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之十三(转载)

字数:24314访问原帖 评论数:438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9-10-07 02:48:42 更新时间:2022-09-10 02:18:24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09-30 19:20:26
《史记正义》云:“定州唐县,尧后所封;宋州虞县,舜后所封。”究竟谁在倒孙为祖?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10-07 22:26:47
十分感谢郝兄看得起咱的帖子!愿意共同探讨咱们的先祖文明。只是咱可别为了颠覆而颠覆。那样是对不起先贤的。舜帝重华经两次“合国改革”打造出“首代中国--即唐虞中央帝国”。这起码是孟子、吕不韦、司马迁的共视,并且得到了汉代朝廷的公认。不然汉景帝咋封其幼子常山王、赐名刘舜呢?总不会是为了鞭挞“伪君子”才如此这般吧?要把这些典籍记载统统推翻,单凭《山海经》和不清不楚的遗址出土牵强附会恐非一个严谨的历史学者所为吧?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11-08 18:46:01
@鲜虞郭峰 2021-09-30 19:20:26
《史记正义》云:“定州唐县,尧后所封;宋州虞县,舜后所封。”究竟谁在倒孙为祖?
-----------------------------
@haoyulong 2021-11-01 10:26:42
这句话,说的是定州唐县是尧帝后代的封地,宋州虞县,是舜帝后裔的封地。说的是西周初年封上古帝王后代所在,并非上古帝王都城所在。
至于你经常说的尧帝之母陈锋氏,又名陈丰氏,陈在中国有三个地方,一为宝鸡陈仓,二为开封陈留,三为淮阳宛丘陈,这是他们部落从西向东迁徙的三个居住地。陈锋氏是炎帝后裔伯陵之后,又名逢公,最早的封地是“流黄酆氏之国”,又曰流黄辛氏之国。炎帝伯陵时代,定都宝鸡陈仓,因此伯陵......
-----------------------------
的确不能以今度古。只是远古的家更不好当。大禹的老爸鲧为什么治水失败?难道仅仅是技术问题吗?就没有体制原因?远古没有体制改革何以推动社会发展?任何改革都是对既得利益者的伤筋动骨。没有重华的首场改革失败,他何以下野?北人无择何以投水自杀?即便“禅让制”是后人的理想化编造,大禹的“政变夺权”也是有悖客观规律的。抢班儿何太急?不是“撂挑子跑路”何至“弃稷不务”令不窋(不隘)“自窜戎狄之间”?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11-13 11:01:24
@鲜虞郭峰 2021-09-30 19:20:26
《史记正义》云:“定州唐县,尧后所封;宋州虞县,舜后所封。”究竟谁在倒孙为祖?
-----------------------------
@haoyulong 2021-11-01 10:26:42
这句话,说的是定州唐县是尧帝后代的封地,宋州虞县,是舜帝后裔的封地。说的是西周初年封上古帝王后代所在,并非上古帝王都城所在。
至于你经常说的尧帝之母陈锋氏,又名陈丰氏,陈在中国有三个地方,一为宝鸡陈仓,二为开封陈留,三为淮阳宛丘陈,这是他们部落从西向东迁徙的三个居住地。陈锋氏是炎帝后裔伯陵之后,又名逢公,最早的封地是“流黄酆氏之国”,又曰流黄辛氏之国。炎帝伯陵时代,定都宝鸡陈仓,因此伯陵......
-----------------------------
@鲜虞郭峰 2021-11-08 18:46:01
的确不能以今度古。只是远古的家更不好当。大禹的老爸鲧为什么治水失败?难道仅仅是技术问题吗?就没有体制原因?远古没有体制改革何以推动社会发展?任何改革都是对既得利益者的伤筋动骨。没有重华的首场改革失败,他何以下野?北人无择何以投水自杀?即便“禅让制”是后人的理想化编造,大禹的“政变夺权”也是有悖客观规律的。抢班儿何太急?不是“撂挑子跑路”何至“弃稷不务”令不窋(不隘)“自窜戎狄之间”?
-----------------------------
@haoyulong 2021-11-08 21:25:22
老兄好搞笑,问你舜帝什么样的改革实施需要囚禁尧帝?你答非所问。尧帝时候,先后有公共和鲧治水,因为没有成功,都被尧帝免职了,何况鲧治水只治了9年就被舜帝进谗言说治水不成功而免职。此后几十年无人治水,舜帝称帝后,秋后算账给鲧定的罪名只有一个,就是在治理南太行河段的时候“窃帝之息壤”,就是在上古某位帝王坟场附近取土,因此遭到了抓捕,可谓欲加之罪。此后为了镇压各部族反抗,十几年不曾治水,导致水患更加......
-----------------------------
再回郝兄:一、舜何以囚尧?从亚圣和史圣的“(舜)归之中国践天子位”的“归”字上可知重华打造首代中国的首场改革是失败的。何以失败?显然是其在总结鲧治水九年无功的历史教训时,清楚意识到根本原因并非是因为鲧盗用了“帝王坟土”而是当时一盘散沙的社会体制严重桎酷了与大自然抗争的能量。这才是其改革政治体制的初衷。要改革就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这些人也必然会联合抵制。而尧帝自然就成了这批人“保护伞”。舜帝“软禁”其老岳父、以切断既得利益集团间的串通联络也在情理之中了;二、不窟生活在夏末?的确,清代嘉庆名医董增龄先生在依据早已散失不全的汉代卫昭注本整理的《国语正义》还真是把不窟放在了夏末。可河南人赖之打造“黄帝故里”的东晋名医皇普谧的“黄帝都新郑”之说您也信?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11-17 10:23:14
@鲜虞郭峰 2021-09-30 19:20:26
《史记正义》云:“定州唐县,尧后所封;宋州虞县,舜后所封。”究竟谁在倒孙为祖?
-----------------------------
@haoyulong 2021-11-01 10:26:42
这句话,说的是定州唐县是尧帝后代的封地,宋州虞县,是舜帝后裔的封地。说的是西周初年封上古帝王后代所在,并非上古帝王都城所在。
至于你经常说的尧帝之母陈锋氏,又名陈丰氏,陈在中国有三个地方,一为宝鸡陈仓,二为开封陈留,三为淮阳宛丘陈,这是他们部落从西向东迁徙的三个居住地。陈锋氏是炎帝后裔伯陵之后,又名逢公,最早的封地是“流黄酆氏之国”,又曰流黄辛氏之国。炎帝伯陵时代,定都宝鸡陈仓,因此伯陵......
-----------------------------
@鲜虞郭峰 2021-11-08 18:46:01
的确不能以今度古。只是远古的家更不好当。大禹的老爸鲧为什么治水失败?难道仅仅是技术问题吗?就没有体制原因?远古没有体制改革何以推动社会发展?任何改革都是对既得利益者的伤筋动骨。没有重华的首场改革失败,他何以下野?北人无择何以投水自杀?即便“禅让制”是后人的理想化编造,大禹的“政变夺权”也是有悖客观规律的。抢班儿何太急?不是“撂挑子跑路”何至“弃稷不务”令不窋(不隘)“自窜戎狄之间”?
-----------------------------
@haoyulong 2021-11-08 21:25:22
老兄好搞笑,问你舜帝什么样的改革实施需要囚禁尧帝?你答非所问。尧帝时候,先后有公共和鲧治水,因为没有成功,都被尧帝免职了,何况鲧治水只治了9年就被舜帝进谗言说治水不成功而免职。此后几十年无人治水,舜帝称帝后,秋后算账给鲧定的罪名只有一个,就是在治理南太行河段的时候“窃帝之息壤”,就是在上古某位帝王坟场附近取土,因此遭到了抓捕,可谓欲加之罪。此后为了镇压各部族反抗,十几年不曾治水,导致水患更加......
-----------------------------
@鲜虞郭峰 2021-11-13 11:01:24
再回郝兄:一、舜何以囚尧?从亚圣和史圣的“(舜)归之中国践天子位”的“归”字上可知重华打造首代中国的首场改革是失败的。何以失败?显然是其在总结鲧治水九年无功的历史教训时,清楚意识到根本原因并非是因为鲧盗用了“帝王坟土”而是当时一盘散沙的社会体制严重桎酷了与大自然抗争的能量。这才是其改革政治体制的初衷。要改革就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这些人也必然会联合抵制。而尧帝自然就成了这批人“保护......
-----------------------------
@haoyulong 2021-11-14 12:37:02
一个归字就能知道舜帝改革失败?有点太高明了。鲧治水九年就能知道失败,那么大禹治水十三年岂不更该说明体制问题?事实上,后来的大禹治水,是在共工和鲧治水成就的基础上,记载的共工氏治水,就开始清理龙门的积石,三门峡的砥柱,这显然是疏导之法,而大禹治水也是一边疏导一边加固堤防。可见原因并不是疏导与堵的方法之争,就是当代的治水工程也是堵疏结合的。鲧被抓捕之时,大禹才不到三岁,寄养在外婆家里,十多年后......
-----------------------------
再回郝兄:您的“部落联盟”也忒泛化了点儿吧?“至今中国也不是一个民族国家,而是文化中国”?“中华、华夏”均非民族称谓?那何为部落、何为民族、何为国家、何为联盟?概念混淆是理清观念之大忌。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11-28 09:02:10
@haoyulong 2021-08-03 20:56:47

这张图就是不窋奔戎狄之间,以及公刘迁豳西(长武)、庆节迁豳,古公亶父帅西水浒图。希望史痴好好了解地理位置和基本的历史事实。
-----------------------------
再回郝兄:不窋仅仅因“失官”而“远遁”,亶父面对夏后淳维的“民族报复”却仅仅逃离区区300里?有点儿逻辑不通吧?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12-03 11:51:10
@鲜虞郭峰 2021-09-30 19:20:26
《史记正义》云:“定州唐县,尧后所封;宋州虞县,舜后所封。”究竟谁在倒孙为祖?
-----------------------------
@haoyulong 2021-11-01 10:26:42
这句话,说的是定州唐县是尧帝后代的封地,宋州虞县,是舜帝后裔的封地。说的是西周初年封上古帝王后代所在,并非上古帝王都城所在。
至于你经常说的尧帝之母陈锋氏,又名陈丰氏,陈在中国有三个地方,一为宝鸡陈仓,二为开封陈留,三为淮阳宛丘陈,这是他们部落从西向东迁徙的三个居住地。陈锋氏是炎帝后裔伯陵之后,又名逢公,最早的封地是“流黄酆氏之国”,又曰流黄辛氏之国。炎帝伯陵时代,定都宝鸡陈仓,因此伯陵......
-----------------------------
@鲜虞郭峰 2021-11-08 18:46:01
的确不能以今度古。只是远古的家更不好当。大禹的老爸鲧为什么治水失败?难道仅仅是技术问题吗?就没有体制原因?远古没有体制改革何以推动社会发展?任何改革都是对既得利益者的伤筋动骨。没有重华的首场改革失败,他何以下野?北人无择何以投水自杀?即便“禅让制”是后人的理想化编造,大禹的“政变夺权”也是有悖客观规律的。抢班儿何太急?不是“撂挑子跑路”何至“弃稷不务”令不窋(不隘)“自窜戎狄之间”?
-----------------------------
@haoyulong 2021-11-08 21:25:22
老兄好搞笑,问你舜帝什么样的改革实施需要囚禁尧帝?你答非所问。尧帝时候,先后有公共和鲧治水,因为没有成功,都被尧帝免职了,何况鲧治水只治了9年就被舜帝进谗言说治水不成功而免职。此后几十年无人治水,舜帝称帝后,秋后算账给鲧定的罪名只有一个,就是在治理南太行河段的时候“窃帝之息壤”,就是在上古某位帝王坟场附近取土,因此遭到了抓捕,可谓欲加之罪。此后为了镇压各部族反抗,十几年不曾治水,导致水患更加......
-----------------------------
究竟司马迁偷吃的先周世系是在夏代还是在商代?不错,这的确是个历来争论不休的命题。谯周按《国语》云:“世后稷,以服事虞夏”言当稷官,是失其代数也。若以不窋亲弃之子,至文王千余岁唯十四代,实以不合事情;《毛诗*疏》云:虞夏至殷共有千二百岁,每世在位皆八十年,才可充其数。命之长短古今一,而使十五代君在位八十许载,子必将老而生。不近人情之甚。以理推实难据信也;《集解*韦昭》曰:夏太康失国,废稷之官,不复务农;《索隐*国语》基本观点与韦昭类似。而郝兄则认定不窋是夏桀、成汤时代人。郝兄超越东汉韦昭多找回了三百多年,但依然难以“充其数”。夏代传十四代、十七王加殷代三十一王,平均代差25年;而周文王至赧王也是三十一王相差25年。以此推算先周姬姓漏记了48-15=33位首领。33乘以25是825年,即便姬家在未夺得“中国代表权”的“辟民”时代换届年限长点儿,漏掉的也不止仅300年吧?所有唯有再加上历经了整个商季600余年的“西邠公季”“才可充其数”。您说哩?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12-04 19:10:34
@鲜虞郭峰 2019-10-11 19:37:39
大禹治水的“岳阳”和舜帝做小买卖的“常阳”均指今封龙山南的“元氏一带”。称晋南为“岳阳”是无谱可靠的!
-----------------------------
@haoyulong 2021-06-24 17:38:15
岳阳,指的是“太岳山之阳”,太岳山是山西中部的一条山脉,在临汾盆地以东,太原盆地以南。你将岳阳说成常阳,依据何在?
-----------------------------
“号”山作“岳”是汉代之事。不信请您仔细查查《始皇本纪》,嬴政到处封山刻石有过“五岳”一说吗?“五岳”一词始见于《孝武本纪》。充分说明分封五岳是刘彻的杰作。与放勋半毛钱关系没有。尧舜时代的“四岳”是人不是山。《禹贡》和《夏本纪》中的“岳阳”均为汉代地名概念。我没留意班固《地理志》中有无关于“岳阳县”的设置,即便有也该是《尚书》和《太史公传》成书之后才新设的。汉代的“北岳恒山”始指今元氏封龙山,为讳文帝刘恒而更名“常山”,常山国、常山郡均在这里。三国曹魏把常山郡移至真定--“常山赵子龙”便出自这里。原来人们一直不敢再叫的“北岳恒山”,据《新乐旧志》载:唐贞观年间“忽有飞石堕于(新乐)县西,因建祠(于长寿村),望而祀之”初称“北岳府君”。开元中敕封“安天王”。元代又加封“安天大真元圣帝”。明洪武三年(1371年)复定名“北岳恒山之神”,并移祠曲阳西府城。清代改庙祀于浑源州。不知郝兄说的“尧祭天于霍太山”而名之“北岳”出自哪部文献?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12-11 10:55:07
@鲜虞郭峰 2019-10-14 11:25:16
相信大禹堵截黄河壶口的人是比相信“蛇吞象”还智障的残粉!
-----------------------------
@鲜虞郭峰 2019-10-20 09:23:17
大禹堵截黄河,用脚后跟想想也是明知不可为、且又无需为之事!
-----------------------------
@haoyulong 2021-11-22 19:17:31
何典记载大禹堵截黄河壶口?恰恰相反,记载的是疏浚壶口到龙门,典籍记载的龙门积石阻挡了河水正常流通,从共工氏、鲧、大禹均是疏浚而非堵截。大洪水来临之前,晋陕大峡谷两侧的山体崩塌,有大量的“积石”阻挡河水,导致大洪水到来的时候洪水水位上升,龙门山口两岸的黄土河岸被冲垮。当时尧都就在距离龙门不远的临汾盆地的汾河岸边,河水积石水位上涨,导致河水倒灌汾水。共工氏、鲧、禹先后率领治河大军发薪烧巨石,以......
-----------------------------
再回郝兄“中华、华夏”与“重华”无关说:我国有“秦汉、隋唐”传统说法久矣,可有谁见过“秦宋、唐明”之谓?合“华胥、夏朝”作“华夏”,符合我们的语言传统吗?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1-12-27 20:03:14
@水边曲度 2021-12-22 16:47:24
大禹治水,这是事实,关键是治了什么水?治到绍兴,那是不可想象的!
或许可以从山海经来佐证!
但山海经被称为小说。
几千年来,山与水,相对于社会,是变化最小的!将山水搞清楚了,大禹治水就明白了!
古籍比较厚道,山海经也是一个例子,虽然里面荒诞不经,但也照抄了。既然禹葬会稽,大禹就一定是死于kuài jī。最重要的是找到kuài jī!!!
我相信kuài jī是ai ji
古汉语很多没有声母的......
-----------------------------
大禹是否葬在了会稽,不得而知。只是《禹贡》《夏本纪》说的大禹治水活动基本都在其虞朝司空任上。至于他“撂挑子跑路”--甩散虞朝政治架构后继续“治水成瘾”,谁能告诉我何典有载?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2-01-06 10:56:05
@haoyulong 2021-08-03 20:56:47

这张图就是不窋奔戎狄之间,以及公刘迁豳西(长武)、庆节迁豳,古公亶父帅西水浒图。希望史痴好好了解地理位置和基本的历史事实。
-----------------------------
@鲜虞郭峰 2021-11-28 09:02:10
再回郝兄:不窋仅仅因“失官”而“远遁”,亶父面对夏后淳维的“民族报复”却仅仅逃离区区300里?有点儿逻辑不通吧?
-----------------------------
再回郝兄:您的图与“不窋奔狄”有毛钱关系吗?不窋“失官”前在哪里当的官?当的是谁的官?只有陇西才能谓之“戎狄之间”吗?《庄子》说“公刘适邠,大王在岐”。而郝兄却来了个公刘在“豳西”庆节才搬到“豳”。为什么?不能只说其然而不溯其所以然吧?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2-01-15 21:11:56
@haoyulong 2022-01-09 20:56:23
不窋奔戎狄之前在夏为官后稷。然其封地在有邰,今之陕西眉县岐山扶风至武功西是也。舜帝四个大臣,禹、弃、契、皋陶(其子伯益),舜帝命契羁杀鲧于羽山,禹立,契远遁有昜南。禹死,禅位伯益而令启自取,启杀伯益而自立,是以夏时弃之后世代在夏为后稷,而皋陶、契之后在野。商时,不窋之后在庆阳、长武、豳,而伯益之后在商朝世代为官,周灭商,杀伯益之后蜚蠊、恶来,迁其族陇西,此为秦之先也。夏商周秦,舜帝四大臣各有......
-----------------------------
“墨台氏”是“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家姓氏。不信去问冀东网友“土民心实”兄便知。其实,包括河北东路的商代“薄姑(亦称土姑、黑姑)国”、冀东商末“孤竹(姑主)国”等皆为伙同舜帝重华打造“首代中国”、并被舜帝封做“首任礼部天官(秩宗)”的东岳有邰氏“伯夷”后裔。郝兄说不窋是夏桀的司稷。请问:舜帝时的“农业部长”是姬弃、“教育、商业部长(司徒)”是子契、“国土部长(司空)”是伯禹、“手工部长(共工)”是垂、“司法部长(士、大理)”是皋陶、“林牧渔矿业部长(朕虞)”是------。大禹的“撂挑子跑路政权”的各部部长都有谁?还不足说明夏朝是华朝文明的大倒退吗?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2-01-19 10:36:54
@haoyulong 2022-01-09 20:56:23
不窋奔戎狄之前在夏为官后稷。然其封地在有邰,今之陕西眉县岐山扶风至武功西是也。舜帝四个大臣,禹、弃、契、皋陶(其子伯益),舜帝命契羁杀鲧于羽山,禹立,契远遁有昜南。禹死,禅位伯益而令启自取,启杀伯益而自立,是以夏时弃之后世代在夏为后稷,而皋陶、契之后在野。商时,不窋之后在庆阳、长武、豳,而伯益之后在商朝世代为官,周灭商,杀伯益之后蜚蠊、恶来,迁其族陇西,此为秦之先也。夏商周秦,舜帝四大臣各有......
-----------------------------
舜帝仅有“四大臣”吗?《尚书》明载其“九主两辅十二牧”;《史记》说是“二十二人”。我算实为“二十三”人。大禹撂挑子跑路后跟去几人?弃子不隘、卨子昭明,作为舜子商均的“堂舅”连商均都不管,能追随大禹出走?大禹要能带走舜帝的大部人才还能四代而亡?除了皋陶、伯益,郝兄也再举不出大禹其他追随者了吧?郝兄说弃、窋间的十数代传人皆为夏代稷官,是为大禹的分裂、倒退、跑路团伙贴金了!大禹若真有舜帝的雄才大略、夏代若真有华代的完善政治体系,顾颉刚咋还把其考证成“一条虫”呢?还不充分说明自大禹跑路始,不仅“去稷不务”、还“毋文书,仅语言约束”--把虞朝的文明成果抛弃殆尽了吗?您说哩?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2-02-13 10:26:01
@鲜虞郭峰 2019-10-14 11:25:16
相信大禹堵截黄河壶口的人是比相信“蛇吞象”还智障的残粉!
-----------------------------
@鲜虞郭峰 2019-10-20 09:23:17
大禹堵截黄河,用脚后跟想想也是明知不可为、且又无需为之事!
-----------------------------
@haoyulong 2021-11-22 19:17:31
何典记载大禹堵截黄河壶口?恰恰相反,记载的是疏浚壶口到龙门,典籍记载的龙门积石阻挡了河水正常流通,从共工氏、鲧、大禹均是疏浚而非堵截。大洪水来临之前,晋陕大峡谷两侧的山体崩塌,有大量的“积石”阻挡河水,导致大洪水到来的时候洪水水位上升,龙门山口两岸的黄土河岸被冲垮。当时尧都就在距离龙门不远的临汾盆地的汾河岸边,河水积石水位上涨,导致河水倒灌汾水。共工氏、鲧、禹先后率领治河大军发薪烧巨石,以......
-----------------------------
@鲜虞郭峰 2021-12-11 10:55:07
再回郝兄“中华、华夏”与“重华”无关说:我国有“秦汉、隋唐”传统说法久矣,可有谁见过“秦宋、唐明”之谓?合“华胥、夏朝”作“华夏”,符合我们的语言传统吗?
-----------------------------
@haoyulong 2021-12-12 12:39:48
确与舜帝无关,若因为名字的谐音就想当然,重华读作Chonghua,是双眼皮的意思。舜帝是一个有部分欧罗巴人血统的东夷人。
-----------------------------
的确没有“先华文明”!因为在重华、无择、支农等经两度“合国改革”打造出“九主十二牧体制”的“中邦、中或”前,既无“中国”更无“文明”。单靠“华胥一梦”能梦来“文明”?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2-02-13 17:27:41
@鲜虞郭峰 2019-10-14 11:25:16
相信大禹堵截黄河壶口的人是比相信“蛇吞象”还智障的残粉!
-----------------------------
@鲜虞郭峰 2019-10-20 09:23:17
大禹堵截黄河,用脚后跟想想也是明知不可为、且又无需为之事!
-----------------------------
“岩石烧热,泼水促崩”的开路方法恐非“广泛使用”。和“钻木取火”一样都是拿来“愚人”的。大禹再愚昧也不会“自提头发飞天”。愚化大禹者其实是在愚化自我。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2-02-22 21:03:58
@鲜虞郭峰 2019-10-14 11:25:16
相信大禹堵截黄河壶口的人是比相信“蛇吞象”还智障的残粉!
-----------------------------
@鲜虞郭峰 2019-10-20 09:23:17
大禹堵截黄河,用脚后跟想想也是明知不可为、且又无需为之事!
-----------------------------
@鲜虞郭峰 2022-02-13 17:27:41
“岩石烧热,泼水促崩”的开路方法恐非“广泛使用”。和“钻木取火”一样都是拿来“愚人”的。大禹再愚昧也不会“自提头发飞天”。愚化大禹者其实是在愚化自我。
-----------------------------
@haoyulong 2022-02-14 17:59:11
大禹之后的后世子孙确有愚人以为祖先也跟他一样愚。竟不知古人如此智慧的开山凿石之法。也难怪,中国有很多人不善实务,空想怀疑,手无缚鸡之力,己不能以为所有人都不能,这也是明之后中国逐步进入衰落的原因之一。
-----------------------------
不姓郝兄高抬了!在下既无“信口开河”之能、亦无“瞎扯”本领。滹沱河、氐水虽然都是发源于山西五台山南面,可流经不一。一南流百多里才从娘子关入河北平山;一东流直接入河北阜平。而中间的“泒水(今郜河)”源头却与二者均无关联。泒水完全是由“天倾西北、地圻东南”的行唐箕山“大簸箕”内流而成。北、东面与氐水隔着簸箕背儿和簸箕北脊;西南面除了簸箕南脊还隔着灵寿、行唐和山西的房山、驼梁等大片山地。郜河在箕山中汇流数十里出“簸箕舌头”--口头后又称“颖水、洗耳溪”,过许由村、上方后再东南流十数里是龙州镇--今行唐县城。唐虞帝都--今新乐市马头铺镇和石家庄国际机场恰恰就在三十里外的这条“射延线”上。而大禹的“北防(堵截)”才迫使郜河在行唐城南“北折东流”过高里入新乐汇氐水为“盒水”的。当然也有部分水“南折”过正定泻入了“虖池”。如果没有人工干预,郜水弃射延线上的习村(《毂梁传》说“高平曰原,低平曰隰”)而北上高里是绝对非自然所能为的。那么这个“干预者”又是谁呢?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2-02-26 22:20:38
@鲜虞郭峰 2019-10-14 11:25:16
相信大禹堵截黄河壶口的人是比相信“蛇吞象”还智障的残粉!
-----------------------------
@鲜虞郭峰 2019-10-20 09:23:17
大禹堵截黄河,用脚后跟想想也是明知不可为、且又无需为之事!
-----------------------------
@鲜虞郭峰 2022-02-13 17:27:41
“岩石烧热,泼水促崩”的开路方法恐非“广泛使用”。和“钻木取火”一样都是拿来“愚人”的。大禹再愚昧也不会“自提头发飞天”。愚化大禹者其实是在愚化自我。
-----------------------------
@haoyulong 2022-02-14 17:59:11
大禹之后的后世子孙确有愚人以为祖先也跟他一样愚。竟不知古人如此智慧的开山凿石之法。也难怪,中国有很多人不善实务,空想怀疑,手无缚鸡之力,己不能以为所有人都不能,这也是明之后中国逐步进入衰落的原因之一。
-----------------------------
@鲜虞郭峰 2022-02-22 21:03:58
不姓郝兄高抬了!在下既无“信口开河”之能、亦无“瞎扯”本领。滹沱河、氐水虽然都是发源于山西五台山南面,可流经不一。一南流百多里才从娘子关入河北平山;一东流直接入河北阜平。而中间的“泒水(今郜河)”源头却与二者均无关联。泒水完全是由“天倾西北、地圻东南”的行唐箕山“大簸箕”内流而成。北、东面与氐水隔着簸箕背儿和簸箕北脊;西南面除了簸箕南脊还隔着灵寿、行唐和山西的房山、驼梁等大片山地。郜河在箕......
-----------------------------
@haoyulong 2022-02-24 10:34:09
这个干预者是谁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毕竟数千年来治水的不止有大禹,这个小河流如何、何时改变流向,你查查你们地方志有没有。但上古大禹确实治理了古黄河支流滹沱河的各支流,使之顺利汇入滹沱河最后汇入黄河。如今的滹沱河只是海河支流子牙河的一个支流。上古时候,滹沱河水量还是比较大的,并且在出了太行山后与古黄河之间形成了个大的湖泊,这可能就是滹池、厚池的来历。滹沱河流域虽然不算长,但落差很大,达到了180......
-----------------------------
的确初始的“涿鹿”不在张家口!察地的涿鹿是由黄帝“北逐荤粥”时被荤粥人带去的地名。只是原始的涿鹿亦非仁兄说的“滹沱河下游的‘古涿鹿’”,而是我老家一带的“古捉鹿”。我的祖籍、出生地新乐市东王镇西王村就是黄帝为了方便其掌控被打败的炎帝族人而创设的“天下第一邑--捉鹿之阿”。曾被齐威王烹煮的“阿大夫”就是我村的。战国时相对于异地的“大东阿”而改成“平阿”。王莽六叔王谭的“平阿候”就封在我村。其子“平阿伯王仁”与东距我村十里的中山王卫妃汤沐邑(今定州邢邑镇)的王府家人和睦相亲搞小集团而被罪狱死。我村又有了“王伯和”之名。明代《新乐县志》还载有“平乡社:东王伯和、西王伯和”。后来才简称“东王、西王”的。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2-03-02 19:06:31
@鲜虞郭峰 2019-10-14 11:25:16
相信大禹堵截黄河壶口的人是比相信“蛇吞象”还智障的残粉!
-----------------------------
@鲜虞郭峰 2019-10-20 09:23:17
大禹堵截黄河,用脚后跟想想也是明知不可为、且又无需为之事!
-----------------------------
@haoyulong 2021-11-22 19:17:31
何典记载大禹堵截黄河壶口?恰恰相反,记载的是疏浚壶口到龙门,典籍记载的龙门积石阻挡了河水正常流通,从共工氏、鲧、大禹均是疏浚而非堵截。大洪水来临之前,晋陕大峡谷两侧的山体崩塌,有大量的“积石”阻挡河水,导致大洪水到来的时候洪水水位上升,龙门山口两岸的黄土河岸被冲垮。当时尧都就在距离龙门不远的临汾盆地的汾河岸边,河水积石水位上涨,导致河水倒灌汾水。共工氏、鲧、禹先后率领治河大军发薪烧巨石,以......
-----------------------------
@鲜虞郭峰 2021-12-11 10:55:07
再回郝兄“中华、华夏”与“重华”无关说:我国有“秦汉、隋唐”传统说法久矣,可有谁见过“秦宋、唐明”之谓?合“华胥、夏朝”作“华夏”,符合我们的语言传统吗?
-----------------------------
@haoyulong 2021-12-12 12:39:48
确与舜帝无关,若因为名字的谐音就想当然,重华读作Chonghua,是双眼皮的意思。舜帝是一个有部分欧罗巴人血统的东夷人。
-----------------------------
@鲜虞郭峰 2022-02-13 10:26:01
的确没有“先华文明”!因为在重华、无择、支农等经两度“合国改革”打造出“九主十二牧体制”的“中邦、中或”前,既无“中国”更无“文明”。单靠“华胥一梦”能梦来“文明”?
-----------------------------
再回音郝兄:还真让您说对了,不仅鲜虞故地郭峰不少,就连老家村里还出了俩名气盖我的郭峰。一个是我的小族弟,一个是我的族孙。俩人的爹都是我的同龄邻居,没想到我拿雷锋当偶像,他们却拿我当“偶像”--纷纷寓名于子。1975年我“撂挑子”出村后没再掺和过村内事务,所以如今我村60岁以下认识我者已没几个,而晚生我二十多年的俩郭峰都成村里的佼佼者。我之名前缀地,恰也有与其区隔之意。至于“史痴”是08年曾被《燕赵晚报》“秀”做“史痴达人”,但自知虽痴却仍未“达人”--都已越“气顺”而达“古稀”了,还不“知天命”。这不有违天论吗?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2-03-07 10:49:14
@鲜虞郭峰 2019-10-14 11:25:16
相信大禹堵截黄河壶口的人是比相信“蛇吞象”还智障的残粉!
-----------------------------
@鲜虞郭峰 2019-10-20 09:23:17
大禹堵截黄河,用脚后跟想想也是明知不可为、且又无需为之事!
-----------------------------
@haoyulong 2021-11-22 19:17:31
何典记载大禹堵截黄河壶口?恰恰相反,记载的是疏浚壶口到龙门,典籍记载的龙门积石阻挡了河水正常流通,从共工氏、鲧、大禹均是疏浚而非堵截。大洪水来临之前,晋陕大峡谷两侧的山体崩塌,有大量的“积石”阻挡河水,导致大洪水到来的时候洪水水位上升,龙门山口两岸的黄土河岸被冲垮。当时尧都就在距离龙门不远的临汾盆地的汾河岸边,河水积石水位上涨,导致河水倒灌汾水。共工氏、鲧、禹先后率领治河大军发薪烧巨石,以......
-----------------------------
@鲜虞郭峰 2021-12-11 10:55:07
再回郝兄“中华、华夏”与“重华”无关说:我国有“秦汉、隋唐”传统说法久矣,可有谁见过“秦宋、唐明”之谓?合“华胥、夏朝”作“华夏”,符合我们的语言传统吗?
-----------------------------
@haoyulong 2021-12-12 12:39:48
确与舜帝无关,若因为名字的谐音就想当然,重华读作Chonghua,是双眼皮的意思。舜帝是一个有部分欧罗巴人血统的东夷人。
-----------------------------
的确没有“先华文明”一说!因在唐虞之前,是只有“文化”尚无“文明”的。文明的核心是“礼仪”,丛林法则是“野蛮”,迷信鬼神是“愚昧”。谁能告诉我:在舜帝重华指派秩宗伯夷定仪轨、典乐夔导歌舞、司徒子契服五教推五伦行五礼---之前,熊阳辛唐四代的文明标志是什么?同时期或之前的其他所谓“文明”标志又是什么?
楼主:鲜虞郭峰  时间:2022-03-13 10:02:39
@鲜虞郭峰 2019-10-14 11:25:16
相信大禹堵截黄河壶口的人是比相信“蛇吞象”还智障的残粉!
-----------------------------
@鲜虞郭峰 2019-10-20 09:23:17
大禹堵截黄河,用脚后跟想想也是明知不可为、且又无需为之事!
-----------------------------
@haoyulong 2021-11-22 19:17:31
何典记载大禹堵截黄河壶口?恰恰相反,记载的是疏浚壶口到龙门,典籍记载的龙门积石阻挡了河水正常流通,从共工氏、鲧、大禹均是疏浚而非堵截。大洪水来临之前,晋陕大峡谷两侧的山体崩塌,有大量的“积石”阻挡河水,导致大洪水到来的时候洪水水位上升,龙门山口两岸的黄土河岸被冲垮。当时尧都就在距离龙门不远的临汾盆地的汾河岸边,河水积石水位上涨,导致河水倒灌汾水。共工氏、鲧、禹先后率领治河大军发薪烧巨石,以......
-----------------------------
@鲜虞郭峰 2021-12-11 10:55:07
再回郝兄“中华、华夏”与“重华”无关说:我国有“秦汉、隋唐”传统说法久矣,可有谁见过“秦宋、唐明”之谓?合“华胥、夏朝”作“华夏”,符合我们的语言传统吗?
-----------------------------
@haoyulong 2021-12-12 12:39:48
确与舜帝无关,若因为名字的谐音就想当然,重华读作Chonghua,是双眼皮的意思。舜帝是一个有部分欧罗巴人血统的东夷人。
-----------------------------
@鲜虞郭峰 2022-03-07 10:49:14
的确没有“先华文明”一说!因在唐虞之前,是只有“文化”尚无“文明”的。文明的核心是“礼仪”,丛林法则是“野蛮”,迷信鬼神是“愚昧”。谁能告诉我:在舜帝重华指派秩宗伯夷定仪轨、典乐夔导歌舞、司徒子契服五教推五伦行五礼---之前,熊阳辛唐四代的文明标志是什么?同时期或之前的其他所谓“文明”标志又是什么?
-----------------------------
再回音郝兄:我并未说“只有不依赖于形的才是文明”。连仁兄都说文化是“形而上的”,那么作为文化一部分的“文明”还能属于“形而下”吗?有的战争的确能推动社会“进步”,但也不能说它都是“文明的”。比如“鸦片战争”,西方列强靠着坚船利炮敲开了大清国门,激变我仁人志士发愤图强救亡图存。这究竟是算“文明恩赐”呢还是“野蛮侵略”呢?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