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日本武士道电影、剑戟片、时代剧吧

字数:10978访问原帖 评论数:118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8-27 13:52:23 更新时间:2021-12-26 08:15:53

楼主:onedayoronelife  时间:2021-08-27 05:52:23
一个普通电影观众的观影记录。。。
楼主:onedayoronelife  时间:2021-08-27 05:58:04
想到哪说到哪吧。

今年上半年,在关版日本导演系列里看了小林正树的几部电影,尤其是《切腹》,初看十分震撼,遂一发不可收拾,钻进日本武士电影里看了个昏天黑地,看了二三十部日本武士电影,外加看了几本有关日本武士的书,《武士道》、《叶隐闻书》和《武士的精神》,小说《宫本武藏》,可惜司马辽太郎的《新选组》不幸烂尾了。
楼主:onedayoronelife  时间:2021-08-27 06:09:53
从3月份的《切腹》开始,以6月份的《浪客剑心》第四部结束,历时四个月,观影二、三十部,看了很多老电影,好电影,外加一些时代剧,感觉日本六十年代是个电影业高度发达兴旺的时代。

这次观影改变了我对三船敏郞的看法,以前只看过他演的两部电影,《七武士》和《罗生门》,觉得他怎么总是孙悟空似的抓耳挠腮,上窜下跳的,这次看了《大菩萨岭》和《日本最长的一天》(60年代版)后,觉得他也能演一身正气、侠之大者,十分喜欢这个演员,他与仲代达矢真是日本当时的两位巨星,各有千秋。
楼主:onedayoronelife  时间:2021-08-27 06:36:57
突然想到应该贴几张图来震楼,好像很多人这样做。。。





三船敏郎


还是他,出生在青岛的他


浪客剑心


楼主:onedayoronelife  时间:2021-08-27 06:43:49
为什么能看这么多武士电影,我想大概因为自己胆小、怕痛,而武士,正好是我的反面,他们追求忠义、置生死如度外、视死如归的精神境界常常令我歆慕,我自问无法企及,钦佩之余,不但想看关于他们的故事,还想深入地了解他们,了解这一阶层,了解武士道,了解武士的精神。

什么是武士道?严格说来,武士道是要求武士遵守的一些不成文的道德守则。

“所谓武士道,就是看透死亡。”武士道者,死之谓也。

叶隐乃武士的代名词。西行之诗:隐于叶下,花儿苟延不败,得遇知音,欣然花落有期。以叶隐身,乃武士无我之谓也。叶隐之武士,对死追问不已,高举死的观念而活。武士之刀法,讲究简洁明快的动力美,讲究一刀毙命的干净利落;武士赴死,于死的瞬间与美相遇,便舍弃人生,武士道是一种死亡的美学——落花之美。

武士之“死狂”强烈而单纯。如为死狂,则事无不成。真正的刚者,什么都不说,他沉默地斩杀,是豪者,当你站在生死之境时,只能置对手于死地,不想去想忠与不忠,义与不义,想太多,活不了。在战场上,看到了死才能看到生。

为死而死。决死而生。

以平静的姿态接受死亡,不动如山。
楼主:onedayoronelife  时间:2021-08-27 08:24:50
我将日本剑戟片,武士电影分成两类,前武士时代,歌颂武士、武士道;后武士时代,武士道衰落,涉及武士道的一切均遭受到质疑和冲击。

日本剑戟片的故事背景主要有两个:日本战国时代和幕末明治维新时期;有好几个系列,如新选组系列、宫本武藏系列、座头市系列、忠臣藏系列……

话说,看了这些电影,貌似对日本历史也了解了一点点皮毛,虽然大部分是临时上网查的零碎,有些专业名词也能挂在嘴上了,如平安时期、幕府时代、战国时代,镰仓、室町、江户,武家、源氏、足利、德川。。。现学现卖吧
楼主:onedayoronelife  时间:2021-08-27 08:40:22
关于日本武士电影,网上各种排名很多,官方的、权威的、也有不少个人的,往往列出十部、二十部,甚至有五十部之多的排名。
人微言轻,我不敢排名,但看完后印象深刻的有:
《七武士》:侠之大者,真正的武士道,为了初识的朋友,可以甘赴死亡之约。
《切腹》:对武士道的深刻反思
《大菩萨岭》:邪魅
《人斩》:武士道的破灭,下层武士的报国梦像个笑话,失去了群体的依托之后,丢失了身份,迷失了自己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好武士电影,比如口碑很好的《黄昏清兵卫》、《穿心剑》、《用心棒》、《夺命剑》、《御用金》、《椿十三郎》、《侍》,以新选组为背景的《壬生义士传》,还有忠臣藏、宫本武藏、座头市系列、带子雄狼系列,太多了,排名不分先后,遗漏的不表示不好看。。。

楼主:onedayoronelife  时间:2021-08-27 09:12:56
说起剑戟片,必然涉及到剑术,或者说刀术,其实是武士拿的是刀,但他们往往又说是剑术,这一点刚开始很令我迷惑,后来习惯了,就混说。但要明确的是日本武士佩的是刀(刀是单刃,剑是双刃),双刀,一长一短,长的用来搏斗,短的用来取人首级,而浪人只能佩单刀。

(说错了,请大家随时指正)

中国的武打片,花样多,飞来斗去,几百招难分胜负,日本武士片不这样,他们讲究一击必杀,冲击力十足。看了这些电影后,对于电影中精彩的剑术比试镜头有《椿十三郎》中的最后一击。
家老的高手保镖,仲代达矢饰演的室户追上椿三十郎,要求与其决斗。两人对峙足有一分钟之久,忽然拔刀,电光火石间,室户狂喷血五秒,倒地而死。这一瞬间的决斗我回放过几次,也没有明白其中的妙处。(图片来自网络)

另外,《蝉时雨》中,文四郎和朋友在面对敌众时搬来十几把刀插在地上,学的是一代剑豪将军足利义辉的事迹,最后文四郎“克制心魔”,以闭目背后换手反手刀一击腰斩对手,是武士片中的神来之笔。很想截图,可惜不会,不过又重温了一次精彩画面。
而《浪人街》中最后的百人斩大战拍的也算荡气回肠,特别是母衣的居合刀法,每次出刀斩杀一人,必还刀入鞘,下次出刀,又是血溅五步。想起了椿三十郎说的:“……好刀是不应该没有鞘的,你们都应该把刀收进鞘里。”
反观《幕府风云》,就是一个失败,它借鉴了太多香港武打片的元素,反而失去了日本剑戟片的风格,像是大杂烩,不伦不类。


楼主:onedayoronelife  时间:2021-08-27 23:06:53
@D落 2021-08-27 21:39:07
【抄一段】关于武侠小说,日本有这样的说法:一般书店里,武侠小说的架子上半壁江山是司马辽太郎的;另外的半壁,二分之一由池波正太郎和藤泽周平平分秋色,二分之一是其他作家们的。有人说:拼命要发迹的家伙读司马辽太郎,对发迹死了心的读藤泽周平,想摆渊博的读池波正太郎。
-----------------------------
找到同好了!开心:)我还特意买了一本藤泽周平的《隐剑孤影抄》,纸质书呢,还没看。你忘了提吉川英治了,也好看。金庸那一批香港武侠小说家受他们影响不少。

本来看到《宫本武藏》那么厚,砖头一样,有点不敢开始,翻开第一页,最前面两句就让我不由自主看下去了: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呀?这天地间的沧桑!
人世间各种变化,犹如秋风中的一片枯叶,就让它顺其自然吧!”

这两天太忙,有时间写写切腹。
楼主:onedayoronelife  时间:2021-08-28 20:36:09
@关粉儿 2021-08-28 01:30:01
《七武士》:侠之大者,真正的武士道,为了初识的朋友,可以甘赴死亡之约。
--------------
七武士,更像是武士的挽歌
-----------------------------
对。武士的挽歌,武士时代的逝去。“武士就像风,从大地上漫卷而过,那些农民始终和大地在一起,永远地活下去。”电影里剑术最高强的武士久藏死于火枪之下,就是武士时代逝去的残酷象征,这是他们无法抵御的宿命,也是古典时代公正、高贵及英雄主义的消亡。关于《七武士》的各种影评分析太多了,该说的都说了,我也说不出新东西。

这部电影不玩悬念,一开场就交待了情况,农民们要请武士来保卫村庄,而且以常理来讲,最后农民的保卫战肯定会赢,但我还是一路被吸引着看下去,看得津津有味。我想到写小说,总要卖关子、玩悬念、在写作手法上玩各种花样,如何能平实地写,却又能吸引读者呢?我应该多思考这是个问题。

我其实不懂电影,也就看个热闹,故事情节啊、演员啊什么的,至于电影技术就不通了。翻看《七武士》的影评时看到有人夸赞本片开创了黑泽明式的“多机位摄影”手法。大量的全景、远景、中近景和特写镜头的频繁切换,比如同样是一个落马的动作,黑泽明用三个机位来切,剪的时候保持前后两个镜头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重合。也就是说,一个两秒钟的动作,他切三次并非还是两秒,而是三秒甚至更多,这样就把一个本来可能看不清的场景给巧妙地分解了。《七武士》最后在烂泥中的打戏之所以经典甚至不可逾越,这个手段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相当的功力,频繁切换很有可能变得一片混乱,观众压根就看不清谁在打谁。所以,大师就是大师。。。
楼主:onedayoronelife  时间:2021-08-29 21:50:08
电影《切腹》
谈日本武士片绕不开《七武士》和本片,在我个人看来,小林正树的《切腹》,其成就甚至要高于《七武士》。也许是因为电影是从个人、家庭的角度切入,讲述的是一个悲剧。相较于《七武士》,充满了情感力量,赚了我大量眼泪。短短几个月,连看了三遍。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故事的讲述方法也独特,类似《罗生门》,由几个人的口述拼出一个完事的故事,初看是一个无赖武士假借切腹索要钱财,被迫用竹刀切腹,最后咬舌自尽的故事,最后发现是武士时代逝去的大背景下家庭的悲剧。仲代达矢饰演的津云在失去全部家人后,抛弃生命来质问日本武士制度和文化的残忍虚伪,最后不愿死于火枪之下,切腹而死。



这部电影不但拷问武士道精神,还兼有政治意味,最后井伊家的家老大笔一挥,将整个事件一笔抹去,真相永远不为世人所知。虚伪的武士尊严就像井伊家供奉的先祖的盔甲那样七零八落。
同样是对武士制度的反思,《七武士》探讨的是武士阶层与农民阶层和无形的“历史洪流”,而《切腹》则从个人的命运深入进去,以小见大,控诉了武士道所谓尊严高于生命的虚假与可笑。
从《切腹》知道了编剧桥本忍,《罗生门》、《七武士》、《切腹》、《大菩萨岭》、《夺命剑》都是出自他的手笔,而且,据说本片是将《七武士》剧本材料的边角余料事后拼凑出来的一个故事,只有“佩服”两字了。
电影中,仲代达矢和丹波哲郎在草丛中决斗的场景拍得十分美,大风起兮云飞扬,草木含悲,风云变色,天地为之动容。。。岩下志麻非常美,私以为比高峰秀子、原节子要美得多。



楼主:onedayoronelife  时间:2021-08-29 21:59:02
从《切腹》谈切腹
日本武士道中最惹人眼目的当属切腹,Harakiri。日本文化将其视为一种有尊严的死法。切腹后产生剧痛,亦不太会即刻死亡,为了减轻痛苦,通常会找介错,在最痛苦的一刻,将切腹者斩首。日本武士将切腹视为最光荣的死法,电影《人斩》里,以藏最后没有被判切腹,他感到很气愤;刺杀多名维新志士的新选组头领近藤勇希望自己能被判切腹,最后被判斩首。
据说切腹的最早起源,是大盗藤原义在被捕前,将腹部一字割开,然后用刀尖挑出内脏扔向官军。而切腹成为武士最光荣的死法源自于本能寺之变时的清水宗治。清水宗治被丰臣秀吉围困于高松城,丰臣秀吉为了立即回去讨伐“逆贼”明智光秀,要求清水宗治自尽,否则屠城。为了拯救城内军民,清水宗治选择自尽,他优雅地乘着小舟,又跳上一支舞蹈,才庄严肃穆地切腹,介错人立刻斩首,这次的切腹的庄严受到在场的军人们动容,明明在赶时间的丰臣秀吉在阵中一步都没有移动,说:“要见证名将清水宗治的死”,甚至后来还感叹道:“清水宗治是武士之镜。”
至于为什么选择腹部这个部位,因为日本人认变灵魂寓于人的腹部。“我打开我灵魂的宝库,给您看看它的样子吧。是污浊的还是清白的?请您自己来看它吧。” 事实上,由于腹部乃是神经密集之处,故切腹时会产生极大苦痛,让人感到生不如死,因此能勇敢、凛冽地完成切腹的仪式,是最能够凸显一位武士不惧痛苦,坚持贯彻武士道之最有尊严死亡方式。
切腹有许多种,武士为了追随死去的君主而死,叫追腹;其他的有谏死、有牺牲、有自刃、有为名誉、有愤腹、读《叶隐闻书》里许多莫名其妙的切腹。
切腹按体位,可分为“立腹”和“坐腹”两种。方法主要有“一字”、“二字”、“三字”、“十字”四种。十字型应该是最痛苦的。一字型从左至右,横拉,刀刃要深入肋骨之下,并微微上翻地拉。所谓二字形和三字形腹,则是在一字形腹的伤口上方或下方,再拉一刀或两刀。这三种是比较轻松的方法。十字型,先将肚子一字形剖开,然后不要拔出肋差,直接将其抽回到靠近脐部处,向脐下豁开,再从脐下向咽喉方向上划。十字型切腹是非常优雅而英勇的方法,也是最痛苦的方法,如果切腹人想要切腹后拉出肠子掷向某人的话,应选择十字型。
看电影里的切腹场景,腰腹部缠上白布,胁差上裹着白纸,都是为了防止鲜血四溅,弄脏地面,要牢记日本文化所讲求的美。
武士切腹,为了表示自己的英勇,不能闭上眼睛,其次,切腹最讲究姿势,不能因为痛苦而摔得四仰八叉的,最优美的死亡姿势是身体向正前方倾倒,侧倒都不太美好。
介错人,由于切腹非常痛苦,但又不会立即死去,切得不好的人,可能长达七十二小时也不会断气,所以有时候需要介错人在场,在切腹人最痛苦的一刻,将其斩首。介错人一般是切腹自杀者的亲友。武士如果战败但输得光荣,对手可能会为了向其勇气致敬,而自愿担当介错人。
看了这么多武士电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切腹有《日本最长的一天》中的三船敏郎的切腹,《忧国》中三岛由纪夫的切腹。前者震憾,后者恐怖。三岛由纪夫作为作家,文字唯美,但我觉得他有些变态。他自导自演的电影《忧国》可以说是他日后真正切腹的演习,虽然只有半个小时,但缓慢的节奏,看得真痛苦啊。另外,他还在《人斩》里出演了外冷内热,一酷到底的倒幕杀手田中新兵卫,最后切腹自尽,看来三岛的确是痴迷于切腹、痴迷于武士精神。
楼主:onedayoronelife  时间:2021-08-29 22:10:22
突然想到胁差是不是小太刀?希望有人能解答这个问题,我得查查去。
楼主:onedayoronelife  时间:2021-08-31 10:19:59
@青鸟123456ABC:黑名单 举报 2021-08-30 13:41:38 评论
一般武士(非二刀流)的两把刀是太刀与胁差(切腹用的)吧。
-----------------------------

青鸟兄好久不见。针对我上面的问题,我又网上查了一番。关于日本武士的两把刀,通常是打刀(katana)加胁差(wakizashi)一长一短的组合,两把刀一样长的比较少见。长的用来砍人,分为打刀(正规式样的日本刀)、忍者刀(刀身不弯曲)、太刀(比正规日本刀短的刀)、野太刀(其它非主流日本刀,通常比打刀要长)等几种。
太刀与打刀的区别,见下图



抗日战争中鬼子军官带的大多是打刀,但也有例外,石原莞尔的佩刀就是家传的野太刀,比别人的佩刀长一截。《宫本武藏》中的小次郎用的刀也非常长,被人称为竹竿,不知是是是野太刀。
如果是双刀流的,那就得三把刀,通常是一长一短的打刀和太刀的组合,有野太刀+太刀的,外加胁差。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里面,新佑卫门就是二刀流的,他腰间挂有三把刀,最短的那把就是肋差。宫本武藏也是二刀流。
其实,早期日本武士只佩带一把长刀,这是用来和敌人进行对抗的时候用到的,这种刀的名字叫做太刀,并且这种刀一般被当成骑兵的武器,被用来做阵前武士之间的单挑,所谓“一骑讨”,甚至不允许非武士的足轻(步兵)插手武士之间高贵的对决。
后来随着战争的发展,大家逐渐从马上作战转移到以步兵作战为主,这个时候打刀就逐渐淘汰了太刀,成为武士的主要武器,战国的后期才出现了胁差,和打刀组合出现。见下图。



在镰仓幕府的时候,胁差都还没有出现,还只是拥有一些雏形,直到江户时代,德川幕府对日本使用的各种刀进行了一次归纳整理,然后制定了一套佩刀的制度,并把战刀明确按照刃长分类为刀和胁差。胁差这种刀型才正式确立下来,并且它的长度比正常使用的长刀短不了多少,因为胁差的刀刃一般是30-60厘米的长度,然后加上一个刀柄,其实也有接近50-80厘米的长度了,这样长的刀,跟电影里看到的切腹用刀似乎不同。
关于胁差的用途,更可信的说法应是,备用武器。因为在激烈的战场上,因为要刀剑格挡,攻击铠甲,战刀其实是很容易损毁的。另外,长刀在日常巷战甚至室内战斗中施展不开,所以武士们也会再带一把胁差来应付室内或是狭窄小巷中的战斗。《切腹》里因为室内不适合打斗,就约在了野外。而《黄昏清兵卫》里,右卫门就是因为打刀太长,砍在门框上而被清兵卫夺得先机。
但胁差也用于切腹,广义上说,任何一把刀都可以,either the tachi (longsword), wakizashi (shortsword) or tantō (knife) 都可以。
至于胁差是不是小太刀,我觉得是的。因为有些剑术流派专以胁差进行格斗的刀法,称为“小太刀术”,户田流即以此闻名,电影《黄昏清兵卫》中真田广之就擅长户田流小太刀术,也是他得以在狭小的室内空间格斗取胜的关键。

楼主:onedayoronelife  时间:2021-09-01 21:51:52
快宵禁了,光忙着聊天,还没有来更新。灌一下水吧。

我数了数看过的武士电影,有46部,或者更多,自己把自己吓了一跳!
楼主:onedayoronelife  时间:2021-09-01 22:15:27
@D落
不限于公务员。职场人士,公司里的专业人士也是啊,但肯定不是合伙人和企业家,这些人对应着家主。另外,日本人的忠,是只尽到家主这一层,不再往上。日本人对国尽忠,要明治维新后,天皇树出来,国民皇民化后,才不再属于藩主。至于成为宪法下的公民,那得二战改造后了。
----------------------------------------------------------------------------
跟D落讨论一下,我还是觉得武士属于公务员阶层。职场人士不算,那是平民。武士是统治阶级。
武士是大名、藩主的家臣,他们领俸䘵,年薪五十石、三百石……,没有主人的武士就成了浪人。不过,武士内部也有高下之分,彼此身份相差很远。武士身份似乎也可以出钱购买。
平安时期的武士只是私人武装力量,从镰仓时代赖源朝开始,武士征战杀伐,开始武人执政,武士成了统治阶级。其后的室町幕府、战国时代,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等延续下来。到了江户时代,天下统一,和平时代到来,不打战了,武士阶层仍是统治阶级,不过他们治理天下,开始做各种工作,我们看到的那些当会计、算账的武士,为大名试吃的下层武士,就是这样子,做专业工作,甚至吟诗作赋,但会不会剑术就不清楚。到了明治、大正时代,武士阶层引领现代化改革,新选组的近藤勇就不是武士,而他非常非常想成为武士,为幕府效力,他反对维新。而坂本龙马的祖先的武士身份就是购买的,至于他会不会剑术,不知道。二战时期的军国主义就少不了武士好战的身影。
楼主:onedayoronelife  时间:2021-09-01 22:19:14
武士的爱情——忍恋
一头扎向死亡的武士,也会一头扎进爱情。用这个“扎”字,是指对爱情的决绝和不求回报的献身。
武士的爱情,是一种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不,比精神恋爱要更简约,武士的爱,不会轻易地宣泄出来,山本常朝说“恋的极致就是忍恋”。这种恋,不涉及家庭、婚姻、夫妻、子女,真正的爱情,建立在那种物质性关系不能进入的地方。
忍恋、死恋、虚无中的思念,至死不已的恋,对象已经消失了的虚无之恋,是恋本身的恋,战国武士的世界,是狂的世界、死的世界,而他们的恋,是忍恋。
“暗恋到死,化作青烟恨方知,惜终未流露个中之情思。”
参见《蝉时雨》、《黄昏清兵卫》
可苦了我们吃瓜观众,半天也别想看到一个亲热镜头。。。
楼主:onedayoronelife  时间:2021-09-04 20:31:08


《武士的一分》是山田洋次武士三部曲的最后一章,有人说,“却是武士精神最淡漠的一部,这样的矛盾冲突,放在任何一个背景下都能成立。”我倒是另有看法,虽然这种故事,妻子被奸,丈夫感觉受辱,是男人都会复仇。

但是仔细分析,这个故事很日本,武士道精神很明显。男主角如果不是后来听说仇人诱奸了妻子但并没有为他出面,他的三十石的俸䘵是领主大人的开恩,他是不会复仇的,因为他本以为一年三十石的俸䘵是仇人的帮助,他只是简单地将妻子赶了出去。这里反映出来的是日本人“受恩”、“报恩”的思想。

可是,一旦他听说此事,他顿时觉得轻松了,他可以复仇了。而一个盲人如何向一个剑术高手复仇呢?武士道精神在此体现得很全面,新一涵说:“生命在决定死去的一刻点燃。”这正是山本常朝强调的那种武士道:“所谓武士道,就是看透死亡。”“为死而死,决死而生。”而且山本也强调有仇必报,有仇立报,他看不上47浪人那种等待几个月的复仇,要是仇家在期间死了怎么办?你就无法报仇了,岂不会遗憾一生?所以他强调的武士道就是要立即复仇,冲向敌人,一顿砍杀,至于能不能杀死仇人,他就不管了。电影里新一涵决意哪怕二人同归于尽,他也要复仇。

再有,为什么最后他只砍掉仇人一只胳膊就算了,而不是再补上一剑呢?日本武士复仇讲究最后一刀要刺穿敌人的喉咙,电影中新一涵的仆人问他要不要再给仇人一刀就是这个意思。但新一涵摇头拒绝了。这要在一般日本复仇来看,简直等于没有报仇。可是他为什么就轻易放过敌人呢?心软了,慈悲?我不觉得。这是因为武士道也好,日本人骨子里等级思想也好,让他知道他只是一个下级武士,而对方却是身份地位比他高得多的高级武士,武士道精神最重要的一条是“忠”,排在第一条的是“忠”,勇、义、仁、克己都在其后。而他犯了这一条,所以,他没有下最后一刀。

另外,他也许想到了此事的后果,反正仇人活不了。仇人被抬回家,受此重创,他也不敢告诉别人是谁伤了他。这个仇人也是日本武士,他感到羞耻,因为决斗失败,没有了一只胳膊的武士不再是武士,活着也没有面子。他于当晚用一只手切腹了。这是一个武士应有的表现。要知道切腹也是一种荣誉,有时,有人想切腹还不被允许,只能被砍头呢。


楼主:onedayoronelife  时间:2021-09-04 22:01:41
聊到现在,居然还没提到忠臣藏,实在不应该,武士道也好 ,武士电影也好,怎么能少得了这47位义士。忠臣藏故事是日本流传最广的武士故事,也是日本人心目中最可以代表“武士道之美”的故事。这个题材有众多电影版本,我只看了三部:
《元禄忠臣藏》(前篇、后篇) 1941 导演:沟口健二
《赤穗城绝灭》 1978 导演:深作欣二
《忠臣藏 忠臣蔵 花の巻・雪の巻》‎ 1962 导演:稻垣浩
本来还想看市川昆导演、高仓健主演的《四十七人之刺客》,一时没找到片源,过后就淡了,注意力也转移至别处。
看过的这三部电影中,个人最喜欢深作欣二的《赤穗城灭绝》,一部有关复仇,有关武士道的电影,没有手刃仇人的镜头,那算什么回事?四十七士围攻吉良府的热血战斗,最后四十七人剖腹时大石发表的慷慨激昂的演说,让人看得热血沸腾。三船敏郎、丹波哲郎都在这部电影里露了面。



而沟口健二版,前后两部,长达四个多小时,详细讲述了这个复仇故事的来龙去脉,本来是最大卖点的四十七武士围攻吉良府的场面,竟然是用先主夫人读信的方式交代,口头交待了。对我这等浅薄之人,实在不过瘾。
这部电影拍摄于1941、1942年,是沟口健二受日本军政府委派拍摄的鼓吹武士道精神的电影,是为日本侵略战争摇旗呐喊的电影。但是,却极少动作场面,全片贯穿沟口健二的电影美学,如没有人物特定镜头,画面常如卷轴般从左到右打开,大横移大景深,古朴、幽玄的日本建筑之美,而武士道精神甚至儒家风范就蕴含在没有打斗场景的故事之中。



翻翻笔记,看《忠臣藏 忠臣蔵 花の巻・雪の巻》时居然什么也没记下,此时无话可说,也贴一张图吧。这张海报设计得真差,不过倒是提醒了我,这部电影刻画了几位武士,写他们的生活,而不像赤穗城断绝那样让大家的目光只停留在大石的身上。



楼主:onedayoronelife  时间:2021-09-05 20:36:28
趁着写这个贴子的时机,找出这本《隐剑孤影抄》来,一口气读完了。



小说的语言非常好,当然也有译者李长声的影子。平实的语言无一笔炫技,节制有分寸,平淡到极致,却像一杯清茶淡而有余味。

这八个短篇里的武士,但绝不是金庸、古龙笔下那种扬刀立马、快意恩仇、纵横四海的侠客,他们身怀绝技,却隐身于平淡的生活中,是干着各种工作的下层武士,有人说藤泽周平的小说是公务员武侠,有人说根本不是武侠小说,而是时代小说,我都同意。

篇篇都不错,其中《必死剑鸟刺》和《无形剑鬼爪》被拍成了电影,我个人最喜欢《黑剑虎眼》、《宿命剑鬼奔》两篇。读完后,还想读《隐剑秋风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