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田漫录

字数:82295访问原帖 评论数:388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8-02-01 06:44:59 更新时间:2022-01-29 10:09:05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18-02-18 22:08:16
第三波犬之特指:

苍狗:
青狗,天狗。古代以为不祥之物。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后因以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周狗:
特指听从指挥的狗 王志坚 《表异录•动物二》 :“狗识人意指曰周狗。”

粤犬(吠雪)、蜀犬(吠日):特指少见多怪

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扎草为狗形,疾疫时用于求福禳灾,祈祷之后,侍祭者可享用祭品,而刍狗即便弃置,人踏车轹,随后就将它当做柴草,一烧了事。用时显贵,用后废弃,天地万物,莫非如此。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18-02-18 22:12:16
第四波容易被认错的狗:

白犬
唐 顾况 《望简寂观》诗:“青嶂青溪直復斜,白鸡白犬到人家。”指白色的狗,据说白狗胆能入药。
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卷七一:“《本草经》云:‘芍药一名白犬,生山谷及中岳。’昔有猎者,见白犬入地中,掘得一草根携归植之。明年开花,乃芍药也。故谓芍药为白犬。”

黄犬

黄色的狗。
“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南方有一种鸟叫“明月”声音婉转动听;有一种昆虫叫“黄犬”,常在花心飞来飞去。(不知道是什么昆虫,难道是马蜂?)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18-02-18 22:14:20
第五波相狗选狗:

《杂五行书》曰:白犬虎文,南斗吾畜之可致万石。黑犬白耳,大王犬也,畜之,令富贵。黑犬白前两足,宜子孙。白犬黄头,家大吉。黄犬白尾,代有衣冠。黄犬白前两足,利人。

家狗选优歌 (现代)
看屋狗儿样要精,两眼要凹眼水清。
金钱卷尾搭左好,开门睡觉也安宁。
黑毛绒狗世间多,黄红绒狗有几何。
貌似狮形把家守,贼人想偷无奈何。
五黄之狗报主人,来客拿物要寻亲。
外人拿物咬裤脚,放下物件始放裙。
白狗黄头身带印,黑狗黄耳远近闻。
二者都是好样狗,坏人分清能认亲。
狮头虎眼尾圈花,坏人分清能认亲。
时时睇屋真得力,全靠黑睨鼻朱砂。
坐睡如似伏地虎,人人睇见称赞他。
生面人来难入屋,主人开门引回家。
皮厚毛粗受寒冷,耳类尾细多过家。
如是照书本样买,一点一滴也不差。
又有说:狗下巴有几根特别的胡子,只有一根的被称为狗王。这根胡子:一龙二虎三菜狗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18-02-27 23:02:39
三 《怎样读书》(胡适等关于读书方法的演讲、随笔集 三联)
最近越发觉得读书奢侈,时间要从枕头上挤。
二十年代《京报副刊》上发起征求“青年必读书”的活动,前后78位学者开出了340本书籍,读书之风弥漫,读书方法也成了热门问题。这本小册子是怎样读书的观点集合,无论是通用方法,还是个性化的读书方法,基本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读书治学的门径。
书本身不值得费银子购买,因为通过对比压缩这些学者的演讲、随笔---将他们从自身不同的学习生活经验中得来的相同认识进行整理,可以得到至简的精华;而对那些不同甚至矛盾的认识单独咀嚼、思考,也容易形成自己的判断。一言以蔽之,它属于那种容易被读薄,薄到用脑子就记住的书。
书田里为一本不值得购买的书留下位置,是因为问题本身有价值。之所以独选这本不选别的,也自有一点小意思在里面:
其一,小书基本体现了百家争鸣各抒己见。虽然不敢想象这些大先生们聚在一起讨论会不会因为“正见不同”闹的面红耳赤,但将他们折在书页里是安静的,这种安静,令读者只去关心观点本身。
其二,论及读书的方法比列出读哪些书更重要。而对方法的学习,先学后学都有好处。
其三,简单!
时人以为,能读人之难读、懂人之难懂、悟人之难悟,知识渊博才算学问。渊博却有真是渊博和显得渊博两种。现在的恶习是:不知道的绝对不说、知道的使劲往难里说,使人云山雾绕不得其宗,所以显得渊博。
梁漱溟云:“能得要才算学问。。。。。。有学问的人恰恰都不将学问往难处讲”即能够将他所接受的材料消化后再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表达出来,帮助后进理解。那么,这本小册子体现的比较典型。
在认知方面,人类社会有其可怜之处,如家严兄所提:每个时代都是个试错的时代,我进而觉得人类的理性和经验完全可以降低这个试错的频率。做人和做学问理应同此。比如一个人,少年时懵懂莽撞,经历少浅,没有老司机带着,凡事在黑暗中瞎琢磨,一路摸爬滚打,到了四、五十岁,摔的跤吃的亏犯的错,有了些认知,又不敢轻易对他人言,再到六七十岁,活见久了,那些终于积累成熟的经验,有多少发挥了效用,又有多少来不及说明白被带进了坟墓。明白的说出来是谁的事,参照这些经验去怀疑和接受又是谁的事,起码这是两件事。我们该有勇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有兴趣的人,将自己体会到的东西,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进行验证,互相帮助,少走弯路与歧路。对读书方法的分享与学习,理应是这园中一支。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18-02-28 21:01:52

@昔今2011: 名什么不敢!确切的说,是闲闲的粉丝。哈哈,你就好好挖个火坑把人往里推,烫皮算谁的?兄以为负责挖坑的人不会被烫嘛。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18-02-28 21:02:38
1.什么是真正的读书?
我们把去上学也叫去读书,读书能带来很多称呼:书匠(仅从书里得到知识);学者(知识+一定的思想体系),知识分子(知识+独立人格+思想自成体系),士(知识+独立人格+铁肩担道义+思想自成体系)。
多数作者认为读书应该是无所为的读书,为了学习、工作去读书都不如兴趣使然。
“以读书为工具,为手段而用以达到别种目的”不是真读书。功利性使阅读不能长久,目的达到,动力消失,更谈不上视其为终身的爱好。这个观点可以从今天的许多学生身上得到印证。亦有人(潘仰尧)指出,职业和读书有很密切的关系,为了专业和事业也算读书,不然叫什么合适?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活动,仍需要一定时间、精力和金钱的储备。读书能增长见识、助学做人、解决问题或困难、愉悦精神、提高精神层次。
我心想原来自己真正读书起步挺晚,必须看的和喜欢看的又完全两码事,无法达到求生和兴趣的相互辉映,这也许是绝大多数人的状态。

摘:
真正的读书:兴味到时拿起本书就读。(林语堂)
盖读书者当以读书为目的,不当以读书为求显达之手段。(马寅初)
凡做事无所为而为的,必有浓厚的兴趣,深切的了解,终生以之的决心。(杨卫玉)
趣味的读书法是很重要的。问读书要从何读起,正同狗咬骨头要从何咬起一样奇怪。(章衣萍)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18-03-04 16:18:05
2.读什么书?
前述二十世纪《京报副刊》征集必读书目事件,由孙伏园(主持该报笔政)发起,分两部分:“青年爱读书十部”调查和“青年必读书十部”征集,目的是给全国的教育家和青年们做参考。(今天也做类似推介,效果都不咋行。)
活动一开始就吵架。俞平伯、江绍原等几位交了白卷,鲁迅也交了白卷,却在卷子上写了段话:“。。。。。。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他所说的中国书,主要指“古人之书”),多看外国书。。。。。。”人们开始以各种形式吵更大的架。今天看来,吵架的过程更具文化意义。这说明读什么书这个问题,真的是个问题。
意见难以统一,却还是要摘统计结果备用:下图为同时被三或三个以上海内外名流学者选中的必读书,后缀数字为得票数:


下为青年投票爱读书(20票以上的)


有意思的是:必读和爱读基本对不上;那会儿时人著作的影响还是比较大;大都是中国书。(再看今日的必读书目中,哪位当代学者的东西能被有幸列入目录。这也没有关系,并不影响他们在自己的领域给自己的学生带来实际影响。 )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18-03-04 16:22:18
言归正传:读什么书,书单没法统一,原则可以总结:
1)要选与自己的兴趣和程度相近的书,即可无师自通,偶有疑难,若涉猎久,自然融会贯通。因为知识相互关联,一个问题引起另一个问题,看一本书会引来相关的许多书,选择不再是难题。(林语堂观点,可见读书是连锁反应。开始不能太难,难了就不好坚持。)
2)书是读不尽的,读尽也无用,许多书没有读的价值。不必读的书:迎合一时社会心理的流行书;单纯谈读的书(不需读第二遍)(朱光潜观点,他那时不知道,现代流行书这个东西热销起来不得了)
3)名著,注重其中的思想和方法优于注重信息,有利于启发理智(张素民观点)
4)还是要读中国书。
鲁迅说,中国书越读越令人沉静下去,不利于社会,盖是鲁迅对国民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心理在读书建议上的反应。持这种观点的不独一人。曹聚仁在“我的读书经验”中以自己几个老师为例,提到了读中国书的共同悲哀:“读的书很多,从来理不成一个系统。。。。。。蚂蚁一样的勤学,那样有教养,却寻不着一个创见。。。。。。像沙子吸水一样吸收智识,却亦一泓清泉,也不能喷到地面上来”,他最后总结:爱惜精神莫读古书。
章依萍在“作文与读书”里也提到:“叔本华主张思想,反对读书,他说:思想是自己跑马,读书是让旁人在我们的脑里跑马。(历来都有主张书读的越少越好,或者不要读书,好过读成书呆子、四眼田鸡,闲闲版面上的帖子可见一斑。@周溪村翁的“ 别当书痴,书并非读得越多越好”。我就奇怪,为什么同样是读书,有人就读死了,有人就读活了,可见是方法问题。)
他很激动的说:“中国人的头脑是一枚明镜,映进红的就是红,映进白的就是白,一点变化也没有。这是可以亡国灭种的头脑!”“中国是个泥古的民族:王安石创经义试士之制,行之千年;武后行弓刀步石武科之制,行之千年;萧何行漕运之制,行之千年。女人缠足,也缠了千年。。。” 胡适提到:一切中国的所谓经史子集,都是杂货店,本身毫无系统可言,陈钟凡认为中国书智识很杂,可分为三类:文、史、哲。中国人还是要读中国古书,要自己下功夫捋线索,用自己的方法去勾玄。 读中国书,要特别注意方法。
5)中外时人著作:目前我基本只关心本职领域的。其他的都不太看,观点不具普遍意义。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18-03-04 16:25:01
3.怎样读书(摘观点集锦)
读书要精要博,读一书不足以知一书,要翻字典、做札记,包括做好提要节要,抄录备忘,心得体会,重要的是要克期读完(胡适)
学问相互关联,看一本书能由此找到相关的十几种书,只能从兴趣开始,循序渐进,步步深化,一定能登堂入室(林语堂)
作息有时,每天定量,每读一书,必摘取其精华。(马寅初)
可通过阅读目录序文了解大概,对值得看的书,值得重读的部分,做好记录摘抄(樊仲云)
读书要精略得当,对书中内容做表解,使以后重读一目了然。要摘抄:备录书中要点;评论:形成自己的认识;注重观察:与物的观察相印证 ;实验:与事的体验相融合;反省:思学合一(江问渔)
做好笔记和自己的意见(朱光潜)
“我的读书不得法一在不能专心,二是不能勤笔,望读者鉴于我的短处”(蔡元培)
要多读多看多作和多想,最重要的是多想,好奇怀疑是读书的好方法(王云五)
要深入(不可当差不多先生,马马虎虎)、怀疑(不能盲从)、虚心、耐烦(要了解完整,听人将话说完)(潘仰尧)
独立思想怀疑精神一切书籍,都是参考,不做古人的奴隶也不做今人的奴隶(章依萍)时时怀疑,有胆量背叛文师,努力组织自己的思想体系(曹聚仁)
不仅要读通文字,还要读懂内容,要掌握一定的读书工具(张素民)
需要掌握一些科学的技巧提高读书的速率和效率(童行白)。。。。。。
综上所述,撷其要点如下:
选择与自己程度、兴趣相当的书,保证在一定的时间内读完。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每天定时、定量读书。读书首先要攻破语言关,否则读不下去。古文、外语都是语言工具。字都认识未必能领会内容,可以借助工具书、参考书和与活人探讨,文化底子则是慢慢积累的。通过阅读目录序言及书评的方式可进行筛选,对值得读的好书或值得反复看的部分要做好读书札记,札记的内容包括:节要(例如有人是制表的方法)摘抄原文、记录自己的按语、心得。精读要逐字逐句,泛读则突出重点。怀疑,是读书必备精神、无上法则,所有的作者都肯定了这一点。怀疑要谦虚耐烦,即先听别人把话讲完讲透,在理解基础上怀疑。不能才看了两页,听了两句便认定错了。慢慢的组织自己的思想体系。书海无边,需要勤奋,此等乐事怎需以苦作舟。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18-03-05 08:28:18
4.我的认识:
前面家严兄提到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小书中很多人也提到读书的一大作用是能够解惑,无论是人生问题还是学习、工作的问题。比如胡适:读书能替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获得思想材料,提升智识。 而且我发现,以这样的出发点来读书,往往读得很有体系,因为问题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也会使认识更深刻。
反思自己,性格随意懒散,导致读书也很随便,全凭高兴,只求乐呵。并非是我没有问题,是一堆问题没解决也不着急。老友讽刺:不知天下事,何者能使你急!?怒答曰:勿高看,亦有三急不能免俗!这已是圈中笑话。
也曾试图在看过的书(与职业无关的)之间找到潜在的联系与规律,结果令人失望,难成体系,怎一个杂字了得,顿时失去成就感,只好自我安慰:雁过留痕,羊过拔毛,看啥都有用,至少开心过。或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乐呵满乾坤”
与别人的读书方法比较来看,有几点相同,这些习惯使我深得好处,也有共鸣,比如:定时定量的看,做提纲和摘抄笔记,撰写心得;一字一句的看,看时不忘比较、怀疑。对了,还有两点自鸣得意,一是根据需要抛开书本所谈的具体内容,只关心作者看问题的思路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二是将一本好书,从不同的角度反复看,反复捋,也做不同的笔记。版上有人做这样的梳理,@白鹤亮翅2015读诗经,即如是,这样读书的好处是整理归纳性很强,将所有能整理的弄完了,免不了再去重头看起,那时感觉更加不同啦,我觉得很好。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18-03-05 09:37:24
读书要克期,这本小册子读完,花的时间多,(27号--5号)整整一周。
原因是做事拖拉:前松后紧,后面成段累积,自己都懒得再看。

“写在纸上的思想,不过是印在沙上行路人的足迹,人们虽然可以因它而知道前人所取之道路,但行路和观望到什么样的风景,是必须使用自己的眼睛的。”

(完)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18-03-06 17:42:57
四 《洛阳伽蓝记》 北魏 杨衒之
好书,薄,与《水经注》比肩为北魏文学双璧,加上《齐民要术》成了三杰。以寺庙为线索的故事类笔记,也有些轶闻趣事、神话传说,全书条理井然,语言优美,烦而不厌。“伽(音茄)蓝”(梵语),神名,全称“僧伽蓝摩”,指众僧所住园林,后指佛寺。作者借佛寺兴废寄托对洛阳城极盛而衰的哀思,为后世提供镜鉴。对魏晋南北朝感兴趣的、对洛阳感兴趣的、对佛教感兴趣的、对小史感兴趣的推荐。
杨衒(音炫)之:衒字少出现在姓名中,其本意为沿街叫卖。又有夸耀、显露、眩惑的意思。

择文中趣词、典故、故事备忘:
1.序及卷一
项日感梦:初见汉牟融《理惑论》(现存中国人最早的佛教著作,又称《牟子》)讲汉明帝梦见神人,身有金光,群臣解梦曰佛,从而有了永平求法(找了十八个人西行访道,历三年,在西域大月氏国,遇到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得到佛像经卷,用白马驮至京城洛阳,建造白马寺。此为中国佛寺的开始,也是佛教、佛经传入之始)公元前五、六世纪,孔子及弟子们周游列国宣传仁政,释迦牟尼也正率领门徒在印度弘扬佛法,四五百年后,中国与西域的通道被打开,孔子的后人与佛祖的门徒于汉代在中原相遇了。
有一种说法:《西游记》里的猪八戒、沙和尚和白马和原型就是这里说的迦叶摩腾、竺法兰和白马。敦煌壁画里的玄奘取经图只有玄奘、猴子和白马,为什么是白马?(猴子是由“从安西来无名僧悟空”神话而来,穿越到玄奘身边的,时间其实比玄奘晚40年。)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18-03-07 11:15:04
豪眉绀发 男子的浓眉,佛教如来绀琉璃色头发。
夜 台 指坟墓,也指代阴间。高适“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今寂寞,犹是子云居。” 白居易追怀元稹“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麦秀》 麦秀歌(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诗,商纣王叔父箕子朝周时慨愤而作):麦秀渐渐(音间,又做蔪蔪)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史记•宋微子世家》载:“箕子朝周,过故殷墟,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已改朝换代),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大丈夫做妇人啼哭,怨恨惋惜,此诗达情。狡童,坏小子,坏蛋。可解做:坏小子,昏乱的国君。诗经里则表现姑娘对年轻男子的狎昵。)后常以常以“麦秀”、“黍离”并举,感叹家国破亡、繁华不在之痛。
《黍离》 著名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抒发对西周灭亡的沉痛。

阊阖门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门。文中是北魏洛阳城的宫城正门,是举行帝王登基、接见四方朝贡者等重大活动的地方,极少用于通行。
凌阴里 阴:地窖。凌阴:冰窖,有排水设施,最早的遗址为殷墟临阴遗址。掌事者凌人(专管藏冰的职官)藏冰讲究按照所需的三倍数贮藏,上以草类覆盖,严冬十二月凿藏,三月颁冰。(有一整套礼仪制度)
乌头门 俗称棂星门,常用于官邸及祠庙、陵墓之前。棂星为天上文星,后以棂星命名孔庙大门。
渰(音眼)云 “雨云曰渰云,亦曰油云。” 《诗经•大田》:“有渰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井田制,八块私田包围一块公田)

合欢扇 一种团扇,上有对称图案花纹,“齐纨楚竹”,用山东绢和湖南竹制作扇面的团扇最好。
牛 筋 木名又名南烛,牛醉木,杜鹃科。
鸭 脚 银杏树的别名。树叶似鸭掌状,故称鸭脚。陆游:“鸭脚叶黄乌臼丹,草烟小店风雨寒。”
黄 门 甲: 黄门侍郎,又称黄门郎,秦代初置,即给事于宫门之内的郎官,是皇帝近侍之臣,可传达诏令。乙:俗称不育男子(天阉)为黄门。后来也指代太监。
酒 树 椰子树,周祖谟校释:《齐民要术》卷十引刘欣期《交州记》:‘椰子有浆,截花以竹筒承其汁,作酒饮之,亦醉也。后“面木”也做糖椰子树,此处存疑。

神桑流血事件 愿会寺佛堂前生桑树一株,谓之神桑,帝闻恶之,命人伐杀,下斧之处,血流至地,见者莫不悲泣。
光明寺金像、菩萨发声喝贼事件 “苞信县令段晖宅,地下常闻钟声,时见五色光,遂掘光所,得金像一躯,并有二菩萨,遂舍宅为光明寺。后,盗者欲窃此像,像与菩萨合声喝贼,盗者惊怖,应即殒倒。众僧闻像叫声,遂来捉得贼。”
修梵寺有金刚,鸠鸽不入,鸟雀不栖。(鸟雀不栖真有其事,尝在南京明孝陵亲历)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18-03-08 09:54:50
2.卷二

《听钟歌》 萧综归降时听钟有感,辞曰:“历历听钟鸣,当知在帝城。西树隐落月,东窗见晓星。雾露朏朏未分明。乌啼哑哑已流声。惊客思,动客情,客思郁纵横。翩翩孤雁何所栖?依依别鹤半夜啼。今岁行已暮,雨雪向凄凄。飞蓬旦夕起,杨柳尚翻低。气郁结,涕滂沱。愁思无所托,强作听钟歌。” 综字世谦,南朝齐第六位皇帝萧宝卷的遗腹子。萧衍伐宝卷自立,临幸其美人吴景晖(时已孕综)。综生,萧衍认为己子,母告之,乃归。其妻寿阳公主元氏,容色美丽,被尔朱世隆缢杀。(按:你方唱罢我登场,难使遗腹有所衷。心恨仇人将妻弑,献诚归来寄听钟。)

崇真寺惠嶷死七日反活事件 言死时与宝明寺、般若寺,融觉、禅林、灵觉三寺和尚智圣、道品、昙谟最、道弘、宝真,经阎罗王检阅的故事,讲经造像有恶者皆送入黑门,自己被抓错所以放回,后查所述之人人皆实有,自此京邑比丘,悉皆事禅诵,不复讲经。(这就怪了,修道之人还怕被送入黑门么?那不是大好的救人场所?禅颂最安全,不带想法,一直念下去,增功德,涨智慧。所以让人解惑、发表观点是件很难的事。向高僧问禅都得反复刺激,通过刺激让对方不能继续保持沉默。反过来看,高僧们不吭声的原因,在于发表意见弄不好要被送入黑门的,误导青年。没有慧根的人,说死了也不明白,有慧根的人还得找对时机,一招必中。所以那些人总说些不着调的话,还就有些人,在这些不着调的话中间顿悟了。留下一片吃瓜群众在那干瞪眼。是啊,当着面呢,字字都听见,意思全不知,这也是一种白擦擦的电灯泡。)

斩刘宣明 神龟年中,宣明以直谏忤旨,斩於都市。讫目不瞑,尸行百步,时人谈以枉死。(有史书说谋反死,行刑后走路,和行刑方式有关。雍正帝判俞鸿图腰斩之刑,没来及向刽子手行“快死”之贿,给了个慢死,腰斩后在地上打滚,手指沾血写了七个惨字,“惨惨惨惨惨惨惨",方毙,此后雍正废腰斩)

隐士赵逸 自然长寿。郭璞尝为其筮,寿年五百岁。云:“吾皆游其都邑,目见其事。国灭之後,观其史书,皆非实录,莫不推过於人,引善自向。。。。生时中庸之人耳,及其死也,碑文墓志,莫不穷天地之大德,尽生民之能事,为君共尧舜连衡,为臣与伊皋等迹。牧民之官,浮虎慕其清尘;执法之吏,埋轮谢其梗直。所谓生为盗跖,死为夷齐,佞言伤正,华辞损实。”(读之,思之,感慨之)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18-03-11 18:21:43
怀砖 文中说“青州一带,外矫仁义,内怀鄙吝。李延寔(音石)任青州刺史,初欲入境,齐人皆怀砖叩首以美其意,及其代下还家,抽砖击之。言人心向背速於反掌。”后比喻人情势利,翻脸无情。(和笑里藏刀差不多,更形象些。想起论坛上都说拍砖啥的,那是直接扬着砖就过来了,这好,藏在衣服里,伺机而拍,黑砖下去,被拍的人可能还不知道是谁干的)
《廷山赋》 天水人(又说山西人)姜质写司农张伦的园林之美。语言浅俗。颜之推提及:近在并州,有一士族,好为可笑诗词。。。其妻,明鉴夫人也,泣而谏之。此人叹曰:才华不为妻子所容,何况行路!至死不觉。王利器疑姜质即此并州之士。《管錐編》P1497全後魏文卷五四:钱钟书认为此赋粗鄙,只有“庭起半丘半壑,聽以目達心想”,“五尋百拔,十歩千過”比较突出,“能造者其必诗,敢往者无不赋。”恶心。伽蓝记语言优美,全文引之是为“恶札喤引,虽秦女之媵、楚珠之椟,未足以喻。”
(南北朝文章有了“文”(有韵之文)“笔”(无韵之文)的区别,北朝重笔轻文,强调实用性,杨衒之思想开放,应该是反对辞藻华丽,并不鄙夷这类文风。伽蓝记只全文引录两篇文章,另一篇是常景的《洛汭(音瑞)颂》 。在他笔下,姜质为人豁达超逸,语言追求质朴平实。至于文采,何有公论?概因南北朝时期南北文章风格不同,互相瞧不上吧。)

金像佛汗 石像自动 金像生毛事件
甲 平等寺门外金像,神验国之凶吉,表现为:面有悲容,双目垂泪,遍体皆湿,有尼姑为其拭泪,棉布也湿透了,三天方停。(验第二年四月尔朱荣入洛阳,诛戮百官),一共记录三次流泪,都有事发生。
乙 寺门外有石像,无故自动,低头复举,竟日乃止。
丙 归觉寺金像生毛,眉发悉皆具足。
(应是作者借灾异论政治。中国古代‘天人感应’观念的表现,期盼君主“以德消灾”,这在中国太普遍,话不直说,委婉极了。)

元恭装哑 广陵王元羽之庶子,装哑八年,朱尔世隆看好元恭,又担心其真哑,派人试探,元恭开口“天何言哉?”四个字,登宝座,成傀儡。(假装,《资治通鉴》卷六记,魏国国君安厘王向孔斌询问谁是天下高士,孔斌观点是:强迫自己去做君子,只要坚持,假装也成真。伪装一辈子和真的也没啥区别了,关键是没装到底的太多,一刺激就露馅。)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18-03-12 12:06:58
3.卷三
范元宝遇洛水之神 北魏时洛水神就住在灵台(天文台,观星用,遗址在今天伊滨区佃庄镇朱圪垯村西部)附近。故事中洛神为男神。北魏孝昌年间,明堂队 (朝廷征兵于明堂,做这个称呼。明堂,帝王建,用来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等重要礼事)。范元宝请假回家,有虎贲(军中勇士)叫洛子渊,托带信回家:“宅在灵台南,近洛河,卿但是至彼,家人自出相看。”范元宝去了没见人想走,突然有个老人来问,说洛子渊是自己的儿子,遂引至家中请喝酒,元宝看见一个奴婢抱着个死小孩过去,酒来了之后是红色的,异常香醇,离开时老人送云:“后会难期”。出来元宝唯见绿波东倾,新淹死一个小孩鼻孔流血,怀疑自己刚才喝的酒是小孩血。洛子渊即洛神,回去时人已不见。(洛神还要从军,不得回家,有隐情吧,想必是依靠元宝做个牵引)
漏卮(音之) 有漏洞的盛酒器,比喻酒量大,没有限度
酪奴、水厄 王素(436—501)字恭懿,琅琊人(今山東臨沂),北魏名士。琅琊王氏為南北朝時之大姓,王謝、王導、王羲之皆出此王。王素留在北方。文中记:“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 一日,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奇怪,问鱼羹羊肉,茶和牛羊奶哪个好,素答句中有:“唯茗不中,与酪作奴”。彭城王谓肃曰:“卿不重齐鲁大邦,而爱邾莒小国。”肃对曰:“乡曲所美,不得不好。”彭城王重谓曰:“卿明日顾我,为卿设邾莒之食,亦有酪奴。”于是,茶饮有了个别称叫“酪奴”。(这一段有人解为:在人屋簷下,不得不貶低茶而抬高酪。我觉没有那么不堪,素为一种隐喻,有志不得抒的怨气。彭城王则带居高之态。)后有:刘缟慕肃之风,专习茗饮。彭城王嘲笑:“卿不慕王侯八珍,好苍头水厄。海上有逐臭之夫,里内有学颦之妇,以卿言之,即是也。”于是,茶饮又有了水厄的别称,专针对饮茶之初不能适应茶味的人,戏称为“水厄”。后亦指嗜茶。
又有萧衍子西丰侯萧正德归降,时元欲为之设茗,先问:“卿於水厄多少?”正德不晓乂意,答曰:“下官生於水乡,而立身以来,未遭阳侯(水神曰冯夷,又曰阳侯)之难。”(人家问他喝茶怎样,他答没有被淹过。强者弱者的话语权不一样。酪奴、水厄为此典故。)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18-03-12 12:07:35
各位书友,尤其是喜欢古籍的朋友们,在此推荐一个非盈利古籍电子图书馆,主要收录古籍善本资源。书格:https://shuge.org/shuge/ 祝您在书格里找到自己喜欢的书。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18-03-13 11:28:44
3.卷三
范元宝遇洛水之神 北魏时洛水神就住在灵台(天文台,观星用,遗址在今天伊滨区佃庄镇朱圪垯村西部)附近。故事中洛神为男神。北魏孝昌年间,明堂队 (朝廷征兵于明堂,做这个称呼。明堂,帝王建,用来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等重要礼事)。范元宝请假回家,有虎贲(军中勇士)叫洛子渊,托带信回家:“宅在灵台南,近洛河,卿但是至彼,家人自出相看。”范元宝去了没见人想走,突然有个老人来问,说洛子渊是自己的儿子,遂引至家中请喝酒,元宝看见一个奴婢抱着个死小孩过去,酒来了之后是红色的,异常香醇,离开时老人送云:“后会难期”。出来元宝唯见绿波东倾,新淹死一个小孩鼻孔流血,怀疑自己刚才喝的酒是小孩血。洛子渊即洛神,回去时人已不见。(洛神还要从军,不得回家,有隐情吧,想必是依靠元宝做个牵引)
漏卮(音之) 有漏洞的盛酒器,比喻酒量大,没有限度
酪奴、水厄 王素(436—501)字恭懿,琅琊人(今山東臨沂),北魏名士。琅琊王氏為南北朝時之大姓,王謝、王導、王羲之皆出此王。王素留在北方。文中记:“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 一日,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奇怪,问鱼羹羊肉,茶和牛羊奶哪个好,素答句中有:“唯茗不中,与酪作奴”。彭城王谓肃曰:“卿不重齐鲁大邦,而爱邾莒小国。”肃对曰:“乡曲所美,不得不好。”彭城王重谓曰:“卿明日顾我,为卿设邾莒之食,亦有酪奴。”于是,茶饮有了个别称叫“酪奴”。(这一段有人解为:在人屋簷下,不得不貶低茶而抬高酪。我觉没有那么不堪,素为一种隐喻,有志不得抒的怨气。彭城王则带居高之态。)后有:刘缟慕肃之风,专习茗饮。彭城王嘲笑:“卿不慕王侯八珍,好苍头水厄。海上有逐臭之夫,里内有学颦之妇,以卿言之,即是也。”于是,茶饮又有了水厄的别称,专针对饮茶之初不能适应茶味的人,戏称为“水厄”。后亦指嗜茶。
又有萧衍子西丰侯萧正德归降,时元欲为之设茗,先问:“卿於水厄多少?”正德不晓乂意,答曰:“下官生於水乡,而立身以来,未遭阳侯(水神曰冯夷,又曰阳侯)之难。”(人家问他喝茶怎样,他答没有被淹过。强者弱者的话语权不一样。酪奴、水厄为此典故。)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18-03-13 11:33:03
四夷馆 洛阳城南专门收纳随迁、来降者的地方。一曰金陵(收吴人,赐宅归正里),二曰燕然(北夷,北方民族,赐宅归德里,秋来春去,避中国之热,叫做“雁臣”。),三曰扶桑(东夷,黄河流域下游居民总称,赐宅慕化里),四曰崦嵫(西夷,赐宅慕义里)
洛鲤伊鲂 洛河鲤鱼,称为“龙鱼”鲂鱼又名鳊鱼,产于伊河,故有“伊鲂”。 比喻十分难得的美味佳肴。
活死人崔涵 菩提寺沙门达多挖墓取砖,在墓里挖出来活人。太后以为妖异,其人自称崔涵,哪里人,父母是谁云云。依言去查,果然如此。其父听说死人反活,不敢相认。涵来,其母门前点火,用桃枝驱赶。涵只好宿在常宿寺门下。此人怕太阳水火兵刃,走到大路就累,人们都说是鬼。后涵说做棺材要用柏木,因为曾在地下见发鬼兵,有一鬼诉称:‘是柏棺,应免。’主兵吏曰‘尔虽柏棺,桑木为欀。遂不免。’”京师闻此,柏木踊贵。人疑卖棺者货涵发此言。(鬼,人避之。说哪种棺材好,人都信。是人是鬼,用对地方,就能发挥效用。也怀疑这是卖棺材的趁着挖坟,故意塞了个人进去。如果是营销技术,那么是个成功的营销案例)

二韭 王雍富,爱吃,一顿饭数万钱,陈留侯李崇也富,却吝啬,每顿饭只吃韭茹(韭菜)、韭薤(野韭菜或野蒜),嫌王雍一顿够自己吃一千天。时人笑:“李令公一食十八种”“二韭一十八”(无独有偶,《南齐书•庾杲之传》:“庾杲之,清贫自业,食唯有韭薤、蒲韭,即马蹄、生韭杂菜,戏之曰:‘谁谓庾郎贫,食鲑常有二十七种。”因此,三韭比喻“庾郎贫”;二韭比喻“李崇啬”
火凤舞 火凤舞最早记载于伽蓝记,据考以羽毛扇做道具,(唐有李百药火凤辞两首,为今仅存:歌声扇里出,妆影扇中轻。未能令掩笑,何处欲鄣声。知音自不惑,得念是分明。莫见双嚬敛,疑人含笑情。”“佳人靓晚妆,清唱动兰房。影入含风扇,声飞照日梁。娇嚬眉际敛,逸韵口中香。自有横陈分,应怜秋夜长。”来源于汉朝十月十五日祭神歌舞《赤凤凰来》(搜神记),至唐朝非常流行。
楼主:酒醉扶墙走  时间:2018-03-14 12:04:15
4.卷四
兔园 甲:文中指梁园 。在今河南商丘县东。 汉梁孝王刘武所筑。为游赏延宾之所。辛弃疾:兔园旧赏,怅遗踪、飞鸟千山都绝。缟带银杯江上路,惟有南枝香别。
乙:指浅陋之学。
雀台 即铜雀台,曹操所建﹐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古邺城的西北。杜牧“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天子才可以建三台:灵台(观天文)时台(观四时施化)囿台(看鸟兽鱼鳖)诸侯只可以建后两个台。曹操做丞相修铜雀台,为魏公始修金虎台,隔年修冰井台,后为魏王。文中“陈思惭雀台之宴”的陈思,正是曹操之第三子曹植,字子建,封陈王,卒谥曰“思”,亦称陈思王。文中西北楼所出凌雲台,比兔园和雀台还要奢侈,可见北魏迁洛阳的鲜卑族上层有多么奢侈腐化。
白马甜榴,一实直牛。 白马寺(前文提过)的大石榴值一头牛的价格。北魏时期的白马寺里种有石榴和葡萄,结的果子都特别大,一个石榴重达七斤,一个葡萄比一个枣子还大,两者的味道都特别鲜美,冠绝洛阳。熟的时候皇帝颁旨,叫人摘回来赐给臣子们,御用之物,大家都舍不得吃。现在怎么样,有机会尝一尝。
十二辰歌 一个叫宝公(入《神僧传》卷三)的僧人,长得难看却能预测三世,说的话人听不懂,过后应验,造十二辰歌后离世。敦煌遗书中,发现十二辰歌全文,距今两千两百年,此十二辰是不是彼十二辰,不可得知。
田僧超 北魏有调音里、乐律里,乃北魏歌手演员聚居之所,前者居乐器道具工作人员,后者住艺人和词曲作者。里面出了个田僧超,擅长唱歌吹箫,是中国历史上记录在案最早的军队音乐家,后中箭死于沙场。
鹤觞 北魏延酤(音酉)里、治觞里,酿酒者聚居地,有刘白堕最擅,其酒香美,一醉不醒,人们出郡登藩争相远赠,被称为“鹤觞”(特指从远处运来的美酒)“骑驴酒”。贼人抢劫时喝此酒,醉后被擒又改名“擒奸酒”。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