孙亮先下手为强,“遂与公主鲁班、太常全尚、将军刘承议诛”孙綝。
据《江表传》记载。孙亮“召全尚息黄门侍郎纪密谋”。全纪是孙亮的国舅,而且担任黄门侍郎,是天子的近侍官,特别适合协助孙亮联络各种力量发动宫廷政变。
孙亮在和全纪的讲话中,列举了孙綝的罪状:“孙綝专势,轻小于孤。孤见敕之,使速上岸,为唐咨等作援,而留湖中,不上岸一步。又委罪朱异,擅杀功臣,不先表闻。筑第桥南,不复朝见。此为自在,无复所畏,不可久忍。”
按照这个材料,我们知道257年,年轻的孙亮竟然指示孙綝全力接应唐咨,大举进攻司马昭。
这个小朋友竟然非常有宏观战略,非常的不简单。
孙亮给予全纪完整的政变方案:“卿父作中军都督,使密严整士马,孤当自出临桥,帅宿卫虎骑、左右无难一时围之。作版诏敕綝所领皆解散,不得举手,正尔自得之。”
孙亮的安排分三个部分。第一个是自己的岳父、太常全尚以中军都督的身份整顿军马。第一个是孙亮亲自以皇帝身份“帅宿卫虎骑、左右无难”等近卫军突袭孙綝。第三个是命令全纪携带皇帝的诏书解散孙綝统帅的军队。
这个计划是比较严密的。
按照正史记载,孙亮还命令将军刘承(有些材料叫刘丞)把守城门,封锁内外。
令千年以后的我们惊诧的是孙亮采取了严密的保密措施。
他叮嘱全纪:“卿去,但当使密耳。卿宣诏语卿父,勿令卿母知之,女人既不晓大事,且綝同堂姊,邂逅泄漏,误孤非小也。”
半大孩子孙亮特别提示全纪要对“卿母”保密。这个“卿母”是全纪的母亲,也是孙亮的岳母。皇帝要发动宫廷政变,竟然特别担心自己的丈母娘,这也太奇怪了。
因为“卿母”是孙綝的“同堂姊”。
“同堂姊”就是一个爷爷的本家姐姐。其实呢,孙綝也是孙亮的本家皇侄,我们也就推知“卿母”还是孙亮的本家侄女。
江东孙家乱伦的狠一些。
不过,正常人分析,“卿母”在这一宫廷斗争中也应该站在孙亮战线上,丈母娘的身份明显重于“同堂姊”。
但是,“卿母”不是一个正常女人。
孙亮说“女人既不晓大事,且綝同堂姊,邂逅泄漏,误孤非小也。”
孙亮和孙綝的斗争已经是你死我活,中间没有了缓和。但是,“卿母”可能是一个喜欢左右逢源的人,她可能非常珍惜孙綝“同堂姊”的身份。她可能认为孙亮当皇帝、孙綝当大将军,自己最为有利。
她看不透政治斗争的残酷。
《三国演义》第一回,何进的姐姐何太后坚决不肯让何进屠杀宦官,最后不但何进全家被杀,而且何太后的母子二人也被杀。
我极小的时候,读《三国演义》特别痛恨何太后:她难道是一个白痴?
何太后这样的政治白痴之所以能够国家的命运就在于封建社会的皇太子制度。
封建时代,一个女人能够进入政治中心,除了个别人依靠能力,大部分依靠的是自己的容貌、家族力量以及能够生养儿子的特殊性。
何太后的父亲是一个屠户,她小时候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看不透政治斗争的残酷。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1-27 11:10:39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20节
第220节
这个“卿母”由于特殊的机缘,可以经常近距离接触东吴的核心领导孙綝、孙亮、全尚等等,但是,她并没有政治斗争的最基本素质。
男人娶老婆,除了社会地位、经济权益之外的考虑,就是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选择,很少有人选择老婆的时候考虑女人的政治素质。
孙亮对全纪的叮嘱中有一点非常重要,“卿母”“邂逅泄漏,误孤非小也”。
孙亮并不是担心“卿母”的政治立场,因为女婿当然要比本家弟弟要亲近,孙亮担心的是“卿母”满世界乱窜恰巧遇到孙綝。
“邂逅泄漏”,就是长舌妇胡扯闲谈,没心机泄露机密。
无论古今,女性相对男性,都有喜欢扎窝子闲谈的倾向,这种倾向不影响女性的美丽和可爱,但确实不适合政治阴谋。
以雨花石个人为例,娶老婆的唯一标准就是漂亮,但漂亮的女人未必不话多,所以,只要牵扯到一丁点私密的事情,是断然不能让老婆知道的。
从孙亮对全纪的叮嘱看,孙亮不但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而且非常善于观察评价人物。
但是,真实的历史非常惊人瞠目结舌。全纪在孙亮那里接受了任务,回家就告诉了父亲全尚,估计也叮嘱父亲千万要保守机密什么的。全尚“无远虑,以语纪母”,告诉了自己的老婆。孙亮的岳母、全纪的母亲、全尚的老婆,这个与密谋宫廷政变的三个人最亲最近的的女人,竟然“使人密语綝”。
如果是这个女人无意间泄密,我们可以理解,但她是特意让人密告孙綝。
全尚的妻子是江东皇族的女孩,她不可能不知道孙权晚年以来江东发生了太多的宫廷政变,诸葛恪、滕胤、吕据等人刚刚被株连三族,全尚的本家弟兄全端、全怿的家眷统统被孙綝杀死。她不可能不知道,如果孙綝发动宫廷政变,孙亮一定要倒血霉,至于全尚、全纪的头颅能否保住也非常危险。
这个“卿母”的行为,推翻了我们所有的常规解读,如果她不是一个缺心眼的弱智,那么她和孙綝就别有感情。
《红楼梦》中贾元春未入宫前长期代母照料小弟贾宝玉,二人感情已经由血缘的姐弟转化为抚养的母子情。如果在特殊的境地,在儿子和弟弟间选择,贾元春也许倾向弟弟。
但是,这个“卿母”和孙綝是“同堂姊”,她不太可能和孙綝有相同于贾元春和贾宝玉的感情。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孙綝和“同堂姊”发生了男女私情。江东孙家有非常强烈的乱伦倾向,孙峻就私通了本家堂姑孙鲁班。孙鲁班的年龄明显大于孙峻。历史没有这个“卿母”的详细材料,孙亮出生于243年,全纪年龄应该略大于孙亮,大约出生于240年前后,考虑古代女孩早婚的传统,“卿母”大约出生于225年左右,258年,她的年龄大约小于35岁。258年,孙綝28岁,他大约小于“同堂姊”七、八岁。35岁的女人,容貌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已经明日黄花,另一种可能就是熟女的诱惑。但是,他们的私情可能已经在多年前发生。
所谓爱情,就是男女热恋,所谓亲情,就是相濡以沫的依托,但私情,特别是乱伦迷情,往往是飞蛾投火无所顾忌的焚烧一切。
如果“卿母”和孙綝早就有了乱伦迷情,那么就可以理解她舍弃丈夫、儿女的性命而私下告密。
历史没有留下孙綝和这个女人特别感情的任何确定无疑的线索,这仅仅是雨花石从人情方面进行的可能推导。
支持这个推导有两个历史线索。
一个是这个女人“使人密语綝”。三国时代还不那么男女授受不亲,但毕竟也有男女大防。孙綝是大将军,这个女人是太常全尚的妻子,他们仅仅是“同堂姊”的关系。他们的关系,放在任何一个时代,这个女人都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将消息传递给孙綝。我们可以设想,这个女人背着丈夫全尚派出的亲信跑到大将军(管理国务的总司令)那里去告密,如果没有特别的渠道,他能够在极短时间见到孙綝?从可能推测,这个女人应该和孙綝有着快速传递消息的秘密通道,而这种秘密通道的建立应该是早就存在的感情为支持。
另一个就是孙亮特别叮嘱全纪提防“卿母”的“邂逅泄漏”。
“邂逅”,在今天的语义指久相仰慕的陌生人不期而遇从此情深意切,没有男女感情的特别。但是,这个名词最早出处确有男女感情的暗义。
《诗经》的《国风》“郑卫靡靡之音”中有《野有蔓草》一诗:
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
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
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
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
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
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
与子偕臧。
“邂逅”来源于此诗,他的语义未必一定男女私情,但确实可以特别启发人们往男女私情方面理解。
从全尚、全纪的表现看,他们父子确乎没有发觉这一特别的孽恋,所以并没有特别的保密。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经常发生婚外情的今天,有相当多的男女出轨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但最后知道的往往是被伤害的那个人。
问题是,一个深宫大内的半大孩子孙亮是如何知道这一极端隐秘的孽情?
全公主孙鲁班!
全公主孙鲁班特别了解江东的皇宫生活,而她和孙峻的特殊感情,决定了她对男女孽情的敏感。那些光明磊落的人,往往很不容易察觉一丝秋波、一弯浅笑,但是,那些内心隐藏秘密感情的人,往往特别敏感。
还有一个问题,孙峻为什么将位置交给孙綝?也许他们在审美上有太多的惺惺相惜。
如果孙峻、全公主发现了孙綝和“同堂姊”的孽情,他们是不会禁止的,估计可能成为他们床笫之欢的作料。
全公主是全尚的本家婶娘,也是这个“卿母”的婆家婶娘和娘家姑姑,她们有近距离接触的便捷。
我们知道,孙峻去世后,全公主因为和孙綝矛盾尖锐才坚决支持孙亮。
孙亮要除掉孙綝,必须依托全尚、全纪,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而“卿母”是潜藏的祸端,孙亮无可奈何之际只有一个劲叮嘱全纪对“卿母”封锁消息,因为他实在不能公开的告诉全纪:你千万不要告诉你妈妈,因为她和孙綝早就床笫热欲。
因为我们无法确知的原因,全尚的妻子在最短的时间紧急通报了孙綝。
孙綝反应非常敏捷,“率众夜袭全尚,遣弟恩杀刘承于苍龙门外,遂围宫”,切割了孙亮与外界的联系。
孙亮的宫廷政变宣告彻底失败。
孙亮“大怒,上马,带鞬执弓欲出”,非常豪迈的说:“孤大皇帝之适子,在位已五年,谁敢不从者?”
16岁的孙亮的确表现出过早的成熟,但他遇到的不是常规的政治斗争,那是一个充满阴谋和流血的时代。
“侍中近臣及乳母共牵攀止之,乃不得出”。
孙亮的乳母再一次出现于历史典籍。孙峻谋杀诸葛恪的时候,就是这个乳母来牵引年幼的孙亮离开宫廷宴会而去睡觉。这一次,又是她拉住孙亮不要出宫和孙綝拼命。
孙亮的母亲潘夫人不那么照顾儿子,而且潘夫人和孙权在孙亮八岁的时候先后去世,乳母应该是孙亮最亲最近的人。
如果孙亮留在宫中,任由孙綝发落,也许可以保住生命,如果强行出宫,已经骑上老虎背的孙綝就可能直接杀掉孙亮。
“侍中近臣及乳母”已经和孙亮共同生活了太多的岁月,皇位当然重要,但生命更加重要,好死不如赖活,你就认命吧。
功败垂成于女人刹那间的隐秘,孙亮窝囊的太厉害了,“叹咤二日不食”,只好“骂其妻”出气:“尔父愦愦,败我大事!”实在不解恨,“又呼纪”:你干的这是什么不靠谱的事?
全纪实在无法回答,估计也没弄明白,也可能刚刚明白自己母亲和孙綝的特殊感情,他也许理解了或者不理解孙亮对自己特别叮嘱的含义,但是,他实在无可解释,只能表态:“臣父奉诏不谨,负上,无面目复见。”
全纪“自杀”。
我们不知道那个深刻影响东吴历史走向的女人的下落,在儿子自杀、丈夫被赶出朝廷后,她被株连还是给予特别的待遇,历史没有记录。但是,几个月后,孙休发动宫廷政变除掉了孙綝,这个女人是否逃出这两次宫廷政变的大屠杀?历史没有记载。
呜呼哀哉!
《天龙八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无人不苦,逢情皆孽。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