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之十三(转载)

字数:24314访问原帖 评论数:438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9-10-07 02:48:42 更新时间:2022-09-10 02:18:24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0-02-25 21:34:59
@鲜虞郭峰 2019-12-21 09:19:29
《苏秦列传》说:“禹无百人之聚”。一个不足百人的河工队伍十三年治理完九州水患?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
在科技如此发达的当今竟还有人迷信痴人梦语不是更可悲吗?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0-03-11 08:32:21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0-04-07 09:04:44
荀吴败狄的“大原--大卤”究竟在冀西还是在晋中?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0-09-23 21:48:56
没有“小原”,“大原”何来?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0-11-08 21:05:58
@鲜虞郭峰 2020-09-23 21:48:56
没有“小原”,“大原”何来?
-----------------------------
平山的“大卤”与新乐的“捉鹿”和辛集的“束鹿”有无关联?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0-11-20 11:07:27
究竟是谁把河南武陟划入冀州的?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5-07 10:14:09
任何脱离生产力条件制约的假说都是在虚无历史。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5-12 08:31:22
《孟子》“九河”与《墨子》“九浍”在《尔雅》中是有明确释读的。以大禹一个百人治河队伍十三年治理九州水患不是痴人说梦吗?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6-03 21:54:31
@鲜虞郭峰 2020-11-20 11:07:27
究竟是谁把河南武陟划入冀州的?
-----------------------------
有人说“冀州的主体在山西“。依据是《尔雅》的”两河之间曰冀州“。其实这是对《尔雅》的误读。山东黄河与陕西黄河明明是一条黄河,咋能视之作”两河“呢?显然《尔雅》的“两河”是指的“九河”和“西河”。因《尔雅》是《汉书*艺文志》上的东西。而《汉书*地理志》明确说:“(周克殷后)分冀州之地为幽并”。班固不会既卖矛又卖盾吧?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6-12 21:17:32
@鲜虞郭峰 2020-11-20 11:07:27
究竟是谁把河南武陟划入冀州的?
-----------------------------
@鲜虞郭峰 2021-06-03 21:54:31
有人说“冀州的主体在山西“。依据是《尔雅》的”两河之间曰冀州“。其实这是对《尔雅》的误读。山东黄河与陕西黄河明明是一条黄河,咋能视之作”两河“呢?显然《尔雅》的“两河”是指的“九河”和“西河”。因《尔雅》是《汉书*艺文志》上的东西。而《汉书*地理志》明确说:“(周克殷后)分冀州之地为幽并”。班固不会既卖矛又卖盾吧?
-----------------------------
《墨子》说“(大禹)东防漏之陆。欐为九浍,以健东土之水、以利冀州之民”;《孟子》说“禹修九河,中国可得而食也”。那些视冀州为山西者和那些在运城发掘高辛帝都者不是孙子坟前拜爷爷吗?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6-27 21:47:24
再回龙姐“尧舜禹晋南说”:禹在晋南有其可能。但要说尧舜也在晋南,菏泽人服气吗?台湾的历史大伽许倬云老先生也不会认同吧?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6-29 09:09:04
@鲜虞郭峰 2019-12-21 09:19:29
《苏秦列传》说:“禹无百人之聚”。一个不足百人的河工队伍十三年治理完九州水患?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
@鲜虞郭峰 2020-02-25 21:34:59
在科技如此发达的当今竟还有人迷信痴人梦语不是更可悲吗?
-----------------------------
@haoyulong 2021-06-24 18:25:50
就您懂科技?“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这些都是辩士巧舌如簧说服诸侯的话,言少的意思。说的是尧舜禹最初力量都不大,最后能够成为天下共主。意思说,力量小并不是主要的,只要走对了治理天下的大道,也可以王天下。百人只聚岂能是治水只有100人?
-----------------------------
秦始皇在“刻石”时曾讲过“古之帝者,地不过千里”。不知龙姐以为“五帝之国”能有多大?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7-05 18:38:18
@haoyulong 2021-06-29 16:10:28
改正,不是繁峙,是陶峙遗址。
-----------------------------
“帅西水浒”不是“文明西播”记录吗?“东伐四国”不是“野蛮东侵”吗?《诗经》《史记》都是“当代历史虚无主义者”新编的?单凭一个“仰韶遗址”能支撑起“文明西来说”吗?伏羲炎黄“来自渭汾伊洛”出自何典?何据?鲜虞是“西部戎狄分支说”又有何凭证?中央政策倾斜支持西部开发,我们不遗余力。不仅同为我骨肉同胞,还因其保护、养育了新中国的缔造者。但学术研究绝不可倒孙为祖、指鹿为马。因神化先祖与虚无历史异曲同工。龙姐说哩?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7-17 08:55:25
@haoyulong 2021-06-29 16:10:28
改正,不是繁峙,是陶峙遗址。
-----------------------------
@鲜虞郭峰 2021-07-05 18:38:18
“帅西水浒”不是“文明西播”记录吗?“东伐四国”不是“野蛮东侵”吗?《诗经》《史记》都是“当代历史虚无主义者”新编的?单凭一个“仰韶遗址”能支撑起“文明西来说”吗?伏羲炎黄“来自渭汾伊洛”出自何典?何据?鲜虞是“西部戎狄分支说”又有何凭证?中央政策倾斜支持西部开发,我们不遗余力。不仅同为我骨肉同胞,还因其保护、养育了新中国的缔造者。但学术研究绝不可倒孙为祖、指鹿为马。因神化先祖与虚无历史异......
-----------------------------
@haoyulong 2021-07-05 23:20:45
你说的对,然而遗憾的是你指鹿为马。帅西水浒只是沿着渭河的一个很小的支流从豳迁到岐下,直线距离从东向西不过20公里,仍然在关中,周人经过若干年的奔戎狄之间回到了祖居之地,总体上来讲是从西向东发展,这难道能支持你的文明西来东去吗?你连起码的地理方位都搞不清楚,也不承认经典记载和现代考古,那你所依据的只有你的胡诌了。周人的总体东进中原,当然是文明的进步。周人不管是文化和制度都超过商代,天下恐怕只有"......
-----------------------------
不知龙姐前天晒肚皮了,在我的意识里郝家人可都是腹藏经纶的。只不知龙姐的“中华文明西来说”“尧舜中心晋南说”来自何典?刘安说过还是顾颉刚说过?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7-26 09:52:45
@haoyulong 2021-06-29 16:10:28
改正,不是繁峙,是陶峙遗址。
-----------------------------
@鲜虞郭峰 2021-07-05 18:38:18
“帅西水浒”不是“文明西播”记录吗?“东伐四国”不是“野蛮东侵”吗?《诗经》《史记》都是“当代历史虚无主义者”新编的?单凭一个“仰韶遗址”能支撑起“文明西来说”吗?伏羲炎黄“来自渭汾伊洛”出自何典?何据?鲜虞是“西部戎狄分支说”又有何凭证?中央政策倾斜支持西部开发,我们不遗余力。不仅同为我骨肉同胞,还因其保护、养育了新中国的缔造者。但学术研究绝不可倒孙为祖、指鹿为马。因神化先祖与虚无历史异......
-----------------------------
@haoyulong 2021-07-05 23:20:45
你说的对,然而遗憾的是你指鹿为马。帅西水浒只是沿着渭河的一个很小的支流从豳迁到岐下,直线距离从东向西不过20公里,仍然在关中,周人经过若干年的奔戎狄之间回到了祖居之地,总体上来讲是从西向东发展,这难道能支持你的文明西来东去吗?你连起码的地理方位都搞不清楚,也不承认经典记载和现代考古,那你所依据的只有你的胡诌了。周人的总体东进中原,当然是文明的进步。周人不管是文化和制度都超过商代,天下恐怕只有"......
-----------------------------
《周本纪》和《匈奴列传》明确记载着亶父西拓是因其受到了夏后淳维带领的“熏育戎狄人”围攻。那么熏育人何以攻邠?仅仅逃离40里避的开吗?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8-16 22:05:23
@haoyulong 2021-06-29 16:10:28
改正,不是繁峙,是陶峙遗址。
-----------------------------
@鲜虞郭峰 2021-07-05 18:38:18
“帅西水浒”不是“文明西播”记录吗?“东伐四国”不是“野蛮东侵”吗?《诗经》《史记》都是“当代历史虚无主义者”新编的?单凭一个“仰韶遗址”能支撑起“文明西来说”吗?伏羲炎黄“来自渭汾伊洛”出自何典?何据?鲜虞是“西部戎狄分支说”又有何凭证?中央政策倾斜支持西部开发,我们不遗余力。不仅同为我骨肉同胞,还因其保护、养育了新中国的缔造者。但学术研究绝不可倒孙为祖、指鹿为马。因神化先祖与虚无历史异......
-----------------------------
@haoyulong 2021-07-05 23:20:45
你说的对,然而遗憾的是你指鹿为马。帅西水浒只是沿着渭河的一个很小的支流从豳迁到岐下,直线距离从东向西不过20公里,仍然在关中,周人经过若干年的奔戎狄之间回到了祖居之地,总体上来讲是从西向东发展,这难道能支持你的文明西来东去吗?你连起码的地理方位都搞不清楚,也不承认经典记载和现代考古,那你所依据的只有你的胡诌了。周人的总体东进中原,当然是文明的进步。周人不管是文化和制度都超过商代,天下恐怕只有"......
-----------------------------
@鲜虞郭峰 2021-07-26 09:52:45
《周本纪》和《匈奴列传》明确记载着亶父西拓是因其受到了夏后淳维带领的“熏育戎狄人”围攻。那么熏育人何以攻邠?仅仅逃离40里避的开吗?
-----------------------------
@haoyulong 2021-07-26 13:25:58
没有亶父西拓之说,《匈奴列传》、《周本纪》均未如此说。古公亶父南下梁山受到戎人围攻只是一个借口,实际上是要去更加富庶的地方进行发展,是为了给予商王一个合理的理由而已。周在庆阳到豳经历四代人,这期间基本上是按照戎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发展的,周在豳经营九代,生产方式是半戎人半中原的方式,到了岐下,则完全贬戎人之俗。在周原周人发展迅速,军事力量根本不是戎人能够比的,周人不仅解决了自己北边的戎人......
-----------------------------
的确,自始迁祖亶父西拓以降,“邠后国人”在周原、陇东一带传承了600多年。可若否定其前的十二代人400多年(内含八代300年的“有豳国”)传承在冀西,可就有违史实了。《周本纪》载:“武王征九牧之君,登豳之阜,以望商邑”。在陇东的高岗上能看到“商邑”吗?您说哩?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9-01 22:07:58
@鲜虞郭峰 2019-12-21 09:19:29
《苏秦列传》说:“禹无百人之聚”。一个不足百人的河工队伍十三年治理完九州水患?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
@鲜虞郭峰 2020-02-25 21:34:59
在科技如此发达的当今竟还有人迷信痴人梦语不是更可悲吗?
-----------------------------
@haoyulong 2021-06-24 18:25:50
就您懂科技?“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这些都是辩士巧舌如簧说服诸侯的话,言少的意思。说的是尧舜禹最初力量都不大,最后能够成为天下共主。意思说,力量小并不是主要的,只要走对了治理天下的大道,也可以王天下。百人只聚岂能是治水只有100人?
-----------------------------
虽纵横家靠的是“忽悠术”,可苏秦此说却是实锤。尧帝时“并无分职”是《五帝本纪》中载明的;舜在未被尧录用前,以其打工仔、乞丐地位何来土地?“禹无百人之聚”虽然可能说的只是其“撂挑子跑路”时的追随者,但其当司空时的河工队伍规模也大不到那里去。这是当时的生产力条件和组织动员能力所决定的!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9-12 09:40:25
@haoyulong 2021-06-24 17:31:47
普及一下古文意思“治梁及岐”的意思是“治理了从梁山流出的水及其支脉的水”。这里的“岐山”是梁山的“支脉”的意思,并非雍州的岐山。所谓梁山,其实是条山系,中间被黄河切断,西边的还称为“梁山”,东边的称为“吕梁山”,“吕”是地名,晋西北一带。姜姓部族曾经生活在这一带,所以“姜尚”又叫“吕尚”。
-----------------------------
关于“华夏之源”,有个“豫陕之辩”。郝兄还想挑起一个姜子牙的“鲁晋之辩”吗?我支持!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9-25 09:21:04
@haoyulong 2021-06-24 17:31:47
普及一下古文意思“治梁及岐”的意思是“治理了从梁山流出的水及其支脉的水”。这里的“岐山”是梁山的“支脉”的意思,并非雍州的岐山。所谓梁山,其实是条山系,中间被黄河切断,西边的还称为“梁山”,东边的称为“吕梁山”,“吕”是地名,晋西北一带。姜姓部族曾经生活在这一带,所以“姜尚”又叫“吕尚”。
-----------------------------
@鲜虞郭峰 2021-09-12 09:40:25
关于“华夏之源”,有个“豫陕之辩”。郝兄还想挑起一个姜子牙的“鲁晋之辩”吗?我支持!
-----------------------------
@haoyulong 2021-09-13 00:40:28
这需要辩吗?华夏之源也从来都没有豫陕之辩,只有当代资本导演下的地域之争。此前人们都是严肃的学术考证,并无省份之间的争执。就比如轩辕黄帝陵寝,自古国家级祭祀都在桥陵,近些年才有了河南的祭祀,不良学者和官员为了经济利益,在资本的操纵下,将历史上不同时期记载的片言只语甚至是野史传说拿来作为信史,混淆视听。有些人将三代以前波澜壮阔的遍布东方大陆的文明创造和文明整合史以微缩景观式的造假方法,欺骗对历......
-----------------------------
的确有“豫陕之辩”,并可溯及西汉--司马迁的《孝武本纪》说黄帝陵是“群臣葬其衣冠迩来”;而与其同时期的刘安的《览冥训》却说“黄帝都新郑”。您真的相信黄帝立国于张家口、建都于新郑、死葬于桥山吗?被《吕覧》称之“远道不至、重任不移”的黄帝时代,那样的乾坤大挪移目的性何在?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9-29 21:37:43
@鲜虞郭峰 2019-12-21 09:19:29
《苏秦列传》说:“禹无百人之聚”。一个不足百人的河工队伍十三年治理完九州水患?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
@鲜虞郭峰 2020-02-25 21:34:59
在科技如此发达的当今竟还有人迷信痴人梦语不是更可悲吗?
-----------------------------
@haoyulong 2021-06-24 18:25:50
就您懂科技?“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这些都是辩士巧舌如簧说服诸侯的话,言少的意思。说的是尧舜禹最初力量都不大,最后能够成为天下共主。意思说,力量小并不是主要的,只要走对了治理天下的大道,也可以王天下。百人只聚岂能是治水只有100人?
-----------------------------
@鲜虞郭峰 2021-09-01 22:07:58
虽纵横家靠的是“忽悠术”,可苏秦此说却是实锤。尧帝时“并无分职”是《五帝本纪》中载明的;舜在未被尧录用前,以其打工仔、乞丐地位何来土地?“禹无百人之聚”虽然可能说的只是其“撂挑子跑路”时的追随者,但其当司空时的河工队伍规模也大不到那里去。这是当时的生产力条件和组织动员能力所决定的!
-----------------------------
@haoyulong 2021-09-01 23:22:28
你总是在创造经典,《五帝本纪》明载命羲、和氏掌管四时节令历法,命羲仲,住在郁夷(东夷一个部族)掌管春天节令的授时,命羲叔居南郊,掌管南方各方国,命和仲,居西方,掌管西方诸方国事务,病观测西方秋分时候星座位置,授时.......何以说尧帝时候并无分职?郭兄还需好好读读《史记》。舜帝在被尧帝征用前,其父瞽叟是没落的东夷天吴氏(即有虞氏)部族首领,尧帝时候,将此部族迁于今沁潞盆地,只是由于此人眼盲、乖戾......
-----------------------------
不知郝兄的“尧迁天吴氏部落首领瞽叟于沁潞盆地说”出自何典?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