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暗黑时代——《两晋南北朝史》(长篇连载)

字数:1342406访问原帖 评论数:302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0-07-05 17:39:52 更新时间:2022-05-04 15:00:15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2-04-26 09:43:50
628
2.3南齐新主
公元493年7月,齐武帝萧赜驾崩,其孙萧昭业继位。
那萧昭业还没有登基继位的时候,天下传言很多,大多都说这个皇位最终的归属还要在萧子良。可武陵王萧晔(萧道成第五子)却在这种敏感的时候对外宣称:“如果要选择辈分高的继承皇位,那么这个皇位就应该是我的!可如果要按照正统来选择君主,那么皇位就非皇太孙莫属!”
此举摆明就是力挺萧昭业,不想让萧子良继位。所以,萧昭业对萧晔非常感激,继位以后便大加封赏。
那萧昭业从小便是由萧子良的正室夫人袁氏所抚养长大的,袁氏对他非常慈爱关心,他和萧子良之间的感情也就不必多说了。可王融的阴谋失败以后,萧昭业对萧子良便开始怀疑、憎恨起来。萧赜的遗体被移到太极殿时,萧子良住在中书省,因此,萧昭业就派虎贲中郎将潘敞率领二百名士卒驻守在太极殿西阶严防不测。等到萧赜的遗体装入棺木,各位亲王都走出宫中后,萧子良请求能允许他在这儿等到下葬那天再离开,这是他对萧赜感情的抒发,这是更是他对萧赜的不舍。
本来,这不过是一件小小的事情,可哪怕是这样,萧昭业还是没有允许,由此可见,萧昭业对萧子良已经凉薄到了一种什么程度。
按说,哪怕是萧子良有可能对你造成威胁,可你萧昭业从小到大都是人家夫人养大的,人家萧子良也视你为己出,你也不必这样吧?不,萧昭业一定要这样。那么这个萧昭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萧昭业天生聪明,反应迅捷、容貌清秀、举止高雅、善于应对,性情敏感,无论是悲哀还是欢乐都要比别人强烈。因此,萧赜非常宠爱他这个太孙。可萧赜不知道的是,萧昭业实际上是一个善于伪装,表面善良,但内心比谁都阴暗卑鄙的人。
这小子整天跟左右一些恶劣的小人混在一起,衣食不分,就连睡觉也挤在一起。萧昭业担任南郡王时,跟随叔父、竟陵王萧子良一起住在西州。萧长懋经常管束萧昭业的起居,限制他的花销费用。他就偷偷向富人借钱,那些富人因为萧昭业是太子的儿子,没有人敢不借给他。
萧昭业还自己制造了一把钥匙,夜里私自打开西州州府的后门,和左右侍从一起到各个军营中去荒淫欢宴。萧昭业的老师史仁祖见自己根本无法制止,便和侍书胡天翼说:“如果我们把这件事报给给皇上,那么就是我们教书不明,这好不容易累积的声望从此就没了,史书也不会记得我们。可如果这小子在军营中被狗咬死了,或者让不知情的卫兵给揍了,那么不但是我们,我们的家人也会被满门抄斩!如此,还不如死了一了百了。咱俩都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哪里还在乎自己以后的岁月呢?可就是千万不要留下不好的名声和拖累家人呀!”
于是,在几天以后,史仁祖和胡天翼都先后自杀了。但萧赜和萧长懋都不知道这两个人自杀的真正原因,萧昭业便没有因此而暴露。
萧昭业对他所宠爱的左右侍从都预先便封爵任官,将这些官位人名都写到了一张张小纸条上,就放在随身的纸袋中,并答应他们,只要即位以后,马上就会拿出这些纸条来兑现。萧昭业在侍奉太子养病及后来守丧期间,总是面带忧愁,悲泣哀嚎,甚至因此损坏了自己的身子,看见他的人无不被他感动得老泪纵横。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一旦回到家中,他就立刻喜笑颜开,大吃大喝起来。
他经常命令女巫杨氏替他向上天祈祷,祈祷祖父和父亲早点死去。他信任敬重杨氏,等被封为皇太孙以后,萧长懋有病,他又命令杨氏向上天祈祷,祈祷啥?他爹赶紧去死!
当时,萧昭业的正室何婧英还留在西州,武帝的病开始变得严重,萧昭业便给何婧英写信,信中有一个大大的喜字,四周则围着三十六个小喜字。
你说说吧,这是个什么玩意?
在侍奉萧赜的时候,萧昭业每说一句话眼泪就忍不住地往下流,所以,萧赜认为他一定能够承担起国家大业,便对他说:“我死以后,五年之内,国家大事先交给宰相,你不要过问,只需要学!五年之后,你再亲自处理,不能再交给任何人。如果你自己执政没有干出什么成就来,那也没什么可遗憾的,守住国家,让它不被灭亡就好。”
临死之前,萧赜又拉着萧昭业的手道:“孩子,如果你的祖父在你心中还有些地位的话,那你就给我记住,我最大的理想便是希望国家能长盛不衰啊!”
这话说完,萧赜便去世了。而萧赜的遗体刚刚入棺,还没有安葬,萧昭业就将武帝的所有歌舞伎都叫了过来,让她们一个个地演奏各种音乐。
就这种东西,你们觉得,他在皇位上能长久吗?
行了,我们继续正文。
萧昭业继位以后,立即命武陵王萧晔为卫将军,和征南大将军陈显达一同为开府仪同三司。任命尚书左仆射、西竟陵王萧子良为太傅。
之后,在萧鸾的建议下,萧昭业免除三种杂税,对老百姓以前所欠的钱款也一律免除,减省皇室各府、署所占有而不用的田庄、水池、宅邸,并减少关卡税收。
在这以前,虽然也有免除捐税的诏令,但也不过是一纸空文,朝廷大多没有真正实施,还像以前一样严加征收。现在,西昌侯萧鸾当权执政,他善施仁政,所以,老百姓都非常高兴,都念着萧鸾的好,再说一遍,都念着萧鸾的好。
同月,萧昭业登基还不到一个月便逮捕了王融交给廷尉审判,命令中丞孔雉控告王融阴险、浮躁、轻率、狡诈、随便批评朝政。王融自知这样下去必死无疑,便向萧子良求救,可现在的情况是萧子良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因为萧昭业对他的态度他都看在眼里,所以抱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态,这便没有救王融,王融就这样死在了牢狱之中,死时年仅二十七岁。
9月,齐武帝萧赜的棺木要在东府前秦淮河上船,萧昭业在皇城端门恭敬送别。可丧车还没有出门,他就立刻声称自己有病,转身便回宫去了。然而刚刚踏入宫门,这个小畜生便开始演奏起了胡人的音乐,皮鼓、铜铃之声简直响彻皇宫内外,就像终于送走了萧赜他萧昭业有多么开心一样。而这一举动,也使得皇宫内外终于知道了萧昭业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他的威望在这一次事件以后就下降的非常厉害。
再看北魏。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2-04-27 07:59:46
629
2.4迁都
公元493年8月24日,魏皇拓跋宏“南征”到肆州,看见路上老百姓有腿瘸眼瞎的,便立马让队伍停下,来抚慰这些人,又命令当地官府立即给这些人提供一生的吃穿费用。
数日后,又是在南征的过程中,大司马、安定王拓跋休逮捕了三名当了强盗的士卒,拓跋休大怒,便将他们绑起来到各个军营中游行示众,然后就要将他们斩首。巧的是,当时,拓跋宏正好经过这里,见状便下令赦免。拓跋休当时就懵了,于是急忙和拓跋宏道:“陛下亲自统帅大军南征,这是多么宏伟的事业,可部队刚刚走到这里,这帮小人就做起了强盗,如果不斩杀他们,我拿什么肃立军纪?我还如何能阻止我的士兵们做坏事呢?”
拓跋宏笑着拍着拓跋休的肩膀宽慰道:“你说的都是大道理,不过,身为君王,有时候就要有意外的恩泽,这三人犯了这样的罪,理应被处死,可是,命运使他们遇到了朕,即便他们违反了军事法令,也可以特别赦免他们。”
接着,又对身边的司徒冯诞说:“大司马拓跋休执行法令严肃认真,你们以后不能不小心谨慎地做事。”
话毕,全军下跪高呼万岁,而经此次事件之后,军队的军纪非但没有混乱,反而更加肃正。
30日,拓跋宏抵达并州,那并州刺史王袭在州内的声望和成绩都很好,拓跋宏对于这个官员非常满意,所以这一次准备好好地赏赐王袭。可当拓跋宏到达并州以后,王袭却做了一见非常不地道的事。什么事呢?那王袭为了更加夸大老百姓对自己的赞誉,特意下令百姓在左右两旁迎接拓跋宏,又竖起了很多好似老百姓自发竖起的石碑,上面全都是对王袭歌功颂德的话。
那拓跋宏一看就怒了,古代最伟大的圣贤也没他X听说谁能被老百姓爱戴到这种地步的,你王袭拿我拓跋宏当傻子吗?于是,拓跋宏当即将王袭叫到一边对他一顿质问。结果,王袭一句话也说不出。这就使得拓跋宏认定,他以前的那些功绩和名声也一定都是伪装的,于是将这家伙一撸到底。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真不知道该说他是聪明还是傻。
9月,拓跋宏下诏,但凡皇家卫队经过的地方,如果有不小心踩踏庄稼的,都要翻倍对农户进行赔偿。所以北魏的百姓都对拓跋宏感激异常,就差在农地竖起“欢迎来踩”的标语了。
数日后,拓跋宏大军抵达洛阳,然后,就不动了。拓跋宏下面那些大臣们见状。哦~~~~~,我们明白了!
28日,拓跋宏在洛阳待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然后才继续向南启程。
29日,拓跋宏身穿战服,手持马鞭,骑马出发。一众官员见状,赶紧前来劝谏。拓跋宏故作生气地道:“作战计划已经决定,各路大军将要继续前进,你们还想要说什么?给朕闪开!”
尚书李冲等人道:“臣李冲直言陛下,我们现在的行动,全国上下都不赞同,只有陛下您一个人想实现,臣不知道陛下您一个人走,将要到什么地方去!我们这帮当臣子的只有一颗对皇帝忠诚的心,所以只能冒犯进谏!”
这话说完,拓跋宏装作更为愤怒的样子吼道:“我现在正要征伐外邦,统一天下,可你们这些文弱书生却多次怀疑这一重大决定,我告诉你们,杀人用的斧头和长矛就在我左右两侧,你们不要再给自己找不自在。”
说完,又作势要策马而走,这时,安定王拓跋休等人一齐前来劝谏,那是声泪俱下,陪着拓跋宏演得一出好戏。拓跋宏见状,装作很为难的样子,然后只能道:“既然你们这样,我也不能不听,可是,我们这一次出征的规模不小,出动如此规模的大军却空手而回,你们让朕如何面对北方的父老?如何面对以后看史书的后人?”
众人心中:“差不多得了,赶紧入主题吧。”
口中:“还请陛下三思,只要能不南征,我们什么都愿意答应。”
拓跋宏:“既然这样~~~,嗯~~~~,那咱就顺势迁都中原吧,这样我也不算徒劳无功了。”
话毕,大家非但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反倒是舒了一口气。于是,南安王拓跋桢赶紧吼道:“干大事的人并不一定什么都需要征询他人的意见,如今,陛下放弃了南征的计划,我们已经很满足了,怎么还敢对陛下有什么别的不满呢?陛下英明!”
话毕,百官高呼万岁。
当时,鲜卑人虽然不愿意向南迁徙,但又害怕拓跋宏急眼了会南征,所以,也就没人敢说什么。北魏的迁都大计就这样定下了。
事后,北魏大臣李冲对拓跋宏道:“陛下将要迁都洛阳,可是,皇家祖庙和皇宫、府宅都要重新建造,那么这段时间,我们不能就在这等着吧?所以还请陛下先回到平城,等洛阳一切都修建完毕以后我们再回到此处。”
呵,回到平城干什么?等着你们想尽办法把老子留在平城吗?拓跋宏一眼就洞穿了李冲的想法,所以立即回道:“朕正要到各个州郡巡视一番,现在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先到邺城暂作停留,明年一开春就回到洛阳,而不应该先回到北方。”
事后,不待李冲再说什么,拓跋宏便派拓跋澄率一部士兵返回平城,自己则带着主力大军前往邺城。
10月,拓跋弘到达青州和冀州的交界处,便解除全国戒严的状态,并在滑台东边兴建祭台,向随行的祖宗牌位禀告迁都的想法。之后,下令天下大赦,兴建滑台宫。
与此同时,任城王拓跋澄也回到了平城。平城那边的文武官员在刚刚听说要迁都的时候,没有不感到震惊和恐惧的。所以反对的浪潮是一波接着一波。于是拓跋澄开始引经据典,说明迁都到洛阳的好处,又强调了不迁都陛下就要南征的毁灭性灾害。因此,平城一众官民在无可奈何之下只能接受迁都这个现实。而拓跋宏在听说这件事以后,无不高兴地对拓跋澄道:“好样的,没有你,朕的事就办不成了。”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2-04-28 11:33:42
630
2.5治世之策
公元10月26日,魏皇拓跋宏到达邺城,南齐降臣王肃正好也在,便对拓跋宏献上伐齐大计。
王肃,今山东临沂人,北魏著名政治家、谋略家,属双A级名臣,王肃是王导的后代,起初在南齐辅佐萧赜,可不知因为什么,他的父兄都被杀死,所以王肃便弃了南齐而投往北魏。刚刚投奔的时候,拓跋宏根本没拿王肃当回事儿,可有一次机会使得双方见面相谈国策,王肃说,拓跋宏听,结果听着听着,拓跋宏就听了进去,再听着听着,拓跋宏竟不自觉的将自己的座位往前移了移,以便能听得更加仔细,所以时间不知不觉便过了很久。而从这以后,拓跋宏对王肃的器重和待遇便一天胜过一天,无论是亲信故旧还是朝中重臣都无法再动摇这二人。
公元494年正月十七,拓跋宏南下巡视。
22日,经过比干墓,用牛、羊、猪三牲祭祀了比干。孝文帝拓跋宏亲自撰写祭文曰:“呜呼!如此耿直忠诚之士,为何不生于当下,成为朕的臣子呢?!”
29日,拓跋宏抵达洛阳。
时,洛阳皇宫好还没有修建完毕,不过西宫还是建成了。这天,拓跋宏到达洛阳西宫召见群臣,中书侍郎韩显宗立即上奏道:“往年冬天大驾停在邺城,虽然正当农闲,但仍然要使每家每户出资来供奉,不胜辛劳破费。何况现在正是农忙时节,您大驾所至,百姓将如何?而且大军久在北方,早已适应了寒冷的气候。如今忽至中原,恐怕会水土不服,以致瘟疫。所以臣希望陛下能率军返回北方,等洛阳彻底建好以后再行返回。这是其一;其二,洛阳宫殿的旧基是魏明帝(曹叡)时候建造的。那时候人们就批评他太过奢华,如今我们的营建,应该缩减规模,起到带头节俭的作用。还有,近来北都平城的富士大户争相攀比豪宅,影响极其恶劣,陛下应该趁着这次迁都的机会在这方面制定出一个制度来限制国家的富户。同时,对于都城的道路交通要扩宽加直,水沟渠道也要加以疏通;其三,陛下您往还洛阳,随从保镖人数并不多,陛下平时住在皇宫还要严加警戒,何况外出巡视呢?陛下您要是有什么意外,那么国家还如何运转?其四,陛下耳听雅乐,眼观圣典,口对百官,心虑万机,每天都要忙到太阳快落山才会吃饭,午夜时分才会入寝,这样下去,陛下的身体如何能受得了?我们大魏的雄图霸业还如何能够实施?所以,还请陛下能够无为而治,只管重要的事情,不必事事躬亲。”
看过韩显宗的奏折以后,拓跋宏频频点头,除了第一条以外,其他的全部准奏。韩显宗见拓跋宏还挺喜欢自己的观点,便再接再厉上奏道:“现在各州郡选拔推荐的秀才、孝廉都是一些虚有其表的人。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朝廷选人只会看他们的门第出身,而不考察他们的品德,这样的话,真正的人才永远都不会为国家所用。如果真的有才能,即便如姜太公那样屠牛于朝歌,钓于渭滨;又如箕子那样身为奴隶,周文王、武王也都礼遇而用为臣子,不以此为耻。而如果没有才能,即便他是夏、商、周三代之王的后裔,也照样是一个奴隶。有人大概会说:‘从古代开始,统治者们就不用那些出身贫寒的人,因为他们穷怕了,一旦做官就会开始贪污受贿,所以只能用世家子弟才是正统。’这话说得没错,可还要看统治者的强弱。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是一个强大的人的话,那么这个国家的官员哪怕都是寒门出身也绝对不敢贪污。可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是个废物,是个奢侈糜烂之人,那么哪怕整个天下官员都是世家出身也会贪污腐败!而陛下您英明神武,在您的作用下,北魏每一天都在成长,这都是我们肉眼可见的。所以,国家以后用人绝不能以门第出身为第一选择标准,而是要以是不是拥有一技之长为第一选人标准。还有,刑罚的关键在于运用得当,而不在于专门求重。如果执法严明,不使有罪者漏网,虽然捶打很轻,人们也不敢再犯。如果执法不严明,留有侥幸逃脱的余地,虽然有夷杀三族的严厉刑罚,却也不足以威慑众人。当今朝廷内外的官员,他们都想获得天下名声,争着以严酷的刑罚来表达自己的无私,于是相互比赛,使得惩罚严上加严,这简直都成为了一种风气。陛下您住在深宫之中,待人民如同自己的孩子,可现在天下大部分的官员,却将百姓看做是自己的敌人。这种情况如果再不及时制止、警告的话,恐怕国家的气运不会长久。又,过去周成王居于洛阳,但仍保存故都镐城。东汉迁都洛阳,可依然在长安设置京兆尹。这叫什么?这叫不忘本,不舍弃曾经的龙兴之气!如今陛下就要迁都洛阳,如果将平城就像一个普通州郡一样放在北方,北方的民众们必然悲哀无比,这很容易就会伤到国家的根本,所以还请陛下也在平城设置京兆尹,以显示国家崇尚根本,重视过去,光照万世!又,古代圣皇都会将士、农、工、商的居住区分别划分,以便他们能各专其业、各安其志。太祖道武皇帝创基立国之始,拨乱反正,日夜操劳,根本没有闲暇之时,然而仍然不忘区别士族与庶族,不让他们混杂居住,可却并没有在当时立下严厉的律法,于是到现在,大家便都混淆而住了。现在的洛阳城,居民们居住的区域是以官位来划分的,而不是以士族庶族来划分。那官职并不是永恒的,有时得有时失,所以以官位来划分居住区势必会使衣冠之士和仆役之徒不日而杂居。陛下想想,假如同一里之内,有的人家教导歌舞,有的人家教导《诗》《书》,在这种情况下,放任让孩子们选择自己的爱好,则必定会使那些学习歌舞的孩子接近《诗》《书》。这看起来没有什么,但是,让工匠、技艺人家学习士人的礼仪习俗,您就是给他们一百年也不能学会。而让士人子弟学习工匠、技艺那些东西,一朝一夕便能学会。所以,孔子指出人选择居处,应居于仁者之里,如此就是美。孟母三迁使孟子远下贱而近礼仪。这才是风俗礼仪的根本所在,不可以不加以明察!如今正是迁徙初始之时,洛阳城中皆为空地,使工匠、技艺等行业的人分别居住甚为容易,一言之令即可以办到。又,南朝过去占有淮北之时,自己比作是中华,在那里设置了侨郡侨县。但是,自从淮北归附本朝管辖以后,这一情况仍然沿而未改,以致名实交错,给文书方面带来了诸多不便。所以,现在应该依照地理上的旧名一一核实,重新加以规定,小的合并,大的分开设置。至于中原地区的郡县,过去我们因为户少人稀而合并撤销了一些,如今人口既然多了起来,就可以恢复旧有的设置了。又,国君以天下为家,但凡是这个天下的人,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那都是国君的孩子,国君不应该有任何的偏私。国库之中的财富,是供给国家和军队使用的,除非有大功大德者,不然不能轻易赏赐。现在大魏的官员们已经享受不少的俸禄了,但近来陛下对他们的赏赐却动辄便是数以千计。如果把这些钱物分别赏赐给那些孤寡老人,一定能救很多人的性命。但是,现在只是一个劲儿地赏赐给那些亲近的大臣,这种做法不正与孔子所说的君子周济人以急需而不帮助富人使其富背道而驰了吗?”
这两篇奏折很长,不过拓跋宏却看得津津有味,最后,他想都没想便全部批准!于是,在一段时间内,北魏选人唯才是举,北魏刑法宽严有度,北魏变得更加强大。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2-04-29 13:21:40
631
2.6萧昭业的末日(上)
公元494年9月,北魏新改考核官员之法,拓跋宏亲自下诏曰:“之前,国家每三年考核一次官员的政绩,考核三次后根据情况对他们进行升迁或者罢免。这前后一共九年,如此长的时间,使得那些本应该被罢免的贪官又祸害百姓好些年,而那些本应该升职的好官则被大大地耽误了。所以朕决定,从今以后,三年一次的考评结束以后便立即执行罢免或者升职,不得拖延!至于考核标准有上中下三等,三等中还要再分三等,六品以下的官员由尚书部门考察,五品以上的官员则由朕和诸位公卿一起考察。”
发布这篇诏令以后,拓跋宏立即命任城王主持了一次全国考察,所考察的官员数以万计,拓跋澄领导群官来对这些官员进行评估,该升升该降降,没有半点儿寻思,结果,这数以万计的官员不管是被升的还是被降的全都心服口服,没有半点儿怨言。
11月,北魏之国都正式从平城迁徙到洛阳。这之后,拓跋宏下令,从洛阳开始,全国百姓不准再穿胡服,要统一换上汉服,从此抛弃游牧之血。
时,国人多有不悦,拓跋宏的威望下降得厉害,但他不在乎,只要能让族人彻底汉化,他就是被百姓天天咒骂又能如何呢?
12月,拓跋宏再起灭齐之心,这一次,他并没有什么意图,而是真的想要一举灭掉南齐。为什么呢?因为南齐国内已然大乱。那么就让我们看看北魏折腾迁都这段时间南齐都发生了什么大事吧。
公元494年正月,南齐雍州刺史晋安王萧子懋考虑现在的皇帝萧昭业浑身的昏君基因,料定南齐必乱,就暗中筹划,以便发生不测之事能够自我保全。他命令所辖兵器作坊打造兵器,又胁迫当时驻扎在襄阳的征南大将军陈显达担任自己的大将。陈显达不想跟着萧子懋造反,便将这件事禀告给了萧鸾。萧鸾于是任命陈显达为车骑大将军,转调萧子懋为江州刺史,并命令他把部曲留下来帮助镇守襄阳,实际上就是卸了萧子懋的兵权。萧子懋无奈,只能带着仅有的随从前往江州。
在路过襄阳时,萧子懋去面见了陈显达,并试探着和陈显道:“朝廷命令我单身返回,可我身为皇室王爵,难道真能这样吗?还请将军能调拨给我三千士兵,哪怕是为了朝廷的体面。”
陈显达直接回绝道:“殿下您如果不把部曲留下,就是违抗了圣旨,这可是不轻的罪过,再说,我手下这些人只听从我的命令,就是把他们给您,殿下您也未必能指挥动他们不是吗?”
行了,不用说了,这回是彻底否决了萧子懋的提议。萧子懋无奈,只能率仅有的这些人前往了寻阳。不过他会甘心吗?答案当然是不。
再看萧鸾。
话说那萧昭业上位以后,其昏君之姿便尽显无疑,所以满朝上下都对萧昭业极为不满。萧鸾见状,便有废掉萧昭业的心思,因此叫来萧衍一起密谋。
当时,荆州刺史随王萧子隆有很强大的力量,萧鸾想要调用他,但又担心他不听从,所以询问萧衍办法。萧衍道:“随王这个人虽然美名在外,但却是一个非常平庸顽劣之徒,他身边没有一个智谋之士,手下武将也只有垣历生和卞白龙,而这两个家伙都是唯利是图之人,所以只要以显要的官职做引诱,二人必定来投。而这事做成以后,只需要一纸书信便能让随王降服。”
萧鸾听从了萧衍的计划,便征召垣历生为太子左卫率,卞白龙为游击将军。而事情果然如萧衍所料,二人一见有大官当,立马便舍弃了萧子隆前来投靠。
之后,萧鸾再征召萧子隆为侍中、抚军将军,萧子隆当时手下已无人可用,不敢得罪萧鸾,便只能奉诏前往建康。
时,豫州刺史崔慧景是萧道成和萧赜的旧将,萧鸾对他有疑心,便派萧衍为宁朔将军,驻守寿阳。
崔慧景知道这是萧鸾防着他呢,害怕极了,于是穿着白色的衣服亲自出城迎接萧衍。萧衍则对其好生安抚,瞬间便将其变成了自己人。而直到这时候,萧昭业这个昏君还不知道危险已经悄悄降临,还在宫中大疯特疯。
萧昭业偏爱中书舍人綦毌珍之、朱隆之、曹道刚、周奉叔和宦官徐龙驹等人,凡是他们推荐的官员,萧昭业就没有不答应的,因此,綦毌珍之把朝廷内外的重要官职统统划定价格,然后交钱任命。一月之间,他就富得家累千金。
他还擅自拿取朝中物品,占用差役人员供自己驱使。朝中的官员都非常害怕他,皆言:“宁可抗旨得罪皇上,也绝对不能违抗綦毌珍之之命。”
而其他的人也不比綦毌珍之差,那是各种权倾朝野各种中饱私囊,所以只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萧道成和萧赜创建的盛世便有分崩离析之险。
这还不算,那萧昭业自登基以后,便经常和左右侍从穿着民服于闹市中游走戏玩。他还喜欢在文辉太子崇安陵的墓道中乱扔泥巴、比赛跳高,于此地做各种粗鄙下流的游戏,而在这些游戏中最后胜出的人,萧昭业动辄便是赏赐上千万钱。
这小子当初为郁林王的时候,他爹管他甚严,所以总捞不着钱。而现在呢,一见到钱就拿在手中道:“钱呐钱呐,当初我想得到十个你都不能,现在我是天下第一的主宰了,我还要你有什么用呢?哈哈哈哈……”
基于此,这小子便是各种祸祸,那是真不拿钱当钱。之前,不管是萧道成还是萧赜,这父子俩都非常能给国家攒钱,在萧昭业登基之初,上库的存钱有五亿万之多,斋库的存款也有三亿万之多,至于金银布帛那更是数不胜数。可萧昭业这个天花板级败家子,他上位还不到一年就几乎将这些存货全部败尽。他经常出入宝库,让何皇后和那些宠爱的妃子们用各种珍宝相互投击,以听到这些珍宝摔碎的声音为乐。萧鸾实在是看不下去,便数次劝谏萧昭业,可萧昭业不但不听从,还对萧鸾心生怨恨,想要把萧鸾给除了。
尚书右仆射鄱阳王萧锵在宫中和地方都有些兵权,萧昭业便私自找到萧锵道:“最近听说萧鸾对我好像有些不满,不知你知不知道。”
一听这话,萧锵一个哆嗦,赶紧和萧昭业道:“萧鸾在皇室之中年龄最长,而且接受了先帝的托孤,我们都还年幼,朝廷中能够依靠的人只有萧鸾,还请陛下您不要以萧鸾为忧虑。况且我只看到萧鸾兢兢业业地做事,从来没听说过他对陛下有任何不满。”
话毕,萧昭业表面上虽然没说什么,可回宫之后便对左右道:“我想和萧锵一起除掉萧鸾,可这小子不同意,而这种事情又不是我现在能办到的,所以没办法,只能让萧鸾再活一段时间了。”
由此可见,萧昭业杀萧鸾之心已经确定,那么萧鸾的小心思便有些被逼迫成分在里面了。不过你要说萧昭业这小子身边一个忠臣也没有那倒不是,起码萧谌和萧坦之就都不错。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2-04-30 20:55:06
632
萧昭业的末日(中)
卫尉萧谌是齐武帝萧赜本家的侄子,从萧赜在郢州时起,萧谌就是萧赜的心腹之一,萧赜登基继位以后,萧谌经常在宫中带着卫队保卫萧赜的安全。所以凡是有什么机密的大事,萧谌没有不参与的。
征南咨议萧坦之是萧谌的本家,曾经做过东宫直。萧昭业因为萧谌和萧坦之两人曾是祖父和父亲的人,再加上二人还有些能力,便就对二人特别亲近依赖。每当萧谌有什么急事不在宫中,萧昭业都不敢睡觉,得等到萧谌回来以后才会安心入睡。而萧坦之也可以随意出入后宫,甚至萧昭业各种败家的场合他都能参加。那萧昭业经常喝多酒,喝多之后常常脱光上衣到处乱跑。每到这个时候,萧坦之都会扶着他往寝宫走,并不停在他耳边规劝,告诉他怎样才能当一个好皇帝。奈何萧昭业根本就不听。萧鸾因为萧昭业表现不佳的关系,经常回到宫中求见规劝,萧昭业不想听他墨迹,就躲在宫中不出来,所以萧鸾无奈,只能派萧谌和萧坦之到宫中向萧昭业转告自己的话。所以这么长时间以来,萧鸾的话全都是二人代为转告的。
萧昭业的正室何皇后非常淫荡。因为萧昭业满足不了她的缘故,这娘们便私通萧昭业的随从杨珉和他同床共枕就好像夫妻一样。
一是保密工作做得好,二是何皇后的床上之术非常了得,所以萧昭业非但不知道这事,还对何皇后更加宠爱。因此,他将何皇后的亲戚们都接到了宫中,安排在耀灵殿中。
自这之后,皇宫之门彻底洞开,内外混乱不堪。萧皇后呢?更是从这以后不再藏拙,一天到晚和杨珉腻在一起。而这么一公开,这事儿就让萧鸾知道了。得知此私通淫乱之事以后,萧鸾怒不可遏,当即便让萧坦之进宫奏请诛杀杨珉。何皇后听说这件事以后,当着萧昭业的面哭得泪流满面:“杨郎跟您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再说萧鸾说的那些事都是子虚乌有的,陛下怎么能够相信他而不相信臣妾呢?”
萧坦之见何皇后装得这个可怜,怕萧昭业被忽悠瘸了,赶紧趴在他的耳边道:“皇后和杨珉的苟且之事已传得里外皆知,证据确凿,不可以不杀掉。”
萧昭业见状,只能同意处死杨珉。可还没有一会儿的功夫,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竟然又后悔了,便下令赦免了杨珉(萧昭业很有可能是一个男女通吃的家伙),可当时杨珉已经被处死了,萧昭业便只能作罢。
又是一段时间以后,萧鸾又启奏萧昭业,请求处死徐龙驹,萧昭业本是不想,可迫于萧鸾的压力,最终只能又将其斩杀。可从这以后,他对萧鸾的怨恨就更加的明显,一天到晚的愿望都是及早杀掉萧鸾。而身为其心腹的萧谌和萧坦之当然知晓,可他们更知晓的是,这个如同白痴一般的皇帝是一定斗不过萧鸾的。为了避免以后祸害到自己,二人便反过来一心依附萧鸾,并火上浇油地劝萧鸾废了萧昭业。
所以从这以后,二人便成为了萧鸾安排在萧昭业身边的耳目,可怜萧昭业这个 还丝毫没有察觉。
废一个皇帝,从来就只有三个程序,第一,掌权。第二,剪除皇帝身边的羽翼。第三,废之!而现在的萧鸾,第一步已经完成,便开始进行第二步计划。
那周奉叔依仗自己的武勇和皇帝对他的信赖而有恃无恐,经常欺辱公卿百官。常常以二十多口单刀分挂在身体的两侧(想想这场面,辣眼睛我X),出入于皇宫禁门而无人敢拦。这匹夫最常说的话便是:“我周某人的刀可不让人,所以你们说话最好给我注意点儿!”
甚至连萧鸾都被这个匹夫当面指责过。所以萧鸾对他特别嫉恨,便指使萧谌和萧坦之去游说萧昭业,让他将周奉叔弄出朝廷,安排到他处去。
史书中并没有说萧谌和萧坦之是如何劝说萧昭业的,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萧昭业是非常信任二人的。所以,在本月二十三日,萧昭业下令周奉叔为青州刺史。
下午,周奉叔前来皇宫,请求在封自己为青州刺史的时候再给自己一个千户侯,萧昭业当时就允许了。
“等等!”
可就在这时,萧鸾却突然闯进来道:“自古封爵拜侯,非对国家有杰出贡献才可,周奉叔虽然弃暗投明,但却并没有对国家做出什么大的贡献,给一个青州刺史已经不错了,怎么还能封……”
“放你X的屁!”
未等萧鸾说完,周奉叔便将单刀抽出,骂骂咧咧直冲萧鸾冲过去。萧鸾知道周奉叔是一个彪人,但却没想到他已经彪到了这种级别,幸好当时有卫兵在一旁拉住周奉叔,不然萧鸾这天便会被一刀砍死。可周奉叔力大无比,眼看就要挣脱这些士兵的“枷锁”,萧鸾见状不好,赶紧劝慰道:“周将军、周将军!且听我把话说完!将军虽然没有对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可毕竟弃暗投明就是大功一件,再加上将军勇冠三军,给一个侯爵是没有问题的,可将军现在毕竟功劳还不大,所以给你千户恐怕遭受天下非议。我的意思是,先给你三百户,等时机成熟以后再将那七百户添上,将军意下如何呀?”
周奉叔一听这话,火气顿时消了大半,骂骂咧咧说了一声:“这还差不多。”这才在谢恩以后转身离去了。
磅磅磅~~!!!回府以后,萧鸾气得一顿砸东西,一边砸一边骂道:“匹夫!匹夫!汝欺吾太甚!本来没想杀你,可你这匹夫竟敢如此,那就怪不得我了!来人!”
“在!”
“给我点齐人马,叫上萧谌,我萧鸾要去杀人!”
“是!”
不大一会儿,萧鸾和萧谌带着人马追上了周奉叔的队伍。可周奉叔呢?一点儿惧意都没有,只是冷笑着道:“怎么着?萧大人是想干一下子还是咋地?!”
萧鸾赶紧笑着道:“将军误会了,将军误会了,萧某怎能如此呢?是这样的,刚才陛下让我来找你回宫,恐怕是后悔了,不想让你再去青州了,所以我这才追出来接你回去啊,不信你问问萧谌大人,我的话你不信,他的话你总该信了吧。”
周奉叔看了一眼萧谌,见萧谌点了点头,这才和萧鸾等人返回了皇宫。可就在刚刚进入官署的时候,一群人一拥而上,直接擒住了周奉叔,卸了他的武器,并将其五花大绑。
在后面的萧鸾一看这回没问题了,便狞笑着走了出来,手持钝器一顿疯狂敲击,直到活活将周奉叔打死。这时候的萧鸾只管出气,也不管什么萧昭业生不生气了,杀了人之后只一纸文书送了上去:“周奉叔轻视朝廷,已经被我处死。”
萧昭业虽然很是生气,但现在人家萧鸾大权在握,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忍了。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2-05-02 08:46:37
633
萧昭业的末日(下)
溧阳令杜文谦,曾经在萧昭业初封南郡王时陪伴在他的左右,不久以前,杜文谦游说綦毌珍之,对他讲道:“天下之事至此已不难预料,权臣文武大权集于一身,君皇只知吃喝玩儿乐,朝廷危机将近,难以保全,不过早晚而已。如果现在还不赶紧做出应对的话,恐怕我们这些陛下身边的近臣都要遭受灭顶之灾了。”
话毕,綦毌珍之想了半天道:“你说的有道理,可有什么办法呢?”
杜文谦:“先前皇帝的旧人多数已经被萧鸾排挤走了,如今找他们回来加以重用,一定会对皇帝更加忠心。近来我听说王洪范等宿卫将都对萧鸾很愤怒,所以你只需要密告周奉叔(这时候的周奉叔还没有死),让他带人杀掉萧鸾,那么这一切就都能解决了。我知道,萧鸾手中的兵力是我们的多倍,但我们是突然袭击,机会还是很大的。如此,不干是等死,干了还有活的机会,我们为什么不拼他X的一把呢?”
说得对不对?对,可綦毌珍之胆小如鼠,硬生生没敢实行,所以在周奉叔被杀之后,这二人也被抓起来一起杀掉了。
7月,随着萧鸾将萧昭业那些手下一个个地解决,使得后宫的妇女们都开始猜测起萧鸾有可能马上就要发动政变。萧昭业虽然昏,但却不笨,连娘们儿都能看出来的事,他自然也能看得出来,所以立即找到了何皇后的堂叔何胤来帮助自己,谋划和其一起除掉萧鸾。
可何胤也是一个怕死至极的窝囊货,他畏惧萧鸾的强大,根本不敢硬撼,于是非但没有听从,还劝萧昭业不要这样干。萧昭业无奈,只能作罢。于是,又谋划将萧鸾弄出京城,并诏令以后朝廷事务不再咨询萧鸾。而这一举动便是宣告彻底和萧鸾摊牌,要让他慢慢走下南齐之政坛。
萧鸾当然不会让他称心如意,于是将自己的谋划告诉了朝臣王晏,王晏听从以后立即迎合。之后,又将自己的谋划告诉了丹阳尹徐孝嗣,徐孝嗣也表示赞同。于是,萧鸾便开始准备行动了。
而萧昭业好像也感受到了暴风雨前的宁静,便招来萧坦之忐忑地问道:“最近我听说镇军将军萧鸾和王晏、萧谌勾结在一起想把我废了,并且证据确凿,好像不是谣言。你觉得呢?”
萧坦之:“不可能,完全不可能!!!这世上谁没事儿闲的会去干那种废掉天子的傻事儿?这样做不会得到任何好处,还会遭受杀身之祸,更何况饱受隆恩的萧谌呢。朝中的大臣们是不会乱嚼这种舌头的,肯定是那些尼姑在那瞎咧咧,岂能相信?陛下如果无故将这些人除掉,那么以后谁还会相信陛下呢?”
见最信任的萧坦之都这样说,萧昭业虽然还有些怀疑,但也只能先放下心中的惧怕。当时,按照萧鸾的想法,行动就要在次日开始。可始兴内史萧季敞、南阳太守萧颍基都不在朝中,萧谌就想等他们来到建康以后再动手。萧鸾担心事情会有变故,就将这件事告诉了萧坦之,再让萧坦之去劝萧谌。而萧坦之听说这以后大喊“糊涂”,然后骑马便直奔萧谌府邸而去。到地方之后,萧坦之批头便道:“废除天子这种事,自古以来就是天下第一大事,现在,皇帝手下剩余的党羽已经开始怀疑我们了,您如果明天还不行动的话,我们就全都毁了。我有百岁老母在家,岂能坐视不动,眼看着灾祸的降临?”
萧谌想了想,觉得萧坦之说得甚有道理,便决定不再等待,次日便和萧鸾发动政变。
次日,萧鸾派萧谌率先进入皇宫,正碰到曹道刚和中书舍人朱隆之,萧谌二话不说,哐哐两刀就把二人杀了。负责宿卫的长官徐僧亮见状,怒气冲天,大声对众人喊道:“我们承受皇恩,今日应当以死相……”
哐!话音未落,又被萧谌一刀砍掉了脑袋。见爪牙已除,萧鸾也按照原定计划领兵从尚书府中进入云龙门,他在朝服外又加穿了战服,武装上阵。王晏、徐孝嗣、萧坦之、陈显达、王广之、沈文季等人也都紧随在萧鸾之后。
萧昭业正在寿昌殿,听得外面有变故,便秘密写诏令传唤萧谌前来相救,又让人把内殿的门窗全部关闭。可这些事刚刚做完,萧谌便率领人马闯进了寿昌殿,不过见这货气势汹汹,萧昭业一下就明白了,这厮是叛变了。于是他立即跑进了内室,拔出宝剑就要抹脖子自杀,但真当死亡即将来临之际,这货竟然又怕了,这手一软,便将剑扔到了地上,只留下脖子那道浅浅的伤痕。
萧谌见状,直接制止,又用布帛把他的脖子包扎好,然后用轿子将其抬出了皇宫。在出皇宫的一路上,一众侍卫看到了被胁迫的萧昭业,便想要解救。见状,萧谌直接对这些士兵吼道:“今天这事儿和你们都没有关系,你们最好不要乱动,不然惹火上身,受难的就不仅仅是你们了,想想你们的家人吧!”
其一,萧谌曾经是他们的长官,他们习惯听从萧谌的命令。
其二,这些人的兵力并没有萧谌多。
其三,萧昭业虽然看似被劫持,但始终一言不发(萧昭业这时候已经被吓懵了,根本说不出话,再加上后面始终有大兵拿着刀把顶着他,他就是想说也不敢说)。
基于以上,这些大兵最终还是放弃了营救萧昭业的想法。
就这样,萧昭业被带出了皇宫,而在出宫的同一时间,萧谌就将萧昭业拽到一个偏僻的小路中,一刀解决了这个昏君的性命。
杀掉萧昭业之后,萧鸾直接下令在皇宫中展开血腥屠杀,将萧昭业生前那些心腹和爱妃统统诛杀。
次日,萧鸾假太后之诏宣布废萧昭业与何皇后,另外准备立新安王萧昭文(萧长懋次子,年仅十四,手中无权,就是个摆设)为南齐新帝。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2-05-03 13:16:11
634
2.7萧鸾上位(上)
公元494年7月25日,新安王萧昭文即位为皇帝。上位以后便在萧鸾的操控下封其为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宣城郡公,并大赦天下改年号延兴。
8月,在萧鸾的操控下,南齐朝廷又任命王敬则为太尉,鄱阳王萧锵为司徒,车骑大将军陈显达为司空,尚书左仆射王晏为尚书令。
同月,朝廷又任命始安王萧遥光为南郡太守,但萧遥光没有去就任。萧遥光是萧鸾的侄子,早在萧鸾有了废立的意图以后,萧遥光便是其手下绝对心腹之一,凡是有重大的诛杀或者赏赐的事情,萧遥光都有参与。
同月,又任命中书郎萧遥欣为兖州刺史,萧遥欣是萧遥光的弟弟,萧鸾知道,但凡废立的主谋大臣,除了篡位这一条路以外,其他皆是死路,所以从这时候开始,他已经有了篡位的图谋,便开始广揽同党,重用这些人。不过哪怕是这样,依然有人视萧鸾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南齐鄱阳王萧锵最初并不知道萧鸾有废掉萧昭业的阴谋。后来,萧昭业被废,萧鸾的权势日益增大,朝廷内外都怀疑他有窥伺皇位的心思。但是,萧锵每次去拜见萧鸾,萧鸾都忙得连鞋都来不及穿好就到车子后面去迎接。而且一说到国家大事,萧鸾无不声泪俱下,表现得非常忠贞。所以,萧锵还是非常信任他。
可当时,朝中很多官员都倾向于萧锵当权,因为他们知道,废立君皇的大臣只有篡位这一条路可走。所以他们皆劝萧锵发兵入宫,取萧鸾而代之。其中谢粲更是其中的积极分子。他对萧锵和萧子隆道:“二位王爷只需要乘着油壁车进入皇宫,把皇帝带出来,挟持到朝堂之上,左右辅佐,发布号令,我和其他人关闭城门,带卫士前来声援,又有谁敢不听从呢?只怕东府的人瞬时之间便会乖乖把萧鸾绑了送过来。”
萧子隆听罢,便想按照此谋划进行,可萧锵却因为朝中兵力全都控制在萧鸾手中,而且考虑到萧鸾不一定就会篡位,所以很是犹豫,没有答应实行。可因为当时参与谋划的人很多,这里面便有萧鸾的耳目。于是,其耳目便将这些谋划原封不动地转告给了萧鸾。
萧鸾听罢,当天便派人包围了萧锵的府邸,紧接着便将萧锵、萧子隆、谢粲等人全都给杀了。
当时,齐武帝一众儿子中,就属萧子隆最为强壮高大,而且颇有才能,所以萧鸾很忌惮他,这便趁着这次的由子将萧子隆给弄死了。
再说之前提到过的江州刺史晋安王萧子懋。
话说萧子懋闻听萧锵和萧子隆都被萧鸾杀死以后,认定萧鸾早晚都会谋朝篡位,于是集结士兵准备造反,并和心腹陆超之、董僧慧道:“我已经决定起兵反抗萧鸾,这件事如果能成功,朝廷就将获得安宁,如果我失败了,那也没什么好说的,虽死犹荣!”
话毕,陆超之频频点头,董僧慧也赞同道:“江州虽然地域狭小,但宋孝武帝就曾从这里起兵成功。现在,我们如果发兵进京,讨伐萧鸾杀害萧昭业之罪,肯定无人能够抵挡,所以,我赞成殿下的提议。”
于是,反叛萧鸾的口实就这样确定了。萧子懋想的是打萧鸾一个措手不及,这样才有成功的可能。可坏事就坏在了他的孝心上。
萧子懋的母亲当时还在建康,萧子懋怕造反之后老母受到牵连,便派心腹前往建康去接回老母阮氏。那阮氏是一个毫无头脑的老太太,听说这件事以后吓得不知所措,便就第一时间将此事告诉了同母哥哥于瑶之,想询问他的想法。岂料于瑶之得知此事以后,立即禀告给了萧鸾。
次日,萧鸾控制天子萧昭文发诏内外戒严,之后便派遣中护军王玄邈率主力讨伐萧子懋,另外又派将军裴叔业和于瑶之率另外一军袭击寻阳,声称是郢府司马。萧子懋知道情况以后仓促调兵三百守卫湓城。裴叔业则朔江而上,到了夜间又回过头来袭击湓城,于是轻易将此城攻陷。可这时候,萧子懋也集结好了部队,他手下的士兵们战意十足,都自告奋勇跃跃欲试。裴叔业见此士气微微有些心虚,便派于瑶之去说服萧子懋道:“你现在如果回到京城不会有什么危险,还能做一个闲散官员富贵一生,何必去做那明知必败的事呢?”
是呀,这次起兵最大的优势就是出其不意,可现在,大事未行却已经被敌人知晓,这事还有成功的可能吗?因此,萧子懋变得犹豫起来,这就没有第一时间对裴叔业发动攻击,他手下那些将兵们的士气也就开始逐渐由高涨变为低落了。
中兵参军于琳之虽然是萧子懋的手下,可更是于瑶之的哥哥。他劝说萧子懋以重金贿赂裴叔业叛变可以免除灾祸,如此必能转危为安。萧子懋信了,便派于琳之去劝说裴叔业,可刚刚见到裴叔业,这货便和裴叔业道:“萧子懋让我来劝降将军,将军何不假意投降,之后率军进入江州城,如此,一举便能将萧子懋生擒,以最小的损失取得最终的胜利。”
裴叔业不敢全信,便命骁将徐玄庆带领四百兵士随于琳之进入江州。萧长懋不知自己已经被卖了,还以为真的劝降成功,便无知地打开了城门。结果,城门刚刚打开,那四百士兵便疯了一般冲进城内到处砍杀。
裴叔业见状,直接率主力大军跟进狂攻。
城门被破,使得里面的官兵知道必败无疑,于是大家四散而逃,再没有一个人有丁点儿的抵抗之念。所以很快的,城主府就被突破了。当时,最快的便是于琳之所率领的二百刀斧手。他为什么要这么快呢?因为第一个砍下萧子懋脑袋的人一定会被加官进爵。那萧子懋见第一个冲进来的竟然是于琳之,于是破口大骂:“畜生,这些年来我何曾亏待过你?你竟然做出了如此猪狗不如的行径,你还是个人吗?”
于琳之虽然是个小人,但也有脸皮,见萧子懋如此骂他,赶紧用袖子挡住自己的脸,并对手下将兵急切道:“赶紧给我剁了他,别让他再在这放屁!”
于是,萧子懋就这样被活活砍死。
萧子懋死后,王玄邈又抓住了董僧慧,他尊重董僧慧的为人,所以在杀他之前问他还有没有什么遗言。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2-05-04 09:38:47
635
萧鸾上位(下)
董僧慧道:“晋安王萧子懋举义兵讨伐叛逆,本人确实参与了谋划,现在能为这样的明主而死,我死而无怨。要问我还有没有什么愿望,我希望,能在主人葬礼完毕之后再让我去死,我要在其死之后继续侍奉。”
一听这话,王玄邈更觉得董僧慧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就把这情况告诉了萧鸾,结果萧鸾也不忍杀他,便将董僧慧发配到东冶做苦工。
萧子懋的儿子当时才九岁,他以二寸丝绸写了一封书信托人交给了董僧慧。我不知道这封信上写了什么,史书上也没有记载,但当董僧慧看过这封书信以后,却仰天长啸:“这是小公子写的呀!!!”之后,便气绝身亡了。
再看陆超之。
江州城破以后,和陆超之相交莫逆的于琳之劝说陆超之逃跑,并承诺他会帮助他拖延,可陆超之只是鄙视地看了于琳之一眼:“人迟早都有一死,这没什么可畏惧的。我如果逃了,不但已经死去的殿下家人无人照料,而且恐怕还要遭受别人地嘲笑,我可不是某些人,没有那么不要脸。”
话毕,于琳之又羞又怒,转身便去了。
这之后,王玄邈等人想把陆超之押送到京都,而陆超之则端坐不动,等待他们前来抓捕。时,陆超之的一个门生就在其身后。他认为,只要杀了陆超之就一定能得到奖赏,于是便在陆超之身后一刀剁掉了陆超之的脑袋。然而让人震惊的是,陆超之的人头虽然落地,但身子依然坐在那里不曾倒下。那门生吓得连连后退,可王玄邈却认为这是忠臣死去才会有的异象,所以以丰厚的物品装殓了陆超之。而那个不要碧莲的门生却也舔着一张大脸来举棺入葬。可就在这时,那棺材却突然坠下,正好压在了那个门生的脑袋上,一下便将此人的脖子给折断了。当时人见到都大声叫好,认为这世上真的恶有恶报。
再看萧鸾。
话说当萧鸾得知萧子懋被灭的消息以后便派平西将军王广之去南兖州攻击安陆王萧子敬。结果萧子敬不是对手,被轻松斩杀。
再之后,萧鸾又派徐玄庆带兵前往各州去诛杀那些“有可能”造反的诸侯王。临海王萧昭秀是荆州刺史,一直都没有反对萧鸾的心思,如今一看大军向荆州而来,便吓得要前往京城主动伺候萧鸾。可徐玄庆根本不想给他这个机会,到了江陵以后便想不经汇报便直接杀了萧昭秀。可还未等他行动,荆州西中郎长史何昌㝢便义正言辞地道:“我受朝廷委托辅助临海王已经好久了,所以我知道,临海王从来没有什么过失,更没有过反抗朝廷的念头,你不过是朝廷派来的一个将军罢了,就想杀害诸侯王?我告诉你,有我在,你休想!除非你从我的尸体上跨过去。”
徐玄庆虽然有胆子杀诸侯王,但却没胆子杀地方重官,所以只能放弃,萧昭秀这才得以活着返回建康当一个闲散王爷。
与此同时,萧鸾又派吴兴太守孔琇之主管郢州事务,并暗下旨意,让他杀死晋熙王萧銶,可孔琇之不愿做那屠杀诸侯王之事,又怕连累家人,便绝食而死了。
时,裴叔业从寻阳出发来到了湘州,想要杀掉湘州刺史南平王萧锐,萧锐手下的心腹周伯玉听说这个消息以后将本州的将军们召集在一起吼道:“殿下勤政爱民,这是众所皆知的,所以朝廷不可能会下这种命令,这一定是有心之人想要暗害殿下!现在,我便要斩掉裴叔业,发兵匡扶社稷,你们谁敢……啊!!!!”
未等这家伙说完,后面一人便拿刀直接砍掉了周伯玉的脑袋。是呀,现在整个南齐谁不知道萧鸾只手遮天,这家伙想要造反,不是害我们吗?不如一刀结果了他,还能拿些奖赏。
就这样,唯一敢抵抗裴叔业的周伯玉死了,裴叔业顺利地斩下了萧锐的人头。
之后,郢州刺史晋熙王萧銶、南豫州刺史宜都王萧铿、桂阳王萧铄、衡阳王萧钧、江夏王萧锋、建安王萧子真、巴陵王萧子伦皆被杀害。
至是,在外围能对萧鸾形成威胁的宗室已尽数被萧鸾诛杀,他终于全无后顾之忧,可以实行自己的计划了。
10月,为了保住性命,萧昭文任命萧鸾为太傅、大将军、扬州牧、中外大督,并加以特殊礼仪,进爵为王。可萧鸾才不鸟这些,他真正想做的是皇帝屁股下的宝座,因此广招朝廷名士参与筹谋。
侍中谢朏心里不愿意,于是就请求出任吴兴太守。他到任之后,给担任吏部尚书的弟弟谢淪送去了好几斛酒,并且送信一封道:“从今天开始,你可以使劲儿地饮酒,哪怕是每天都喝得不省人事,但一定要记住,对政事一定要小心谨慎,更不要掺和到人事中去!”
再看齐帝萧昭文。
话说那萧昭文即位以后,不但手中没有半点儿权力,甚至连每天的生活都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他的起居饮食等所有事项都要经过萧鸾的允许才能进行。有一次,萧昭文想吃蒸鱼,可太官令竟然说没有萧鸾的命令不能给他做。萧昭文知道,丧失自由还是小事,可如果自己继续占着这个皇位的话,很有可能过不了多长时间命也会没有。而现在萧鸾之所以还没有杀他,还如此严重地剥夺他的自由,就是在点他,让他赶紧把屁股下的宝座让出来!如此,他小子兴许还能得一条狗命继续残喘。
于是,悟透了的萧昭文立即找到并哀求太后一起向满朝发布诏令:“新继位的皇帝年龄太小,不明国事。况且,他从小便体弱多病,实在无法负担朝政。太傅宣城王萧鸾,是宣皇帝的嫡孙,又深得太祖皇帝的钟爱,所以应该继承皇位。至于现在的皇帝,降为海陵王,让他舒舒服服过一辈子就行了。至于老身,也因为年老多病,所以从此不再过问朝政。”
公元494年10月22日,萧昭文退位,萧鸾上位,是为南齐明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