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帝王史第八部

字数:66954访问原帖 评论数:1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5-08 17:39:11 更新时间:2021-05-17 02:57:22

楼主:许雨浓A  时间:2021-05-08 09:39:11
资治通鉴帝王史第八部

三国春秋
内容提要

汉献帝刘协的建安二十五年(220。也是魏文帝曹丕的初黄元年)正月二十三日,曹丕在邺城继位当了魏王后,尊称母亲卞氏为魏国王太后。在魏国建年号为“延康元年”。同年十月二十九日,曹丕代汉称帝,改自己当魏王时的“延康元年”为当皇帝的“黄初元年”。这一变化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标志着三国时代的到来。三国时代尽管以曹魏为主线,但是,其文化演变与蜀汉、东吴密不可分。
221年正月,成都传言汉献帝刘协已经遇害,群臣纷纷上书,请刘备称帝。221年四月初六,刘备在成都西北的武担山即帝位。改汉献帝的“建安”年号,为自己的“章武”年号。
221年(曹丕的初黄二年)七月,刘备称帝才三个月,他大脑发热,失去理智,放着国贼曹魏不打,为了给关羽报仇,发动了著名的猇亭大战,导致一败涂地,使东吴年轻将领陆逊一举成名。
223年四月十三日,刘备因失败忧郁成疾病逝,蜀汉由弱智的刘禅继位,诸葛亮二上《出师表》,想完成统一大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给三国文化添上一笔魏蜀无奈的战争史。
随着刘备的去世,魏、吴的君臣关系也就瓦解了。孙权219年向曹操称臣是为了攻打关羽,收回荆州。220年向曹丕称臣,是为了抵抗刘备给关羽报仇;曹丕不知天高地厚,居然要孙权送王太子孙登到洛阳作为人质,孙权在被曹丕逼得无退路时与曹丕翻脸,曹丕于初黄三年(222)九月,兵分三路进攻东吴。
同年十月,孙权在与曹丕求和不成的情况下,改曹丕的“黄初三年”为自己当吴王的“黄武元年”,意思是他要对曹丕动武,也有驾驭在曹丕的“黄初”与刘备的“章武”年号之上的意思。凭借长江天堑抵抗曹丕。
魏明帝曹睿的太和三年(229)四月十三日,吴王孙权即帝位。改自己称吴王时的“黄武八年”为当皇帝的“黄龙元年”。
期间,诸葛亮与东吴再次联合抗魏。蜀吴合作,曹魏与蜀汉在西北凉州的战争、曹魏与东吴在东南淮南与江陵一带的战争不断。曹魏到了第三任皇帝曹芳的嘉平元年(249)正月初六,权臣曹爽带着曹芳到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睿,装病的司马懿在洛阳发动兵变,导致曹爽和曹芳无家可归。政变之后,司马懿执政,改变了政权格局,曹魏政权名存实亡。魏国末代皇帝曹奂的景元四年(263)十月,大将军司马昭灭蜀;晋武帝司马炎的太康元年(280)三月,司马炎灭吴,三国历史灰飞烟灭。这就是三国,一部你争我夺的战争史,最后的赢家是司马氏。



目录

1,魏文帝曹丕传

一,天掉馅饼
二,执政无术
三,刘备失智
四,魏吴异心
五,猇亭大战
六,魏吴翻脸
七,诸葛执政
八,东征狼狈
九,尾声

2,魏明帝曹睿传

一,求奢轻民
二,诸葛北伐
三,街亭之战
四,孙权称帝
五,吴帝梦幻
六,魏吴杂谈
七,曹植陈情
八,昏庸明帝
九,杜恕直谏
十,孙权昏庸
十一,孔明去世
十二,诸葛风潮
十三,求奢贪色
十四,倒行逆施
十五,荒唐诏令
十六,漩涡结阵
十七,收复辽东
十八,含恨离世

3,齐王曹芳盈传

一,曹爽弄权
二,三国调整
三,政星殒落
四,三国衰弱
五,平陵之变
六,仲达执政
七,吴魏内乱
八,孙权去世
九,权臣执政
十,成峻败峻
十一,司马废帝


4,高贵乡公曹髦传

一,毌文兵变
二,姜维自贬
三,吴宫惨案
四,寿春大战
五,孙亮被贬
六,曹髦被弑

5,魏元帝曹奂传

一,吴蜀滋奸
二,讨伐蜀汉
三,蜀汉覆灭
四,黄雀在后
五,江山易主


楼主:许雨浓A  时间:2021-05-08 10:38:52
三国卷•魏/公元220年十月至公元265年十二月。

专横无术
——魏文帝曹丕传


魏文帝曹丕,字子恒,是曹操的次子(曹操一生主要有三个女人,丁夫人无子;妾刘氏生长子曹昂,建安二年【197 】正月,被张绣所杀;卞氏生四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其他儿子在后面有记载)。生于公元187年,卒于公元226年农历五月十七日,终年39岁左右。在位五年零五个月(即220年十月二十九日至226年五月十七日)。谥“文”,史称魏文帝。安葬首阳陵(位于河南省洛阳偃师市西北十五公里首阳山南麓)
曹丕祖籍在今安徽省亳州市,后来曹操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安家,曹丕有可能出生在开封。他青少年时代正是东汉王朝群雄逐鹿、军阀混战时期。建安十三年(208)赤壁大战之后,曹操、孙权、刘备逐渐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建安二十二年(217)十月,身为五官中郎将的曹丕被立为魏王太子,他在与三弟曹植(192-232十一月二十八日,字子建)争夺魏太子之位期间,用尽心事。黄初元年(220)二月,曹丕刚刚安葬魏武帝曹操,就让二弟、鄢陵侯曹彰等人都回到自己的封地。临侯曹植的监国谒者(官名。魏文帝曹丕为了对曹氏各位诸侯王监控,将本来负责皇帝起居等事务的侍从官谒者,改名为“监国谒者”,派到诸侯国去控制这些亲王侯)灌均,为了迎合曹丕的意图,上奏说:“曹植酗酒,言辞轻狂怠慢,动不动就劫持并胁迫使者。”曹丕贬曹植为安乡侯,将曹植的党羽、丞相府负责除奸的官员丁仪,黄门侍郎丁廙,以及他们两家的男丁全部处死。
魏文帝的黄初二年(221)七月,曹丕将弟弟曹彰(鄢陵侯)、曹据(宛侯)、曹宇(鲁阳侯)、曹林(谯侯)、曹衮(赞侯)、曹峻(襄邑侯)、曹斡(弘农侯)、曹彪(寿春侯)、曹微(历城侯)、曹茂(平舆侯)都进爵为公;然而,曹丕记恨曹植当初与他争夺太子之位,改封曹植安乡侯为鄄城侯,让曹植的侯爵比封公爵的兄弟低一等。
曹丕这样做,是为了进一步试探三弟曹植对他当皇帝的忠诚度。原来,曹操死后,曹植心情十分郁闷,加上曹丕在曹操去世以后,命曹植迁到青州政府所在地临淄县(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区北)去了。曹植到临淄后,失去了往日京城里赋诗作词的文友,而且曹丕还派来了监视曹植的官员,使他动辄违规,可怜的曹植只好整天借酒浇愁。另外,监视曹植的灌均,见曹植醉生梦死,就上奏对曹丕说:“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曹丕听了大怒,当即派兵把曹植抓捕到京城。
曹丕要治胞弟曹植的罪时,母亲卞氏急忙出来阻止。她哭着对曹丕说:“你弟弟平时就嗜酒如命,他自恃才华出众,行为放纵,你当了皇帝,他是臣子,你应该念在他是你同胞弟弟的份上,放他一条生路呵!你如果能宽恕他的罪过,老娘就是死了,也可瞑目!”曹丕只好假意说:“我也深爱弟弟的才华,只是想对他粗狂的脾气惩戒一下。”母亲的干预,曹丕没有达到杀曹植的目的。
华歆是一个歹毒的酷吏,在曹操时代他为曹操迫害过献帝的伏皇后,他看出了曹丕的心事,挑拨离间说:“我听说曹植的才智颇高,又有大志,皇上若不早日除掉他,必有后患。”曹丕对此无奈地说:“我是母命难违啊!”
华歆见曹丕无奈,献计说:“士人都说曹植能出口成章,皇上何不召他来试试?如果他不能出口成章,陛下就以“徒有虚名”杀掉他;如果他真能成诵,贬官如何?”曹丕觉得此计可行,派人把曹植召到宫中。曹植见皇兄召见自己,心理上就有压力,当他见到曹丕时,伏拜于地。曹丕冷若冰霜地说:“我和你在情份上是兄弟,但在道义上是君臣,听说你竟敢自恃文才蔑视礼仪,这是不对的!先王在世时,你常常炫耀文采,而我怀疑你是不是找第二个杨修代笔,现在我限你七步之内题诗一首,如果你能做到,就免你一死,否则决不宽容!”
曹丕要置曹植于死地,曹植悲从心中起,当他想到皇兄如此无情时,毫不犹豫地说:“请出题。”曹丕见曹植如此爽快,奸笑说:“我和你是兄弟,就以此为题,但不许涉及‘兄弟’的字样。”
这一标题正好与曹植怀恨曹丕的心境一样,他连想都没有想,就随着曹丕的话音,口赋《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了,也不禁潸然泪下。这时,他们的母亲从殿堂后面走出来,对曹丕不满地说:“你做兄长的为什么要这样逼弟弟呢?”曹丕慌忙解释说:“我们虽然是兄弟,但国法不可废弃。”
222年四月十四日,曹丕立鄄城侯曹植为鄄城王。当时,诸侯王只保有封国的空名而没有实力;各王国只有一百多名老兵作为警卫,与都城洛阳(220年十二月,曹丕将都城从邺城迁到洛阳)隔绝千里,又不允许诸侯王到京城朝见皇帝,加上监国等官员监视诸侯王的行动,导致曹氏这些诸侯王实际上与平民百姓没有两样。因此,曹氏诸侯王都想成为平民百姓,却又不能。曹丕的法令严峻,诸侯王有过错和恶行的“罪名”,曹丕能天天听到。只有北海王曹兖(母杜夫人)勤奋好学,行为谨慎,没有过失。北海国的文学官员与防辅(监察诸王行动官员的名称)商量说:“我们奉命观察北海王的举止行为,如果他有过失,我们要上报朝廷;如果有善行,我们也应该向朝廷汇报。”于是,他俩联名上表陈述曹兖的优点。曹兖知道后非常惊恐,责备文学官说:“重视道德修养,约束自己,这是做人的本分,而各位却将这些上报朝廷,恰恰是给我增加负担。如果有善行,不怕朝廷不知道,而诸位急迫上报,是在给我帮倒忙啊!”
曹丕对兄弟专横是担心他们夺位。然而,他对魏朝开国大功臣鲍信的儿子鲍勋、堂叔曹洪也是残酷无情,只因曹洪在曹丕当太子时,曾向曹洪借用一百匹娟没有让他满意,就心怀忌恨。后来,曹洪的宾客犯法,曹丕要判曹洪的死刑,大臣都为曹洪求情,文帝仍然不肯。卞太后气愤地责备说:“当年在梁沛之间大战时,如果没有曹洪,我们怎么会有今天!”又对郭皇后说:“皇帝今天处死曹洪,我明天就要他废掉你!”于是,郭皇后多次哭着为曹洪求情,曹洪虽然免于一死,但免除了官职、爵位,并没收了封地;鲍勋因文帝当太子时,郭夫人的弟弟犯法,被当时的魏郡西部都尉鲍勋治罪;太子曹丕向鲍勋请求赦免被拒绝,曹丕对鲍勋怀恨在心。加上鲍勋直谏,让曹丕看不顺眼,当时的重臣钟繇、华歆、陈群、辛毗、高柔、卫臻等人一起上表营救,说鲍勋的父亲鲍信有功于先帝,请求赦免鲍勋,文帝没有同意。廷尉高柔拒不服从诏令,文帝更加愤怒,把高柔召到国务院,然后,派人秉承旨意到法院监狱将鲍勋处死。鲍勋死后,才放高柔。
除此之外,曹丕为了专权,让三公闲置。曹丕的黄初四年(223)八月十一日,他任命魏国最高法院院长(廷尉)钟繇为太尉,执法委员会负责起草宪法的大法官(治书执法)高柔,接替钟繇代理最高法院院长。这时,魏国三公没有具体事务,又很少参预朝政决策,高柔向文帝上书说:“三公一级的辅佐大臣,都是国家的栋梁,是百姓敬仰的对象,现在虽然设置了三公的职位,却不让他们参预朝政,他们只好各自休养,很少提出建议,这实在不是朝廷尊崇和使用大臣、要他们献计献策的本意。在古代,刑罚和政令有疑问和冲突时,都与三公和大臣在槐树、棘木下讨论。从今以后,朝廷在政治措施上有疑问,以及关系到刑狱的大事,应该多征询三公的意见。三公在每月初一、十五上朝时,陛下还要特别请他们分析讲解政策得失,以求尽量了解事实,这样既可以启发陛下的思路,弥补考虑不周之处,还能使陛下的威望和美德更加发扬光大。”由此可见,曹丕的专权到了何等的地步,自古以来,司马、司徒、司空或丞相、御吏大夫、大将军等等不同时期,取不同名称的三公,都是帮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的一级领导班子,曹丕竟然让他们各自休养,很少提出建议,这无疑是专横没有能力驾驭群臣之术的表现。
从以上史料来看,曹丕对所有的弟弟和不顺眼的大臣都实行专政。尽管他如此专横,但他在军事方面无能,在治理国家方面无术,导致曹氏诸侯王因曹丕定下的制度无实权,二十多年后,司马懿在曹丕之孙曹芳的嘉平元年(249)正月发动兵变,轻易地接管了魏国政权。所以笔者以《专横无术》为题,给曹丕写下这篇传记。让我们回到《资治通鉴帝王史》的体例中去。



天掉馅饼

随着曹操在汉献帝的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二十三日去世,曹丕继位当了魏王后,尊称母亲卞氏为魏国王太后。在魏国首都邺城建年号为“延康元年”。曹丕在建安二十五年十月代汉后,改自己的“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资治通鉴》对三国所使用的年号以曹魏皇帝的年号为准。
220年正月,曹丕既然继承了魏王爵位,自然要有新气象,他首先进行了人事调整。

二月,丁未朔,日有食之。
壬戌,以太中大夫贾诩为太尉,御史大夫华歆为相国,大理王朗为御史大夫。
丁卯,葬武王于高陵。
王弟鄢陵侯彰等皆就国。临菑临国谒者灌均,希指奏:“临菑侯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王贬植为安乡侯,诛右刺奸掾沛国丁仪及弟黄门侍郎廙并其男口,皆植之党也。
鱼豢论曰:谚言:“贫不学俭,卑不学恭。”非人性分殊也,势使然耳。假令太祖防遏植等在于畴昔,此贤之心,何缘有窥望乎!彰之挟恨,尚无所至;至于植者,岂能兴难!乃令杨修以倚注遇害,丁仪以希意族灭,哀夫!
初置散骑常侍、侍郎各四人。其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为金策,藏之石室。时当选侍中、常侍,王左右旧人讽主者,便欲就用,不调馀人。司马孚曰:“今嗣王新立,当进用海内英贤,如何欲因际会,自相荐举邪!官失其任,得者亦不足贵也。”遂他选。
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夏,五月,戊寅,汉帝追尊王祖太尉曰太王,夫人丁氏曰太王后。
王以安定太守邹岐为凉州刺史,西平麹演结旁郡作乱以拒岐。张掖张进执太守杜通,酒泉黄华不受太守辛机,皆自称太守以应演。武威三种胡复叛。武威太守毋丘兴告急于金城太守、护羌校尉扶风苏则,则将救之,郡人皆以为贼势方盛,宜须大军。时将军郝昭、魏平先屯金城,受诏不得西度。则乃见郡中大吏及昭等谋曰:“今贼虽盛,然皆新合,或有胁从,未必同心。因衅击之,善恶必离,离而归我,我增而彼损矣。既获益众之实,且有倍气之势,率以进讨,破之必矣。若待大军,旷日弥久,善人无归,必合于恶,善恶就合,势难卒离。虽有诏命,违而合权,专之可也。”昭等从之,乃发兵救武威,降其三种胡,与毋丘兴击张进于张掖。麹演闻之,将步骑三千迎则,辞来助军,实欲为变,则诱而斩之,出以徇军,其党皆散走。则遂与诸军围张掖,破之,斩进。黄华惧,乞降,河西平。初,敦煌太守马艾卒官,郡人推功曹张恭行长史事;恭遣其子就诣朝廷请太守。会黄华、张进叛,欲与敦煌并势,执就,劫以白刃。就终不回,私与恭疏曰:“大人率厉敦煌,忠义显然,岂以就在困厄之中而替之哉!令大军垂至,但当促兵以掎之耳。愿不以下流之爱,使就有恨于黄壤也。”恭即引兵攻酒泉,别遣铁骑二百及官属,缘酒泉北塞,东迎太守尹奉。黄华欲救张进,而西顾恭兵,恐击其后,故不得往而降。就卒平安,奉得之郡,诏赐恭爵关内侯(《资治通鉴》黄初元年二到五月)。

220年二月初一,出现日食。
二月十六日,曹丕改任太中大夫贾诩为太尉,御史大夫华歆为相国,司法部部长(大理)王朗为监察部长(御史大夫)。
二月二十一日,曹丕在邺城西面的高陵安葬了父王曹操。
曹丕安葬父王后,命令弟弟曹彰(时任鄢陵侯)等人,都回到自己的封地。临侯曹植的监察官(监国谒者)灌均,迎合曹丕的意图,上奏说:“曹植酗酒,言辞轻狂怠慢,动不动就劫持、威胁使者。”曹丕贬曹植为安乡侯,将曹植的党羽丞相府负责除奸的官员(右刺奸掾)丁仪、黄门侍郎丁廙兄弟,以及丁氏兄弟两家男人全部处死。
三国时期魏国郎中、著名史学家鱼豢,看到曹丕兄弟相斗的史料,评论说,谚语有“贫穷的人不用学,就会自然节俭;卑下的人不用学,就会自然谦恭。”这并不是说人的性格有差别,而是环境造成的必然结果。假如曹操防止儿子内斗事态发生,就会提前有阻止曹植等人有非分之想的举止,曹操有了这样贤明的用心,儿子曹植等人怎么会有非分的想法呢?曹彰怀有怨恨,尚且没有到达废除曹丕的目的;至于曹植这样的文弱书生,哪能发动政变呢!以致让杨修因曹植的倚重而遇害,丁仪因迎合曹植而全家被杀,令人哀叹啊!
当初,曹魏开始设置散骑常侍(官名。入则规谏过失,备皇帝顾问,出则骑马散从。秦汉时,散骑为皇帝侍从,与中常侍性质相同。东汉省散骑,又以宦官任中常侍。曹魏初年,并散骑、中常侍为一,故称散骑常侍,以士人任职。也就是皇帝的随从顾问)、侍郎各四人,宫中的宦官任职人数不得超过各个中央直属单位;并将这一规定用金汁写在策书上,存放在曹氏宗庙的石函里。这时,曹丕正在选拔侍中(侍中最早在汉武帝时代,霍光、金日磾等人都是十三岁左右少年担任侍中,负责在汉武帝身边看看滴漏,倒倒茶水。到了汉昭帝时,侍中年龄更小,如金日磾的两个儿子金赏、金建都担任侍中,与八岁的汉昭帝年龄差不多,起床、睡觉都在一起。说明汉武帝与汉昭帝时代的侍中只是玩伴。到了东汉的侍中开始掌权,南北朝期,侍中的权力相当现代政治局常委。如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时,不是侍中不能担任宰相,唐玄宗时代是群相制,侍中是专职宰相的代名词)、常侍(皇帝侍从室主任。东汉称中常侍,由太监担任。不过这时除了中常侍外,还有散骑常侍、骑常侍、武骑常侍、常侍郎等)等官员,长期跟随曹丕左右的亲信就暗示负责选举的人,想让自己担任侍中或常侍,不再从其他地方选人。负责这次选拔官员的负责人司马孚反对说:“现在新王刚刚登基,应该征召和任用全国各地的人才,怎么能凭借在魏王身边工作的机会,就举荐呢?任职不根据才华,当选也并不尊贵。”因此,才从其他地方官员中选拔。
尚书陈群(?—237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字长文。今河南省许昌市人。东汉桓帝时代名士陈寔的孙子、汉献帝时代大鸿胪陈纪的儿子。三国曹魏著名政治家,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中“九品中正制”和《魏律》的主要编撰者)认为,汉朝录用的官员,并没有把真正的人才都选举出来,于是设立九品官员制度:在州、郡中设置中正(相当州郡组织部选举办公室主任),以确定应该选用哪些人;中正由各个州郡有贤德、能够鉴别人才的人担任,由他们鉴别人物品行与工作能力,分出高低和等级。
220年五月初三,汉献帝刘协追封曹丕已故的祖父曹嵩(曾任刘协的太尉)为魏太王 ,曹嵩的夫人丁氏为魏太王后。这一切都在为曹丕代汉当皇帝铺路。
曹丕晋升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东南曙光乡)太守邹岐为凉州(汉灵帝建宁元年【168】,凉州治所从今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迁到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魏文帝在黄初元年【220】五月,将凉州治所移到今甘肃省武威市)刺史。西平郡(建安年间中期分金城郡设置,治所在今青海省西宁市)的匪徒麹演(219年五月,西平太守麹演与雍州武威郡人颜俊、张掖郡人和鸾、酒泉郡人黄华造反,颜俊派使者把母亲和儿子送到邺城作为人质,以求得到曹操的帮助。曹操听取张既的计策,按兵不动,后来和鸾杀了颜俊,武威郡人王秘又杀和鸾)勾结附近几郡制造动乱,抗拒邹岐;张掖郡的匪徒张进把张掖太守杜通抓了起来,酒泉郡的匪徒黄华则拒绝太守辛机到郡就任,他们都自称太守响应麹演。武威郡三个部落的匈奴人(胡人),也再度反叛。武威太守丘兴,向金城太守和护羌校尉苏则告急,苏则将要率兵救援,郡中官员认为反贼的势力正盛,救援武威需要大批军队。这时将军郝昭、魏平抢先驻进金城郡(治所在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盐锅峡镇。公元110年三月,汉安帝刘祜将金城郡治所迁移到襄武县【治所在今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东南五里】。晋、北魏,治所在今甘肃省兰州市东,所以兰州市的别称名称金城),受命不准其西渡黄河。苏则召集郡中主要官员以及郝昭等人商量说:“如今反贼气焰虽嚣张,然而都是刚刚拼凑起来的军队,其中有些人被坏人胁迫,未必和反贼一条心;应该利用敌人内部矛盾,趁机发起进攻,他们中的善良人必然脱离那些邪恶之徒归附我们,这样,我们就增加了力量,敌人的势力也就减弱。我们既然获得了增加兵员的效果,就使气势倍增,再去讨伐一定能取胜。如果等待大军到来,需要很长时间,敌军中善良的人也就没有归宿了,他们必然会与邪恶之徒同流合污,善恶两种人混在一起,在短期内很难分开。虽然有命令不得西渡黄河,我们为了权宜之计,应该暂时违背,自己作决定也是可以的。”郝昭等人同意了。于是,他们调集军队救援武威,三个部落的胡人被征服。苏则、郝昭等人又和丘兴一起进攻张掖郡的张进。麹演听说后,率领三千步、骑兵迎接苏则,声称前来助战,实际上是准备发动突然袭击,苏则借机引诱麹演会面,将其斩首,并把尸体拖出来展示给他的下属看,麹演的党羽看到尸体逃走。于是,苏则率部和各路军队包围了张掖郡城(治所在今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西北),杀了张进。黄华恐惧,请求投降。
当初,敦煌郡(治所在今甘肃省酒泉敦煌市西)太守马艾在任上去世,敦煌郡人推选敦煌郡组织部长(功曹)张恭暂时代理长史职务;张恭派儿子张就到朝廷请求派太守到敦煌郡。正赶上黄华、张进叛乱,企图与敦煌郡联合,因此劫持了张就,把钢刀架在他的脖子上,胁迫张就答应结盟,张就誓死不从,秘密送信给父亲张恭说:“您治理敦煌郡,忠义之心昭示天下,岂能因为我在困境中而改变初衷呢!如今大军很快就要抵达,您应该率兵从后面牵制黄华。希望父亲不要因为爱儿子,而使儿子含恨黄泉。”张恭立即率兵攻打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省酒泉市),另派铁甲骑兵二百人以及敦煌郡的下属官员,沿着酒泉郡的北塞,向东迎接献帝新任酒泉太守尹奉。黄华企图救援张进,又顾忌西部张恭的部队攻打后路,所以不敢前去救援,只好投降了汉朝。张就也因此保全了性命,尹奉得以到任。献帝下诏,赐封张恭为关内侯。
随着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平定,新任魏王曹丕有些得意忘形,他六月带领大军南巡。

六月,庚午,王引军南巡。
秋,七月,孙权遣使奉献。
蜀将军孟达屯上庸,与副军中郎将刘封不协;封侵陵之,达率部曲四千馀家来降。达有容止才观,王甚器爱之,引与同辇,以达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以达领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行军长史刘晔曰:“达有苟得之心,而恃才好术,必不能感恩怀义。新城与孙、刘接连,若有变态,为国生患。”王不听。遣征南将军夏侯尚、右将军徐晃与达共袭刘封。上庸太守申耽叛封来降,封破,走还成都。初,封本罗侯寇氏之子,汉中王初至荆州,以未有继嗣,养之为子。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汉中王因此际除之;遂赐封死。
武都氐王杨仆率种人内附。
甲午,王次于谯,大飨六军及谯父老于邑东,设伎乐百戏,吏民上寿,日夕而罢。
孙盛曰: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故虽三季之末,七雄之敝,犹未有废衰斩于旬朔之间,释麻杖于反哭之日者也。逮于汉文,变易古制,人道之纪,一旦而废,固已道薄于当年,风颓于百代矣。魏王既追汉制,替其大礼,处莫重之哀而设飨宴之乐,居贻厥之始而堕王化之基,及至受禅,显纳二女,是以知王龄之不遐,卜世之期促也(《资治通鉴》黄初元年六到七月)。

220年六月二十六日,曹丕率部南巡。七月,临时臣服于曹操的孙权,这时与曹丕还保持表面上的臣属关系,派使者到许都朝廷奉献贡物。
在今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蜀汉将军孟达驻军益州上庸郡(献帝刘协的建安二十年【215】,分益州汉中郡设置,治所在今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上庸镇),与刘备的养子刘封(时任副军中郎将)不和,受到刘封的欺负,孟达一气之下,率领四千余家降魏。孟达仪表堂堂,气质不凡,深受曹丕的器重,任命孟达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曹丕经常与孟达同乘一辆车。曹丕合并房陵(治所在今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上庸、西城(治所在今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三郡为新城郡(治所在今湖北省十堰市房县西南。属于曹魏荆州管辖),由孟达兼任新城郡太守,负责西南军政事务。魏文帝的行军长史(临时官职。出征时负责行营事务)刘晔对曹丕说:“孟达有侥幸取利之心,而且倚仗才智喜欢玩弄权术,肯定不会对您感恩戴德。新城郡与孙权、刘备的地盘相接,一旦发生变故恐怕对国家产生危害。”曹丕不听。派征南将军夏侯尚、右将军徐晃与孟达一起袭击刘封。蜀国上庸郡太守申耽也背叛了刘封投降曹军。刘封被打败逃回成都。
当初,刘封本来是荆州罗侯(地名)一带姓寇人家的儿子,汉中王刘备刚到荆州时,认为刘禅这个傻儿子不能继承大业,就收刘封为养子。诸葛亮认为刘封傲慢固执,性格凶悍,担心在刘备去世以后无人控制他,劝刘备借上庸郡的失败除掉刘封;刘备逼刘封自杀了。
凉州武都郡(治所在今甘肃省陇南市成县西北)氐族酋长杨仆率领部落依附东汉朝廷(实际是曹魏了)。
220年七月二十日,魏王曹丕来到父亲的老家谯县,大有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195年十月衣锦还乡、回到沛县的得意之情。曹丕在谯县城东大摆设酒宴犒劳将士,招待谯县高寿父老,演出歌舞杂戏,官员和百姓前来为魏王举杯庆祝,直到日落才散。
东晋中期史学家孙盛(今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人),看到曹丕在曹操去世还没有一年,就这样铺张宴饮,评论说:父母去世,子女要守孝三年,上自皇帝,下至百姓,都应如此。所以尽管夏、商、周三代末期已经衰落,以及战国时期七雄争霸天下混乱,也没有人在十天半月之内就脱去孝服,在必须回庙堂哭祭已故父母的日子里,扔掉丧杖。汉文帝时,更改了古代的丧孝制度,为人之道的纲纪,一下子就被废除了,所以道德大不如前,风气也比古代坏了许多。魏王曹丕既然效仿汉代的制度,接受汉代的礼仪,在人生最应哀痛的时候,却摆设宴席,演唱歌舞;他身处创业之始,就毁坏了君王的基础。在接受汉朝皇帝禅让的时候,又公开纳汉献帝的两个女儿为妃(汉献帝娶曹操三个女儿,这等于曹丕娶了二位外甥女),由此可见,曹丕很难长寿,曹氏政权一定是个短命的王朝。
综上所述,曹丕刚刚继任王位,凉州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主动来降,西南孟达叛蜀投魏,曹丕不仅不觉得是天上掉馅饼,反而误认为是自己的天威所至。在他得意忘形时,抛弃了孝道,到祖籍谯县大宴将士与上岁数的父老。真可谓小人得势,结果不好。

楼主:许雨浓A  时间:2021-05-10 10:42:07


执政无术

曹丕在谯县显摆了魏王的威风之后,任命丞相祭酒(全称为“丞相军师祭酒”。陈寿编写《三国志》时,为避司马师讳,故意省去“师”字。曹操、刘备皆置,就是丞相府军事参谋长)贾逵为豫州(治所在谯县)刺史。

王以丞相祭酒贾逵为豫州刺史。是时天下初定,刺史多不能摄郡。逵曰:“州本以六条诏书察二千石以下,故其状皆言严能鹰扬,有督察之才,不言安静宽仁,有恺悌之德也。今长吏慢法,盗贼公行,州知而不纠,天下复何取正乎!”其二千石以下,阿纵不如法者,皆举奏免之。外修军旅,内治民事,兴陂田,通运渠,吏民称之。王曰:“逵真刺史矣。”布告天下,当以豫州为法;赐逵爵关内侯。
左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表言:“魏当代汉,见于图纬,其事众甚。”群臣因上表劝王顺天人之望,王不许。冬,十月,乙卯,汉帝告祠高庙,使行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诏册,禅位于魏。王三上书辞让,乃为坛于繁阳,辛未,升坛受玺绶,即皇帝位,燎祭天地、岳渎,改元,大赦。十一月,癸酉,奉汉帝为山阳公,行汉正朔,用天子礼乐;封公四子为列侯。追尊太王曰太皇帝;武王曰武皇帝,庙号太祖;尊王太后曰皇太后。以汉诸侯王为崇德侯,列侯为关中侯。群臣封爵、增位各有差。改相国为司徒,御史大夫为司空。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帝欲改正朔,侍中辛毘曰:“魏氏遵舜、禹之统,应天顺民;至于汤、武,以战伐定天下,乃改正朔。孔子曰:‘行夏之时,’《左氏传》曰:‘夏数为得天正,’何必期于相反!”帝善而从之。时群臣并颂魏德,多抑损前朝;散骑常侍卫臻独明禅授之义,称扬汉美。帝数目臻曰:“天下之珍,当与山阳共之。”帝欲追封太后父、母,尚书陈群奏曰:“陛下以圣德应运受命,创业革制,当永为后式。案典籍之文,无妇人分土命爵之制。在礼典,妇因夫爵。秦违古法,汉氏因之,非先王之令典也。”帝曰:“此议是也,其勿施行。”仍著定制,藏之台阁(《资治通鉴》黄初元年七到十一月)。

贾逵担任豫州刺史时,国家刚刚安定,刺史大多数人不能管辖本州各郡的事务。贾逵建议说:“一个州的刺史,本来是以六条诏书(又称“六条问事”。指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四月,颁发给十三州刺史的诏书,规定了刺史的权力和职权范围。汉武帝时,全国多达103个郡。为了加强地方行政,汉武帝依据《尚书•禹贡》《周礼•职方》,将京畿地区以外的全国划分为青、兖、徐、豫、冀、荆、扬、幽、并、凉、益、交阯、朔方十三州,州设刺史一人,年薪六百石粮食,远远低于当时一级行政机构郡太守的二千石待遇。刺史每年八月“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因不是一级政府,只有执监察法权,没有行政权,所以没有治所。其六条规定是:一,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訞祥讹言;四,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也)监察二千石高官及其以下的官员,所以其现状都能义正词严宣扬国威,有着督察之功能,不说安详、平和、宽厚、仁爱话,有谦谦君子之德。如今郡太守不重视法令,致使盗贼公开抢劫,刺史即使知道也不追究。这样下去,国家还能走上正路吗?”贾逵上任,对放纵坏人,不按法令办事的官员,二千石以及以下的官员,都一律上奏朝廷罢免。他还对外整顿武备,对内认真处理民事纠纷,开垦粮田,疏通转运粮食的水道,受到官员和百姓的称赞。曹丕称赞说:“贾逵才是真正的刺史。”随后,向全国发出通知,以豫州为榜样,封贾逵为关内侯。
左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向曹丕上书说:“魏国应该取代汉朝,经过占卜应验了河图(指伏羲八卦图)和纬书(汉代以神学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一类书,其中保存不少古代神话传说),很多事例都证明了这一点。”大臣因此都上表,劝曹丕遵从上天意志,顺应官员和百姓的愿望,取代汉朝,曹丕假意谦虚不同意。
220年十月十三日,汉献帝在汉高祖刘邦的太庙祭祀,报告列祖列宗刘氏江山将要易主,然后派代理御史大夫张音带着符节,捧着献帝的玺绶以及诏书,让位给魏王曹丕。曹丕三次上书礼节性地假意推辞,然后在繁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西北)修筑高坛(因内黄县是华夏人文始祖“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帝喾二帝和商中宗太戊均在此地建过都城,是华夏儿女寻根祭祖的溯源地),220年十月二十九日,曹丕登坛接受献帝的玉玺绶带即帝位。燃起大火祭祀天地、山川,改曹丕在220年正月即魏王位所建的“延康元年”为当皇帝后的“黄初元年”,大赦天下罪犯。
220年十一月初一,曹丕尊称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即山阳国的国主。国都位于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东北与焦作市山阳区南北交错相邻),让刘协在山阳国仍然使用汉朝的历法,拥有皇帝的礼仪、音乐;封刘协的四个儿子(即刘熙、刘懿、刘貌、刘敦。另有二子,伏皇后所生,名不详,都被曹操杀了。刘协的女儿刘曼,在魏文帝黄初四年十二月十二日,也就是公元224年1月20日,曹丕封长乐郡公主食邑五百户。另有二女是曹丕的嫔妃)为魏国政权的列侯。曹丕追尊祖父魏太王曹嵩为太皇帝;父亲曹操为武皇帝,曹操的庙号称为太祖;尊奉母亲王太后卞氏为皇太后。改封刘协汉朝的诸侯王为嵩德侯,列侯为关中侯。刘协的汉朝大臣封爵、升迁各有不同。曹丕为了有别于汉,把相国改称司徒,御史大夫改称司空。山阳公刘协献出自己的两个女儿,给魏文帝曹丕作为妃子。
魏文帝曹丕要重新颁布魏国的历法,侍中辛毗反对说:“魏朝遵循虞舜和夏禹一脉相承的关系,顺应天命、合乎民心;只有商汤、周武王依靠武力统一全国,才会更改历法。孔子说:‘使用夏历合乎时令’,《左传》说:‘夏朝的历法最符合天地运行的规律,’我们为什么要相反呢?”曹丕称赞并采纳了辛毗的建议。这时,大臣都歌颂魏朝的功德,贬低汉朝。散骑常侍卫臻却阐述禅让的大义,歌颂汉朝的功德。文帝看到卫臻有好几次,每次都会说:“普天下的珍宝,我要和山阳公共同享用。”
除此之外,魏文帝要追封母亲卞太后已故的父母,尚书陈群上奏反对说:“陛下以圣明的德行创立大业,这是顺应天命、革除旧制,应该永远成为后代遵从的典范。根据典籍记载,汉有分封妇人土地和爵位的制度。记载礼仪的典籍中,只有妇人附从丈夫的爵位。秦朝违背古代制度,汉朝又继承秦朝的体制,都不符合古代君王的法令和经典。”文帝称赞说:“你的观点很对,朕不会封太后的父母了。”并在《魏史》中记录这一建议,确定为制度,藏在台阁中。
魏文帝曹丕的黄初元年(220)十二月,曹丕从魏王首都邺城到了魏帝新首都洛阳。

十二月,初营洛阳宫。戊午,帝如洛阳。
帝谓侍中苏则曰:“前破酒泉、张掖,西域通使敦煌,献径寸大珠,可复求市益得不?”则对曰:“若陛下化洽中国,德流沙幕,即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帝嘿然。
帝召东中郎将蒋济为散骑常侍。时有诏赐征南将军夏侯尚曰:“卿腹心重将,特当任使,作威作福,杀人活人。”尚以示济。济至,帝问以所闻见,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因曰:“夫‘作威作福’,《书》之明诫。天子无戏言,古人所慎,惟陛下察之!”帝即遣追取前诏。
帝欲徙冀州士卒家十万户实河南,时天旱,蝗,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侍中辛毘与朝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待之,皆莫敢言。毘曰:“陛下欲徙士家,其计安出?”帝曰:“卿谓我徙之非邪?”毘曰:“诚以为非也。”帝曰:“吾不与卿议也。”毘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之左右,厕之谋议之官,安能不与臣议邪!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安得怒臣!”帝不答,起入内。毘随而引其裾,帝遂奋衣不还,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何太急邪!”毘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故臣不敢不力争。”帝乃徙其半。帝尝出射雉,顾群臣曰:“射雉乐哉!”毘对曰:“于陛下甚乐,于群下甚苦。”帝默然,后遂为之稀出(《资治通鉴》黄初元年十二月)。

220年十二月,魏国开始营建洛阳宫殿。十二月十七日,魏文帝曹丕到达洛阳。
文帝对侍中苏则说:“以前攻下酒泉、张掖的时候,西域派使者到敦煌进贡直径一寸的大宝珠,能否再到他们的市场购买呢?”苏则觉得文帝不务正业,严肃说:“如果陛下以教化治理好国家,威德远到荒漠地区,不寻求也会有人送来;向人求取得到,已无珍贵可言。”文帝听了尴尬无语。
文帝征召中郎将蒋济(188—249年四月十九日,字子通,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常坟镇孔岗村人。汉末曾任九江郡吏、扬州别驾。后被曹操聘为丹杨太守,不久升任丞相府主薄,成为曹操的心腹谋士。辅佐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朝)为散骑常侍。这时,文帝曹丕曾下达诏书,给征南将军夏侯尚(?—226,字伯仁,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征西将军夏侯渊的侄儿。曹操平定冀州,担任军司马、五官将文学,后来迁升为黄门侍郎。218年四月,跟随曹彰远征乌桓。因与曹丕亲近,升任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238年七月平定蜀国上庸三郡九县,升为征南大将军),诏书的内容说:“你是我非常信任的重要将领,特别委以重任,由你全权处理一切事务,享有生杀特权。”夏侯尚把诏书拿给蒋济看。蒋济抵达京城,文帝问他有什么见闻,蒋济不满地说:“没有什么可称赞的,只听到了亡国的声音。”文帝很生气,脸上立刻变得阴沉,问他为什么这样说。蒋济出言不恭地说:“‘作威作福’一词(原文“作威作福”,说明曹丕用词不当),在《尚书》中清楚地作为戒律。天子无戏言,古人对这一点非常慎重,还请陛下明察!”文帝立即下令追回夏侯尚手里的诏书。
文帝要迁冀州(曹操从袁绍手里夺取冀州时,将冀州治从今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北,迁到了邺城。三国魏移到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籍士兵十万户家属,充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汉魏旧城中)的人口。这时大旱,又闹蝗灾,百姓饥馑,朝廷各个部门都认为不行,而文帝很坚定。侍中辛毗和朝廷大臣请求晋见,文帝知道他们要劝阻,板起面孔等着,大家见皇帝的脸色难看,都不敢说话。辛毗大胆地说:“陛下要迁走冀州士兵的家属,有什么理由?”曹丕从牙缝里迸火说:“你认为我的办法不对!”辛毗见曹丕不满,坚定地说:“确实不对。”文帝恼怒说:“我不和你讨论!”辛毗耐心地解释说:“陛下不认为我无才,所以将我安排在您身边,作为咨询的顾问,陛下怎么能不和我讨论呢?我的话并非对我个人有什么好处,而是为国家着想,您有什么理由对我发脾气呢?”文帝沉默不语,起身要进内室;辛毗在后面追上拉住他的衣襟,文帝用力拽脱衣襟,头也不回地进了内室。过了很久,他出来对辛毗说:“辛佐治,你为什么把我挟持得如此窘迫!”辛毗凭着良心说:“迁徙民众,既失人心,又缺少粮食,所以我不得不力争。”文帝最后只迁了五万户。文帝曾外出打野鸡取乐,对官员说:“射野鸡实在令人高兴啊!”辛毗严肃地说:“这对陛下来说,的确是件高兴的事;对我们这些臣子来说,是件苦差事。”文帝尴尬无语,以后很少外出打猎了。
到了魏文帝的黄初二年(221)正月,曹丕封孔子第二十代孙孔羡(时任议郎)为宗圣侯,目的是让孔羡延续香火祭祀孔子。

春,正月,以议郎孔羡为宗圣侯,奉孔子祀。三月,加辽东太守公孙恭车骑将军。初复五铢钱。
蜀中传言汉帝已遇害,于是汉中王发丧制服,谥曰孝愍皇帝。群下竞言符瑞,劝汉中王称尊号。前部司马费诗上疏曰:“殿下以曹操父子逼主篡位,故乃羁旅万里,纠合士众,将以讨贼。今大敌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与楚约,先破秦者王之。及屠咸阳,获子婴,犹怀推让。况今殿下未出门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诚不为殿下取也。”王不悦,左迁诗为部永昌从事。夏,四月,丙午,汉中王即皇帝位于武担之南,大赦,改元章武。以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
臣光曰:天生烝民,其势不能自治,必相与戴君以治之。苟能禁暴除害以保全其生,赏善罚恶使不至于乱,斯可谓之君矣。是以三代之前,海内诸侯,何啻万国,有民人、社稷者,通谓之君。合万国而君之,立法度,班号令,而天下莫敢违者,乃谓之王。王德既衰,强大之国能帅诸侯以尊天子者,则谓之霸。故自古天下无道,诸侯力争,或旷世无王者,固亦多矣。秦焚书坑儒,汉兴,学者始推五德生、胜,以秦为闰位,在木火之间,霸而不王,于是正闰之论兴矣。及汉室颠覆,三国鼎跱。晋氏失驭,五胡云扰。宋、魏以降,南北分治,各有国史,互相排黜,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硃氏代唐,四方幅裂,硃邪入汴,比之穷、新,运历年纪,皆弃而不数,此皆私己之偏辞,非大公之通论也。
臣愚诚不足以识前代之正闰,窃以为苟不能使九州合为一统,皆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实者也。虽华夷仁暴,大小强弱,或时不同,要皆与古之列国无异,岂得独尊奖一国谓之正统,而其馀皆为僭伪哉!若以自上相授受者为正邪,则陈氏何所授?拓跋氏何所受?若以居中夏者为正邪,则刘、石、慕容、苻、姚、赫连所得之土,皆五帝、三王之旧都也。若有以道德者为正邪,则蕞尔之国,必有令主,三代之季,岂无僻王!是以正闰之论,自古及今,未有能通其义,确然使人不可移夺者也。臣今所述,止欲叙国家之兴衰,著生民之休戚,使观者自择其善恶得失,以为劝戒,非若《春秋》立褒贬之法,拔乱世反诸正也。正闰之际,非所敢知,但据其功业之实而言之。周、秦、汉、晋、隋、唐,皆尝混壹九州,传祚于后,子孙虽微弱播迁,犹承祖宗之业,有绍复之望,四方与之争衡者,皆其故臣也,故全用天子之制以临之。其馀地丑德齐,莫能相壹,名号不异,本非君臣者,皆以列国之制处之,彼此钧敌,无所抑扬,庶几不诬事实,近于至公。然天下离析之际,不可无岁、时、月、日以识事之先后。据汉传于魏而晋受之,晋传于宋以至于陈而隋取之,唐传于梁以至于周而大宋承之,故不得不取魏、宋、齐、梁、陈、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年号,以纪诸国之事,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闰之辨也。昭烈之汉,虽云中山靖王之后,而族属疏远,不能纪其世数名位,亦犹宋高祖称楚元王后,南唐烈祖称吴王恪后,是非难辨,故不敢以光武及晋元帝为比,使得绍汉氏之遗统也。
孙权自公安徙都鄂,更名鄂曰武昌(《资治通鉴》黄初二年一到四月)。

221年正月,魏文帝封了孔羡之后,三月加封辽东郡(治所在今辽宁省辽阳市)太守公孙恭(东汉末年辽东地区割据军阀公孙度的次子,辽东第二代军阀公孙康的弟弟。公孙度大约在210年去世,公孙康继位,把曹操赐封的宁乡侯虚衔给了弟弟公孙恭。公孙康去世,其子公孙晃、公孙渊都年幼,于是众人推举公孙恭为辽东太守)为车骑将军。
魏国开始恢复使用汉武帝时铸造的五铢钱。
提到五铢钱,笔者得把它的历史背景介绍一下:汉武帝于元鼎四年 (前113) 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长安销毁,将铸币权收回中央。中央政府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由“水衡都尉”的下属官员钟官、辨铜、技巧三个部门具体负责。“钟官”负责铸造,“辨铜”负责监督铜的材质,“技巧”负责雕刻铸钱模板(刻范)。钱面文字为“五铢”,最早在汉武帝元狩五年 (前118)铸造,因铜钱重量五铢,称之为五铢钱。
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蜀地传言汉献帝刘协已经遇害,汉中王刘备下令为汉献帝披麻戴孝办丧事,追加献帝谥号为“孝愍皇帝”。群臣纷纷上书,说有很多吉祥之兆,请求刘备即帝位。前部司马(职称)费诗(生卒年不详,字公举。今四川省乐山市人。刘璋担任益州牧时,费诗担任绵竹县令。刘备夺取成都,费诗举城投降)上书反对说:“殿下因曹操父子逼迫皇上夺位,所以您才寄居万里他乡,招兵讨伐曹氏奸贼。如今大敌还没有消灭,您却先称皇帝,恐怕人们会对您的行为产生怀疑。以前汉高祖与楚义帝约定,谁先灭掉秦朝,谁就称王。等到高祖攻下秦国首都咸阳,俘获了秦三世嬴子婴,汉高祖对称王仍然推让。而殿下如今还没有走出门庭,就要自己称皇帝,我认为您不应该这样做。”汉中王对此很不高兴,将费诗贬到永昌郡(治所在今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金鸡村)担任秘书(从事)。221年四月初六,刘备在成都西北的武担山(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市旧城西北隅北较场)南面登基称帝,大赦蜀国罪犯,改汉南帝的建安年号为“章武”年号。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许靖(?—222,字文休。今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人。大臣、名士、评论家,著名人物评论家许邵的堂兄)为司徙。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看了这段历史评论说:上天养育黎民百姓,但他们不能管理自己,需要拥戴君主来统治。如果统治者能制止暴行,铲除坏人,保障百姓的正常生活;奖赏善良,惩罚邪恶,使社会不发生动乱,才是名符其实的君主。所以夏、商、周三代以前,天下的诸侯国岂止是一万个,能够统治民众、祭祀土地、五谷之神的人,统统被称之为君主。集结万国创立制度,发布号令加以统治,天下无人敢违抗,才能被称之为王。王的威德衰落了,强大的诸侯国君能统帅各路诸侯,维护王的威信,被称为霸。所以自古以来,天下混乱时,诸侯就依靠武力互相争夺,王权长期衰弱时,会出现多位这样的诸侯霸主。秦朝焚书坑儒,汉朝兴起后,有些学者开始推演金、木、水、火、土五德的相生相克,认为秦朝的帝位是不正统的“闰”位,在“木德”和“火德”之间,只能称为“霸”,却不能称为“王”,于是兴起了“正”和“闰”,即正统与非正统的争论。汉朝政权被颠覆,出现了三国的鼎足。此后,晋朝又失去了控制全国的能力,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族大部落)扰乱华夏。南朝宋和北魏以后,南方和北方被分地而治,各写自己的国史,互相排斥,彼此攻击,南方人诋毁北方人为“索虏”,北方人辱骂南方人为“岛夷”( 本意是海岛上的少数民族。在不同时期,其含义有所不同)。朱温(即朱全忠)取代唐朝政权,全国分裂,沙陀族人李存勖进入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建立后唐政权,把朱温比作篡夺夏朝政权的有穷氏或取代西汉政权的王莽新室,其历法和纪年都弃而不用,这都是包藏私心的偏颇心理,不是出于为天下人着想的至公之论。臣司马光我愚昧,不足以辨清以前的那些朝代,哪个是“正”、哪个是“闰”,但是,我个人认为,如果不能使全国统一,这样的君主就是只有“天子”之名,而无“天子”之实。虽然因时代不同,这样的政权有“华”与“夷”、仁厚与暴虐、大与小、强与弱的区别,总的来说,它们都与古代列国没有什么不同,怎么能唯独尊崇一个政权为正统,而认为其余的都是窃国的伪政权呢?如果以上下交替的政权为正统,那么南朝的政权是继承谁?拓跋氏的北魏又继承谁?如果以居于中原华夏的政权为正统,匈奴刘氏、羯族石氏,鲜卑慕容氏、氐族苻氏、羌族姚氏、匈奴赫连氏,这些政权统治的区域,却都是五帝和三王的旧地。如果以有道德的政权为正统,一些小国也会有贤明的君主,夏、商、周三代的时候,难道就没有婬邪的君王吗?所以说,“正”与“闰”的理论,从古至今,也没有人搞清它的真正涵义,并提出无法反驳的准确的论据。我在这里所陈述的历史事实,只是说明国家的兴衰,着重讲述与国计民生休戚相关的内容,由读者自己去辨别善恶、得失,作为警戒和劝勉;而不是《春秋》那样,根据大义对历史人物作出褒贬,以此引导混乱的社会走上正轨。谁是“正”,谁是“闰”,我不敢妄谈,只是根据事业成就如实叙述罢了。周、秦、汉、晋、隋、唐这些朝代,都曾统一全国,将皇位传给子孙,他们的后代虽然衰弱,甚至颠沛流离,但还是接替着祖宗的基业,有着继承恢复的愿望,而与他们争夺天下的人,又都是他们以前的臣子,所以仍然以君臣的关系来看待。对其余土地、威德、名号没有什么区别,原本就非君臣关系的政权,都以对待列国的方法来处理,不厚此薄彼,也不抬高一些人,贬低一些人,这才不会歪曲事实,接近公平。然而,对国家分崩离析的时代,不能没有年、月、日等时间概念,用以陈述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根据汉献帝将帝位禅让给曹魏,晋朝又从曹魏接受皇位,以后传于南朝宋,至于陈又被隋取代,唐传后梁,至于后周,又被大宋承袭下来。所以不得不使用曹魏、南朝宋、齐、梁、陈、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年号,以便于记载各国的历史,并非尊崇谁,鄙视谁,也没有“正”和“闰”之别。蜀汉昭烈帝刘备对汉朝而言,虽然他自称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然而,其从属的关系太疏远,已说不清有多少代,处于什么名分和地位,就同南朝宋高祖刘裕自称是西汉楚元王的后代,南唐烈祖李昪自称是唐朝吴王李恪的后代一样,真假难辨,所以不敢把刘备与东汉光武帝刘秀继承西汉政权、东晋元帝司马睿继承西晋政权相比,承认刘备所继承的是汉朝血统。
我们把上目光投向今湖北省。221年四月,东吴孙权将吴的都城从公安县(治所在今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迁到鄂县(治所在今湖北省鄂州市),改鄂县县名为武昌县。
综上所述,由于曹丕执政无能,导致有辛毗、蒋济之争,随着西南刘备在成都当了皇帝,东南的孙权迁都到武昌县之后,又会有什么作为呢?

楼主:许雨浓A  时间:2021-05-11 07:57:02


刘备失智

魏文帝的黄初二年(221)五月十二日,蜀汉昭烈皇帝刘备立吴氏为皇后。

五月,辛巳,汉主立夫人吴氏为皇后。后,偏将军懿之妹,故刘璋兄瑁之妻也。立子禅为皇太子。娶车骑将军张飞女为太子妃。
太祖之入鄴也,帝为五官中郎将,见袁熙妻中山甄氏美而悦之,太祖为之聘焉,生子叡。及即皇帝位,安平郭贵嫔有宠,甄夫人留鄴不得见。失意,有怨言。郭贵嫔谮之,帝大怒。六月,丁卯,遣使赐夫人死。
帝以宗庙在鄴,祀太祖于洛阳建始殿,如家人礼。
戊辰晦,日有食之。有司奏免太尉,诏曰:“灾异之作,以谴元首,而归过股肱,岂禹、汤罪己之义乎!其令百官各虔厥职。后有天地之眚,勿复劾三公。”
汉主立其子永为鲁王,理为梁王。
汉主耻关羽之没,将击孙权。翊军将军赵云曰:“国贼,曹操,非孙权也。若先灭魏,则权自服。今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非策之上也。”群臣谏者甚众,汉主皆不听。广汉处士秦宓陈天时必无利,坐下狱幽闭,然后贷出。
初,车骑将军张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礼君子而不恤军人。汉主常戒飞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飞犹不悛。汉主将伐孙权,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彊杀飞,以其首顺流奔孙权。汉主闻飞营都督有表,曰:“噫,飞死矣!”
陈寿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秋,七月,汉主自率诸军击孙权,权遣使求和于汉。南郡太守诸葛瑾遗汉主笺曰:“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矣。”汉主不听。时或言瑾别遣亲人与汉主相闻者,权曰:“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然谤言流闻于外,陆逊表明瑾必无此,宜有以散其意。权报曰:“子瑜与孤从事积年,恩如骨肉,深相明究。其为人,非道不行,非义不言。玄德昔遣孔明至吴,孤尝语子瑜曰:‘卿与孔明同产,且弟随兄,于义为顺,何以不留孔明?孔明若留从卿者,孤当以书解玄德,意自随人耳。’子瑜答孤言:‘弟亮已失身于人。委质定分,义无二心。弟之不留,犹瑾之不往也。’其言足贯神明,今岂当有此乎!前得妄语文疏,即封示子瑜,并手笔与之。孤与子瑜可谓神交,非外言所间,知卿意至,辄封来表以示子瑜,使知卿意。”汉主遣将军吴班、冯习攻破权将李异、刘阿等于巫,进军秭归,兵四万馀人,武陵蛮夷皆遣使往请兵。权以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督将军硃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资治通鉴》黄初二年五到七月)。

刘备所立的吴皇后,是偏将军吴懿(?-237,也称吴壹,字子远。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吴懿初随刘焉入蜀,刘璋时担任过中郎将。刘备进攻刘璋,吴懿归降刘备,历任讨逆将军、护军、关中都督。后随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并与魏延在阳溪大破魏将郭淮、费曜,因功升任为左将军,封高阳乡侯)的妹妹,吴皇后是已故刘璋的兄长刘瑁的妻子。同时刘备还立儿子刘禅为皇太子。刘禅娶车骑将军张飞的女儿为太子妃。
十六年前(204年八月),魏太祖曹操攻下邺城时,文帝曹丕担任五官中郎将,曹丕看到袁熙的妻子甄氏(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人)长得美貌,一见钟情,曹操因此让曹丕娶了甄氏,生下明帝曹睿(205—239年正月)。曹丕220年十月称帝后,冀州安平国人(国都在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旧城)郭氏深受曹丕的宠爱,被封为贵妃。曹丕迁都洛阳后,将甄夫人留在邺城。甄夫人不高兴,就有一些怨言。郭贵妃趁机诋毁甄夫人,曹丕大怒,221年六月二十八日,派使者到邺城命甄夫人自尽。
魏文帝因曹氏皇家宗庙在邺城,所以在洛阳的建始殿(洛阳宫殿名。由曹操218年从长安返回洛阳修建)祭祀曹操,一如祭祀家人的礼议。
221年六月二十九日,出现日食。有关官员奏请罢免太尉贾诩,文帝下诏反对说:“现在有天灾和怪异的现象,那是上天在责备君主,如果把过错归于辅佐朝政的大臣,难道符合大禹、商汤归罪于自己的本意吗?现在朕命令各级官员尽自己的职责。今后天地出现灾祸,不要再弹劾三公(这是针对东汉中晚期只要出现天象日食、地震等现象,就免除三公中主要负责人职务而设定的)。”
在今四川省成都市。汉王刘备立儿子刘永为鲁王、刘理为梁王。
刘备因关羽被吴将马忠(潘璋部下司马)杀害,深感耻辱,准备攻打孙权,翊军将军赵云(?-227,字子龙,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人。笔者定位赵云在227年去世,是因为诸葛亮在228年十一月说:“自从我到汉中,只不过一年,竟然丧亡了将领赵云、阳群、马玉等人”)反对说:“国贼是曹操,而不是孙权。如果我们灭掉魏国,孙权自然归服。如今曹操虽然去世,但是他的儿子曹丕窃取了汉朝的皇位。我们应当顺应民心,尽早夺取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以利于征讨凶顽叛逆,函谷关以东的义士,一定会自带军粮,策马前来迎接陛下的正义之师。我们不应该置曹魏而不顾,先和孙权开战。两国战端一开,不可能迅速结束,这不是上策。”大臣中劝阻的人很多,刘备就是不听。广汉郡(治所在今四川省德阳广汉市)一个不愿当官的知识分子名叫秦宓(?—226,字子敕。今四川省德阳市人,善舌辩),上书刘备陈述天时对蜀军不利,被刘备定罪关进了监狱,后来刘备夷陵之战失败才被赦免。
当初,车骑将军张飞英勇善战、雄壮威武仅次于关羽;关羽关心士兵,对士大夫却很傲慢;张飞对士大夫彬彬有礼,而不关心士兵。刘备经常告诫张飞:“你刑罚过严,杀人太多,再把那些受过鞭打的将士留在自己身边,这是招来祸患的根源。”张飞还是不改。刘备将要征讨孙权,张飞应该率领一万人从阆中县(治所在今四川省南充阆中市)出发,与大军在巴郡江州县(治所在今重庆市渝中区解放东路。与巴郡治所同城)会合。张飞在发兵之前,帐下将领张达、范强杀了张飞。张、范二人带着张飞的头颅,顺长江东下投降了孙权。刘备听说张飞军营都督前来送信,惊恐地说:“哎呀,张飞死了!”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233—297,字承祚。今四川省南充市人)对这段史料评论说:关羽、张飞都被称为万人敌,是当世的虎将。关羽报恩曹操,张飞义释严颜,都有出类拔萃的风度。但是,关羽刚愎自用,自恃才智勇力,张飞暴虐寡恩,两人都因自身的弱点而丧命,这是合乎常理的。
221年初秋七月,刘备率领各路大军进攻孙权,孙权派使者向刘备求和。东吴的南郡(治所在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纪南镇一带)太守诸葛瑾(174-241年闰六月,诸葛亮的哥哥)写信给蜀汉皇帝刘备说:“陛下认为您和关羽的感情,是否比您和先帝(指刘协)的感情更亲密,荆州的大小,比全国怎么样?您与魏、吴都是仇敌,哪个在先,哪个在后呢?如果把这想明白了,应该怎么办就易如反掌了。”刘备置之不理。
这时,有人传言诸葛瑾派亲信和刘备互通消息,孙权坚信说:“我和诸葛瑾有生死不变的誓言,他不会背叛我,如同我不会背弃他一样。”然而,流言仍然四处传播,陆逊上表建议说:“诸葛瑾肯定不会做那样的事,但是应该有所表示,解除他心中的顾虑。”孙权回信解释说:“诸葛瑾和我共事多年,情同骨肉,互相很了解。他是不合道德的事不做,不合礼义的话不说。以前刘备派诸葛亮到东吴来,我曾对诸葛瑾说:‘你与诸葛亮是同胞兄弟,弟弟顺从兄长,才符合礼义,为什么不把诸葛亮留下呢?诸葛亮如果留下和你在一起,我会写信给刘备解释,我想他会同意的。’诸葛瑾回答说:‘我弟弟诸葛亮已经失于算计为刘备效劳,双方有了君臣的名分,按照礼义不应再有二心。弟弟不留在这里,如同我不投奔刘备是一个道理。’他的话足以上达神明,现在怎么会做出那种背叛的事呢!以前我收到对他有诽谤言论的上诉信,就立即封起来送给他,并亲笔写上批语。我和诸葛瑾可以说是推心置腹 ,决非外人的流言所能离间的。我已明白你的想法,立即封起你的奏表送给诸葛瑾,让他了解你的意思。”
刘备派将军吴班、冯习在巫县(治所在今重庆市巫山县)打败了孙权的将领李异、刘职等人,率领四万多人继续向东南沿长江进军到东吴荆州南郡秭归县(治所在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西北归州镇)。武陵郡(治所在今湖南省常德市)的蛮夷各部(因219年冬,吕蒙得到刘备的荆州后,攻打过武陵蛮夷部落,所以武陵郡在沅水上游五溪地区的蛮人仍然心向刘备)都派使者请求刘备派兵一同前往。孙权派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带着孙权授予的调兵遣将符节,统领将军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将领,共五万人抵抗蜀军。
面对刘备向东吴进军,洛阳的曹丕也没有闲着。

筑陵云台。
初,帝诏群臣,令料刘备当为关羽出报孙权否,众议咸云:“蜀小国耳,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侍中刘晔独曰:“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有馀。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矣。”八月,孙权遣使称臣,卑辞奉章,并送于禁等还。朝臣皆贺,刘晔独曰:“权无故求降,必内有急。权前袭杀关羽,刘备必大兴师伐之。外有强寇,众心不安,又恐中国往乘其衅,故委地求降,一以却中国之兵,二假中国之援,以强其众而疑敌人耳。天下三分,中国十有其八。吴、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今还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兴师,径渡江袭之。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吴亡则蜀孤,若割吴之半以与蜀,蜀固不能久存,况蜀得其外,我得其内乎!”帝曰:“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来者心,不若且受吴降而袭蜀之后也。”对曰:“蜀远吴近,又闻中国伐之,便还军,不能止也。今备已怒,兴兵击吴,闻我伐吴,知吴必亡,将喜而进与我争割吴地,必不改计抑怒救吴也。”帝不听,遂受吴降。
于禁须发皓白,形容憔悴,见帝,泣涕顿首。帝慰喻以荀林父、孟明视故事,拜安远将军,令北诣鄴谒高陵。帝使豫于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发病死(《资治通鉴》黄初二年七到八月)。

221年七月,魏文帝在洛阳修建陵云台(是魏晋至北魏宫城中的重要高台建筑)。
当初,魏文帝要大臣分析刘备是否会为关羽报仇而进攻孙权,大臣都说:“蜀是小国,名将只有一个关羽,而关羽战败身亡,其荆州军队被消灭,蜀国正处在担忧和恐惧之中,不会再出兵了。”只有侍中刘晔反对说:“蜀国虽然狭窄,国力不强,但刘备企图依靠武力来显示自己,出兵是他表明自己力量强大。更何况关羽和刘备名义上是君臣,恩情却如同父子;关羽被杀,不能出兵为他报仇,也不合善始善终的礼义。”
221年八月,孙权派使者向魏文帝称臣,奏章言辞谦卑,还将在襄阳被关羽俘虏的于禁等人送还(219年十一月,吕蒙夺取荆州南郡,得到了于禁)。朝廷大臣都表示祝贺,唯独刘晔提出异议说:“孙权无故向我投降,一定是内部发生危机。前不久,他偷袭荆州并在麦城杀了关羽,刘备必然会出动大军讨伐。孙权外部有强大的敌寇,他的部下心情不安,又担心我们趁机进攻他,所以献上土地请求投降。他投降的目的之一,可以防止我们进兵;二是可以借助我们的援助,巩固他的地位,迷惑他的敌人。如今天下三分,我们占有全国十分之八的土地,吴和蜀各自仅保有一个州的地域,凭借险要,依托长江、大湖,有急难时互相援救,这样才对小国有利。我们应该大举进兵,直接渡江袭击孙权。蜀从外部进攻,我们从内部偷袭,不出十天,吴国必亡。吴国灭亡,蜀国的势力也就孤单了,即使将吴国的一些土地割让给蜀,刘备也不会存在很久,何况蜀国只能得到吴国的边远地区呢!我们却能得到吴国的本土。”文帝反对说:“既然有人投降称臣,我们却讨伐他,会使天下愿意归附我们的人产生疑心,不如暂时接受孙权的归顺,我军袭击蜀人的后路。”刘晔争辩说;“我们距离蜀地的路途遥远,但靠近吴地,蜀人听说我们去讨伐,就会撤军,这样蜀、魏两国的战争一时不能停止。如今刘备已经对吴国愤怒,所以兴兵攻吴,刘备听说我军伐吴,知道吴国必亡,将会高兴地向吴国进军,同我们争夺、分割吴国的疆土,而决不会改变计划,抑制自己的怒火去救援吴国。”文帝不听,接受了孙权的归降。
再说于禁的头发、胡须全部白了,面容憔悴,见到文帝痛哭下拜叩首。文帝以古代晋国荀林父、秦国孟明视的故事来安慰,任命于禁为安远将军,要他到邺城去拜谒曹操的高陵。可是文帝不怀好意,事先派人在陵园的屋子里画上关羽得胜、庞德发怒、于禁投降的壁画。于禁看了惭愧悔恨,气得生病去世。
221年八月十九日,文帝派宗教礼仪部部长(太常)邢贞带着委任状,到吴国新首都武昌城封孙权为吴王。

丁巳,遣太常邢贞奉策即拜孙权为吴王,加九锡。刘晔曰:“不可。先帝征伐天下,十兼其八,威震海内;陛下受禅即真,德合天地,声暨四远。权虽有雄才,故汉票骑将军、南昌侯耳,官轻势卑。士民有畏中国心,不可强迫与成所谋也。不得已受其降,可进其将军号,封十万户侯,不可即以为王也。夫王位去天子一阶耳,其礼秩服御相乱也。彼直为侯,江南士民未有君臣之分。我信其伪降,就封殖之,崇其位号,定其君臣,是为虎傅翼也。权既受王位,却蜀兵之后,外尽礼以事中国,使其国内皆闻,内为无礼以怒陛下;陛下赫然发怒,兴兵讨之,乃徐告其民曰:‘我委身事中国,不爱珍货重宝,随时贡献,不敢失臣礼,而无故伐我,必欲残我国家,俘我人民认为仆妾。’吴民无缘不信其言也。信其言而感怒,上下同心,战加十倍矣。”又不听。诸将以吴内附,意皆纵缓,独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益修攻守之备。山阳曹伟,素有才名,闻吴称籓,以白衣与吴王交书求赂,欲以交结京师,帝闻而诛之。
吴人城武昌(《资治通鉴》黄初二年八月)。
初,帝欲以杨彪为太尉,彪辞曰:“尝为汉朝三公,值世衰乱,不能立尺寸之益,若复为魏臣,于国之选,亦不为荣也。”帝乃止。冬,十月,己亥,公卿朝朔旦,并引彪,待以客礼。赐延年杖、冯几,使著布单衣、皮弁以见;拜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朝见,位次三公;又令门施行马,置吏卒,以优崇之。年八十四而卒。
以谷贵,罢五铢钱(《资治通鉴》黄初二年九到十月)。

魏文帝不仅封孙权为吴王,还加赐九锡(由皇帝赏给大功臣的特殊物品。即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鬯九种物品。有些权臣得到九锡加封,标志篡夺帝位。这里只是对孙权尊贵的待遇)。刘晔反对说:“不能封孙权为王。先帝(曹操)征伐天下,已经拥有全国十分之八的领土,威名美德震动海内,陛下接受汉朝皇帝的禅让,真正做了皇帝,德行符合天地,声名远播四方。孙权虽有雄才大略,只不过是汉朝的票骑将军和南昌侯。其官位品级很低,权势不大,他所管辖的属民,都有畏惧我中原朝廷之心,很难强迫他们合谋共事。我们不得已接受了他的投降,可以晋封他为将军,封十万户侯,不能一下子封他为王。王和皇帝相比,只相差一级,所使用的礼乐、服饰、车马的等级互相抵触。只封孙权为侯,江南的士人、百姓和孙权就没有君臣的名分。我相信他是诈降,就是为了培植势力,得到崇高的位号,陛下一度与他确立了君臣关系,这是为猛虎增添双翼!孙权既然取得了王的地位,迫使蜀军退走之后,外表上遵守礼节服从朝廷,使其国人知道这件事;他们内部为了激怒陛下而故意无礼,导致陛下赫然发怒,然后陛下兴兵去讨伐,他会从容地对国民说:‘我们委身于中原朝廷,不惜珍宝按时进贡,不敢失去臣子的礼节;可是朝廷却无缘无故地征讨我们,一定要灭掉我们的国家,俘虏我们的人民去当他们的奴仆和婢妾。’吴民无不相信他说的话。我相信这种话能感动他的军心而愤怒我们,他们会上下一心,战斗力就会增强十倍!”总之,刘晔担心封了孙权王位,一度魏、吴翻脸,会激起吴民更加愤怒,导致魏国遭殃,可是无知的文帝仍然不听。
曹魏的将领认为吴人已经归附,就放松了对吴军的守备,只有征南大将军夏侯尚进一步加强防务。山阳郡人(治所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区南六十里)曹伟,一向因才智而闻名,知道东吴归附曹魏,就以平民的身份写信给吴王孙权,要求吴王给他国书和珍宝,让他到洛阳行贿魏国官员,魏文帝听说之后杀了曹伟。
与此同时,吴国又在武昌县加修京城墙。
当初,魏文帝想任命杨彪为太尉,杨彪推辞说:“我曾经做过汉朝的三公,遇到社会动荡,对汉朝没有一尺一寸的帮助;如今再做魏国的臣子,对国家选用人材来说,也不光彩。”文帝这才没有用他。
221年十月初二,大臣早朝,文帝特地要杨彪上前,以宾客的礼节对待他;赠送杨彪延年杖、躺椅,允许杨彪穿布制的单衣、戴平常朝会用的皮弁冠上朝;任命他为光禄大夫,品级待遇为中二千石;朝见曹丕时,站立的方位仅次于太尉、司徒、司空三公;还下令门卫让杨彪在门前骑马通行,允许杨彪在自己的光禄大夫府设置下属官员和卫兵,以示优待和尊崇。杨彪八十四岁去世。
随后,魏文帝因粮价太高,下令停止使用“五铢钱。”
综上所述,由于刘备失去理智,放下国贼曹魏,要为关羽报仇而攻打东吴,从今天重庆市巫山县进入东吴荆州国境,向东南进军到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最后到今湖北省宜昌宜都市的猇亭发生大战。孙权为了渡过难关,向曹丕称臣,曹魏大臣刘晔担心孙权诈降,双方产生心理战。那么,魏、吴之间斗智斗法,最终会产生什么结果呢?

楼主:许雨浓A  时间:2021-05-11 16:55:45



猇亭大战

魏文帝的初黄三年(222)正月初一,出现日食。

春,正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庚午,帝行如许昌。
诏曰:“今之计、孝,古之贡士也;若限年然后取士,是吕尚、周晋不显于前世也。其令郡国所选,勿拘老幼;儒通经术,吏达文法,到皆试用。有司纠故不以实者。”
二月,鄯善、龟兹、于阗王各遣使奉献。是后西域复通,置戊己校尉。
汉主自秭归将进击吴,治中从事黄权谏曰:“吴人悍战,而水军沿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汉主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使督江北诸军;自率诸将,自江南缘山截岭,军于夷道猇亭。吴将皆欲迎击之。陆逊曰:“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太势,非小故也。今但且奖厉将士,广施方略,以观其变。若此间是平原旷野,当恐有颠沛交逐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于木石之间,徐制其敝耳。”诸将不解,以为逊畏之,各怀愤恨。汉人自佷山通武陵,使侍中襄阳马良以金锦赐五谿诸蛮夷,授以官爵。
三月,乙丑,立皇子齐公睿为平原王、皇弟鄢陵公彰等皆进爵为王。甲戌,立皇子霖为河东王。
甲午,帝行如襄邑。
夏,四月,戊申,立鄄城侯植为鄄城王。是时,诸侯王皆寄地空名而无其实;王国各有老兵百馀人以为守卫;隔绝千里之外,不听朝聘,为设防辅监国之官以伺察之。虽有王侯之号而侪于匹夫,皆思为布衣而不能得。法既峻切,诸侯王过恶日闻;独北海王兗谨慎好学,未尝有失。文学、防辅相与言曰:“受诏察王举措,有过当奏,及有善亦宜以闻。”遂共表称陈兗美。兗闻之,大惊惧,责让文学曰:“修身自守,常人之行耳,而诸君乃以上闻,是适所以增其负累也。且如有善,何患不闻,而遽共如是,是非所以为益也。”
癸亥,帝还许昌(《资治通鉴》黄初三年一到四月)。

古人忌讳出现日食。认为日食暗示上天给国君做了伤害万民利益的警告,国君为了化解,往往大赦天下犯人,或者找替罪羊处罚大臣。可是曹丕不信天命,到了正月初五,他到汉献帝曾经的都城许昌巡视。然后下诏说:“如今的上计吏(指各个州郡派到京城汇报工作的官员)和孝廉,也就是古代的贡士(古代国家一级科举考试通过者称贡士);如果限定年龄,然后再举荐,年老的有吕尚、年幼的有王子晋(即姬晋。约前567—前549,是东周周灵王姬泄心的太子,后人称太子晋、王子晋、王子乔或王乔。他天资聪颖,温良博学,不慕富贵,喜爱静坐吹笙,乐声优美如凤凰鸣唱;15岁行冠礼后,以太子身份辅政。晋平公派当时名流师旷前往朝见,问他以君子之德、治国之道,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师旷钦佩不已;后因病早逝)等人,假如限定年龄,吕尚、王子晋就不可能扬名。现命令各个郡国选拔人才,不必拘泥于年龄;儒者能知道经典,官员懂得文墨、熟悉法令,都可以试用。有关部门要纠察检举弄虚作假的人。”
在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22年早春二月,鄯善、龟兹、于阗三国分别派使者到洛阳魏国朝廷进贡。从此,中原与西域又恢复了联系,并在西域设置了戊己校尉(也就是负责西域军事的最高长官。级别低于西域都护)。
蜀汉皇帝刘备从秭归县继续东进攻打吴军。蜀国治中从事黄权劝阻刘备继续东进说:“吴人强悍善战,而我们的水军顺长江而下,前进容易、撤退难。请陛下让我作为前锋,首先向敌人发动进攻,陛下应该在后方坐镇。”刘备没有同意,而是任命黄权为镇北将军,负责统领长江以北的各路蜀军。刘备率领将士沿长江南岸翻山越岭向吴国荆州南郡方向纵深推进,最后驻扎在吴国荆州宜都郡政府所在地夷道县(治所在今湖北省宜昌宜都市陆城街道)的猇亭。
面对刘备的到来,吴国将领都请求出兵反击,吴军总指挥陆逊反对说:“刘备率部沿长江东下锐气正盛,而且凭借着高山坚守险要,很难向他们发起迅猛进攻。即使是进攻成功,也不能全部消灭他们,如果攻打不利,将会损伤我们的主力,这绝不是小小的失误。目前,我们只有奖励激发将士,多方采纳和实施破敌的策略,观察形势的变化。如果这一带是平原旷野,我们还要担心有互相追逐的困扰;如今他们沿着山岭布置军队,不但兵力无法展开,反而因此受困于树木与乱石中,自己的精力也会逐渐枯竭,所以我们要有耐心,等待他们自己内乱再去进攻。”各位将领仍然不能理解,认为陆逊害怕刘备的大军,对其强烈不满。
蜀汉派人从吴国荆州宜都郡的佷山县(治所在今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联络武陵五谿蛮夷部落,派侍中马良(187-222,字季常。今湖北省宜昌宜城市人,马谡之兄)送去黄金和锦帛,并授予其首领官爵。
222年三月初一,魏文帝立皇子曹睿为平原王,晋封皇弟鄢陵公曹彰等人为王。三月初十,立皇子曹霖为河东王。
222年三月三十日,魏文帝到襄邑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东汉属于兖州陈留国)巡视。
四月十四日,文帝改封鄄城侯曹植为鄄城王(国都位于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旧城镇)。这时,诸侯王只保有封国的空名;各王国只有一百多名老兵警卫,与都城洛阳隔绝千里,又不允许诸侯王到京城朝见皇帝,朝廷在各诸侯国设置监国等官员,监视诸侯王的行动;他们虽有王侯的名义,而实际上与平民百姓没有区别,这些曹氏诸侯王都想成为平民百姓却又不能。曹丕的法令严峻,诸侯王有过错和恶行的“罪名”,曹丕能天天听到。只有北海王曹兖勤奋好学,行为谨慎,没有过失。北海国的文学和防辅(监察诸王行动官员的名称)商量说:“我们奉命观察北海王的举止行为,如果他有过失,我们要上报朝廷;如果有善行,我们也应该向朝廷汇报。”于是,他俩联名上表陈述曹兖的优点。曹兖知道后非常惊恐,责备文学官说:“重视道德修养、约束自己,这是做人的本分,而您们二位却将这些上报朝廷,恰恰是给我增加负担。如果我有善行,不怕朝廷不知道,而二位急迫上报,是在给我帮倒忙啊!”
四月二十九日,文帝来到许昌。
222年五月,曹丕突发奇想,可能他为了名义上的统一,想以长江南岸八郡设置荆州。

五月,以江南八郡为荆州,江北诸郡为郢州。
汉人自巫峡建平连营至夷陵界,立数十屯,以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督,自正月与吴相拒,至六月不决。汉主遣吴班将数千人于平地立营,吴将帅皆欲击之,陆逊曰:“此必有谲,且观之。”汉主知其计不行,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逊曰:“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逊上疏于吴王曰:“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荆州可忧,今日争之,当令必谐。备干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臣虽不材,凭奉威灵,以顺讨逆,破坏在近,无可忧者。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闰月,逊将进攻汉军,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守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已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曰:“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掎角此寇,正在今日。”乃先攻一营,不利,诸将皆曰:“空杀兵耳!”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馀营。汉将杜路、刘宁等穷逼请降。汉主升马鞍山,陈兵自绕,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汉主夜遁,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后,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塞江而下。汉主大惭恚曰:“吾乃为陆逊所折辱,岂非天耶!”将军义阳傅肜为后殿,兵众尽死,肜气益烈。吴人谕之使降,肜骂曰:“吴狗,安有汉将军而降者!”遂死之。从事祭酒程畿溯江而退,众曰:“后追将至,宜解舫轻行。”畿曰:“吾在军,未习为敌之走也。”亦死之(《资治通鉴》黄初三年五到闰六月)。

当曹丕提出设置荆州和郢州时,因为孙权在向他临时称臣,所以他提出这样的设想。不久,孙权与他翻脸,这一计划落空。就像曹操建安十八年(213)要废除十四州,设置九州一样荒唐。
再说蜀军从三峡(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之一的巫峡建平(“巫峡”指今天重庆巫山县到今湖北省宜昌市巴东县之间的一段距离,“巫峡建平”遗址位于今长江南岸重庆市巫山县建平乡)扎营,一直延伸到夷陵县附近,全长七百余里,设立几十座军营,委派冯习(?—222,字休元,今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人。建安十六年【211】,刘备应益州牧刘璋之邀,入川帮助刘璋讨伐张鲁,冯习亦随刘备入蜀。章武元年【221】七月,刘备起兵讨伐孙吴,以冯习、吴班为先锋)担任总指挥,张南为前军指挥,从正月开始与吴军对峙,到六月还没有决战。刘备命令吴班率领几千人在平地扎营。吴军将领见此都要求出击,陆逊阻止说:“这一定有诈,我们应该耐心观察。”蜀汉皇帝刘备见诱敌出击的计划无法实现,只好命令八千伏兵从山谷中出来。陆逊欣然地说:“我之所以没有听各位进攻吴班的建议,是因为我估计刘备一定有阴谋。”陆逊向吴王孙权上书说:“夷陵县是军事要地,它的得失关系到我们的生死存亡。夷陵虽然易得,也容易再失去。失去夷陵不仅仅是损失宜都一个郡,就连荆州也令人担忧。今日争夺夷陵,一定要彻底取胜。刘备违背常情,不守护自己的巢穴,胆敢自己送上门。我虽然不才,凭借大王的威灵,名正言顺地讨伐逆贼,消灭他们就在眼前。我开始担心刘备会水陆并进,现在他却舍水路,从陆路挺进,加上随处扎营,观察他的军事部署,一定不会有什么变化了。希望至尊的大王您高枕而卧,不必把这件事长期挂在心上。”
222年闰六月,陆逊要向蜀军发动进攻,其部将都反对说:“发动进攻,应该在刘备立足未稳的时候,如今蜀军已深入我国五六百里,和我们对峙了七八个月,占据了险要,加强了防守,现在进攻不会顺利。”陆逊解释说:“刘备是个很狡猾的老家伙,再加上经验丰富,蜀军刚集结时,他会考虑周详,我们无法向他发动反攻。如今蜀军已经驻扎了很长时间,却仍然找不到我军的漏洞,导致其将士疲惫、心情沮丧,再也无计可施。现在正是我们对他前后夹击的好机会。”
陆逊说完,下令先向蜀军的一个军营发动进攻,结果战斗失利。将领都埋怨说:“白白损兵折将!”陆逊却高兴地说:“我已经有了破敌之策。”于是,他命令每个战士带上一束茅草,用火攻。战斗开始,陆逊乘势率领各路军队全面出击,斩杀、烧毁蜀军四十多座军营。蜀将杜路、刘宁走投无路,只得向吴军请求投降。
刘备登上马鞍山(位于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约六十里),蜀军环绕着刘备,陆逊督促各军四面围攻,缩小包围圈,蜀军土崩瓦解,战死一万多人。刘备连夜逃走,连驿站工作人员都挑着兵器、铠甲断后,阻挡吴军的追击,刘备才得以逃到白帝城(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坐落在奉节县以东的白帝山上)。蜀军的船只、器械,水兵、陆军的军用物资,一下子全被吴军夺走;尸体塞满长江江面,顺流东下。失去理智发动这场战争的刘备,这时既惭愧又失望地说:“我被陆逊羞辱,这是天意啊!”将军傅肜(?-222闰六月,今湖北省襄阳枣阳市人。原文“义阳人”,是指义阳郡,由魏文帝设置,治所在湖北省襄阳枣阳市南,属于曹魏荆州)为了掩护大军撤退,部下全部战死,傅肜却越战越勇,吴军劝他投降,他大骂道:“吴狗,哪有汉将军投降的道理!”最后血战到死。傅肜的秘书长(从事祭酒)程畿(?—222,字季然,今四川省南充阆中市人)乘船溯长江而退却,部下说:“后面追兵紧,应该把相连的方舟拆开,轻舟撤退。”程畿反对说:“我从军以来,还没有学过如何逃跑。”最后也战死。
也就是说,刘备彻底失败,那昔日的狂傲荡然无存。

初,吴安东中郎将孙桓别击汉前锋于夷道,为汉所围,求救于陆逊,逊曰:“未可。”诸将曰:“孙安东,公族,见围已困,奈何不救!”逊曰:“安东得士众心,城牢粮足,无可忧也。待吾计展,欲不救安东,安东自解。”及方略大施,汉果奔溃。桓后见逊曰:“前实怨不见救;定至今日,乃知调度自有方耳!”初,逊为大都督,诸将或讨逆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恃,不相听从。逊按剑曰:“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诸君并荷国恩,当相辑睦,共翦此虏,上报所受,而不相顺,何也?仆虽书生,受命主上,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各在其事,岂复得辞!军令有常,不可犯也!”及至破备,计多出逊,诸将乃服。吴王闻之曰:“公何以初不启诸将违节度者邪?”对曰:“受恩深重,此诸将或任腹心,或堪爪牙,或是功臣,皆国家所当与共克定大事者,臣窃慕相如、寇恂相下之义以济国事。”王大笑称善,加逊辅国将军,领荆州牧,改封江陵侯。
初,诸葛亮与尚书令法正好尚不同,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及汉主伐吴而败,时正已卒,亮叹曰:“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东行。就使东行,必不倾危矣。”汉主在白帝,徐盛、潘璋、宋谦等各竞表言“备必可禽,乞复攻之。”吴王以问陆逊。逊与硃然、骆统上言曰:“曹丕大合士众,外托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初,帝闻汉兵树栅连营七百馀里,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孙权上事今至矣。”后七日,吴破汉书到。
秋,七月,冀州大蝗,饥。
汉主既败走,黄权在江北,道绝,不得还,八月,率其众来降。汉有司请收权妻子,汉主曰:“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待之如初。帝谓权曰:“君舍逆效顺,欲追踪陈、韩邪?”对曰:“臣过受刘主殊遇,降吴不可,还蜀无路,是以归命。且败军之将,免死为幸,何古人之可慕也!”帝善之,拜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使陪乘。蜀降人或云汉诛权妻子,帝诏权发丧。权曰:“臣与刘、葛推诚相信,明臣本志。窃疑未实,请须。”后得审问,果如所言。马良亦死于五谿(《资治通鉴》黄初三年闰六到八月)。

当初,吴国安东中郎将孙桓(198—223,字叔武,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孙河第三子,孙权族弟)在夷道县阻击蜀军的前锋,被蜀军包围向陆逊求援,陆逊反对说:“不行。”将领都迷惑不解地说:“孙将军是大王的族弟,如今被围,为什么不派兵救援?”陆逊解释说:“孙将军深得军心,城池坚固,军粮充足,不必担忧。我的计划成功之后,孙将军的包围也会自行解除。”等到陆逊的“火烧连营”计划大获成功,包围孙桓的蜀军果然争相逃走。后来,孙桓见到陆逊佩服说:“我当时的确埋怨过你,现在事情已经明朗,才知道你调度有方。”
陆逊开始被任命为大都督时,部下将领有些是孙策的老部下,有些是孙权的同族或亲戚,对陆逊都很傲慢,并且不服从指挥。陆逊手按宝剑严肃说:“刘备是天下著名的枭雄,曹操都忌惮他,如今他率领大军深入到我们国境,是我们的强劲对手。诸位都受过国家大恩,应该和睦相处,齐心协力消灭他,用以报答国家。但是,你们却不服从我指挥,究竟为什么?我陆逊虽然是一介书生,却是受了主公的委任。主公之所以委屈各位当我的部下,是认为我还有一点点才华——就是能忍辱负重。大家各有职责,不能推辞!军有常法,不能违犯!”等到打败刘备,这些人知道计谋多数出自陆逊才心悦诚服。吴王知道后,对陆逊说:“将军当初为什么不向我举报那些不听指挥的人呢?”
“我受主公恩德深重,而这些将领或是陛下的心腹爱将,或是陛下的得力助手,或是国家功臣,都是陛下依赖共同成就大业的人。我仰慕蔺相如、寇恂以国事为重,这就是委屈求全的办法,为的是有利于国家。”吴王大笑,倍加赞赏,加封陆逊为辅国将军,兼任荆州牧,改封江陵侯。
以前,诸葛亮和尚书令法正的爱好不同,但他们都以公事为重,各取所长,诸葛亮欣赏法正的智谋。刘备猇亭惨败时,法正已经去世,诸葛亮感叹说:“如果法正仍然在世,一定能阻止皇上发动对吴国的战争;即使东下,也绝不会失败。”刘备逃到白帝城,吴国将领徐盛、潘璋、宋谦等人争相上表,请求“继续进攻,活捉刘备”。吴王就此事问陆逊。陆逊、朱然、骆统上书说:“曹丕正在调集军队,表面上宣称帮助我们讨伐刘备,实际包藏祸心,请您下令全军撤退。”
在洛阳。魏文帝开始听说蜀军用木栅连营七百多里,就对朝臣说:“刘备不懂军事,哪有连营七百里能够和敌人对峙的呢!夷陵地区杂草丛生、地势平坦、潮湿低洼、艰险阻塞,怎能安营扎寨呢!一定会被吴军打败,这是兵家的大忌。孙权的捷报很快就到。”仅过七天,吴军的捷报果然送来。
222年七月,冀州发生严重的蝗灾,出现饥荒。
刘备败逃,道路被吴军切断,蜀将黄权在长江北岸无法退回,222年八月,黄权无奈之下,率部向曹魏投降。蜀汉的有关官员请示是否抓捕黄权的妻儿,刘备阻止说:“是我对不起黄权,不是黄权对不起我。”仍然和以前一样对待黄权的家属。
魏文帝对黄权说:“你舍弃叛逆,效忠朝廷,是效仿陈平、韩信脱离项羽投奔汉高祖的行为啊!”尽管曹丕夸黄权,黄权有些不自在,连忙解释说:“我以前受蜀主的厚恩,当时既不能降吴,又因道路不通而无法回蜀,只好归顺了陛下。况且败军之将,能保住一条命已是万幸,哪里还敢谈效法古人呢!”文帝十分优待黄权,拜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官为侍中,还带他和自己同乘一车。一些从蜀汉投降过来的人说,蜀人已经处死了黄权的妻儿,文帝要黄权为亲人发丧。黄权自信说:“我与刘备、诸葛亮以诚相待,他们深知我的为人和志向。我怀疑此事未必属实,应该再等一等。”后来得到确切消息,事实果然如黄权所说。马良也死在武陵郡的五谿部落。
综上所述,刘备因失去理智找死,我们从诸葛亮的口中,知道刘备对诸葛亮不像当初三顾茅庐时那样信任。所以诸葛亮谈到了法正,证明诸葛亮与刘备产生过矛盾。猇亭大战的烽烟已经散去,不知道一千七百多年后的今天,刘备是否还在白帝城上空反思。
楼主:许雨浓A  时间:2021-05-13 08:03:18


魏吴翻脸

魏文帝的黄初三年(222)九月,曹丕下了一道关于太后与皇后不得干政的诏书。

九月,甲午,诏曰:“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以后,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士之爵。以此诏传之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卞太后每见外亲,不假以颜色,常言:“居处当节俭,不当望赏,念自佚也。外舍当怪吾遇之太薄,吾自有常度故也。吾事武帝四五十年,行俭日久,不能自变为奢。有犯科禁者,吾且能加罪一等耳,莫望钱米恩贷也。”
帝将立郭贵嫔为后,中郎栈潜上疏曰:“夫后妃之德,盛衰治乱所由生也。是以圣哲慎立元妃,必取先代世族之家,择其令淑,以统六宫,虔奉宗庙。《易》曰:‘家道正而天下定。’由内及外,先王之令典也。《春秋》书宗人衅夏云:‘无以妾为夫人之礼。’齐桓誓命于葵丘,亦曰:‘无以妾为妻。’令后宫嬖宠,常亚乘舆,若因爱登后,使贱人暴贵,臣恐后世下陵上替,开张非度,乱自上起。”
帝不从。庚子,立皇后郭氏。
初,吴王遣于禁护军浩周、军司马东里衮诣帝,自陈诚款,辞甚恭悫。帝问周等:“权可信乎?”周以为权必臣服,而衮谓其不可必服。帝悦周言,以为有以知之,故立为吴王,复使周至吴。周谓吴王曰:“陛下未信王遣子入侍,周以阖门百口明之。”吴王为之流涕沾襟,指天为誓。周还而侍子不至,但多设虚辞。帝欲遣侍中辛毘、尚书桓阶往与盟誓,并责任子,吴王辞让不受。帝怒,欲伐之,刘晔曰:“彼新得志,上下齐心,而阻带江湖,不可仓卒制也。”帝不从。九月,命征东大将军曹休、前将军张辽、镇东将军臧霸出洞口,大将军曹仁出濡须,上军大将军曹真、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左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围南郡。吴建威将军吕范督五军,以舟军拒休等,左将军诸葛瑾、平北将军潘璋、将军杨粲救南郡,裨将军硃桓以濡须督拒曹仁(《资治通鉴》黄初三年九月)。
冬,十月,甲子,表首阳山东为寿陵,作终制,务从俭薄,不藏金玉,一用瓦器。令以此诏藏之宗庙,副在尚书、秘书、三府。
吴王以扬越蛮夷多未平集,乃卑辞上书,求自改厉;“若罪在难除,必不见置,当奉还土地民人,寄命交州以终馀年。”又与浩周书云:“欲为子登求昏宗室。”又云:“以登年弱,欲遣孙长绪、张子布随登俱来。”帝报曰:“朕之与君,大义已定,岂乐劳师远临江、汉!若登身朝到,夕召兵还耳。”于是吴王改元黄武,临江拒守。帝自许昌南征,复郢州为荆州。十一月,辛丑,帝如宛。曹休在洞口,自陈:“愿将锐卒虎步江南,因敌取资,事必克捷,若其无臣,不须为念。”帝恐休便渡江,驿马止之。侍中董昭侍侧,曰:“窃见陛下有忧色,独以休济江故乎?今者渡江,人情所难,就休有此志,势不独行,当须诸将。臧霸等既富且贵,无复他望,但欲终其天年,保守禄祚而已,何肯乘危自投死地以求徼倖!苟霸等不进,休意自沮。臣恐陛下虽有敕渡之诏,犹必沉吟,未便从命也。”顷之,会暴风吹吴吕范等船,绠缆悉断,直诣休等营下,斩首获生以千数,吴兵迸散。帝闻之,敕诸军促渡。军未时进,吴救船遂至,收军还江南。曹休使臧霸追之,不利,将军尹卢战死。
庚申晦,日有食之。
吴王使太中大夫郑泉聘于汉,汉太中大夫宗玮报之,吴、汉复通。
汉主闻魏师大出,遗陆逊书曰:“贼今已在江、汉,吾将复东,将军谓其能然否?”逊答曰:“但恐军新破,创夷未复,始求通亲;且当自补,未暇穷兵耳。若不推算,欲复以倾覆之馀远送以来者,无所逃命。”
汉汉嘉太守黄元叛。
吴将孙盛督万人据江陵中州,以为南郡外援(《资治通鉴》黄初三年十到十一月)。知

222年九月初三,文帝下诏说:“妇人参政是国家动乱的根源。从今以后,大臣有事不得上奏皇太后;皇太后和皇后的亲属不能担任辅佐朝政的大臣,也不能封为王或诸侯。这一诏书要传给后世,谁若违背,天下诸侯共诛。”因此,卞太后每次会见娘家亲属,都心事重重。并且经常嘱咐说:“你们生活要节俭,不应该有盼望赏赐、贪图安逸的想法。我的族人常怪我对他们太薄情,这是因为我有自己的准则。我侍奉武皇帝四五十年,已经过惯了俭朴的生活,不可能变得奢华。族人违犯法令制度,我还要比对平常人更加严格,不能指望我会送金钱、粮食给你们,或者宽免。”
文帝要立郭贵嫔为皇后,中郎(皇帝身边的近臣)栈潜上书阻止说:“后妃的品德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盛衰,所以圣明的君主立皇后都很慎重,要从世代显贵的家族中选择贤惠的淑女,有能力统领后宫妃嫔,虔诚地祭祀皇家宗庙。《易经》说:‘家庭的关系理顺了,国家就会安定。’由治理家事顺推到国事,这是前代帝王奉行的原则。《春秋》中记载宗人衅夏的话:‘不存在以妾作妻之礼(原文大意是这样的:周朝鲁国主管鲁侯姬氏宗族的官名叫衅夏。这时鲁哀公宠爱公子姬荆的母亲,鲁哀公想立她为夫人,要衅夏把册立夫人的礼节准备好。衅夏说:“没有。”鲁哀公生气地说:“你做礼官,要知道册立夫人的礼仪;这是国家的大礼,怎么可以说没有呢?”衅夏解释说:“鲁国上代夫人,都是薛国的公主;孝公和惠公的夫人,都是商国的公主;从鲁桓公以下,都是齐国的公主。这种正正当当的礼节是有的。现在你要让妾做夫人,那么,我们鲁国就没有这种礼节了)。’齐桓公在葵丘(地名。位于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西三十里)结盟发誓时也说:‘不存在以妾转为正妻’。后宫中受宠的妃嫔,地位仅次于君王。如果因宠爱就立其为王后,使下贱的人就尊贵起来,我担心以后低贱者被册立,高贵者遭废弃的事会层出不穷,没有法令制度能限制,祸乱也就从上面开始了。”文帝不听。222年九月初九,立郭贵嫔为皇后。
当初,吴王孙权派魏国降将于禁(219年八月投降关羽,吕蒙攻下荆州城流落到东吴)的护军浩周、军司马“东里衮”,到洛阳晋见文帝表达忠诚,言辞非常恭敬。文帝问浩周等人:“孙权可以相信吗?”浩周认为孙权一定会臣服,而东里衮则认为孙权不一定会臣服。文帝相信浩周的话,认为浩周真正了解孙权,因此决定封孙权为吴王,并派浩周返回吴国。浩周对吴王说:“皇帝陛下不相信大王您会送公子去当人质,我以全族百人的性命担保公子一定会去。”吴王为此感动得热泪盈眶,对天发誓。浩周回到魏国,而孙权却没把儿子送来,只是以客套话推托。文帝要派侍中辛毗、尚书桓阶前往吴国结盟,并催促吴王送儿子上路,吴王礼貌地回绝。文帝愤怒,要派大军伐吴,刘晔反对说:“吴国刚刚取得猇亭大战胜利,上下齐心,而且我们去征讨有江河、湖泊阻隔,不可能在仓卒之间将他制服。”文帝不听。
222年九月,文帝兵分三路进攻东吴。东线命令征东大将军曹休(?-228,字文烈,曹操家族侄)、前将军张辽、镇东将军臧霸出洞口(指今安徽省合肥巢湖市与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东南长江渡口);大将军曹仁(168—223三月十九日,曹操的堂弟)出濡须口(位于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西南六十里濡须山与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西北五十里七宝山之间,因两山夹峙,濡须水从中流过而得名);在西面,上军大将军曹真(?-231,字子丹,曹操家族侄)、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左将军张郃(?-231年六月,字儁乂,今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人。汉灵帝时应募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后是冀州牧韩馥的军司马。191年,袁绍夺取冀州,张郃率部投降,任校尉。因破公孙瓒有功,迁为宁国中郎将。后在官渡之战中投降曹操。此后,随曹操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屡建战功。继与都护将军夏侯渊留守汉中。215年进攻巴西宕渠,被蜀将张飞打败。219年正月,跟随夏侯渊在汉中定军山攻打刘备,夏侯渊战死,全军推选张郃代理统帅)、右将军徐晃(?-227,字公明,今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人,曹魏著名战将)包围了东吴的荆州南郡江陵县城。吴国派建威将军吕范指挥五路军队,以水军抵抗曹休等人;左将军诸葛瑾、平北将军潘璋、将军杨粲救援南郡政府所在地江陵县;裨将军朱桓在濡须口抵抗曹仁。
222年十月初三,文帝在今河南省洛阳偃师市首阳山东部修建自己的陵墓,发布有关葬礼文告,要求以后丧事务必从俭,墓中不得陪葬金器和玉器,一律用陶器。还命令将这一诏书存放在皇家宗庙,副本保存在国务院(尚书台)、国家档案局(秘书监)和三公府。
吴王因扬州的山越蛮夷还没有归附(大致指以今安徽省黄山市为中心的地区一带山越人),如果与曹魏再发生战争,担心动乱。因此言辞谦卑地上书曹丕,请求让他改过,内容说:“如果我的罪责难以原谅,必须加以制裁,我一定奉还朝廷封给我的土地和人民,寄居在交州(治所在今广东省广州市)度过余年。”还写信对浩周说:“我想为儿子孙登向皇帝的宗室求婚……孙登年幼,我准备派孙邵、张昭陪同前往洛阳。”文帝回信说:“朕和你的君臣关系已经确定,怎么会乐于劳师动众远去长江、汉水呢?如果孙登早晨到这里,我晚上就命令大军撤回。”面对曹丕的激将,孙权送太子去洛阳的谎言被戳穿,只好强硬改曹丕“黄初三年”为自己的“黄武元年”,意思是他要对曹丕动武,也有驾驭在曹丕“黄初”与刘备“章武”年号之上的意思。凭借长江天堑抵抗曹丕。
文帝从许昌出发,指挥大军南下,又把襄阳的郢州治所恢复为荆州治所。222年十一月十一日,文帝到达南阳郡政府所在地宛城(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曹休在洞口(位于今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东)上书说:“我愿率领精锐像猛虎一样进军江南,一定能从敌人处夺取给养,如果我不幸战死,陛下不必挂念。”文帝担心曹休迫不急待地渡江 ,连忙派人骑驿站快马传令制止。侍中董昭跟随曹丕出征,分析说:“我暗中观察,陛下面有忧色,只是因为顾虑曹休渡江吗?现在渡江困难重重,即使曹休有这样的意思,也不能单独行动,还要得到其他将领的支持。臧霸等人既有大量财富,又有尊贵的地位,已无更大的奢望,他只希望这样到死,保住禄位传给子孙,怎么会冒险渡江以求侥幸取胜呢?如果臧霸等人不支持渡江 ,曹休也就自然失去信心,我担心即使陛下下令渡江 ,他们也会犹豫不决,未必立即执行命令。”不久,暴风将吴将吕范等人系船的缆绳吹断,战船一直漂向曹休等人的军营城下,魏军杀、俘吴军数千人,吴军溃散。文帝得到报告,立即下令各军迅速渡江 。魏军还没有进兵,可是吴军救援的船只已经赶到,护卫溃军退回江南。曹休派臧霸率兵追击,战斗不利,将军尹卢战死。
222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现日食。
吴王派太中大夫郑泉到蜀国访问,蜀国派太中大夫宗玮到吴国回访,吴、蜀之间又恢复了联合抗魏的关系。
蜀汉皇帝刘备听说魏军大举攻吴,写信挑衅陆逊说:“曹军现在抵达长江 、汉水一带,我将再度率部东下,将军认为我能否这样做?”陆逊在回信中鄙视刘备说:“只恐怕贵军新败,元气还未恢复,所以才和我国恢复关系。当务之急是养好身体,修补元气,还没有闲暇对外用兵。如果阁下不慎重考虑,想再次率领残兵败将远途送来,仍然难逃覆灭的下场。”
蜀国汉嘉郡(治所在今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芦阳镇)太守黄元反叛。
吴将孙盛率领一万人占据江陵中洲(即百里洲。长江从西陵峡向东,到今湖北省宜昌枝江市境内沉积的沙洲。也是今枝江市的农业重镇,现有版图面积2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十万。东西长二十八公里,西窄东宽,形似歪柄葫芦。其面积仅次于长江上海的崇明岛。今天的枝江市东南与荆州市江陵县接壤),作为外围协助保卫南郡。
魏文帝的黄初四年(223)正月,魏军攻占了吴国荆州政府所在地南郡江陵县长江中的沙洲。

春,正月,曹真使张郃击破吴兵,遂夺据江陵中洲。
二月,诸葛亮至永安。
曹仁以步骑数万向濡须,先扬声欲东攻羡溪,硃桓分兵赴之。既行,仁以大军径进。桓闻之,追还羡溪兵,兵未到而仁奄至。时桓手下及所部兵在者才五千人,诸将业业各有惧心,桓喻之曰:“凡两军交对,胜负在将,不在众寡。诸君闻曹仁用兵行师,孰与桓邪?兵法所以称‘客倍而主人半’者,谓俱在平原无城隍之守,又谓士卒勇怯齐等故耳。今仁既非智勇,加其士卒甚怯,又千里步涉,人马罢困。桓与诸君共据高城,南临大江,北背山陵,以逸待劳,为主制客,此百战百胜之势,虽曹丕自来,尚不足忧,况仁等邪!”桓乃偃旗鼓,外示虚弱以诱致仁。仁遣其子泰攻濡须城,分遣将军常雕、王双等乘油船别袭中洲。中洲者,桓部曲妻子所在也。蒋济曰:“贼据西岸,列船上流,而兵入洲中,是为自内地狱,危亡之道也。”仁不从,自将万人留橐皋,为泰等后援。桓遣别将击雕等而身自拒泰,泰烧营退。桓遂斩常雕,生虏王双,临陈杀溺死者千馀人。
初,吕蒙病笃,吴王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硃然胆守有馀,愚以为可任。”硃然者,九真太守硃治姊子也;本姓施氏,治养以为子,时为昭武将军。蒙卒,吴王假然节,镇江陵。及曹真等围江陵,破孙盛,吴王遣诸葛瑾等将兵往解围,夏侯尚击却之。江陵中外断绝,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真等起土山,凿地道,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将士皆失色;然晏如无恐意,方厉吏士,伺间隙,攻破魏两屯。魏兵围然凡六月,江陵令姚泰领兵备城北门,见外兵盛,城中人少,谷食且尽,惧不济,谋为内应,然觉而杀之。时江水浅狭,夏侯尚欲乘船将步骑入渚中安屯,作浮桥,南北往来,议者多以为城必可拔。董昭上疏曰:“武皇帝智勇过人,而用兵畏敌,不敢轻之若此也。夫兵好进恶退,常然之数。平地无险,犹尚艰难,就当深入,还道宜利,兵有进退,不可如意。今屯渚中,至深也;浮桥而济,至危也;一道而行,至狭也。三者,兵家所忌,而今行之,贼频攻桥,误有漏失,渚中精锐非魏之有,将转化为吴矣。臣私戚之,忘寝与食,而议者怡然不以为忧,岂不惑哉!加江水向长,一旦暴增,何以防御!就不破贼,尚当自完,奈何乘危,不以为惧!惟陛下察之。”帝即诏尚等促出,吴人两头并前,魏兵一道引去,不时得泄,仅而获济。吴将潘璋已作荻筏,欲以烧浮桥,会尚退而止。后旬日,江水大涨,帝谓董昭曰:“君论此事,何其审也!”会天大疫,帝悉召诸军还。
三月,丙申,车驾还洛阳。初,帝问贾诩曰:“吾欲伐不从命,以一天下,吴、蜀何先?”对曰:“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陛下应期受禅,抚临率土,若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矣。吴、蜀虽蕞尔小国,依山阻水。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逊见兵势。据险守要,泛舟江湖,皆难卒谋也。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臣窃料群臣无备、权对,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昔舜舞干戚而有苗服,臣以为当今宜先文后武。”帝不纳,军竟无功。
丁未,陈忠侯曹仁卒(《资治通鉴》黄初四年一到三月)。

在今湖北省荆州城西南部长江中。223年正月,魏国大司马曹真派张郃击溃了吴军孙盛部,攻占长江中的沙洲。
在今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曹仁率领几万步、骑兵进军濡须城(位于今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北),先放出风声说向东进攻羡溪城(位于今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裕溪口街道),吴军濡须城守将朱桓派人增援羡溪城。援军刚出发,曹仁就率领大军直扑濡须城,朱桓听到消息,立即派人追回增援部队。这支部队还没有返回,曹仁突然杀到。这时,朱桓的守军仅有五千人,其部将都惶惶不安。朱桓安慰说:“两军交战,胜负的关键在于将领如何,而不在人数众多。诸位认为曹仁指挥作战的能力,会比我朱桓高明吗?兵法说:‘远来进攻的军队要超过防守军队的一倍’,这是针对平原旷野、没有城池坚守而言,也是针对双方战斗力相同而言。如今,曹仁智勇不足,再加上所率的将士胆怯,又是千里跋涉,人困马乏。我和诸位高据坚城,南临长江 ,北靠山岭,以逸待劳,就地作好准备制伏远来的敌人,这是百战百胜的优势;即使曹丕亲自前来,我们也不怕他,更不用说是区区的曹仁了。于是,朱桓偃旗息鼓,以示弱引诱曹仁。曹仁派长子曹泰进攻濡须城,又派将军常雕、王双等人乘牛皮船袭击濡须城附近长江中的沙洲。沙洲是朱桓的亲兵部队及其妻儿所在地。蒋济说:“敌人据守长江西岸,船只停泊在上游,而我军却进攻其沙洲,就如同步入地狱,是自取灭亡。”曹仁不听,亲率一万人留驻橐皋城(即柘皋。位于今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柘皋镇),作为曹泰的后援。朱桓分派将领进攻魏国大将常雕,自己抵抗曹泰,曹泰烧毁军营退走;朱桓杀了常雕,活捉了王双,临阵被杀或淹死的有一千多人。
四年前,吕蒙病重,吴王问他:“如果你的病情不能好转,谁可以接替你的职务?”吕蒙说:“朱然胆略过人,注重节操,我认为他可以。”朱然是九真郡(治所在今越南民主共和国北部清化省清化市北马江南岸)太守朱治的外甥,本来姓施,被朱治收为养子,当时担任昭武将军。吕蒙去世后,吴王授予朱然符节,镇守荆州政府所在地江陵城。曹真等人包围江陵城,打败了孙盛,吴王派诸葛瑾等人率部解围,再度被夏侯尚打退。江陵城内外断绝联系,城中许多士兵患有浮肿病,能参战的只有五千人。曹真命令士兵堆土山、挖地道,临城立起无顶高台楼橹,向城中射箭,箭如雨下,守军将士都大惊失色;朱然却泰然自若,不断激励将士,寻找魏军薄弱点出击,攻破魏军两座营垒。魏军包围江陵城长达六个月,江陵县令姚泰负责防守北门,见敌军力量强大,守军兵少粮食尽,担心守不住,阴谋作为魏军的内应,被朱然发现处死。
这时长江水浅,江面狭窄,夏侯尚企图乘船率领步骑兵驻军江陵中洲,在江 面上架设浮桥,以便和北岸来往,魏军参与商议的人都认为这一方案一定能攻下江陵。董昭上书文帝反对说:“武皇帝(曹操)智勇过人,用兵却很谨慎,从不敢像今天这样轻视敌人。打仗时,进兵容易退兵难,这是最平常的道理。平原地带没有险阻,退兵很困难,即使要深入,还要考虑撤退的便利。军队进退,不能只按自己的想象行事。如今在中洲驻扎军队,是向荆州城进军最前沿的部队;在长江上架设浮桥往来是最危险的事;撤退只有一条狭窄的道路。这三者都是军事行动的大忌,而我们却正在做。如果敌军集中力量攻打浮桥,我军稍有疏漏,中洲的精税部队将不再属于魏。我对这件事寝食不安,而谋划此事的人却很安然,真令人困惑不解!加上长江水位正在上涨,一旦暴涨,我军将如何面对?如果无法打败敌人,就应该保全自己,为什么在如此危险的方案中不感到恐惧呢?希望陛下认真考虑。”文帝立即下诏,命令夏侯尚等人迅速退出中洲。吴军两面并进,魏军大队人马只从一条通道退却,挤在一起,一时很难退出,最后勉强撤回北岸。吴将潘璋已经绑好芦苇筏子,准备烧魏军的浮桥,正好夏侯尚率兵退回,没有实施。十天之后,江水果然暴涨,文帝对董昭说;“你的预料竟如此准确!”当时又赶上闹瘟疫,文帝连忙命令各军全部撤退。
223年三月初八,文帝回到洛阳。
当初,文帝曾问贾诩:“我计划讨伐不服从命令的人,以统一天下,吴、蜀两国应该先讨哪一国?”贾诩以战略家的眼光剖析说:“进攻他国,应该首先在军事上权衡;完成统一的根本大计,应当崇尚道德教化。陛下顺应形势,接受汉朝禅让,统治全国,如果普及文化教育、用道德规范人心,静候形势变化,平定天下并不难。吴、蜀虽然都是小国,但是地势险要,有长江天险。刘备有雄才大略,诸葛亮善于治国;孙权擅长于辨别虚实,陆逊精通军事;蜀汉固守山川险要,东吴泛舟江湖,我们很难在短期内将他们消灭。用兵的原则是:先了解夺取胜利的途径,然后再作战;根据敌人的力量任命将领,才能做到不失策。我料想我们的文臣武将没有人是刘备、孙权的对手,即使陛下亲自对付他们,也未必一定有取胜的把握。古代虞舜只用舞蹈所用的盾牌和大斧道具,就使有苗氏屈服。我认为陛下目前应首先修明文治,然后再用武力征讨。”文帝不听,竟然出动大军,结果无功而返。
在东面濡须战场。223年三月十九日,陈忠侯曹仁去世。
这就是历时半年对吴作战的结果。孙权成功地抵挡了曹丕的三路大军,并且不再向曹丕称臣,最终建立东吴帝国。


楼主:许雨浓A  时间:2021-05-13 09:04:59

在秦砖汉瓦和春秋残垣断壁中修补历史

下面是汉献帝刘协建安三年的历史,其中孙策的大本营在南征北战中,非常混乱,就凭一个昌门,而定位。

袁术遣间使赍印绶与丹杨宗帅祖郎等,使激动山越,共图孙策。刘繇之奔豫章也,太史慈遁于芜湖山中,自称丹杨太守。策已定宣城以东,惟泾以西六县未服,慈因进住泾县,大为山越所附。于是策自将讨祖郎于陵阳。禽之。策谓郎曰:“尔昔袭孤,斫孤马鞍,今创军立事,除弃宿恨,惟取能用,与天下通耳,非但汝,汝勿恐怖。”郎叩头谢罪,即破械,署门下贼曹。又讨太史慈于勇里,禽之,解缚,捉其手曰:“宁识神亭时邪?若卿尔时得我云何?”慈曰:“未可量也。”策大笑曰:“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闻卿有烈义,天下智士也,但所托未得其人耳。孤是卿知己,勿忧不如意也。”即署门下督。军还,祖郎、太史慈俱在前导,军人以为荣。会刘繇卒于豫章,士众万馀人,欲奉豫章太守华歆为主。歆以为因时擅命,非人臣所宜,众守之连月,卒谢遣之。其众未有所附,策命太史慈往抚安之,谓慈曰:“刘牧往责吾为袁氏攻庐江,吾先君兵数千人,尽在公路许,吾志在立事,安得不屈意于公路以求之乎?其后不遵臣节,谏之不从。丈夫义交,苟有大故,不得不离。吾交求公路及绝之本末如此,恨不及其生时与共论辩也。今儿子在豫章,卿往视之。并宣孤意于其部曲。部曲乐来者与俱来,不乐来者且安慰之。并观华子鱼所以牧御方规何如。卿须几兵,多少随意。”慈曰:“慈有不赦之罪,将军量同桓、文,当尽死以报德。今并息兵,兵不宜多,将数十人足矣。”左右皆曰:“慈必北去不还。”策曰:“子义舍我,当复从谁!”饯送昌门,把腕别曰:“何时能还?”答曰:“不过六十日。”慈行,议者犹纷纭言遣之非计。策曰:“诸君勿复言,孤断之详矣。太史子义虽气勇有胆烈,然非纵横之人,其必秉道义,重然诺,一以意许知己,死亡不相负,诸君勿忧也。”慈果如期而反,谓策曰:“华子鱼,良德也,然无他方规,自守而已。又,丹杨僮芝,自擅庐陵,番阳民帅别立宗部,言‘我已别立郡海昏上缭,不受发召’,子鱼但睹视之而已。”策拊掌大笑,遂有兼并之志(《资治通鉴》建安三年十二月)。

袁术派间谍将印章与绶带送给丹阳郡地方势力首领祖郎等人,要祖郎去煽动山越人(指东汉末期到三国时,在长江以南占山为王的吴越部落,他们分布在今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省内)共同图谋孙策。刘繇被孙策打败投奔豫章郡时,太史慈逃到芜湖的山中,自称扬州丹阳郡太守。孙策已经平定丹阳郡政府所在地宣城以东地区,只有丹阳郡的泾县(治所在今安徽省宣城市泾县西北五里泾溪西岸。位于宣城市西部)以西的六县还没有征服。太史慈就进驻泾县,受到山越人的拥护。
孙策看到对自己不利的局势,亲自率部到陵阳县(治所在今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陵阳镇)讨伐,活捉了祖郎。为了建立霸业,孙策对祖郎劝降说:“你以前袭击我,曾砍到我的马鞍。如今我兴兵创立大业,想抛除旧恨,只要是有用之才,我都录用。”孙策说到这里,转换语气强调说,“我对天下人都是如此,不只是对你一人,你不必害怕。”
祖郎见孙策如此诚恳,感动得叩头请罪,孙策立即打开祖郎的枷锁,任命祖郎担任门下贼曹(负责治安)。孙策又在勇里(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宣城市泾县西北)活捉了太史慈,并为太史慈解开绳索,握着太史慈的手说:“你还记得神亭相遇时的情景吗?如果那时你捉到我会怎样对待?”
孙策问这话时,表情和蔼可亲。太史慈略有所思地说:“我不知道。”
太史慈说这话时,显得很随和。因为当时他只是扬州刺史刘繇的客人。孙策听了太史慈率真的回答,大笑说:“如今天下大事,我要与你一同开创。听说你是一名有义而刚烈的人,属于天下智士的范畴,只是你所跟随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明主。我是你的知已,你不要担心未来的前途不如意。”
孙策说完,随即录用太史慈为门下督(帐下都督,协助孙策监督不法)。等孙策率领大军从陵阳县返回大本营会稽郡时,祖郎、太史慈在前面开道,这让全军战士感到自豪。
正在这时,扬州牧刘繇在扬州豫章郡去世,其部下还有一万多人,大家都想推举豫章郡太守华歆为扬州牧。华歆认为利用时机、擅自夺取权力,不是人臣所应该做的事,所以不肯就职。这样刘繇的部众坚持了几个月,华歆还是辞谢,并把劝他当扬州牧的人送走。如此一来,刘繇的部众无所依附。孙策了解到这一情况,立马派太史慈去安抚。临行前,孙策担心太史慈去了难以安抚这些人,就嘱咐太史慈说:“刘州牧以前责备我为了袁术而进攻庐江郡。当时我父亲遗留下的数千精兵都在袁术那里,我志在建立大业,怎么能不向袁术屈意低头、以此索求我父亲的旧部呢!后来袁术不守臣节,加上还不听劝,所以我们分道扬镳。大丈夫以道义相交,只要有大的历史变化,就不得不分离。我当初投靠袁术以及后来与他断交的原因就是这样。”孙策说到这里,显得非常自责地说,“只恨我不能在刘州牧活着的时候,没有向他解释清楚。眼前刘州牧的儿子在豫章城,你去看望一下,并把我的意思转告给他的部下,他们乐意来的就随你一起来,不乐意的也要安抚,顺便观察一下华歆治理郡务的能力。你需要带多少兵去,可以自作决定。”
孙策的话,让太史慈十分感动,他诚恳地说:“我曾犯下不可宽恕的重罪,是您孙将军以开阔的胸怀拯救了我。将军有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气量,我应当以死报答将军的恩德。如今双方并没有交战,不宜多带人马,带上几十人就足够了。”
太史慈即将离去,孙策的左右随从都不相信说:“太史慈一定会向北逃走。”孙策自信地说:“太史慈如果弃我,还能再去追随谁呢?”
孙策说完,在会稽郡城西面昌门(即阊门 。指春秋吴国西郭门,吴王阖闾修建。指今浙江省绍兴市古城的西大门)为太史慈饯行,并握住太史慈的手问:“什么时候能回?”
太史慈胸有成竹地说:“不会超过六十天。”
等太史慈走后,大家仍然议论纷纷,认为派太史慈去豫章是失策。孙策听了这些没有根据的议论,厌烦说:“你们不要再议论了!我已经考虑周详。太史慈虽然为人勇猛、胆识过人,但不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他以道义为重,会一诺千金,我一旦视他为知已,生死就不会相负。请你们不要再担忧!”
六十天快要过去,太史慈果然如期而返,他回来后对孙策汇报说:“华歆品德高尚,但没有多少谋略,只能自保而已。比方说,丹阳郡人僮芝擅自占领庐陵郡(治所在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城西三里处),番阳县(治所在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鄱阳镇)的首领另立宗部,声称:‘我们已经另立海昏县(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西北)、上饶县(治所在今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的首领,不接受豫章郡的命令。’而华歆只能干瞪眼。”孙策听了汇报拍手大笑,于是有了兼并豫章郡的意志。

以上孙策说完,在会稽郡城西面昌门为太史慈饯行,并握住太史慈的手问:“什么时候能回?”就是春秋残垣断壁。把这一点填补进去后,读者就了解孙策的方位与太史慈要去的地方。读者就知道太史慈从今浙江绍兴市到今江西省南昌市。

又如,周威烈王传中,史料没有提智家首都,笔者只能根据智邑来填补历史地理空间,让读者能把握历史内涵: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简子使尹鐸为晋阳。请曰:“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简子曰:“保障哉!”尹鐸损其户数。简子谓无恤曰:“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鐸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及智宣子卒,智襄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对曰:“不然。《夏书》有之曰:‘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夫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蜹、蚁、蜂、虿,皆能害人,况君相乎!”弗听。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桓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将出,曰:“吾何走乎?”从者曰:“长子近,且城厚完。”襄子曰:“民罢力以完之,又毙死以守之,其谁与我!”从者曰:“邯郸之仓库实。”襄子曰:“浚民之膏泽以实之,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其晋阳乎,先主之所属也,尹鐸之所宽也,民必和矣。”乃走晋阳。
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絺疵曰:“以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人马相食,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明日,智伯以絺疵之言告二子,二子曰:“此夫谗臣欲为赵氏游说,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赵氏也。不然,夫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欲为危难不可成之事乎?”二子出,絺疵入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臣见其视臣端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不悛。絺疵请使于齐。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脣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而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末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唯辅果在(《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周威烈王姬午开始分封晋国大夫魏斯(前472―前387,即魏文侯。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今山西省夏县人,魏桓子之孙。《竹书纪年》是周考王元年,也就是公元前440年即位。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正式承认为诸侯国家。魏文侯在位时,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等为将)、赵籍(?—前400,嬴姓赵氏,名籍,赵献子之子,赵国开国君主,公元前408―公元前400在位)、韩虔(?—前400,姬姓韩氏,晋卿韩武子的儿子,战国时期韩国国君,公元前408—公元前400在位)为诸侯国君。
随后,史料介绍了三家灭智的过程。
当初,智宣子(智氏第六代家主,也称荀申,当时晋国的中军将荀跞之子。公元前493年,荀跞去世后,智宣子继承荀跞之位,当了下军佐,与赵鞅一起执政。智宣子喜欢儿子智瑶,打算立智瑶为家族继承人时,他的族人智果反对)的族人智果,对智宣子立儿子智瑶(即智伯瑶。智氏始祖智庄子荀首,是晋献公托孤重臣荀息的幼孙,也是晋国中军将荀林父的幼弟。晋成公时,荀首受封于智邑,也就是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北)反对说:“智瑶不如智宵。智瑶虽然有超越他人的五项长处,但有一项致命的短处。智瑶的长处之一是美发高大;之二是精于骑射;之三是才艺双全;之四是能写善辩;之五是坚毅果敢。短处是残酷不仁。如果他以五项长处制服了别人,然后做了不仁不义的恶事,谁能与他和睦相处呢?要是真立智瑶为智家的继承人,那么智氏宗族一定会灭亡。”智宣子不听。智果就向史官(太史)请求脱离智氏,另外改为辅氏。
赵国大夫赵简子(?-前476,即赵鞅。春秋时期晋国赵氏首领,又名志父,也称赵孟。《赵氏孤儿》中的孤儿赵武之孙。晋昭公时,公族弱,大夫势力强,赵简子担任晋国的大夫专权,致力于改革,为后世魏文侯的李悝变法、秦孝公的商鞅变法和赵武灵王改革开了先河。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和改革家。战国时代赵国基业的开创者,郡县制社会改革的积极推动者,先秦法家思想的实践者,对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与其子赵无恤【即赵襄子】并称“简襄之烈”)有两个儿子,长子叫伯鲁,幼子叫无恤。赵简子想确定为赵家的继承人,却不知立哪位好,于是把家训写在两块竹简上,分别交给两个儿子,嘱咐说:“好好记住!”
过了三年,赵简子问两个儿子,大儿子伯鲁答不出竹简上的家训;再问他的竹简,却已丢失。又问小儿子赵无恤,竟然倒背如流 ;追问竹简,赵无恤从袖中取出。于是,赵简子认为赵无恤有品德和才华,就立赵无恤为继承人。
随着赵无恤当了赵家的继承人,还有一个与赵氏后世事有关的事司马光作了补述。以前,赵简子派尹铎(五帝之一少昊【前2598-前2525年】的后裔,晋卿赵鞅的家臣。今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南梁镇东尹村人。晋顷公姬弃疾时,晋卿赵鞅派尹铎治理晋阳【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修建晋阳城。尹铎问,是让晋阳城成为提供赋税的城邑呢,还是作为保护的屏障呢?赵鞅说要将晋阳城建成固若金汤的城池,并告诫儿子日后如果有难,就去晋阳投靠尹铎避难。赵鞅要求削去50年前董安于建城时营造的围墙,尹铎没有听,而是从长远利益出发,将城墙增高了许多。赵鞅发现后大怒,扬言要先杀尹铎而后进城。众人劝阻说:“放松警惕是招祸的根源,尹铎不听主公的话,是对您的忠心。他曾说:‘思乐而善,思忧而惧,人之道也。’高筑城墙可以使人时刻警惕,防备万一,有何不好呢?”赵鞅听后猛然醒悟,就以尹铎立了军功而嘉奖他。后晋阳城有董安于所储备的箭镞和制作箭杆的材料,又有尹铎积下的千囤粮食,成为赵氏避难的大本营。后人为纪念尹铎,在太原建起了尹大夫庙,尹铎之名远扬三晋)去修赵氏老都城晋阳。临行前,尹铎请示简子说:“您是想让我去像抽丝一样搜刮民财,还是作为将来的保障之地呢?”赵简子说:“作为保障之地。”
要想成为保障之地,就必须安抚人心。为此,尹铎就少算居民户数,减轻赋税。后来赵简子又对儿子赵无恤说:“一旦晋国发生紧急大难,你不要嫌尹铎的地位不高,也不要怕晋阳路途遥远,一定要以晋阳作为归所。”
以上是赵国的前期故事,赵简子已经为儿子赵无恤安排好了遇到大难的退路。
智家的都城在今天山西省运城永济市,上古曾是虞舜的都城所在地,称为蒲坂,春秋属晋国智氏封邑,所以又称智邑。其地理位置扼蒲津关口(又称临晋关。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东。是黄河重要的古渡口和秦晋间的险峻之地),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永济市在当今是华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连接枢纽,位于今山西省西南端,是晋、秦、豫“黄河 角”中心,西临黄河与陕西省的渭南市大荔县、渭南市合阳县隔河相望,南依中条山与今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接壤,东邻运城市,北接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也是千年古都洛阳的西大门。智家有这样好的地理位置,说明智家的实力雄厚。等到智宣子去世,智伯瑶执政,他与韩康子(姬姓韩氏,原名韩虎。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晋国韩氏的领袖,韩庄子之子。 庄子死,康子即位。公元前453年,韩康子和赵襄子、魏桓子一起打败了智伯瑶,瓜分了他的领地,只给晋幽公留下两城,史称三家分晋)、魏桓子(?─前446,也称魏宣子,是春秋时期晋国魏氏领袖,姬姓魏氏,名驹,魏襄子是魏侈之孙。 魏侈死,桓子即位。公元前453魏桓子和赵襄子、韩康子一起打败了智伯瑶,瓜分了智伯瑶的土地。 魏桓子去世后,孙子魏文侯继位)在蓝台饮宴,席间,智伯瑶戏弄韩康子,又侮辱韩康子的家相段规。智伯瑶的家臣智国听说后,告诫智伯瑶说:“主公您不提防招来灾祸,灾祸就一定会来了!”智伯瑶不屑一顾地说:“他们的生死都取决于我,我不给他们降临灾祸,谁还敢兴风作浪呢!”智国见主人如此狂妄,引经据典地说:“这话不妥。《夏书》中说:‘一个人再三犯错,结下的仇怨不会在明处,应该在隐患还没有表现出来时就提防。’贤德的人能谨慎地处理小事,所以不会招致大祸。现在主公一次宴会就得罪了人家的人主和家相,还对我说‘不敢兴风作浪。’这种态度恐怕不行吧。蚊子、蚂蚁、蜜蜂、蝎子都能咬人,何况是国君、家相呢!”智伯瑶不听。
智伯瑶向韩康子要地,韩康子不想给。段规劝道:“智伯瑶贪财好利,又刚愎自用,如果不给,他一定会来讨伐我们,不如暂时给他。他拿到地会更加狂妄,一定又向别人索要;别人不给,他必定会用兵,这样我们就可以免于祸患而伺机行动了。”韩康子称赞说:“好主意。”于是派人送去一万户领土。智伯瑶大喜,果然又向魏桓子提出索要土地,魏桓子不想给。家相任章问:“为什么不给呢?”魏桓子解释说:“无缘无故来要地,所以不给。”任章提示说:“智伯瑶无缘无故地索要他人的土地,一定会引起其他大夫的恐惧;我们给智伯瑶地,他一定会更加傲慢。他傲慢就会轻敌,我们这些被他欺负而恐惧的人就会互相亲善;然后以精诚团结之兵,来对付狂妄轻敌的智伯瑶,智家的命运一定不会长久了。《周书》说:‘想要打败敌人,必要时暂且满足对方;要想取胜,必要时暂且让步。’主公不如先满足智伯瑶的要求,让他狂妄自大,然后我们这些被逼的人组成同盟去图谋,又何必单独以我们作为智伯瑶的靶子呢!”魏桓子觉得有道理,连忙说:“好。”也割让了一万户土地。
智伯瑶又向赵襄子(即赵无恤。因谥号为“襄子”,故史称“赵襄子”)要蔡邑(位于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和皋狼邑(位于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南村堡)的土地,被赵襄子拒绝了。智伯瑶大怒,率领韩、魏两家的精锐部队前去攻打赵氏。赵国首都在中牟邑(位于今河南省鹤壁市西),赵襄子准备从中牟城出逃。临行前,他问:“我到哪里去呢?”随从说:“西北的长子城(位于今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路线最近,而且城墙坚固又完整。”赵襄子反对说:“长子邑的百姓尽力地修好城墙,我们又要他们出生入死地为我守城,谁能与我同心呢?”随从又建议说:“向北邯郸邑(位于今河北邯郸市邯山区。这时是赵国的重要军事重镇。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于邯郸,后世赵武灵王在这里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使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城里仓库充实。”赵襄子仍然反对说:“搜刮民脂民膏才使仓库充实,现在又因战争让他们去送命,谁会和我同心。还是向西北投奔晋阳吧,那是先主之所嘱咐之归地,加上尹铎对待百姓宽厚,人民一定能同我们和衷共济。”就这样,赵襄子一行前往晋阳。
智伯瑶、韩康子、魏桓子三家围住赵氏晋阳城,引晋河水(发源于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西部悬瓮山)灌城。城墙只差三版(古人筑城墙的夹板,一板约一尺宽)距离就会被淹没,城内的灶台都被渗透进城的积水泡塌,青蛙到处产卵,但晋阳城内的民众却没有背叛之意。智伯瑶巡视水位,魏桓子为他驾车,韩康子站在右边护驾。智伯瑶得意地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让人亡国。”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也踩了一下魏桓子的脚。因为汾水可以淹灌魏国都城安邑城(位于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绛水也可以淹灌韩国都城平阳城(位于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智家的谋士絺疵对智伯瑶断言说:“韩、魏两家肯定会反叛。”智伯瑶问:“你怎么知道?”絺疵解释说:“以人之常情而论,我们调集韩、魏两家的军队来围攻赵家,如果赵家覆灭,下次灾难一定会轮到韩、魏两家了。现在我们约定灭掉赵家后,三家分割赵地,晋阳城仅差三版就被水淹没,城内宰马为食,破城指日可待。然而韩康子、魏桓子两人没有高兴的样子,反而面带忧色,这不是必反又是什么?”第二天,智瑶把絺疵的话告诉了韩、魏二人,想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只见韩、魏二人说:“这一定是小人离间,想为赵家游说,让主公怀疑我们两家,而放松对赵家的进攻。不然的话,我们两家怎么可能放着早晚就分到手的赵家田地不要,去干那既危险又不可能成功的事呢?”两人出去,絺疵进来说:“主公为什么把我的话告诉他们?”智伯瑶惊奇地反问:“你怎么知道的?”絺疵说:“我见他们认真看我而匆忙离去,说明他们知道我看出了他们的心思。”智伯瑶不信。于是,絺疵为了避难,请求让他出使齐国。
再说赵襄子派张孟谈秘密地出城见韩、魏二人,说:“我听说唇亡齿寒。现在智伯瑶率领韩、魏两家来围攻赵家,赵家灭亡就该轮到韩、魏了。”韩康子、魏桓子也说:“我们心里也知道会这样,只怕事情还没有办好,而计谋事先泄露出去了,这样就会大祸临头。”张孟谈见他们有顾虑,敞开心扉说:“计谋出自二位主公之口,进入我一人之耳,怎么能泄露呢?”于是,他俩秘密地与张孟谈商量,约好起事日期后,送张孟谈回了晋阳城。起事那天夜里,赵襄子派人杀了智军守堤官员,使大水反灌智伯瑶的军营。智家军因水淹而大乱,韩、魏两家军队趁机从两翼夹击,赵襄子率部从正面迎头痛击,大败智家军,结果杀了智伯瑶,并将智家灭族。只有辅果得以幸免。
以上:智家的都城在今天山西省运城永济市,上古曾是虞舜的都城所在地,称为蒲坂,春秋属晋国智氏封邑,所以又称智邑。其地理位置扼蒲津关口(又称临晋关。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东。是黄河重要的古渡口和秦晋间的险峻之地),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永济市在当今是华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连接枢纽,位于今山西省西南端,是晋、秦、豫“黄河 角”中心,西临黄河与陕西省的渭南市大荔县、渭南市合阳县隔河相望,南依中条山与今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接壤,东邻运城市,北接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也是千年古都洛阳的西大门。智家有这样好的地理位置,说明智家的实力雄厚。就是笔者在战国残垣断壁中填补的智家都城,不然读者对整体方位就没有方向感,读起来枯燥乏味。

还原历史地名是为了解读更深刻的历史内涵
如,汉献帝刘协的建安九年(204)九到十二月,曹操在204得八月占领邺城,袁绍不争气的长子袁谭借曹操之力打败了三弟袁尚,袁谭背叛曹操的历史画面:

曹操之围鄴也,袁谭复背之,略取甘陵、安平、勃海、河间。攻袁尚于中山,尚败,走故安,从袁熙;谭悉收其众,还屯龙凑。操与谭书,责以负约,与之绝婚,女还,然后进讨。十二月,操军其门,谭拔平原,走保南皮,临清河而屯。操入平原,略定诸县(《资治通鉴》建安九年十二月)。

在曹操围攻邺城时,原已归降曹操的袁谭又背叛了他。袁谭攻取冀州甘陵国(词典网认为治所在今山东省聊城临清市东北,河北省认为治所在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坝营镇冢子村。导致清河王刘庆与左小娥的合葬墓甘陵方位争认至今)、冀州安平国(治所在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旧城)、冀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东北)、冀州河间国(国都位于今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东南)。接着袁谭又进攻据守冀州中山国的袁尚,袁尚抵挡不住,败走幽州涿郡故安县(治所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高陌乡),然后投奔幽州刺史袁熙。如此一来,袁谭将袁尚的残部全部收编,回军驻扎在黄河渡口龙凑城(位于今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东)。
曹操写信袁谭,责备他违背盟约,就与他断绝了婚姻关系,并把袁谭女儿送走,然后出兵讨伐袁谭。到了隆冬十二月,曹军到达龙凑城前,袁谭从平原国撤出,退守保卫勃海郡政府所在地的南皮县,在清河沿岸布防。曹操见袁谭退走,率部进入平原国,并平定了平原国的各个县城(平原郡国管辖十九县。管辖范围大致有今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陵城区、禹城县、齐河、临邑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原属于德州)、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阳信县以及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等地)。
笔者将冀州各郡国和幽州部分区域现代地名以及古代冀州郡国、县管辖范围标明,读者解读历史空间就容易多了。同时对战争结果有了清醒的认识。

楼主:许雨浓A  时间:2021-05-14 09:02:16



诸葛执政

由于刘备与陆逊在猇亭大战中惨败,223年二月,诸葛亮从蜀汉京城成都到达永安县(治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永安镇,东连白帝城)看望刘备时,成都郊县发生叛乱。

二月,诸葛亮至永安。
初,黄元为诸葛亮所不善,闻汉主疾病,惧有后患,故举郡反,烧临邛城。时亮东行省疾,成都单虚,元益无所惮。益州治中从事杨洪,启太子遣将军陈曶、郑绰讨元。众议以为元若不能围成都,当由越巂据南中。洪曰:“元素性凶暴,无他恩信,何能办此!不过乘水东下,冀主上平安,面缚归死;如其有异,奔吴求活耳。但敕曶、绰于南安峡口邀遮,即便得矣。”元军败,果顺江东下,曶、绰生获,斩之。汉主病笃,命丞相亮辅太子,以尚书令李严为副。汉主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汉主又为诏敕太子曰:“人五十不称夭,吾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但以卿兄弟为念耳。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汝父德薄,不足效也。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夏,四月,癸巳,汉主殂于永安,谥曰昭烈。丞相亮奉丧还成都,以李严为中都护,留镇永安。
五月,太子禅即位,时年十七。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建兴。封丞相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亮乃约官职,修法制,发教与群下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敝趫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勤渠,有忠于国,则亮可以少过矣。”又曰:“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有谏止。虽资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伟度者,亮主簿义阳胡济也。亮尝自校簿书,主簿杨颙直入,谏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今有人,使奴执耕稼,婢典炊爨,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私业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饮食而已。忽一旦尽欲以身亲其役,不复付任,劳其体力,为此碎务,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奴婢鸡狗哉?失为家主之法也。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故丙吉不问横道死人而忧牛喘,陈平不肯知钱谷之数,云‘自有主者’,彼诚达于位分之体也。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终日,不亦劳乎!”亮谢之。及颙卒,亮垂泣三日。
初,益州郡耆帅雍闿杀太守正昂,因士燮以求附于吴,又执太守成都张裔以与吴,吴以闿为永昌太守。永昌功曹吕凯、府丞王伉率吏士闭境拒守,闿不能进,使郡人孟获诱扇诸夷,诸夷皆从之。牂柯太守硃褒、越巂夷王高定皆叛应闿。诸葛亮以新遭大丧,皆抚而不讨,务农殖谷,闭关息民,民安食足而后用之。
汉尚书义阳邓芝言于诸葛亮曰:“今主上幼弱,初即尊位,宜遣大使重申吴好。”亮曰:“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芝问:“其人为谁?”亮曰:“即使君也。”乃遣芝以中郎将修好于吴。冬,十月,芝至吴。时吴王犹未与魏绝,狐疑,不时见芝。芝乃自表请见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吴王见之,曰:“孤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自保全耳。”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脣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亦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吴王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遂绝魏,专与汉连和(《资治通鉴》黄初四年八月)。
是岁,汉主立妃张氏为皇后(《资治通鉴》黄初四年二到十月)。

在今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当年汉嘉郡政府所在地。当初,蜀国汉嘉郡太守黄元被诸葛亮嫌弃,黄元听说刘备在白帝城生病,担心诸葛亮加害自己,以汉嘉郡反叛,火烧汉嘉郡的临邛县(治所在今四川省成都邛崃市临邛镇)。这时,诸葛亮正由成都东下到白帝城看望刘备,成都守备空虚,黄元因此无所顾忌。益州治中从事杨洪,将此事报告太子刘禅(207—271年十二月,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与昭烈皇后甘氏所生,223年五月—263年十月在位),刘禅派将军陈曶、郑绰讨伐黄元。群臣认为如果黄元不能包围成都,会由越巂郡(治所在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东南)占据南中地区(指今天的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地区)。杨洪持反对观点说:“黄元一向性格凶残粗暴,对下属不施恩德,没有能力那样做!他只不过是顺青衣江(发源于邛崃山脉巴朗山与夹金山之间的蜀西营,流经宝兴河在飞仙关处与天全河、荥经河汇合后,始称青衣江。流经四川省雅安市、眉山市洪雅县、乐山市夹江县,在乐山市草鞋渡处汇入大渡河)东下,盼望主公平安,再捆绑自己请求定罪;即使有其他变化,也不过逃往吴国请求活命而已。只要命令陈曶、郑绰在蜀郡南安县(治所在今四川省乐山市城区)峡口拦截,就可活捉他。”黄元在汉嘉郡被打败,果然顺青衣江东下,被陈曶、郑绰抓捕斩首。
刘备病情加重,命令丞相诸葛亮辅佐太子刘禅,以尚书令李严作为诸葛亮的副手。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干胜过曹丕十倍,必定能安定国家,完成统一大业。如果刘禅可以辅佐你就辅佐;如果他没有才德你可取代。”诸葛亮流着泪说:“我怎敢不竭尽全力辅佐太子,忠贞不二地为国家献身呢!”刘备下诏对太子刘禅说:“人活五十而死,不能说是夭折,我已经活了六十二岁(161-223),还有什么遗憾呢?只是牵挂你们兄弟。你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啊!不要因坏事很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只有贤明加德行,才会使别人折服。父亲德行浅薄,不值得你们效仿。你与丞相共同处理朝政,对待他要像对父亲一样。”
223年四月十三日,刘备在永安县病逝,刘禅给父皇追加谥号为“昭烈皇帝。”
丞相诸葛亮护送灵车回到成都,让李严担任中都护,留下镇守永安城。
223年五月,十七岁的太子刘禅即帝位,尊称继母吴皇后为皇太后,大赦蜀国罪犯。改刘备的“章武三年”年,为自己的“建兴元年”。封丞相诸葛亮为武乡侯,兼任益州牧,国事无论大小都由诸葛亮决定。诸葛亮精简官职,修订法律,向百官下发文告说:“所谓参预朝政,处理政务,就是要集中大家的智慧,采纳有利于国家的意见。如果因一些小隔阂而彼此疏远,就无法听到不同的意见了;我们的事业将会受到损失。听取不同意见而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如同扔掉破草鞋而获得珍珠和美玉。然而,人们很难做到这一点,只有徐庶(字元直,今河南省许昌长葛市人。原本是刘备的谋士,207年十一月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后来他的母亲被曹操抓走,无奈之下他去了曹操营。可能是赤壁大战曹操失败后,他回到了刘备身边)在听取各种意见时不受困惑。还有董和(字幼宰,今湖北省宜昌枝江市人。东汉末年董和带着家族西迁到成都,在刘璋时相继担任牛鞞、江原二县县长和成都县令,任内以身作则,改善了崇尚奢华的风气。后迁任益州太守,与少数民族相处融洽,深得益州郡人的爱戴。建安十九年刘备攻取成都,命董和为掌军中郎将,与诸葛亮共同主持刘备府内的事务)参预朝政,处理政务七年;如果有某项措施欠妥,他会反复十次征求意见,然后向我报告。如果我们的官员都能做到徐庶的十分之一,像董和那样勤勉、尽职、效忠,我就可以减少过失了……过去我结交崔州平,他多次指出我的优缺点;后来又结交徐庶,得到很多启发和教诲;先前与董和商量事情,他每次都能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后来又与胡伟度(即诸葛亮办公室主任胡济)共事,他多次劝谏阻止。我虽然生性愚昧,见识短浅,不能全部采纳,然而,我和这四人的关系始终很好,也可表明我对直言是不疑的。”
诸葛亮曾经校对公文,杨颙(时任诸葛亮办公室主任)直接进入内室阻止说:“治理国家是有制度的,上司和下级做的工作不能混淆。请您允许我以治理家庭来比喻:现在有一个主人,命奴仆耕田,婢女烧饭,雄鸡报晓,狗咬盗贼,以牛拉车,以马代步;家中事务无一荒废,要求的东西都可以得到满足,这样他就能优闲自得,高枕无忧,只是吃饭饮酒。突然有一天,主人要对所有的事情亲自去做,不用奴婢、鸡狗、牛马,结果不仅劳累了身体,而且还陷身于琐碎的事务之中,弄得疲惫不堪,一事无成。难道户主的才能不及奴婢和鸡狗吗?不是,而是因为他忘记了自己是一家之主的责任。所以古人说‘坐着讨论问题,作出决定的人是王公;执行命令,亲身去做事情的人,称为士大夫’。因此,丙吉(约前213—前55,汉宣帝刘询的救命恩人,曾在汉宣帝时担任重要职务)不过问路上杀人的事情,却担心耕牛因天热而喘;陈平不去了解国家的钱粮收入,而说‘这些自有具体负责的人知道’,他们都真正懂得各司其职的道理。如今您管理全国政务,却亲自校对公文,终日汗流浃背,不是太劳累了吗?”诸葛亮深表感谢。杨颙去世,诸葛亮哭了三天。
当初,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以东)的地方土豪雍闿杀了太守正昂,通过吴国交趾郡太守土燮向吴军投降,又把益州郡的新任太守、成都人张裔抓起来献给吴王,吴王任命雍闿为永昌太守。永昌郡组织部部长(功曹)吕凯、永昌郡府丞王伉率部封锁边界,坚守城池。雍闿不能进城,派同郡人孟获(南中地区少数民族的首领,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人)诱惑、煽动各地的夷族人,这些人纷纷跟着叛乱。牂柯郡(治所在今贵州省贵阳市附近)太守朱褒、越巂郡夷族酋长高定。都起兵响应雍闿。诸葛亮因刘备的国丧,对叛众只是安抚,没有派兵征讨。诸葛亮的计划是发展农业,种植粮食,坚守关隘,使百姓休养生息,等人民生活安定,粮食充足以后才使用民力。
蜀汉尚书邓芝(178—251,字伯苗。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人。东汉开国名将邓禹的后人)向诸葛亮建议说:“如今皇上年幼而且是刚刚即位,应派重要的使臣到吴国再次申明和好的愿望。”诸葛亮十分认同说:“我对此事已经考虑了很久,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现在找到了。”邓芝一时不解地问:“这人是谁?”诸葛亮微笑说:“就是你呀!”于是,诸葛亮派邓芝以中郎将的身份,与吴国重新建立友好关系。
223年十月,邓芝到达吴国首都武昌城。这时吴王还没有与曹魏断绝关系,因犹豫不决而没有立即接见邓芝。邓芝自己上表请求孙权召见,内容说:“臣下这次来,也是为吴国着想,不仅仅只为蜀国的利益。”吴王接见说;“我确实愿意与蜀国和好,可是恐怕蜀国君主年幼,疆域狭窄,势力不强,给魏国可乘之机,你们无法保全自己。”邓芝坚定地说:“吴、蜀两国占有四州(扬、荆、交、益),加上大王您是当世英雄,诸葛亮也是一代人杰,有什么可怕的。蜀国地势险要,防守坚固,吴国有三江(一,众多水道总称;二,《吴越春秋》以浙江【今钱塘江】、浦江【今浦阳江】、剡江【今曹娥江】为三江;三,《汉书•地理志》 以今江苏太湖尾闾吴淞江为南江,安徽芜湖市至江苏宜兴市间长江通太湖的青弋江、水阳江、胥溪和荆溪为中江,长江下游干流为北江,合称三江)阻隔。两国的优势加在一起,再联合起来像唇齿一样相辅相依,进可兼并天下,退可与曹魏鼎足而立,这是很自然的道理。假如大王归附于曹魏,魏国一定会进一步提出无理的要求,上逼您朝拜,下求太子孙登去洛阳当人质,如果您不服从,曹丕就会以讨伐叛逆为借口,向东吴发动战争,蜀国顺长江东下,趁机分取吴国的利益,到那时,江南之地可就不再为大王所有了。”吴王沉默了很久,说:“你说的很对”。于是,与曹魏断绝关系,专与蜀国友好。
223年这一年,蜀汉后主刘禅立张妃为皇后。
为了全面介绍诸葛亮执政,笔者把黄初六年(225)年的史料提前介绍。

汉诸葛亮率众讨雍闿等,参军马谡送之数十里。亮曰:“虽共谋之历年,今可更惠良规。”谡曰:“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亮纳其言。谡,良之弟也(《资治通鉴》黄初六年三月)。
汉诸葛亮至南中,所在战捷,亮由越巂入,斩雍闿及高定。使庲降督益州李恢由益州入,门下督巴西马忠由牂柯入,击破诸县,复与亮合。孟获收闿馀众以拒亮。获素为夷、汉所服,亮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枞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亮遂至滇池。益州、永昌、牂柯、越巂四郡皆平,亮即其渠率而用之。或以谏亮,亮曰:“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伤破,父兄死丧,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故耳。”亮于是悉收其俊杰孟获等以为官属,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以给军国之用。自是终亮之世,夷不复反(《资治通鉴》黄初六年七月)。

225年三月,诸葛亮率部讨伐叛贼雍闿,参军马谡(190-228年正月,字幼常,今湖北省襄阳宜城市人,刘备时的侍中马良的弟弟 ,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送行数十里。诸葛亮征求马谡的意见说:“虽然我们一起谋划此事多年,今天请你再一次提出好计谋。”马谡洋洋得意地说:“南中依靠地形险要和路途遥远,叛乱不服已经很久了。即使我们今天将其打败,明天他们还要反叛。目前您正准备集中全国的力量北伐曹魏,叛匪知道国家内部空虚,就会更加嚣张。如果将他们全部杀光,既不是仁者所为,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办到。用兵的原则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心理战为上,以短兵相接为下,希望您能使叛贼真心归顺。”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建议。
诸葛亮到达南中地区,所到必胜。他从越巂进军,杀了雍闿和高定。派降督、益州郡俞元县人(治所在今云南省玉溪澄江市)李恢(?—231)从益州郡进兵,门下督马忠(?-249,今四川省南充阆中市人)从牂柯进兵,打败南中各县的叛军,再度和诸葛亮会合。孟获收编了雍闿的残部抵抗诸葛亮。由于孟获深得当地汉人和夷人的信赖,所以诸葛亮要生擒孟获,征服南中地区的人心。结果将其活捉,让他参观了蜀军的军营和战阵,然后问孟获:“这样的军队如何?”诸葛亮导演这些,的目的是想让孟获心服口服,可是孟获却说不服,并且逞强说:“以前不知道你们的虚实,所以惨遭失败。如今蒙您允许我参观你们的军营和战阵,如果贵军只是这样的军队,我一定能轻易取胜。”诸葛亮笑了笑,放了孟获,要他再战。前后把孟获放回七次,又活捉七次,最后诸葛亮仍将孟获释放,孟获却不再走了,对诸葛亮心悦诚服地说:“您有天威!我们南中人不会再反了!”征服了孟获,诸葛亮到达滇池(即昆明湖。位于今云南省昆明市南,现在的面积约三百三十平方公里)。如此一来,益州、永昌、牂柯、越巂四郡全部平定。
诸葛亮要任命当地原来的首领为以上四郡的地方官员。有人反对,诸葛亮解释说:“如果留下外地人担任这里官员,就要留下军队,留下军队驻扎粮秣难以供应,这是第一个难题;这里夷人刚受过战争之苦,父兄多有死伤,怨气未消,任用外地人而不留下军队,一定会有后患,这是第二个难题;这些夷族叛乱分子多次杀掉或废除朝廷派来的官员,自知有罪,与我们隔阂很深,若留下外地官员,终究难以让他们信任,这是第三个难题。我现在不留军队,不转运粮食,使法令、政纪能得以贯彻,让夷族和汉人都安定下来。”诸葛亮说完,召集孟获等当地的著名人物,任命这些人担任官员,让他们进贡金、银、丹、漆、耕牛、战马供应朝廷。从此,在诸葛亮的有生之年,南中地区的夷族再也没有反叛。
综上所述,随着刘备去世,诸葛亮理清了蜀汉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平定了南中地区,那么,魏、吴在这段时间内又有什么故事发生呢?
楼主:许雨浓A  时间:2021-05-15 07:48:29


东征狼狈

魏文帝的黄初四年(223)六月十七日,曹丕的胞弟曹彰去世(曹丕追谥号为“任城威王”),享年三十四岁。至于曹彰是被迫害致死,还是病死,只有天知道。

六月,甲戌,任城威王彰卒。
甲申,魏寿肃侯贾诩卒。
吴贺齐袭蕲春,虏太守晋宗以归。
秋,八月,丁卯,以廷尉钟繇为太尉,治书执法高柔代为廷尉。是时三公无事,又希与朝政,柔上疏曰:“公辅之臣,皆国之栋梁,民所具瞻,而置之三事,不使知政,遂各偃息养高,鲜有进纳,诚非朝廷崇用大臣之义,大臣献可替否之谓也。古者刑政有疑,辄议于槐、棘之下。自今之后,朝有疑议及刑狱大事,宜数以咨访三公。三公朝朔、望之日,又可特延入讲论得失,博尽事情,庶有补起天听,光益大化。”帝嘉纳焉。
辛未,帝校猎于荥阳,遂东巡。九月,甲辰,如许昌(《资治通鉴》黄初四年六到九月)。

曹彰去世后,223年六月二十七日,魏国寿肃侯贾诩去世。
在东吴。吴将贺齐袭击魏国的蕲春郡(治所在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西南。208年赤壁大战后,曹操分江夏郡、庐江郡部分土地设置蕲春郡,下辖蕲春、邾县、寻阳三县,隶属魏国荆州管辖),俘虏魏国蕲春郡太守晋宗(初为东吴戏口守将,后杀吴国将领王直叛吴,魏文帝任命他担任魏国荆州蕲春郡太守,多次入侵吴境)返回。
223年八月十一日,魏文帝任命魏国最高法院院长(廷尉)钟繇为太尉,执法委员大法官(治书执法)高柔(174—263年九月,字文惠。今河南省开封市杞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并州刺史高干的堂弟,高干是袁绍的外甥)接替钟繇代理最高法院院长。这时,魏国三公没有具体事务,又很少参预朝政决策,高柔向文帝上书说:“三公一级的辅佐大臣,都是国家的栋梁,是百姓敬仰对象,现在虽然设置了三公的职位,却不让他们参预朝政,他们只好各自休养,很少提出建议,这实在不是朝廷尊崇和使用大臣、要他们献计献策的本意。在古代,刑罚和政令有疑问和冲突时,都与三公和大臣在槐树、棘木下讨论。从今以后,朝廷在政治措施上有疑问,以及关系到刑狱大事,应该多征询三公的意见。三公在每月初一、十五上朝时,还要特别请他们分析讲解政策得失,以求尽量了解事实,这样既可以启发陛下的思路,弥补考虑不周之处,还能使陛下的威望和美德更加发扬光大。”文帝因赞赏而采纳了这一建议。
223年八月十五日,文帝到司隶部河南郡荥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打猎,顺便巡视魏国东部。九月十九日,前往许昌(这时的许昌应该是魏国陪都之一)。
魏文帝的黄初五年(224)三月,文帝从许昌返回洛阳。

春,三月,帝自许昌还洛阳。
初平以来,学道废坠。夏,四月,初立太学;置博士,依汉制设《五经》课试之法。
吴王使辅义中郎将吴郡张温聘于汉,自是吴、蜀信使不绝。时事所宜,吴主常令陆逊语诸葛亮;又刻印置逊所,王每与汉主及诸葛亮书,常过示逊,轻重、可否有所不安,每令改定,以印封之。汉复遣邓芝聘于吴,吴主谓之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芝对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提枹鼓,则战争方始耳。”吴王大笑曰:“君之诚款乃当尔邪!”
秋,七月,帝东巡,如许昌。帝欲大兴军伐吴,侍中辛毘谏曰:“方今天下新定,土广民稀,而欲用之,臣诚未见其利也。先帝屡起锐师,临江而旋。今六军不增于故,而复循之,此未易也。今日之计,莫若养民屯田,十年然后用之,则役不再举矣。”帝曰:“如卿意,更当以虏遗子孙邪?”对曰:“昔周文王以纣遗武王,惟知时也。”帝不从,留尚书仆射司马懿镇许昌。八月,为水军,亲御龙舟,循蔡、颍,浮淮如寿春。九月,至广陵。
吴安东将军徐盛建计,植木衣苇,为疑城假楼,自石头至于江乘,联绵相接数百里,一夕而成;又大浮舟舰于江。时江水盛长,帝临望,叹曰:“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之,未可图也。”帝御龙舟,会暴风漂荡,几至覆没。帝问群臣:“权当自来否?”咸曰:“陛下亲征,权恐怖,必举国而应。又不敢以大众委之臣下,必当自来。”刘晔曰:“彼谓陛下欲以万乘之重牵己,而超越江湖者在于别将,必勒兵待事,未有进退也。”大驾停住积日,吴王不至,帝乃旋师。是时,曹休表得降贼辞:“孙权已在濡须口。”中领军卫臻曰:“权恃长江,未敢亢衡,此必畏怖伪辞耳!”考核降者,果守将所作也。
吴张温少以俊才有盛名,顾雍以为当今无辈,诸葛亮亦重之。温荐引同郡暨艳为选部尚书。艳好为清议,弹射百僚,覈奏三署,率皆贬高就下,降损数等,其守故者,十未能一;其居位贪鄙,志节污卑者,皆以为军吏,置营府以处之;多扬人闇昧之失以显其谪。同郡陆逊、逊弟瑁及侍御史硃据皆谏止之。瑁与艳书曰:“夫圣人嘉善矜愚,忘过记功,以成美化。如今王业始建,将一大统,此乃汉高弃瑕录用之时也。若令善恶异流,贵汝、颍月旦之评,诚可以厉俗明教,然恐未易行也。宜远模仲尼之泛爱,近则郭泰之容济,庶有益于大道也。”据谓艳曰:“天下未定,举清厉浊,足以沮劝;若一时贬黜,惧有后咎。”艳皆不听。于是怨愤盈路,争言艳及选曹郎徐彪专用私情,憎爱不由公理。艳、彪皆坐自杀。温素与艳、彪同意,亦坐斥还本郡以给厮吏,卒于家。始,温方盛用事,馀姚虞俊叹曰:“张惠恕才多智少,华而不实,怨之所聚,有覆家之祸。吾见其兆矣。”无几何而败。
冬,十月,帝还许昌。
十一月,戊申晦,日有食之。
鲜卑轲比能诱步度根兄扶罗韩杀之,步度根由是怨轲比能,更相攻击。步度根部众稍弱,将其众万馀落保太原、雁门;是岁,诣阙贡献。而轲比能众遂强盛,出击东部大人素利。护乌丸校尉田豫乘虚掎其后,轲比能使别帅琐奴拒豫,豫击破之。轲比能由是携贰,数为边寇,幽、并苦之(《资治通鉴》黄初五年三到十一月)。

魏文帝返回洛阳后,因汉献帝初平年间以来,三十多年教育荒废,224年四月,魏文帝开始创办太学,设置博士学位,按照汉朝制度,采取《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考试的办法,录选新生。
吴王派辅议中郎将张温到蜀汉成都访问,从此,吴、蜀两国使者与书信往来不断。有事互通消息,吴王孙权经常让陆逊告诉诸葛亮;还专门刻了一枚自己的印章放在陆逊那里,吴王给蜀汉后主刘禅或诸葛亮的信,往往先给陆逊看言辞轻重、处事可否,如有不当之处,随即要陆逊改正,再用印封好发出。
蜀国再次派邓芝到吴国访问,吴王对他说:“如果天下太平,由两国君主分别治理,不是很好吗?”邓芝觉得这句话的政治意味很浓,为了不适尊严,又不伤两国和气,客观而透彻地分析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地上也不能有并存的皇帝。兼并魏国之后,假如大王没有深刻领会上天的意旨,两国国君各自发扬德行,两国的臣子为各自的君王尽忠,将会擂起战鼓,那时,战争才刚刚开始。”吴王大笑说:“你的诚实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啊!”
224年七月,文帝东巡前往许昌。文帝想大举攻吴,侍中辛毗反对说:“现在国家刚刚安定,土地虽然辽阔,人口却很稀,在这时动用百姓的力量,我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好处。武皇帝多次出动精锐,只能到达长江边就会退兵。现在,我们的军队在数量和实力上,并不比武帝时强大,却要再次前去报仇,这不是容易的事。目前我们应该采取的策略莫过于休养生息。我劝陛下还是先积蓄民力,开垦田地,十年之后再用兵,就能一举成功。”文帝不快地说:“依你的意思,是要把孙权的后患留给子孙!”辛毗见文帝不满自己,以历史的经验告诫说:“从前周文王之所以把商纣王留给武王去消灭,是因为他知道时机尚未成熟。”文帝不听,留下尚书仆射司马懿镇守许昌。八月,文帝乘龙舟指挥水军,沿着蔡河(蔡河的前身是战国时的鸿沟、西汉时的狼汤渠,魏晋时通称蔡水,是南北水运要道,唐末淤塞废除)、颍水(相传因纪念春秋郑人颍考叔而得名。其主要支流为沙河,因此也被称为沙河或沙颖河。颍河属淮河的支流。发源於河南省郑州登封市嵩山,经河南省周口市、安徽省阜阳市,在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正阳关注入淮河)进入淮河,到达扬州政府所在地寿春城(位于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九月到达广陵郡(治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蜀冈上)。
面对强大的魏军入侵,吴国安东将军徐盛向孙权建议,在竖立的木桩上包裹苇席,做成假城池和望楼,分布在石头城(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后世往往以石头城代指南京市)至江乘县(治所在今江苏省镇江句容市北六十里)一线,连绵相接长达数百里,一夜之间全部伪装好,又在长江上布下许多舰船往返巡逻。
这时,长江水位迅猛上涨,文帝面临长江瞭望,看到辽阔的江天和吴军庞大的“防御工事”,叹息说:“尽管魏有铁骑成千上万,却毫无用武之地,看来无法取胜了!”文帝说着,他所乘坐的龙舟在狂风大浪中上下颠簸,几乎要被巨浪掀翻。他好像被巨浪颠簸清醒,连忙问群臣:“孙权会亲自来吗?”大臣都说:“陛下亲率大军攻吴,孙权恐惧,一定要调动全国的力量来应付,但他又不敢把大批军队交给臣子指挥,肯定会亲自前来。”只有刘晔持不同意见说:“孙权一定认为陛下准备以亲征将他引出来,而另派将领渡江跨湖,所以他肯定部署军队等待进攻,既不会亲自前来,又不会轻易撤军。”文帝在江边停留多天,吴王却仍然没有来,于是下令撤军。此时曹休上书,说吴国投降的人供称:“孙权已经在濡须口。”中领军卫臻分析说:“孙权依靠长江天险,而不敢与我军抗衡,这一定是掩饰畏惧心理而制造的谎言。”再去拷打审问投降的人,果然是吴国守将散布的谎言。
吴国张温(193—230,字惠恕,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少修节操,容貌奇伟。孙权征召任命为议郎、吏部尚书,后来担任东吴太子太傅)年轻时,以聪明才智享有盛名,顾雍认为当时无人能与他相比,诸葛亮也十分欣赏张温。张温推荐同郡人暨艳担任吴国的组织部部长(选部尚书)。暨艳喜欢评论朝政,弹劾朝廷百官,对五官、左右三署郎官(指光禄勋管辖左、右、五官三署郎官的合称),审查尤其严格,朝中官员几乎都要降职,甚至被降数级,能保住原来官位的只有十分之一;那些贪婪卑鄙的官员,没有志向和节操的人,都被他发落担任军职,安插在军中各营和军队行政部门。他还经常揭发别人的隐私,加以夸大张扬,用来证明他处罚得当。同郡人陆逊、陆瑁写信给暨艳,批评说:“圣贤的人赞扬善行,而体谅别人的愚昧;忘记别人的过错,而记住人家的功劳,形成美好的社会风尚与教化。如今大王的伟业刚刚开始,将要统一全国,现在正像汉高祖不求全责备、广泛招揽人才的时代。如果一定要在善恶好坏之间划出一条清楚的界限,重视像过去许劭对人物所作的评论,固然可以改变风俗、申明教化,然而,恐怕目前很难推行。应该远学孔子的泛爱亲仁,近效郭泰(128-169,字林宗。今山西省晋中介休市人。汉安帝与桓帝时期的名士,与许劭并称“许郭”)的宽厚容人,这才有益于正道常理。”朱据也对暨艳批评说:“天下还没有平定,如果只举荐那些完全清白的人,而容不得一丝缺点,恰恰破坏了劝导的作用;如果一下子都被免职,恐怕会带来祸患。”暨艳不听。因此,怨恨暨艳的声音遍布路途,人们都争着告发暨艳和选曹郎徐彪专凭私人感情录用官员,爱憎不以公理作标准;暨艳和徐彪都被定罪自杀。张温与暨艳、徐彪的意见历来相同,也被牵连,驱逐张温回到吴郡政府部门做杂役,后来死在家中。当时,在张温得势的时候,余姚县人(治所在今浙江省湖州余姚市)虞俊叹息说:“张温是才华有余而智谋不足,加上华而不实,人们的怨忿将会聚集在他身上,有败家之祸,我已经看到了先兆。”不久,张温果然因罪被驱逐回吴郡。
224年初冬十月,魏文帝从长江今江苏省南京市段返回许昌。
十一月二十九日,出现日食。
在东北。鲜卑族酋长轲比能诱杀另一酋长步度根的兄长扶罗韩,因此步度根十分怨恨轲比能,导致他们互相攻击。步度根的兵力弱,就率领一万多户退守到西北的太原、雁门。
224年这一年,步度根到洛阳向曹魏进贡。轲比能的部落从此强盛起来,攻打东部酋长素利。魏国护乌丸校尉田豫,趁轲比能后方空虚,从背后发起进攻;轲比能另派将领“琐奴”抵抗田豫失败。从此以后,轲比能怀有二心,经常进入边塞抢掠,曹魏的幽(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南)、并(治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源街道古城营村)二州深受其害。
魏文帝的黄初六年(225)二月,文帝下诏,以陈群为镇军大将军,跟随文帝再次东征。

春,二月,诏以陈群为镇军大将军,随车驾董督众军,录行尚书事;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留许昌,督后台文书。三月,帝行如召陵,通讨虏渠;乙巳,还许昌。
并州刺史梁习讨轲比能,大破之。
辛未,帝以舟师复征吴,群臣大议,宫正鲍勋谏曰:“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脣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往年龙舟飘荡,隔在南岸,圣躬蹈危,臣下破胆,此时宗庙几至倾覆,为百世之戒。今又劳兵袭远,日费千金,中国虚耗,令黠虏玩威,臣窃以为不可。”帝怒,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勋,信之子也。夏,五月,戊申,帝如谯。
吴丞相北海孙劭卒。初,吴当置丞相,众议归张昭,吴王曰:“方今多事,职大事责重,非所以优之也。”及劭卒,百僚复举昭,吴王曰:“孤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六月,以太常顾雍为丞相、平尚书事。雍为人寡言,举动时当,吴王尝叹曰:“顾君不言,言必有中。”至饮宴欢乐之际,左右恐有酒失,而雍必见之,是以不敢肆情。吴王亦曰:“顾公在座,使人不乐。”其见惮如此。初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拜侯还寺,而家人不知,后闻,乃惊。及为相,其所选用文武将吏,各随能所任,心无适莫。时访逮民间及政职所宜,辄密以闻。若见纳用,则归之于上;不用,终不宣泄。吴王以此重之。然于公朝有所陈及,辞色虽顺而所执者正;军国得失,自非面见,口未尝言。王常令中书郎诣雍有所咨访,若合雍意,事可施行,即相与反覆究而论之,为设酒食;如不合意,雍即正色改容,默默不言,无所施设。郎退告王,王曰:“顾公欢悦,是事合宜也;其不言者,是事未平也。孤当重思之。”江边诸将,各欲立功自效,多陈便宜,有所掩袭。王以访雍。雍曰:“臣闻兵法戒于小利,此等所陈,欲邀功名而为其身,非为国也。陛下宜禁制,苟不足以曜威损敌,所不宜听也。”王从之。
利成郡兵蔡方等反,杀太守徐质,推郡人唐咨为主,诏屯骑校尉任福等讨平之。咨自海道亡入吴,吴人以为将军。
秋,七月,立皇子鉴为东武阳王(《资治通鉴》黄初六年二到七月)。

文帝让陈群陪同东征,是让陈群负责督察各路军队,负责随驾处理国务院(尚书台)的事务;让司马懿担任抚军大将军,留守许昌,负责处理留守尚书台公文。225年三月,文帝前往豫州汝南郡召陵县(治所在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监督开通讨虏渠(位于今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东五十里);三月二十八日返回许昌。
与此同时,魏国并州刺史梁习讨伐鲜卑族酋长轲比能大获全胜。
225年三月三十日,魏文帝将要率领水军大规模进攻吴国,召集群臣讨论。宫正(官名。曹丕改御史中丞为宫正,也就是监察部部长)鲍勋(?-226,字叔业。今山东省泰安新泰市人,曹操时代大功臣鲍信的儿子)劝阻说:“朝廷多次出动大军东征,之所以没有取胜,是因为吴、蜀两国唇齿相依,凭借地势险要和长江的阻隔,有难以攻克的优越条件。去年亲征,龙船被波涛漂荡在长江南岸遇险,陛下身陷危境,大臣心惊胆破,那时朝廷几乎被倾覆,陛下的冒险,应该作为后世百代的警戒。如今又劳师动众远征,每天的经费需要千金,国家的钱财都白白耗费掉了,而狡猾的敌人仍在那里耀武扬威,我认为再不能这样了。”鲍勋等于在曹丕伤口上撒盐,加上文帝一直与他的矛盾,所以非常愤怒,将鲍勋降职为治书执法(曹丕在原来治书侍御史的基础上另外增加的职称)。
225年五月初二,文帝前往豫州政府所在地谯郡(治所在今安徽省亳州市。因谯县是曹丕的祖籍,曹丕将豫州沛国谯县升级为郡)。
吴国丞相孙劭去世。当初,吴国要设置丞相,大家心向张昭。吴王对张昭在赤壁大战前夕,主张投降曹操不满,找借口说:“如今可以说是多事之秋,职位越高责任越重,这一职务对张昭来说并非优待。”孙劭去世,文武百官再次推荐张昭,吴王又找借口说:“我怎么不知道敬重张子布?丞相负责的政务烦多,而张昭的性格刚烈,我若不听,他就会因不满而怨忿,这对他并没有什么好处。”
225年六月,孙权委任顾雍为丞相,参与评议国务院的事(平尚书事)。顾雍沉默寡言,举止稳重,吴王曾称赞说:“顾君不说话则已,一说就能抓住要领。”每次饮酒取乐,大臣都担心酒后失态被顾雍看到,所以不敢放开酒量。吴王也说:“顾公在座,使人不乐。”由此可见,大臣和吴王都忌惮顾雍。顾雍刚刚兼任国务院总理(尚书令)时,封为阳遂乡侯;他拜谢爵位之后回到官邸,家人仍然不知道他已被封侯,后来听说都很吃惊。等到担任丞相,他选用文官武将,都按才华录用,而不夹杂自己的好恶。常常私下到民间调查执政得失,每当有好的建议,都会暗中向孙权上报,如果被采纳,将功劳归于孙权;如果没有采纳,始终不泄露;吴王因此十分看重他。然而,他在朝廷发表意见时,言辞虽然和顺,却能将正确意见坚持到底;对于政治得失,除非亲眼所见,决不妄加评论。吴王有事,经常要中书郎到顾雍那里征求意见。如果顾雍同意,觉得此事可以施行,顾雍还要与中书郎反复讨论研究,并为中书郎预备酒饭;如果顾雍不同意,表情严肃,沉默不语,什么都不预备。中书郎回去将情况报告吴王,吴王会说:“顾公高兴,说明此事应该办;他不发表意见,表明此事还不成熟,我应当多加考虑。”除此之外,驻守长江岸边的将领,都想报效国家建功立业,很多人上书,认为时机有利,应该出兵袭击魏军。吴王为此事征求顾雍的意见,顾雍提示说:“我听说贪图小利是兵家所忌,他们的这些建议,是要为自己邀取功名,而不是为国家利益。陛下(按照当时称王者,应该称殿下)应该制止,如果不能扬我军威,重创敌人,就不应该听从。”吴王采纳了顾雍的意见。
魏国利成郡(东汉建安三年【198】分东海郡设置。治所在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西古城)的士兵蔡方等人造反,杀了利成郡太守徐质,推荐同郡人唐咨(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为首领。文帝命令屯骑校尉任福等人平定。唐咨从海路逃到吴国,被吴国任命为将军。
225年七月,魏文帝立皇子曹鉴(?―225年十一月,母亲朱淑媛)为东阳武王。
综上所述,曹丕继224年东征失败后,225年决定再度东征,结果这次东征成为了他狼狈无能政治生命的符号,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楼主:许雨浓A  时间:2021-05-15 14:46:11
尾声

曹丕执意东征,225年八月,他派水军从谯郡进入淮河。

八月,帝以舟师自谯循涡入淮。尚书蒋济表言水道难通,帝不从。冬,十月,如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馀万,旌旗数百里,有渡江之志。吴人严兵固守。时大寒,冰,舟不得入江。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限南北也!”遂归。孙韶遣将高寿等率敢死之士五百人,于径路夜要帝,帝大惊。寿等获副车、羽盖以还。于是战船数千皆滞不得行,议者欲就留兵屯田,蒋济以为:“东近湖,北临淮,若水盛时,贼易为寇,不可安屯。”帝从之,车驾即发。还,到精湖,水稍尽,尽留船付济。船连延在数百里中,济更凿地作四五道,蹴船令聚;豫作土豚遏断湖水,皆引后船,一时开遏入淮中,乃得还。
十一月,东武阳王鉴薨。
十二月,吴番阳贼彭绮攻没郡县,众数万人(《资治通鉴》黄初六年八到十二月)。

魏文帝命令水军从谯郡沿涡水(是淮河中游左岸一条支流,淮河第二大支流,淮北平原主要河道,呈西北东南走向。发源于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东南流经开封市、开封市通许县、周口市扶沟县、太康县、鹿邑县、商丘市柘城县和安徽省亳州市、亳州市涡阳县、蒙城县,在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城附近注入淮河。长380公里,流域灌溉面积1.59万平方公里)进入淮河。尚书蒋济上奏阻止说,水路很难通行。文帝不听。
225年初冬十月,文帝前往广陵故城(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东北),在长江岸边检阅十多万将士,旌旗飘扬数百里,大有跨越长江之势。吴军严阵以待。这时天气寒冷,江边结冰,战船无法入江 。文帝瞭望长江上汹涌的波涛,叹息说:“啊,这是上天注定要分割大江南北吗!”随后下令撤军。
魏国撤军,吴将孙韶派部将高寿等人,带着五百名敢死队员从小路夜袭文帝,文帝大惊。高寿等人缴获了文帝的副车、羽盖返回。这时,魏军战船数千艘因阻滞无法撤退,有人建议留下军队就地屯田,蒋济反对说:“此地东近高邮湖(位于江苏省扬州高邮市,水域总面积为760.67km²,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北临淮河,在发大水时,很容易被吴军抄掠,不能在这里屯田。”文帝采纳了蒋济的意见,车驾带领军队当即启程后退。退到精湖(位于江苏省扬州高邮市北)时,水路几乎没有了,文帝将前后延绵数百里的战船留给蒋济处理。蒋济先派人修好土坝,截断湖水,然后挖出四五条通向淮河的水道,将船舰全部集中在水道内,再掘开水坝,船舰随流水滑进淮河,魏军的舰船才全部返回。
魏文帝的黄初七年(226)正月初十,曹丕从广陵郡前线返回洛阳。

春,正月,壬子,帝还洛阳,谓蒋济曰:“事不可不晓。吾前决谓分半烧船于山阳湖中,卿于后致之,略与吾俱至谯。又每得所陈,实入吾意。自今讨贼计画,善思论之。”
汉丞相亮欲出军汉中,前将军李严当知后事,移屯江州,留护军陈到驻永安,而统属于严。
吴陆逊以所在少谷,表令诸将增广农亩。吴王报曰:“甚善!令孤父子亲受田,车中八牛,以为四耦,虽未及古人,亦欲与众均等其劳也。”
帝之为太子也,郭夫人弟有罪,魏郡西部都尉鲍勋治之;太子请,不能得,由是恨勋。及即位,勋数直谏,帝益忿之。帝伐吴还,屯陈留界。勋为治书执法,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成,但立标埒,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帝闻之,诏曰:“勋指鹿作马,收付廷尉。”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欲纵之!收三官已下付刺奸,当令十鼠同穴!”钟繇、华歆、陈群、辛毘、高柔、卫臻等并表勋父信有功于太祖,求请勋罪,帝不许。高柔固执不从诏命,帝怒甚,召柔诣台,遣使者承指至廷尉诛勋。勋死,乃遣柔还寺。票骑将军都阳侯曹洪,家富而性吝啬,帝在东宫,尝从洪贷绢百匹,不称意,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群臣并救,莫能得。卞太后责怒帝曰:“梁、沛之间,非子廉无有今日!”又谓郭后曰:“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废后矣!”于是郭后泣涕屡请,乃得免官,削爵土。
初,郭后无子,帝使母养平原王睿;以睿母甄夫人被诛,故未建为嗣。睿事后甚谨,后亦爱之。帝与睿猎,见子母鹿,帝亲射杀其母,命睿射其子。睿泣曰:“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帝即放弓矢,为之恻然。夏,五月,帝疾笃,乃立睿为太子。丙辰,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并受遗诏辅政。丁巳,帝殂。
陈寿评曰: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魏文帝返回洛阳后,对蒋济带回战船有些迷惑不解地说:“事情不能不弄清楚,我先前决定将一半战船烧毁在山阳湖中,幸亏你设法将战船带回,虽然你在我后面,你却几乎与我同时到达谯郡。还有,你每次提的建议,都很合我的心意。今后征讨孙权的计划,要认真研究。”
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蜀汉丞相诸葛亮准备出兵汉中,前将军李严负责后方事务,李严移驻治所在今重庆市渝中区的江州县,留下护军将军“陈到”驻守永安县,由李严指挥。
在今湖北省鄂州市。吴将陆逊因所在地区的粮食少,上表请求孙权命令各地将领广开粮田。吴王回复说:“你的建议很好。让我们父子亲自下田,用八头牛犁地,四张犁耕作,虽然不如古代的帝王,也是想和大家一起种粮。”
在洛阳。文帝当太子时,郭夫人的弟弟犯法,被当时的魏郡(治所在邺城)西部都尉鲍勋治罪;太子曹丕向鲍勋请求赦免被拒绝。因此,曹丕对鲍勋怀恨在心。等到曹丕当了皇帝。鲍勋又多次直谏,更使文帝恨上加恨。魏军征讨吴国退兵,驻扎在陈留郡。鲍勋担任治书执法,太守孙邕面见文帝,出来顺路去鲍勋那里拜访;当时营房还没有搭建好,刚刚划定各营界标,孙邕穿行而过,负责军营的官员(军营令史)刘曜非要追究孙邕,鲍勋认为营房还没有建成,阻止了刘曜上报。文帝知道后,下诏说:“鲍勋指鹿为马,抓捕交给廷尉定罪。”廷尉根据法律议定,“应判五年刑”,法院审判厅长(廷尉正)、执行庭庭长(廷尉监)、法庭主审(廷尉平)三位官员反驳说:“按照律法,只应罚二斤黄金”,文帝气愤地说:“鲍勋应该处死,而你们却要放掉他,将廷尉正、监、平三位法官及其下属官员抓起来交给除奸办(刺奸)治罪,要把你们这些老鼠埋在一个坑里!”钟繇、华歆、陈群、辛毗、高柔、卫臻等人一起上表,说鲍勋的父亲鲍信有功于武皇帝,请求赦免鲍勋,文帝不同意。廷尉高柔拒不执行,文帝更加愤怒,把高柔召到国务院(尚书台),然后派人秉承旨意到法院监狱将鲍勋处死。鲍勋死后,才放高柔。
从以上史料来看,曹丕不仅专横,还小肚鸡肠。再说票骑将军都阳侯曹洪(?-232,字子廉,曹操的堂弟)富有,但很吝啬。文帝还是太子时,曾向曹洪借用一百匹娟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心怀忌恨。后来,曹洪的宾客犯法,就将曹洪逮捕要判死刑,大臣都为曹洪求情,文帝仍然不听。卞太后气愤地责备文帝说:“当年在梁沛之间大战时,如果没有曹洪,我们怎么会有今天。”又对郭皇后说:“皇帝今天处死了曹洪,我明天就要他废掉你这个皇后!”于是,郭皇后多次哭着为曹洪求情,曹洪虽然免于一死,但免去官职、爵位,并没收了封地。
当初,郭皇后没有生儿子,文帝让她以母亲的身份抚养平原王曹睿,曹睿因母亲甄夫人被杀,没有立为太子。他谨慎侍奉郭皇后,深得郭皇后喜爱。一天,文帝和曹睿射猎,看到一只母鹿带着一只小鹿,文帝射死了母鹿,要曹睿射那只小鹿,曹睿哭着说:“陛下已经杀了母亲,我不忍心再杀她的儿子。”文帝当即放下弓箭,恻然伤感当初听了郭贵嫔(也就是现在的郭皇后)的谗言,杀害甄夫人。
226年五月,文帝病重,立曹睿为太子。五月十六日,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公布遗诏,命令他们辅佐太子曹睿。226年五月十七日,文帝去世。
以上就是曹丕的一生,东征无能,治国无术,只图个人内心平衡,不顾亲情与恩情,对兄弟、亲戚以及开国功臣的儿子鲍勋,进行残酷地打击报复,甚至于血腥屠杀,所以笔者以“专横无术”四个字扎成花圈为他送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