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饭骨揭开了新篇章

字数:35169访问原帖 评论数:7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3-01 18:59:10 更新时间:2022-08-25 02:59:17

楼主:累了困了倦了  时间:2022-06-14 04:21:31
好久没玩老饭骨了,偶尔玩一下,不至于“损害企业利益”,再给我来个删帖封号吧?嗯哼。

老饭骨最新节目《辣子鸡》,厨界三巨头聚首,郑绍武大师主做,孙立新大师帮做,侯玉瑞大师帮腔。三个男人一台戏,好不热闹。可惜做菜的过程,整个一厨盲,嘛都不是。

且看如何行事?1 鸡肉切丁,这丁切得也忒大了点儿。2 洗去血水,真不愧是大师,还懂这个,了不起啊了不起,这血水腥啊这血水腥。3 往鸡丁里加调料:3克味精、2克盐、0.5克胡椒粉、5克黄酒、3克酱油、3克香油、来一点五香粉。暂且,侯玉瑞大师来事了,侯玉瑞大师向来就是个会来事儿的。

孙立新大师高论:过去做辣子鸡没有搁五香粉的。郑绍武大师:时代在发展嘛,人的口味不断在变化。侯玉瑞大师:其实菜有这么一个说法儿,叫食无定味,适口者珍。

是这么回事儿吗?

《山家清供》太宗问苏易简曰:“食品称珍,何者为最?”对曰:“食无定味,适口者珍。臣心知齑汁美。”太宗笑问其故。曰:“臣一夕酷寒,拥炉烧酒,痛饮大醉,拥以重衾。忽醒渴甚,乘月中庭,见残雪中覆一齑盎。不暇呼童,掬雪盥手,满引数缶。臣此时自谓上界仙厨,鸾脯凤腊,殆恐不及。屡欲作《冰壶先生传》记其事,未暇也。”太宗笑而然之。

请问“食无定味”的“食”,是什么意思?是吃东西的意思,就是饿了什么都好吃的意思,就是朱元璋珍珠翡翠白玉汤那个故事。侯玉瑞怎么可以把“食”理解为食物,也就是菜品,认为菜品没有固定的味道呢?就以这道辣子鸡来说,假如这位适口者忌口,不能吃辣,难道要不加辣椒,没有辣味,也能说这是一盘辣子鸡吗?简直就是笑谈。一个做菜的,就算你研究过几天烹饪理论,就算你读过几本做菜的书,你那点文化,可以说连字都不认识,你能讲出什么道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大言不惭,自鸣得意。一塌糊涂,百嘛不是。

最后再指点一下郑绍武和孙立新两位厨盲大师。《中国烹饪百科全书》辣子鸡丁,是鸡丁加鸡蛋清和湿淀粉浆好,然后下油锅滑熟。郑孙二位却是下大油锅炸熟。既然是炸熟,怎么可以在鸡丁里加一堆味精、盐、胡椒、黄酒、酱油、香油、五香粉呢?这些东西下油锅一炸,先不谈油炸味精是否健康,这些作料岂不是都炸到大油锅里去了?这么一大锅油,是要反复炸制东西的,那就肯定要串味,串味还能算是烹饪大师吗?

何况,你往鸡丁里加味精做什么呢?炒鸡蛋尚且不加味精,难道鸡肉还不如鸡蛋鲜美,还需要另外加味精。《中国烹饪百科全书》辣子鸡丁是青椒丁加鸡丁,鸡丁滑熟,再和青椒丁同炒,这时候才再包括味精在内的几样常用调料,味精是作用于青椒丁,而不是鸡丁,懂了没?

老饭骨江河日下,现在这节目质量,活该收视率和点赞数一天不如一天。以后如果还想混下去,最好是谦虚点,就你们那么点烹饪知识,我看连一般家庭主妇都不如。真有本事,你干嘛混网络视频呢,你到广东香港去开个大酒店,或者就开个路边摊,把那些站住脚的各种美食店打回老家种地去,有这本事吗?你们做不出人家那手艺,你们差远了。
楼主:累了困了倦了  时间:2022-06-22 23:18:27
从茄子烧肉管窥烹饪大师都是半厨盲。我几乎从来不吃茄子,因为有多少油下锅,都能被茄子吸得一干二净,根本没法炒这个菜。前些天大润发菜价暴跌,什么扁洋葱、青椒、黄瓜、茄子都才一块来钱一斤,就顺便跟白捡得一样买了两根长茄子。到家茄子烧肉,因为太多年没烧过茄子,事先在网上查了菜谱,各种烹饪大师小将,都介绍非油不可。有下大油锅炸的,有下小油锅煎的,有下中油锅炒的。炒之前要先沾点水把茄子搞湿,或者先把盐把茄子腌制一下再挤去水份。我别出心裁想按照煎馒头片的方法,先把茄子沾上水再下油锅煎,结果只煎了一面就把油全给吸光了。没办法只好先盛出来,再起油锅下葱蒜,再加水倒入烧熟的红烧肉,再下煎得一塌糊涂的茄子一起煮,弄出来还挺好吃,不过从过程来说是非常失败。为这些事我思考了很久,茄子无论油炸油炒油煎,吸到的无非是油,最后还是要在水里煮,油还是会被煮出来的。所以今天下午冒着严重违背烹饪大师的极大道德风险,直接起油锅下葱蒜,炒一会倒进电磁炉上的另一个锅,里面有熟红烧肉和一点红辣椒段,再加水再加切好滚刀的茄子,再加盐糖味精胡椒粉酱油蚝油这六种常用调料,烧出来和上次几乎完全一样,证明了我的理论是正确的。茄子先吸油再被水煮出来,和直接吸到油加水的结果是一回事。再推而论之,就算是烧素茄子,也完全可以先起油锅炒葱蒜,再加水加调料,再把茄子滚刀块放进去烧,结果肯定还是一样。至此已经证明了烹饪大师玩的那些大部分是花里胡哨,如果东西很简单弄出来就好吃,这帮厨子就没饭了。前两天那位烹饪大师做的红烧肉,油炒八角桂皮等香料,网上有医生说会产生致癌物。也有网友评论说香料太多,把肉味都盖没了。总之以后不要轻信这些烹饪大师就对了,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是理论加实践,先思考再实验,成功了就是好办法。最后一个问题是,很多年以前有网友问我,电是怎么发明的,当时我不知道,为此专门看了吴国盛教授的《科学的历程》,看完还是晕头转向。当然现在我是知道了,电的发明是因为闪电的启发,然后穷尽每一种可能性的试验结果,一切科学成果莫不如此,烹饪从本质上来说也是科学的一种。那么可能有人认为本帖孤证不立,那么那位站在油炒八角旁边的另一位烹饪大师,前两年在视频中教大家:因为新鲜饺子要用热水煮,所以冻饺子就要用冷水煮。我信了他的话用冷水煮冻饺子,结果饺子在水里泡得时间太长,煮出来都碎了。
楼主:累了困了倦了  时间:2022-06-22 23:37:38
从茄子烧肉管窥烹饪大师都是半厨盲。

我几乎从来不吃茄子,因为有多少油下锅,都能被茄子吸得一干二净,根本没法炒这个菜。前些天大润发菜价暴跌,什么扁洋葱、青椒、黄瓜、茄子都才一块来钱一斤,就顺便跟白捡得一样买了两根长茄子。

到家茄子烧肉,因为太多年没烧过茄子,事先在网上查了菜谱,各种烹饪大师小将,都介绍非油不可。有下大油锅炸的,有下小油锅煎的,有下中油锅炒的。炒之前要先用手指沾点水洒在茄子上,或者先用盐把茄子腌制一下再挤去水份。

我别出心裁想按照煎馒头片的方法,先把茄子沾上水再下油锅煎,结果只煎了一面就把油全给吸光了。没办法只好先盛出来,再起油锅下葱蒜,再加水倒入烧熟的红烧肉,再下煎得一塌糊涂的茄子一起煮,弄出来还挺好吃,不过从过程来说是非常失败的。

为这事我思考了很久,茄子无论油炸油炒油煎,吸到的无非是油,最后还是要在水里煮,油还是会被煮出来的。所以今天下午冒着严重违背烹饪大师的极大道德风险,直接起油锅下葱蒜,炒一会倒进电磁炉上的另一个锅,里面有熟红烧肉和一点红辣椒段,再加水再加切好滚刀的茄子,再加盐糖味精胡椒粉酱油蚝油这六种常用调料,烧出来和上次几乎完全一样。

说明我的理论是正确的。茄子先吸油再被水煮出来,和直接吸到油加水的结果是一回事。再推而论之,就算是烧素茄子,也完全可以先起油锅炒葱蒜,再加水加调料,再把茄子滚刀块放进去烧,结果肯定还是一样。至此已经证明了烹饪大师玩的那些大部分是花里胡哨,如果东西很简单弄出来就好吃,这帮厨子就没饭了。

前两天那位烹饪大师做的红烧肉,油炒八角桂皮等香料,网上有医生说会产生致癌物。也有网友评论说香料太多,把肉味都盖没了。总之以后不要轻信这些烹饪大师就对了,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是理论加实践,先思考再实验,成功了就是好办法。

最后一个问题是,很多年以前有网友问我,电是怎么发明的,当时我不知道,为此专门看了吴国盛教授的《科学的历程》,看完还是晕头转向。当然现在我是知道了,电的发明是因为闪电的启发,然后穷尽每一种可能性的试验结果,一切科学成果莫不如此,烹饪从本质上来说也是科学的一种。

可能有人认为本帖孤证不立,那么那位站在油炒八角旁边的另一位烹饪大师,前两年在视频中教大家:因为新鲜饺子要用热水煮,所以冻饺子就要用冷水煮。我信了他的话用冷水煮冻饺子,结果饺子在水里泡得时间太长,煮出来都碎了。
楼主:累了困了倦了  时间:2022-06-23 04:08:24
1975年。饮食很简单,并不像外面传言的那样每天吃红烧肉。伙食每天都差不多,一小碟武昌鱼,只有尾巴,清蒸;一小碗青菜,一碟子三片白切肉。一碗酱油、放一点香油,还有一点辣椒酱。

《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第730页:日常饮食几乎是千篇一律的:一碟武昌鱼的鱼尾部分;一碟绿叶蔬菜;一小盘白切肉;一小碟酱油;外加一小碟湖南辣椒酱。主食总是米饭。用来盛米饭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瓷碗。

《在湖北的故事》:对作料不感兴趣,他不吃生姜、大葱、生粉之类,连酱油也不多吃。他说:“还是原汤原味好,这叫‘保持本色’。”

《湖北方志》编辑部2002年《湖北方志》第1-6期第8页:共同回忆了这件事。他爱吃红烧肉不假,但不是越肥越好,特别是建国后,在他要吃红烧肉时,我们尽量不让他吃太肥的,而给他吃烧肘子肉。他每次吃红烧肉时,都是蘸着辣椒、酱油等佐料吃。
楼主:累了困了倦了  时间:2022-06-30 09:32:39
所谓养生菜的创新已经随着“酸碱体质理论”始作俑者骗局被揭穿而轰然倒塌

说明:为了避免触及某敏感神经,主语已经被省略处理,你懂的。

厨艺当然是不错的,但是看多了也会发现,老是蔬菜汁那一套,腌什么肉都加上各种蔬菜汁,在里面一通猛掺和,好象这样做出来的菜,就能味美万分高人一筹。

为什么老往肉里加蔬菜呢?尤其是拥有专利的蔬香酥焖炉烤鸭,那各种蔬菜和弄得可激烈了。

纯净水加大量蔬菜碎拌匀,用来腌泡鸭子。

在鸭腹内灌入蔬菜水,变成“外火烤内蔬煮”。

将普通鸭饼换成两种蔬汁鸭饼,一种用胡萝卜汁和面,呈淡黄色;另一种用药芹汁和面,呈草绿色。

将常见的黄瓜条、葱丝等辅料换成两种芽苗菜(香椿苗、萝卜苗)、一盘花叶生菜和一碟薄荷叶,前三者可以与烤鸭肉一起卷入饼内食用,均衡营养,清新爽口。

真是够忙活的,为什么要这样干呢?原来是遵循一种叫做“酸碱平衡”的科学理论。肉嘛,当然是酸性的。菜嘛,当然是碱性的。碱性体质好。酸性体质不好。所以要多吃点菜,增加点碱性体质,以平衡普遍存在并且不良的酸性体质,从而达到酸碱平衡,这样你就健康啦,尤其是吃了蔬香酥焖炉烤鸭,那么多菜汁混在鸭肉里,您想不健康长寿都难呐。

百度搜索“酸碱平衡”,相关新闻铺天盖地。

2004年共同研制推出“蔬香酥”烤鸭:经过用蔬菜汁浸泡过以后让它酸碱平衡,这样能够降低脂肪含量,吃起来更健康。

根据现代营养学中的酸碱平衡、美味与营养相结合的原则,以多种绿色蔬菜为主要原料,改进技艺,创新开发了绿色健康型的“蔬香酥”焖炉烤鸭,并获专利,被评为中国名厨菜。

为了让被还原的菜能更好地迎合现代人的口味,他们更注重传统技艺与现代饮食理念相结合,真正做到酸碱平衡,营养成分合理搭配。

结果十几年下来,酸碱平衡大搞特搞,养生菜声名大噪,却突然大洋彼岸一声惊雷,2018年11月,“酸碱体质理论大师”罗伯特·欧·杨被判赔1.05亿美元,因为酸碱平衡把人给坑了。

2002年,罗伯特·欧·杨推出《酸碱奇迹:平衡饮食,重获健康》,首次提出酸碱体质理论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被翻译成18国文字,广受推崇,被很多人称为酸碱体质理论“大师”。在该理论体系里,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碱性饮食是保持健康的关键。只要保持酸碱平衡就能治愈疾病,碱性食物包括蔬菜、谷物和鲜鱼,酸性包括糖、红肉、鸡蛋、乳制品、酒、咖啡、巧克力等。

2014年,罗伯特·欧·杨在圣地亚哥被捕,并遭到无牌执业等18项重罪指控;为了避免重审,杨承认了两项无牌执业医生的罪名,并当庭宣布自己的博士学位是从“文聘工厂”购买的,自己并不是微生物学家、血液学家、医生、自然疗法医生或训练有素的科学家。2017年6月,罗伯特·欧·杨被判处3年8个月的监禁。

人民网>>健康·生活 “酸碱体质”原是伪科学吃什么都改变不了酸碱平衡 2018年11月19日 来源:中国妇女报

酸碱平衡的伪科学被揭穿了,那么一辈子的创新成果,所谓腌肉必加各种蔬菜汁,所谓拥有专利的蔬菜烤鸭,无论是否美味、是否营养,终究因为遵循的是一个伪科学理论,而只能是半生心血付诸东流了。

科学的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引领实践,而错误的理论则会误导实践,甚至会把实践引入歧途。

《列子·王霸》:杨朱哭衢涂,曰:“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

《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

岐路已远,穷途当哭,而年衰岁暮,恐从此难振,惜哉!
楼主:累了困了倦了  时间:2022-06-30 09:46:42
​​彻底终结对“一通百通”的无知嘲讽


说明:为了避免触及某敏感神经,主语已经被省略处理,你懂的。


造谣抹黑,基本上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目前还剩下一个所谓的黑点,常说的“一通百通”,刚才又看到一哄而上疯狂撕咬,什么“一通百通,专修下水道”,什么“一通百通,专营下水道,副业做菜”,什么“干啥都一通百通”。简直魔怔了,“一通百通”竟然成了所谓“黑点”,好几个月揪住不放,简直是荒唐至极。特写此帖,考述“一通百通”之来龙去脉,以教化个别无知之徒,顺便请不要老是出来丢人现眼。

一、四书五经中的触类旁通、闻一知十、举一反三、一以贯之。

1 触类旁通

《易经·系辞上传》第九章: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2 闻一知十

《论语·公冶长第五》: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3 举一反三

《论语·雍也第六》: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 一以贯之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曰:“赐也,如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二、一法通,百法通;一法通,万法通;一法通,法法通。

南陈《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学一法通达一切法。

宋·普济《五灯会元》:一法诸法宗,万法一法通。唯心与唯性,不说異兼同。

宋·白玉蟾《吕祖指玄篇诗注》:一法通时万法通,休分南北与西东。朝朝只在君家舍,要见须知掘土中。

明《归元直指集》:山居默坐悟真空,一法通來万法通。非但我今能达了,恒沙诸佛体皆同。

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十三回 闭东庄杨春点金 筑法坛圣姑炼法:我今先写与你们看,从何起手,从何结构,如何凝神运气。你们看得烂熟,然后动笔。一法通,万法通,一法不通,万法都不通了。切不可粗心浮气,自误其机。

明《道法会元》:一法通万法皆通。

明《西湖二集》第十六卷 月下老错配本属前缘:看官,譬如那汉曹大家,他原是班固之妹,所以能代兄续成《汉书》;蔡文姬是蔡中郎的女儿,所以能赋《胡笳十八拍》;谢道韫是谢太傅的女儿,所以能咏柳絮之句;苏小妹是三苏一家,所以聪明有才:毕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朱淑真是何人所生,还是何人所教,不知不觉渐渐长大,天聪天明,会得做起诗来,真叫做“诗有别才,非关学也”。曾有《清昼》一绝做得最妙,道:“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嗓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朱淑真一法通时万法通,会得做诗,又会得做词。从来做词的道:“要宛转入情,低徊飞舞,惊魂动魄。”朱淑真偶然落笔,便与词家第一个柳耆卿、秦少游争雄,岂不是至妙的事么?他因春光将去,杜宇鸣叫,柳絮飞扬,爱惜那春光 不忍舍去,遂作《送春词》一首道:“楼外垂扬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满目山川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意。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明·天花才子《后西游记》第三回 力降龙虎 道伏鬼神:通臂仙笑道:“大王又来谬谦了。俗语说得好,一法通,万法通,天下无有不明道理的神仙。大王既有此等通天彻地的手段,自有测往知来的见识,莫要说谎哄我。”

清《雪窦石奇禅师语录》:一处透,处处透。一法通,法法通。若总是闻如不闻,见如不见的,老僧也没奈你何。

清《即非禅师全录》:一法通时万法通。

清《玄空本义》:一法通万法通,一真百真,乃可以言地理。

清·陆士谔《十尾龟》第七回 遇异僧两宗合一 成美眷宾主联姻:心泉大喜,又问:“晚生学习起来,不知可能够学的会?”柳统领道:“那个可不能够问我,先生倘然有长性,不要说这两记武当拳,就是修仙成佛也能够巴的成功。倘然没长性,那怕比这个再容易点子的事,着棋斗牌也不会精通呢。”心泉道:“我长性是有的。”柳统领道:“那就再不会学不会的了,何况你是学过少林拳的,一法通,万法通,岂有不成之理。”心泉大喜,就道:“晚生明日备了门生帖子,就叩拜统领为师,慢慢的学习。”

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 惯逢迎片言矜秘奥 办交涉两面露殷勤:且说这位观察公,姓单,号舟泉,为人极其漂亮,又是正途出身。俗语说得好:“一法通,百法通。”他八股做得精通,自然办起事来亦就面面俱到了。

民国钱振锽《谪星说诗》:又云:“律诗难于古诗。”近人亦有此论。余谓谚有云:“一法通,万法通。”正不必分其难易。且近来能作律绝而不能作古风者正多。

三、一窍通,百窍通;一窍通,万窍通。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这猴王也是他一窍通时百窍通,当时习了口诀,自习自练,将七十二般变化,都学成了。”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假西宾高谈纪府案 真孝女快慰两亲灵:那消半月工夫,凡如《出塞》、《卸甲》、《浔阳夜月》,以至两音板儿、两音串儿、两音《月儿高》、两套令子、《松青》、《海青》、《阳关》、《普安咒》、《五名马》之类,按谱徵歌,都学得心手相应。及至会了,却早厌了,又问先生还会甚么技艺。先生便把丝弦、竹管、羯鼓、方响各样乐器,一一的教他。他一窍通百窍通,会得更觉容易。

明·天花才子《后西游记》第二十八回 凿通二气无寒暑 陷入阴阳有死生:猪一戒满心欢喜道:“哥哥,我想这样大山既有灵窍,便何止万万千千,怎我们只通得这一个,便阴阳二气已透?”小行者道:“你岂不闻一窍通时万窍通。”二人大喜,便一个从东,一个从西,分路走回来,便不觉十分大冷大热。

四、一通百通

明·杨致和《西游记传》:祖师附耳传个地煞数七十二般变化口诀,不知说了些甚么妙法。猴王一通百通,当时习了口诀,自习自炼,将七十二般变化都学咸了,只是不晓得腾云之法。

《四游记》卷四:悟空闻说毛骨悚然,再三哀求躲避三灾之法,祖师附耳传个地煞数七十二般变化口诀,不知说了些什么妙法。猴王一通百通,当时习了口诀,自习自练,将七十二般变化都学成了。只是不晓得腾云之法。

清·惠觉《吕祖金华宗旨阐幽问答》:吾此道肉身功在其中,一通百通,山河大地总是吾身。

辜鸿铭立志遍读爱丁堡大学图书馆所藏希腊、拉丁文的文、史、哲名著。刚开始时,读多少页便背诵多少页,还没觉出什么困难;后来随着阅读量的逐渐增大,渐渐感到吃不消了。他要自己坚持,再坚持,一定要一路背诵下去。辜鸿铭晚年忆及此事时曾说:“说也奇怪,一通百通,像一条机器线,一拉开到头。”

《毛泽东文集》给陈毅的信:你的思想一通百通,无挂无碍,从此到处是坦途了。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又随时准备修正错误,没有什么行不通的。

毛泽东《矛盾论》原稿: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矛盾学说的精髓,懂得了它,就可以一通百通。古人所谓闻道,以今观之,就是闻这个矛盾之道。

《梁漱溟讲谈录》P23:在这里有所通,在别处也没有什么不通,所谓一通百通。所以凡对人情事理有所悟者,就是很大的学问。

《朱光潜全集》第九卷P127:我们决不能希望在寥寥数十篇模范文中求立本。但为示范起见,如果选得精,讲得好,读得熟,习作得勤,寥寥数十篇模范文就很可够用。文章的内容尽管千差万别,作文的道理则说来说去都不外理明辞达,文从字顺。俗语说得好,“一通百通”,能做一篇好文章,就能做无数篇好文章。

《丰子恺自传》我的老师李叔同:李先生多才多艺,一通百通。所以他虽然只教我音乐图画,他所擅长的却不止这两种。

丰子恺《教师日记》:国画教材甚广,凡宇宙间森罗万象,无一不是图画教材,把各物的画法一一教给你们,例如今天教画马,明天教画牛,后天教画花,再后天教画鸟……十年也教不完。且所教的限于各物的某一种状态,死板而不能随意应用。中国旧时的学画法,便是犯这毛病……依样描葫芦,知其一不知其二,举一而不能反三,因此多数的中国画毫无创意,大都是在抄东袭西,从各种画谱中所摹得的景物堆砌起来,成为一幅……这是何等不合理的事!他们的工作,实在不是作画,只能称是“凑画”。你们学图画,切勿犯这毛病!要你们不犯这毛病,我不把各物的画法教你们,而教你们一个一通百通的方法,这方法包括一切图画教材了。所谓一通百通的方法,便是训练你们的眼睛和手。我们的眼睛原来具有对形状、色彩的辨识力……能辨识各物形状、色彩的不同所在后,你的手便会与你的眼合作,而在纸上描出所见各物的特相。得心应手即是一通百通。一通百通则凡看得见的都画得出。无论到什么地方,无论教何种学生,都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而诸君在学的一年中,请努力训练自己的眼睛,我则从旁加以指导。

《认识绘画:丰子恺绘画十六讲》:根本地说,所谓描画者,是吾人有感于天地间的美的景象,观赏之不足而用丹青描写此感激的光景于平面的纸上的一种工作。专门的大画家的创作与初习图画的小学生的练习,其程度虽然高低悬殊,但描写的定义无不相同。若有不合于此定义的描画,其所描的一定不是正当的画,不能成为正当的艺术(例如临摹别人的画,或用格子及放大尺等机械地模仿照相或画片等,皆非有感于天地间的美景而描写自心的感激的工作,故其所描不成为艺术的绘画,仅属一种游戏)。如前所述,画的种类甚多,但都是根据了这定义而发生的:例如因美的景象的种类而发生花卉画、翎毛画、人物画、仕女画、静物画、动物画、风景画等,因丹青的种类而发生木炭画、铅笔画、毛笔画、水彩画、油画等,因描写的方法而发生写生画、记忆画、想象画、工笔画、粗笔画、东洋画、西洋画等。花样虽多,道理唯一。学画的人切勿眩目于其花样,只要按照其唯一的道理而选定根本的练习法,便探得学画的门径而一通百通了。所谓根本的练习法如何?请回想前述的定义——有感于天地间的美景而用丹青描写此感激于平面的纸上,可知图画的实际的工作是学习把立体的景物描写为平面的形式的技能。换言之。图画的技术是把眼所见的物象用手描出在纸上。学得了这一种能力,图画的技术即已完备了。学图画的人必须根本地从这点上探求路径,不可另觅岐途旁门。临摹画谱,用放大尺模仿照相等,都是岐途旁门。因为用那种方法学会一种画具或一种物象的描法,只是一种,不能活用。方法画具有种种,天地间物象更是不计其数,要一种一种地分别学会其描法,恐怕用毕生的时间也不能完全学会。况且那不是由于自己的感激而来的,先已违背图画的定义了。然则我们有什么一通百通的活用的练习法可以根本地学得用各种画具描写森罗万象的技能呢?其法如下:万象虽多,不过是各种的形状、线条、色彩的种种的凑合。我们只要选定一种完备一切形状、线条、色彩的景象,作为练习描写的模型,熟达了这种物象的描写之后,对于天地间一切物象都能自由写出了——这物象便是人体。画具虽多,不过是为欲变化画的表面的趣味而造出的,但描法的道理唯一不二。我们只要选定一两种最正当又最便于练习的画具,由此学得了描法的唯一不二的道理,则其他的一切画具都能自由驾驭了——这画具是木炭和油绘具。故根本的学画法,是最初用木炭描写石膏模型(即人体的部分的石膏模型),其次再用木炭描写真的裸体人,最后用油画描写裸体人。三步的练习充分熟达以后,画家的基础即已巩固了。

俞平伯《关于治学问和做文章》:关于治学问,现在想来,司马迁所讲的“好学深思,心知其意”的道理是颠扑不破的。做学问,其一要博,其二要精。学问这东西看上去浩如烟海,实际上不是没有办法对付它的,攻破几点就可以了。荀子说:“真积力久则入”,从一点下手,由博返约,举一反三,就都知道了,何在乎多?喝一口水,便知道了水的味道;吃一口梨,便知道了梨的味道。诗词歌赋,都是能一通百通的。

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第二四七回 灵石筑五女谈心 古杉坪二仙盗法:谢琳已是神仙中人,本书既易通晓,先前叶缤又曾指教,早得玄珠,一通百通。

季羡林《中囯当代文学大系》第二卷P1644:第二,假定马列主义书是一百部,并不要每一部都要下这种工夫。对某几部真下了工夫,再读其他的书就容易了。一通百通。触类旁通,那是另一番境界。

南怀瑾《论语别裁》P602:他告诉子贡说,你以为我的学问,是从多方面的学习而记闻来的吗(后世所谓“博闻强记”,这只是知识)?子贡说,对呀!我们认为你是这样来的,难道我们的观念错了?孔子则说,我的学问是得到一个东西,懂了以后,一通百通。孔子这个话是事实,这个东西,这个“一”是很难解释的,不容易讲出来的。过去我们已经讨论了很多,宋儒解释为静,要在静中养其端倪。所以后来打坐,儒家、道家、佛家都是这样,静坐中间慢慢涵养,而以明心见性为宗旨标的。什么是明心见性?像上午刚有人问起,什么是佛?我告诉他,佛只是一个代号,实际上就是人性的本源。儒家讲善与恶,是人性作用的两个现象。作用不是善就是恶,不是好的就是坏的。那个能使你善,能使你恶的,不属于善、恶范围中的东西,如果我们找到了,就是它,佛家叫做佛,道家叫做道,儒家叫做仁。用什么方法去找?儒、释、道三家都是从所谓打坐着手,在静中慢慢体认,回转来找自己本性的那个东西,就叫做“一”。老子也叫它做“一”。再讨论下去就很多了,就属于纯粹的哲学范围了。

南怀瑾《禅海蠡测》禅宗与教理第100页:岂止教理而已,若果明心,一通百通,五明(内明、因明、声明、医方明、工巧明)之学,凡内外诸说,无不通达。

南怀瑾《习禅影录》P179:一念清明,灵明自在,醍醐甘露,从上而下也。专心一致,一通百通。若搞搞这样,又搞搞那样,则一无所成。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1953年繁体竖排版P67:还有,一通可谓百通;我们找着曹宣的名字,明白他被迷失的原由,跟着又懂了为什么雪芹把曹宣的两个儿子取名叫“赦”叫“政”。

周汝昌《红楼梦与中华文化》:所以,拙见以为,要谈《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的关系问题,必须先弄清“情”这个字的本意以及它的文化历史,然后有关《红楼梦》的千般百样的文化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势如破竹。你就会感到左右逄源,一通百通之欣然快意。

杨振宁饶宗颐《中国文化与科学》P439:就是有了这个方法,你就一通百通了。我们经常说要“授人以渔而不授人以鱼”,“渔”就是方法。你知道方法了,就可以事半功倍;不知道方法,你是事倍功半。

薛天纬《唐代歌行论》P496:解决歌行的诗体学定义问题,或者正用得着模糊数学。最典型的例子,是杜甫那类介于“新题乐府”和“个人抒情歌行”之间的诗篇,如果用排中律去定义,必然陷于困境。而持“七言古诗,概曰歌行”的“大歌行”观,就一通百通了。当然,也有个别七言古诗本质上不能称为歌行。如前面征引过的诗僧用七言古体写作的宣扬佛教教义的篇章。

康保成《中国古代戏剧形态与佛教》P148:还有将“悟头”用作聪慧义的,如《后西游记》第二十三回,小行者对猪一戒道:“兄弟,你还做得和尚,有些悟头。”悟到了“悟头”就是聪慧,这一引申的用法也很容易理解。由于“悟头”不好寻觅,要花很大的气力,下很大的功夫,于是明清两代又常以功夫与悟头相联系。如清沈佳辑《明儒言行录》卷九引明吕坤语录有“悟头工夫”语,清陆桴亭《思辨录辑要》卷三云:“人性中皆有悟,必工夫不断,悟头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近人钱锺书《谈艺录》曾引此文,以阐明“悟”与“学”的关系。而周德清笔下的“务头”,“绞尽多少才人心血”,消磨了多少聪明人的智慧与功夫!众所周知,禅宗机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言传者皆非字面意义,而是让人透过字面去“悟”其本义,故禅语皆谜语、隐语。然而一旦开悟,便豁然开朗、一通百通。

苏帮菜大师张子平:“我对我的徒弟总归有一句话:练武之人,只要把任督二脉打通,一通百通,无剑胜似剑,烹饪也是这样。”

曾仕强:读书,先把《易经》读好,甚至用一辈子来读《易经》都不为过。因为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就来源于《易经》,把《易经》读懂了,你不仅会看懂中国人,还会一通百通。

宋楚瑜:两岸要心灵相通,只要心灵相通,一通百通。

马未都:笨人一旦开窍,人生就像开了挂似的。一通百通,一顺百顺。

诸宸:世事,一通百通。无论是战争,还是其他的什么事情。

楼主:累了困了倦了  时间:2022-06-30 09:59:04
问题的解决——“先吃为敬”还是“后吃为敬”

说明:为了避免触及某敏感神经,主语及图片已经被省略处理,你懂的。

大年初一包了饺子,自己先吃,而让后吃,这事儿被揪住不放,好几个月没完没了。直到前两天请来做江米凉果,请先吃,说,“我们这是尊敬长辈。”似乎后吃有礼,而先吃失礼,真是这样吗?

一、1955年生人,1948年生人,称呼年长7岁的为“长辈”,请问这是在开什么玩笑?《汉语词典》长辈:辈分高的人。比辈分高吗?年长7岁而已。

《礼记·曲礼上》: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礼记译注》:比自己年长一倍的人,就如同父辈来侍奉;比自己年长10岁的人,就如同兄长来侍奉;比自己年长5岁的人,就可以与他并行而稍后一些。

按照古礼,仅年长7岁,礼貌尺度,应该在兄长和几乎平起平坐之间,给予适当的尊敬就可以了。以兄事之尚嫌不足,何至于就当成长辈?简直是乱弹琴。

二、层酥烧饼和江米凉果,虽然是两期节目,却是同一天录制的。

1 层酥烧饼录制于某日上午约9时52分至11时12分之间。

2 江米凉果录制于同一天约中午11时35分至12时40分之间,

3 都是白天,时间连续,衣服相同,窗户半开半闭的情况相同。另外还有一个细节,同一个瓶子在灶台上的摆放位置和角度完全相同。

三、江米凉果是后吃为敬,同一天之前的层酥烧饼,却是先吃为敬。

四、按照古礼,有了好吃的东西,应该留着给长辈吃。

1 《太平御览·卷四百一十四·人事部五十五》:又曰:殷燀,字子徵,上蔡人。生而有谨愿之性,其在襁负,母育之不劳。少岁出,得瓜果可食之物,辄进与其母,未尝先食。

2 《太平御览·卷八百二十九·资产部九》:又曰:冯道根少孤家贫,佣赁以养母。行得甘肥,未尝先食,必遽还以遗母。

五、小孩子和长辈同桌吃饭,应该后吃为敬。

1 《童子礼》:凡进馔于尊长,先将几案拂拭,然后双手捧食器置于其上。器具必干洁,肴蔬必序列。视尊长所嗜好而频食者,移近其前。尊长命之息,则退立于傍。食毕,则进而撤之。如命之侍食,则揖而就席。食必随尊长所向,未食不敢先食,将毕则急毕之。俟其置食器于案,亦随置之。

2 《养蒙便读》:进馔之礼,孝养所在,事亲习劳,骄慢必戒。亲膳将至,先试几案,敬安箸匙,器具勿乱。亲未举箸,不得先食,亲将食完,继亲而毕。亲嗜之物,移近亲前,尊长饭竣,躬撤几筵。

六、主人礼让之后,客人以先吃为敬。

《礼记·曲礼上》:侍食于长者,主人亲馈,则拜而食;主人不亲馈,则不拜而食。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

白话翻译:陪侍长辈吃饭,主人亲自送食布菜,就拜谢后再吃;主人不亲自送食布菜,就不拜谢,自己取食。

七、孔子和国君一同吃饭,国君在举行饭前祭礼的时候,孔子以先吃为敬。吃熟食时,地位低者以先吃为敬。

1 《论语·乡党第十》: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伺食于君,君祭,先饭。

朱熹《论语集注》: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食恐或馂余,故不以荐。正席先尝,如对君也。言先尝,则余当以颁赐矣。腥,生肉。熟而荐之祖考,荣君赐也。畜之者,仁君之惠,无故不敢杀也。侍食于君,君祭,先饭。周礼,“王日一举,膳夫授祭,品尝食,王乃食”。故侍食者,君祭,则己不祭而先饭。若为君尝食然,不敢当客礼也。

杨伯峻《论语译注》:国君赐给熟食,孔子一定摆正座位先尝一尝。国君赐给生肉,一定先煮熟,再给祖宗进供。国君赐给活物,一定养着它。和国君一同吃饭,当他举行饭前祭礼的时候,自己先吃饭(不吃菜)。

2 《周礼·天官冢宰第一》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以乐侑食。膳夫授祭,品尝食,王乃食。

《周礼注疏》卷四:云“膳夫授祭”者,谓王将食,必祭先,膳夫授之。云“品尝食”者,《玉藻》云“火孰者,先君子”。郑注云:“备火齐不得也。”故膳夫品物皆尝之,王乃食也。

3 《礼记·玉藻第十三》:凡食果实者后君子,火孰者,先君子。

《礼记注译》:凡吃果实,应当在君子之后;吃火烧熟的食物,应当先为君子尝食。

八、重要的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论语·为政第二》: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第二》: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九、孔子祭祀祖先的时候,就好象祖先就站在自己面前,发自内心的尊敬。

《论语·八佾第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十、表里如一,不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结论。吃东西,年幼者后吃为敬。尝东西,年幼者先吃为敬。重要的都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儿女把好东西留给父母吃,童子侍奉长辈进食,都是吃东西,年幼者后吃为敬。臣子为国君尝食,普通人为君子尝食,或者是试毒,或者是辨别食物的滋味,都是尝东西,年幼者以先吃为敬。亲手包了饺子,亲手做了江米凉果,做出来都是为了请在场的人品尝美食,就应该先吃为敬,后吃则为不敬。
楼主:累了困了倦了  时间:2022-07-02 21:10:22
今天做饭,悟出了两个道理,顺便又勘破了一个秘密。炒肉丝不能用出水的材料,高瓜太贵,辣椒有点贵又不新鲜,只好用西葫芦炒肉丝,结果炒出来水汪汪的,味道不理想。质量不太好的肉丝必须提前腌制,腌好放上半天,才能去掉怪味。所谓烹饪大师在网上教做菜的视频,不管是腌猪肉还是腌什么肉,都要放那么多作料调料,再用手长时间抓揉,让作料调料彻底渗透进去,腌好以后还要倒点油封一下,这是因为需要腌制的时间比较长,倒油防止发干。于是勘破了所谓国宴大师各种复杂烹调手法的秘密,那就是他们所供职的大酒店,为了利润最大化,使用的必然是尽量便宜的原料,有时生意不太好,甚至原料变质了也得用,所以要疯狂加无数作料调料,如此才能把垃圾做成所谓美食。久而久之,各种对付劣质原料的烹饪手法,竟然演变成了所谓厨艺,并且在网上以国宴大师的身份教网友做菜时,玩的仍然是这一套,基本上都是错的。
楼主:累了困了倦了  时间:2022-07-20 08:46:27
3月10日 23:55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厨师三件宝:高汤油锅大火灶。1 高汤。各种肉和骨头长时间熬制,造成嘌呤过高,引起尿酸增高、痛风发作、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表性菜肴有开水白菜和文思豆腐,白菜和切成细丝的内脂豆腐只是噱头,真正的美味完全来自高汤,越喝越不健康。2 油锅。厨师做菜,什么东西都要放到大油锅里炸一炸,还有所谓的“逢烧必炸”,油炸食品本身已经不够健康了,但是偶尔食之也并无大碍。最要命的是为了节省成本,一锅油反复炸制各种荤素食材,炸到最后油都炸黑了,满锅都是致癌物。这些炸过了无数遍的致癌油,并不会倒掉,而是又被用来炒菜,经常吃这样的饭店菜或外卖菜,大量吸收垃圾油脂,造成整个人产生一种畸型的肥胖。更可笑的是比如炼制葱油,为了保持葱根和香菜根等原料的香味,又没有时间洗干净晾干了再下油锅,于是根本洗都不洗,连根上的泥巴一起下油锅,炸出的葱油那叫一个原生态美味无比。3 大火灶。饭店菜和家常菜最大的区别是,厨师用大火灶炒出来的菜,有一种特殊的好吃的锅气,大火灶烧得很旺,火苗有时能达到一人高,为了达到最佳的锅气效果,有时还会反复用油涮锅,学名叫“溜锅”,小锅溜得是浓烟滚滚,炒来的菜倒是香极了,可是那满满一锅高油温产生的致癌物,经常下馆子也就可怕极了。以上就是三年来“老饭骨好好做菜,小饭骨好好吃饭”的真实情况。
楼主:累了困了倦了  时间:2022-07-24 21:31:27
40天前玩了一次老饭骨,今天再玩一次。这是因为老饭骨不能老玩,玩多了会被玩哭的。比如两年前在知乎,一堆等趣水军和黑子,对三叔武剑利随意造谣抹黑,没事。本人出于义愤,随便写了70来个噔清帖子,老饭骨就受不了了,老板老大老二老四全面出击,把我删帖永久封号了事。好了,话归正题。老饭骨最新一期节目,是刘建民大师做糖醋里脊,似乎得心应手,过程和成品相当不错。其实不然,问题多多。首先就是致死的糖量,一小盘菜用了50克白糖,就是不健康嘛。其次是四次油炸,高糖高油,双重不健康。第三点是,大油锅严重违背了老饭骨教网友做菜的初衷,家常做菜,玩不起这么一大锅油,炸完了都不知放哪儿。请记住,凡是打着国宴大师的旗号,却图省事什么原料都放到大油锅里炸的,那都不是真心在教网友做家常菜。第四点,这糖醋里脊除了盐、料酒、油炸,主要调味品就是50克糖30克醋,想来好吃主要靠的是肉,否则一个普通的糖醋汁,能好吃到哪去?可是肉如果好的话,又何必做成大糖醋味呢?好的原料应该食其本味,差的或没什么味的原料,才会做成糖醋菜,比如澳州龙虾梭子蟹,你会做成糖醋味吗?第五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刘建民大师调糊时,侯玉瑞大师终于找到插嘴卖弄烹饪知识的机会了,要网友分清浆和糊的区别,所谓薄的是浆,厚的是糊。这就是典型的引人误入歧途,却是当代中国延续了几十年的错误教学方法。什么都给你来个选择题,正确答案明明只有一个,学生记住正确答案就可以了,偏偏要给你来三个错误答案,不把你的脑子搞糊涂了绝不罢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个普通的成语每况愈下,非要给你来个每下愈况,再来个每愈况下,到最后学生记住的是每下况愈都有可能。侯玉瑞也不过是这种错误教学模式的产物,恐怕到现在还不自知,甚至沾沾自喜呢。
楼主:累了困了倦了  时间:2022-07-30 21:42:16
2022年7月26日老饭骨二伯孙立新介绍马志和说:“马哥是中国烹饪协会的副会长”。说的不是事实。马志和是中国烹饪协会的15位名誉副会长之一,中国烹饪协会目前共有会长1位、专职副会长4位、兼职副会长15位、秘书长1位、名誉副会长15位、特邀副会长17位。所以说,表达要精确,否则就会让老饭骨的纯情粉丝误以为,马志和是中国烹饪协会具有实权的副会长,如此反而有损马志和的清誉,何必呢?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二伯孙立新和侯玉瑞两位自春节以来正式搭裆,已经磨合半年了,却从来没有这次见到马志和大师这样亲热,并且二伯孙立新特别强调马志和是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的潜台词是什么呢?是侯玉瑞从来没有当过一次中国烹饪协会的副会长。赞一个,必然是贬一个;扬一个,必然是抑一个。不知侯玉瑞大师能否借此有所自省呢?有没有反思过自己每期必卖弄各种所谓的烹饪知识,把二伯孙立新这位老饭骨创造人之一压得喘不过气来?总体来说,老饭骨从大爷郑秀生二伯孙立新三叔武剑利三位创始人的烹饪相声以来,就一直遵循着相声逗哏捧哏主次分明的艺术规律,谁做菜谁就是逗哏,两位陪做的就自然成为捧哏。做菜的自然有一套相关的烹饪理论和经验,这些都需要由做菜者来讲。那么侯玉瑞不做菜,也就是充当次要角色捧哏的时候,为什么老是喧宾夺主大谈烹饪理论,甚至连每种用料的克数都要越俎代庖呢?结果马志和一来,侯玉瑞立刻现出了原形,原来你这么厉害,却从来没当过一次副会长,哪怕是名誉的。关于老饭骨这期节目,有很多网友提出了不同意见,我就不谈论了,大家到各站相关视频评论区一看便知。
楼主:累了困了倦了  时间:2022-07-30 21:43:04
天涯累了困了倦了 2月21日 08:46 来自 微博 weibo.com

老饭骨新来了一位侯玉瑞大师,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人物。在节目中提到张中行为他题字,年长三十余岁,却尊称侯玉瑞为仁兄。

于是想起张中行曾经攻击南怀瑾,其中之一是,《论语·八佾第三》“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亡字是无字的通假字,古往今来没有第二种说法。南怀瑾竟然真当成灭亡来理解,滑天下之大稽云云。

经翻查民国程树德《论语集释》,以及朱熹《论语集注》、钱穆《论语新解》等等,略知“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古今无数鸿儒两千余年只鼓捣出了两种解释。

第一种,夷狄虽然有君主,仍然不如中国偶尔没有君主。举出的例子是西周的周召共和。这种解释无法让人信服。因为拿不出周召共和之外的第二个例子,属于孤证不立,并且绝口不敢提之前的周厉王横征暴敛,虐待百姓,还不让国人谈论国家政事,结果搞出了个国人暴动,周厉王也只好像只老鼠一样,逃到一个名叫猪圈的地方躲起来一直到死。还好意思说夷狄无论如何都不如周厉王吗?

第二种,把“如”解释为“似”,夷狄尚且有君主,不像春秋时期争霸的诸侯国那样,根本不把周王室当成一回事。这种说法虽然符合孔子对所处时代礼崩乐坏的感叹,却因推崇夷狄而批判诸夏,明显属于政治不正确,因此站在之后历朝历代大汉族主义的立场,一般都采取第一种解释。

那么历史发展到了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出亡国和亡天下的区别,再到了六经注我的南怀瑾七十年代在台湾讲《论语别裁》,抛弃古代腐儒的迂见而别出机抒,我认为是可以自圆其说的,因为并没有硬性规定,古文中的亡字一定是无字的通假字,例如比孔子的《论语》档次还要高的《尚书·商书·汤誓第一》中就有一句“‘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张中行和冯其庸都属于我注六经甘作附庸胶柱鼓瑟型的学者,根本无法理解南怀瑾和周汝昌那种六经注我的高妙境界,并且张中行在《让人哭笑不得的南怀瑾》一文中,哭笑了半天,却拿不出自己对“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的独到见解,这样的文章写出来也是毫无价值可言的,因为并没有给这个世界增加一点点新鲜内容。
楼主:累了困了倦了  时间:2022-07-30 23:51:21
老饭骨新来的这位重量级嘉宾马志和,中国烹饪协会名誉副会长,据二伯孙立新介绍,是相关菜系的老大,但是既然身为厨师,哪怕是国家资深级烹饪大师,自然也就是文盲一个了。马志和说“羊肉性温,有温补的功效,多吃羊肉能美容。”《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第一百十二卷 羊肉气味:苦,甘,大热,无毒。孟诜曰:温。苏颂曰:本经云甘,素问云苦。盖经以味言,素问以理言。羊性热属火,故配于苦。羊之齿、骨、五脏皆温平,惟肉性大热也。李时珍曰:热病及天行病,疟疾病后食之。必发热致危。妊妇食之,令子多热。《本草纲目》羊肉:苦、甘、大热、无毒。羊肉明明是大热,马志和却说羊肉性温,基本理论完全错了。炒出来的菜,也许是非常美味的,但是在烹饪文化方面嘛,那也就只能是一无是处了。
楼主:累了困了倦了  时间:2022-07-31 00:49:04
老饭骨重量级嘉宾马志和说“某某菜不放味精和食品添加剂,都是原汁原味。”但是做的葱爆羊肉却放了酱油,酱油没有不含谷氨酸钠的,味精就是谷氨酸钠。换言之,放了酱油,就等于是放了味精。另外,葱爆羊肉名字里有个爆字,却根本不是爆菜。爆菜的烹制时间仅在10秒左右,爆菜的目的是追求口感的脆嫩。马志和做的这道葱爆羊肉,4分48秒羊肉下锅,6分15秒起锅装盘,羊肉在锅里一共炒了87秒。从烹饪手法来看,就是一道普通的家常炒菜。我很怀疑这样的玩法,是否能代表中国菜博大精深的真正水准。
楼主:累了困了倦了  时间:2022-07-31 20:57:50
回复@SSSSSny丶:刚在B站看了“师父和我做鲁菜”陈宗明大师做的鲁菜版葱爆羊肉,确实达到了爆菜十秒出锅的标准,也感觉到了有李子柒式的田园风味。但是做菜的过程给我的感觉不够高级,你可以参照老饭骨大爷郑秀生高徒隋坡做的糟溜鱼片,一看就是能端得上高级宴会餐桌的,目前老饭骨老几位没人能比得上。
楼主:累了困了倦了  时间:2022-07-31 21:07:47
回复@SSSSSny丶:“师父和我做鲁菜”陈宗明大师做的鲁菜版葱爆羊肉,用的是冻羊肉,这就比马志和大师用的新鲜原料加上特定部位的选料差了两个档次。爆菜追求的是口感脆嫩,陈宗明大师先把羊肉片腌制上浆,再下油锅炸熟,炒制时虽然达到了爆菜十秒出锅的标准,成菜却仍然和脆字无关,终究还是个假爆菜。
楼主:累了困了倦了  时间:2022-08-02 01:44:52
2022年7月30日老饭骨《五香焖全鸽》,二伯孙立新主做,马志和大师在节目开头说:楞吃飞禽四两,不食走兽半斤。这句话问题很多,窃以为不能成立。分论如下:

一、楞吃飞禽四两,不食走兽半斤。目前可查最早的出处,是1961年出版的《中国谚语资料》第1卷第187页。好象有些年头了,但是:

二、《老舍自传》第三章第六节“写短篇”:我本来不大写短篇小说,因为不会。可是自从沪战后,刊物增多,各处找我写文章;既蒙赏脸,怎好不捧场?……这就是楞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了。第三章第七节的标题是“一九三四年计划”,再结合第六节“写短篇”开头提到的“沪战后”,可知这里的“沪战”不是1937年抗日战争的淞沪会战,而是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换言之,老舍第一次在文章中引用民谚“楞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时间早在1932年至1934年之间,远远早于1961年出版的《中国谚语资料》。

三、愣吃就是宁吃。据查《老舍全集》,老舍除了在四篇文章中使用过“愣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还分别在《人物、语言及其他》和《从盖老的<打店>说起》中,两次使用了“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四、一口和一筐,因为数量方面的巨大差距,而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四两和半斤,即使半斤是旧制一斤十六两,四两和八两,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无法让人产生深刻印象。

五、除了宁吃飞禽四两,还有宁吃飞禽一口、宁吃飞禽一两、宁吃飞禽二两等多种说法,可知“楞吃飞禽四两,不食走兽半斤”这个所谓的谚语,因为产生的时间比较短,所以还没有形成固定的,也就是公认的说法。

六、仙桃对比的烂杏,除了仙桃的珍贵,更因为杏子是烂的,所以明确表达了“宁吃好的一口,不吃差的一堆”这样的意思。而飞禽和走兽,比如鸽子和羊肉,谁能一定说哪个更好吃,或者哪个更有营养。

七、野生的鸽子是二级保护动物,请问谁敢楞吃?所以吃的不过是四周龄的肉鸽,因为体型笨重加上还没到学飞的40天年龄,所以根本不会飞,也就算不上什么飞禽。

八、从美味的角度来说,“楞吃飞禽四两,不食走兽半斤”这句伪谚语,忽略了比飞禽走兽更美味的海鲜,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的错误倾向非常严重。
楼主:累了困了倦了  时间:2022-08-02 02:15:37
本帖楼上作废

2022年7月30日老饭骨《五香焖全鸽》,二伯孙立新主做,马志和大师在节目开头说:楞吃飞禽四两,不食走兽半斤。在《老舍全集》中搜索到了如下资料:
《老舍自传》第三章第六节《写短篇》:这就是楞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了。
老舍《自序》:论篇数,此集只选了旧作小说五篇,为是教集子短小精悍,也就是“愣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的意思。
老舍《谈文艺通俗化》:通俗化不是多说废话,而是供给人民最有营养的精神食粮。俗语说得好,楞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老舍《多写小小说》:几十万字里若有许多废话,也不过是废话作品而已。烂杏一筐不如鲜桃一口,人所共知。
老舍《人物、语言及其他》:写东西一定要求精炼,含蓄。俗语说:“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这话是很值得深思的。
老舍《从盖老的<打店>说起》:盖老的《打店》,戏虽小,而是那么完整、精采,使人看了,有“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之感。
朗云、苏雷《老舍传》:出去小一年,三朋四友的少不了来聚一“聚。凑在一起,庆春说自己在南开成了”面条大王“。这南开中学的大师傅,就爱吃个炸麻雀,海每总要亮亮手艺,这道油炸麻雀被天津人尊为”上菜“。而庆春不忍看那小小的鸟儿被人大嚼,每当食堂里有这道节目时,他掉头便走,上街找个小摊,弄碗炸酱面稀里呼噜一吃了事。而且回来后同事问起何故上街,又不好道破其中原由,便推说自己好吃面条,所以便得了个”面条大王“的美名。朋友们笑了,说想不出庆春竞长着这样一付菩萨心肠。北京人又何尝不是“宁吃飞禽二两,不吃走兽半斤。”就别说是吃鸟了,饥荒年间,乡下吃人肉的不也有的是?!庆春也笑了,那味道很苦。
楼主:累了困了倦了  时间:2022-08-02 02:17:22
朗云、苏雷《老舍传》:出去小一年,三朋四友的少不了来聚一聚。凑在一起,庆春说自己在南开成了“面条大王”。这南开中学的大师傅,就爱吃个炸麻雀,海每总要亮亮手艺,这道油炸麻雀被天津人尊为“上菜”。而庆春不忍看那小小的鸟儿被人大嚼,每当食堂里有这道节目时,他掉头便走,上街找个小摊,弄碗炸酱面稀里呼噜一吃了事。而且回来后同事问起何故上街,又不好道破其中原由,便推说自己好吃面条,所以便得了个“面条大王”的美名。朋友们笑了,说想不出庆春竞长着这样一付菩萨心肠。北京人又何尝不是“宁吃飞禽二两,不吃走兽半斤。”就别说是吃鸟了,饥荒年间,乡下吃人肉的不也有的是?!庆春也笑了,那味道很苦。
楼主:累了困了倦了  时间:2022-08-02 02:23:37
45、46、47楼作废,麻烦版主帮我删掉,多谢。

2022年7月30日老饭骨《五香焖全鸽》,二伯孙立新主做,马志和大师在节目开头说:楞吃飞禽四两,不食走兽半斤。在《老舍全集》中搜索到了如下资料:

《老舍自传》第三章第六节《写短篇》:这就是楞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了。

老舍《自序》:论篇数,此集只选了旧作小说五篇,为是教集子短小精悍,也就是“愣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的意思。

老舍《谈文艺通俗化》:通俗化不是多说废话,而是供给人民最有营养的精神食粮。俗语说得好,楞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老舍《我怎样写短篇小说》:用长材料写短篇并不吃亏,因为要从够写十几万字的事实中提出一段来,当然是提出那最好的一段。这就是楞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了。

老舍《多写小小说》:几十万字里若有许多废话,也不过是废话作品而已。烂杏一筐不如鲜桃一口,人所共知。

老舍《人物、语言及其他》:写东西一定要求精炼,含蓄。俗语说:“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这话是很值得深思的。

老舍《从盖老的<打店>说起》:盖老的《打店》,戏虽小,而是那么完整、精采,使人看了,有“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之感。

朗云、苏雷《老舍传》:出去小一年,三朋四友的少不了来聚一聚。凑在一起,庆春说自己在南开成了“面条大王”。这南开中学的大师傅,就爱吃个炸麻雀,海每总要亮亮手艺,这道油炸麻雀被天津人尊为“上菜”。而庆春不忍看那小小的鸟儿被人大嚼,每当食堂里有这道节目时,他掉头便走,上街找个小摊,弄碗炸酱面稀里呼噜一吃了事。而且回来后同事问起何故上街,又不好道破其中原由,便推说自己好吃面条,所以便得了个“面条大王”的美名。朋友们笑了,说想不出庆春竞长着这样一付菩萨心肠。北京人又何尝不是“宁吃飞禽二两,不吃走兽半斤。”就别说是吃鸟了,饥荒年间,乡下吃人肉的不也有的是?!庆春也笑了,那味道很苦。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