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字数:1174345访问原帖 评论数:213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3-04-22 19:04:00 更新时间:2021-04-07 03:52:15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1-28 09:53:58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21节
3、孙亮被废和全公主彻底消失于历史舞台。
孙綝必须废掉孙亮。
他“使光禄勋孟宗告庙废亮”,也就是让孟宗去孙权的太庙汇报孙亮的胡作非为,并且要求孙权批准江东政权更换皇帝。
当然,孙权没有办法不答应。
然后“召群司”会议:“少帝荒病昏乱,不可以处大位,承宗庙,以告先帝废之。诸君若有不同者,下异议。”
小屁孩不懂事,当皇帝不合格,我已经汇报孙权,我们换皇帝,各位如果有意见,就按反对领导意见处理,“下异议”。
群臣“皆震怖”,面对凶神恶煞的孙綝,只好说:“唯将军令。”
孙綝“遣中书郎李崇夺亮玺绶,以亮罪状班告远近”。
人世间毕竟还有正义,“尚书桓彝不肯署名”,那就是坚决反对更换皇帝。
孙綝怒杀了桓彝。
桓彝的哥哥桓阶担任过曹魏尚书令,在《三国演义》第7回,代表孙策去刘表那里求和换回了孙坚的尸体。
孙綝废孙亮为会稽王,“遣将军孙耽送亮之国”,赶出了首都,迁徙全尚于零陵,估计就是充军发配劳动改造。
“迁公主于豫章”,剥夺了她的政治权力,让她滚得越远越好。
至此,不可一世的全公主及其政治势力在孙吴政治舞台上彻底消失了。
至此,孙权晚年的政治架构全部崩溃,彻底失败。江东将迎来彻底的政治重建。
4、孙休走上历史舞台。
国不可一日无君,赶跑了孙亮,就需要弄一个新的皇帝。
新的皇帝当然需要姓孙,所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孙綝自己登基,一种是寻找另一个皇族。
封建时代,掌握权力有时比当皇帝容易,有时当皇帝比掌握权力容易。孙綝要当皇帝,虽然他是皇族,但因为距离孙权的血脉太远,多少有谋夺皇位的嫌疑。还有一个麻烦,不管谁当皇帝,总不能自己兼任丞相和大将军(除了后来的朱元璋),相对皇帝的位置,孙綝也许更加喜欢实际权力。
这是孙綝一生犯的最大错误,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你一个大臣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力,是不符合基本法则的,只要一个疏忽就万劫不回。
典军施正劝孙綝立琅邪王孙休为帝。孙綝采纳,派遣宗正孙楷到会稽迎接孙休。
孙权一共七个儿子,258年,除了刚刚废掉的孙亮,孙休是孙权唯一的活着的儿子。
从皇统来看,孙亮是第二代皇帝,被废,而且年幼无子,所以新的皇帝必须从孙权的其他儿子或者皇孙中寻找。孙权晚年到孙峻执政,孙权的儿子们和孙子们大多被以各种借口除掉,如果立那些已经去世的皇子的儿子为帝,比如立故太子孙和的儿子孙皓为帝,立即就牵扯到孙权和皇孙中间一代的皇统定位。
比如,如果立孙皓为帝,因为他是孙权的皇孙,在有皇子的情况下,皇孙即位,那么夹在中间的孙和怎样定位?父亲孙权是皇帝,儿子孙皓是皇帝,中间的孙和必须给一个皇帝的封号。要知道,孙权在世的时候,废了孙和的太子,孙峻掌权,杀死了孙和,如果封死去的孙和为皇帝,那么就必须承认孙权晚年是一个混蛋,而且必须追究谋杀孙和的孙峻的罪过,如果处理孙峻的罪恶,那么孙峻推荐接掌江东国务的孙綝就没有理由继续掌握大权。
当然,我们知道孙皓的确当上了孙吴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皇帝,但是,请注意,孙皓在江东皇统上是第三个也是第三代皇帝,因为孙亮已经被废,他已经不算数。作为孙权的皇孙,孙皓登基不是直接接孙权的班,而是接了孙休的班,按照法统,他其实已经过继给了孙休当儿子。最起码,由于孙休当了皇帝,孙皓登基后就不用考虑孙和的历史定位。
所以,在废了孙亮后,如果孙綝自己不愿意直接当皇帝,孙休就是最合适的对象。
在孙权的儿子中,除了最年轻的孙亮,孙休是最低调的一个。他出生于235年,比孙亮大八岁,孙权去世的时候,已经18岁,但他始终没有卷入孙权晚年和孙亮时代的政治动乱。
孙权去世前夕,全公主鼓捣孙权封诸皇子为王并离开京城,孙休受封为琅琊王,居于虎林。不久孙权病死,孙亮继位,诸葛恪秉政,不欲诸王居滨江兵马之地,迁徙孙休至丹杨郡。大约孙休表现太低调了,丹杨“太守李衡数侵休”,一个不走运的亲王让太守欺负,这个国家确实政治混乱的狠些。孙休没办法,就给朝廷上书,请求搬家,孙亮下诏让孙休搬迁到会稽。
我们很多人往往很奇怪有些人可以政坛长青不老,总认为别人牺牲原则曲意逢迎。其实,大部分的政坛常青树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比较宽容,往往不喜欢惹无谓的麻烦。
政治斗争非常特别,或者共容,或者彻底致政敌于死地,否则就不要随随便便得罪人,否则,无所谓的麻烦不定在什么时候就让自己倒了血霉。
丹杨太守李衡,确实掌握着丹杨的极大权力,也确实可以欺负一个被赶出朝廷的亲王。但是,他欺负一个亲王是非常无聊的、无所谓的。几年后,孙休登基为帝,你这个李衡不是自找倒霉,难道还会获得别人的同情不成。
文革时期,随着林副统帅一声令下,叶剑英被远迁到广东。文革乱世,叶剑英虽然是政治局委员,虽然是最高层元老,但已经没有了一丁点权力。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对叶剑英落井下石,极尽窝屈之能事,年仅八十的叶剑英住在阴冷潮湿的房间里老泪纵横。
建国初期,叶剑英曾经和林彪为首的四野干部在如何管理两广问题上有极大的分歧,但这个分歧属于路线分歧而不牵扯个人攻击。
作为四野干部,丁盛有理由站在四野立场上批评叶剑英。但是,作为路线斗争和党内斗争频繁如同吃饭的中共,在随时翻云覆雨的文革乱世,要想保身立命,就不要招惹无谓的仇怨。
文革结束,丁盛被拿下,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他作为党的干部,理所应当支持真理。如果他支持真理,就不应该落井下石挤兑叶剑英。既然他挤兑叶剑英,就说明他实际已经站在林彪的阵营中,但作为四野干部,他竟然在林彪倒台后仍然担任司令员,那么他对林彪的感情也并不深厚。既然,他和林彪的感情也要服从政治生存的需要,那么你拼了命的挤兑叶剑英就只能说是政治近视眼和品质有些低下。
文革结束,叶剑英如日中天,仅仅是让丁盛回家吃一碗安稳饭而已,既然你不是搞政治的料,让你远离政治其实是对你最大的爱护,因为前面还有更多的雷区,别人可不像叶剑英那样愿意手下留情。
孙休进京后,即位为帝,“诏封大将军綝为丞相、荆州牧,增食五县”,孙綝的弟弟武卫将军孙恩“为御史大夫、卫将军、中军督,封县侯”,另一个弟弟威远将军孙据“授为右将军、县侯”,另一个弟弟偏将军孙干升级为“杂号将军、亭侯”,还有一个弟弟孙闿也封为亭侯。
孙綝“一门五侯,皆典禁兵,权倾人主,自吴国朝臣未尝有也”。
孙休要忽悠孙綝,目的是站稳脚跟。
从此以外,因为“长水校尉张布辅导勤劳”,所以升级“为辅义将军,封永康侯”。董朝亲迎孙休进京当皇帝,封为乡侯。
刚刚登基的孙休“又诏免丹杨太守李衡之罪”。
据《襄阳记》记载:李衡,“本襄阳卒家子也”,是职业军户,“汉末入吴为武昌庶民”。“闻羊衜有人物之鉴”,就前去请教。羊衜对李衡很高的评价:“多事之世,尚书剧曹郎才也。”羊衜建议曾经担任刘备治中的习竺将女儿习英习嫁给李衡。
孙权晚年,中书典校郎吕壹操弄权柄,搞政治肃反,“大臣畏逼,莫有敢言”,都不敢向孙权反应情况,大家认定“非李衡无能困之者”。估计李衡是一个特别能言善辩的家伙,所以大臣“遂共荐为郎”。李衡担任尚书郎后被孙权引见,这个李衡也不负众望,当场“口陈壹奸短数千言”,弄得孙权“有愧色”。数月后,由于潘濬等人的共同努力,也因为吕壹搞政治肃反不能达到孙权的目的,所以吕壹被诛。李衡也就“大见显擢”,担任诸葛恪司马,协助诸葛恪处理军事。诸葛恪被杀后,李衡“求为丹杨太守”,躲开了京城是非窝。
离开是非窝的李衡,竟然无聊憋屈琅琊王孙休,惹了一个更大的是非。
李衡的妻子习英习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经常劝说李衡,但没有效果。
258年9月,孙休当了皇帝,李衡“忧惧”,傻了眼,对老婆说:“不用卿言,以至于此。”
为了活命,李衡“遂欲奔魏”。
习英习反对:“不可。君本庶民耳,先帝相拔过重,既数作无礼,而复逆自猜嫌,逃叛求活,以此北归,何面见中国人乎?”
你本来一个普通老百姓,孙权竟然提拔你为高级官员,你自己品质低劣惹了大麻烦,既不是政治犯,也不是受了迫害,以什么理由叛逃?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1-28 20:42:24
@tewuopen 1626楼 2013-11-28 10:37:09
但作为四野干部,他竟然在倒台后仍然担任司令员,那么他对的感情也并不深厚。========
这里楼主说的不对.
作为某干部,在某倒台后,无论如何表明立场,都是要下台的,与以前无关.
也不是你想拍屁股走人就成了,你必须把屎抹抹.
有许多的下台是被开除军籍的。后来照顾老同志,被照顾了个按副师长退休待遇。
诸葛亮为何鞠躬尽瘁?累死的?因为李严一直和他倒蛋,周围一大帮人都是蜀人。......
-----------------------------
我知道丁盛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和杰出的军事指挥能力。我也很理解他的粉丝众多。坦白说,我也很佩服他。但是,任何人都明白,林彪之所以把朱德、叶剑英等老帅赶到广东就是政治斗争而无关对错。林彪固然重要,朱德是军队的象征,他老人家在建国后就淡出了政治,那是宽厚的老人,你丁盛叽歪朱德有什么意思?挤兑叶剑英能显示自己的高明?他的行为就是明明知道无聊也要龌龊两个老人,其目的就是献媚。人要求进步并不错,但毕竟要有底限。作为红一方面军曾经的老红军,实在没有必要冷淡曾经的总司令。朱德,也许没有提拔丁盛,但也没有打压丁盛。
作为后人,我不但同情丁盛,也也同情林彪,但我更关注林彪、丁盛悲剧的性格因素对后人的启迪。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1-29 19:51:38
@金戈vs铁马 1624楼 2013-11-28 09:40:53
雨老师哪天开新帖?姜维应该快了吧
-----------------------------
《姜维》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但不影响开贴。我攻克陈光的前奏,也就是为陈光的出场交代一个时代背景。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1-29 19:54:52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22节
李衡就问:“计何所出?”
习英习分析:“琅邪王素好善慕名,方欲自显於天下,终不以私嫌杀君明矣。可自囚诣狱,表列前失,显求受罪。如此,乃当逆见优饶,非但直活而已。”
孙休这个人特别虚荣,你公开的请罪求饶,他一定要表现自己的豁达大度。
李衡就让人把自己捆起来,送到京城请罪。
事情果然如习英习分析的一样,刚刚登基的孙休表现的非常大度,给了李衡一个特赦令:“丹阳太守李衡,以往事之嫌,自拘有司。夫射钩斩袪,在君为君,遣衡还郡,勿令自疑。”
不但如此,孙休本着“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的社会法则,竟然又加给李衡一个“威远将军,援以棨戟”的级别。
孙休的确是一个政治家,就他免除李衡罪过并且封官的行为来看,孙綝就已经落了下乘。
孙休免除李衡的罪过,表现了政治家的大度,但刚刚登基就免除李衡的罪过,说明他时时刻刻没有忘记李衡给自己的难堪。
因为他是皇帝,他需要让天下人知道自己的宽容,所以,李衡侥幸躲过一劫。
这一年,孙休已经24岁,他已经非常的成熟,他在稳住孙綝的同时,已经开始了铲除孙綝的布局。
李衡在中国经济历史研究方面也有极大的贡献。
他非常喜欢发财致富,“每欲治家,妻辄不听”。他这个老婆非常贤明,比今天政府官员的老婆们优秀的太多,不肯让丈夫因为财富而招来祸端。
但,李衡天性喜欢发财,就“密遣客十人於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
私下里派人在今天湖南汉寿的大片的淤积洲渚上建住宅搞经济作物种植去了。
李衡临死,给儿子说:“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
你老妈不知道搞活经济,我呢也不愿意贪腐,所以穷到今天的程度,今后你们的生活都有问题,幸亏我在武陵准备了一千头木奴,不用你提供吃饭、穿衣,每年一个木奴就可以给你一匹绢的财富。
李衡的儿子在历史上没有什么贡献,估计领悟能力一般,竟然没有深入了解父亲的遗言。李衡去世二十馀日,才想起来向母亲汇报这一遗言。
我们竟然还有一千个木奴?
习英习就说:“此当是种甘橘也,汝家失十户客来七八年,必汝父遣为宅。汝父恒称太史公言,‘江陵千树橘,当封君家'。吾答曰:‘且人患无德义,不患不富,若贵而能贫,方好耳,用此何为!’”
习英习立即判断,你老爹说的木奴应该是指柑橘树。
习英习回忆说,李衡读司马迁的《史记》,特别欣赏“江陵千树橘,当封君家”这句话,他经常唧唧歪歪的想种柑橘,我一直不支持搞经济活动,我认为一个人只要道德高尚,就可以发财致富,何必搞生产经营!七八年前,家里突然少了十家依附农户,我就知道你阿爹背着我种柑橘去了。
习英习的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性,但是,她和李衡的思想冲突非常厉害,厉害到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思潮的程度。
一直到今天,中国都有很浓厚的意识形态至高无上的民族恶习,重视道德说教,崇拜官僚,轻视从事经济活动。
李衡作为一个政府官员,不肯贪腐,按照当时允许的经济法则,让自己的依附农户在淤积洲渚种植柑橘,这是一种非常有利于社会和自己家庭的生产活动。但是,习英习认为这是下三滥,她崇拜的男人应该是饱读经书当官做老爷。
其实,这是一个人非常搞笑的思维。
当官怎么能够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呢?社会非常复杂,人们的需求多种多样,人们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尊严的途径也多种多样。
一个成功的生产经营者,当然要比政府官员值得崇拜。
如果一个民族,所有的人都天天思考怎样寻找一个通过自己努力而获得的生活,那么,政府也就是一个服务机构。
东吴末年,李衡种植的柑橘进入结果期,“岁得绢数千匹”,远远超过李衡当年的预划,他的儿子“家道殷足”,有吃有喝,当然就很快乐。
有相当多中国人,喜欢《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讨厌薛宝钗和史湘云的仕途经济,好像谈钱就是恶俗。但是,如果没有父母和家庭的供养,贾宝玉用什么养活自己?他有什么资格谈恋爱?
几百年来,很多中国人竟然喜欢一个百无一用的社会寄生虫,这就是近代中国乃至今天的中国贫穷落后的社会价值选择因素。
5、孙休铲除孙綝和江东政治的大体稳定。
孙休在免除李衡的罪过的同时,也非常注意减少自己家人的待遇。
孙休登基,“群臣奏立皇后、太子”,按照任何思维,这个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孙休拒绝了:“朕以寡德,奉承洪业,莅事日浅,恩泽未敷,加后妃之号,嗣子之位,非所急也。”
我对国家没有什么贡献,但因为是先帝的儿子所以当了皇帝,国家不可以一天没有皇帝,所以我就诚惶诚恐的就职。但是,至于我的老婆和儿子,就不要给予过高的级别,尽量给国家节省一点开支吧。
皇妃和皇后,皇子和太子,待遇差别非常的大,但江东毕竟是一个政权,养活一个皇后和太子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孙休的低调,不能仅仅理解为收买人心,而是一种时时刻刻考虑民众利益的政治态度。
凝聚人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需要一点一滴的辛苦耕耘。
废除孙亮后,孙綝更加骄横,骄横到不管不顾民众感受的程度。
孙綝“意弥溢,侮慢民神,遂烧大桥头伍子胥庙,又坏浮屠祠,斩道人”。
王充《论衡》记载:“吴王杀子胥,煮之于镬,乃以鸱夷橐投之江。子胥恚恨,驱水为涛以溺人,故会稽、丹徒、大江、钱塘、浙江皆立其祠。”
根据记载,东汉“张禹为扬州刺史,当过江行部,吏白江有伍子胥神,当祀之。”
江东有非常浓厚的祭祀、崇拜伍子胥的历史传统。
三国乱世,民众困苦,特别需要精神寄托,所以佛教勃兴。笮融“乃大起浮图祠”,“可容三千余人。悉课读佛经,令界内及旁郡人有好佛者听受道”,“由此远近前后至者五千余人户”。可见吴地佛教声势之大。吴地有“浮屠祠”,即佛寺雏型,当时尚未称佛寺。
孙綝当政,废了皇帝,自高自大高度膨胀,他在获得人世间最高权力后,竟然挑战伍子胥的民间崇拜和佛教的宗教崇拜。
上帝要让人灭亡,必定让他疯狂。
既然孙綝已经疯狂,距离灭亡也就不远。
孙休非常成熟,登基之初就已经开始谋划铲除孙綝。
他的第一个动作就是重用张布为奉义将军。孙休在会稽当琅琊王的时候,会稽郡太守濮阳兴和丹杨郡太守李衡大不相同,“深与相结。”,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张布“尝为会稽王左右督将”,孙休登基后,濮阳兴和张布“二人皆贵宠用事”。
张布在铲除孙綝的政变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孙休的第二个动作就是大封故太子孙和的儿子们。
孙休封孙和的儿子孙皓为乌程侯,孙皓弟弟孙德为钱唐侯,另一个弟弟孙谦为永安侯。
孙和的三个儿子同日封侯,这是一个极重要的信号。
江东政治乱局,就其本源而言,就是孙权废除孙和太子地位而引发。面对一团乱麻的国家政治,对孙和的思念应该是一种潜滋暗长的社会潮流,264年,孙休去世,濮阳兴、张布最后放弃孙休的儿子立孙和的儿子孙皓为帝,也应该与这一社会思潮有关。远迁京外饱受困苦的孙休当然知道这一社会思潮,所以也就顺应这一历史思潮。
因为拥护孙和,孙权杀了朱据和吾粲,逼死了陆逊。孙峻杀掉诸葛恪后,立即杀死了孙和。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1-30 02:58:51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23节
孙和的妻子是张昭的孙女,也是诸葛恪的外甥女,所以,孙和的儿子们就和张昭、诸葛恪有亲友关系。
重用孙和的儿子,就可以安慰被孙权和孙峻、孙綝伤害的江东士大夫集团感情,就可以给予江东一种拨乱反正的政治暗示。
重用孙和的儿子们,也可以分解孙綝家族在孙吴皇族的影响。孙綝兄弟五人都封侯典禁兵,已经成为江东皇族最庞大的一支,孙休分封孙皓兄弟三人就可以在皇族内部形成和孙綝抗衡的力量。
孙峻杀死了孙和,孙綝继承了孙峻的权位,他们天然的是仇敌。
对于孙綝,孙休“恐其内变,阳示恩宠,内实防之”。
258年阴历“十一月甲午(3日),风四转五复,蒙雾连日”。
中国古人特别相信天人感应,对于大自然突然而怪异的气象变化,孙休心惊胆战,他特别担心老天爷暗示“一门五侯皆典禁兵,权倾人主”的孙綝再一次发动政变,所以,尽最大可能恩宠孙綝争取时间缓冲。
于是,孙綝“有所陈述”,不管提什么无理的要求,孙休都“敬而不违”,痛痛快快的答应,孙綝“于是益恣”,骄傲的不成样子。
孙休“恐其有变,数加赏赐”。
十一月丙申日(5日),孙休给孙綝一个诏书,高度评价了孙綝“霍光定计,百僚同心”废除孙亮、迎立孙休的伟大功勋,“大将军忠款内发,首建大计以安社稷”,明确宣布同意孙綝提出的人事封赏方案,“亟案前日与议定策告庙人名,依故事应加爵位者,促施行之。”
十一月戊戌日(7日),孙休又给孙綝一个诏书,以孙綝“大将军掌中外诸军事,事统烦多”为理由,加封孙綝的弟弟卫将军御史大夫孙恩兼任侍中,“与大将军分省诸事”,让孙恩担任皇帝的近侍官,便于孙恩就近观察皇宫。孙綝最担心的当然是孙休在皇宫大内搞小动作,孙休封孙恩为侍中,就是暗示孙綝自己没有什么秘密需要隐瞒。而且,孙休对孙恩的任命,也可能有一定的分解孙綝和孙恩的作用。
这两道诏书都是针对孙綝的权宜之计。
到了十一月壬子日(21日),孙休接连发布两道诏书,第一道是减轻部分与京城有联系的中下层民众的服役和税收负担。
“诸吏家有五人三人兼重为役,父兄在都,子弟给郡县吏,既出限米,军出又从,至于家事无经护者,朕甚愍之”。
这一大拖的条件非常复杂,大体意思是说,有些政府的低级官员,一家有五人,其中三人在为国家作事,父兄在都城,子弟供职郡县官吏,既交纳了规定的税粮,还要跟随军队出征,家中无人经营,孙休对此甚为怜悯。
孙休给予特别的恩赏:“其有五人三人为役,听其父兄所欲留,为留一人,除其米限,军出不从。”
孙休的恩赏是“那些家有五人而三人为国家作事”,听任该家的父兄决定留下一人在家,免除应交的粮米和军役。
孙休太能算计了。
孙休要战胜孙綝,就要尽量获得最多的人支持,特别是京城民众的支持。
可是,要让民众支持就要给予利益。利益,一个是钱,一个是给予休息。
但是,三国乱世,政府不但没有余粮而且还需要打仗。孙休没有太多给予的空间。
明朝末年,李自成提出一个非常反动的口号——均田免粮。在特定的条件下,古代勉强可以均田,但无法免粮,因为农业社会供养政府和军队的物资来源必须是农业税。
孙休在有限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收买人心,他就选择了特定人群。
首先必须是生活在京城的人,因为他需要的是能够支持自己铲除孙綝,这个京城人才能发挥作用。
其次是政府工作人员和军队,因为他们可以在自己战胜孙綝时发挥作用。
第三,必须是投入小而收益大,最重要的是可以形成一个舆论。一家有五个人,三个为国家办事,仅仅照顾一个人,就可以获得一家人的支持。而且,家庭越大,社会关系也就越复杂,社会影响也就越大。
孙休太能算计了,和他相比,孙綝的确是政治低能儿。
这个政策是针对下层官员的,孙休还有一个给予上层人物的恩典:“诸将吏奉迎陪位在永昌亭者,皆加位一级。”
258年9月,武卫将军孙恩以代理丞相的身份带领朝廷大臣们在永昌亭迎接孙休的到来。
孙休这个政策就是告诉大臣们,你们拥护我当皇帝,我很感动,所以提高你们的工资待遇。
孙休的一切政策就是两个基点,第一个是忽悠孙綝,一个是寻找支持。
孙休和孙亮,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皇帝。孙亮是孙权生前指定的接班人,符合封建时代的法理依据。孙休是权臣另立的皇帝,法律依据明显弱于孙亮。孙休要成为合格的皇帝,就必须寻找大臣和民众的支持。
二人最大的区别是在位时间的不同。258年,孙亮发动政变的时候,已经当了6年的皇帝,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一点班底,比如孙亮出宫拼命的时候,宫中的近侍就拼命挽留,这个近侍就是因为和孙亮有较长的生活时间而不愿意让孙亮白白送命。孙休进宫刚刚两个月,人家凭什么和你亲近?
孙亮和孙休相比,就是有自己的亲近可以依托。孙亮的基本支持就是全公主集团、全尚、全纪和刘承。我们发现,孙亮的力量除了刘承,其余都是外戚。由于孙亮在位时间较长,他的外戚可以通过正常的社会规律掌握部分军队,也可以有相当的社会威望。
所以,孙亮斗争的失败就是因为他依托的力量是外戚。外戚虽然是依附皇权而诞生,但因为他的依附性,所以很容易三心二意。
孙休截然不同于孙亮,他进京后,没有外戚可以依托。他的大姐全公主已经被远窜到豫章。他的岳父家,也就是他的二姐家已经被彻底灭了。他的岳父,也就是二姐夫,朱据,被孙权杀了。他的岳母,也是二姐,孙鲁育,被孙峻杀了。他的两个国舅,就是朱熊和朱损,被孙亮杀了。
孙休进京,既没有长期生活的近侍可以依托,也没有掌权的亲友可以依托,四顾茫茫,唯有自己寻找基本支持。
孙綝是掌握大权的残忍好杀的家伙,孙綝已经挫败了滕胤和孙亮的两次军事政变,和孙綝作对就是九死一生。除了孙休,谁肯为了富贵荣华而冒舍弃生命的危险与孙綝作对?
比如,今天,如果有人以一万亿的财富让雨花石冒生命的危险,我是绝对拒绝的。
一万亿,是天大的财富,但如果有百分之二的死亡危险,对不起,我不要。我宁肯每月冒百分之一的危险领几千元过清贫的生活。
但是,如果面对飞驰而来的汽车,我可能不加思考舍弃自己的生命救出一个儿童的生命。因为他是正义的事业,因为一个教师,不能眼睁睁看着学生丢了生命。
财富,仅仅是财富,有了是生活,没有也可以生活,生命就是生命,没有了生命就没有了一切。
刚刚登基的孙休不可能让别人为了富贵荣华而舍弃生命支持自己。但是,如果孙休是一个心胸宽广、勤政爱民的好皇帝,那么就可能有一些正直的大臣为了保护一个好皇帝,为了维护好皇帝的好政策而舍弃生命与孙綝搏斗。
1934年,民族脊梁鲁迅先生写了《中国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一文,其中有一段对古代脊梁的评价: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三国演义》第120回。
面对“晋兵顺流而下,势不可当”,诸葛诞的儿子诸葛靓建议东吴的末代丞相张悌逃跑:“东吴危矣,何不遁去?”
张悌垂泣回答:“吴之将亡,贤愚共知;今若君臣皆降,无一人死于国难,不亦辱乎!”
天崩地裂,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但我是丞相,我是江东士大夫的代表,我如果投降,我们江东士大夫以后就没有一丁点的尊严立于天地之间!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2-02 07:55:36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25节
264年,孙休病死,江东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丞相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接受万彧的建议拥立孙皓为皇帝。濮阳兴是丞相,当然应该参与最高国务,但在258年就已经担任大将军的丁奉的国务参与权反而不如他的下级左将军张布。不是丁奉低调,而是丁奉牢牢把握自己的身份:自己是一个职业军人,即使担任了总司令,也尽量远离政治。
从252年孙权去世,到258年,丁奉先后在诸葛恪、孙峻、孙綝领导下战斗,在这六年,江东有极多的宫廷政变,但丁奉都始终躲避政治。诸葛恪虽然赏识丁奉,但他穷兵黩武惹翻了江东士大夫,孙峻和孙綝都残忍好杀,但他们管理下的江东保持了内部经济的正常发展。
259年,孙休派薛珝到蜀中答礼,归国后汇报蜀国是“入其朝,不闻直言;经其野,民有菜色。所谓燕雀处堂,不知大厦之将焚者也。”
从薛珝的汇报可知,259年的江东比蜀汉经济好得多,大有富豪讥讽贫户的口气。从253年到258年,孙峻、孙綝领导江东五年,这五年间江东五极多的争权夺利,但江东的社会秩序保持稳定,经济正常发展。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孙峻和孙綝的个性而否认他们的国务管理。
很多人因为孙亮被废而表示同情:“可怜聪明主,不得莅朝堂。”
但是,聪明的孙亮在位多年,没有发出几个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他除了洗清了一个藏吏的冤屈,在政治上没有突出的贡献。孙綝在对他的大批判中固然有夸大其词的言谈,但也多少有点根据。
对于江东的广大民众来讲,孙綝领导和孙亮领导有区别吗?不知道。但是,一直到孙亮被赶下台,我们看不出他关注民生。
257年,作战勇敢的丁奉被孙綝提拔为左将军,排序仅仅低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和前将军,是国家军队的第六号领导人,放在今天就是军委委员的级别了。
孙綝和丁奉当然没有个人的私密交往,但孙綝也欣赏丁奉的勇敢和军功。孙綝要废掉孙亮,丁奉有什么理由表示反对?
难道因为孙亮是皇帝,孙綝是权臣,丁奉就有理由支持孙亮?
商汤灭了夏桀、周武灭了商纣、刘邦灭了暴秦、曹操挖了汉献帝的墙角、李渊反了隋而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
拥护君王还是权臣的标准,除了力量对比以外,就是哪一个人当家更加有利于民生。
既然孙綝和孙亮他们没有政策差别,他们的争权夺利就是狗咬狗。狗打架、猫叫春的事情,职业军人丁奉何必参与?
但是,258年的腊月,孙綝和孙休的斗争,性质截然不同于孙綝和孙亮的斗争。孙休登基后,仅仅三个月,就表现出对李衡的宽广胸怀和悲天悯人的关注民生。如果让孙綝铲除了孙休,江东到哪里去找这样难得的好皇帝?
所以,一直选择远离政治的职业军人丁奉自觉投身到保护孙休、铲除孙綝的政治斗争中去。
如果,他被孙綝杀死,他也是为江东民众而死,即使没有别人的追悼,他自己可以无愧于自己的牺牲。
张布之所以向孙休推荐丁奉,估计二人已经有了一些接触,否则,谁敢拿这种身家生命开玩笑?
孙休召见丁奉,直截了当就是:“綝秉国威,将行不轨,欲与将军诛之。”
丁奉回答说:“丞相兄弟友党甚盛,恐人心不同,不可卒制,可因腊会,有陛下兵以诛之也。”
孙綝的亲友掌握了太多的权力,硬顶是绝对不可以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借腊日大会朝臣,割裂孙綝与外界的联系,在宫内消灭他。
“永安元年十二月丁卯,建业中谣言明会有变,綝闻之,不悦”。
腊月初七,建业城就出现了第二天腊日大会将发生宫廷政变的传闻。
可见,孙休、张布、丁奉的这一次宫廷政变还不如孙亮、全尚、全纪的保密工作。孙亮的保密工作失败是因为孙綝和堂姐的特别感情,而孙休的泄密,实在没有线索可供分析。
孙綝在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一个流言,所以非常的不高兴。孙峻、孙綝兄弟二人能够战胜一个又一个的政治对手,并不是偶然,而是因为他们非常长于情报信息的收集。
腊月初七“夜大风发木扬沙,綝益恐”。
古人特别相信天人感应,所以孙綝联系建业的谣言而非常害怕。
所以,第二天“戊辰腊会,綝称疾”。
孙綝不想入宫。
但是,那个时代腊日大会是极重要的国务活动,比今天的元旦团拜和春晚重要的多,作为实际最高执政,孙綝不去参加是不合适的。
所以,面对孙休的“使者十余辈”,孙綝“不得已,将入,众止焉”。
258年腊月的孙休宫廷政变,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罕见的一次,发动政变的一方泄露了机密。
孙綝的部下因为传闻劝阻孙綝不要入宫。
孙綝回答说:“国家屡有命,不可辞。可豫整兵,令府内起火,因是可得速还。”
孙休代表国家一个劲邀请,我的身份决定了不去参加腊日大会不适合。你们可以整顿军队,在我家里放火,给我一个快速离开的借口。
既然已经表示了怀疑,难道脸面不如生命重要?孙綝为什么去了皇宫?
很简单,自信。
孙休不同于孙亮,他刚刚来到京城,他仅仅带来一个张布,张布也没有掌握军队。孙綝的兄弟们“皆掌禁军”,他实在不能想象孙休有什么力量可以暗害他,大不了就是药酒之类的东西。253年,孙峻确实干了诸葛恪,但是孙峻有非常优秀的单兵能力,一刀就剁了诸葛恪的脑袋。258年,孙綝28岁,弓马娴熟,就张布那两下子,孙綝还的确有理由看不上眼。最重要的是,当然最倒霉的也是,丁奉参加了腊日大会。
在孙峻时代,丁奉就一个普通的杂号将军,孙綝提拔他担任了虎威将军,然后一步就到了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上,有四征、四镇、四平将军,然后才是前后左右将军。放到1955年,从大将军经卫将军到前后左右将军,大约对应元帅军衔。而四征、四镇、四平将军,大约就是大将级别。至于丁奉的虎威将军,大约也就梁兴初那个中将级别,撑破天也就许世友那个上将级别。把许世友或者梁兴初提拔到陈毅那个军队六号,这个进步太惊人了。孙綝有理由认定丁奉是自己的人,何况丁奉在每一次宫廷政变中都保持沉默。
孙綝如果认定丁奉是自己的人,他确实有理由参加腊日大会,只要不喝酒上当,仅仅依靠丁奉和孙綝两人的单兵能力,也可以从皇宫突出重围。
丁奉“跨马持矛,突入其陈中,斩首数百”,这个单兵的确太吓人了,他应该是太史慈、周泰、甘宁之后,江东的冠军将军,无人敢婴其锋。
孙綝入宫后,“寻而火起”,他家里的亲信紧急点燃了大火,所以孙綝借机“求出”。
孙休说:“外兵自多,不足烦丞相也。”
外面那么多人,你就不用出宫了。
孙綝知道坏事了,“起离席”,但是“奉、布目左右缚之”。
孙綝入宫,肯定带了武器,28岁的孙綝,在明明知道宫外有自己人接应的情况下,竟然束手就缚?这个太奇观了。
无他耳,丁奉在场。
如果孙綝反抗,以丁奉的单兵,孙綝没有逃走的可能。而且,孙綝也知道,以丁奉在军队的威望和用兵能力,即使自己出了宫,也打不过丁奉。既然所有的反抗都是无谓的反抗,孙綝就只有束手就缚。
他本来的心理支持是丁奉的惊人单兵,现在被丁奉的惊人单兵吓垮了。
孙綝叩首请求:“原徙交州。”
你把我弄一个偏远地区生活如何?
孙休反问:“卿何以不徙滕胤、吕据?”
孙綝降低要求:“原没为官奴。”
人啊,在最后的关头,求生的愿望何等强烈!
孙休反驳说:“何不以胤、据为奴乎!”
孙休立即斩杀了孙綝。
其实,孙綝也饶过了孙亮、全公主和全尚的生命,他也不是绝对的赶尽杀绝。孙休之所以拿滕胤、吕据说事,是因为孙綝掌握了太多的军队,孙休必须借孙綝的人头解散孙綝的同党。
孙休令人“以綝首令其众”,也就是发布特赦令和威吓令:“诸与綝同谋皆赦。”
孙休尽最大可能分化敌人,“放仗者五千人”,收到良好的效果。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2-03 07:47:12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26节
6、江东政治的大体稳定。
孙綝被杀后,他的弟弟孙闿“乘船欲北降,追杀之”。
孙闿当然有逃跑的必要,因为孙休对孙綝的待遇是“夷三族”。
孙休虽然心胸宽广,仍然“发孙峻棺,取其印绶,斫其木而埋之,以杀鲁育等故也。”
铲除孙綝后,孙休发布一个文件:“诸葛恪、滕胤、吕据盖以无罪为峻、綝兄弟所见残害,可为痛心,促皆改葬,各为祭奠。其罹恪等事见远徙者,一切召还。”
孙休最后没有给予诸葛恪一个官方的碑文表示赞扬。孙休认为诸葛恪带领几十万军队跑到淮南去打仗,指挥失误,死了很多人,本来就有罪,孙峻杀死他也是应该的,所以不能给予诸葛恪褒奖。
孙休之所以侮辱孙峻的尸体,主要是因为孙鲁育,他那个漂亮而温柔的二姐兼丈母娘,确实死的太委屈了。
所以,在孙休的政治赦免名单上,没有全公主,她必须继续在豫章郡生活。
铲除孙綝后,孙休进行了人事调整,丁奉“迁大将军,加左右都护”。丁奉就是江东军队的总司令,到了260年,也就是“永安三年,假节领徐州牧”。到了264年,孙皓即位,他担任了“右大司马”。丁奉担任江东军队总司令的时间长达11年之久,是江东历史上领导军队时间最长的职业将领。
己巳日,也就是腊月初九,张布以左将军加为“中军督”,张布的弟张惇为都亭侯,给兵三百人,另一弟张恂为校尉。
孙休铲除孙綝的核心人物是张布而不是丁奉,孙休给予张布是恩宠,给予丁奉的是权力。
张布是一个长于政治策划的官僚,丁奉是一个优秀的军人。
孙休的任命非常合理,张布后来拥立了孙皓,但他到死也仅仅是左将军。
他应该不是一个优秀的将领,所以只能左将军。
令我们极端震惊的是,腊月九日,忙天忙地的孙休竟然“又诏立五经博士”,积极开展文化建设。
孙休掌权后最大的国务调整就是彻底确立积极防守的国家战略。
孙休在铲除孙綝后,“驰书报入成都”,紧急通报同盟国江东的政治变局。
“后主刘禅遣使回贺,吴使薛珝答礼”。
这都是正常的国务活动。薛珝自蜀中归来,“孙休问蜀中近日作何举动”。
薛珝汇报说:“近日中常侍黄皓用事,公卿多阿附之。入其朝,不闻直言;经其野,民有菜色。所谓燕雀处堂,不知大厦之将焚者也。”
孙休叹道:“若诸葛武侯在时,何至如此乎!”
这是中国历史上对于蜀汉后期国家政治和社会经济的最经典的描述。
黄皓掌握权力,标志着蜀汉政治的极端腐朽。
就我本人而言,我认为太监也是人,太监如果有能力,当然也可以管理国家。但是,雨花石是21世纪的人,雨花石可以理解258年的人们的思想但无法改变258年的人们思想。对于258年的人们来讲,2013年雨花石对于他们的评价没有用处,他们是按照自己对社会的理解而生活。
在中国古代,有三个贡献突出的刑余之人: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东汉研究造纸的蔡伦,明朝下西洋的郑和。
但是,他们并不是今天中国人公开学习的榜样。
比如,我一个朋友生了孩子,我可以恭维他:你家小朋友长大后可能像司马光一样有出息,或者像袁隆平一样搞科学,或者像张骞一样出使西域。
我绝对不能说:哎呀,这小朋友太聪明了,将来可能就是司马迁、蔡伦、郑和那样的人物。
在中国古代士大夫集团是不肯接受宦官的,所以,无论宦官当政的能力高低和官品如何,仅仅宦官能够当政本身就说明士大夫集团的无能和无德。
黄皓是一个宦官,他的当政说明蜀汉的士大夫或者没有工作能力或者没有能力抵制宦官,无论哪一种可能,都说明蜀汉政治已经非常的危险。
“经其野,民有菜色”,就是说蜀汉的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即将崩溃的边缘。
古代交通不发达,薛珝是吴国的使者,蜀汉一定要让他经过官道,而官道周边往往是经济相对较好的地区。作为一个喜欢遮掩脸面的中国人建立的政权,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肯让东吴的使者看到“民有菜色”的。
我们中国人好面子,特别是重大场合。每年的正月初一,都是一个人显摆自己身份的时刻。
正月初一,穿着体面的人不一定有钱,但穿着寒酸的一定比较没钱。
如果薛珝看到“民有菜色”,那么蜀汉的经济已经绝望了。
宦官专权、经济崩溃,蜀汉已经即将完蛋,但蜀汉的士大夫“所谓燕雀处堂,不知大厦之将焚者也。”
面对已经衰落不堪的盟友,孙休调整了基本国家战略。
孙权和诸葛亮结盟,确立了联手抗衡曹魏的国策。在这之后,接近四十年的时间,吴蜀两国虽然也明争暗斗,但大战略是不肯含糊的。
但是,在259年,孙休因为蜀汉么的极端衰朽而调整了国家战略。
孙休“于是又写国书,教人赍入成都,说司马昭不日篡魏,必将侵吴、蜀以示威,彼此各宜准备。”
孙休非常聪明,他判定:平定了诸葛诞的司马昭已经扫清了谋夺曹魏江山的内部障碍,但为了树立自己的功业就要“侵吴、蜀以示威”。
孙休在通告自己政治判断的同时,也暗含了挑动姜维北伐的意图。
258年孙休铲除孙綝后安排丁奉担任大将军,很给司马昭和姜维带来了错误的判断。
丁奉是赤壁之战时期就浴血奋战在孙曹战场的英雄人物。他是东吴极其罕见的猛将,在《三国演义》第86回射杀了张辽,至于东兴大捷更是名垂青史的辉煌。
凭谁说,也要认定丁奉是东吴的鹰派,他一定要推动东吴积极北伐。而且,因为丁奉的杰出能力,一定给予曹魏极大的打击。
所以,姜维得知消息后,立即出师北伐。
但是,一直到蜀汉灭亡,孙休和丁奉都没有主动发起对曹魏的大规模进攻。
263年,司马昭派邓艾、钟会分道进攻蜀汉后,江东也派出丁奉指挥各路军队发起对曹魏的佯动,但实际的意图却是派陆抗等人带领军队趁火打劫围攻罗宪防守的城池。
258年,孙休已经判定了蜀汉的灭亡不可逆转,东吴对蜀汉的国策就开始由实心实意的战略联盟变成了居心叵测的利用。
孙休以国书挑动姜维继续北伐,目的就是让姜维持续不断的北伐吸引司马昭的注意力减轻自己的压力,然后发展经济、巩固江防,在加强自身实力的同时,孙休将孙权时代的争夺淮南的战略进攻方向更改为趁火打劫谋夺长江上游天险以巩固荆州的西线。
孙休背叛同盟,对与不对是一回事情,但他充分说明,如果自己不努力,没有实力,就可能被牢固的盟友丢弃。
第十五、《三国演义》第113回姜维第六次北伐和姜、邓斗阵。
1、 姜维兵发祁山。
孙休铲除孙綝后,向蜀汉通告自己政治判断,“司马昭不日篡魏,必将侵吴、蜀以示威,彼此各宜准备”。他的通告挑动了姜维发动北伐。
258年孙休铲除孙綝后安排丁奉担任大将军,很给司马昭和姜维带来了错误的判断。
丁奉是东吴极其罕见的猛将,多次在淮南战场立下雄视千古的军功,他担任大将军后,司马昭和姜维都认为他一定要推动东吴积极北伐,而且,因为丁奉的杰出能力,一定给予曹魏极大的打击。
但是,丁奉没有推动东吴北伐。
丁奉是一个非常低调的职业军人,他一般不参与政治。北伐还是不北伐,是国家大政,应该由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最高领导人决定,作为军人,仅仅是接受领导命令,指挥军队完成自己的任务。
孙休是一个喜欢文治的人,所以在铲除孙綝的第二天就下令推选五经博士。
孙休时代,江东政策明显内敛,放弃了积极进攻淮南的国策。
但是,姜维认为江东的政治大变局表明进入更加积极的北伐时期,所以,姜维得知消息后,立即出师北伐。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2-04 07:37:37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27节
第227节
《三国演义》第113回:
“大将军姜维以廖化、张翼为先锋,王含、蒋斌为左军,蒋舒,傅佥为右军,胡济为合后,维与夏侯霸总中军,共起蜀兵二十万,拜辞后主,径到汉中。”
这里行文的“二十万”当然是夸大其词,他实际也就几万人,但罗贯中这里的行文给我们一个结论:姜维是倾蜀汉国力北伐。
到达汉中后,姜维“与夏侯霸商议,当先攻取何地。”
也就是选择进攻方向。
在《三国演义》中,姜维九次北伐的进攻方向选择明显不同于诸葛亮的六次北伐。
诸葛亮北伐,坚定不移的选择兵发祁山,因为作战方向的固定导致作战模式的固定。所以以魏延为首的将领们是有疑惑乃至反对的。
姜维的北伐,作战方向是摇摆不定,除了第107回兵发麯山外,其他的几次北伐作战方向的选择大多是其他将领的建议,而且第107回的兵发麯山也因为夏侯霸的围魏救赵而更改成兵败牛头山。
姜维不长于战略进攻方向的选择。
选择作战方向,其实就是根据天时、地理、人和等等军事要素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作战方向。
或者是批亢捣虚、寻隙而击,或者是觅地设伏聚歼敌军,或者是选择有利阵地打阻击,或者因为偶然的因素撞上了了机遇。
不管什么样的作战方向的选择,地理都是极端的重要的不可回避的因素,因为战争必须有作战的空间。
一个长于战略方向选择的军事将领,必须精通地理,这是绝对条件。
姜维这个人的长处是单兵作战、战场指挥、军事训练和控制军队,但是军事地理确实很弱。这种军事地理的短板产生的结果之一就是姜维对北伐方向的选择非常犹疑而混乱,每一次都需要其他将领来拍板。
选择战略方向是军事统帅的基本工作,战役指挥是第二位的。
解放战争时期,陈毅和粟裕在华东的军事贡献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领域。
很多挺粟裕的评论家都没有发现陈毅在解放战争时期有一个非常坚持的战略思考——外线歼敌。
粟裕特别喜欢内线作战。
粟裕一生的杰作是淮海战役,虽然淮海战役是大决战,但他是在否定毛泽东渡江跃进的基础上完成的,和毛泽东的思考相比,仍然是依托有利的根据地条件近程进攻。
陈毅非常不同于粟裕的地方就是特别喜欢外线出击,这一点从红军时期的支持南下湘南到抗战时期东进黄桥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始终坚持外线作战,一以贯之的没有改变。
1947年,华东野战军在南线步步退却没有战机的时候,陈毅突发奇想北取莱芜,于是《南征北战》莱芜大捷。
表面是陈毅的灵机一动,其实是陈毅外线出击思路的另一表现。
大军南下期间,粟裕具体指挥三野作战,和二野、四野相比,粟裕的三野在大进军阶段失误较多,特别以金门兵败最突出。原因是复杂的,但粟裕相对刘伯承、林彪弱于外线出击是一个潜在的原因。
和粟裕相比,陈毅的战役指挥明显弱一大截,但陈毅的战略进攻方向选择明显高出粟裕。
这也是陈毅为主将而粟裕最终还是副手的潜在原因之一。
夏侯霸这一次的建议非常搞笑:“祁山乃用武之地,可以进兵,故丞相昔日六出祁山,因他处不可出也。”
他之所以搞笑是夏侯霸的发言否定了姜维(包括夏侯霸)所有的进攻方向的试探性改变,奋斗了十年,姜维北伐的进攻方向竟然又回到了诸葛亮的时代。那么,是否说明:姜维的继承北伐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因为更改了诸葛亮的祁山大略?
夏侯霸为什么选择祁山?答案就是因为诸葛亮选择祁山。诸葛亮为什么选择祁山,答案在《三国演义》第92回和第100回诸葛亮回答魏延和众将的疑惑的讲话里。
2、 祁山谷口劫营。
姜维兵发祁山“至谷口下寨”。
我已经解释,姜维特别弱于军事地理,偏偏他的对手邓艾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罕见的军事地理奇才。也就是说,就军事对抗看,邓艾的特长正好克制姜维的特短。
“时邓艾正在祁山寨中,整点陇右之兵。”
夏侯霸经过认真思考,建议姜维进攻祁山方向,邓艾也判断姜维有可能进攻祁山方向,所以他已经提前在祁山下寨并训练陇西的士兵。
邓艾最阴暗的一手是“先度了地脉,故留蜀兵下寨之地;地中自祁山寨直至蜀寨,早挖了地道,待蜀兵至时,于中取事。”
邓艾自己选择有利地形安营下寨,通过观察分析得出姜维下寨的有利地形,然后预先挖了地道,目的是通过地道里应外合劫营。
读到这个地方,实在佩服的不行,但也实在毛骨悚然的狠,遇上邓艾这样的对手,也是姜维前生不修的孽报,他除了怨天尤人实在无法可想。
“姜维至谷口分作三寨,地道正在左寨之中,乃王含、蒋斌下寨之处。”
邓艾就安排“邓忠,与师纂各引一万兵,为左右冲击;却唤副将郑伦,引五百掘子军,于当夜二更,径从地道直至左营,于帐后地下拥出。”
但是,邓艾这一次偷袭战果并不突出。
“王含、蒋斌因立寨未定,恐魏兵来劫寨,不敢解甲而寝。”
所谓小心行的万年船。
王含、蒋斌因为没有完成安营下寨,所以不敢正儿八经的休息。
王含、蒋斌担心邓艾从外部偷营劫寨,结果“忽闻中军大乱,急绰兵器上的马时,寨外邓忠引兵杀到。”
“王、蒋二将奋死抵敌不住”这种“内外夹攻”,之后“弃寨而走”。
王含、蒋斌二人虽然丢失了营寨,但因为反应快速,指挥大部分军队杀出了包围圈,所以军队本身损失并不大。
“姜维在帐中听得左寨中大喊,料道有内应外合之兵”,判断准确,“遂急上马,立于中军帐前”,反应神速,传令:“如有妄动者斩!便有敌兵到营边,休要问他,只管以弓弩射之!”
与此同时,姜维传令“右营,亦不许妄动”。
姜维这人是沧海横流尽显英雄本色。
一夜间,“魏兵十余次冲击,皆被射回”。
到了天明,只冲杀到天明,魏兵不敢杀入。
邓艾收兵回寨,非常佩服姜维:“姜维深得孔明之法!兵在夜而不惊,将闻变而不乱:真将才也!”
228年,姜维归依蜀汉,诸葛亮立即委任他训练“中虎步六千人”,然后轮训全军。
姜维在常规军事训练方面的确有特长。
“次日,王含、蒋斌收聚败兵,伏于大寨前请罪”。
姜维说:“非汝等之罪,乃吾不明地脉之故也,”
刘禅投降后,姜维能够继续统帅军队进行复国运动,并不仅仅是个人的忠诚,还有一个特别高深的控制军队的能力。
作为蜀汉后进,作为曹魏降将,姜维能够在军队拥有绝对的威望,这个就不仅仅是权谋和手腕,还有一颗真诚的心。
姜维对自己不明地脉的评价非常准确。
既然知道自己的缺点,为什么不能好好学习弥补这一缺点?
一个人能不能弥补缺点,一个是天份,一个是精力的可能。
比如,雨花石深深认识到外语比较差劲,但学习外语的天份非常的差劲,而且现在工作非常繁忙,不太可能重新学习一门语言。
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弥补自己能力缺陷的机会。
姜维“又拨军马,令二将安营讫”,然后“令人下战书单搦邓艾来日交锋”。
邓艾忻然答应。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2-05 07:35:02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28节
3、祁山姜邓斗阵。
祁山劫营后第二天,两军列于祁山之前。
姜维和邓艾已经战斗了很多年,他们还将战斗很多年,在这之前,姜维多次吃了邓艾的亏,但他们还确实没有正面交过手。
祁山斗阵是姜维和邓艾的第一次正面交手——他们仅仅有两次正面交手。
姜维“按武侯八阵之法,依天、地、风、云、鸟、蛇、龙、虎之形,分布已定。”
既然是正面交手,当然要排兵布阵,姜维拿出自己最拿手的八卦阵。
邓艾出马,见姜维布成八卦,也布成八卦阵,“左右前后,门户一般。”
从后文看,邓艾并不精通八卦阵,那么他为什么也要布成八卦阵呢?
邓艾长于军事地理,弱于阵法,正面交手一定要有排兵布阵。姜维排出八卦阵,门户变化复杂,等闲阵法就大大吃亏。
比如下象棋,先方开局如果是当头炮,后手不管怎样应对都是把马跳。
姜维开局是八卦阵,邓艾不精通阵法,是一个二把刀,知道八卦阵厉害,知道八卦阵相对其他阵法的相对优势,所以就以八卦对八卦。
他认为这种打法不吃亏。
邓艾的长处是军事地理以及全盘谋划,阵法非其所长,他本来就不应该斗阵,这种后手模仿当然就更加吃亏。
姜维持枪纵马大叫:“汝效吾排八阵,亦能变阵否?”
邓艾得意的笑这说:“汝道此阵只汝能布耶?吾既会布阵,岂不知变阵!”
邓艾落入姜维的彀中。
邓艾“便勒马入阵,令执法官把旗左右招飐,变成八八六十四个门户”。
然后复出阵前显摆:“吾变法若何?”
姜维说:“虽然不差,汝敢与吾八阵相围么?”
我们是后人,当然知道八卦阵有三百六十五种变法,姜维特别精通八卦阵,当然知道邓艾的布阵弱于自己,为了诱引邓艾落入陷阱,故意忽悠邓艾布阵“虽然不差”,目的是“汝敢与吾八阵相围么?”
邓艾自从进入秦陇西线和姜维作战,就没有吃过亏,所以就有些骄傲,所以应声而言:“有何不敢!”
两军各依队伍而进,就是按照常规斗阵行进,“两军冲突,阵法不曾错动。”
但是,姜维来到中间,“把旗一招,忽然变成长蛇卷地阵,将邓艾困在垓心,四面喊声大震。”
其实就是姜维利用阵法的变动完成了对邓艾的切割。
邓艾“不知其阵,心中大惊。蜀兵渐渐逼近,艾引众将冲突不出。”
阵法就是按照固定的程序变化,姜维彻底掌握了各种变局。
这就好比象棋的下残局,不管红、黑双方如何变化,另一方都有相应的对策,正确的下法仅仅一种,一步都不能错。
邓艾找不到姜维布阵的的空门,只能束手就缚、仰天长叹:“我一时自逞其能,中姜维之计矣!”
忽然西北角上一彪魏军杀入,邓艾“遂乘势杀出”。
曹魏西线的最高军事统帅征西将军司马望及时杀到救出邓艾。
司马望知道邓艾在祁山和姜维打仗,就带领部队从长安赶到了祁山。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恰巧救了邓艾。
司马望虽然救出邓艾,但是“祁山九寨,皆被蜀兵所夺。”
姜维取得了对邓艾的决定性的胜利。
邓艾只能“引败兵,退于渭水南下寨。”
他的待遇和234年祁山大败的司马懿一样。
邓艾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人,所以后来在政治斗争中被人杀死,这一次让司马望救了命,就非常奇怪:“公何以知此阵法而救出我也?”
司马望解释:“吾幼年游学于荆南,曾与崔州平、石广元为友,讲论此阵。今日姜维所变者,乃长蛇卷地阵也。若他处击之,必不可破。吾见其头在西北,故从西北击之,自破矣。”
诸葛亮这个八卦阵形成于未出茅庐的隆中时代,估计经常和崔州平、石广元研究阵法,所以就露了部分底盘。偏巧姜维这个变阵又是司马望熟悉的阵型,所以就应手而破。
阵法的特殊就在于他的程序的固定性,所有的士兵经过长期的训练,精熟无比,已经是完全按照程序运动,无论指挥官还是士兵,都不能按照实际情况调整布局。
所以,司马望救了邓艾。
邓艾对司马望表示感谢:“我虽学得阵法,实不知变法。”姜维的短板是军事地理,邓艾的短板是阵法,姜维毫不含糊承认自己的短板,邓艾也非常谦虚。
作为军事奇才的邓艾,为什么短于阵法呢?
一个可能是自己的天性。阵法就是根据某种目的对兵力和兵器的最佳配和,优势固然明显,但太过于固定,所以使用受地理空间的限制非常明显。诸葛亮六出祁山和姜维九伐都仅仅有一次斗阵。
宋朝名将岳飞就不太注意阵法。
《水浒传》中的梁山有三个军师,吴用长于谋划,公孙胜贡献了一个九宫八卦阵,至于朱武,谋划弱于吴用(吴用在朱武不能打开华州救史进的前提下,设计打开了华州),阵法抵不过公孙胜(公孙胜在朱武兵败芒砀山后用八卦阵活捉了项充和李衮)。吴用和公孙胜恰好是完美组合,而朱武只能当吴用和公孙胜的副手。
吴用非常优秀,但阵法基本一窍不通,为什么?这个可能就是天份不适合或者个性不喜欢。
邓艾有些类似吴用和岳飞。
另一个可能就是经历。
自创阵法的可能相对较小,这就好比武林中的开门立派,需要投入无数的心力,甚至于是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形成体系。
一个没有师承的人,可以偷学别人技击和拳脚,但没有办法偷学别人的内功心法。
邓艾青少年时代太过于贫寒,他可以以天份的敏锐和后天的努力成为军事地理奇才,比如雨花石也可以实地考察或者大量阅读前人书籍了解中国地理,但是,没法学习古代阵法。
邓艾遇到的伯乐是司马懿,司马懿的阵法也很差劲。
司马望之所以能够破姜维的阵法,就在于他特殊的经历。
另一个就是精力。
邓艾吃了大亏,也就不和姜维斗阵了,但别寻谋划挽回败局。他提议司马望:“公既知此法,来日以此法复夺祁山寨栅,如何?”
司马望说:“我之所学,恐瞒不过姜维。”
司马望的阵法来自崔州平、石广元,姜维的阵法来自诸葛亮,所以司马望就表示自己斗不过姜维,因为自己的老师弱于诸葛亮,自己又不能别有创新。
邓艾说:“来日公在阵上与他斗阵法,我却引一军暗袭祁山之后。两下混战。可夺旧寨也。”
邓艾的意思就是以斗阵为幌子而搞前后对夹。
邓艾一面令人下战书,搦姜维来日斗阵法,一面令郑伦为先锋,亲自引军袭击山后。
姜维答应邓艾斗阵后,就和众将开军事会议:“吾受武侯所传密书,此阵变法共三百六十五样,按周天之数。今搦吾斗阵法,乃班门弄斧耳!但中间必有诈谋,公等知之乎?”
邓艾已经败于斗阵,侥幸让司马望救命,丢失了祁山九寨后,邓艾兵力短缺、地形不利,只能依托渭水下营,他的可能选择一个是紧急求救于司马昭增派援军,一个是学习司马懿当年恶心诸葛亮的办法坚守渭水军事要点苦熬姜维。
这一次姜维北伐,无论司马望还是邓艾都没有向司马昭请求增援,而司马昭也没有给予援军,这是为什么?
问题的关键还是孙休铲除孙綝并任命丁奉担任大将军。
孙休仅仅登基三个月,就在没有根基的京城铲除了大权臣孙綝,心胸、能力和手腕都是非常了得。
三国时代,从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曹魏的曹芳、曹髦、曹奂,包括江东的孙亮和孙休,一共七个傀儡皇帝,也就仅仅一个孙休完成了铲除权臣。
孙休铲除权臣之前,司马师刚刚废了曹芳,孙綝刚刚废了孙亮,而司马昭接手司马师控制曹魏朝政铲除了反对派诸葛诞。
258年,孙休铲除孙綝,必然给予整个中国三个政权极大的震动。我看有些朋友并不高评孙休,就有些不认可。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2-06 08:14:23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29节
孙休的行为震动了司马昭:他妈的,竟然还有能够夺回权力的皇帝!老子身边这个曹髦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我要提高百分百的警惕。
孙休的行为也刺激了曹髦:一样的皇帝,一样的被权臣拥立的皇帝,人家仅仅三个月就夺回了权力,我当了好几年的皇帝,不但没有权力,而且亲自到达前线眼睁睁看着司马昭平定了诸葛诞?
所以,孙休铲除孙綝后,司马昭就非常紧张。
另一个方面,丁奉担任东吴的大将军,对于司马昭来讲,是太大的心理压力。252年,司马昭以前敌总司令的身份指挥胡遵等人进攻东兴,结果让丁奉带领三千人弄了一个东兴大捷,弄得司马昭丢人现眼、窝囊的很。
在司马昭看来,如果孙休和丁奉北上争夺淮南,就是一个太可怕的消息,所以他一个兵也不敢放到西线,他要将目光牢牢盯着江东。
姜维的这一次积极北伐,就其心理因素来讲,也是认定孙休、丁奉要积极北伐。
丁奉一个兵不出,弄得姜维空欢喜,弄得司马昭很紧张,弄得司马望、邓艾只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邓艾不愿意学习司马懿苦熬,就只能想法用诡计打败姜维。
但是,邓艾这个人,无论是军事训练斗阵法,还是战役指挥斗谋划,都不是姜维的对手,他的长处是军事地理,邓艾一生在西线的军事辉煌都是因为明察地理,一旦进入与军事地理无关的领域,他立即就变得非常一般。
所以,邓艾的谋划立即就被看破了。
老将廖化说:“此必赚我斗阵法,却引一军袭我后也。”
英雄所见略同,所以姜维笑着说:“正合我意。”
姜维“即令张翼、廖化,引一万兵去山后埋伏”,他自己应付正面。
第二天,“姜维尽拔九寨之兵,分布于祁山之前。司马望引兵离了渭南,径到祁山之前”。
这是正面战场。
司马望要绊住姜维,当然就要拖延时间,所以率先出马与姜维答话:姜维,你不是阵法厉害吗,有本事和我一比,老子上一次就破了你的阵法。
姜维那里有闲工夫给他扯淡:“汝请吾斗阵法,汝先布与吾看。”
司马望布成了八卦。
姜维嘲笑:“此即吾所布八阵之法也,汝今盗袭,何足为奇!”
这是中国山寨盗版的最早出处,可见不尊重知识产权是有历史根据的。
但是,人家司马望面不改色心不跳,反咬一口:“汝亦窃他人之法耳!”
这个就无聊了,因为姜维是诸葛亮的学生,人家是正儿八经的继承。
姜维就顺水推舟:“此阵凡有几变?”
司马望就很高兴。妙得很,我们就慢慢的斗嘴玩,拖延时间等待邓艾的背后偷袭:“吾既能布,岂不会变?此阵有九九八十一变。”
姜维也将计就计,他已经安排了埋伏,所以就和司马望腻歪,也就笑着说:“汝试变来。”
司马望“入阵变了数番,复出阵”挑战姜维:“汝识吾变否?”
这下姜维就非常得意了:“吾阵法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变。汝乃井底之蛙,安知玄奥乎!”
司马望“自知有此变法,实不曾学全。”
这是怎么回事情,怎么还学习不全?
一个可能是他的教师崔州平和石广元没有学全,一个可能是司马望的智力水平不能学全所有变化。
但,面对姜维,司马望还要打肿脸充胖子,“乃勉强折辩”说:“吾不信,汝试变来。”
姜维就不给司马望兜圈子了:“汝教邓艾出来,吾当布与他看。”
司马望回答说:“邓将军自有良谋,不好阵法。”
这是句真话,但面对姜维,邓艾既不阵法,也无良谋。
姜维大笑着揭破了谜底:“有何良谋!不过教汝赚吾在此布阵,他却引兵袭吾山后耳!”
司马望大惊,只好进兵混战,但姜维以鞭梢一指,指挥两翼兵先出,杀的那魏兵弃甲抛戈,各逃性命。
就在正面战场拼杀的同时,郑伦指挥的偷袭部队前锋刚转过山角,忽然一声炮响,鼓角喧天,廖化伏兵突然杀出,一刀斩郑伦于马下。
“邓艾大惊,急勒兵退时,张翼引一军杀到”,和廖化“两下夹攻,魏兵大败”。
“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的邓艾与姜维”。
但是,和姜维相比,邓艾更加缺少单兵战例支持,面对蜀兵两路围攻,他“舍命突出,身被四箭”。
邓艾逃跑到渭南营寨时,司马望也逃了回来。
4、司马望反间计成功。
司马望和邓艾两个人灰头土脸,谁也不笑话谁,但连战皆败,损失如此严重,如何应对危局就是大问题。
向司马昭请求增援是不可能的,这二年司马昭从来就不是西线的坚定后盾,他任凭姜维逮着司马望、邓艾这一对苦弟兄在西线苦煎苦熬,他就是不肯增援。
求援既然不可能,硬碰硬也打不过,搞谋划也玩不过,邓艾只能干呲牙而已。
由于邓艾偷渡阴平成就了大功,所以成为三国时代和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战将,其实呢,他的能力重要是精通军事地理,只要不能依托军事地理出奇兵,邓艾就比较一般。
司马望别有思路:“近日蜀主刘禅,宠幸中贵黄皓,日夜以酒色为乐。可用反间计召回姜维,此危可解。”
“用间”和“火攻”在《孙子兵法》十三篇中都独占一篇,而“反间计”也是“三十六计”之一。
但是,能够成功使用反间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933年,秦邦宪批判毛泽东:你以为读了几本《孙子兵法》就会打仗?
毛泽东当然很会打仗,但毛泽东会打仗其实与读《孙子兵法》没有多大关系。
中国近代史上指挥打仗最喜欢背《孙子兵法》的是蒋介石,但蒋介石被毛泽东打得稀里哗啦。
背会《孙子兵法》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雨花石也可以做到,但雨花石指挥打仗肯定不是毛泽东、蒋介石这些人精的对手。
使用反间计,也就是苍蝇去盯有缝的鸡蛋。
《三国演义》第91回,马谡建议诸葛亮用反间计鼓捣司马懿,就是典型的“苍蝇去盯有缝的鸡蛋”,因为曹魏统治阶级本来就对司马懿比较忌惮。
但是,使用反间计的另一模式却是“苍蝇去盯无缝的鸡蛋”。
鸡蛋里没有骨头,要挑骨头是不容易的。但是,对于一枚没有骨头的鸡蛋,如果改变外界温度,就可能让鸡蛋孵化成小鸡,只要孵化成小鸡,就有了骨头。
《三国演义》第59回,“曹操抹书间韩遂”,就是“苍蝇去盯无缝的鸡蛋”。马超和韩遂本来没有矛盾,尤其是在反对曹操方面没有矛盾,但曹操故意弄了一大拖莫须有的“疑点”挑拨马超和韩遂的关系。由于马超的疑惑,弄得杨秋揭出“马超依仗武勇,常有欺凌主公之心,便胜得曹操,怎肯想让?以某愚见,不如暗投曹公”。
无缝的鸡蛋变成了有骨头的鸡仔,反间计成功了。
《三国演义》中最经典的反间计是王允挑拨离间董卓和吕布。
董卓和吕布狼狈为奸,董卓的权威和吕布的武勇正好相互需要而不可取代,所以无缝的鸡蛋变有骨头的鸡仔是很艰难的。
但是,王允给了他们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成了孵化小鸡的着力点。
司马望要使用反间计,就是从“刘禅宠幸中贵黄皓,日夜以酒色为乐”为着力点反间姜维。
“刘禅宠幸中贵黄皓”,这个黄皓就侵夺了士大夫的权力,刘禅“日夜以酒色为乐”必然让士大夫不满。
姜维是蜀汉的大将军,是第四代执政大臣,是蜀汉士大夫的第一代表,皇帝宠幸宦官、日夜酒色,当然就会让姜维不愉快,而姜维的不愉快就会曲里拐弯的传播到刘禅那里。
司马望的确寻到了使用反间计的着力点。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2-06 14:02:03
@刺猬0112 1654楼 2013-12-06 11:21:48
看完老师的文章,我这个路痴加宅男决定乘着年轻,好好研读下地理
-----------------------------
多谢关注。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2-07 10:44:33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30节

第230节
其实,刘禅和姜维早就有了暗藏的矛盾。
253年,费祎被杀,东吴的诸葛恪要联合蜀汉进攻淮南,于是派司马李衡去联系姜维。
这个李衡就是后来担任丹杨太守得罪孙休的那个李衡。
“国之大事,惟祀与戎”,决定战争是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职权。
诸葛亮当政时代,固然掌握最高权力,但每一次发动战争都要表奏刘禅。
253年,姜维仅仅一个卫将军,也就是军队第四号领导人,但已经完全控制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和姜维九伐的最高决策截然不同。
诸葛亮时代,对于是否北伐,成都大后方经常发生大讨论,为了说服反战派,诸葛亮写了《出师表》。在诸葛亮时代,刘禅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第101回刘禅就公开反对诸葛亮北伐。
到了姜维时代,特别是费祎去世后,除了谯周外,姜维北伐基本没有遇到成都大后方的挑战,刘禅没有一次对姜维北伐表示不同意见。
为什么?
253年,东吴托孤大臣太傅诸葛恪竟然直接联系姜维决定北伐大计,这就说明连诸葛恪都知道刘禅已经控制不住姜维的部队。
从历史结论看,姜维忠诚于刘禅,但姜维并不绝对执行刘禅的命令。后人批评刘禅平庸凡主。其实刘禅并不那么糊涂,他知道蜀汉要存在就必须有一个能够打仗将领,所以姜维是一定要有的,但姜维这个人和诸葛诞有一个共性,就是特别长于团结将领,时间一长就拥有了太多的关系和太高的威信,军队内部就出现了一姜维为首的山头主义,或者说蜀汉军队开始军阀化。
蜀汉军队山头化或者军阀化的一个极重要的表现,就是姜维竟然以卫将军的身份指挥车骑将军夏侯霸并且独立决定军国大计。
聪明的刘禅,当然对姜维有意见,因为姜维侵夺了他的权力,但因为姜维能打仗,而且已经大体控制了军队,他只好选择了隐忍。
在刘禅眼中,姜维就是一只特别不听指挥但又很能看家的狗。
263年,在拥有成都完整城防的前提下,在大部分国土还没有沦陷的前提下,在姜维野战军英勇奋斗的前提下,刘禅投降了。
刘禅不是一个傻逼,他知道皇帝的快乐,他为什么选择投降?一个原因就是他和姜维的矛盾已经发展相互不能信任的程度,即使姜维回到成都,自己也已经不能控制朝政。
如果姜维回到成都,杀掉黄皓,刘禅这个皇帝和后来的安乐公也没有太多的区别。
这是刘禅投降的心理因素。
司马望能够提议反间计,可见对于蜀汉政治非常敏感。
我们知道,司马望之所以主动离开京城来西线担任征西将军,就是躲避司马昭和曹髦的斗争。
司马望最后得以善终,邓艾最后被杀,在这个地方已经露出端倪:邓艾虽然会打仗,但不精于分析政治。
邓艾派襄阳党均“赍金珠宝物,径到成都结连黄皓,布散流言,说姜维怨望天子,不久投魏。”
黄皓在历史上和曹魏没有任何联系,他非常受宠于刘禅,已经影响国家政治的决策,当然也就有非常可观的经济收入,那么,为什么很轻易就背叛了刘禅而谋害姜维呢?
除了个人贪婪的个性,还与他的个人身份有关。
今天是21世纪,很多史学家评价历史的时候也不肯个性分析宦官,而是直接就把宦官归之为腐朽、堕落的集团。在今天这个相对人性的社会,我们仍然简单的否定一个族群,那么,在非常不人性的历史时期,宦官就更加没有社会地位。
一个人成为宦官,有可能是因为战俘,有可能是因为犯罪,有可能是因为生活贫困,但无论哪一种可能,宦官都出身于社会最底层。宦官就其本职工作而言,从事的也是人世间最卑劣的工作。就工作环境而言,一个被切割男性生殖器的宦官天天混迹于美丽的女孩之间,眼睁睁看着那么多的女性因为生理需求不能满足而痛苦,他们的痛苦就会更加强烈。
用贾元春的话说:皇宫是见不得人的去处。
一个人生活在人世间,第一需求是吃饭、穿衣而活命,第二需求是解决正常的生理需要,其他的需要都属于深层次的、附属性问题。
皇宫是人世间性欲需求最迫切而不能满足的地方。
宦官是人世间最低贱而没有未来的人。
正常的社会人,都有家庭可供物资的、精神的依托以慰藉心灵,唯独宦官,他仅仅只有他自己。
不能融入社会,是宦官的最大心理艰难。
黄皓为什么能够参与蜀汉的国家管理获得利益?不是因为蜀汉的政治清明,而是因为混乱。如果姜维北伐成功,他就是蜀汉最大的功臣,他当然就要像诸葛亮、蒋琬、费祎那样管理国家,他不可能让黄皓参与国家管理。所以,宦官黄皓天然就与士大夫集团的优秀者是死敌。
有些人可能用“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而批评黄皓。
其实,这又是没有考虑宦官的特殊性。宦官由于身份特殊,除了少数能够被君王特别宠爱者,大多是以老病终老,老景凄凉。
宦官特别贪婪于金钱就与这个社会原因有关。
黄皓帮助党均搞垮姜维,获得大批的金银收入,即使蜀汉亡国,他也可以获得自己的晚年生活保障。给一个宦官,给一个被士大夫所不齿的宦官要求为了民族的未来而奋斗,有些不近人情,因为宦官本来就没有未来。
历史的真实,蜀汉灭亡,黄皓贿赂邓艾而获得安定的后半生。
由于黄皓和党均散布,
成都满城传播姜维要投降曹魏的谣言。
黄皓就汇报给刘禅,刘禅“即遣人星夜宣姜维入朝”。
这个反应太快了,快的不可思议。
姜维是大将军,控制了蜀汉主要的军队,不管是投降曹魏还是造反,都不是刘禅所可以阻挡的。
如果刘禅相信了黄皓的谣言,确信姜维要投降曹魏,他断然不敢立即要求姜维回师,因为他必须考虑逼迫姜维回师可能加速兵变。
如果他对姜维将信将疑,他就会慢慢调查取证,也不会如此反应神速。
除非有绝对的控制军队的把握,最高领导更换军队领导人一般都比较谨慎,因为一旦操之过急就可能出现不应该的问题。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罢免大将兵权就是十三道金牌要求岳飞班师。
对于十三道金牌的理解,大多是说宋高宗接连发出十三道金牌调岳飞。
调大将班师,之需要一道命令即可,有必要连发十三道相同的命令?
我个人理解,这个十三道金牌,其实是同时发出的。根据考证,岳飞指挥的部队共分为十二军,平均每军八千余人,各军既接受岳飞的统一指挥,但也常各自出击。这十二军既有岳飞的嫡系军队,也有宋高宗拨付指挥的军队,并不是绝对执行岳飞命令的统一建制部队。宋高宗的这十三道金牌应该是同时下发给岳飞本人和岳飞指挥的十二军将领。今天很多人讨论岳飞造反的可能性是非常无聊的,因为岳飞的大部分军队仅仅接受岳飞指挥打仗,但并不属于岳飞个人所有的军队。
如果刘禅相信或者将信将疑姜维投降曹魏,正如234年解决魏延的莫须有谋反一样,一定会紧急召开最高国务会议,同时从成都大后方调集军队控制剑门关保障益州本部安全,同时调派高级将领赶赴汉中控制汉中大本营安全,必要是学习魏延烧绝栈道。
在得到姜维有可能投降曹魏后,任何措施都不采取,竟然派几个人赶到祁山前线要求姜维撤兵,这也太儿戏了。
唯一的解释是刘禅知道姜维不会投降曹魏,刘禅本人已经有了解除姜维兵权的思想,但没有找到借口,黄皓的流言恰好给予刘禅一个解除姜维兵权的理由,他甚至可能认为黄皓为了迎合自己的愿望而故意制造这一流言。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2-08 17:10:57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31节
231节
姜维在祁山前线和司马望、邓艾相持,连日搦战,而邓艾坚守不出。
姜维“心中甚疑”,他也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样才好。敌人坚守不出,自己的军队也不能舍弃祁山进攻其他地方,这样不死不活的干熬,与当年诸葛亮的五丈原没有什么区别。
进退两难之际,成都大后方的使命来到:要求姜维班师回朝。
面对突然而来的无缘无故的班师命令,前线将领有很大的意见分歧。
廖化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今虽有诏,未可动也。”
廖化是蜀汉军队内部比较积极的北伐派,“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不但说蜀汉人才短缺,也点明廖化积极北伐。
从道理看,姜维这一次兵出祁山,取得了极大的战果,打得司马望和邓艾成了缩头乌龟,是难得的可以乘胜进攻的时刻。
张翼说:“蜀人为大将军连年动兵,皆有怨望;不如乘此得胜之时,收回人马,以安民心,再作良图。”
张翼是比较稳健的反战派,在第110回,姜维取得洮水大捷后,他就对姜维说:“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
张翼的打法是见好就收、啃一口就走。
第110回,姜维拒绝张翼的意见,进攻狄道城,果然是画蛇添足。
这一次姜维接受了张翼的意见。
我个人认为,可能姜维的后勤保障也出现了问题,不走也已经没有了办法。
姜维“遂令各军依法而退。命廖化、张翼断后,以防魏兵追袭。”
邓艾知道姜维撤军后,“引兵追赶,只见前面蜀兵旗帜整齐,人马徐徐而退。”
邓艾赞叹道:“姜维深得武侯之法也!”
姜维的长处之一就是军事训练和常规军事指挥,邓艾的长处是军事地理,这种明打明,邓艾就吃亏,“因此不敢追赶,勒军回祁山寨去了。”
5、尴尬的君臣关系。
姜维是聪明人,回成都肯定知道了黄皓散布的流言。入宫见了刘禅,明知故问“召回之故”。
刘禅就尴尬了,姜维的班师证明了他的忠诚,证明了那一个关于他投降曹魏的流言的谬误。现在姜维入宫,刘禅如何处理?如果罢免姜维,就要给大臣们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选择一个可以取代姜维的人选。
刘禅既没有理由,也没有人选,所以就不能罢免姜维,既然不能罢免姜维,就只能尴尬。
刘禅只好搪塞:“朕为卿在边庭,久不还师,恐劳军士,故诏卿回朝,别无他意。”
刘禅的意思是说,你长期在外打仗,士兵非常的辛劳,(潜台词就是我的后勤保障也艰难),所以就让你们班师。
姜维不肯给刘禅留下面子:“臣已得祁山之寨,正欲收功,不期半途而废。此必中邓艾反间之计矣。”
政治斗争的特点往往比较隐秘,如果不到彻底摊牌的时刻往往就顾全面子、留下回旋的余地。
姜维面对的是刘禅,刘禅隐秘了自己的意图,刘禅没有剥夺姜维的权力。
但是,姜维一定要点明:刘禅中了邓艾的反间计。
其实呢,刘禅并没有中反间计。
刘禅之所以让姜维班师实际有三个原因:一个是刘禅本人并不积极北伐,他在诸葛亮时代就比较反对北伐,在姜维时代,他之所以不反对北伐是因为知道姜维过于激烈北伐,自己反对也白搭,除非撤掉姜维;第二个方面是刘禅也想成为实际的领导人,蜀汉实行的皇帝和执政大臣联合执政,执政大臣权力极大,但蒋琬和费祎都绝对尊敬刘禅,不肯违背刘禅的意图,姜维就过于坚持自己的政治意图,所以就不知不觉侵犯了皇权;另一个方面就是黄皓故意铲除朝廷士大夫集团的领袖,故意让朝廷混乱不堪有利于自己图谋私利。
姜维和诸葛亮一样,都是有崇高理想的人,这样的人往往把别人想的和自己一样崇高,或者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崇高。对政客的曲里拐弯心态的理解往往就有些艰难。
姜维在朝廷公开撕破了刘禅的脸面,刘禅承认自己中了反间计就要公开认错,不承认中了反间计就要给姜维一个解释,所以一时反应不过来,只能“默然不语”。
古今中外都有一些很搞笑的事情:你费尽心机安排一个曲里拐弯,别人硬是不理解,来一个浑愣,有时就尴尬。
前一段时间,一个朋友聘了职称,他家也本来有钱,就请我们吃饭:他很大方的点了大闸蟹。
我这人吃饭讲究的是饱而快。
我鼓捣半天,就吃了那么一点点东西,气得不行,直接丢一边,夹起一块肉就吃,一边吃一边说:这个过瘾。
我那朋友就有些哭笑不得。
刘禅肯定早就知道姜维回到成都,估计也认真准备了和姜维的谈话,估计他对自己的长于言辞比较得意。
万不料,姜维弄了一个冷场。
姜维再接再厉、继续发言:“臣誓讨贼,以报国恩。陛下休听小人之言,致生疑虑。”
坏了,姜维这下和刘禅的矛盾不可调和了。
前一段时间,我给一个朋友帮了一个小忙,我们感情很深,当然不能送礼,但吃饭是可以的。结果从中午开始,我们几个人就开始喝酒扯淡,反过来倒过来就几句话,竟然扯到晚上八点!
难为的我没有办法,一身疲惫还要发帖子。
他的感激我不能不接受,但我实在不愿意接受。
这就是人和人的理念差别。
对于姜维来讲,既然刘禅已经中了邓艾的反间计,那么自己就有必要向皇帝表达忠心。
姜维认为,如果自己能够打败邓艾,恢复大汉王朝的统治,那是对刘禅的最大忠诚。所以他说:“臣誓讨贼,以报国恩。”
他太高看刘禅了,因为刘禅本没有那样强烈的野心,他在诸葛亮时代就已经和诸葛亮交流过自己的思想:“方今已成鼎足之势,吴、魏不曾入寇,相父和不安享太平?”
对于刘禅来讲,出师北伐纯属吃饱撑的、没事找事。对于刘禅来讲,在内部人口减少、经济困难的情况下继续北伐就是好日子不过、胡屌操蛋。
姜维啊,你就不能让我过两天安稳日子啊!
刘禅和姜维理想不同,所以就出现的认识不同,姜维的忠诚其实是对刘禅的伤害。
面对姜维,刘禅选择的这个艰难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汉本来就是意识形态立国,本来就是依托恢复大汉王朝的正统聚拢人气,放弃北伐、苟且偷生的思想可以有,事情也可以做,但不能公开的说。现在姜维大义凛然的宣布坚持北伐,刘禅即使是皇帝,也没法公开反驳:答应姜维就违背自己的意愿、伤害蜀汉民众的利益,不答应姜维就是不认可姜维的政治观点,也就必须免掉姜维。
刘禅左右为难、苦不堪言,思考“良久”才说:“朕不疑卿;卿且回汉中,俟魏国有变,再伐之可也。”
刘禅言不由衷的应付了姜维。
刘禅理解了姜维,但姜维不能理解刘禅,姜维虽然不能理解刘禅,但也看出刘禅的应付和言不由衷,所以姜维只好“叹息出朝,自投汉中去讫。”
6、姜邓祁山斗阵的评价。
《三国演义》第113回,姜维在祁山对司马望、邓艾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优势。他之所以能够胜利,就大的时代背景来讲,得力于孙休铲除孙綝、任命丁奉为大将军对于司马昭的心理牵扯,就具体战役看,是得力于他优秀的军事训练和军事指挥。
姜维的撤退,就表象看是刘禅中了司马望、邓艾的反间计,就具体原因看,还是因为姜维已经陷入了当年诸葛亮的后勤保障困局,所以不但接受廖化的“君命有所不受”。
但最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面对蜀汉日益困窘的国家,刘禅和姜维在是否继续北伐这个国家核心战略发生根本分歧。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2-09 11:38:52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32节

第十六、曹髦之死和曹魏政权的实质性灭亡。
1、司马昭灭蜀的战略构想和来自曹髦的威胁。
完成反间计的党均回到祁山寨中,向司马望和邓艾详细汇报了在成都的所见所闻。
邓艾与司马望认为:“君臣不和,必有内变。”
这是极其重要的敌情,所以“就令党均入洛阳,报知司马昭”。
司马昭大喜,“便有图蜀之心”。
自从淮南平定诸葛诞,司马昭认为自己控制的力量已经可以在稳定防范东吴的情况下,派出一支军队发起灭蜀的战役。
刘禅和姜维的不和,的确是灭蜀的极好机会。
司马昭就征求中护军贾充的意见:“吾今伐蜀,如何?”
贾充反对出师灭蜀:“未可伐也。天子方疑主公,若一旦轻出,内难必作矣。”
君臣不和的曹魏讨伐君臣不和的蜀汉,结果一定悲催,因为蜀汉的君臣不和是潜在的,而曹魏的君臣不和已经矛盾白热化了。
贾充说:“旧年黄龙两见于宁陵井中,群臣表贺,以为祥瑞。”
估计就是井里有黄色的大蛇,群臣以此为借口,向曹髦表示祝贺领取一点福利。
曹髦是一个聪明人,也就借题发挥:“非祥瑞也。龙者君象,乃上不在天(飞龙在天),下不在田(见龙在田),屈于井中,是幽困之兆也。”
这个就特指自己的政治境遇了。曹操是一个能写诗的家伙,所以他的儿孙都能有些文采,曹髦就写了《潜龙诗》一首:“伤哉龙受困,不能跃深渊。上不飞天汉,下不见于田。蟠居于井底,鳅鳝舞其前。藏牙伏爪甲,嗟我亦同然!”
司马昭闻之大怒,对贾充说:“此人欲效曹芳也!若不早图,彼必害我。”
曹髦啊曹髦,他是一个有血性的人,但政治手段就远远比不上孙休了:你干什么写诗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呢?
面对司马昭的信任,贾充也不含糊:“某愿为主公早晚图之。”
曹髦就非常危险了。
2、南阙之变和曹髦之死。
经过提前打招呼和策划,曹魏甘露五年,也就是260年,夏四月,司马昭带剑上殿,正如当年司马师带剑上殿。
曹髦一看来者不善,非常紧张,就“起迎之”。
群臣按照提前安排统一提议:“大将军功德巍巍,合为晋公,加九锡。”
公爵虽然仅仅比侯爵高一级,但这一级和侯爵是天悬地隔。
汉高祖刘邦刑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从那个时候开始,两汉王朝就绝对谨慎于王爵和公爵的授予。这样一来,一旦一个大臣要求获得王爵或者公爵,就是公开表示要谋夺江山,同理,一旦皇帝授予大臣王爵或者公爵,就是控制不住局面被迫交出了国家管理权。
曹髦“低头不答”,那意思就是不答应。
司马昭大怒,“厉声”说:“吾父子兄弟三人有大功于魏,今为晋公,得毋不宜耶?”
这就是撕破脸皮了。
曹髦被迫答应:“敢不如命?”
曹髦非常的不配合。司马昭要当晋公,当然要名正言顺一些,最好曹髦笑嘻嘻的答应,然后司马昭假惺惺的辞让,最后曹髦强迫司马昭一定答应。
这样,将来写名人传记也显得辉煌一些。
曹髦偏偏来一句:“敢不如命?”
曹髦的意思是说,我确实不想封你为公爵,但你带着剑硬逼我,我没有办法。
你说,司马昭能不生气?所以就揭了老底:“《潜龙》之诗,视吾等如鳅鳝,是何礼也?”
面对司马昭的咄咄逼人,曹髦已经忍无可忍,但司马昭是带剑上殿,曹髦既没有武器也没有帮手,他除了选择隐忍,实在别无办法,所以“不能答”。
司马昭丢下愤愤不平的曹髦,“冷笑下殿,众官凛然”。
这一次逼宫,是司马昭主动昭告天下:我要谋夺曹魏政权。
司马家族谋夺江山的进程已经由“阴谋阶段”进入了“阳谋阶段”。
面对司马昭的强行逼宫,如果不进行最后的反抗,就是甘心当一个傀儡,安静的等待最后的结果。
曹髦要进行最后的抗争,不肯坐以待毙。
曹髦“归后宫,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三人,入内计议”。
这三个人平时不肯党附司马昭,对曹髦比较尊敬,是曹髦在士大夫中最后的可能依托。
曹髦流着泪说:“司马昭将怀篡逆,人所共知!朕不能坐受废辱,卿等可助朕讨之!”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必须采取措施。
王经说:“不可。昔鲁昭公不忍季氏,败走失国;今重权已归司马氏久矣,内外公卿,不顾顺逆之理,阿附奸贼,非一人也。且陛下宿卫寡弱,无用命之人。陛下若不隐忍,祸莫大焉。且宜缓图,不可造次。”
王经的意思是说,我对你忠诚,但对你忠诚的人太少了,司马昭又防范严密,你如果不肯隐忍而等待可能的机会,仅仅依靠你自己可以掌握的那一点“宿卫寡弱”,基本就是羊入虎口去送命。
曾经图谋恢复权力的汉献帝、曹芳、孙亮,和已经恢复权力的孙休,都曾经策划过阴谋,他们都没有公开拼死一搏的打算,因为实在没有意义。
曹髦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朕意已决,便死何惧!”
说完后,就“入告太后”,进行最后的告别。
这个就是硬逞匹夫之勇了。
面对深刻影响自己人生的政权内斗,王沈、王业选择了明哲保身,他们劝王经说:“事已急矣。我等不可自取灭族之祸,当往司马公府下出首,以免一死。”
王经大怒:“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敢怀二心乎?”
王经是一个有节气的人。
王沈、王业“径自往报司马昭去了”。
我们不知道曹髦是如何告别太后的,我们也不知道太后是如何挽留曹髦的。曹髦出内宫后“令护卫焦伯,聚集殿中宿卫苍头官僮三百余人,鼓噪而出”。曹髦本人“仗剑升辇,叱左右径出南阙”。
王经伏于辇前,大哭而谏:“今陛下领数百人伐昭,是驱羊而入虎口耳,空死无益。臣非惜命,实见事不可行也!”
勇气可嘉,但仅仅勇气而已。
曹髦说:“吾军已行,卿无阻当。”
其实,曹髦是对的,因为曹髦已经和三个大臣交流了思想,自己的目的已经暴露,司马昭断然不会放过自己。
要当英雄就一挺到底,要当狗熊就一孬到底,路线不定就输的干干净净。
作为君王,面对大权旁落,只有三种可能,一个是孙休的策划阴谋,一个是曹奂的狗熊一孬到底,一个是曹髦的英雄一挺到底。
曹髦的这种做法的特殊性在于,他彻底堵住了可能的回旋和等待机会的可能,只有死拼了。
曹髦离开永宁宫杀向云龙门。
这一队由皇帝带领的老弱宿卫一出来,就被司马昭的兄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引兵拦住了。
司马昭很聪明,让自家兄弟负责皇宫的护卫工作,其实就是封锁皇宫内外交通。
但是,这个司马伷还是一个很讲究伦理道德的人,不敢触犯皇帝的权威,所以,皇帝左右的人一声吆喝,就把司马伷和众人给吓退了。
西晋建立后,司马伷被司马炎晋册封为琅琊王,279年,他以镇东大将军的身份指挥军队出涂中参加平定吴国的战役。
317年,他的孙子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了东晋王朝,开启了中国南北朝对峙的时代。
322年,他的重孙子,也就是司马睿的儿子晋明帝司马绍即位。
据《宾退录》记载:“晋明帝问王导晋所以得天下”。
这个孩子大约是想从祖先的荣耀中总结经验或者吹牛什么的。
结果,王导“陈司马懿创业之始,及司马昭弑高贵乡公事”。
王导就毫不保留的陈述了司马家族谋夺曹魏政权的历程,特别是重点陈述了司马懿假痴不癫忽悠曹爽和司马昭狠毒的屠杀曹髦。
司马绍是一个好孩子,他实在不能接受祖先的脸皮厚和心肠黑,他本以为自己的皇位是正大光明,万不料竟然如此的龌蹉而血腥,所以“明帝以面覆牀”:“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
作为既得利益的后人,司马绍对于司马昭屠杀曹髦仍然感到无比的羞耻,可见260年屠杀曹髦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无耻于伦理道德。
好人绝对干不了这样无耻的事情。
反过来,政治家有几个是好人?
司马伷不是一个坏到家的人,不敢拦阻曹髦的军队。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2-10 08:16:05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33节
由于王沈和王业的通风报信,司马昭及时得到了曹髦鱼死网破的反扑。在这生死危难的关头,司马昭没有人可以依托,因为他的弟弟司马伷都不敢公开替他出力,他还能相信哪一个呢?
唯独贾充!
中护军贾充挺身而出,带领司马昭府中的亲信卫队几千人紧急赶往皇宫,结果在南阙迎头逢上了曹髦。
贾充的主要副手是骑督成倅和太子舍人兼帐下督成济。他们是兄弟二人。
据《贾充传》记载:“高贵乡公之攻相府也,充率众距战于南阙。军将败,骑督成倅弟太子舍人济谓充曰:‘今日之事如何?’”
司马昭几千亲信卫队竟然打不过曹髦的几百老弱?
不是打不过,而是不敢打。皇帝曹髦拿着剑亲自带头冲锋,你让普通的士兵怎样应对?
南阙之变后,贾充的母亲不知道儿子参与了屠杀皇帝的行为,天天骂成家兄弟大逆不道。
民众信仰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正确的东西,但如果民众形成了信仰,即使他不正确,甚至错误,也确实没有几个人敢于肆意侮辱民众的信仰。
以孙綝之残暴,也没有杀害孙亮,而孙休就可以很轻松杀死孙綝,因为孙休是皇帝。
按照法律,人人平等。
但是,同样是家庭暴力,父亲打儿子,即使极出格,也不过挨批评,如果儿子打父亲,即使父亲极端不对,即使父亲到了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的程度,儿子打父亲也是极难见容于社会。
《说岳全传》56回,有一个叫曹宁的人,他的父亲是无耻于人类的投降金国的铁杆汉奸曹荣。经过混入金军的岳家军潜伏王佐和已经内部起义的陆文龙的正面教育,曹宁幡然战场起义加入了岳家军。
曹荣得知,赶来召唤儿子,父子言语失和:
“曹荣拍马舞刀,直取曹宁,望顶门上一刀砍来。那曹宁一时恼发,按捺不住,手摆长枪只一下,将父亲挑死,吩咐军士抬了尸首回营,进帐缴令。
元帅大惊道:‘你父既不肯归宋,你只应自回来就罢。那有子杀父之理?岂非人伦大变!本帅不敢相留,任从他往。’曹宁想道:‘元帅之言甚是有理。我如今做了大逆不孝之事,岂可立于人世?’大叫一声:‘曹宁不能早遇元帅教训,以至不忠不孝,还有何颜见人!’遂拔出腰间的佩刀,自刎而死!元帅吩咐把首级割下,号令一日,然后收棺盛殓。曹荣系卖国奸臣,斩下首级,解往临安,不表。”
两军交锋,曹宁大义灭亲杀了自己的汉奸父亲,坚定的抗金领袖岳飞也大惊失色不敢相留。
孝子未必是忠臣,忠臣也未必绝对是孝子。
这个世界没有几个人是绝对的孝子,但也没有几个人绝对挑战伦理底线。
一个人,如果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背叛民族,当然必须给予谴责或者制裁,但毕竟还有勉强的宽容,因为牺牲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一个人,即使是民族英雄,如果极端不孝,也不能被人接受。
坦白的说,如果汪精卫的儿子杀死汪精卫战场起义,那么就不是汉族人的骄傲而是一种极端的耻辱。
电视剧《光荣岁月》,有一个叫邹大轮的八路军战士,他的养父背叛革命成了危害极大的汉奸。当邹大轮遇到流落乞讨的汉奸养父的时候,也仅仅是谴责而已。
唱高调容易,遇到实际问题就很复杂。
我们家乡流传一句话:“张和尚、李和尚,没有轮到个人头上”。
什么意思?
明人李开先所著《新编林冲宝剑记》一剧,深刻揭示了尼姑对世俗生活的追求,剧中所塑造的尼姑,确实“脸是尼姑脸,心还女子心”。剧作为了对这些尼姑作更深入的描摹,就故意写了一首《清江引》,让尼姑清唱:“口儿里念佛,心儿里想:张和尚、李和尚、王和尚。着他堕业根,与我消灾障。西方路儿上都是谎!”
尼姑与张和尚、李和尚、王和尚之流偷情,当然违背佛教规矩,但的确是不可压抑的人的生理肉欲和应有的感情。
我们家乡这一个“张和尚、李和尚,没有轮到个人头上”,就是讽刺那些天天唱高调苛求别人牺牲而自己却享有正常生活的人。
260年,洛阳皇宫的南阙,贾充指挥的几千军队面临人生的极大选择。贾充等人是司马昭的亲信,他们不可能见容于曹髦,如果曹髦掌握的实际权力,即使皇恩浩荡大赦天下,已经成为司马昭集团核心的贾充和成家兄弟也不可能被饶过。但,曹髦是皇帝,整个中国历史上被自己人干掉的皇帝虽然有一些,但也不是很多,而且下手的人往往很难见容于社会。
贾充指挥的几千军队,没有人敢于和曹髦正面交锋,曹髦所到之处,军队就只能溃退,所以《贾充传》记载“军将败”。
贾充指挥的是司马昭的亲信部队,一旦溃败,整个洛阳就会彻底转向支持曹髦。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
太子舍人、帐下督成济看出形势急剧变化的危险:司马昭集团已经退到了悬崖边,而且一只脚腾空。如果形势继续发展,曹髦解决司马昭,那么成家兄弟当然就会被株连,所以他就紧张的问贾充:“今日之事如何?”
老贾,情况紧急,拿主意!
《魏末传》记载和《三国志》略有不同。贾充发现形势紧张,就“呼帐下督成济”说:“司马家事若败,汝等岂复有种乎?何不出击!”
伟大领袖毛泽东把“统一战线”列为克敌制胜的第一法宝。
曹髦之所以能够逼迫的贾充的几千军队不断后退就在于这几千人并不都是绝对无条件忠诚于司马昭,他们不肯让曹髦和司马昭两座大山夹死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曹髦应该发表一个宽宏大量的承诺:罪在司马昭一人,其余一概免责,所有放下武器者一律保有原待遇,接受皇帝领导反戈一击者重重有赏,如果擒杀司马昭者,万户侯、位列三公,如有食言,不得好死。
曹髦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没有把握住机会,他的不依不饶的进攻,他的不肯特赦,把贾充和成家兄弟逼到只能拼死一搏的困境。
所以,成家兄弟“二人乃帅帐下人出”,回头问贾充:“当杀邪?执邪?”
要死的?还是活的?
贾充不肯留下后遗症,直截了当:“杀之。”
《魏末传》记载“兵交”,成家兄弟指挥“帐下人”向曹髦杀去,就和曹髦的贴身卫队开打。
曹髦的军队当然打不过成济带领的军队,曹髦就大声命令:“放仗!”
我是皇帝,我命令你们放下武器!
直面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大将军士皆放仗”。
成家兄弟也犹豫了。
就在这时,贾充进行了最后的动员:“公等养汝,正拟今日,复何疑!”
人家天天吃香的、喝辣的养你们,不就是为了今天吗?
成济“于是抽戈犯跸”,“因前刺帝,帝倒车下”。
曹髦死了。
曹髦虽然死于成济之手,其实核心人物是贾充,面对曹髦皇帝的威严,成家兄弟也有犹豫和内怯。
3、司马昭立曹璜为帝。
成济杀不杀曹髦是心理问题,一旦杀了曹髦,也就无所畏忌,一戟刺死了曹髦的卫队长焦伯,那些老弱立马没有了希望,“众皆逃走。”
王经随后赶来,巍巍南阙横着两个尸首,站着几千士兵。
王经大骂贾充:“逆贼安敢弑君耶!”
贾充已经红了眼,“大怒,叱左右缚定”王经,然后派人“报知司马昭”。
知道大事已定,司马昭才赶往皇宫,见到曹髦尸体,“乃佯作大惊之状,以头撞辇而哭,令人报知各大臣。”
时逢乱世,既不敢维持正义,当然也就当缩头乌龟,“百官莫敢奔赴”,
太傅司马孚地位最为崇高,和司马昭关系特殊,最早进入皇宫,见到曹髦的尸体,把曹髦抱在自己大腿上,“枕尸于股”,恸哭:“杀陛下者臣之罪。”
曹髦当然不是司马孚杀的,但当时司马孚是整个曹魏地位最高崇的元老级人物,不能够控制局面丢失了皇帝的性命,当然就有责任。
但是,一边是皇帝,一边是亲侄,一边是老板,一边是亲情,司马孚也难。
无可奈何之际,司马孚向郭太后“奏推主者”,也就是追查幕后主持。
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吗?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2-10 08:16:27
@小溪平流 1663楼 2013-12-09 17:07:10
老师加油,一直在看,上来冒个泡!
-----------------------------
多谢。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2-11 09:28:31
@金戈vs铁马 1666楼 2013-12-10 09:35:44
曹宁那家伙放到文革那阵,绝对红卫兵头头。
-----------------------------
@迈尔上校2017 1667楼 2013-12-10 10:47:35
"伟大领袖毛泽东把“统一战线”列为克敌制胜的第一法宝。"
现在还伟大领袖!楼猪放到文革,也了不得!!!
-----------------------------
我佩服领袖的能力,但并不否认他的缺点。想当年,我曾经和崇拜领袖的人打过架。我这人不崇拜人,也不崇拜自己。我的特点是逢人都有缺点,正因为如此,所以也比较宽忍别人缺点。我这人,坦白说,偶尔喝酒,但不用烟,见了美女那是绝对色眯眯。我自己都不是好人,所以,也不愿让别人当好人,也不愿意用好人的标准要求别人。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2-11 09:31:38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34节
第234节
谁不知道幕后人物是司马昭?
司马孚不可能不知道绝对不会杀了司马昭给曹髦偿命,他之所以要求追查,目的是要求司马昭必须给曹髦一个交代:即使弄一个替死鬼,也不能让曹髦白白被杀。
正搅合呢,大臣们溜溜达达、稀稀拉拉来了:来早了弄不好被杀,不来就算不支持司马昭,等到司马孚这个老家伙出场,也就可以安全粉墨登场。
据干宝《晋记》记载:
独有尚书仆射陈泰没有露面。
陈泰的父亲是当年拥立曹丕的士大夫集团的代表人物陈群,陈泰不但能力突出,而且因为家庭原因, 在统治集团内部有极高的影响力,他的不支持,对于司马昭是很可怕的。所以,司马昭让陈泰的舅舅尚书荀顗亲自去陈泰家里去请。
荀顗到了陈泰家里,就问陈泰是否应该去捧司马昭的场:“告以可否”。
陈泰当时就给荀顗一个大窝脖:“世之论者,以泰方於舅,今舅不如泰也。”
人们一直都说我这个外甥非常接近舅舅,现在看你这个舅舅比我差远了。
但是,“子弟内外咸共逼之”,一个人是生活在社会集团中的人,有时不能不顾及别人的感受,陈泰有权力决定自己的生命,但如果司马昭这个心狠手辣的家伙来一个株连三族,男人斩首、女人入官为奴,陈泰实在没法交代,所以“垂涕而入”皇宫。
陈泰入宫,司马孚还在那里瞎哭呢,他也情不自禁抱着曹髦“号哭尽哀”。
这时,司马昭只好假惺惺的陪着流泪,陈泰“见之悲恸”。
这个世道太窝囊了,有苦说不出。
司马昭给予陈泰特别的尊敬,“待之曲室”,弄一个隐秘的地方交流:“玄伯,卿何以处我?”
老陈,你也别伤心了,明白人不说假话,曹髦是我杀的,我不杀他他就杀我,我别无选择,下一步你说怎样办?
司马昭的意思是说:如果你支持我,就可以提条件,否则别怪我不客气,反正我已经两手沾满了鲜血,无所谓多杀几家。
陈泰说:“诛贾充以谢天下。”
司马昭话已经说到这个地步,陈泰也没有退路,也就只好尽量给曹髦一个交代了:杀贾充。
但是,贾充是司马昭的特别心腹,是唯一的铁杆拥泵,斩杀贾充,司马昭就会丢失基本支持。
陈泰是漫天要价,司马昭就地还钱:“为我更思其次。”
找一个比贾充级别低一些的当替罪羊。
陈泰说:“泰言惟有进於此,不知其次。”
除了贾充,只有你本人可以谢罪天下。
司马昭“乃不更言”,既然你不肯后退,我也没有办法。
但是,司马昭毕竟要给天下人一个解释。
成家兄弟虽然最终斩杀了曹髦,但关键时刻立场不是很坚定,司马昭有些不满意,所以就决定牺牲他们。
《魏氏春秋》记载:“成济兄弟不即伏罪,袒而升屋,丑言悖慢,自下射之,乃殪。”
他们当然委屈而愤怒,无可解释之际也就只有对天谩骂司马昭。
处理了成家兄弟,司马昭又使人收王经全家下狱。
王经正在廷尉厅下等待处理,忽见母亲被捆来,叩头大哭:“不孝子累及慈母矣!”
王母大笑:“人谁不死?正恐不得死所耳!以此弃命,何恨之有!”
第二天,王经全家皆押赴东市,母子含笑受刑。
王经担任司隶校尉的时候,“辟河内向雄为都官从事”,两人有很深的感情。
王经刑于东市,“故吏向雄哭,哀动一市”,“满城士庶,无不垂泪”。
王经曾经担任过雍州刺史,他曾经被姜维打得抱头鼠窜于狄道城,但,他在雍州的“故吏皇甫晏以家财收葬焉”。
王经是一个高尚的人,也是一个有朋友的人。
五年后,司马炎登基为帝,为了重新建立伦理纲常,给王经一个特别的追悼:“故尚书王经,虽身陷法辟,然守志可嘉。门户堙没,意常愍之,其赐经孙郎中。”
王经有后人在。
这一年,郭太后又一次遇到人生的艰难:她特别着意的曹髦死了,曹魏皇族夺回权力已经不可能。
司马昭既然敢于杀掉曹髦,也就敢于向前一步杀死郭太后。
对于郭太后而言,如果不想像曹芳那样被废、曹髦那样被杀,活命的代价就必须是讨好司马昭。
“太后令以庶人礼葬”曹髦,她以太后之尊,直接赶在司马昭之前剥夺了曹髦的皇帝身份。
太傅司马孚“与群公上表,乞以王礼葬,从之”。
既然司马孚提议,司马昭不反对,郭太后当然就答应,她已经习惯了当政治摆设:曹魏皇族已经没有了力量,除了适应还是适应。
260年,司马昭铲除曹髦,洛阳城内仅仅一个王经殉葬,而洛阳城外没有反对的声音。
整个中原士大夫集团已经默许司马昭谋夺皇权。
“贾充等劝司马昭受魏禅,即天子位。”
260年,司马昭竟然可以杀死皇帝,他就已经实际控制了政权,他直接当皇帝也不会有多大的阻力。
司马昭没有接受:“昔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故圣人称为至德。魏武帝不肯受禅于汉,犹吾之不肯受禅于魏也。”
周文王、曹操和司马昭是三个已经实际控制政权而不肯直接进位的历史名人,和周文王、曹操相比,司马昭更加强势,更加水到渠成。
但司马昭必须考虑伦理道德。
司马昭虽然已经实际掏空了曹魏,但只要不公开称帝,就只能称为权臣。
在司马昭之前的权臣,有实际谋夺西汉江山的王莽,有仅仅全权管理国家的伊尹、霍光、曹操、诸葛亮、司马懿、诸葛恪、司马师、孙峻、孙綝等等。这些人都已经拥有了夺取皇位的能力,但因为各种阴差阳错,除了王莽外,都没有实际登基为帝。在这些人中的伊尹和霍光,曾经直接废掉君王,但都名垂青史。
曹操和司马昭不肯直接称帝,就在于忌惮那个权臣谋夺江山的恶名。
真实的生活不是数学计算,等量代换并不绝对适合。
比如,我是一个小偷,偷了钱给儿子花,警察抓到我可以处罚,但无权处理我的儿子,因为父亲挣钱给儿子花理所应当,而未成年的儿子没有辨别父亲经济来源是否合理的能力和义务。
司马昭是曹魏的大臣,他谋夺曹魏政权,他不是忠臣,但按照封建法统,他将自己谋夺的权益合理传递给自己的儿子,他自己是权臣、奸臣但不是逆臣,而儿子就是合理合法建立政权。
比如,几千年来,人们可以批判曹操是汉献帝的奸臣,但没有人批评曹丕是汉献帝的奸臣。
曹操逼迫汉献帝封给他一个魏王,在东汉政权内部建立了具有相对独立人事、军事权力的曹魏王国。按照封建伦理,曹操不是东西,但曹操去世后,曹丕就是合法继承曹魏国王。作为曹魏王国的国王,曹丕灭了汉献帝,就等同于周武王灭了商纣、秦昭襄王灭了东周。
在封建法统中,相对独立王国灭正朔王朝,不划入篡逆范畴。
有些朋友可能不在意这个东西,但在政权合法性方面,这样的推导是很重要的。
除了极其无耻的人,一般人还是需要遮羞布的。
“贾充等闻言,已知司马昭留意于子司马炎矣,遂不复劝进。”
司马昭不肯直接当皇帝,那么就要在曹魏皇族中挑选一个新的傀儡。
260年阴历六月,“司马昭立常道乡公曹璜为帝”。
曹璜,“乃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也”。
曹操有一个宠爱的小妾,生了三个儿子,最有名的是称象而早夭的曹冲。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2-12 11:32:25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35节
208年,是曹操比较倒霉的一年。
从184年黄巾起义到220年曹操去世,正好36年,而且分成三个阶段。
184年,曹操参加平定黄巾起义的战争,然后卷入军阀混战,12年的时间,他成为一路诸侯。
196年,曹操劫持汉献帝于许昌,控制了东汉的中央政权,开始了统一中国的步伐。12年,他完成了北方统一,成为最有力量的军阀。
但是,208年,曹操比较倒霉,虽然获得了大部分荆州,但赤壁之战败的太苦,被迫吐出了荆州部分地盘。在这之后的12年,曹操虽然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军事行动,但就实力发展看就缓慢的多,孙权和刘备进入了大发展时期。
曹操的人生,非常符合12年又是一个循环的规律。
196年,曹操的环夫人生了曹冲,曹操的人生进入了快车道,12年后,208年,曹操的倒霉就是从曹冲生病开始的。
面对爱子病重,曹操“亲为请命。及亡,哀甚。”
曹丕就宽喻曹操:老爹,你不要伤心,还有我们呢?
苦恼的曹操说了一句很绝情的话:“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我本来想让曹冲继承我的事业,现在他死了,我很痛苦,你就很幸运。
都是儿子,可以有特别的爱,但不能有特别的恨。曹冲的去世与曹丕无关,曹操不应该这样窝囊曹丕。
曹冲去世的那一年,曹操遭遇了赤壁之战的惨败。
很奇怪,曹冲的出生和死亡正好将曹操的人生分成三个阶段。
环夫人的三个儿子都牵扯了曹魏政权的皇位继承。
239年,魏明帝曹睿去世前夕,本来是想让环夫人的另一个儿子燕王曹宇辅政的,但最后更换为曹爽。曹爽辅政是曹魏政权灭亡的重要原因。
254年,司马师强行废了曹芳,本来想立环夫人的另一个儿子彭城王曹据为帝。但是,当时曹魏还有一些势力,郭太后驳回司马师的提议,因为曹据是郭太后的叔父,改立了高贵乡公曹髦。曹髦是曹丕的另一个儿子曹霖的儿子,是曹丕的孙子和郭太后的侄子,比较符合封建法统。
260年,司马昭杀了曹髦,已经完全掌握了曹魏政权,郭太后已经没有了讨价还价的筹码,司马昭也不用考虑郭太后的感受,他直接就选择立燕王曹宇的儿子常道乡公曹璜即位。曹璜是郭太后的本家小叔子,这一年才14岁。
曹璜即位,遇到一个古代特有的避讳麻烦。皇帝的“皇”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更改的,而封建时代是必须避讳帝王名讳的同音字。曹璜的名字“璜”和“皇”同音,这个太难为大臣了。所以,曹璜自己改名曹奂。
曹奂登基后,封司马昭“为相国、晋公,赐钱十万、绢万匹。”
司马昭被封晋公,成为曹魏皇室之外的山阳公刘协之后第一个、当然也是最后一个异姓公爵,他从舆论上宣布司马家族取代曹魏政权已经进入正大光明的时代。
为司马昭立下大功的贾充“进封安阳乡侯,增邑千二百户,统城外诸军,加散骑常侍”。
贾充替司马昭管理洛阳城外的所有军队。
这一年,忧愤交加的陈泰去世了。
曹奂是曹魏最后一个皇帝,他没有任何权力,仅仅就一个摆设,但他这个摆设也给中国留下一个长期摆设的陈留国。
265年,魏帝曹奂禅位于晋王司马炎,司马炎封曹奂“为陈留王,邑万户,即宫于邺。己巳,诏陈留王载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魏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如魏旧,上书不称臣”。
在中国历史上,曹奂的待遇是亡国之君的极限。他不但是王爵,而且是在自己的小王国内享受完整的皇帝礼遇。
1912年的宣统虽然也享受皇帝待遇,但他没有自己的封国,所以还比不上曹奂。
曹奂去世于302年,享年58岁。
五胡乱华、永嘉南渡,陈留王国随晋王朝衣冠南渡,公元326年冬十月,晋成帝司马衍封魏武帝玄孙曹励为陈留王,以继承曹魏的血食道统。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学习曹丕、司马炎的历史惯例,要禅夺东晋的江山,于是陈留王曹虔嗣“等二百七十人,及宋台群臣,并上表 劝进”。
陈留王成了禅让劝进专业户。
经过刘宋,479年,南齐时期,陈留国才被取消名义。他从265年建立到479年灭亡,竟然存在了214年,也是一道独特的历史情景剧。
第十七、姜维借机北伐挫败假投降密计和意外退兵。
1、姜维借机北伐。
“细作报入蜀中。姜维闻司马昭弑了曹髦,立了曹奂”,非常高兴:“吾今日伐魏,又有名矣。”
意思是说:我有理由伐魏了。
曹魏是蜀汉意识形态的敌人,姜维当然有讨伐的理由,但现在姜维讨伐魏国竟然需要理由,说明蜀汉内部反对北伐的力量已经非常强大,形成了对姜维的牵制。
司马昭杀了曹髦,是曹魏集团的内部变乱,按常规是姜维北伐的有利时机。
所以,姜维“遂发书入吴,令起兵问司马昭弑君之罪”。
姜维不但没有看破司马昭已经彻底控制曹魏政权的客观实际,也没有看出孙休借机休养生息的战略调整,一厢情愿的认为司马昭屠杀曹髦必然引起曹魏内部大动荡。
姜维指挥自己可以动员的力量,包括“车乘数千辆,皆置板箱于上”,大有和曹魏进行战略决战的意图。
姜维的部署是廖化兵出子午谷,张翼取骆谷,姜维本人自取斜谷,三路兵并起,杀奔祁山之前取齐。
姜维这一次北伐,声势比较强大,但失败的非常尴尬。
2、王瓘的假投降密计。
姜维大张旗鼓、兵分三路北伐的时候,“邓艾在祁山寨中,训练人马”。
诸葛亮六次北伐都是主攻祁山,无论他的时代还是后人都有一些异议,到了姜维,就一次又一次的更改主攻方向,最后仍然确定为主攻祁山。
诸葛亮确实优秀。
邓艾之所以选择在祁山等待姜维就是看透了祁山地理的特殊性。
诸葛亮和邓艾是《三国演义》中最重视军事地理的两个人。
邓艾接到姜维大举北伐的消息,“乃聚诸将计议”。
参军王瓘有一个提议:“吾有一计,不可明言,现写在此,谨呈将军台览。”
王瓘提议自己搞假投降,图谋内外夹攻。
王瓘之所以是以文件呈送的形式向邓艾汇报,就在于他担心在公开的会议上讨论容易走漏风声。
邓艾“接来展看毕”,知道王瓘搞假投降,就“笑”着说:“此计虽妙,只怕瞒不过姜维。”
邓艾的判断非常正确。
王瓘说:“某愿舍命前去。”
既然王瓘愿舍命拼搏,邓艾也就没有阻拦:“公志若坚,必能成功。”
邓艾遂拨五千兵给王瓘。
这是邓艾军事生涯的极大失误。
他本来就对王瓘的谋划心存疑虑,他判断姜维不是一个好忽悠的人,但仍然拗不过王瓘的热情而同意,这是犯罪。
将失一令而国破身死。
王瓘是参军,也就是参谋长什么的,他有提建议的权力和义务,但没有决策权。邓艾是司令员,他有决策权,而且必须决策。
我曾经说过,领导岗位首先是决策责任,至于其他能力是第二位的。
227年,诸葛亮北伐,形势一片大好,但马谡坚决要求防卫街亭,诸葛亮竟然答应了马谡,于是彻底逆转。
丢失街亭的责任,与刘禅无关,因为他在后方,没法参与,所有的责任都必须由诸葛亮担任,所以自贬三级。
一个领导,身边一定有参谋、秘书、顾问、专家什么的,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甚至是相互对立的建议,一大堆建议堆到领导那里,就由领导决断。
不管他决出什么样的决策,不管建议是谁提出的,谁做出决策谁就负担重要责任。
邓艾在将信将疑中答应了王瓘。
楼主:yc雨花石  时间:2013-12-13 10:58:59
刺破时空的悲怆呼叫
——姜维九伐空劬劳
第236节

第236节
3、 姜维将计就计。
王瓘带领五千人马连夜从斜谷迎接姜维的大队人马,正撞蜀兵前队哨马。
得到哨军报告有魏军前来投降,姜维令拦住余兵,只教为首的将领来见。
王瓘拜伏于地:“某乃王经之侄王瓘也。近见司马昭弑君,将叔父一门皆戮,某痛恨入骨。今幸将军兴师问罪,故特引本部兵五千来降。愿从调遣,剿除奸党,以报叔父之恨。”
姜维大喜,对王瓘说:“汝既诚心来降,吾岂不诚心相待?吾军中所患者,不过粮耳。今有粮车数千,现在川口,汝可运赴祁山。吾只今去取祁山寨也。”
王瓘心中大喜,以为姜维中计,忻然领诺。
姜维又安排:“汝去运粮,不必用五千人,但引三千人去,留下二千人引路,以打祁山。”
姜维分解了王瓘的军队,王瓘认为这是姜维对自己的试探,担心姜维疑惑,留下两千军马,“乃引三千兵去了”。
姜维“令傅佥引二千魏兵随征听用”。
就在这时,忽报车骑将军夏侯霸来到大营。
夏侯霸说:“都督何故准信王瓘之言也?吾在魏,虽不知备细,未闻王瓘是王经之侄。其中多诈,请将军察之。”
夏侯霸的判断是根据自己对王经的了解。
姜维大笑:“我已知王瓘之诈,故分其兵势,将计就计而行。”
我已经判断王瓘是假投降,相信他是将计就计,所以分割了他的部队。
夏侯霸有些不服气:你凭什么判断王瓘假投降?
姜维解释说:“司马昭奸雄比于曹操,既杀王经,灭其三族,安肯存亲侄于关外领兵?故知其诈也。仲权之见,与我暗合。”
姜维从人情世故入手判定王瓘根本就不是王经的本家,但既然王瓘来假投降,就正好利用一下。
“姜维不出斜谷,却令人于路暗伏,以防王瓘奸细。”
姜维认为,王瓘的军队太少,对于蜀汉没有什么影响,他最大的可怕就是秘密联络邓艾内外夹击。所以,姜维掐断褒斜谷交通等待王瓘的秘密联络。
几天后,“果然伏兵捉得王瓘回报邓艾下书人来见。”
姜维搜出王瓘给邓艾的私书,“书中约于八月二十日,从小路运粮送归大寨,却教邓艾遣兵于墵山谷中接应。”
这个姜维,为了忽悠王瓘是狠下了本钱。蜀军天然短板就是后勤供应,姜维让王瓘负责运输粮食,就是将自己的脖子交到王瓘手里。因为粮食的特殊重要性,王瓘就谋划躲开姜维的军队将粮食经小路押运出斜谷送给邓艾。王瓘一共还有三千人,兵力比较紧张,运粮不能打仗,打仗不能运粮,冲破姜维控制的地域时,一旦被姜维发现,王瓘就不能应对,所以,王瓘请求邓艾遣兵墵山谷接应。王瓘认为,只要把姜维粮食偷运到邓艾那里,姜维的军队因为没有粮食就不能打仗。
知道王瓘的密谋后,姜维决定将计就计。姜维决定先诱歼的邓艾的主力部队,然后回过头来解决已经被隔断于褒斜谷的王瓘部队。
第一步是诱引邓艾。
姜维“将下书人杀了,却将书中之意,改作八月十五日,约邓艾自率大兵,于墵山谷中接应。”
姜维“令人扮作魏军往魏营下书”。
第二步是战场制造假象。
姜维“令傅佥引二千原降魏兵,执打运粮旗号”在墵山谷附近佯动,目的是将邓艾诱入既定战场。
为了把戏演的逼真,姜维“令人将现有粮车数百辆卸了粮米,装载干柴茅草引火之物,用青布罩之”交给傅佥。
姜维不但要用这些粮车忽悠邓艾,而且还要用粮车烧邓艾。
第三步是布置既定战场。
姜维本人与夏侯霸各引一军,去墵山谷中埋伏,准备聚歼邓艾。
第四步是“令蒋舒出斜谷,廖化、张翼俱各进兵,来取祁山”。
姜维要趁邓艾远离祁山的有利时机夺取祁山曹魏大寨。
按照姜维的谋划,战役将在两个战场同时开打。
姜维认为,自己的计划距离王瓘到达墵山谷还有五天时间差,应该有充分的空隙应对王瓘,所以姜维就把王瓘暂时搁置在一边。
“邓艾得了王瓘书信,大喜”,王瓘一旦控制了姜维的粮食,就掐断了姜维战斗力,邓艾当然很高兴,所以“急写回书,今来人回报”,这封信当然就落到姜维手里。
“八月十五日,邓艾引五万精兵径往墵山谷中来,远远使人凭高眺探,只见无数粮车,接连不断,从山凹中而行”。
邓艾勒马观望,“果然皆是魏兵”。
从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明白,姜维是一个多么聪明的人。当王瓘假投降的时候,姜维不但看破了王瓘的阴谋,而且故意分解王瓘的军队,他分解的这个两千军队在最关键的时刻就起到忽悠邓艾的作用。
邓艾身边人建议:“天已昏暮,可速接应王瓘出谷口。”
天黑之前完成汇合,的确是恰当的选择。
但是,邓艾别有观察:“前面山势掩映,倘有伏兵,急难退步;只可在此等候。”
邓艾最大的长项就是军事地理,他根据地理观察判定前面的地形非常适合设伏,所以他非常谨慎。
但是,“忽两骑马骤至”汇报:“王将军因将粮草过界,背后人马赶来,望早救应。”
三千人马押解大批军粮经过战区警戒线,不被发现是非常艰难的,这是王瓘请求邓艾提前接应的原因。邓艾得到紧急求救,因为这种求救非常合情合理,所以就“大惊,急催兵前进”。
“时值初更,月明如昼,只听得山后呐喊”,因为姜维的假戏演的太真切,邓艾“只道王瓘在山后厮杀”所以径向山后奔去。
就在邓艾在狭窄山道慌慌张张急行军时,忽树林后一彪军撞出,为首蜀将傅佥,纵马大叫:“邓艾匹夫!已中吾主将之计,何不早早下马受死!”
傅佥为什么要大声宣呼?他的目的就是宣传战,惊扰邓艾的军心。
傅佥的宣传战效果非常明显,邓艾“大惊,勒回马便走”。
傅佥立即采取办法点燃了假粮车,“车上火尽着,那火便是号火”。姜维和夏侯霸“两势下蜀兵尽出,杀得魏兵七断八续”,邓艾在狭窄的山路被围攻,无法收拢军队,也不能正面突围,只好“弃甲丢盔,撇了坐下马,杂在步军之中,爬山越岭而逃”。
姜维、夏侯霸“只望马上为首的径来擒捉,不想邓艾步行走脱”。
邓艾利用姜维的思维误区得以逃跑,但这一次墵山谷战役,邓艾的损失极惨,而且蒋舒、廖化、张翼三路进军趁虚谋夺了邓艾的祁山。
就战役指挥而言,姜维的墵山谷战役是谋划得当、指挥协调、战斗有力,几乎可用完美来评价。
如果姜维顺势进军,已经输的仅仅只有裤衩的邓艾一筹莫展,就只能任由姜维在广阔的无堡垒、无防护地区自由行动了。
自从227年诸葛亮北伐以来,33年来,蜀汉军队在关中战场的形势从来就没有这样光辉灿烂、一片大好。
但是,姜维必须解决了隔断在褒斜谷中的王瓘军队,获得粮食才能乘胜进军。
就在姜维“领得胜兵去接王瓘粮车”的时候,“忽有心腹人”报告王瓘:“事已泄漏,邓将军大败,不知性命如何。”
这个“心腹人”当然是被姜维分解到傅佥统帅的那两千曹魏军队中的一个。
三国乱世,杀来杀去的很正常,虽然有关羽、庞德这样的忠诚人杰,但更多的是“苟全性命于乱世”得过且过而已。
姜维在墵山谷战役中取得极大胜利,王瓘当然就是掉入姜维口袋的一只老鼠,不管怎样挣扎也不可能指挥军队完整撤离,所以前来给王瓘传递机密情报并不能挽救这一支军队,但这个“心腹人”来了,这个就是人和人的特殊感情:不计功利的友谊。
从“心腹人”汇报“邓将军大败,不知性命如何”来看,这个朋友应该参加了墵山谷战役,所以知道邓艾大败,从不知道邓艾逃脱姜维的围攻看,他没有参加姜维最后阶段的追击。由此我们判断,这个“心腹人”是在傅佥指挥部队进行大追击的时候找机会脱离大部队紧急向西前来寻找王瓘的。
我们不管战争性质如何,就人性而言,这个“心腹人”是一个可以托付一切的好朋友。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